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心得體會必備[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3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心得體會必備[15篇]

音樂心得體會1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我們學校組織(zǔzhī)的青年教師資訊化課堂教學與說課大賽。聽了向某某老師(lǎoshī)的音樂課《某某》,感到受益匪淺。整堂課是那麼的充實、快樂。郭老師運用音樂的魔力,讓同學們沉浸在音樂的快樂中。學生們被向老師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xīyǐn)著、體驗著,連我也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快樂。

課堂中,郭老師注意把握每一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節奏美、旋律美,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從一開始視訊的匯入,接著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感受旋律、掌握旋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不僅在聽覺效果上,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改變人的人生,這就是音樂的美的所在。聽了這節課,我不禁感慨,郭老師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的音樂老師啊!讓我學到了很多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希望以後能再次聆聽郭老師的課,感受她無窮的教學魅力。

這次聽課,著實給我一次學習、提高的時機。執教教師緊緊圍繞歌唱教學,貫徹“以審美為核心〞音樂課程理念,突出了音樂課堂的學科特點,以新穎別緻的教學方式和活潑有效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認識音樂、熟悉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在聽課學習中,收穫不少,感想頗多。使我感受到了音樂老師要想上好一堂課是相當不容易的。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已不是當初人們印象中的唱歌課,教學目標表達要從學生的表現中得到反應,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裡談談自己參加這次活動的感想和反思:

這次觀摩課,每位教師的課堂設計、授課風格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亮點,都有值得學習與探討的地方。

一、授課教師共存的優點

1、教師根本的音樂素養比擬好。音樂課首先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的課程之一,因此,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是美的使者和傳遞者,教師的教學儀態美、語言美、歌聲美是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根本素養。通過聽課,我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感到驕傲,這些教師都具備這些良好的音樂素養,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美,教師自身氣質深深地吸引聽課者的眼球,讓人感覺賞心悅目。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她們具備了美的使者的氣質。

2、課的設計方面。教師的備課可操作性更強了,更加註重實效性,每一環節的設計能夠緊扣主題,步步為教學目標效勞,屏棄了那些形式化的東西及做秀的環節,並且,充分表達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培養。

二、多媒體使用方面

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實效性,多媒體的運用得恰到好處,能夠做到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

三、音樂教師要善於把握一個“度〞

1、注重把握學唱歌的“度〞。在聽課中發現,教師注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主的學唱歌曲,這種方法很好,無形中減輕了學生學習新歌的負擔。但在每一遍聽歌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緊扣主題提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聽音樂,如果教師

自主學習歌曲,我想,這種做法沒能充分表達“自主學習〞的真正含義。

2、注重把握教師在課堂上“演員〞這一角色的“度〞。一節課的主角是誰?得看師生誰展現的時機多。我覺得音樂課上教師更應該注重“厚積薄發〞,教師充當演員的角色只要恰到好處即可,關鍵是做好導演的工作。尤其是當一堂課接近尾聲時,在驗收學生對所學歌曲是否學會時,教師應是一位很好的聆聽者,而不是一位領唱者。如果教師過多地關注了自己在課堂上自身風采的展示,最終會讓人感覺學生變成了教師的配角,是來配合教師的演唱。

3、把握“學科綜合〞的“度〞。“學科綜合〞的理念要求教師全面提高素質,拓寬知識面,有時機合理地進行各學科知識的穿插。一個好的音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的,把握課堂的時間,有選擇地進行知識穿插,而不是漫無目的,發散性講解,不能偏離了方向,因為學科綜合應表達學科特點,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圍繞教學目的來實施。

音樂心得體會2

卡爾.奧爾夫(1895-1982),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他的音樂劇作《卡爾米娜?布拉納》在目前世界舞臺上是演出最多的音樂作品之一。他將音樂作曲與音樂教育二者融於一身,形成獨具特色的音樂教育理念-奧爾夫教育體系。奧爾夫音樂教育是當今世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被美國同行稱為現代音樂教育三大支柱的世界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奧爾夫教學模式為:“探索-模仿-即興-創造”。而“迴歸人本”的原本性音樂教育是奧爾夫的教育理念。以語言(戲劇)、動作(舞蹈)、音樂以及視覺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以即興為核心的創造性,以及紮根於本土文化為出發點的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開放式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其在21世紀的今天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充分體現了我們所推行的素質教育中“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和“讓學生主動發展”的三個基本要素,強調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因此,探討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系統研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借鑑其精華,促進我們音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深化素質教育,顯然是很有必要的。奧爾夫音樂教育法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對音樂教育的態度,就是“音樂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他的教學實質就是:“讓孩子自己去做”始終使孩子感到是自己在與音樂合作。這就要求老師是個能歌善舞,能“出主意”、“想辦法”的多面手,是一個具有創造性的老師。因為當老師和孩子在一個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學習音樂的時候,那種橫隔在師生之間的“代溝”便會悄悄的消失,老師儼然是個快樂的“大朋友”了,這與目前我國提倡的改革方向--快樂教育是一致的的!

奧爾夫音樂的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原本性音樂不只是音樂本身,它是以節奏為紐帶,把動作、舞蹈、語言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它是一種由人們自己參與、創造的音樂,也就是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合奏者參與到音樂中去。原本性的音樂是接近自然的、源於生活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非常適合於兒童。

奧爾夫在教育理念上強調人類性、原本性、實踐性、藝術性、系統性、挖掘人潛在的音樂性。在教學內容上從朗誦、聲勢、節奏、歌唱、形體、讀譜、作曲、樂器、欣賞、戲劇等諸方面進行訓練。在教學形式上通過元素的、原本的、綜合的、探索的、即興的、創造的等各種手段實現其教育理念。音樂教育必須是通過自己實際唱、演奏來體驗音樂並表現音樂感受。體驗與嘗試,在這裡意味一切。奧爾夫教學法提供了具有創新的、獨特的,充分考慮發展個性的、高度重視創造力培養的學習氛圍,提供了幫助孩子體驗和表現音樂的`方法。特別是:引導孩子自己去探索音樂,創造感受體驗音樂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去創造,對音樂感受及再現音樂的方法。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理念可歸納以下幾點:

1、綜合性

奧爾夫通過原本的音樂即語言(詩歌、朗誦)、音樂(唱、奏)舞蹈、戲劇緊密結合的形式去找回人類最接近自然狀態的感覺。

2、創造性(或稱即興性)

從即興開始的教育正是真正體現創造性的教學,他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遊戲中去探索聲音,去嘗試用字詞、語言,用自己的動作即興的做些什麼,並用即興的敲打一些節奏開始自己的音樂體驗和學習,“即興”成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

3、自生命開端的,親自參與,訴諸感性,迴歸人本

奧爾夫說過:“我所有的觀念,關於一種元素性的音樂教育的觀念,並不新,我只是有幸地從今天的角度重新說出這些古老的、不朽的觀念,並致力於實現它。”而什麼是“老”,什麼是“新”呢!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人類對自己的感受、情緒、思想、意識,有一種本能的表現慾望,這表現,與其說是人為地去表現,不如說是自然地流露。《樂記》中寫道:“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段話再好也不過地道出了音樂的本質和本源。人類的這種原本的習性,是共通的,從遠古人類形成以來就存在。所以,這樣的習性和人類一樣古老。奧爾夫的音樂教育觀念,就是要從這個古老的源頭出發,去革新音樂教育:主要不是致力於教會學生學什麼,而是啟迪發掘學生(特別是兒童)有生而來具有的這種習性,通過遊戲式、即興性地奏樂本身;通過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過語言、動作、表演和音樂的全面的有機結合;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去學會音樂、掌握音樂。這樣的觀念實質上是古老的,但對於千百年來背離了音樂的本源和本質的許多音樂教育(包括教學法)卻又是新的。人類的認知是從感性到理性,奧爾夫音樂教育就是通過感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去協調、發動各個方面的能力,讓兒童主動參與到遊戲活動中,去體驗、去唱、去跳、去抒發與宣洩。因此獲得這個經驗過程是人類學習的最主要途徑,是培養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從本土文化出發

奧爾夫的音樂教育理念之所以在世界各大洲不同文化國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就是這個體系強調從本土文化出發,充分尊重每種文化的形態。他強呼叫自己的文化去改造別的文化,這是一種對待世界不同民族及文化傳統的態度。所以奧爾夫教育體系培養的是一種對文化的態度--熱愛本土、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各種形態文化的態度,並滲入所有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的。

5、為全體兒童們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不但明確提出為所有學生的宗旨,同時教學中的唱、奏、舞、戲等綜合教學使學生在音樂課上能從多種渠道接觸音樂和發揮他們的才能。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基本原則是:

1:培養健全的人格;奧爾夫教學法認為,在音樂教育中,音樂是手段,培養健全的人格才是目的。他所致力的音樂不是單純的音樂知識,而是融合音樂、舞蹈、詩歌、戲劇、美術等各種藝術為一體,以達到健全的人格教育;通過音樂把真、善、美的精神傳給孩子們,使他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2:讓孩子們都來學習音樂;奧爾夫說:“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完全沒有音樂感的兒童是罕見的,幾乎每一個兒童從某一點上都是可以去打動的,可以去促進的。教育上的無能出於無知,經常在這方面堵塞源泉、壓制才造成其它不良的惡果。”基於此,奧爾夫設計的教學法是“有教無類”的教學法,讓每個孩子在美的音樂中都能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音樂教育不當只是培養一兩個音樂家,不只是天才和專家的權利,更應該是培養更多聽音樂的人。因此奧爾夫提倡“玩中學”、“做中學”、提倡“元素性”的音樂把複雜枯燥的純樂理知識簡單化,用一些簡單的節奏、固定的音型、易學的樂器演奏技巧,使每個兒童都能很快的學會,並且是樂與去學、去做,從而激發兒童學習音樂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能力。

3:感知入手的原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講授知識的時候不是採用純理論的學習,他採用一種迴歸自然的、從感知入手的教學法。奧爾夫教育的觀念是從古老的源頭出發,去革新音樂教育。他不是把理論作為先導,先講“為什麼”,而是從感知入手,讓兒童直接去感知音樂。首先學會“怎麼做”,然後再去解釋“為什麼?”這樣的教學法更適合幼兒教育、國小教育和特殊兒童教育。可使兒童在快樂中變“要你學”為“我要學”。

4:即興性原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提倡參與意識,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中”。在參與音樂活動中特別強調即興性,也就是充分發揮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他經常對兒童說:“你想怎麼做”而從不對兒童說“你做錯了”,這樣無疑保護了兒童的積極性,使他們大膽的無憂無慮的在音樂的天地中表現自己。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自己去做”,因此他選擇的教學內容也是適合兒童特點,難度不大,每個孩子都能跟的上。使每個孩子覺得自己始終只是在做遊戲,是在跟音樂進行愉快的合作。他強調的即興性,是更主動更有效的學習音樂的方法。正如奧爾夫所說:“兒童在早期所體驗的一切,在他身上得以被喚起和培養的一切,對起畢生是起決定作用的”

音樂心得體會3

國小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於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一、故事激趣:

把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匯入新課,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化,常能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如我在講《保護小羊》一課時,出示大象、熊、刺蝟團結一心戰惡狼的圖畫,配樂講道:一個夏天的早晨,天氣分外情朗,一群小羊唱著歌上了山崗,吃著又嫩又香的鮮草。突然,山坡上跑來了三隻惡狼,眼睛裡閃著可怕的綠光,吐著血紅的長舌頭,一步步向小羊逼近。小羊看見惡狼來了,嚇得拼命地大喊起來:“大象爺爺救命啊!”“熊崐哥哥,救命啊!”正在遠處做遊戲的動物聽見叫喊聲,飛快地跑過來……通過我繪聲繪色的敘述,使學生輕鬆愉快地進入角色,為新課的匯入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律動導趣:

音樂是時間藝術,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根據課程節奏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律動訓練,不崐但可強化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而且可減緩教學坡度,為新課的`傳授增加情趣。我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時,先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中尋找節奏(快點快點、大家快來),崐(掃掃地、刷刷牙)(爸爸、媽媽),再通過朗讀、視譜和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動作學習,使學生印象深刻,記得牢,饒有興趣地獲得了本課具有舞蹈性的節奏。

三、擊樂促趣:

教完歌曲的詞曲後,我一邊讓孩子們演唱,一邊用打擊樂器伴奏多聲部節奏。這樣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不但能主動地去參與音樂實踐,去直接感受音樂,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克服了音樂課以唱為主的枯燥乏味,使課堂氛圍生動活潑;同時也鞏固了節奏概念,增進了學生對音色的瞭解,掌握了樂器的使用方法,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另外,學生要在唱、跳、奏、聽、看中做到整體的協調和諧,無形中也培養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遊戲引趣:

教學中邊唱歌邊遊戲是激發學生音樂慾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我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崐聽音訓練時,做打電話遊戲:我在琴上彈出三度音程"do、mi"問:“喂,你是誰?”

學生回答:“我是do,mi”就這樣將抽象、枯燥的聽音練習在遊戲中愉快地完成了。為了崐讓學生牢記某種音樂符號,我採用了學生們喜問樂見的猜謎形式教學。我問:“弟兄兩個一樣長,一個瘦來一個胖,站在隊伍最後面,曲終歌尾它站崗。”學生猜謎回答:“它是終止線‖”.我問:“弟兄兩個一樣長,兩雙小眼來對望,他們倆個告訴你,回頭再來唱一唱。”學生猜謎回答:“它是反覆記號:‖”。類似遊戲活動妙趣橫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表演激趣:

國小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如在教授《理髮師》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根據歌詞內容討論,自編禮貌待客的各種舞蹈動作:請的動作;面帶微笑向顧客問好;剪髮的動作(一小節一次)由右向左剪動,身體隨之運動;照境子的動作;伸出拇指誇獎……,最後讓學生戴上頭飾,將這些模擬理髮的動作與節奏、體態律動結合起來,在優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地唱跳,既使學生情緒歡欣飽滿,又培養了他們即興創造能力。

六、圖畫拓趣:

美術和音樂都是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美術是形象的藝術。它們都屬形象教育的範疇,都反印一定社會生活,表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授《粗心的小畫家》時,當出示“小畫家”畫的四條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兔子,沒尾巴的大馬四幅圖後,學生常會笑得前俯後仰,樂不可支,致使學唱時陶醉在音樂情境之中,邊唱邊即興表演,將整個音樂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崐達到境中感知,境中悟性的目的。

七、欣賞孕趣:

音樂欣賞不僅可使學生擴大音樂視野,積累音樂語彙,還可培養他們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提高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如在教授《小海螺》一課後,讓學生反覆聽錄音,引導學生捕捉每一跳動的音符,掌握旋律流動的美,同時我帶領學生隨著音樂搖擺身體,拍手等動作,用之體驗音樂所表達出的孩子們置身於大自然中的真情實感及風格崐特點,在他們心中播下興趣的種子,從而逐步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方面來。

八、電教滲趣:

根據國小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講《保護小羊》時,我一邊講故事一邊指導學生看螢幕上小羊吃草,惡狼跑來,大象用鼻子摔狼,熊用巴掌打狼,刺猥用刺戳狼等燈片,使課堂教學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使之成為聯結兒童情感的紐帶和橋樑。

音樂心得體會4

音樂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常常起著襯托的作用,怎樣將幼兒的一日生活融與集體活動之中呢?

在環境創設中,開學初的牆面裝飾是基礎,讓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以後,產生視覺上的衝突。有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後,好的音樂氛圍的創設逐步進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幼兒早晨的.點心時間,是幼兒進入幼兒園以後第一次用餐。在這一環節中,把握幼兒的情緒比較關鍵,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幼兒在上午這一段時間內的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效率。因此,選用音樂的時候,應選用一些安靜、舒緩的音樂為主要背景。如:在我們的音樂背景中,注重選用了以輕音樂為主的曲調,其主要的演奏樂器為笛子、薩克斯、古箏、小提琴等,同時要求樂曲以輕盈、舒緩為主。列如:夢幻輕音樂“風中奇緣”、笛子與樂隊合奏曲“苗嶺的早晨” 薩克斯與樂隊合奏曲“現在和永恆”等。在整個用餐活動中,這樣的背景音樂能夠起到調節幼兒在從室外活動到用餐活動這一環節中幼兒情緒的轉換,但在幼兒的情緒轉換活動中又不失愉快的本性,起,其用餐音樂舒緩而富有悠遠意境,使幼兒的身心陶醉與音樂的同時增進幼兒食慾。

一段好的音樂能夠給人以美的薰陶,讓人身心愉悅。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去。特別是對於孩子,他們對於音樂都是比較敏感的,怎樣利用音樂幫助幼兒進入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中去,這需要老師積極探索。尋求最恰當的音樂加以輔助。從而讓幼兒以最佳的狀態投入活動。

音樂心得體會5

參與20xx安徽省中國小音樂教師國培純屬偶然,作為一名其他專業的老師,我平時的最大興趣就是唱歌,可能這就是把我給報名上這次國培的原因吧。說真的剛開始的時候我對這次國培一點興趣沒有,就想著糊任務吧,我把網上學時都完成就行了,但是加入了這個國培大家庭以後,我覺得,我的觀念有所轉變,在群裡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談國培,談音樂,談公開課,談生活,我發現,我們六安國培音樂一班就是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並且在這我認識了很多的同仁,朋友,和我以前的高中國中同學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感謝國培讓我有了這樣的機會。

開始一直我們都是在網上培訓,覺得有點虛無,後來我們在教師資源中心參加了第一次線下研討,聽了很多老師的專業性見解,我發現我已經融入的這個大家庭,被同仁們的熱情所感染,也積極參與到大家的討論當中。作為非專業老師,雖然我對專業知識不瞭解,但對於音樂的那份熱情是絲毫不會減退的。11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的“送培送教”活動,感謝國培計劃給了我這次機會,在學習的這幾天,我們聆聽了王雲老師的精彩的講座,他詼諧幽默,精彩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意猶未盡,在他的課堂我感受到了他對學生的愛,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重。楊芳老師用她的經驗告訴我們該如何備課,並且播放了一些全國名師音樂大賽的課堂教學視訊,那些名師們紮實的基本功,行雲流水的課堂教學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師至所以能讓家喻戶曉,這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孩子們的優秀與教師的引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最後的彙報演出中老師們的才藝讓我佩服,唱歌、跳舞、樂器、三句半、詩朗誦……創意無限大,令我這個“門外漢”都沉浸其中。

這次培訓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是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耳濡目染之中,心靈經歷了忐忑、彷徨、探索、喜悅與享受。一路走來,專家、名師的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完全吸收他們的課程精華,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總之,這次培訓僅說“收穫大”是不夠的,我會把這次提高專業成長的機會變成充電提高的起點,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音樂心得體會6

參加了國培,受益匪淺。通過認真細緻地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物件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麼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音樂心得體會7

一開場,我就被舞臺上的龐大陣容所震撼了。隨即,我開紿有點忘乎所以的感覺:裡面的貓太多了,也搞不清楚誰是誰。

這時,教師給我們作了點評:原先,故事發生在一個廢物堆積場裡。今夜是月圓之夜,傑里科貓族舉行一年一度的舞會,所有的傑里科貓都在那裡彙集,在黎明之前,它們會從裡選出一隻貓,送它上雲外之路,從而獲得重生。所以,在這個舞會上各種各樣的貓兒們都要登場介紹自已,期望能獲得重生。

明白了劇裡面的基本要素,我看起來明白多了,此時,我又開紿被不一樣貓兒的`特性所吸引了,我感覺我好像成了裡面的一隻貓,對即將產生的能獲得重生的貓充滿了期待。

漸漸地,許多貓都陸續登場了:“有迷人貓”“保姆貓”“領袖貓”“劇院貓”……出場時,我們所有人的眼球都被它的無窮魅力所鉤住了。就像劇裡面迷戀他的母貓們一樣……

主角出場了。其實她第一次出場,並不怎樣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只明白:她以前是一個妓女,一天到晚風光地在夜總會裡左穿右插,但此刻,她落魄了,遭到了他貓的唾棄,是一隻極不受歡迎的母貓。

第二次出場,她高歌一曲《回憶》,使我想到了許多:我彷彿看到了她對歲月的無柰,對回首的滄桑。我彷彿看支了她的過去,看到了她依然風光的時候,是那樣的揚眉吐氣,她期望回到過去,繼續過那種腐朽的生活。是啊,誰沒有風光的時候呢可是到老了,那段時光永遠不能回來了。應對往日,她能夠微笑;可此刻、將來呢

於是,我從她第三次出場時繼續尋找答案,這一次,我從她的眼睛裡看到的不只是她對過去歲月的悔恨,對過去虛度時光的自己的悔恨,更生重要的是她對未來的期望。新的一天即將開始,沒錯,既然在過去,大部分的光陰已被浪費,我們又何必再用未來的時光繼續悔恨呢展望明天,你將發現,一切都是完美的。僅有能走出昨日的陰影才能走向完美的明天。

音樂心得體會8

豎笛雖貌不驚人,但適合引入音樂課堂教學,它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還能使他們從“被動”走向“主動”,走進發揮才能的天地和盡情表現的舞臺,更能讓他們的自信心和團結合作意識得以充分地發展,在意志品質的培養上確實起到寓教於“樂”的積極作用,為教學方式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一種有效載體的途徑。我們期待這些探索和做法,會在音樂教育工作者手中不斷趨於成熟和完善,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的體會如下:

一、凝聚學習興趣,實現師生互動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在以往的音樂課堂上,由於教法單一,很少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現為注意力不夠持久,學生只是在被動的重複進行老師“我唱一句,你唱一句”或者是“我彈一句,你唱一句”等枯燥乏味的活動。而沒有真正的自己去嘗試,去想應該怎麼唱,節奏該如何,音準又該如何?教者苦惱,學生也很迷茫,沒有絲毫的興趣可言。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將豎笛帶入課堂。

上好第一堂豎笛課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來說,他們第一次看到、聽到和接觸到豎笛,對豎笛的構造、聲音等相關資訊都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因而,在起始課中設計看看、聽聽等環節,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性。看看: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玩豎笛,如它的形狀、特徵、分幾個部分及各部分名稱,以及音色有什麼特點等等。學生通過自己探究來發現豎笛的構造、各部分名稱等相關資訊,發揮了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自己探究的基礎上,我再簡介豎笛的構造、名稱、音色等知識。當學生髮現和自己觀察的結果不謀而合時,無形中增強了自信心和積極性。聽聽:欣賞豎笛演奏,是起始課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們瞭解了豎笛的知識後,應及時進行豎笛演奏,以滿足學生的欣賞慾望。此時,我選擇一首表現力豐富、極具感染力的作品作為範奏-----《友誼地久天長》,學生頓時陶醉在老師優美的笛聲之中,我的演奏,起到了最直觀的作用。掌聲中體現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和對這件樂器所產生的濃厚興趣,不少學生都驚訝這一小小的樂器竟然可以產生如此美妙的音樂,課堂的主體被激活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油然而生。藉此我向學生們介紹了八孔豎笛的起源及其它優點。一節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同學們盼望著第二節、第三節,只要吹奏豎笛,課堂氣氛就顯得十分活躍。幾周以後,一支支練習曲也逐漸吹奏得輕鬆自如了。而且,在課堂上再也不是老師的滿堂灌了,學生變得越發的好學,經常主動地和老師交流,溝通學習豎笛的心得體會。在同學與同學之間,也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的學習氛圍,經常看到許多學生下課之後,兩個一組,三個一夥聚在一起“切磋”技藝,連平時課間老調皮搗蛋的學生也變得認真起來了,一沒事就拿出笛子來練習。

二、優化教學過程,上好每一課

樂器的演奏技巧是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掌握紮實的吹奏技巧也是豎笛教學的重要目的。我在教學中注重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會學生正確的吹奏姿勢和呼吸方法

演奏姿勢和呼吸方法的正確與否,不僅關係到演奏者的形象、演奏質量的優劣,還對演奏技術的掌握(如:呼吸的運用、發音的正確、音色音量的控制、運舌的技巧等)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提醒學生“抬頭挺胸腳放平,手指放鬆輕輕吹”,糾正學生低頭、坐立不直、踮腳或蹺起二郎腿演奏、吸氣淺和吹奏時用氣過量、擠衝等不良習慣。教師也可以結合不同樂曲來訓練各種呼吸方法。如:用《雪絨花》等優美抒情的樂曲,來訓練急吸緩呼法,用斷音奏法演奏《劃小船》等歡快活潑的樂曲,來訓練急吸急呼法,有意識地選擇教材,讓學生紮實地掌握和運用各種呼吸方法。

(二)注重學生口風訓練

俗話說:“千日弦子萬日弓,嗩吶笛子靠口風”,意思是說:“吹奏樂器的學習,關鍵是解決口風的問題。”因此,要想學好豎笛,口舌上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我首先教學生在吹奏二個八度(以G調為例)5—5—5,告訴學生吹奏低音時,口腔是圓的,舌尖要向裡收,吹出的氣流要緩慢。在訓練中音時,要講明吹中音時舌尖要稍向前,氣息略急些。吹奏高音時,口腔呈扁狹形,脣部肌肉收縮,口風力度適當加強,舌尖位於上、下牙齒之間,氣流更急些。對於一時找不到感覺的學生,我及時指導,直到學生吹準後再進行其它內容的練習。

(三)紮實練好單吐法

單吐法又稱基本吐音法,是豎笛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能。教師如果指導不當,容易出現只呼不吐、用力過猛等亂吹毛病,對豎笛的發音、音色和氣、指的配合有著直接的影響。

訓練吐音時,可以採用遊戲法、示範法、講授法、朗讀法等方法或綜合運用,使學生養成演奏吐音的良好習慣。例如,教師可以採用“tu”這個音節來訓練吐音,讓學生在正前方掛一張薄薄的紙條,對著紙條下角朗讀“Tu Tu Tu Tu |Tu ---||”,吐音時節奏的變化使紙條時而跳動時而飄起。學生們玩玩學學,在遊戲中輕鬆地掌握了吐音的要領。教師再通過準確的講解和示範,讓學生了解和感受吐音時運舌的動作和力度。待學生們掌握了吐音的基本方法後,再到豎笛上吹奏,就能較快掌握吐音的基本技巧。這種先讀後吹的方法,避免了學生因不得要領而盲目吹奏,教室裡出現一片亂哄哄的局面。

三、紮實音樂基礎,培養良好技能

(一)讀譜技能

1.在音準方面

對於我校部分學生而言,由於接觸音樂的機會少,只是通過一些傳媒,如:電視、收音機等等,課外也很少有較整塊的時間去系統的學習。因此,有很多學生,儘管上課也很認真,學得也很仔細,但是由於先天或後天條件的不足,往往在唱一首歌曲時,連基本的調性都很難把握。而自從引入豎笛之後,大部分學生通過經常訓練,吹奏一些練習曲和小的樂曲之後,已能很好的感覺音樂的音準,培養了良好的調性感。甚至有些學生經過自己的訓練,能很好的感受到音樂的發展,培養了良好的樂感。如下面一首視唱曲:

1=C3/4

5 6 3 ︱5 – – ︱5 6 4 ︱3 – – ︱5 6 2︱7 – – ︱5 6 7 ︱5 – – ‖

5 6 5 ︱3– – ︱5 6 4 ︱2 – – ︱5 6 3 ︱5 – – ︱5 6 4 ︱1 – – ‖

這首曲子較簡單,則完全可以讓學生用豎笛自學。這樣教師就能擺脫鋼琴,走到學生中間去指導了。

2.在節奏方面

如同音準一般,一開始接觸音樂時,大部分學生雖然跟著老師能夠把節奏打準,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打,如果將節奏重新組合一下,往往又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通過豎笛練習,鞏固了一條條的節奏。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學生們掌握了一些常見的節奏型和節奏組合,具備了較好的節奏感,如:以下三種節奏型:

1. × ×× ××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0 :‖

以往我們都是叫學生拍出或劃拍念出,但現在我們可叫學生在豎笛上用“sol”吹出。這樣不但改變了一貫的傳統做法,使他們有了新鮮感,而且也練了吹笛的氣息和吐音。另外對於一些較複雜的節奏,如“× × ×”“××××”等。舌頭總比手靈活,用豎笛吹的話更容易整齊、準確。

(二)歌唱技能

唱歌教學是音樂課的重要內容,是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美育、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感受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其作用將大打折扣。通過教學,豎笛在發揮唱歌教學的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於受唱歌教學中舊的學習方法和家庭環境的制約,很多同學在唱歌時怕別人笑話跑調,就乾脆閉口不唱。而越不唱就越唱不準,越唱不準,就越不敢唱。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影響了學生水平的提高。為解決學生的這一心理障礙,樹立起他們敢唱的信心,學生手中的豎笛幫了我的大忙。

方法1: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旋律段落進行節奏讀譜,讀熟後,教師把同學分成四人小組進行旋律學唱。每個小組採取二人豎笛吹奏,二人視唱旋律的方法,在唱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交換角色進行練習,並互相檢查、教唱,教師巡迴指導。在練唱中,由於有豎笛的幫助,學生慢慢樹立起了音準的概念,練唱時易跑調的現象逐漸消失,敢唱的信心也就隨之樹立。

方法2:以唱帶吹——即用歌唱的狀態、感覺去吹奏豎笛,就是要求學生像歌唱一樣富有感情地演奏。以唱帶吹,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美好的音色,把握音樂的樂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動,很好地解決音樂的情感性,培養學生豐富的情趣。

(三)合作技能

生活中離不開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器樂演奏中,不但演奏者之間講究配合,樂器的組合也是講究搭配的。由此,教學中我選擇了一些伴奏曲目,讓學生在演奏中對比有伴奏的豐滿效果和無伴奏的單調,使他們真切地體會到,沒有大家的配合協作,就沒有如此豐滿的演奏的效果。我還選擇了一些合奏曲,引導學生對比豎笛合奏的整體氣勢和獨奏的冷清效果,在鮮明的對比中,在我的及時點拔下,大家對團隊精神的理解就更深切、更感性了。

音樂心得體會9

音樂是時間的、表現的藝術,在眾多藝術門類中,它的創造自由度是最高的。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過程並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它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實踐辨證、統一的活動的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的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是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是極具開放性的。如何使教學過程開放,為學生拓展更廣闊的音樂學習空間呢?在學習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後,我得到了許多的提示。

“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教育內容必須儘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會有多樣性,如果都是機械被動地發展,那將來都是一個模子。”在具體教學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質教育講的也是個性、創造,一切陳腐的、機械的、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是錯誤的、有害的,必須堅決抵制。對於理論的學習怎樣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實踐呢?

我覺得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對於培養有個性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提高音樂技能和培養音樂特長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課外音樂活動就是音樂與生活相連線的橋樑。課外音樂活動的開展可帶來眾多的`好處。

突出“趣味性”,激發音樂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音樂活動打破課堂的侷限,正式企求以豐富多彩、活潑趣味的內容和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而突出“趣味性”,可以張中從三個方面入手:精心選擇富有童趣的音樂作品。精心設計富有遊藝性的活動形式,適當的組織音樂競賽活動。

突出“開放性”,拓展音樂領域。課外音樂活動特具“開放性”,部首時間、空間和教材的限制,能讓學生走出魯迅先生所說的“高牆上四角的天空”,充分解放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在廣闊的音樂領域中自由而又愉快地感受、欣賞和表現音樂,發展音樂才能。突出“開放性”,可蔥花三個方面入手:走出課堂。把學生帶到清澈的小溪旁、幽靜的柳樹下、美麗的花壇邊,讓學生在丁冬的流水聲、沙沙的樹葉聲和花香鳥語中去聽音樂、學音樂。充實內容。可以從古今中外的富有童趣或典雅古樸的音樂作品中選擇適合兒童的歌曲、樂曲作為課外音樂活動的內容。拓展時間領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播放音樂作品、組織課外活動,甚至推薦學生在午間、夜晚收看音樂節目。突出“自主性”,培養音樂特長。課外音樂活動在學生愛好和需要的選擇上也較個性化、自主化,對於培養學生的個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組織課外音樂活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

因此,讓音樂迴歸生活、迴歸自然是一種創新的實踐,也是培養有個性的學生和發展音樂特長學生的一種嘗試。

音樂心得體會10

梁山伯與祝英臺室中國音樂元素與西方形式的完美結合的經典曲目,協奏曲將戲劇性與音樂體裁完美結合,將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民間故事與協奏曲體裁、奏鳴曲式結構完美結合,個人覺得是近現代中國古典文化轉化成音樂的經典之作。曲目演奏主要由小提琴和大提琴完成,小提琴音色代表的'是祝英臺,大提琴音色代表的是梁山伯。這部協奏曲包含五個對稱結構,在音樂時間進行中讓聽眾感受到戲劇性與故事情節的完整美。五個結構分別為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和結尾。

一、引子部分,悠遠清脆的牧童短笛給聽眾展現了一幅水鄉風光。

二、進入呈示部,小提琴和豎琴結合引出愛情主題,草橋結拜後呼應主題,構成了結構對稱呈示部的主部,展示愛情的旋律美。進入呈示部的連線部,小提琴獨奏,英臺遐想,演繹了自由與青春的氣息。隨後是副部的A—B—A變奏曲,變奏曲的快板,結構對稱,三載同窗、讀書遊戲,展示了青春的活力與快樂。呈示部的最後一部分是小結尾部,十八相送,長亭惜別,小提琴與大提琴喃喃相語,依依不捨,滿腹心事,欲言又止,思緒萬千。

三、展開部中,擊鼓引入,烏雲壓頂,不祥之兆有如烏雲一般預示著對抗。展開部第一部分,逼婚、抗婚和逼婚構成了戲劇性的對抗,戲劇的衝突在強烈的節奏中展開。第二部分音色憂傷,樓臺相會,生死之戀縈繞耳旁。第三部分運用哭腔的方式,小提琴哀怨哭泣,讓人感受到了祝英臺的悲傷,突然間鼓聲四起,英臺投墳將戲曲引入了高潮。

四、引子再現,牧童短笛再次響起,又一次描繪了水鄉風光。

五、再現部主部再現,小提琴加入了弱音器,速度變慢,再現主題,演奏出了哀怨之情。隨後小提琴與大提琴協奏,英臺與山伯化蝶雙飛。主部再現的最後,經典部分演奏響起,與呈示部的變化對稱,歌頌了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六、結尾部分,天上人家,消逝天際,餘音繚繞之中,結束了這部完美的演奏。整部協奏曲,結構對稱,快慢快三個樂律協奏,沉浸其中,思緒進入了祝英臺和梁山伯愛情故事之中,實乃享受

音樂心得體會11

前不久學習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學佳作《教學合一》一文,我覺得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為了能使低年級小朋友越學越有趣,越學越聰明,越學越愛學,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去。

 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

教師教學不應該是教給小朋友死記硬背現成的知識,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小朋友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小朋友學會學習。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好小朋友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和把握小朋友的興趣,創造小朋友積極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小朋友在說一說,做一做,演一演,創一創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並給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自己的個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來決定”,要把教法和學法緊密相連。

陶行知先生認為人的智力有差異,因此,他積極提倡根據人的不同智力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他還認為教師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據小朋友的實際情況,各方面的能力、興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學,學中做”,才能有興趣,才能學得好。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陶先生的理論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異,小朋友音樂基礎也有差異,所以我們教師要根據小朋友的差異性,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對每位小朋友的音樂基礎有所瞭解,以便能在課中能有的放矢地進行音樂的差異教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能隨機應變,讓不同層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機會。例如:在複習《保護小羊》這首歌曲用雙響筒和碰鈴來為歌曲伴奏時,我先叫那些音樂節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__|__||節奏伴奏,待他們表演完後,我與學生一齊擊掌,表揚他們,然後我再叫那些節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勵他們用不同的節奏來伴奏,因為他們節奏感非常豐富,用了_ __|___||、__ _|_ __||等等不同的節奏來伴奏,獲得了大家一陣又一陣的掌聲。這樣,不僅讓層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參與的機會,而且增加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一旦興趣被調動起來,就能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順利掌握了學習的基本要求,同時,基礎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較高要求的鍛鍊。

我感覺到音樂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受到了小朋友們的歡迎,還能使我在教學中化時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一名兼職的農村國小音樂老師,有幸參加了懷化市(國培計劃)國小音樂教師遠端培訓。

農村國小音樂課就等於簡單的唱歌課,上一節,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務了。這次培訓學習,我觀看了很多優秀的音樂老師的教學視訊,也學到了不少的音樂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在這裡,將這次學習的一部分感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作一個總結。

新課標指出:中國小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那麼如果做到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質呢?我看到培訓視訊中很多老師的音樂活動設計,在許多地方都提供了學生的.創造空間:比如,儘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地敲擊方法,在敲擊中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又如,創編歌詞:當學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後,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小小音樂家,改編原來的歌詞,自信、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心愛的樂器。“創造中體驗”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創作成功帶來的喜悅。

那麼,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到這些呢?

 一、啟發想象,喚起學生創新能力。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所謂標準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牢牢束縛著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甚至自己曾一度認為:把學生教得沒了任何問題是教學效果好。現在反思,其實這種教學觀念,完全忽視了學習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古人也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問,難有學問,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藝術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比如,我在教學三年一期的“擺手舞”這一課時,有學生就問:擺手舞是怎麼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風琴伴奏唱“擺手舞”,讓學生想像一下,在歌聲裡,你會怎麼跳這個“擺手舞”,先是有幾個女同學開始做起了動作,我順勢引導他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來跳,這時,男生也有人開始跳起來,動作各種各樣,但都能跟隨節奏,同學們跳得可歡了!這時,我再跟他們講關於“擺手舞”的相關知識:擺手舞,是湘西土家族獨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每年的正月九年級到十七是他們的“擺手節”,土家族男男女女,成千上萬的,會圍成一個個的圈子,擺動雙手,邁起健美的步子進進退退,他們以這樣的舞蹈為新的一年祈福。然後,我再彈唱一遍“擺手舞”,同學們想像土家人民圍成圈子跳起“擺手舞”的歡樂情景(由於學校條件限制,沒有相關的視訊),再一起邊唱邊跳“擺手舞”。這樣,學生們在學會這首歌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想像,並且體會到了音樂與舞蹈的韻律美。

二、弱化傳統環節及概念教學,注重體驗。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過於強化音樂知識學習和技能的訓練,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能靈活應用,課堂學習機械化、成人化;教學環節板塊化,教師教學感到枯燥無味,學生也覺得學習沒有了生趣,這些都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本節課教師努力突破傳統發聲、節奏練習、聽音練習的框框,將發聲、節奏、聽辨練習融於歌曲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努力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體驗、感受,知道怎樣的聲音更美及二拍子節奏的特點,同時不知不覺中獲得聽辨能力的培養。

 三、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樂課是一上課就教歌唱歌,其實音樂的內涵是那麼的豐富,學生完全沒有體會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樂豐富的元素,讓學生來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比如,我會把將音樂課上成一節“朗讀課”,讓音樂與朗讀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體會文字的優美、在朗讀中享受音樂在情感上的共鳴;我會用一節課專門來讓學生來感受“節奏”,通過拍手、拍膝、敲桌、跺腳,創造出各種節奏來;我會讓哼唱(或者用風琴彈奏)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跟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用形體來表現樂曲的情緒或情感(悲哀的是我自己不長於舞蹈),嘗試用自己內心與音樂交流。

總之,通過國培活動,我感覺自己在對新目標的理解上、在教學理念、在教學方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作為音樂教師,我也更應該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總結一下。

這十五位老師的授課,各具特色、亮點紛呈,充分體現了各個地區的先進教學水平。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教師的基本功尤為重要,參賽的大部分老師的基本功非常紮實,在她們的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紮實的音樂素養。在這幾天的聽課中我發現他們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教師角色定位準確。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夥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2、老師們的普通話標準,教學語言準確規範。老師們善於運用簡練而生動的語言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才能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威海的王雲琴老師,她的聲音非常的溫柔甜美,簡潔而到位的語言是她整堂課非常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給聽課的老師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教師教態親切,表情豐富,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課堂的組織、調控能力更能體現教師的藝術功力豐厚,在課堂上能夠靈活應變,左右逢源。臨沂的方玉華老師教授的《非洲的靈感》,用自己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帶動學生親身體會非洲人的原始與狂野,模擬各種鼓點感受不同場景。無伴奏歌曲《阿伊亞》親身示範,展示了在聲樂方面高超的造詣和良好的音樂修養,師生合作使得無伴奏三聲部合唱在課堂很好的展示,那種聲音的空靈與通透以及蘊含在歌聲中的濃濃情感,深深感染了學生和在座的老師,贏得了全場的掌聲。每天下午,在老師們執教完以後,都會在省教研員李東老師的主持下由執教的老師反思教學效果,並進行互動式的評課和研討,尤其是李東老師的點評非常的生動和到位,李老師也提出了幾個大會研討的中心議題以及音樂課上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為以後的音樂教學指明瞭方向。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關於音樂課課堂內容的構建問題。也就是說,一節音樂課我們選擇的內容的多少。首先,我們在設計一節課的時候,不能簡單的拿來一首歌曲或者一首曲子來反覆的學習,也不能花裡胡哨的加上很多並不需要的內容來填充,而是要根據不同年齡學段學生的特性以及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科學的來調配整堂課的內容。其次,當我們選擇好教學內容以後,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組織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比如王秀麗老師的《拉起手》這節課,《拉起手》是一首相對比較簡單的歌曲,一節課單純的來學唱這一首歌曲的第一聲部的話,對於六年級同學來說多少是有些乏味了,可以在完成歌曲以後再更充實一些。

2、音樂課堂要回歸音樂本身。有的課內容豐富,函蓋量大;形式也很多樣,有朗誦、有學生參與表演,有大量學科的綜合。但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音樂課堂中學生的音樂在哪裡?課堂中開展的朗誦等活動與音樂的聯絡在哪裡?學生從中又能收穫多少?在互動式評課研討的時候,有的老師就提議王芳老師的《柳樹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詩的部分,但是專家建議,現在的音樂課還是要以音樂性的內容為主,倡導迴歸音樂。新課標告訴我們:音樂教學以音樂為主體,抓住音樂最本位的東西來教學。音樂課要運用音樂語言的手段來促成音樂教學,即通過旋律、節奏、音程、和聲、力度、速度、調式等表現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一切教學方法應是充分利用“音樂”這一情感藝術的:用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等來表情達意,從而直接接觸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滲透和影響學生的情感世界。因此,要將音樂課返樸歸真,就應凸顯其音樂性。在研討的時候,有的老師就提議王芳老師的《柳樹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詩的部分,但是專家建議,現在的音樂課還是要以音樂性的內容為主,倡導迴歸音樂。 3、要關注課堂上臨時生成的東西。李東老師認為很多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往往會預設很多環節,比如說這一堂課的難點部分,於是就會在設計課的時候就將教師認為的難點摘出來單獨教授。首先將難點摘出來破壞了歌曲的完整性,影響學生對音樂整體的把握。其次老師預設的難點並不一定真的就是孩子們在演唱歌曲時遇到的難點,作為音樂老師要把握住整個課堂,多關注課堂上臨時生成的東西,難點不是老師預設出來的,而是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遇到的,這樣的東西是鮮活的,而不是死板的。

4、關於二聲部教學。二聲部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很多老師在課堂中不敢去嘗試。李東老師建議,可以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進行,哪怕一節課只能進行兩句,也不要緊,可以將二聲部教學分散到每節課,哪怕是當做練聲曲給孩子來練習,時間長了也能也能對孩子有一個大的提高。關於這一點盛青老師《do re mi》這節課就做的很好。這節課從學生的聽覺入手,從易到難,讓學生慢慢喜歡音樂,不知不覺中就將二聲部表現出來。給聽課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在每節優質課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課教師的獨具匠心、周密細緻,每堂課都有或多或少的閃光點供我學習、借鑑。我會吸取其中的精華,並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樂教學。

音樂心得體會12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能喜愛參與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以下是的幼兒園音樂教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通過這次學習在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方面,我受益良多。音樂活動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園中應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養成。幼兒音樂的表現力量實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漸漸進展起來的,幼兒的創作和作品是他們在表達自己的熟悉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老師的作用應當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閱歷,使之體驗自己表達和製造的歡樂。幼兒自主性的創作,充分地表現自己對四周世界的看法,大膽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意和歡樂。新《綱要》指出:“敬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製造,確定和接納他們的獨特的審美和表現方式,共享他們製造的歡樂”。所以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呢?

一、拉近距離,引起情感共鳴

一大班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敘述是很難產生愛好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敏捷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留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任感,喜愛和我溝通,情願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他們就會把對我的這種感情遷移到對我所擔當的音樂課的學習上,漸漸對音樂產生了愛好,並有了劇烈的學習慾望。

二、創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如何培育幼兒對唱曲的表達力呢?

1、敘述故事,引發愛好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力量,此時若採納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就是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將歌曲通過角色對話演唱出來的——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唱曲產生了深厚的愛好,學習的樂觀性隨之高漲。

2、範唱感染,激發慾望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老師根據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範唱。例如在歌曲《炒蘿蔔》這節課,我進行了兩次範唱。第一次範唱是清唱並藉助於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奇妙、歡愉快潑及好玩;其次次範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依據我唱的內容綻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描繪出歌中所唱娃娃廚師切菜切肉、翻炒做飯,專心者飯香菜香味道好,貪玩者飯焦菜焦真糟糕的好玩畫面;而在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範唱中,我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媽媽生病了,小烏鴉不貪玩,捉了蟲兒飛回家,一口一口喂媽媽的感人畫面——這樣,使孩子們對唱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於表演的慾望。

3、仿照演唱,由於大班孩子尚未具備肯定的視唱的力量,不能獨立處理關於音準的凹凸、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採納仿照演唱的方法來演唱。

三、供應讓幼兒展現個人音樂見解的`舞臺,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力量

喜愛音樂的孩子們特殊喜愛表演,為此,我常常為幼兒供應表演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音樂中,在寬闊的音樂舞臺上展現自己。如。在嬉戲中為幼兒開拓一塊自由表現的舞臺,為幼兒播放幼兒喜愛的音樂,幼兒就會在這片舞臺上自由拘束的表現自己。當然,音樂的表現手法還有許多,唱歌、朗誦、繪畫、舞蹈等。音樂觀賞激發幼兒了的創新慾望和愛好,針對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從而更好的進展了幼兒的創新力量。

通過討論發覺,幼兒不但喜愛上了音樂,而且在音樂的薰陶下,幼兒的自制力量得到了提高,而且不同音樂的薰陶使幼兒的思維得到了熬煉,音樂的感受力量得到了培育,良好的傾聽習慣得到了鞏固,幼兒的思維開拓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在其他活動中同樣學會了從各個不同的方法去考慮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師生感情更融洽了。因此說,老師在活動中要擅長引導、擅長髮覺、擅長為幼兒供應表現和鍛鍊的機會,使幼兒在輕鬆開心的環境中身心得到和諧的進展,力量得到不同的提高。

音樂心得體會13

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課堂行為的變化與效果有非常緊密的聯絡。教師與學生有意識與目的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如果“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步調和諧統一,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會發揮地相當好,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關鍵詞:

音樂課堂;位移;手段;條件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讓他們死記硬背的,是讓他們象鴨子一樣被動地“吃”,不少教師課堂都是“滿堂灌”,喋喋不休地給學生講的面面俱到,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學習興趣不高,感到是為學習而學習,也有睏倦的表現,感到了學習負擔的沉重。筆者感覺到:

音樂課堂的改革應該迫不及待了。我們教師也要挑戰自我,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把學生的獨立性、能動性、主體性調動出來。通過音樂專業知識和德育滲透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陶冶他們的思想情操,敦促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麼,課堂行為的互動和轉變,就是希望有成功的前奏。

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實現重結果與過程的位移“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法忽略了讓學生弄懂知識的來龍去脈,只讓他們死記憶現成的答案,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因此,屬於吃“自來食”的省力方法。如果這樣,就會滋長學生的惰性,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去動腦筋思考問題。而“重過程輕結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感知,到概括,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發現真理和規律。在自我探討的過程中,發展了能力,掌握了知識,增長了才幹,而目的的達到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刻意死記的。在進行音樂實踐的活動中,學生的情感隨音樂的發展產生共鳴與起伏,在不斷的體驗中感受、領悟、發掘音樂的。情感內容,得到美的薰陶與精神的昇華。一般傳統的教學只片面的讓教師將知識的結論直接傳給學生,從而忽略了知識的結論產生的過程。經過用自己身體親身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後所學到的知識,在學生腦中留下的痕跡是不一樣的。因為,學生經過了自己的體驗後產生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鐘都是有效的。“給”是給永遠死的知識,而只有通過恰倒好處的“導”,去啟用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由感而發”,這樣掌握的知識才最牢靠和頗具意義。如我在給學生上《快樂的音樂會》一課時,曲中出現了胡琴、喇叭、銅鼓的字眼,以及這三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孩子們由於年齡小,平時的積累有限,所以我找來了二胡的錄音磁帶,一隻小喇叭、一面小鼓,讓他們自己吹、自己聽、自己出,通過親身的體驗感受,對這三種樂器有了一個直觀的瞭解,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孩子們都能順暢並且較清晰的將這三種樂器的名稱和各自發出的聲音唱出來。直觀教學遠比抽象教學來的快與直接。過程遠比結果重要!感受與鑑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鑑賞的形成,對於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關係,為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和諧課堂氛圍,豐富教學手段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學手段與教學工具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後,就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的,因為它為教學的活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豐富與昇華了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要不斷優化教學手段,讓現代化資訊科技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是時代發展的歸宿,與我們教學的改革有著重大的意義。鑑於此,凡是審美活動,都必須通過生動鮮明的形象來感染人,使人產生美感,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作為審美活動的實踐環境,應具有美的感染力。吸引力。良好的實踐環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對音樂實踐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動力。隨著現代多媒體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單一的媒體已無法再適應當前的教育。所以,教師在講授一節課時,應該校仔細的分析教材,針對教材的特點,有效並充分地運用一切有效媒體,讓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有機的結合,高質量的上好每一節課,結束過去“一架鋼琴、一本書”的授課歷史。如我在教《大鹿》課時,我在課前做了大量而充足的準備工作。課一開始,我播放了錄音帶,用投影打出了圖片,在音樂和畫面創設的情景之下,我繪聲繪色地講了《大鹿》的故事。孩子們即刻被吸引住了。在濃厚的興趣下,很快地,孩子們學會了這首歌。歌曲學會後,我又出示了一些漂亮的頭飾,鼓勵孩子們自發的來表演曲中的角色,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上前來表演,那場面簡直就像一出小型的歌舞劇。可見,只有彙集了一切有效媒體,讓一節課富有了生命力,孩子們才能真正地得到美的感受。

三、創造課堂“動”的'條件一堂課究竟應該怎麼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講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是以教定學,讓學生配合和適應教師的教。長此以住,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消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處於被動的狀態,不利於學生潛能的的開發和身心發展。正如葉聖陶說過的,“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音樂課一定要讓孩子們大膽地“動”起來。讓學生動手也要動腦,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讓他們積極的參與進來。真正的去音樂世界裡邀遊,得到美的享受。可通過一些音樂遊戲和舞蹈動作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給孩子們多點時間和空間進行自由思考、討論,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主人。我的每節音樂課,都讓孩子們站起來,走到教室的中間,讓他們通過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即興的做動作,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孩子們都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與存在,這樣的學習方式帶來的效果是原有教學模式所不能達到的。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以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總之,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感情的雙項對流,主觀能動性的雙發揮,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希望曙光。我們的教師,如果不是隻步傳統教學方法的後塵,而是有理想、有抱負、有勇氣去探索新事物,研究新問題,發現新方法,那麼,音樂教學一定會迎來百花爭豔的春天。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現,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沒有誤區,互動式教學也可能因讓學生過於放鬆而自由無度,因興趣高漲而影響課堂秩序,但只要我們教師審時度勢,把握關鍵,一定能夠及時地為學生指點迷津,一定能夠讓學生知識的“泉眼”不斷噴湧,源源不斷。當我們收穫成功的時候,我們會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自豪的!

音樂心得體會14

惟有不斷的自我進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訓練這神聖的職責。

本次培訓活動通過即興伴奏實踐爭辯、合唱指揮、聲樂演唱技巧訓練和以及舞蹈中的基礎訓練,每期傾聽各位專家的講座,我們都會感到韻味無窮,收穫頗豐!

張建平導師的《合唱訓練》專題,從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養、聽辯力量、等方面進行了深化淺出的講解,結合現場練習通俗易懂的解析合唱歌曲,使我懂得了更多的合唱指揮的方法和技巧。

幽默風趣的陳常臺老師結合多部聲樂作品進行排練,參與合唱排練過程中,學習陳老師的排練方法和指揮手勢,在舒心愉悅的.演唱中收穫滿滿。

胡蕭老師《和絃的魅與創作的美》從和絃的顏色入手,講解和絃編配從簡潔到簡單,通過歌曲《共產兒童團歌》進行編配豐富多彩的和絃去演奏、演唱同時感受體驗哪種伴奏效果,一曲《我愛上你,平邑》讓在座的老師觀賞到了他精湛的技藝。老師們無不歎服,美哉!中心歌劇院男高音唱歌家韓均宇先生的敘述和現場演唱讓我們感悟:唱歌是“精緻”的藝術,必需具備豐厚文化底蘊。

樸實無華的魏會平老師、聲樂王子邱偉老師、溫存俊美的李會清老師等等,都給我們呈現了一場又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令我們意猶未盡……

作為一名一線的音樂老師,要以樂育人,學無止境,藝無止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提高專業素養,爭取把工作做的更好!

音樂心得體會15

新課標最大的變化,是凝練了核心素養。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需要先學習和理解:什麼是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什麼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這三個問題。尹老師講座中提到:“簡單地說,各種能力綜合起來才變成了素養”。那麼對於音樂學習來說,需要哪些能力的綜合促成素養的提升呢?新課標中提出,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音樂學科中,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這四大能力的融合鑄造了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音樂老師也要有良好的音樂修養,這是勝任新的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要前提。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既要有美的外表,更要有美的心靈。而良好的審美修養對於音樂教師則尤為重要。在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師作為美的傳播者主要是通過音樂中的教育審美的作用來實現的。音樂教師良好的審美修養可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增加學生的向師性,進而使學生喜愛音樂課。一個音樂教師如果沒有音樂修養,怎能上好音樂課?怎能吸引學生,怎能做一個合格的老師呢?所以,對於音樂教師來說,良好的審美修養不僅體現為懂得美,能夠發現美,而且還要善於創造美。使美的內涵在課堂中不斷創造、發展,才會把音樂中的美不斷帶的給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