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數學課程標準的被評課四點反思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2W

一、 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徵,富有藝術性;更要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和實質,體現數學性。

基於數學課程標準的被評課四點反思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組織教學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如何用巧妙設計的問題、生動形象的語言、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是一門藝術。這是每一門學科教學都應該考慮的。而如何讓數學課堂和數學教學體現數學性,是數學課程標準重點關注的。一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內容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在知識的掌握層面不成問題,因為絕大多數孩子在學前階段已經掌握或學習了相關的知識。那如何在孩子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滲透數學的本質和特點,如何教出和學前階段不一樣的東西,我想應該是一年級數學老師重點需考慮的。

非常有幸,目前為止朱老師聽了我兩節數學課。第一節是認識1-5的習題課。被聽課的感受自不必多說,除了感動於朱老師對年輕一代老師的關心關愛之外,更多的是緊張。對於這節課堂教學,或者說對於我的教學,課下朱老師給我進行了非常耐心而有富有鼓勵性的評課。針對這節課,朱老師主要提到的就是:作為新老師,課堂藝術性尚可,課堂數學性欠缺。他提到,這些知識絕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裡已經學過了,你的教學和幼兒園有什麼不一樣?不能僅僅教孩子認識了1、2、3、4、5之後就完了,更重要的是要體現數學教學的數學性和科學性,培養學生的數感,使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教孩子學會用數學語言去表達,用數學思維去思考。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可能蘊涵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並且通過日積月累滲透到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

二、 處理好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關係,不要代替學生。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體,好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要作用的和諧統一。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只有親身參與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發展。而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卻代替學生做了很多額外的活動。

朱老師聽的我的第二節課是有趣的拼搭,這是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本應該是非常容易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一堂課。但是由於我認為學生現在還處在建立課堂常規的關鍵時期,怕放手讓學生小組做實驗會擾亂課堂紀律,因此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的是多媒體展示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學的。對於這堂課朱老師給了我一個差評,給了我們班孩子一個極大的'好評,說:這幫孩子真是不錯,在這樣的情況下(本該有實物教具進行親自實驗而沒有的情況下),都能積極踴躍、熱情滿滿的上完這堂課,可想而知,如果他們自己做實驗的話,那效果該多好啊。我很汗顏!我代替孩子去做了本該讓他們自己親自體驗的知識生成的過程,剝奪了讓他們自己去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朱老師說了,下次再聽我課,重點聽我是不是又代替學生做了本應該學生做的事^_^。

我想如果我的主導作用真正發揮好了,或許根本不用多慮課堂實驗紀律的問題。是啊,好的課堂不應該是老師忙的不可開交,顧此失彼,而應該是讓學生忙,忙到沒時間去破壞課堂常規。說到這,就得提起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在:首先,在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實質和學生實際的情況下,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方案;其次,在教學活動中,因勢利導、適時調控以形成有效的學習活動。

三、 因勢利導,適時調整預案,靈活把握、充分利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

課堂教學活動是把預設轉化為實際的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會生成一些新的教學資源。這些課堂上生成的資源好比蛇的七寸,敏銳捕捉、充分利用,或許能事半功倍。還是有趣的拼搭這堂課,有一個學生在上臺通過多媒體堆積木時,生成了一個很好的教學資源,但是我僅僅是對學生的錯誤堆法進行了更正,並沒有很好地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對全體學生進行知識的再次鞏固。

四、 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同時兼顧、互相促進

有一次上課,我剛走進教室,聽到有一個同學說:啊,數學課,我最喜歡數學課了!聽到這話,說實話,我有點誠惶誠恐:我該如何把這份喜愛一直延續下去,這是我應該好好思考的並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斷去摸索去踐行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