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代派舞蹈的知識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7W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頻繁,一些現代派舞蹈(已簡稱現代舞)介紹到國內來,從創作角度上看,使我們擴大了視野,活躍了思路。某些模仿現代舞的節目出現了,如大連舞蹈比賽中的獨舞《希望》;有些舞蹈演員對現代舞的訓練發生了興趣,他們說:“現代舞對演員的肢體緊張?鬆弛訓練有獨到之處。”一時激發了股現代舞“熱”。與此相反,很多觀眾對西方現代舞作品(包括我國的獨舞《希望》)則反映:形式奇特,看不習慣;內容抽象,看不懂。作為舞蹈編導怎樣對待呢?

關於現代派舞蹈的知識

我們先介紹一下現代舞概況:

西方現代舞(Modern Dance)並不是概指反映現代題材的舞蹈作品,而是在歐、美從二十世紀初發展起來的一種舞蹈流派,它源於美國和德國。至於為什麼叫“現代舞”,可能是為了和當時古典芭蕾舞的“古典”一詞相對立而言的,因為它最初是在反抗酋方古典芭蕾舞的僵化傳統而產生的。

現代舞的奠基人?美國舞蹈家依莎多拉鄧肯(1878?1927)在俄國十月革命前後,人類普遍要求自由解放的影響下創造了現代派藝術?“自由舞”。

十九世紀末,因循守舊的古典芭蕾舞處於呆滯階段,主張“個性解放”的鄧肯,反對古典芭蕾刻板的程式和陳腐的內容,認為它限制了表達人類本能的感情和當代的生活觀念,她要把舞暇:家從當時芭蕾呆板的形式、空洞的技巧、以及人為的服飾和“足尖舞”中解放出來;於是她光著腳、赤著身,只披著希臘式的長袍自由地坦率地抒發自己的內心感情??當時被稱為“自由舞”。這就是嗣後現代舞派所主張的“舞蹈家不受舞步和姿勢的有限語彙的束縛,才能享有利用人體運動的最大可能性,他們可以運用他們的自由和個人氣質選擇各自認為最有感染力的動作範圍。”

鄧肯在舞蹈美學上反對當時古典芭蕾的矯柔造作,主張自然的美,要舞蹈返回自然,所以,她的舞有的酷似楊柳枝條的搖曳;有的似大海波浪的起伏。她還從古希臘雕塑和貝多芬、舒柏特、肖邦等的樂曲中探求到她所認為的真、善、美的東西,運用這些來抒發她自由的、自然的美,衝擊當時芭蕾的僵滯形式。在當時歐、美等國人民對古典芭蕾的陳俗舊套已十分厭煩的時候,鄧肯的這種自由舞受到了歡迎(當然責罵她的人也很多)。她同時代的志同道合者,例如:美國的露絲聖丹尼、特德肖恩以及他們的學生瑪薩格雷厄姆,德國的拉班和他的學生瑪麗魏格曼等,發展了現代舞派的理論學說和一整套人體訓練的.法則。她(他)們都是現代舞的大師和先驅者,鄧肯則被稱為“現代舞之母”。

現代舞雖然摒棄了古典芭蕾的神話、傳奇故事,把關心當代的社會何題作為題材,但強調的卻是個人靈感的渲洩,所謂“個人經驗的外化”。現代舞派的舞蹈家多是通過較抽象的作品表達自己的情緒或哲理概念,讓觀眾根據各自的生活經歷去理解,去思索。鄧肯說過“我的藝術僅僅是為了表示我存在於姿勢和動作中這一真理的一種努力而已……,我已經(向大眾)透露了我的靈魂中最祕密的衝動。我自始至終都只是在用舞蹈展示我的生命。”這總是個人內心情感的自由抒發。加以現代舞派舞蹈家都追求與前人不同的獨立風格,所以,極易形成眾多的流派。近一百年來,現代舞在歐、美不斷的繁衍、發展,產生了“抽象派”、“印象派”、“先鋒派”(也叫“前衛派”)、或“超現代派”、“新先鋒派”等等。一位美國現代舞專家介紹:“今天現代舞已進入了第三代時期,是困難時期。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流派,產生了阻力,走向了抽象化、隨意化。”其中一些現代舞的流派,特別是“先鋒派”或“超現代派”(首創人是堪寧漢)。他們把舞蹈精簡到只剩下動作這一基本要素,他們的作品沒有內容,沒有意義,只有動作本身。我國赴美考察的同志就看到這樣的一個現代舞:一個演員在臺上不停地轉呀!轉呀!一直轉了十兒分鐘……還在轉!最後達到一個目的:“人的運動是必要的。”或者是一個演員從臺左走到臺右,又從臺右走到臺左,她不停地走呀!走呀!說這是表現她一生坎坷不平的道路。有的作品則專門表現身體扭曲動作的雕塑造型,表現人體的所謂“自由運動”?肌肉、結構間的相互作用等等,晦澀難懂。此外,更有甚者表現所謂“性的自由”、“性的解放”的現代舞就不堪入目了。各式各樣的不同流派,光怪陸離,不勝列舉。而更多的是陷入了形式主義的泥沼。當然,現代舞中也有好的、健康的、美的作品,也有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創作的作品,但更多是採取比較抽象的手法。因為他們主張舞蹈要重新回到最原始、最基本、最有人性的功能?即“直接傳達具有意味的感情。”相反,他們認為“繁瑣地去反映某種具體的生活事物必定是膚淺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