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2W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1

確切說來,我不知道這該算作哪本書的讀後感。只是從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簡史》後才有了一個整體的構思,才把那些幻燈片般的雜感一點點串聯起來,縫成的這篇讀後感。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我決定從“正名主義”說起。對於社會,孔子認為一個社會要想能夠走上軌道、井然有序,“必先正其名乎”。

兩千年的歷史顯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這種正名主義到了後世,日漸成為一種禮教綱常。於是才有了,項梁起義打著楚懷王的口號,而一代梟雄曹操也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儒家,多是處於社會上層的貴族,這種社會背景決定了其利益群體是當權的皇族和士大夫階層。我們遺憾的看到,這種禮教綱常被粉飾了,不復其本來面目,成為了上層社會統治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一種政治手腕。當權者將其略加修飾,成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於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為君的,為了正君之名,要殺臣,好似在玩現代小兒過家家,輕而易舉,甚至殺得天經地義,殺得“酣暢淋漓”;為臣的,為了正君之名,甚至一個“腹誹”這種莫須有的奇罪,都是大大不敬,甚至有滅族之罪。這種反差,古人看來,是悲劇,今人視之,倒有幾分滑稽。《柏楊曰》開篇《正名主義》,笑罵司馬光這類知識分子頑固、迂腐。

然而,這僅僅知識迂腐麼?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種人為的曲解。不禁要問,正名主義本意何在?馮友蘭先生解釋說:“每類事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這個名字的含有一定的含義。這類事物應該做到與他們名字的含義,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質相一致。”用權利和義務的角度來講,與其說“正名”是強調為君為父的權利,倒不如說是,無論是君、是臣、是父還是子,都要盡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義務。“正名”並不是說,先確定你是君王,讓你享受總總特權來告訴人們我是你們的王以正其名,而是說,你要通過行君之道,堯舜禹湯,從而無愧“君王”這個稱號。或許以中學老師職稱為例說得更清楚,“正名”不是告訴我們,你是高階職稱,所以你要領多少工資;而是說,你只有到了什麼學歷,發了多少論文,從教多少年,才能算一名真正的高階教師。統治階層人為地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為“臣臣,子子”,只享受其權利,而不盡其義務,也算是“取其精華,舍其糟粕”了。個人認為,歷代君王簡直是對孔子“正名主義”的詆譭,這種盜版主義,或許稱之為“正名後主義”比較適合。

有人會說了,你說是歷代君王詆譭“正名主義”,怎知不是你詆譭歷代君王呢?夏朝以來,特別是春秋戰國以後,我國曆史上每一頁都不乏有君臣相殘、父子相殘、兄弟相殘,這種事可謂罄竹難書。君臣父子,干戈相向,爾虞我詐,你死我活,像賀歲片一樣,爭相上映,好不熱鬧。小時候捲心菜的故事就告訴我們,商紂王挖去其叔比干之心。當然,這種盡是負面新聞的君王,我們也不稀罕說他。漢武大帝劉徹,足夠文成武德,千秋萬代,萬歲萬歲一億歲了吧。七王之亂,這不用說,顯而易見的以臣亂君。而因政治需要娶其姑母劉肥之女陳嬌,陳嬌女士無子失寵,在宮廷鬥爭中敗北,罷黜皇后的職稱,囚禁於長門宮內,劉肥跪地相求,也無濟於事,這次,長幼之序,夫妻之恩,兄妹之情,這些綱常一齊亂作一團,噼裡啪啦又稀里嘩啦,真正是“剪不斷,理還亂”。劉徹晚年建思子宮,悲思其子劉據,另一方面卻又提醒人們那個民間巫蠱事件,那次父逼子反,父子反目成仇,那次事件傷亡人數足可以令梵蒂岡這種地稀人也稀的國家感到汗顏——殺這麼多人,嚇死你,看你還跟啊扁混,再混,屠國——總之,這次事件,父子之綱那也悲劇得很哪。講到這裡,真相已是相昭然若揭了,後世君王和效忠君王的儒生,不過是對孔子的侵權行為罷了。所圖謀的說白了,還是自身的利益。如果他們推行的是自己的信仰,又怎會從公元前一直殺到公元20世紀初呢?動不動就一個個殺得“爭先恐後”,殺得“廢寢忘食”,殺得“風雨無阻”,殺得雞犬不寧。掛羊頭賣狗肉,信仰孔子的“正名主義”是假,改頭換面大搖大擺地搞愚民的政策是真。現代商人貼牌銷售的伎倆,我們的古人早就用得滾瓜爛熟。

我常常又想,思考這些,又有何用呢?

往淺處說,這可以解決許多生活中的瑣碎。我們常常聽說這樣的事情,孩子的父母因為覺得自己的孩子沒考好,丟了臉面,毒打孩子,甚至於打死打殘,亦非駭人聽聞;孩子長大了不贍養父母,還得耄耋之年的老父母蹣跚地奔走於司法機關,和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對簿公堂;一些中學甚至國小老師因為嫌某位差生拖了自己所教學科的平均分,而不讓學生參加考試;醫生給病人開藥,只開最貴,不開最好,恨不得一個傷風感冒也要病人去照ct,核磁共振……這些例子屢見不鮮,不勝列舉。他們是父母、錢是他們賺的、他們是老師、他們是醫生、他們是點點點,所以他們說了算,一個個神氣活現,像古代的君王一般牛氣沖天,牛得讓那些穿上民進的黨綠色馬甲的股指汗顏。如果領悟了“正名主義”真諦,想清所處的位子是什麼職能,怎麼做才能問心無愧,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所處位子可以享受的權利甚至是權力之中,也許就不會有那麼些父之過,那麼些子不孝,那麼些毀人不倦,那麼些紅包天屎了。

往深處挖掘,“正名主義”某種意義上是孔子思想的一種基礎,由此根基,可以順理成章地發展到孔子的其他思想。

孔子對於自己靈性的修養曾說:“吾十有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孔子認為世界存在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先別望文生義,“知命”與所謂的宿命論截然不同。宿命論告訴人們,一切命中冥冥自有天定,這種想法會使人懶惰。而“儒家從‘義’又發展出‘為而無所求’的思想。人做自己所當做的,因為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而不是由於道德之外的任何考慮”(《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我認為,“正名主義”中的恪盡職守的態度與“知天命”中有為的思想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從為人處事的態度上講,“有為而無所求”是積極進取而又不乏莊周的豁達的。

不過我覺得應該修改一下,應為“有為而不必有所求”。在我看來,孔子想表達的不是無慾無求,而是笑看成敗。“無所求”是虛偽而不切實際的。我們努力去做一件事當然是有目的。醫生固然要懸壺濟世,若不追求利益,如何養家餬口呢?齊家都做不到,又何談治國平天下?儒家推崇的亞聖孟子都說,只有讓民衣帛食肉,“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利益雖不是奮鬥的終極目標,但卻是實現這個終極目標所比不可少的因素。好比說,人活著,絕不僅僅是為了呼吸氧氣,但人若不進行有氧呼吸,也就一命嗚呼了,人生的其他種種也無須多談。即便不是追求利益,一個人所做也一定有目的。倘若做事沒有目的,那也便沒有了做這件事的動機,動機都沒有,又何談努力地實踐“有所為”呢?孔子周遊列國,鍥而不捨地四處宣講,難道是無目的的嗎?喚醒大眾,推崇禮教難道不是他的目的嗎?沒有目的地的旅遊只能算是流浪。

可見,“知命”重點不在於無慾無求,而在於對過程的重視。何為“知命”?馮友蘭先生告訴我們:“要認識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就是個人對外在的成敗利鈍在所不記。如果這樣行事為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就永不言敗。”我們做事,其外表的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是說,人和與否是看我們自身努力與否。至於天時和地利與否,外部條件是否配合,絕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馮友蘭先生在此提到了“不敗”,很容易讓人想到《老人與海》中,海明威說的:“‘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國中時候總是為老漁夫桑提亞哥感到惋惜,費盡千辛萬苦打來的魚,卻被鯊魚來了一個“黃雀在後”,鯊翁得利,甚至覺得那種不敗不過是一種詭辯,一種阿Q的自我安慰。現在明白,既然他在整個捕魚過程中竭盡全力,把生命的頑強和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點上講,他的確是勝者,因為他戰勝了茫茫海洋的種種威脅。打到魚固然更好,即便沒打到魚,那也能算不虛此行。與先前提到的宿命論相比,不難發現,宿命論是強調結果的不可掌握,是消極的,而“知命”論則是強調過程的重要以及其可操控性,從積極的一面鼓勵人積極入世。

這種“知命”論在當今社會,我覺得,也是極具指導意義的。路遙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人啊,忍、韌、仁!”他在《平凡的實界》中塑造了少安、少平等一個個自尊、自強、自信、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展現出頑強堅韌,他們的精神在挫折與痛苦的錘鍊下昇華!現實中,我一次次地想,何為幸福?許多父母官要人們把自己當父母來孝敬,穿金戴銀,三妻四妾五姨太太,面子倍足,彷彿是體面的人過著上等的生活,這是不是幸福呢?許多人,把心靈這個所謂的累贅拋在身後,在物質的世界裡跑在最前列,這算不算幸福呢?許多這些,不禁讓人迷茫而不知做人的方向。孫少平,這個普通的勞動者,這個精神世界的巨人,教會了我“苦難的哲學”,當然這不是說苦難即是幸福,而是說貧窮或者富裕,社會地位的高低並非幸福的判定標杆。只要我們在為自己的理想,滿懷希望地去實踐“有所為”,即使是在遭受苦難,也不用氣餒,因為“苦難所釀出的生活之蜜是甜的”。就我的理解,“苦難哲學”便是孔子“知命”論的產物。

《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先生自序:“小史者,非徒具鉅著之節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譬猶畫圖,小景之中,形神自足。”“讀其書者,乃覺擇焉雖精而語焉猶詳也。”我也感到,此書雖名簡史,卻是微言大意,包羅永珍,只得擇其萬一,略敘所感。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2

在工作閒暇,我見縫插針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國歷史浩淼,各個時期思想家數不勝數,各種思想各有所異,又有某種必然的相通。讀完後沒有對某種思想的深切認同,亦沒有對某種思想的強烈反對。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奧難解,讀後仍深感理解不夠到位,於是記憶便逐漸恢復模糊。閉起眼再做回味,有兩點似乎和哲學本身並無大關係的特點卻記憶猶新。

首先是本書的框架。作者幾乎開門見山的將中國哲學以內容做了分類,並告訴了讀者每種思想的起源,儘管借用的是漢代學者劉歆的話——-儒家者留蓋出於文士,墨家者留蓋者出於武士,道家者留蓋出於隱者,名家者留蓋出於辯者……接下來便按章節將各種思想娓娓道來。這種分類更讓人感到中國哲學的歷史悠久和廣博。可以看出,中國哲學早在兩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就形成了各個學派,並且已經比較成熟,而西方的哲學鼻祖蘇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現已比我們的祖先整整晚了幾百年;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爭鳴”來形容,而西方哲學早期出名的無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藝復興後的西方近代哲學才可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百家爭鳴”媲美。但西方有學者竟聲稱“中國並無哲學,即使所謂的哲學也太過功利”。真想把四庫全書硬塞到這些人的腦子裡,然後他們就可以閉嘴了。

其次是作者對哲學著作被翻譯的態度。原文表明這種態度用了四個字“語言障礙”。意思是任何哲學著作只要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就好比饅頭被嚼碎後味給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無,那是語言本身的一種障礙。我頗同意這種翻譯所帶來的讓人痛心的後果,而這又是人類傳播不同語言的文明所必須要採取的方式。或許這四個字被說成是“語言缺陷”更準確些。語言的確有著非常強的專一性,一種語言對應著一種思維模式,一種語言對應著一種文化。任何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東西如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都是一種極大的錯位。儘管這是現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語言間文化的傳播方式,我還是無法接受。我以為,不光是哲學,包括其他一些領域也類似,尤其主觀性較強的學科,猶如文學,宗教,同樣不能被翻譯,最好去讀原著。

這麼多年,我所讀過被翻譯的外國著作極少,能想起來的也就是大學時代所讀的村上春樹的一些作品,什麼《挪威森林》《舞舞舞》《尋羊冒險記》……有些連名字現在都已忘卻,還有一些晦澀的西方哲學。讀這些書時,總會覺得彆扭,總懷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會有差別。曾經嘗試著去讀原版的英文書籍,儘管自己英語水平還基本能勝任,但只能勉強了解表面的意思,遠沒有讀漢語書籍的那種意味深長,淋漓酣暢。時日已久,便慢慢喪失了對外國著作的興趣。這是我的一點小遺憾,西方的語言和思維一定有著其自身的優勢,否則,西方人在近代也不會發展如此迅猛,也不會無論從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均超越了國人。很羨慕林語堂,錢鍾書那樣學貫中西的鴻儒,這些精通外語的大師在思維上的活躍和深刻,可能是我們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我有個願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去學習德語,並精通地掌握,然後就可以去貪婪地閱讀德語哲學著作了,因為在那個年齡,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尼采,叔本華,海德格爾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學家,儘管當時對於他們的著作,我連兩成都無法讀懂,越是這樣,便越發產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但當時學習壓力大,博大的物理學在大學四年裡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個誘人的願望也慢慢化為泡影。

事隔多年,還有很多東西被這本書喚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結構以及作者對語言和翻譯的態度,這也是我所讀過所有哲學史中最難忘的一本。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3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著“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因為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後,欲罷不能。

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說,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彷彿是說,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為,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並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因為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

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為,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聖人,是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不過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係規範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

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我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在為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說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通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4

  一、為什麼讀哲學史?

人們常說:讀史使人明智。瞭解一個事物需要看他形成發展演變的整個過程,才能更透徹地瞭解他的現在。現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一定與古代哲學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我今年暑假選讀了一本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二、介紹馮友蘭。

馮友蘭,世界公認的中國現代哲學家。六十多年前,馮友蘭先生在美國大學開講座,向西方人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其英文講稿整理後寫成《中國哲學簡史》。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哲學簡史》不僅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學習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更成為許多西方人瞭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入門書,可以說是歷久彌新。

這本書用二十餘萬字的篇幅講述幾千年中國哲學史,選材精當,文筆精妙,深入淺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中充滿睿智與哲人洞見,正如馮先生自己所說“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所以說,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學習中國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史的最好選擇之一。

現在本書被列入北大學生應讀書目,同時還被確定為“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之一。與《傅雷家書》、《美的歷程》並稱為“學生三書”。

  三、現在我向大家彙報一下我的讀書所得。

  (一)哲學的作用

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以前我們都學過,他教我們世界觀方法論,讓人感覺到它正確的無懈可擊,很高深,也很枯燥,離我們的距離很遠。再加上現代社會專業知識日益精確化,專家們對越來越少的東西知道得越來越多,而哲學家對越來越多的東西知道得越來越少。在這樣的背景下,學哲學還有用嗎?

關於哲學的功用是什麼,馮友蘭先生有這樣的見解:“哲學不報告任何事實,所以不能用具體的、物理的方法解決任何問題。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長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窮。可是它能夠給人一種觀點,從這種觀點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這種“無用之用”在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為不得已而羈絆於某種職業的人。

  (二)中國哲學產生的背景

1、地理環境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說“普天之下”“四海之內”。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海上冒險的經歷。對比之下,而海洋國家的思想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遊列島。其思想肯定與中國思想家有不同。

大陸國家的人們,生活方式容易傾向於順乎自然,他們愛慕自然,譴責人為,不喜歡變革。而海洋國家的人們,情況則迥然不同。他們有根多的機會見到語言、風俗都不同的人們。他們習慣於變化,對新奇事物並不懼怕。

2、經濟環境

中國是大陸國家,中華民族向來依靠農業維持生存,在一個農業國家裡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以前我們都把“耕種之術”作為國家的要務。中國古代哲學家也都強調農業是立國之本,商業則被看作立國之末端,所以咱們國家以前一般是重農輕商。

但海洋國家靠貿易維持繁榮,他們首先是商人。商人要和賬目的抽象數字打交道,所以他們發展了數學和數學思維,因此他們使用的語言非常明晰。而中國哲學家則習慣於用格言、警句、比喻、舉例來說理,給人們留下無限的想象餘地。

3、家族制度

農民只有靠士地為生,土地是不能移動的,這就是說,由於經濟的原因,一家幾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這樣就發展起來了中國的家族制度,它無疑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組織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這種家族制度的理想化。比如說重親情,重血緣關係等。

希臘人生活在海洋國家,靠商業維持其繁榮。他們根本上是商人。商人也就是城裡人。他們的活動需要他們在城裡住在一起。所以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為基礎,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為基礎。由於這個原故,希臘人就圍繞著城邦而組織其社會,與中國社會制度形成對照,中國社會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因為在這種制度之下,邦是用家來理解的。在一個城邦裡,社會組織不是獨裁的,因為在同一個市民階級之內,沒有任何道德上的有理由認為某個人應當比別人重要,或高於別人。但是在一個家邦裡,社會組織就是獨裁的,分等級的,因為在一家之內,父親的權威天然地高於兒子的權威。

4、反者道之動。

即咱們所說的“物極必反”。中國人深信這一理論,因此經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使處於極端困難之中,也不要失望。抗日戰爭時期、內戰時期的電影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黑暗即將過去,黎明馬上來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時刻“等。正是這種信仰形成的意志,幫助中國人民度過了這場戰爭。

5、對自然的理想化。

農民時刻和自然打交道,他們愛慕自然,譴責人為,道家最後將這種思想發展到極致,即主張“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馮先生所總結的中國哲學產生的主要背景。在這塊土地上孕育出了孔、孟、老、莊、墨子、荀子、韓非子等大思想家。

需要指出的是,科學的發展已經戰勝了地理的限制,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封閉的“四海之內”。中國的經濟基礎也發生了變化,已經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所以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除一部分具有持久的價值以外,很多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因此在未來的改革中,中國哲學史必會拋棄許多過去的意識形態,形成自己新的哲學思想。

  (三)境界說的意義

馮先生認為人的各種行動帶來了人生的各種意義,這些意義的總體構成了他所說的“人生境界”。它們從低到高的層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社會風俗習慣而生活。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所做的並沒有什麼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為了自己的好處。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做事為義不為利的境界,他們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這種人生境界即為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與大全的境界是天地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聖人。

在這四種人生境界中,前兩種是人的自然狀態,後兩種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前兩種境界來自天然,後兩種境界則是人的心靈所創造的。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是為了幫助人達到後兩種人生境界。

通過境界學說的闡述,馮先生指明瞭中國儒家哲學主要倡導和期望的是昇華人心靈的境界,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理想。馮先生一再強調哲學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靈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

為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在讀這本書時,雖然很多地方反覆讀好幾遍,也不得要領。但我時時會有撿拾散落珍珠的感覺,處處受到啟發,所以最後我鄭重地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作文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5

選擇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哲學,尤其是喜歡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因為畢竟這本書成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積極意義。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後,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輕鬆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遊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說,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佈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並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裡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裡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麼辦法達到可高的價值,那麼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達到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取代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物件。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後,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於君主。盛極必衰,由於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汙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採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係上,所以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蹟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並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髮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相容幷蓄直到今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時一直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佔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資訊),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6

在學校號召下,有幸拜讀了《中國哲學簡史》,感觸頗深,受益非淺。這之前,總感覺“哲學”是個很崇高的名詞,是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哲學是‘明白學’,許多事情只有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哲學是‘智慧學’,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中國哲學就是中國哲學史。馮友蘭先生用英文撰寫並由其弟子趙復三先生翻譯的《中國哲學簡史》,為我們打開了中國哲學殿堂厚重的大門,讓我們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領略到中國哲學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說中國人因為有嚴復而知有西方學術,外國人因為有馮友蘭而知有中國哲學。”這或許能夠說明該書在世界上的廣泛影響和重要地位。

對我們教師來說,學點哲學的意義更是尤為重要。因為在這個複雜、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天都要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處理各種關係。所以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我們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與學生打交道,有很多問題和事情,如果我們能夠用哲學的觀點來對待,其實就會容易很多。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基本瞭解馮友蘭先生的哲學思想,瞭解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明白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響和促進。而中國封建社會主流哲學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這裡想重點談談與我們教師息息相關的孔子。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不僅被歷代的讀書人稱為“聖人”,而且在現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被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時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們一直想了解:孔子本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對於我們當前的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接近歷史上本來的孔子,但同時,我們的認識又不能不打上時代的烙印,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永遠值得人們重新研究的緣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時地位卑賤,所以學會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經在魯國當過管理糧草和牛羊的官吏。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認真,一絲不苟。當他管理倉庫的時候,“會計當而已矣”,很認真很仔細;他在做牛羊官的時候,牛羊很肥壯。這就說明孔子無論做什麼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認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這就是一個偉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奮地學習,從未間斷,自“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沒有間斷過。他的學習態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不同於現在的一些人以學習作為實現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學習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講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學習中對知識產生一種樂趣。孔子一生就是這樣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可以說是對其一生的一種總結。孔子一生無所不學,但學無常師。在他一生的經歷中,他曾向當時一個很小的諸侯國的人學習請教過歷史文化問題,還曾專門跑到東周(今洛陽)問禮,據說還向老子問過禮。

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著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

我想,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裡、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處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一部分是通過言傳,通過學習古代文獻,傳授各種技藝,而更多的,更為深刻的則是身教。他的勤奮好學,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老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著他的學生與後人。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於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來說,如果我們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膨脹無時不在警示著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一、我們要隨時保持學習的心態,因為事物是不斷髮展的。

21世紀是一個“學習、改變、創業”的世紀,在21世紀要征服別人,必須用知識。學習是儲備知識的唯一途徑,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成功是學習的過程。尤其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過時的知識等於廢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生存下來,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要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創新。學習是積累財富的過程,是創造財富的過程。

  二、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問題,因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現實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為“問題”、“困難”。詩有云:“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見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了,可正是這些坎坷讓我們一天天長大、成熟。所以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它們,承認“矛盾”的積極作用,既然“問題”在所難免,那我們就可以把解決問題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同樣在與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樣難免也會出現一些矛盾,我們也不要千方百計掩飾或一次次的僅僅通過自己的讓步來避免矛盾的激化。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矛盾可能會促使我們彼此加深瞭解,發展成為一種新的關係,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實際上矛盾的發展只有三種結果:一方壓倒另一方;雙方同歸於盡;一種新的對立統一關係產生。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再的謙讓,也不要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尋求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係。

《中國哲學簡史》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馮友蘭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義,倘使我們不能瞭解人生,人生便無意義。各個人對於人生的瞭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