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的兩極》教學反思課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5W

《磁鐵的兩極》教學反思

《磁鐵的兩極》教學反思課後感

本課的教學中發現了幾個問題,覺得有必要將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

一、如何引導學生作出“磁力大小不同”的假設。

初識教參和參考了一些網上的教案對於這部分的設計都是通過將小鐵珠放在磁鐵的中間,觀察小鐵珠最終會滾到磁鐵的兩端,從而引出學生的猜想,作出假設。

然而實際嘗試中,發現要使小鐵珠從磁鐵的中間滾向磁鐵的一端,實際是很困難的,小鐵珠往往就會不聽使喚從中間直接滾離了磁鐵,同組的老師也進行了多次嘗試,即使有時通過用手撥動能勉強做到,但不能做到百發百中,對此我們做出的原因解釋可能是學校的磁鐵磁力有所減弱了吧,一直到最後也沒能保證小鐵珠百分百從中間滾到磁鐵兩端。

解決:教科書的插圖給了我們一種誤區,要讓小鐵珠從中間滾到一端,卻忽略了旁邊引入的一段話“用磁鐵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鐵珠”,而我發現最終的解決方法即擺脫“要小鐵珠從中間滾到兩端”的影響,從“吸”字入手,用磁鐵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鐵珠反而效果非常明顯,磁鐵的正中、中間部分都不能吸起小鐵珠,而小鐵珠會輕而易舉地被兩端吸住,從而成功地引出學生的猜測。

感受:從“滾”到“吸”雖然是很小的改變,卻讓我收穫很大,它讓我感受到作為教師面對問題時決不能含糊妥協,有時交一份真就能夠讓自己破繭成蝶,最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架起一座通往知識大道的橋樑。

二、隨意的標註不能太“隨意”,造成不同結果的認識衝突。

準備材料時,覺得隨意的作好標註,肯定不會那麼巧,出現全班結果一樣的局面,所以沒有特別在意。然後課上,觀察一番,發現很多小組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為了以防萬一,我趕緊重新另作標註形成與我觀察到的結果不統一的現象,果真學生的交流中竟出現了全班交流結果都統一,幸好我有所防備,於是拿出課上隨機準備的“另類”結果,學生親眼觀察,果真一樣的磁鐵可是出現了不一樣的結果,12:1,可是又是親眼所見,此時我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兩種結果不同可是都是正確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不同的結果的呢?學生思考後,即落實到磁鐵磁極的標註是隨意的。至此才形成了認識上的衝突,下課後我一想如果沒有引起注意以防萬一的話,本課就沒有認識上的衝突了,學生對於“磁鐵磁極的標註應該怎樣形成正確統一的標準?”就不會產生疑問了,不禁心理一緊。

解決:本是考慮到讓每班學生自行進行標註,可是一則材料的準備有些麻煩(每個班要用雙面膠粘好紙條貼上,課堂結束還要撕掉),二則實際意義並不大(只要學生有作好標記的想法就已達到目的),因此還是我進行統一的準備。下課後,我趕緊一一檢測,然後根據不同結果進行標註,造成了兩種衝突,並且達到“勢均力敵”的效果。

果真,下一堂課中,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輕易地發現,班級中形成了兩種正確答案,這時我順勢提出問題,學生一下就落到了“磁極的標註”上,並且有些同學已經提出應該給磁極進行統一的標註,此時我提出這一問題我們將在下課繼續研究,整課的教學感覺順當了許多。

感受:太多時候,總覺得試驗材料準備的應該差不多了,出現的可能應該不多了,所以就想“偷懶”一下不要緊,然而當課堂上真實遇到時就會懊悔,怎麼當時不考慮周全些。因此作為教師,在課堂之前不僅要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還要關注到自己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包括材料等,當然有時出現的問題可以剛剛好成為一個教學的亮點或是一個很好的生成,不過總覺得把準備作的充足些、保證些對於課堂的益處應該多一些。

三、小組合作並非唯一形式,該“不出手就不出手”,保證試驗結果的正確、科學。

關於“怎樣測量磁鐵各部分磁力的大小”的實驗設計,學生的反應是我沒有預想到的,並沒有想到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束手就擒”,因此我當機立斷,通過引導學生觀看教科書的圖示,並進行引導“磁鐵能夠吸引鐵的力量叫磁力,那放過來我們可以通過什麼表示磁力大小?”雙管齊下,學生反應到可以通過掛回形針,以回形針的個數表示。學生由此認識我認為應該可以了,至於讓學生親自探究則存在一定問題,在準備實驗前我就發現,由於回形針被磁化後很難被一個個掛上,而如果直接任憑其一個個吸住,則又會出現問題,即中間部分的測量往往吸上幾個回形針後就會跑到磁極端了。

解決:其實說實話,就算是教師親自做這個實驗,總會因回形針被磁化而吸住,也是很難控制自如地將回形針一個一個掛上去,而且還得避免因為手的干擾碰到回形針意外掉落;再者當在中間部分掛回形針會遇到問題,由於回形針個數的增多,會往兩端移動,此時還必須不斷地將回形針移動到中間位置,很是艱難;最後由於正中位置一個回形針都不能吸住,學生會認為沒有磁力,參照了網上有些教師的設計,改用了鐵粉,可是預實驗時改用了大頭針甚至是鐵粉也不能吸住,因此對於最中間部分的磁力我並沒有多作單獨的處理講解,只是將重點落實在條形磁鐵兩端磁力強,中間弱。

感受:親歷科學探究固然是學生基本的科學學習方式,可是這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進行取捨,對於本課研究磁力大小的探究活動我就認為採用教師的演示實驗,通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明確實驗注意點即可,這樣在達到採集資料收集證據的同時也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學會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而同樣的探究活動研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則適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力求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自我操作自我發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