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合集】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評課稿,評課有利於資訊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麼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合集】

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1

11月19日,我到三(2)班聽了周亞婷老師執教的《金色的草地》。周老師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堂常態課,這更有助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這節課給我的啟發有以下幾點:

一、緊扣單元目標

第五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在第16課的教學中,周老師圍繞單元目標帶領學生研讀文字,在最後呈現的板書上,也明確了觀察方法:“定向、持久、思考”,課堂達成度很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要充分利用好單元頁,從教學總體要求著手,圍繞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對教學作出整體安排和統籌規劃,合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能從文字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二、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在周亞婷老師的課堂上,當她一個問題提出後,學生們一個一個迫不及待地都舉了手,周老師卻讓他們把手放下,讓學生認真讀完並思考後再去回答問題,她說我要的舉手是你經過思考並且是認真思考後的結果,而不是憑感覺回答問題。反思我自己的課堂,當我問出問題後,有反應快的同學舉手,我就會讓他回答,卻沒有顧及到其他學生,可能他們完全沒有來得及思考,部分學生課堂參與性不高。

三、明確朗讀要求

在二班的黑板上,周老師明確寫下了課堂朗讀要求,朗讀通順,正確,不添字漏字,有感情等。在學生朗讀完後,採用打分的形式師生評議。我上課時,也會讓學生進行朗讀評價,但沒有明確要求,周老師這樣將朗讀要求明確,學生就有據可依,也知道自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四、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語文不外乎聽、說、讀、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課堂上出現學生結結巴巴的時候,我往往是用自己的語言來提示學生,請學生接著往下說,希望學生能說出我心裡的答案,實現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目的。但是通過聽周老師的課,我有了新的體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師不斷的啟發下逐步培養起來的。讓學生把話說完整,學生自然會反思自己在表達時哪部分沒有表達清楚,並努力地進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不斷換詞使整句話更加完整,這樣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巧妙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語言精煉、指令明確

周老師的課堂給我的感覺就是乾脆、利落,她的每一個要求都很明確,學生能夠很快理解並及時行動起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我有時一個問題要重複多次,有時還會問一些價值不大的問題。當然,我認為學生一節課的表現是周老師長期培養結果的呈現,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修煉自己的課堂語言。

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2

本週,我們學習了第十六課《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是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本單元圍繞“觀察”這一語文要素編排了兩篇精讀課文。《金色的草地》是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生活在鄉村的小男孩觀察發現草地顏色變化並尋找原因的過程。語言平實,意境優美。本節課,我首先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接著瞭解“我”觀察到的草地顏色變化及原因,感受“我”觀察細緻;最後分享自己的課外觀察實踐。本節課內容比較清晰,學生也較易梳理文章內容,重點是學生如何通過文章學習,體會到留心觀察的好處,認識到仔細觀察的`意義。而要達此目標,我認為一方面需要教師有意引導,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能夠凝練語言,讓學生體會到草地的美與神奇,從而感受到觀察的細緻。而我在這方面的基本功顯然是不夠的。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麼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特級教師李吉林認為,在情境教學中,直觀手段必須與語言描繪相結合,當情境在兒童眼前展現時,如缺乏教師語言調節支配兒童的認知活動,那麼兒童往往會熱衷於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而忽略了對整個情境的感受。教師語言支配著學生的認知活動,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打磨自己的語言。在教學《金色的草地》時,我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合理地設計了學習板塊,但由於語言不夠有感染力,學生的收穫自然也是打折扣的。教師語言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依託,也是師生交流的重要紐帶。尤其對於語文教師而言,更是如此。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其最基本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建構語言,學會表達,這也是學生學科素養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示範性就更加凸顯。

語文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語言素養,對此,我認為我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更加細緻地進行有效備課。備課時,我不僅要熟知板塊與流程,更要琢磨各種過渡語,讓流程更加順暢。同時,要關注學生,進行充分預設,從而使評價語更加有針對性,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二是多拓展閱讀,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教師只有開啟自己知識面,獲取更加豐富的語言材料,並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才有可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從而給學生帶來收穫。

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3

《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級上冊的教材,渴望呢工4個自然段,其中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

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這是為什麼呢?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中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該關注構段的方式,引導孩子關注段的結構這非常重要。而這一段文字是比較中段課文中比較典型的語段,因此我們在引領孩子們在學習這段文字時,不僅要讓孩子們讀懂內容,知道草地是金色的原因,還因瞭解並掌握作者的寫作順序,前半段與後半段的內容是怎樣連線的。關注語言表達的形式

張老師給我們提出了這樣關注段式的教學思路

1好好讀讀這段話,數數共有幾句話。

2、再讀這段話告訴我們幾個意思,先告訴我們什麼,又告訴我們什麼。

3、引讀,師讀表示時間的詞語,生讀後面的內容。引導學生弄明白作者寫草地的變化的時候是按什麼順序寫出草地的變化的

作者從早上寫到中午,又寫到晚上,寫得多有順序呀!讓我們按這樣的順序再來讀一讀。

4、抓住連線句。讀著讀著,我們便要問,草地一會兒變成綠色,一會兒又變成黃色,這是為什麼呢?文中的我是怎麼弄懂這個原因的呢?

5、學習草地變化原因的句子。

讀好“原來”。指名讀,句子,讀這個“原來”,你有什麼感覺?當你帶著好奇,帶著疑問,在草地上看啊,想啊,想啊,看啊。終於弄明白草地變顏色的原因了。你會怎麼讀這個“原來”?你帶著怎樣的心情讀的?

6、前後兩部分是怎樣連線的呢?

前面寫草地變色,後一部分寫草地變色的原因。同學們看這兩部分是怎樣連線的呢?原來這個問句的作用這麼大呀?可以分男女生讀,老師讀中間的問句。

也是三年級的內容,課文第二節內容寫的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顏六色的顏料。其中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句式是一樣的。

“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處理這兩句時可以採用對比讀的辦法。媒體出示這兩句話,1、 男同學讀第一句,女同學讀第二句,2、 師讀第一句中的某部分,學生讀第二句中和老師讀的想對應的內容。

3、 再學生這樣反覆對讀

4、 讀著讀著,你有什麼發現?(字數相等、都是先說秋雨把什麼顏色送給誰,再說什麼想什麼,最後說什麼怎麼樣。)

5、 出示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根據句子補充完整。學生把這兩個句子基本上背出

6、 仿照這樣的句式說話。(仿說或仿寫要在充分朗讀、充分背誦的基礎上)仿寫目的不應該在說的內容上,而應該重點放在語言的表達形式上,即這樣的句式上

7、 這段後面的內容可以用引讀的方法,指導讀出田野豐收的熱鬧景象和菊花的五彩繽紛。另外引導表達方法的不一樣。

一節課不要面面俱到,要把一個句式,一個句型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裡就很成功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