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如何通過音樂達到養生目的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1W

什麼是道教音樂

道教如何通過音樂達到養生目的

道教音樂,是道教進行齋醮儀式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驅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即為法事音樂、道場音樂。包括道教科儀音樂以及道士在宣道、佈道和修身養性時所使用的音樂也屬於道教音樂的範疇。道教音樂是道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氣氛,增強信仰者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和對神仙的崇敬。道教的外在形態是它的科範儀式,而道教音樂又是各種科儀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能使人延年益壽,已為奉道者所信仰。音樂是道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它在道士的修持中如此重要,是因為“樂可以調氣息、和陰陽,因而道教徒利用音樂的這一特性而創作了玄門獨有的音樂來修持自己。”歷史上對修道之人要求十分嚴格,一般道士要會“琴、棋、書、畫”;資深道士要會“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高道則須“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醫、卜、星、相”。

道教的音樂養生

道教每日早晚必須面對神靈,上殿誦經。凡住宮觀道士,皆以敲鐘、擊鼓為令,每日清晨五更開靜,在打掃、齋沐、整肅衣冠之後,便上殿詠早壇功課經;每日晚齋畢,晚壇的頭通鼓響,道眾又要及時沐浴洗漱,嚴整衣飾登壇諷詠晚壇功課經。道眾把這種早、晚功課經,視為識心見性、延生保安的煉養實踐,亦即養生之道也。

道教認為音樂對人是有教育作用的,“以樂人”,可以使人為之“悅喜”,用音樂來陶冶人的情操;對自然的功能作用而言,“以樂天地”,可以使天地為之“和”;對於治樂者本人來講,上士為了“度世”,修身養性到達“無為”之境界;中士是為了“和樂俗人以調治”,以音樂為社交手段,進行人際交往;下士則是為了“召食”餬口,作為謀生手段。對音樂與社會、音樂與刑罰的關係而論,則是止械鬥斷奸邪,興道德制逆惡。

道教的樂器

道樂的法器(樂器),也為道徒修煉養生所用。在道教音樂中,最早使用的法器有鍾、磬、鼓、鈴等。在葛洪的《抱撲子·道意篇》中有云:“撞金伐革,謳歌誦躍,拜伏稽首,乞求福願。”可以看出,那時即用了樂器來“乞求福願”,進行修煉養生。金、革的'運用,早在春秋戰國就非常廣泛,它在民間巫儀活動中也廣為運用。

道教繼承了“巫以歌舞降神”的傳統,在課誦中,也是金鐘玉磬,依次時鳴,行道上講,悉先叩擊。同時,這些法器,在道士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它具有通神避邪的雙重功用。磬口向上,謂之其聲能上九霄,通達天庭;鐘口向下,其聲能召喚地府諸神;鐘鼓齊鳴,萬物甦醒,法力所致,功德圓滿。道教徒正是運用這種音響,祈求上蒼,召喚神靈,求得功德圓滿,得道證真,實現養生的最終目的。

現代科學也證明,在宗教儀式中這些響器的敲擊聲,在一定的音響頻率內,能使人產生一種幻覺的狀態。道徒們正是應用這種特殊音響以進入修煉養生的幻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