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淡定的人生哲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9W

蘇軾有一首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讀來讀去,我讀出了兩個字:淡定。

學會淡定的人生哲學

一個人進入了淡定的境界,他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對他人計謀的警惕、對名聲大小的關注,都會變得很輕了。這種淡然、安定,似乎是一種閒散,閒散中有著無需和他人攀比的自傲;似乎是一種自然,天人合一,物我無別。

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是血氣方剛,不知道天高地厚,總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中年後發現必須腳踏實地做點兒事情。如果沒有成就,老的時候會後悔。而進入老年的時候,忽然感到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世界萬物本來就是一個定數,人生其實只是一個過程,每個人不過是個匆匆過客。“寧靜而致遠”也罷,“難得糊塗”也罷,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內心其實已經是一種淡定。

所謂淡定,也指在名利誘惑面前不為所動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乾隆問和?:“運河上千帆競發,船來船往,都運的是什麼?”和?答曰:“一為名,一為利。”可見,自古至今,能輕名利者不多。東漢將軍馮異為人謙遜低調,每當宿營時,將領們坐在一起爭功,馮異卻時常一個人躲在樹下休息,人稱“大樹將軍”。這是在名前的淡定。東漢大臣甄宇也是一個,每年臘月祭祀後,皇帝要賞賜給博士每人一頭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爭執,甄宇就主動牽走最瘦小的羊,人稱“瘦羊博士”。這是在利前的淡定。

那麼,對於滾滾紅塵中的人,學會捨棄、學會忍讓、學會淡定,對於安定自己的心、安定這個紛紛攘攘的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

應該懂得,世間之事其實都是有舍有得的。舍和得都是一種選擇。以有限的人生,面對無限的時間、無限的空間、無限的知識、無限的事業、無限的物質,如果你什麼都不想捨棄,必然陷入貪婪,而貪婪的最終結果必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捨棄,是智者的選擇,是自由的空間,是更高層次上的`擁有。掙脫物役的枷鎖,放飛自由的精神,這是靠權力和金錢能獲得的境界嗎?

退和讓,更是典型的人類精神。一味拼,一味爭,這是連動物都做得到的。在一定條件下,學會退一步、讓一下,這才是人特別是胸懷寬廣的人應有之舉。沒有退,就沒有進;沒有讓,就沒有和。市場經濟強調競爭,這不假,但如不加以限制,單純地強調競爭,強者之間爭得頭破血流,對弱勢群體缺乏應有的人性關懷,那世界將混同於動物的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說,越是市場經濟,越是不能不講退讓。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讓功德無量,這對誰都是需要的;而對於構建和諧社會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那些“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惡鬥,人們很容易看懂、記牢;而對於“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結局,人們往往看不大懂、記不太牢。正因為如此,今天常見的是“我不和也不讓你和”的“麻壇”戰法,而“只要我有乾的,就不讓你喝稀的”已成為“感動中國”的少有聲音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擁有淡定的性情,那麼人生必定釋懷許多。淡定,不代表就是平淡,從某種意義上看,會是一種享受。進一步時山窮水盡,何妨退一步,把自己置身於執著以外,享受心境的恬淡和安寧,不為物質生活所累。

淡定了生活,就不會那麼躁動了,凡事都能心平氣和了。事兒在心平氣和中進行了,還能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呢?

淡定的人,依然可以有自己的努力目標,依然可以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淡定的人,不需再為金錢而疲於奔命;淡定的人,可以在自己勞累的時候勸解自己,停下來歇一會兒;淡定的人,在失利的時候,便可做到平心靜氣。面對這樣淡定的人生,有誰會懷疑他們的成功,他們的幸福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