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七年級語文《竹影》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7.41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優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竹影》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七年級語文《竹影》評課稿

七年級語文《竹影》評課稿1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是藝術大師豐子愷先生散文作品中一篇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全文敘述幾個小夥伴,藉著月光,在自家的"水門汀"上游戲,描畫映著的竹影,你一筆,我一畫,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孩子的遊戲,在成年人眼裡也許不屑一頤,但在豐子愷的眼裡就有了非比尋常的意義。也許,藝術和美就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認為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匯入聯絡舊知識,感知獨特富有創意

翁老師以已學篇目《童趣》作為匯入,聯絡自己童年趣事與學生進行了交談,風趣幽默的言談讓學生體會到老師不是那麼嚴肅,還挺平易近人的,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課順利開展創造了一個輕鬆自由的氛圍。

第二,文字細讀透徹,教學方法多樣

在教學中,翁老師把品味語言,體會童真童趣作為主要目標進行教學,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找看,找出有趣的句子。(分析並輔以朗讀)積極引導學生從課文1—3自然段中找關鍵的詞句。在這裡運用了很多方法如運用換詞法、標點符號、修辭語、擬聲詞、修辭方式等等方法,充分地讓學生體會生動形象的描寫以及用詞的凝練。同時翁老師也很注重朗讀,採用了多種朗讀方法如糾正朗讀、換詞朗讀、提問題式朗讀等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文中的童趣。

第三,思路清晰合理,教學流程順暢

整節課由匯入,整體感知,深入體會“童趣”,變無趣為有趣等四大板塊組成,前三個板塊是重點,讓學生體會字裡行間中的童真童趣,從而明白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與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清晰,教學流程順暢,課堂結構合理。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課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這堂課在處理一些細節問題上還有一處顯得不足。那就是在深入體會“童趣”這個環節,黃老師是想通過分析字詞和朗讀讓學生來體會文章中所透露出來的童趣,可惜,在這個環節翁老師好像並沒有很好的落實到讓學生體會文中的童趣,卻是講著講著講到了華明的性格特徵和他父親的性格特徵,讓人以為這個環節好像是讓學生體會華明和父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而不是從文中的字詞來感受童趣。總的來說,我認為這節課是成功的。

總之,這是一堂高效的語文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相信不久的將來,在語文教學上,她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深深祝福她。

七年級語文《竹影》評課稿2

整節課聽下來,我們沒有絲毫的倦意,更多的是敬佩和深深地思索。漸行漸出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在原有的能力點上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所需要著重注意提升的是什麼,也更清楚的為老師指出了教學中應著重訓練什麼。“我們要把學生領到哪兒?我們怎樣把學生領到那兒?我們怎樣確信我們已經把學生領到了那兒?”翁老師的課堂明確的給我們出示了答案。

就評價標準而言,翁老師的這兩節課可以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典範。學生在自己的原有認知基礎上歸納出事物的方法。不全面,老師也不急於補充,而是在接下來的學習在文字的學習過程中自然地由學生補充完整。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有了新的成長。學生越學越得法,越學越有勁兒,越學越興奮。學生與老師思想的碰撞,學生與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在整個課堂上充斥著一種思維之美。學生的眼睛被點亮了,我們這些聽課的學習者的眼睛也被點亮了。“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是啊!在翁老師的課堂上我分明看到了那點點火光,在燃燒著孩子們,也在燃燒著我們。

“老師能將孩子領到哪兒取決於老師自己在哪兒。”“只有自己是自己終生的老師,人要有自我教育。”面對著翁老師的殷殷希望,面對著孩子們渴求的眼神,面對著自己教育的良心,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學習、不進步、不成長呢?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去懈怠。成長路上,我要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