關於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合集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合集八篇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冬至餃子、中秋月餅、端午粽子、農曆二月二、刺繡、麻將、足球(蹴鞠)、 旗袍 和放風箏。

其中,我最喜歡刺繡了。所謂刺繡,又稱絲繡,俗稱“繡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或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底布)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新增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手工工藝品之一。以繡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 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2

中國的傳統文化猶如一個巨大的寶庫。有中國結、書法、剪紙、瓷器······最使我感興趣的就是瓷器了。

提起瓷器,我就想到了我們家的鈞瓷。這些鈞瓷是我爸爸收藏的,其中有一個鈞瓷像杯子一樣,它的表面光滑、漂亮、顏色豐富。

我非常喜歡鈞瓷,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來了解鈞瓷背後的祕密。原來,鈞瓷是我國著名的瑰寶,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鈞瓷的造型以端莊、古樸、文雅而文明。鈞瓷始創於唐代,興盛於北宋。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的工藝與水平得到了提升,走向了世界。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我愛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更愛智慧又勤勞的中華人民!我一定要多多瞭解傳統文化,好好研究傳統文化,知道更多的知識,和大家一起分享。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我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班隊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今天的主持人是徐雨馨和朱怡佳。

中國傳統文化可有意思啦!剪紙藝術就像是一顆燦爛的明珠。我先介紹許洲晨的剪紙藝術吧!有栩栩如生的房子;有幾個人在一起吃飯,吃得可香了;還有的是枕著磚頭睡覺,我們枕枕頭睡,他們枕磚頭睡,不怕硬,真有意思。

最有趣的'是拉麵鋪,拉麵鋪的招牌很大,非常引人注目,她們拉的拉麵,一根有一米多長,有一個硬幣那麼厚,足夠一個人吃一頓了。許洲晨的剪紙藝術真讓我大開眼界。

任言暉她們表演寓言兩則,也很不錯。我喜歡那則“‘聰明’的小毛驢”,小毛驢聰明反被聰明誤。

還有的同學表演了書法、小品、郵票介紹等,真是豐富多彩。

今天的班會課讓我懂得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許許多多,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我愛我們的祖國。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4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著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們的遊子,更是以月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閤家團圓呢!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5

禮拜六的早晨,我和奶奶一起去參加我們三年級一班組織的手拉手傳承非遺文化活動,地點在:自弘中學。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張體驗卡。

上午的遊戲有鳳翔泥塑、剪紙藝術、草編藝術、四個非遺工作室、中國結編、三秦臉譜、卡通動漫剪紙!我、高千祥,王翊驊我們選了先做中國結繩。

老師給我們每個桌子放了一個正方形,正方形上有兩個釘子,哥哥告訴我哪一個釘子不管,只管一個釘子。然後給我們的其中的'一個釘子套了四個繩,先把左邊的一根繩子壓到中間兩根繩子的上面,右邊的繩子的下邊。再把最右邊的繩子從底下放到最左邊繩子的中間,最後用勁綁起來。那個奶奶說:不能每次在一個方向,每次換一下方向就好了!

我、高千祥,王翊驊是最先弄完的,三個哥哥過來拿著打火機、剪刀,用剪刀把其餘剩下的剪了,在用打火機把兩頭燒一下就粘住了。最後拿三顆鑽石給我們一人套一顆,終於弄完了,我們高興得不得了!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6

你聽說過我們家鄉的楊家板龍嗎?告訴你,它可名氣不小,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文化遺產,還被載人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呢!

這條板龍歷史悠久,據說流傳至今已經有600多年了。因為亭旁鎮楊家村地處山區,木材資源豐富,當地老百姓能就地取材,用木板做龍的主體,所以得了板龍的命名。板龍全長400多米,龍頭長達5米,龍身由204段組成,每段長2米,龍的尾巴也有3米長呢!製作時,人們先用白布做成小拱橋的樣子,粘上金光閃閃的龍鱗,然後安裝在2米長的`木板上,並且在小拱橋內安置了明燈。這樣,全村每戶製作一段龍身,段段相連,就成了造型佔樸大氣、流光溢彩的板龍了。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人街小巷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板龍出征了,這時需要600-800名壯漢共同託舉。前面有人象開路,接管仃雄獅,麒麟、犀牛、梅花鹿等五獸陪伴。龍頭高昂,龍角聳立,口含寶珠,龍鱗耀眼,金光閃閃,龍身和龍尾隨著龍頭翩翩起舞,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非常壯觀!

楊家板龍真不愧為天下第一龍,小朋友,歡迎你來一飽眼福啊!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7

糖葫蘆的酸甜可口一直是很多人的最愛,男女老少鮮少有可以抵抗它的魅力的,特別是小孩子。其實糖葫蘆當中也蘊含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你發現了嗎?

冰糖葫蘆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它酸甜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歡吃。它不但好吃,而且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竹籤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漿。插在粗糙的稻草棒上,沿街大聲叫賣。這一串串糖葫蘆既像結滿碩果的小樹,又像孔明的草船借箭。到了現在,糖葫蘆的種類發展的很多,有桔子的,有草莓的,還有獼猴桃的……好吃極了!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有好多水果串在一起的---水果大串聯。

看著五顏六色的冰糖葫蘆,我忍不住買下一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先是嘎嘣脆的糖漿,然後就是香甜的水果,真好吃呀!香脆的`糖漿甜極了,酸甜的水果味在嘴裡瀰漫著,又互相融合著,真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好吃。

糖葫蘆象徵著幸福和團圓,它在北宋時期就十分有名。距今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可想而知當時的街市是多麼的熱鬧啊!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買著冰糖葫蘆。

關於糖葫蘆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去深究,相信不用我多說什麼,你一定也能瞭解!糖葫蘆象徵著幸福和團圓,我喜歡糖葫蘆。

傳統文化的國小作文300字 篇8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人們包粽子投進江裡,餵飽魚蝦,為了避免魚蝦損害他的屍體。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有習俗。

我們這裡的端午節還有很多風俗習慣,比如:艾草、菖蒲掛在門口上、喝雄黃酒,都是驅邪的,還有小孩子手腕和腳裸系五彩線。保佑小孩子,長命百歲、健健康康。

接下來,媽媽要包粽子,我也想學包粽子,媽媽包的是蜜棗粽,先準備好箬葉,拿兩三片箬葉,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裡一卷,捲成一個圓錐形狀,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裡,再把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捆結實就可以了,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我就耐心等待,終於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嚥地吃粽子,啊!粽子又甜又香真好吃。

這真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端午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