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評課稿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3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評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評課稿通用15篇

優秀評課稿1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新知識的學習是在已有的經驗體系之上的建構成過程,這一過程必須由學生親身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學生要以探究者的姿態出現在課堂上,自主探究,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並將學習過程作為知識的“再創造”的過程。

本堂課教師一開始就將《橋》與先前學過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相比較,找一找相同之處,讓學生回顧已有的舊知,並加以喚醒、啟用,為新知的順利“接枝”作好鋪墊。整堂課思路清晰,教師語言不多,卻能通過研究文字中洪水的猛烈以及村黨支部書記外貌、動作、語言等,讓學生通過朗讀、標點的比較等方式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村党支書身上的優秀品質。

感謝這次教研活動,讓我瞭解了自主鉤建這樣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但也許是高段的緣故,整堂課感覺氣氛稍顯壓抑,特別是學習洪水部分時,學生一開始讀相關的句子,語氣平淡,教師一再引導,強調把你感受到的洪水來臨時的感覺讀出來,甚至播放了洪水的視訊,可結果一直不理想,畢竟孩子沒有這樣的切身體會,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在播放錄影時範讀,讓孩子有視覺、聽覺的直觀感受,再來讓學生讀出洪水的氣勢,效果可能會好一些。十分欣賞後來師生共同合作讀關於老漢語言、動作等語句部分,教師親自引讀效果很好。教師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對於學生的回答總是抱以肯定的態度,這對學生來說起到了相當大的鼓勵作用。但當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有所偏差,甚至還沒有領悟到村党支書身上高尚的品質時,用了“大義滅親”這樣不當的詞語,教師卻仍千方百計遷就學生,說他說的有理,實在有些牽強。

整體上來說,整節課結構嚴謹幹練,思路也很清晰,從文字的學習到拓展訓練,充分體現自主建構這樣的教學理念。

優秀評課稿2

評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教材中創設了“過河”的情境,通過“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隻船限乘9人,需要幾隻船”這一問題的解決,使學生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從而掌握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本節教材是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充分體現新課標精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很好的教學載體。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解決問題:

在探究式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發現的精神,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細緻嚴謹、求實的學習習慣,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懂得觀察生活,聯絡實際,體驗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美,培養熱愛數學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索客觀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正確理解並運用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2)難點:探索“小括號”的運用過程。

(四)教法與學法

(1)教法

啟發式教學法: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教師激思激疑,學生積極探究。

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素材,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主體教學法:堅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引導點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

(2)學法

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春天到了,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季節,(同時,電腦顯示“過河”主題圖。)你們看,小朋友正要去春遊,他們來到河邊,準備坐船到河對面。板書課題:過河。

2、探究活動

結合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找到有效資訊,提出核心問題:二年級的同學過河需要幾條船?

(1)自主探索。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由

(3)彙報交流。

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想法。

方法一25+29=54(人) 54÷9=6(條)

方法二、25+29÷9

54÷9

=6(條)

第一種方法學生能根據提意講明白自己的做法;第二種方法學生會利用已學知識,列出算試,但學生講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或許有的學生會發現這樣列試計算,計算順序會出現錯誤。

(4)驗證。

引導學生運用“在一個算式裡,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時,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這一舊知,討論第二種方法的正確性,交流看法,從而發現錯誤的存在,加深對混合運算順序的認識。

(5)猜測,嘗試。

引導學生結合圖意思考:要想使“25+29÷9”這個算式符合題意,你打算怎麼辦?學生自由發言,鼓勵學生猜一猜,嘗試做一做。

(6)介紹、運用小括號。

在肯定學生猜測的基礎上及時介紹小括號,學生會很自然地領會到小括號的作用。

3、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中的習題。

A、同桌說說計算順序。

B學生獨立計算。

C、交流,訂正答案。

(2)比一比,算一算。

16+24÷830-6÷3(16+24)÷8 (30-6)÷3

A、比較異同。

B、學生獨立計算,再比較異同。

C、交流、訂正答案。

4、課堂總結

學生自己談這節課的收穫和體會。

5、佈置作業

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中本課的練習題。

板書設計:

過河

29+25=54(人) (29+25)÷9

54÷9=6(條)=54÷9

=6(條)

(先算小括號裡面的)

二、點評

楊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注重鼓勵學生從圖中獲取資訊,提出數學問題;注重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產生學習小括號的需求;注重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能用到小括號的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的。

優秀評課稿3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句話道出了多少母子之間深厚的感情,父母的愛是偉大的,無論孩子走多遠,父母的心都在牽掛著;父母的愛是寬巨集的,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父母都會原諒;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從來不計較得失和索取,只是一味的付出。

我們因為有父母的悉心照顧所以才能夠健康長大,因為有父母的關懷所以在成長的道路上才不孤單。

接下來就有請擁有感恩之心的二年級2班,全體學生為大家帶來的《遊子吟》。掌聲歡迎。

優秀評課稿4

四年級數學《口算除法》評課稿

活動形式:聽評課

主講人:鄧海轉

評課人:孫建磊

主題:切準知識銜接點,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到實處

時間:20xx-11-19

今天上午有幸聽了鄧老師的講課,講了一節四年級數學上冊關於"口算除法"的課程,從聽課中可以總結出一下幾點:

1、從整體上看,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教師都給出了相應的證明和解釋,讓學生能夠真正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進行口算,教師的講授給人最大的優勢就是點點滴滴就能夠從課堂上滲透出來,整堂課的講解其實也訓練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2、從知識點的引導上做了很好的鋪墊,以一個環節是從數的四捨五入法改寫成整十數,為後面的估算口算做了很好的準備,讓學明白估算的基本過程,又讓學生用仿照的說法練習語言描述,知道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從而很好的做了知識的界定。

3、在針對題的口算中能夠及時總結出計算的特點,讓學生明白計算中的幾個重點內容,而且注重方法的多樣性,從一個80÷20的口算中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以及給出了驗證,最後有得出了這種口算的計算特點,再從一個特點得出拓展應用。

對本節課意見和建議:

1、在給出被除數和除數末尾同時去掉相同個數的0,商不變時,應該強調一下80÷20=8÷2,給出過程讓學生明白去掉零後是多少,知道計算的便捷性。

2、在給出計算的不同方法後,其實沒有必要比較哪種方法快,而且給出了計算式40÷20也不易比較,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方法的多樣性。3、整節課教師的教學過於細,講的多,學生練習的少,前面用了太多的時間來講解,其實對於口算主要是讓學生知道計算的方法後,進行大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速度。

優秀評課稿5

今天,徐老師執教了八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尋覓春天的蹤跡》寫作課。整節課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啟發學生去發現春天,訴說春天,描繪春天。本節課給我感觸較深的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匯入自然,富有詩意。徐老師引用名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富有詩意。

出示圖片:校園春景,運動會場景,讓學生感悟春天,回顧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所發生的事情,然後請學生用一兩句話描繪自己眼中的春天,自然匯入,學生思考寫作素材,併為後面的寫作環節做口頭訓練。

二、對學生的評價語言精闢,優美。對於學生的口頭描繪,徐老師給出這樣的評價:“在你眼中這是一個詩意的春天”,“在你眼中,這是一個團結的春天”,“在你眼中,這是一個真誠的春天”,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評價語言精練,概括性強。

三、對作文題目進行審題指導,引導學生確定不同作文題目的不同側重點。使學生明確“我眼中的春天”側重寫景,“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裡”側重記事。

四、引導學生賞析名家名作,從中學習寫作方法。

從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中讓學生學習到寫景文章要注意:1、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繪景物,可以讓景物更加生動

2、注意詞語的精雕細琢3、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繪

賞析“綠絲帶”片段,描寫運動會的片段,引導學生明確寫“在

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裡”要1、結合題眼2、情景理的融合3、記敘要結合自身經歷4、要注意品悟生活

這些寫作方法的指導精準到位,有助於學生思維的開闊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對於本節課的建議:

1、對於第二個作文題目的片段賞析,所選取的“綠絲帶”片段材料稍有難度,應當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

2、短短40分鐘的作文課,給學生的展示環節留下了遺憾,學生沒有互相交流的時間,如果能給學生留出組內作品交流、組員相互修改,效果會更好,學生的積極性也許會得到提高。

聽後反思: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的一大難題,聽了徐老師的課,收穫很多: 徐老師授課語言精練優美,對學生的評價充滿智慧,對學生的寫作指導系統精到,這些環節值得我認真學習和研究。

另外,如何提高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有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優秀評課稿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條件。在教學實踐中,我也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地摸索著、嘗試著,讓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研究的樂園。《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愉悅的微笑。

三年級的孩子還有些好動,還很難在課堂四十分裡做到始終如一地專心聽講。這就要求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研究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鬆的氛圍自主研究、學會研究。

本課教學後,我感覺自己在如下幾方面還應努力改進:1、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應再合理清晰些,做到層次清楚,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研究能力。

2、還應多留給學生一些朗讀課文的時間,這樣有助於孩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只有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才能讓孩子在課堂有興趣說話、敢於說話。

3、三年級的字詞教學雖然不再佔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但也應畫龍點睛,該注意的地方在教學時,要確實起到給孩子一個提醒的作用,幫助他們記憶字詞,尤其學困生,不能流於形式,一帶而過,這樣孩子還是沒有記住。

4、三教學中開始滲透有關文章主要內容的歸納,對於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準確的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確實不容易,我在引導孩子歸納的時間還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提示語言不宜過長,使孩子仍無從下手,歸納不到位。

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今後我還要繼續努力、不斷研究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虛心向領導和教研員老師請教,使孩子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能實實在在學到受益終身的語文知識,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優秀評課稿7

今天我有幸聆聽了周老師執教的一節公開課,感覺自己收穫頗多,周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對課堂生成的藝術造詣,讓我沉醉其中,下課音樂響起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時間到啦?怎麼這麼快?

科學是認識各種自然現象,並研究其發生、發展變化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而科學教學的任務是為學生開啟一扇窗,讓學生去見識各種自然現象,給學生指引一條路,讓學生奔向真理,找到自然的奧祕。

在這節課中,我覺得周老師有這麼幾點讓我陶醉:

一、情景自然生成,匯入引人入勝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周老師很自然的利用課前一支歌,從聽力過渡到眼力,讓學生找尋畫面上的青蛙,可謂巧用已有情景,自然生成,而在對荷花從中的青蛙,周老師別具匠心、精心處理,六隻青蛙將它們擺放在不同的位置,有顯眼的,有隱蔽的,找尋的`難度各不相同,從而讓學生體會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適應的相對性。為整堂課的成功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二、知識收放有度,重點有側重、難點有突破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個別生物不代表整個自然界,為了突出生物適應的普遍性,周老師由點到面,從個體適應、到多種生物適應、一直到動物界、植物界中的每一種生物的適應。其中採用了師生共同探討,學生舉例、生生交流等多種手段,把學生的思維空間開啟,讓學生的腦子動起來、讓全班學生參與課堂中來,讓學生在課堂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科學知識。

對待課堂中的重點環節時,周老師展現出自己大師的風采,對重點濃墨重彩、例如:他通過讓學生對圖片中情景的解讀,學生的舉例、發放標本讓學生體驗,等手段,來突出自己對重點的重視。

而面對難點,他如同庖丁解牛一樣做到遊刃有餘,分層突破,例如:周老師通過引導學生猜想。讓學生對蠍子的行為進行假設。而後他又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假設,提出驗證的方案,在提出方案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的討論和交流,不管學生提出來的是否合理,都借用學生的智慧進行甄別和完善,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有思考、有鬥爭,有分析,有提高。而對實驗進行了有效的處理和改進,使實驗的結果更有說服力。而在資料處理方面,周老師讓學生自己進行處理和分析,體現了課堂是學生的,以學生為核心的課堂理念。

三、滲透情感教育,倡導大自然觀點

從生物的適應、到生物的適應的相對性,到生物不適應被淘汰;從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到保護生物的生存環境、到我們的一點一滴與環境休慼相關;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人人有責,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環境就是為了我們人類更好的在地球生生存,生活。通過這方面的教育,今天這節課的教育功能得到昇華,學生接受了生態理念的教育,形成了一種大自然觀。

四、親切的形態語言、倡導民主的教學氣氛

一堂課,有的是鼓勵、肯定、有的是讚許、掌聲,沒有斥責、批評,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有的是拉家常式的交流。周老師向學生展示了自己親切、慈愛的一面。語言精練,語氣平和,也折射出周老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周老師這節課是一節精彩的課,一節引人入勝的課,掩卷反思,我想如果在這節課中再做些這樣的改變,可能會更精彩:

1、利用多媒體的動畫視訊,類似老鷹捕食,體色與環境不同被先捕食等,或跑得快的羚羊逃離了狼的毒口,來補充說明生物的適應,可能對學生理解適應的意義更佳。

2、如果利用環境物種的變化等再設定一些問題情景,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又能讓學生對適應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可以避免給人一種荷葉浮在水面的感覺。

當然,如果說一節課,是一件藝術品,哪遺憾就是藝術品的一部分,面對一節課,我們更多的是需要用欣賞的眼光去學習,去領略藝術的魅力。藝術是需要挖掘的,由於個人的水平有限,不能深挖,在此,僅談個人的一管之見,不到之處,請眾君見諒。

再次謝謝周老師辛苦、卓越的工作,為我們奉獻了這麼一節高水準的課。

優秀評課稿8

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來自人文學院11新聞班的陸秀清。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首古詩《遊子吟》。

教學整體設計:教學內容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分析、板書設計分析、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內容:《遊子吟》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作者是唐代詩人孟郊,全詩語言自然質樸,表達了母子之間濃濃的親情,讚美了偉大的母愛。

設計理念:本課以“理解詩句,想象詩境,體會詩情,抒發真情”為教學重點,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體現“自主性、實踐性、整體性”及“課內外聯絡,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學思想,力求“重文字”又“超文字”。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新秩序,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重難點:理解難點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受母親對詩人深切的愛及詩人對母親的感激、思念。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默寫課文。

能力目標:瞭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學習詩歌,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慈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真摯感情。

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對古詩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他們能夠藉助註釋或者課外工具正確的理解古詩。心理特點——學生在現階段對學習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有較強的求知慾。認知特點——學生綜合能力有限,難以把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方法分析:

在本課中,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合作學習、誦讀感悟、聯絡實際,激發興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同學們快樂學古詩,把知識拓展延伸至生活、指導行動,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板書設計分析:

我的板書設計將如PPT中所示,這樣板書簡單明瞭,概括性強,便於學生理解全詩的內涵,也突出了詩歌的重點,體現了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設計:

情感匯入:課堂以一首歌曲《母親》匯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增強情感體驗。

以讀會意、情境想象:對於古詩來說,讀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貫穿於全詩。首先的老師範讀和學生朗讀可幫助初步領會詩句的大體意味。創設情境主要是針對於詩的前四句,插圖能讓學生圖文對照,想象詩境,置身於詩中來品味情感,深化對詩的體會。

合作交流解重難點、聯絡實際分析:後兩句是本課的重難點,也是要理解本詩思想感情必須突破的一關。在這步中,讓學生們聯絡實際、合作交流、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迎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補充其認知困難。 吟誦、寫作表感恩:對詩歌有充分的認識後,能力和情感目標都有一定的完成,學生再次吟誦詩歌,必能收穫甚好的效果,這時也要求最好能達到熟讀成誦的知識目標。寫作是作為課堂最後佈置的家庭作業,要求學生詳細描寫一件媽媽為“我“所做的事,深化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引導學生感恩母親,把學習付諸實際行動。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優秀評課稿9

校級教研活動中,在六中八3班聽了吳老師上的“空氣與氧氣”。感覺頗多,收益匪淺。

一、三維教學目標明確,將知識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達成融合在過程與方法中。

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的引導,花了大量時間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拉瓦錫實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效果良好。

二、課堂教學符合設計者的理念,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吳老師首先運用了一個簡單適用的實驗引入新課的同時,也為後面幫助學生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原理這一難點作了一個鋪墊;接著她將重點放在了“重現空氣成分的發現史”的學習,讓學生參與到這一情景中,通過討論與學習,再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自然就瞭解了實驗室“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反應物、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實驗步驟……。知識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三、“潤物細無聲”——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注重知識的生成性,給了學生一個真實的學習過程。

本節課是“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吳老師並沒有把實驗室中如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作為重點內容講解,而是用了較大篇幅重點學習“拉瓦錫的鐘罩實驗”,沒有簡單說故事,而是採用了四種不同方法開展教學活動:(1)講解;(2)討論;(3)實驗演示;(4)動畫模擬。在生生、師生的討論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原理等知識潛移默化,使得學生在接下來生成實驗室“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方法、原理等知識,也就水到渠成了。

優秀評課稿10

各位老師,下午好!下面由我對實驗班的三節課進行點評。

本週聽了方景旭主任的一節政治課,楊方主任的一節語文課,王傳坤老師的一節歷史課。 現在按照聽課的時間順序逐一進行點評。

方主任講的是一節複習課,課題為《唯物辯證法》。方主任首先以簡潔的語言明確了本節課的複習目標;然後在黑板上板書複習內容的大體框架,即唯物辯證法的聯絡觀,發展觀和矛盾觀三個主要框題;接下來給學生約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查閱課本,補充框架內容;之後,找一名同學板演填寫的內容,而其他同學則利用這一時間對照教輔材料《課堂新座標》上給出的網路,修正自建的網路;網路構建完畢後,方主任結合網路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了精講點撥;最後幾分鐘方主任結合課本上的題目對學生進行了強化訓練。整堂課給人的感覺是內容多而不亂,環環相扣,有條不紊。

突出的優點表現在:

一、學生活動充分,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堂課學生自查課本,自建網路,自我核對,自我校正,活動非常充分;即使在點撥知識點時,方主任也一直在提問學生,一直在引導著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我認為,學生自查課本,自建網路,自我矯正的複習方式要比老師泛泛的重複一遍新授內容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這是因為,文綜等以記憶為主的科目(包括生物),在複習時簡單的重複對學生來說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老師也講得非常辛苦。讓學生自己動手形成網路則印象要深刻得多。因此,我認為,方主任的複習模式給文綜科目的複習提供了又一種可供借鑑的形式,文綜的老師不妨嘗試一下。

二、複習步驟完整連貫,環環相扣,重點突出

老師明確目標,學生自讀教材,自建網路,學生對照教輔材料修正網路,老師根據網路精講點撥誘思提問,最後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訓練,各個環節非常的連貫完整,過渡非常自然。同時,重點問題以三角符號標出,並重點講解,強調的非常到位。

三、教學機智運用合理恰當,不失時機

上課期間,教室的門突然被大風吹開。方主任及時抓住這一突發現象,不失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聯絡課本,順理成章的引出了因果聯絡這一哲學概念,效果很好。本來只是一次突發的自然現象,方主任能抓住機會,及時聯絡到所講內容,表現出了很高的教學機智。

提一點建議:如果在訓練階段,讓學生不僅動腦,而且結合題組動動手動動筆,我想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僅僅是思維訓練形式上似乎單薄了一些。

楊主任的課整體上講是一節複習課,內容為字音複習專題。在正式開始本節的複習內容之前,楊主任現對上一節課留的作業,也就是20xx年聊城市高三二模考試的部分試題進行了講評,然後進入了正式內容的複習。總體上看,楊主任的課是很成功的。表現在:

一、講解語調準確,語流順暢,節奏適中

楊主任講課有板有眼,有張有弛,節奏把握十分準確到位;語調抑揚頓挫,標準流暢聲情並茂,教態親和自然,語速快慢有序,錯落有致,表現出很高的學科專業素質,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讓人感覺聽語文老師的課和聽其他學科的課就是不一樣。這種專業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而是一種長期有意磨練的結果。我認為,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向楊主任那樣練就紮實的基本功。這樣才能為自己以後的專業成長和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與學生互動良好,氣氛活躍

上揚主任的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可以說學生一直在“插話接舌”,但學生插的話不是廢話,而是對老師講解的一種積極迴應,是學生思路一直跟著老師思路走的一種表現形式。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與老師呼應的程度是學生參與課堂的一把標尺,是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的表現。我認為,這也是一位高水平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老師專業知識非常豐富深厚,水平不可謂不高。如果讓這些老師參加考試,拿高分兒肯定不成問題。但是,在這些老師的課堂上,經常出現老師講的津津有味,而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現象。究其原因,我認為,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使然。如果老師一味滔滔不絕乾巴巴的講,完全不顧學生的內心感受,最後勢必會導致學生最終忍無可忍,不再給老師面子了。因此,老師們,尤其是年輕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和學生的互動,注意引導學生的思路和老師的思路同步。這就要求老師增強語言的趣味性和邏輯性,考慮到學生的內心感受和理解能力。只有這樣,咱們講的課才受學生的歡迎。

優秀評課稿11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所以,我們現在使用的新教材相對於課程改革以前內容有了很大的改變,它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參與數學學習的活動機會多了、效果好了。

本學期,我們六年級數學銅匠一節課的內容是《位置》,課題一出示,學生就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天天都跟位置打交道,太熟悉了。接著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及其他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學生興致就更高了:於是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描述方法,學生的描述方式存在的問題也顯示出來,怎麼辦呢?數學知識對於位置的描述有統一的規定……在新知的探究過程中,也始終是圍繞班級座位為研究中心而展開,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較輕鬆地認識和理解了關於位置的描述中列與行的規定。從而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成功感,更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這樣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也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練習題所編排的內容也都是與實際密切聯絡的。如國際象棋的每個棋子所擺放的位置;動物園示意圖;城市的地圖中“地名索引”;再如生活中的數學中所介紹的圍棋棋盤橫線和縱線的劃分,地球上的經度和緯度也都是利用了位置的知識。解答這些內容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廣泛應用。

貼近生活學習數學,能使學生意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教學的尾聲我設計了讓學生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數對,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1、新課引入比較自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使學生產生認知從突,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

2、練習設計中體現了層次性和趣味性,也注重了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

3、本課充分發揮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4、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精練,體現了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5、在整節課中教師無論從語言和肢體表現上始終充滿激情,從而感染著學生,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於比較興奮的狀態,提高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效率。

優秀評課稿12

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為“智慧課堂,有效教學”,下面就讓我來談談本次聽課活動中的所學所得:

1、智慧課堂凸現“智慧”的引入。

本節課的內容是《用字母表示數》,對於學生來說,用字母表示數有點抽象的味道,在課前談話時,黃老師通過問學生“你認識我嗎?”“你叫什麼名字?”這兩個問題,概括起來可以說,“你們都認識我”,“你們都是學生”,有種醉翁之意不在此的感覺,可細細品味,卻涵蓋著“概括”這個詞的意義,讓學生對概括有明確的感知。

2、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在課的匯入部分,黃老師出示的一則失物招領,學生從“a元”猜想得出各種可能的數目,而又把各種數量濃縮回到字母“a”,引出“用字母概括數”,在此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活來源。在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和練習設計中,也充分體現了生活化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

本課的內容是安排在五年級進行教學的,黃老師現在放在四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相對來說起點拔高了,但在教學中,黃老師始終扮演著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依次出示小旗,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小旗的行數與小旗面數,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接下來小旗的行數和小旗的面數會是怎麼排列的,當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這樣共同探討概括出小旗的行數和小旗面數之間的關係。課堂上學生們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黃老師為大家準備的表格的思考和填寫中。而在接下來概括三角形個數與線段的關係中,黃老師先帶領學生進行觀察圖形,依次出示圖形的同時讓學生猜測線段的條數,每次的猜測都調動的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當出現省略號時,更是把動態的活躍引入到靜心的思考,學生此時的安安靜靜的整理,是一個知識梳理的過程。從中黃老師得心應手的調控課堂,學生活躍的思維和冷靜的思考盡收眼底。

4、練習設計多樣,形式靈活。

在本課的練習中,有砍木頭和路程時間問題,數學日記和兒歌中的用字母表示數,形式多樣。但我更看重的是練習的靈活性,在砍木頭這題中,黃老師直接提供砍的刀數用“x”表示,木頭的段數用“x+1”表示,讓學生思考砍的刀數和木頭段數有哪些可能並在表格中填寫。這本來在我認為已經是逆向思維了,可黃老師充分利用本題,反過來問學生如果木頭的段數為“y”,砍的刀數是什麼呢?有的學生說是“y+1”,也有學生說是“y—1”,在這裡黃老師沒有直接判定學生是否正確,而是從數量關係上去處理,使每個學生最後都選擇了“y—1”。值得學習,不但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而且從學生的思維方面來說,提升了一個層次,避免了學生形成思維定勢。

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內容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整節課給學生一個概念,那就是用字母“概括”數。黃老師的“輔”和“放”都非常到位,給學生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思想,整節課給我留下的影響深刻,希望今後能多聽聽這類的課。

優秀評課稿13

今天早上,我們聽了王老師的《五彩池》一課,感受到她那自信大方的教態,激情洋溢的話語,恰到好處的點撥。整堂課,王老師都以飽滿的情感調動著學生的情趣。 這節課的優點很多,我們簡單地來回顧幾點:

1、王老師非常重視朗讀,以讀為本,整堂課都回蕩著學生的朗朗讀書聲。學生走進文字,在老師的激勵、讚賞中,通過讀中感悟,悟中再讀,開啟了思維的閘門,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他們朗讀中,繪出形異色美的“彩池” ,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

2、本課時的重點是教學第二自然段。王老師把握住了學段特點,通過抓重點詞語、重點句子、教師範讀、學生反覆誦讀等手段,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水池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等特點。比如“漫山遍野”的理解。“閃耀”這個詞教學。分號的強調和學習等。這樣巧妙地突破難點,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真正體會到五彩池那美妙神奇的景象,並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熱愛大自然情感的薰陶。

3、串讀第二自然段,整合整段內容,也是本課一大亮點。在學完第二自然段四個句子後,師生通過合作朗讀,教師簡潔、精美的引導語為學生的理解做了鋪墊,讓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明晰文字思路,共同整體感受五彩池的美。

總之,整節課,流程清晰,塊面清楚,師生活動自然流暢,前後渾然一體,學生在寬鬆民主的情境中充分展現自我。

但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想讓王老師呈現一堂更為完美的課,下面是我們一年級段老師的一些小小的建議。比如:

1、王老師的課上得非常細緻、紮實,尤其是前面部分讓學生充分地讀,反覆地讀。在指名讀時,叫到的學生比較多,導致後面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很匆忙。我們在想,中間的教學節奏是否能緊湊些,捨棄一些不太必要的操作,使得整堂課的教學自然和諧。

2、根據年段目標,可以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 、精彩句段,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王老師確實也努力在這樣做,指導學生理清敘述的順序。但對課文語言的挖掘是不是能再深入些?文章的優美,學生已經感受到了。是否能從另一方面來進一步學習文章。比如對語言的模仿運用,學習作者是怎樣寫五彩池的美,從事物的各個方面來進行描寫。學習文章的寫作順序和方法,比喻句的運用,過渡句的使用等。

①比如學生字詞的積累。可以給學生拓展積累詞彙的空間,讓學生在劃、記文字中有關色彩詞語的同時,再由學生聯絡生活中所見的色彩,仿說,動筆積累,從而培養學生感知色彩的能力。

②安排一個小練筆填補空白。第二自然段,可緊扣輻射全文的文眼“神奇”,抓住文中的省略號,讓學生想象作者未盡舉的五彩池的神奇形狀,並用文中的句式“有像……,有像……,有像……”,把想象中的種種形狀寫出來。通過寫,五彩池的千姿百態得以充分展現,學生對它的神奇的理解和認識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昇華。

③ 學完第二自然段後,讓學生學著第二自然段的寫作方法,也寫五彩池另一處美麗的景物,進行交流反饋。這樣在讀寫練習中鞏固、積累,在遷移運用中內化、提高。

如果教學第三自然段來不及,補充上這個練筆的環節,應該能夠使課堂充實了。

3、還有一些非常小的細節問題。比如四上年級的課堂中,是否還要強調給自然段標小節號?在自由讀第二自然段中,數數共有幾句話,標出序號,這個要求是否可以刪去?

優秀評課稿14

今天聽了鄧老師的一節計算教學課,深受啟發,鄧老師把枯燥的教學內容,賦予了生命力。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雖然每個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背景、數學活動經驗、所處的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參與遊戲。如何把握這一理念的指導,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而不再是定論式的學習數學知識。於是在開課前鄧老師首先和學生玩了一個遊戲:老師說喜歡幹什麼,學生接著說我也喜歡幹什麼。這個遊戲的趣味性、層次性引得了學生的熱情參與,調動了學生的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上課激情。接著老師創設了遊樂場的情景,抓住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一開始便以一種愉悅的情緒進入學習情境,為能主動探究新知打下基礎。課堂順著一根主線:創設情境―自主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選擇最優的計算方法―實際應用找出規律,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遷移類推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從而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精心搭建平臺,讓學生經歷演算法形成的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題地位,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感悟演算法的最優化。

只有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去經歷、去感受口算方法的形成,才能記得更深、理解得更透。鄧老師鼓勵學生自主創新:“你還有什麼演算法?”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支援並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熟悉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張揚個性。但是在張揚個性的同時也讓學生通過對各種方法進行分析、討論、比較,悟出最佳方法。在這節課中,鄧老師首先用9人玩旋轉木馬需要多少元引入課題,這個問題學生可以用表內乘法解決,從而引出要是有10人玩需要多少錢?接著引出20×3等等, 將學生置於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來學習數學,既可增強學習的興趣,又能使學生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然後在學習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把題目擴充套件到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層層深入地進行質疑,乃至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把所要學的新知有效地進行分解、分散重難點,讓學生既能夠得著,又得跳一跳,最後適時引導學生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整個過程鄧老師圍繞著數的組成這個中心思想而展開,不僅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的理念,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讓學生明白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計算方法、在計算方法中感悟口算的規律,深刻感知數的組成。於是學生交流演算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多種形式較好的進行演算法最優化的滲透。大多數學生都自主的選擇先把整十、整百數後面的0不看,轉換成表內乘法,再看因數末尾分別有幾個0就添寫幾個0,認為這種方法最簡便,而且更適合自己。

通過與同伴的比較,學生自己達到對演算法的優化,這一過程是學生自己的優化,最佳方法的得到不是老師強加給他們的,而是在他們與同學的交流中、在自己的探究中感悟出來的,重要的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類推的能力。

三、給學生一個跳躍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中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並有效地運用到以後的學習中去。

俗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節課的知識是很容易的事,但在如何體現新理念,如何讓學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呢?在後面的中獎遊戲這個練習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開放性、有序性、趣味性。在這個練習中不僅對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靈活的進行了鞏固,更為部分基礎好的同學鋪墊了展示的平臺。很好的對本節課簡單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進行了延伸。於是在學生學會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時,滲透了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思考得出可以用類推的方法進行口算,這也是數學中的一種學習的遷移方法。

優秀評課稿15

今天,我聽了王老師上的《口算乘法》這一課後,有以下的想法:

1、 能聯絡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

王老師讓學生自主的從主題圖中尋找資訊,並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著,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並在生活中得以應用。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王老師讓學生自己發現圖中的數學資訊並提出數學問題,從而引出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繼而讓學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後在多種演算法中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怎樣算比較簡便?”使演算法得到了更優化,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探究口算算理時深入淺出,使學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這可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王老師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

3、 口算練習的呈現方式多樣,並能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