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學反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56K

《孔乙己》是一篇經典之作,從教以來,也已經教過好幾遍,每次教都有新的感悟。它讓我深深地領會到,在教材的鑽研和教法的探討上沒有止境。在新授中,由“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入手,引發學生的爭論:它究竟屬於哪一類主顧?在爭論中認識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

《孔乙己》教學反範文

本課最成功之處是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探究話題展開討論這個環節。 備課中,我發現孔乙己這個人物可講的東西太多了,一節課裡如何能面面俱到呢?面對稿紙上“塗鴉”的幾個話題:“從外貌看孔乙己”、“孔乙己與酒”、“說說孔乙己的‘偷’”、“孔乙己為何總被打”、“孔乙己與讀書”……我“靈機一動”,不如把這些話題交給學生,由學生來討論。考慮到學生的情況,為了取得更好的討論效果和理解效果,上課的前一天,我佈置了一項作業:出示以上話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其中之一,結合課文內容寫一篇“小作文”。

討論開始了,寫作同一話題的學生相對集中,組成了一個個討論小組,交流、討論、互為補充,每組形成統一的意見後推舉一位代表發言。行間巡視,看著學生們一個個拿出準備的“小作文”,字數還不少,不錯。再看,呀,居然辯得頭頭是道,我心頭竊喜,忍不住加入其中……一節課就這樣在討論、交流、發言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這節課讓我重新認識了我的學生: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可以那樣的深入;他們探尋問題也可以找到那麼多的資料;他們的合作討論也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他們也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是他們的課堂,這是他們的舞臺。學生是主體,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原來真正做到了是這樣的精彩,原來真正做到是這樣的容易,只要你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大膽地給學生機會!

“新課標”實施後,也聽過不少“新”模式的課,為了體現新課標的精神,為了體現學生的探究、合作精神、課堂討論似乎成了必備的形式之一。其實,對於動輒“討論三分鐘”的做法,表面上熱鬧非凡,實際上以“討論”替代“思考”;對於這種沒有效果的“討論”,我向來是頗有非議,不敢苟同的。不過,這一次我居然也“討論”了一把,但在課前考慮、課上實施時,注意了以下幾個細節,我想,這也許是成功的因素吧。

1、“打有準備的仗”。如果課堂上提出個問題就由學生去討論,因為學生沒有準備,討論當然就無從談起。事實上,這樣的討論要不成為幾個口才好的學生的“一言堂”,要不你一言我一語,談得熱鬧,沒有收穫。所以這次我是課前將話題交給學生,由學生事先備好,討論時拿出來,有理有據,而且事先宣告,推舉代表的發言必須是討論組的統一意見。這樣討論的'方向就不是辯論誰對誰錯,在細枝末節上糾纏不清(這也是很多討論常犯的錯誤),而是虛心地取長補短,形成統一的認識,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討論組共同受益的過程。

2、“做有興趣的事”。在課前佈置作業時,我特別強調,出示的幾個話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也就是選擇你最喜歡的、最有話可說的一個去寫。記得當時話音一落,學生們居然有欣喜的神情。現在想來,其實也不足為奇,學生們每天面對那麼多的作業,難道都是自己喜歡的?這次作業竟然有選擇,豈不快哉?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那當然是樂意去鑽研、去思考,“文思泉湧”也就順理成章了。所以,我們在設計討論話題時是不是也應該從學生實際入手、從學生愛好入手,去鋪設一些學生們都願意去嘗試的臺階呢?

3、“有充足的時間”。這節課學生討論的時間長達十三分鐘,不是事先設計好的,而是課後總結時知道的。討論的結束也不是教師宣佈結束的,而是自然地小下來、靜下來。其實,我向來覺得,討論的話題倒不宜過多,一節課上動輒討論一下顯然是流於形式,但一討論就得“盡興”,就不必有時間的限制。否則,討論還沒開始,先規定“三分鐘”、“五分鐘”,誰還有心思盡情地把話講清、說完呢?討論的時間即使長一點,哪怕影響到以下環節的施行,也不必遺憾,因為課堂教學的設計本來就應該圍繞學生進行,學生們能通過自己的活動“有所得”,這就是一節課最大的成功。

說起遺憾,我想,如果這些話題不是我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們自己根據課文內容找出來的,那該多好啊!我甚至還想,學生們說不定還能“挖掘”出更精彩的話題呢。

對於《孔乙己》的教學原先是安排2課時搞定的,臨到備課的時候,還是改變了主意。基於魯迅先生作品深刻內斂的難度,所需消化的內容蠻多,不管是哪一塊都夠你磨掉一大把時間。再者篇幅也不短,2課時上起來絕對會是“意猶未盡”。因此實際的備課,比原計劃增了1個課時。

上週備的課。當時是從小說三要素著手的常規教法進行設計的。設計思路明顯落伍過時的。當然,如此教學也並非一無是處,多少能加深學生對小說三要素的記憶,鞏固閱讀小說的最基本方法。想起學生一貫的“行事風格”,要想做到課前預習是不大可能的。花樣無須太多,到時讓他們按要求找相關資訊,估計會磨磨蹭蹭的讓人抓狂。即使不太深入,三課時也不見有寬裕。於是,沒有精心的預設,沒有刻意創新的思考,孔乙己這個經久不衰的經典形象就這樣灰溜溜地展示人前了。這樣的備課,除了一氣呵成的快感和輕鬆過,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思的價值了。

昨天上完了第一課時,感覺不大好。學生情緒懨懨,反應淡漠。這樣的狀態如果延伸到後兩課時,課堂節奏必定更顯拖沓而冗長,哪怕一分鐘都會是身心的折磨。還是調整一下教學思路吧!於是今天的上課,先撇開人物的描寫方法。從文末的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讓學生討論“孔乙己到底死了沒有”而展開教學。令人高興的是:舉手的學生多了,關於孔乙己死了的大部分“證據“都找出來了,在細細品析中,他們時而露出了心領神會的笑意……

身為教師的我,應該多反省反省自己。對於孔乙己的人物分析,以文末這句為切入點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設計,只是懶得去花一點心思而已。也不想想隨意隨性而至的教學哪能贏得學生的一片歡心呢!平時的備課大都為應付教學檢查而湊合抄抄寫寫的,而上課呢往往跟著經驗走,效果不佳太正常了。“寫一套,上課又一套”的毛病,都是教齡增長帶來了除信守捏來的熟絡之外的又一大特點。如今,像我這樣憑“經驗之談”上課的教師也該佔一定比例,創新教學的激情不復存在了。而把課堂教學的微效和無效都一股腦歸罪於學生,慚愧。試想,如果教師能在每天隨堂課投入開公開課的那般精力,絞盡腦汁,精雕細琢,那麼應該離有效高效的課堂不遠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