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說課稿:《懶惰的智慧》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3W

導語:《懶惰的智慧》,文章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懶惰與智慧間微妙和諧的關係,這又讓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家長老師們的口頭禪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國中語文說課稿:《懶惰的智慧》,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中語文說課稿:《懶惰的智慧》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中文0803班的朱雅麗,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懶惰的智慧》。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說: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懶惰的智慧》是語文版國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第三單元的第9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議論文的特點,培養閱讀欣賞議論文字的興趣和習慣,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思辨習慣。21世紀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創新已成為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有必要使學生認識到“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的疆域是我們兩耳之間的空間”。 《懶惰的智慧》以不同凡響的立意,提出論點;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促進了人類的進步。以別緻新穎的論證,幽默傳神的語言展開評述,本文是對傳統思維觀念的抨擊,是培養創新觀念,激勵創新思維的好教材,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面對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當“勤勞的人”呆乾和死幹,還是做“懶漢”巧幹實幹,這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否、能否、善否進行創新思維(用心智技能去偷懶取巧),進而有創新、有創造,已成為每個人在知識經濟社會的立身之本。鑑此,我們學習本文的意義就更重大了。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因此,針對本節課我確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使學生學會作者不同凡響的選題立意,學習本文新穎別緻的論證過程,欣賞文章幽默傳神的語言。

b、能力目標

啟發學生從多角度看待事物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逆問思維和創新意識。 c、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的需要。

2、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文字幽默傳神的語言,從而培植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學情校情分析

a、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這是第一次接觸議論文,前面都是學習記敘文、說明文、散文,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在文字中提出的觀點或主張是什麼,對這個觀點或主張提出的理由或根據是什麼,理由和觀點之間的聯絡方式是怎樣的,學會品讀議論文。

b、校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鄉鎮中學,農村的孩子,語文學習較被動,語感較差,語文素質的層次明顯,難以用上多媒體。

四、教法與學法

課標指出:在課堂上,教師為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物件,學生正是通過教師所講和教材所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這種觀察與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極的注視,而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是一種“思維知覺”,從這一點出發,我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教法的指導思想是:創設情景,誘導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①提問法——逐步引導,縱向深入,歸納論點。

②自主探究法——自主實踐,鞏固提高,分析論據。

③默讀法——反覆閱讀,感知課文,品味語言。

④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學習論證方法。

⑤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以此倡導教師從必要的索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構建師生間平等和諧互動的語文課堂。

五、教學設計

(根據學生主體因素,全文共設兩課時)

我就第一課時進行說課

a、再現生活情景,激趣匯入新課

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生活中遇到的懶事、懶人及其社會評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然後出示“世界知名賓館年終評選十位“最懶惰”工作人員作為”年度最優秀員工的故事並提出質疑,賓館經理這樣做有無道理?以此激發學生思考,產生學習興趣,隨後引出美的作家凱莉運用逆向思維讚揚懶惰的文章,板書課題《懶惰的智慧》

b、巧設疑問,粗讀課文感知文字

葉聖陶曾說過:“學問千千萬萬,起點在一問”,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設定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a、圈出文中生字詞的質疑,標準文章段落。

b、勾劃出作者對“懶惰”與“懶反”議論性的文字。

(通過以上環節使學生能準確、快捷地理清思路,提煉觀點,初步分析文章結構,並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習慣)

2、在反饋閱讀資訊後,學生對文字已經有所瞭解,教師作簡單點評,讓學生根據獲得的閱讀資訊,提煉本文的論點。古人云:“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教師與其告訴學生文章的論點,不如教給學生提煉論點的方法。(這一環節設計符合新課標“以學生為主,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的教學理念)。在此我首先提示:論點在形式上應是一個完整的議論性的句子,一般說來它所處的位置相對固定,常常出現在文章的開頭、中間或結尾??許多學生在這些固定位置去尋找,琢磨仔細辨別,能快速而準確有效地提取本文的論點。

(這一環節採用討論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舉一反三的授教方法,對以後自主閱讀議論文,自主提取論點有很大幫助)。

c、深入探究,昇華主旨。再讀文字,學習例證法

1、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解決以下問題。

a、作者運用了哪些事例來使說理更充分。

b、這些事例分別用來論證什麼觀點?

通過快速閱讀,讓學生再次與文字對話,整理文字內容,列出事例在班上交流,互相質疑,互相補充,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教師把握時機,引導學生聯絡論點分析事例材料的特點,經過學生的討論可得出事例材料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社會普遍現象的材料,個別典型事例的材料來論證,懶惰激勵了發明:而懶反發明萬有引力定律和建立“2+2=4”規則則論證懶惰促進社會進步。

(本環節設計的作用,在於讓學生理解議論文中材料與論點之間的關係,明白議論文中觀點、統帥材料、材料支撐觀點,同時也是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性學習能力)。

2、討論事例論證的作用

通過學生自己的討論歸納,來學習本文運用事例論證的寫作特色和議論文這一論證方法。

d、聯絡實際,拓展思維,走出文字

聯絡社會生活和本課生活和本課論點,設定拓展題,作者在文章中列舉了大

量的事例來證明了正是懶惰促進了文明的發展,讓學生例舉相關事例,自由暢談。

(這一環節滲透目標c、讓學生在與文字對話後,用實際例子來說明自己對“懶惰”這一詞語選向思維的理解)。

六、說課後作業(我設計了兩道作業題)

1、字詞積累

針對本班學生語文素質差,基礎薄弱而設計

2、拓展題: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運用《懶惰的智慧》來解決,即想一個最有創意的聰明的“懶辦法”。

(該題結合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這樣的思考題不僅是對課本內容的補充,而且是對課本內容的深化與拓展,實現一種能力的遷移)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設計原則是簡潔、形象、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八、教學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三個教學目標指引著教師教的活動,也指引著學生的活動,學生正確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確定論點,瞭解了本文新穎的論證結構,把文字與生活實際相聯絡,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總結本課教學有以下特點。

1、激趣引入,調動積極性

2、師生、生生互動,有效教與學

3、體現學生的主體,以思維訓練為主線,提高創新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