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作文5篇[優選]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8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遊記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西遊記作文5篇[優選]

西遊記作文 篇1

我想《西遊記》大家就再熟悉不過了,但電視劇終究只看個打鬥場面,只圖個新鮮,卻忽略了它本身的意境。相比文字版的《西遊記》雖然頗有幾分乏味,既沒扣人心玄的場面,也沒華麗的場景,但卻能令人靜下心來去揣摩人物內心的想法。當然兩者就算相差再大,結果可都是一樣的。師徒四人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重難後,最終取得真經,造福人間。我情不自禁地感嘆一番,這不是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我也受過挫折,遇到過苦難…但我相信:堅持意味著一切!是的,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難免會坎坎坷坷,只要我們能相信自己,因為只有去做了,才有可能。我想,在不久之後的將來一定會有回報的'! 而我們的生活就恰似師徒四人一路走來一樣,又是白骨精,又是蜘蛛精;又是滅火焰山,又是過通天河…但自古以來邪不勝正,就好像是在烏雲之後必定會出現陽光一樣。那都只是暫時的,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苦難而放任自我,而是要咬緊牙關,讓自己勇敢些!我想,成功與否,這一步就是關鍵。事成之後,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沙河尚被封金身羅漢,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而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五人就各歸其位,共享極樂。----我想這是他們應得的回報。 挫折,困難------比起勝利的光輝,或許是一種陪襯,或許是一種考驗,在或許是應有的。人可以被打敗,但不能被打倒,我想這是對的。

西遊記作文 篇2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回體小說,這部小說記載了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種的困難,他們為了取到真經,挑戰了八十一種的困難,還受了許多傷呢

師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豬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難時,只想著退縮。他取到真經時,還求佛祖讓自己下凡來玩呢!別忘了,他就是這樣被玉帝貶下凡來的。

孫悟空最大的特點是勇敢,他不怕困難,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師父被抓了,他一定會想辦法救出師父。他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唐僧就是囉嗦可是是個善良閔誠的苦行

僧,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有昏庸頑固,是非不分。 意志堅強,慈悲善良。 是一個虔誠執著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連凶殘的敵人也可原諒,偏聽偏信。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並非全是玄虛離奇的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到高中畢業考大學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成功唐僧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西遊記作文 篇3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他博覽群書,詩才超群,寫出了這部神魔小說的代表作。

在《西遊記》裡,形象描述了善良、意志堅定的唐僧,他的大弟子--英勇無畏、不怕困難的孫悟空,和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以及任勞任怨的'沙僧,一心想吃唐僧肉的形形色色的妖精們。

其中,我最敬佩的人是孫悟空,因為他火眼金星,維護正義,敢據理力爭,不管是強大的妖精們,還是天上有權勢的神仙們,只要是正義,只要是維護百姓們的權益,他都敢爭一爭,鬥一鬥。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這樣的"孫悟空",敢與社會裡的不正之風斗,與惡勢鬥 ...... 就說說我吧,一次,在班上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發生了口角戰,並且就在我的旁邊,我都沒有勇氣去到他們的身邊,調解一下,只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活中,搶劫、小偷、吵架的事處處可見,但是許多人都會朝邊站,哪兒涼快呆哪兒,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有人願意去管,去幫助弱者,成為一名"觀光者"在看熱鬧。我相信:我會向孫悟空學習,變得熱心起來。

感謝《西遊記》,它使我明白了許多,知道了許多,懂得了許多 ......

西遊記作文 篇4

轉眼間,暑假即將過去。在這兩個月的暑假生活中,我認真地完成了老師佈置的暑假作業,此外更重要的是我讀完了一本特別好看的書——《西遊記》,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是明朝的吳承恩先生寫的一部小說,主要講的是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一路上遇到好多困難,妖怪,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見到佛祖,取到了真經回到了唐朝。

我在讀《西遊記》的時候,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是唐僧的大徒弟,本領高強,會七十二變,一個跟頭能翻十萬八千里。他一路上消滅了好多妖怪,盡心盡力的保護他的師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打白骨精”那一段,看到孫悟空因為殺了變成村姑,老爺爺,老奶奶的白骨精被唐僧念緊箍咒,疼的打滾,最後被唐僧趕走的時候,我看的好難受,覺得孫悟空好可憐,唐僧真的好絕情,但是孫悟空還一直掛念他的師父,從那以後我就更喜歡孫悟空了。

故事中真正感人的`是師徒四人那種為取真經鍥而不捨的精神,那麼多的艱難困苦都沒有改變他們取經的決心,他們憑藉頑強的毅力和必勝的信心,最終實現了他們最初的夢想——取得真經。

通過閱讀《西遊記》這本小說,我覺得我的暑假生活變得很充實,自己的知識增長了很多。馬上就要成為一名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像唐僧師徒一樣,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實現自己的理想。以後我會看更多類似有益的書,爭取讓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變得更加廣闊!

西遊記作文 篇5

怎麼理解“孫悟空釋道儒三位一體式宗教性格”?首先解釋一下“宗教性格”這個定義,它是我個人給出的一個概念,宗教指的是小說《西遊記》中人物角色所呈現出來的個人或群體的信仰方向,釋道儒即佛教、道教和儒教(孔教),在《西遊記》中吳承恩結合明朝時代文化背景所描述的宗教類別大致只有這三大類。而孫悟空這一角色的塑造,則在同一人物身上融合了這三大宗教體系。現在請允許我陳述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我們按照孫悟空人物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大家關注孫悟空如何從一個石猴修成正果,成為佛祖欽點的鬥戰聖佛。

首先是“道”,即道教。孫悟空最開始從花果山漂洋過海來到菩提祖師(《西遊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道觀學習法術,經過他一再堅持與努力最後成為菩提祖師的徒弟,在菩提門下的這幾年,他謹從師誨,學到了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而此時,他所凸顯的宗教性格即為道教。

其次是“釋”,即佛教。這個很好理解,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後被壓五行山下,唐三藏解救了他,隨即奉觀音旨意拜三藏為師,而後便有了漫長的取經之路,直到西天大雷音寺膜拜於如來陛下,並且滿懷感激地接受鬥戰聖佛的封典。取經路上,悟空本著師傅“出家人以慈悲為懷”的.教誨,一路上劫富濟貧、斬妖除魔,這是他對三藏佛教的全身心信仰與支援,也是對他自身立地成佛的宗教性格的默許。

最後是“儒”,即儒教思想。孔子是出生在公元前五世紀,顯然明朝社會各階層的思想也沐浴著儒教的浸染薰陶,師徒四人自然也不例外。那麼孫悟空身上是怎樣閃著儒家思想光澤的呢?舉一個例子,我國儒家思想一向提倡“尊師重教”,即“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云云。孫悟空是齊天大聖,但在拜三藏為師後,他在三藏面前不僅從未擺過架子,而且對他敬愛有加,甚至在被三藏趕出師門的時候,他不但沒有責怪三藏,反而一再懇求留下,而且在三藏有難的時候他一個筋斗雲,飛回三藏身邊保護師父的安危。堂堂齊天大聖,為一普通僧人牽馬,只因為他們有著師徒關係。毋庸置疑,這反映了悟空內心深處的儒家思想成分,即在他的多重宗教性格當中,儒教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面。

綜合來看,孫悟空“釋道儒”三位一體的宗教性格其實正是他帶領師徒四人成就輝煌取經事業的根本保障。道教賜予他外在法力,這是客觀物質層面;儒教給予他行為約束,這是主觀精神層面;而這兩個層面都是為第三大宗教性格———佛教———服務的。因為悟空的一生最終使命是保護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而在這三個宗教性格層面之間,其實有很強的依賴性。道教成就了悟空的神通,卻也陷他於五行山下,最後是佛教救了他,從此為了感恩佛教,他把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佛學追求。而儒教,則是他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部分,沒有儒教的約束、引導、影響,十萬八千里取經路很難走到最後。吳承恩這一筆法或許是對儒家思想對我國曆史社會影響的肯定。

悟空本一石猴,最後成為鬥戰聖佛,在西遊記四人世界裡,他是最急躁的一個,卻又是功勞最突出的一個,這一切源於什麼?必然,這很大程度上出自於他儒釋道三位一體並相互演繹所衍生出來的人格實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