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數學評課稿3篇(推薦)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的認識數學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圓的認識數學評課稿3篇(推薦)

圓的認識數學評課稿1

本節課教學設計別具一格,體現了教學新理念,採用的是新方法,呈現出了新氣象。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新知,積累方法,分層練習,發展能力。較好地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和諧與統一。其突出特點如下: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新課伊始,教師在螢幕上出示了森林裡幾個小動物騎著不同形狀的小車進行比賽的情境,並及時提出問題:“你們認為最後的結果誰會贏得第一,為什麼?”此時有學生說坐車輪是圓形的那輛車最平穩、最舒服。教師立即設問:“這是為什麼呢?”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圓的有關知識後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由於創設的情境有很強的趣味性,喚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由於要解決的問題蘊涵在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之中,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思考價值,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立即進入到了最佳的學習狀態,積極投入到了新知的探究之中,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

二、注重操作實踐,主動獲取知識

依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重視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折一折,量一量,數一數,畫一畫等操作活動。所有的這些活動,既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又有學生的操作與表達;既有個體的獨立思考,又有小組的合作交流;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究,又有教師的適當點撥。例如在將圓形紙片反覆換位對摺開啟操作時,教師讓學生觀察這些摺痕有什麼共同點,你們發現了什麼?從而概括出圓心和直徑的概念。在歸納圓的直徑的特性時,教師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畫一畫、量一量的操作空間,而且還讓學生思考:在同一圓內,直徑有多少條?這無數條直徑有怎樣的關係?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學生的合作交流,最後歸納出在同一圓內直徑有無數條,這無數條直徑的長度都相等的特性。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這樣圓心是讓學生反覆對摺圓形紙片,從摺痕中發現的;半徑等長,直徑相等是通過學生用尺測量後知道的;圓中半徑和直徑的條數無限多,是反覆畫、合作討論悟出來的;半徑和直徑關係的揭示是引導學生推理判斷產生的;圓心和半徑對圓的決定性作用是讓學生在畫圓中體察出來的。總之,使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建立空間觀念。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很自然地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第一”的觀點。

三、突出教學重點,加深理解運用

為了突出“圓的特徵及直徑與半徑的關係”這一教學重點,教師通過設問、設疑,引導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在觀察中仔細比較,從而總結概括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和半徑的關係。為了突破“圓的畫法”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先示範畫圓,引起學生注意觀察畫圓的方法,通過學生嘗試畫圓後,再引導歸納畫圓的步驟,從而掌握方法。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通過每一單項的“練一練”和拓展應用,達到夯實學生的`雙基,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特別是解決新課伊始提出的:“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形的這一數學問題。學生能從半徑的特徵上去理解和運用。這樣一個問題,既統領了全課,又加深了課本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做到了開課是數學問題生活化,課末是把實際問題數學化。

四、利用電教手段,改變呈現方式

本課將多媒體應用於教學,用計算機呈現教學材料,使之直觀形象、生動有趣、資訊集中,化動為靜,打破了常規手段的侷限性,顯示出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無可爭辯的優勢。如創設情境時的三輛車,為了建立圓的表象演示一條曲線圍成圓的過程,探究直徑和半徑的關係時的動態展示,以及練習設計的動畫顯示等等,無一不體現出多媒體的不可替代性。同時也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手段現代化的樂趣和魅力,從而進一步激起學生探索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圓的認識數學評課稿2

一、從遊戲引入,領略圓的美。

課始的引入執教者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做遊戲,根據學生已有的對圓的認識經驗,從肢體閱讀圖形開始,讓學生從袋子中摸圖形,從接觸中感受圓與其它平面圖形的不同。其次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圓,喚醒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最後再展現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有關圓的畫面(陽光下綻放的向日葵、花叢中五顏六色的鮮花、光折射後形成的美妙光環、用特殊儀器拍攝到的電磁波、雷達波、月球上的環形山等)。記得北師大周玉任教授曾說過,我們教師要善於“往平靜的水面投進石子”。這節課的新知引入,創設了生動豐富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時,從中發現有關數學的成分——幾何圖形。這樣設計就為學生從已有的對圓的認識經驗到認識生活中的物體到認識數學上的幾何圖形,架起了一座橋樑,即突出了幾何建模的過程,又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二、在自主學習中展開探究新知,掌握圓的知識特徵。

第一層動手操作執教者讓學生兩次畫圓,從中學會用圓規畫圓,並掌握圓的特徵。首先讓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動手畫圓,不會的請教會的同學或請教書本。講解畫圓的步驟,問“我發現有幾個同學畫得不夠圓,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了?”很好的解決了圓規畫圓的難點。其次,在學生初步會畫的基礎上提出要求“畫同樣大小的圓”。然後進行剪圓。層層深入,在掌握畫圓的同時還感知到了圓的概念。第二層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從讓學生描述圓的大小引出這三個概念,然後組內交流自學認識,做到人人蔘與學習。再讀讀書上的說法和判斷哪些是直徑、半徑中進行鞏固,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三層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圓為素材,用圓規和尺子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識安排學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合作探究圓心、直徑和半徑之間的關係。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觀察、操作類比,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這一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不但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分散了教學難點,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整個環節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感悟、體驗、認識圓的各方面知識。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變被動的操作為主動的探究,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和“數學的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自然的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上升為數學概念來認識。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統整在綜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動中,學生對圓的特徵的認識過程就是一種研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對話與共享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髮展,同時也獲得了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在拓展與應用中盡顯圓的魅力。

本課練習設計執教者通過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增強運用有關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課的練習不僅鞏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係,還教會學生善於觀察、善於聯想的`良好習慣。之後,通過古代太極圖與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最後,又回到生活中解釋其中的奧祕,注重應用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圓的獨特魅力。

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並以此為背景,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圓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學會畫圓,瞭解圓心、直徑、半徑等概念,不知不覺地瞭解到圓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不知不覺地經歷一次次“再創造”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了學生。

探討的問題與不足:當然,“理想的課程”如何轉化為“現實的課程”,這當中仍然有許多值得深切關注的話題。就拿本課教學而言,實施下來,應該說,學生對於“圓”這一冰冷圖形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還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為問題的另一方面,對於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的掌握,在教學後的反饋中也確實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尤其表現在進行圓的圓心、直徑和半徑等概念教學時,似乎扶得過多,以至於課堂顯得不夠開放探究味不是很濃。如果改成讓學生剪了後先折,在折中感知直徑和半徑的特徵,是否會讓學生掌握得更紮實課堂或許會顯得更活躍。還有,欣賞部分放於課的結尾處可避免欣賞得漫無目的。

圓的認識數學評課稿3

“圓的認識”一直是老師們研究的典型課例,本次優質課又是這一內容教學的比拼,又一次領略到了老師們的智慧,感觸頗深。

一、組織教學應該設計豐富的體驗活動。

如果老師照本宣科,學生完全可以看課本自學,何需老師花時間“表演”。學生只有親自經歷一回、體驗一次,才能深切理解數學知識,並從中培養學習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動經驗,努力實現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相結合。上課的四位老師都用到了“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撕一撕、找一找、猜一猜、模仿騎車、尋找寶物”等基本活動,給學生視覺和觸覺上的充分體驗。

二、尋寶活動是讓學生理解“圓,一中同長”的很好的學習活動。

“尋寶”是同學們很喜歡的遊戲活動,只要“尋寶圖上的提示語”設計用圓的特徵,就很好地將數學知識與基本活動結合在一起了。宣峰老師的“尋寶活動”設計首尾呼應,讓學生通過“尋寶”很深切地領悟了圓“一中同長”的特徵。

三、抓住學習線索,重點突出、學習全面。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很多,要認識很多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點,要想在一節課時間裡清晰透徹地讓學生掌握,需要老師有精當的.教學設計,才能是同學們輕鬆地學會。因此,老師備課必須“深入”,找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突破口,使學生輕鬆地展開學習,稱之為“淺出”。圓的各部分名稱雖然也有出處,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不必安排時間進行探究,而半徑和直徑的關係、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等特徵就必須安排探究時間,所以,認識各部分名稱只要求認識,教師就可以以安排學生探究“圓的半徑、直徑的特徵和關係”為主線,組織開展各項學習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我們今天只要解決一個問題”,並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老師心中定下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此時,學生的學習感受是“淺”,他們只要完成一個任務,而學生的學習結果是“深”,他們學會了很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