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主題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W

古代文學作為我國文學教學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和個人素質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中國古代文學主題論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國古代文學主題論文

  摘要:

總之,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並基本上形成一定的體系。各文體的實踐性學習各成體系:既有分散進行、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性學習,又有相對獨立、承擔多項教學目標的綜合性實踐活動。

  關鍵詞:

古代文學;實踐教學

  一、詩歌部分

作為廣義的概念,詩歌在中國古代涵蓋了古詩、詞、曲、民歌等內容。從認知、能力、素質三方面的教學目標來說,古詩、詞、曲的實現途徑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對這一部分內容,我們設計了三個實踐教學目標:識記、背誦名篇;理解、鑑賞古詩;對古詩進行文字解讀、設計教學方案並付諸實踐。下面依次談談具體操作。

1.識記與背誦。在本專業的培養方案中,職業及專業技能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有本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初就按學號順序劃分為若干小組,每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導老師,按照系部制定的職業及專業技能訓練方案在兩年理論學習同時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本課程的實踐教學也依賴於這一前提,二者緊密配合,互為體系的組成部分。一定階段的內容結束後,老師給出必背篇目,每個小組的成員到本組小組長那裡背誦過關,小組長做出詳細記錄並評分;小組長集中到學習委員那裡過關並評分;學習委員的背誦情況則由任課教師直接負責。同時,老師在課堂上會進行不定時不定人數的隨機抽查背誦,抽查到的同學的背誦情況若與小組長記錄情況不符,本組同學需抽時間接受學習委員的檢查過關。這種方法比之期末試卷中的填空默寫更能落到實處。此外,職業技能訓練中每學期都有古詩背誦的任務。

2.理解與鑑賞。這一目標和實踐任務安排在第二學期專業技能訓練中的“文學作品欣賞”中,學生對給出的古詩篇目進行鑑賞,寫出書面的小文章,同組成員間互相交流,老師評改。

3.古詩解讀、講好一首古詩。古詩解讀安排在第三學期專業技能訓練的“文字解讀”中,學生從分析文字的角度寫出書面的文章,小組交流教師評改。詩歌部分結束後,安排時間由各組準備教案,選派一人在課堂上講一首古代詩詞。

4.在識記、理解、鑑賞、深入認識之後,分班組織古詩詞朗誦會,使學生對古代詩詞有一個感情上的昇華。給出一定的準備時間,期間參賽選手可以請老師指導。班委做好會務工作。朗誦完畢,由學習委員、普通同學、老師組成的評委評分並確定名次,給出相應的獎勵。通過這樣紮實的過關,到綜合性活動朗誦古詩詞、講一首古詩詞的時候,學生基本上可以表現的遊刃有餘,也為他們今後在中國小課堂上講授古詩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個是語言的隔閡,一個是與政治、道德的緊密聯絡,都使得學生學起來比較費勁。而要集中在課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現實的。因此需要學生在課前利用課餘時間去自主學習,搞清楚文中的字詞、特殊用法、句式等,大體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課堂上,大家先互相彙報自主學習的成果,然後再分小組討論文章的主題、寫法、結構等。

1.課前預習。在每次課前一週佈置預習內容,包括文學常識、文言字詞讀法意義、文章大意結構以及相關的問題。學生自己利用工具書、網路等自主學習,並分組整理學習成果。

2.彙報學習成果。用一堂課時間讓學生分組解決上述基本問題,採用面對全班講解的方式,過後老師不再重複,只對缺漏的部分做出補充。

3.提高與昇華。解決基本問題之後,針對選文中涉及的觀點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討論、論辯,如王安石在《讀孟嘗君傳》中認為“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稱霸天下,讓學生結合戰國曆史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樹立自己觀點並證明自己觀點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另外,學生口頭討論之後,形成文字,在此過程中學習古人立論的構思和寫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實踐性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點燃他們對古代文化的興趣,同時能夠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課堂氣氛也從之前老師一言堂時的沉悶而變得比較活躍。

  三、小說與戲劇部分

小說和戲劇都屬於敘事性文體,很多古代的小說和戲劇也都搬上了現代熒屏。但總體來說,學生在這兩個方面的基礎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體操作方面,有細微的差別。

1.小說

唐傳奇、明清小說的故事是學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內容基本上交給學生自主學習。大家互相講一講小說所寫的故事、對人物的看法以及對主題的討論,自由發表觀點。老師只對一些重要的文學常識和主題趨向進行總結和點撥。這樣就有效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也避免了在課堂上佔用過多的時間去敘述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學生感覺到自己參與其中了,會增強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和動力。

2.戲劇

戲劇部分是整個古代文學中比較難的地方,同時也是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的地方。雖然它與現代影視在性質、作用上有一致之處,但因為年代久遠資料缺失,學生很難直觀地去把握古代戲劇的真正面貌。所以在進入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電影《霸王別姬》,裡面有許多古代戲劇唱段、扮相等,雖然主要是京劇,但已經足以讓學生對古代戲劇有所認識了。看完之後,就結合影片內容講解古代戲劇的`一些常識,並讓學生寫觀後感。

3.綜合性實踐活動

小說、戲劇部分結束以後,佈置學生按照分組,每組同學選取古代小說或戲劇中的某個片段或場景,自編自導自演一個小的舞臺劇。給出一定的準備時間,然後在班上表演並上交劇本。學生通過選題、改編、分派角色到具體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乃至心理活動,不止對戲劇和小說的文體性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對古老的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親近感。

  四、小結

總之,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並基本上形成一定的體系。各文體的實踐性學習各成體系:既有分散進行、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性學習,又有相對獨立、承擔多項教學目標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同時,課堂內的實踐教學與職業、專業技能訓練中的實踐學習雙線並行、互相配合。經過這一系列的主動參與和探索,學生不僅在活動中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對古代文學“高山仰止”、望而生畏了,而是從內心裡感受到了古代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和活力,甚至喜歡上古代文學。這正是我們古代文學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那就是——發掘古代文學和文化的現代意義,使她進入現代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現代人的精神世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