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67K

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1

俞老師的這節課,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切身感受相同加數這種特殊的加法算式來引出乘法,既符合學生學習的一般規律也加深了學生對乘法的理解。將這個新出現的計算形式合理的融入到了學生的知識體系中。在具體操作上,讓學生從不同的加法算式中挑出那些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分類環節)作到了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感受形象的數學,也增加了學生的興趣。然後利用算全班小朋友的手指數目,將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寫成新的算式——乘法算式。由一般的加法算式中提煉特殊的加法算式,既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再把這樣的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步驟清晰,層次分明,已為這節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推薦】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7篇

其實接下去的核心內容基本都是為這個“改寫”服務的.。包括認識乘法的基本讀寫方法,鞏固“改寫”的過程。學生在學習剛剛認識的這個乘法的時候,一般很容易將其意義與加法混淆,比如課堂上就出現了4×4=8的回答。這是對乘法意義的不理解。鞏固和練習是可以熟練“改寫”,但是對於一些對意義還有存疑惑的學生,可以採用各種方法在加強和鞏固。俞老師在課堂上的運用了各種方法,讓學生從不同方面感受了乘法的意義以及與加法的區別,只是在具體練習上有所欠缺。

數學的計算方法是一個很一般化的,能夠普及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能夠通用。乘法的出現就直接囊括了所有加數相同的加法,將這個思想貫徹到學生知識體系中就是所有加數相同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俞老師儘量多的用到了各種各樣的形式的加法算式改寫到乘法算式,其實可以用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發掘。最後一個學生自己發掘並改寫的環節由於時間問題草草收場實在可惜。

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2

劉老師設計的這節課教學思路是很清晰的,通過學生特感興趣的遊樂園情景讓學生髮現數學資訊,提出問題,列出加數相同的算式,比較、發現算式共同特點,讓學生在親自動手寫一寫的過程中體會有若干個相同加數相加時還用加法算式特別麻煩,從而引出乘法算式及意義,最後鞏固練習。

就是整個教學過程顯得零碎,每個大環節設計意圖都很好,如果能把每個大環節整合一下,把問題集中在一個問題,學生能自己完成的就讓學生自己完成,就不要老師領著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了,比如情境圖可以綜合成一個情境圖,提出問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發現哪些數學資訊?學生肯定會說出其中一種遊樂活動,“每架小飛機上有3人”“有5架小飛機”這時老師引導學生根據這些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學生提出問題:小飛機上共做了幾個人?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其他的問題就可以直接放給學生,“你還能發現其他的數學資訊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嗎?這時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或者直接回答(放給學生並不一定是小組合作),學生應該能模仿剛才的例子提出其他的問題並列出算式。

這節課的重點難點應該就是乘法的意義,而不僅僅是有加法算式簡單的變成了乘法算式,要提升到----表示幾個幾相加的和就可以用乘法算式,在這個環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多說一說,加深印象,比如,7×4表示什麼,為什麼用5×4?提出類似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及思考,加深學生的理解。所以說,在引導學生列出連加算式時,讓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加法算式的特點,總結歸納出這些都是幾個幾相加的和,然後分別說一說其他算式都是幾個幾相加的'和。如果學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老師應該緊接著問:你是怎樣想的?通過學生的解釋也可以引出乘法算式及意義,然後緊接著讓其他學生也來說一說,最後再比較乘法算式和這些加法算式,有什麼發現,意圖是通過比較觀察體會乘法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的和要比用加法簡便,在學生能想到乘法算式的前提下沒有必要再回到100節小火車能乘多少人,什麼懸念。

劉老師一直在強調“幾個幾相加的和,幾是這個相同加數,有幾個就乘幾。”我認為不需要,因為新課標要求不再區分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的前後位置。只要學生會分析是幾個幾相加了,那麼沒必要非得強調是“5×3”中5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最後應該提升到,有幾個幾就用乘法,不需要再結合加法算式,在具體情境中就能體現,比如,有三架小飛機,每架小飛機能做6人,一共能做幾人?就可以直接列式:3×6=18(架)。劉老師的板書設計特別好,字寫得好,而且清晰能夠很明確的表示出這節課的重難點。

劉老師的語言特別豐富,教態自然大方,值得學習,如果講課時能走到學生中間那就更有親和力了,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

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3

本學期第七週,我們學校安排了數學組二年級同課異構活動。作為聽課者,我認為這五位老師講的各有特色,也給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學習和反思的地方。

首先,我說一下劉**老師的課,他從實際生活出發,提問同學們都到那些地方去玩過?用最簡單,最貼近生活的問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並藉助多媒體呈現的情景,讓孩子們置身於熟悉的“遊樂園”情景中,把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的聯絡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數學,學習知識搭建一個有力的“支架”。

耿**老師採用“抱團遊戲”匯入新課,讓孩子們充分的動起來,整堂課課堂氣氛很活躍。金芳妮老師採用複習舊知的形式匯入新課。劉春妮老師從生活場景出發,讓同學們觀察教室裡面的窗戶,並指出教室的後牆上有三個窗戶,每個窗戶上安裝了6片玻璃,問一共有多少片玻璃?既鍛鍊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也鍛鍊了孩子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數學問題。

總之,我認為每位老師講的都有特色,很成功。因為每位老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都落實了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以及為什麼要用乘法;第二,什麼樣的加法算式才可以用乘法表示?第三,怎樣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第四,個別老師還對乘號的來歷做了簡單的介紹。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請大家多指正!

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4

王老師的課帶給我最大的體會是那兒童般的語言和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環節設計。本節課的亮點有: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熱情,有利於學生學習。

在匯入階段,教師出示遊樂場情景圖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讓學生感到加數相同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為下面的教學提供一個平臺。

2、在新知的教學中能突出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認識乘法的來歷,在教學時,劉老師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當學生列出了幾個加法算式後,教師出示了2+2+2+2…+2=?這麼多數加在一起,你覺得怎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突出矛盾,計算不方便,然後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計算。這樣,乘法的來歷就很明瞭了。

3、在練習中突破難點。

劉老師設計的練習都很典型,涉及了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是後面的第4題,每豎行合作寫算式時,學生的'熱情高漲,積極活躍的去做題。而老師在學生的反饋中也引導學生注意先想想是幾個幾,然後再列式,第六小題,涉及到了有加數不同的時候,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了不同的加數是不能用乘法計算的,只是時間關係,要是再讓學生說一說就更好了。

建議:

1、在乘法的引入環節上。劉老師引導大家列出了很多幾個相同數相加的算式,然後又出示了幾個算式去觀察是幾個幾,最後由2+2+2+…+2=?引出了可以寫成一個比較短的算式,從而介紹乘法。我覺得可以列出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後,直接就介紹可以用乘法來計算,再說說這是幾個幾,可以寫成幾乘幾,這樣會節省出後面練習的時間。

2、對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體現的不太明顯。學生的表達能力並沒有太多的體現。

3、在語言上要多強調是幾個幾相加,不要光說是幾個幾。

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5

施老師的課帶給我最大的體會是那兒童般的語言和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環節設計。本節課的亮點有: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熱情,有利於學生學習。

在匯入階段,教師出示遊樂場情景圖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讓學生感到加數相同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為下面的教學提供一個平臺。

2、在新知的教學中能突出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認識乘法的來歷,在教學時,施老師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當學生列出了幾個加法算式後,教師出示了4+4+4+4…+4=?這麼多數加在一起,你覺得怎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突出矛盾,計算不方便,然後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計算。這樣,乘法的來歷就很明瞭了。

3、在練習中突破難點。

施老師設計的練習都很典型,涉及了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是後面的第4題,每豎行合作寫算式時,學生的熱情高漲,積極活躍的去做題。而老師在學生的反饋中也引導學生注意先想想是幾個幾,然後再列式,第六小題的判斷題中,涉及到了有加數不同的時候,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了不同的加數是不能用乘法計算的,只是時間關係,要是再讓學生說一說就更好了。

建議:1、在乘法的引入環節上。施老師引導大家列出了很多幾個相同數相加的算式,然後又出示了幾個算式去觀察是幾個幾,最後由4+4+4+4…+4=?引出了可以寫成一個比較短的算式,從而介紹乘法。我覺得可以列出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後,直接就介紹可以用乘法來計算,再說說這是幾個幾,可以寫成幾乘幾,這樣會節省出後面練習的時間。

2、對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體現的不太明顯。學生的表達能力並沒有太多的體現。

3、在語言上要多強調是幾個幾相加,不要光說是幾個幾。

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6

聽了《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結合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如何訓練學生的複述、分析、評價等口頭表述能力”,談幾點收穫

1、利用好玩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乘法的意義

課堂創設了學生喜歡的情境遊樂園入手,直接把學生鬆散的心緊緊抓牢。通過讓學生觀察遊樂園中活動專案,發掘數學資訊,初步感知相同加數這個概念。

2、師生互動交流,共同體驗乘法意義

整節課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思維打開了,爭著回答黑板上幾個加法算式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展示著自己的想法,教師及時的利用學生的發言小結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對乘法的讀寫法作了明確的點撥示範,給了學生很好的榜樣作用。

3、練習形式豐富多彩,及時鞏固了乘法的意義

練習的`形式有看圖填空、判斷(我來當小老師),方式有動手擺學具、搶答、小組比賽等,通過多種練習手段,既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又全方位的鞏固了乘法的意義。

4、課堂中對學生的複述、分析能力方面訓練到位

建議:

1、在得出乘法意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乘法是加法的簡便計算。如4+4+….+4隨著加數的越來越多,解決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侷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

2、練習題中可以適當的進行拓展,比如利用5+5+5+6可以寫成什麼樣的乘法算式

3、針對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間的互評,教師的評價比較欠缺。

二年級數學《乘法初步認識》評課稿7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後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生學習乘法的初始課,因此這節課顯得尤為重要。本節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水平,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學。劉爽老師的課堂清新自然,在以下幾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本節課,周老師安排了簡單活躍的拍手活動作為課前遊戲,又出示了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樂園”情境進行匯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2、在教學中善於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以此為切入口進行有效的教學

在課堂中周老師讓學生經歷了連加計算的繁瑣,在理解完過山車中2+2+2+2+2表示5個2相加,周老師提問,如果20個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標準地列出了,2+2+2+2+……這時周老師適時地引入乘法計算。學生進行對比後,自然就體會到了乘法簡便和快捷的優越性。讓學生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的'呈現過程,瞭解新知產生的由來,既有利於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3、合理設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覆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在練習上,周老師也頗費苦心,通過我會連、我會選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並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整節課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兩點值得商榷:

1、從圖中來,沒有回圖中去。課的伊始,劉爽老師很好的利用主題圖,讓學生髮現了其中的數學資訊,並提出了數學問題。從而提煉出了3道題目的解決方式。但剩下的大多數時間,周老師都是根據算式理解含義,基本上沒有再回到圖中去。其實就2年級的小朋友而言,對抽象的算式的理解遠難於對形象的圖意的理解。

2、3×4與4×3的板書,混淆視線。這節是表內乘法的起始課,雖然很多小朋友已經知道有乘法這種計算,個別小朋友還會背乘法口訣。但是在意義的理解上還一知半解。課上,劉老師有意圖的把3×4,4×3這兩個算式寫在上和下,然而在講解這兩個算式的意義時問題出現了,學生不知道哪個算式表示4個3,哪個表示3個4。我覺得在板書的書寫上可以避免這種算式寫在上下位置,或者提煉其他的資料作為素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