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評課稿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8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怎麼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聽課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課評課稿14篇

聽課評課稿 篇1

看了這段教學視訊,讓我對何老師的精彩教學非常敬佩,也讓我對國小美術教學產生了很多想法和反思。相對於過於花俏的美術課,這節課時樸實的,是注重實效的,它實實在在的鍛鍊了孩子們的美術技能,培養和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和素養。

美術課要教給學生什麼?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造型藝術,首先要弄清楚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的教學目的是什麼?不是培養畫家,不是培養特長生,不是美術專業的考前培訓,而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中關於美的素養的一門學科。

在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這個目的被細分成豐富多彩的各種課型,,被分為一個個小的教學目標貫穿在不同年級段的美術課中。

基於以上因素,授課者在備課中,要想清楚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通過本節課,要教什麼?要讓學生學會什麼?樹好這個靶子,才能在教學設計中有的放矢,刪繁就簡,緊扣教學目標和主題。

美術課如何教?

一節課有了明確的目標,下來要思考解決的就是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問題。俗話說,教無定法,在班級授課環境下,受課堂時間的制約,我認為最好選用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除掉花俏的擺設環節,迴歸到簡單、實用、快樂的高效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好教學活動,讓孩子有極強的表現慾望。一般來說,好的作品欣賞、好的匯入、或者是教師的高效示範展示,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緊扣美術的本體,一定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術”的問題,也就是最基本的表現方法和技巧。這是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也是隻有美術課才能解決的問題。為了讓學生直觀的學習到美術造型的表現方法和表現技巧,教師的.示範顯得尤為重要。大氣,直觀,準確到位的示範,不但可以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還能為孩子們接下來的自主表現掃清障礙,使人豁然開朗,眼前一亮。另外,教師示範的過程,本身就應該是一個精彩的表演,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濃厚興趣。

美術作業怎樣評價?

美術課一般不會留課外作業,基本都在課堂上完成。評價一般採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幾種形式。但是現在更多的課堂評價都是為了完成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而評價,為了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做出的表面的、膚淺的、倉促的評價,達不到真正的評價目的。美術課的作業評價標準沒有固定的答案和模式,但是不管採用哪種方式評價,都應該要緊扣教學目標,鑑於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的限制,自評的時候可以教師可以給出評價指標和關鍵字,讓學生從指定的幾個方面去談。他評的範圍可以更廣泛,更適合人數較多的班級進行。教師的評價往往被學生認為是權威的評價,所以教師的評價要注意少些定性的評價,多些建議、多些鼓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美術素養都能獲得成長和發展。

不過,由於時間的緊迫,現在我們很多美術課的評價環節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的評價,這於我們現在班額過大,孩子的溝通表達能力所限都有關係。讓我們對美術課的評價和激趣好好探究,讓美術課更加精彩。

聽課評課稿 篇2

這次聽了谷瑞輝老師的《畫風》一課,給我很大的啟示:一堂語文課結束後,學生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習得什麼,學會什麼?

語文教師要有語文的本體意識,不能輕視對文中語言文字的感悟,老師切不可忽視依據文字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語言訓練,為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自由感受和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谷老師指出文中四位孩子的話,可以讓學生內化語言,讓學生依文中的句式:誰畫了什麼?什麼怎麼樣?風在哪裡?說說你是怎樣感受到風的?還可以這樣:誰說:“我也會畫風,風把什麼怎麼樣?”通過多種形式的說,讓學生內化語言,體現語文的本體意識。

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是人物的對話非常多,那麼如何讀好對話,如何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感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課堂中,對課文的感知主要通過朗讀的年齡特點,從“讀”入手,以讀為本。谷老師讓學生讀得有層次,讀得有提升。讀書的形式多樣,角度不同,層次分明:有“整體通讀”;有“重點細讀,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整體回讀,分角色朗讀”。學生親歷讀書的過程,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悟著語言的形象美、意境美。

我覺得語文課上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儘量省出時間來讓學生多讀、多思、多寫、多背、多練。只要我們在紮紮實實的訓練上下功夫,就一定會提高教學效率,學生也就一定會學有所成。

聽課評課稿 篇3

一、複習匯入:

1、齊讀課題。

2、複習生字詞。

⑴下面這些詞你能讀準嗎?開火車讀。(出示)

著急焦急非常一定拍拍翅膀決心

⑵我們再來看一組描寫小鳥的詞語,你會讀嗎?指名讀、齊讀。(出示)

綠色黃色一閃一閃羽毛嘴巴眼睛

【評:從分類認讀詞語中可以體會到教者的巧妙用心,既鞏固複習了舊知,又為下文學習小鳥是什麼樣子作好鋪墊。】

二、精讀課文。

1、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

出示:這是一隻的小鳥。生自由讀課文。

【評:抓住教學主線,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指明方向,同時也讓學生去整體感知課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小鳥圖,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出示: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一閃一閃的眼睛

指名讀片語。

(2)課文中也有一句話寫出了小鳥的樣子,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姑媽送我一隻小鳥,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非常可愛。

指名讀,“非常”是什麼意思?你能換一個詞嗎?

再指名讀。

【評:出示小鳥圖,讓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說、去思、去讀,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讀書的機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流暢。】

(3)除了可愛,它還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讀一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指名說。

【評:再抓住教學主線,讓學生中在閱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同時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邊讀邊思考”。】

你們從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話看出來的?

出示:我把它放進籠子裡,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他一動也不動。

指導朗讀:讀出小鳥的傷心、孤獨。自由練習。指名讀。

【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呢?自由讀第2自然段。

指名說。

(2)出示:突然,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我抬頭看去,原來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指名讀。

“焦急”是什麼意思?在課文中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和“著急”有什麼不同呢?再讀。指名說。師範讀。指名說。

【評: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用同義詞理解詞義。同時不忘對同義詞進行辨析,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3)(出示句式: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好像在說。)

(出示句式: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好像在說。)

想想如果你就是這隻小鳥,離開了**的懷抱,你會說些什麼?媽媽會說些什麼呢?

【評: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由要我說變成我要說,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4)學習詞語:心急如焚。(板書:心急如焚)領讀。

練讀,指名讀,齊讀。

4、師引讀第三、四自然段。

如果此時你是那隻小鳥,你會對“我”說些什麼呢?你會怎麼誇獎他呢?

5、出示: 我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我想,一定是小鳥的媽媽找孩子來了。

我看了看籠子裡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

輕聲讀讀。你覺得哪一句讀得最好,最能讀出小男孩對小鳥的愛護,你就讀哪一句。

【評: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6、他這麼喜歡這隻可愛的小鳥,為什麼決心放小鳥呢?(指課題)

7、這時小鳥回到了**的懷抱,飛回了廣闊的天空,這時的小鳥又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呢?(指板書)

【評:第三次抓住教學主線,雖說是讓學生說說此時小鳥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讓學生受到了薰陶、感染與教育。】

8、小結: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愛護小動物,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9、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羽、非”。認讀。

2、你們看,這兩個字有什麼特點?

3、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非”。

“羽”不用老師教,相信你們也能寫得很好。開啟《習字冊》,寫吧。

【評:指導學習生字,先讓學生比較,找出共同點,再重點指導一字,剩下的字鼓勵學生自己去觀察、臨寫,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不足之處是學生書寫的時間少了一些。】

評課:

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事情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吳瓊恬老師的課,充分反映了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課堂上每個學生都都能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點燃了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著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語言。

古希臘生物學家、散文家普羅戈曾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兒童的想象力是最活躍,教師給學生插上那一雙雙想象的翅膀,在知識藍天中展翅高飛。吳瓊恬老師讓學生當翻譯家,充分引導學生看圖後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思、去說,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的機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名動物語言的翻譯家。她的課,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將思維與語言得到了同步發展,想到什麼說什麼,並且能把所想的內容清楚地說出來。

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吳瓊恬老師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顯得那麼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閱讀教學中,吳瓊恬老師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能照顧暫差生;對於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吳教師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對於膽小的學生吳老師給予他們鼓勵、膽量,對於答錯問題的學生給予方法、尊嚴,對於積極發表見解的學生給予熱情、成功,整節課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四、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本文通過敘寫小作者放小鳥的經過以及當時的心情,從而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課文中的小作者非常喜歡小鳥,但他為了小鳥生活地更加幸福快樂,毅然把小鳥放了。與此同時,他的這一舉動使自己高興,小鳥高興,小鳥的媽媽也高興,說明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也要想想別人。對於學生來說,從這篇課文中悟出了一個道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對於教師來說,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課文讓學生受到了薰陶、感染與教育。

聽課評課稿 篇4

教學過程:

一、單元匯入,揭題解題。

1、師: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一幅名揚中外的古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什麼叫“名揚中外”?

2、(課件欣賞)說說自己的感受。

3、這幅畫叫什麼名字?你對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預習資料)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師:課文將怎樣向我們介紹這幅古畫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生自由地讀課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讀文。

3、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

三、精讀課文。

1、現在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讓我們一起再欣賞一下這幅畫吧。

2、這幅圖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想用什麼方法來讀懂課文呢?引導學生讀讀課前的閱讀提示,明白學這一課可以用“圖文對照法”。

3、自由讀文,對照圖畫,看看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那些內容?簡單地標註在文字旁邊。

4、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1)讀第2小節時,重點引導學生看圖上畫了哪些人?通過讀句子,並想象補充省略的人物,來體會“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體會張擇端花了很大工夫,畫出來的畫了不起。

(2)讀第3小節,重點也是看圖、讀文、想象補充省略的內容,理解“形態各異”,引導朗讀“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麼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從而體會畫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3)讀第4小節,先引導學生看畫面說說看到了什麼,體會畫的生動、精彩。老師再生動地朗讀這段文字,請學生閉目想象彷彿聽到了什麼,進而體會“張擇端畫的畫,是多麼傳神啊!”

5、朗讀課文第5小節。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麼有趣生動的課文,現在你想說什麼?

四、單元總結,延伸課外。

1、師: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記住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課件)

2、師:本單元的其它幾篇課文也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領略了巨人盤古開天闢地神話的魅力,還欣賞了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結晶──趙州橋。讀了這些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學生暢談感受,體會到民族文化的燦爛,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等。

3、師: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同學們一定已經收集和閱讀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請繼續準備,下次我們將作專題交流和展示。

板書設計:

2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清明上河圖》

人物 街市 情景

評課:

本課文章較長,但教師能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淺顯地學習課文,看得出教師的聰慧。教師在課堂中採用分段朗讀理解的方式,對於描寫具體的句子充分練讀,效果很好。學生欣賞了《清明上河圖》,感嘆頗多,對於課文的學習理解有很大的幫助。分段仍然是學生比較輕鬆解決的問題,對於個別不同意見,孩子們積極踴躍的幫助其糾正。課後還須加強讀文練習。

聽課評課稿 篇5

本課教學以設計編寫簡單的程式為任務主線,熟悉VB程式設計的環境,學習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將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及思想滲透到真實的任務情境中是一種比較高效務實的教學策略。避免單純的概念說教,也容易實現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的具體落實。教師能夠講清視覺化程式設計的.幾個重要概念。學生也按教學設計完成小程式的編寫任務。教學中師生交流和諧融洽,學生學生認真,同學間交流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可見平時教師教學嚴謹,學生訓練有素。以下就幾個方面做簡單點評,希望批評指正。

1.過程與思想 本模組教材《演算法與程式設計》以VB語言程式設計為載體,通過讓學生親歷具體的程式設計案例,學習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思想與方法。程式設計是過程,而在完成程式設計中學習通過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學習程式設計的基本演算法,進而引導學生體會程式設計思想是本模組的重要教學內容。而本節課正是基於前兩章學生學生程式設計結構之後,對視覺化程式設計的方法與概念的一次整理與總結。教師在出示教學目標時應明確指出本節課不是做一個VB程式,而要淡化“VB”的概念,要將學習內容擴充套件到所有計算機程式語言的共通的程式設計理念。通過程式設計學習思想與方法才是真正的目標。

2.通過交流理解概念 本節中概念集中抽象,如:物件、屬性、方法、過程、事件等。教師將幾個概念集中講解,之後切入到小程式的製作中講解設定物件的屬性。前後銜接有脫節之感。在上課的前23分鐘進行全體控制時間有些長,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一些概念可以讓學生來舉例,看看學生是如何理解的。教師補充。對於控制元件箱裡的控制元件,也可讓學生先試試。

3.整合促進高效 本節教材有程式設計的概念,也包含認識控制元件的教學內容。內容與概念學習分開安排。教師在講解時將兩部分內容整合在一起,把控制元件的學習融入到“物件”這一概念上學習上。在容量上實現了1=1+1,在教學時間上實現1+1<2,提高了教學效率。

本節課整體上來講是一節成功的課。學生學習狀態積極,程式設計習慣好,作業完成情況較好。經過一年高中資訊科技教學實踐,納老師已經總結出一些值得同行借鑑的教學經驗。 希望今後大家多進行交流。

聽課評課稿 篇6

美在心中.溢於言表。語文的閱讀教學擔負著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礎教育.也是愛的教育(人文).有人認為它還是美的教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讀也是美的。很多的文字本身就是對美好事物的優美呈現.體現了作家對美的嚮往與追求。這是作者要傳遞的一個重要資訊.也是語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並非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審美的能力.每個人對美的欣賞也可能因人而異。這位老師不僅對美有較高的鑑賞能力.而且她能在課堂上很好地作出詮釋.能再現情景——用真實可感的美圖.用優美婉轉的描述。電子影象或許已經不是現代課堂上的新鮮之物了.關鍵在於使用者這次並沒有生硬地進行展示.而是以圖片為引.把學生引進文字.匯入生活。三者的結合還頗為巧妙.如她把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花團錦簇”和“奼紫嫣紅”放在了一起並適時出示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如在理解“應接不暇”的時候.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就像姚淑華老師說的“答案就在文章裡”.我覺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師還特意把這篇美文中的詩情畫意展現出來.為此她別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編排成詩的格式.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這些嘗試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請原諒我的少見多怪)靜心一想:散文與詩歌確實有許多共同之處。老師在引導學生感受美.發現美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積累.如開頭詞語的

匯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環節——一枝一葉總關情

過渡——嫁於春風不用媒

小結——似曾相識燕歸來

氛圍——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是一節高品味的語文課.課堂上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有品詞析句、潛心會文的過程、有聽說讀寫的訓練.這就是語文課。同時.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如春風化雨.點點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有巧妙的點撥.由衷的讚美.熱情的鼓勵.頗有大家風範.課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獨具匠心.當學生情感達到高潮的時候.季老師戛然而止.恰到好處.學生意猶未盡.“英雄”的韻律餘音繞樑.三是不絕。

總之.今天的三節觀摩課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雖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猶如維納斯並不因為斷臂而影響了她的美麗。今天的三節課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師在南街國小聽了王淑軍老師執教的《小稻秧脫險記》和趙豔紅老師執教的《開天闢地》兩節閱讀課.收穫頗多。下面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兩位老師教學基本功紮實.能時時刻刻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始終是課堂上的引導者.組織者.始終以學生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交給了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王淑軍老師執教《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時.注重了朗讀和寫字的指導。王老師檢查詞語讀音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讀.在容易錯的字音上.王老師進行了強調與強化.力爭全體學生都能讀正確.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學會。在檢查朗讀課文時.注重了學生朗讀姿勢與朗讀能力的培養。王老師從細節處著手.讓孩子們掌握讀書的正確姿勢.並教育學生要大聲地、口齒清晰地把文章讀出來.這就是朗讀。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陽光、自信.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而且.老師親切的語氣.微笑的面容也給了學生讀好文章的信心。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是國小階段重要的語文能力訓練。王老師在了無痕跡中達到了這一要求。王老師在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時.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小組內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書寫時應注意什麼.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聽趙老師在執教《開天闢地》.可以用“行雲流水”一詞來評價。整個教學過程趙老師始終以文字為依託.讓學生藉助多媒體課件在與文字的對話中去感悟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如.教學“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這個巍峨的巨人……”兩個自然段時.引導學生觀察他的動作、神態.再讀句子.讀懂了什麼.從哪讀懂的?讓學生再做做盤古把天和地分開時的動作.師此時配樂朗誦.學生在舉臂一分多鐘時的累與盤古的“一萬八千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盤古的偉大精神躍於眼簾;緊接著.趙老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獻身精神。

很感謝兩位老師的辛勤勞動.能帶給我們一些收穫.一些思考。還有幾點建議與大家一起商榷:

1、王淑軍老師在教孩子們寫字時還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老師要在孩子們中間巡視指導.在孩子們的本子上寫幾個範字.讓寫的不好的學生零距離地學習臨摹老師的字型.更能拉近師生情感;還可以讓幾個學生到黑板上去寫.調動孩子積極性.讓孩子真正喜歡上寫字。

2、趙老師整體上看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太少.感覺像蜻蜓點水。開課伊始.就直接問:盤古是怎樣開天闢地的?標畫有關語句。在學生對整體還沒有意識時.這樣未免太倉促。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對話.是閱讀教學中的一道亮麗景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趙老師像是在牽著學生走.一步一步的沒有放開.學生在感悟時談的太淺顯.沒有真正觸及心靈。

總之.聽了這兩節課.讓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語文教學.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學生讀書時間少.問題意識不濃.想象力不夠.表達能力不強……這都與自己平時課堂上放的不夠有直接的關係。想起葉老曾經的號召.“所有學生要善於使用語文這個工具.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貢獻力量。”所以.對於一節普普通通的語文課.如果落實了該落實的工具性.影響了該影響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算是“語文課”了.也就有了語文“味”了。期待更多、更有語文味的好課不斷呈現.也希望這樣的活動更多一些。

聽課評課稿 篇7

一直覺得學習課文的第一課時無非是學學生字,讀讀課文,瞭解大意,學個故事的開始部分,沒有什麼花頭可言,想學的出彩並不容易。但是前幾天,聽了葉海娜老師執教的《普羅米修斯》,只覺得自己的認識是如此淺薄。葉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對課堂的把握,處理得恰當好處,第一課時也可以如此精彩。果真,薑是老的辣。

一、目標明確,學生學得明白。

在初讀課文這一環節,老師的要求非常明確:第一遍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生字詞;第二遍讀課文,能找找文中出現了哪幾個天神的名字,想想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學生學得更加認真、清楚,知道自己並不是為讀而讀,而是帶著問題讀。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智慧,使這一環節的學習呈現了層次性、目的性。

在檢測詞語朗讀環節,葉老師沒有一次性地出現一些詞語,只是讓學生簡單認讀。第一組出現了:鷲鷹、懲罰、肝臟,這三個詞,這三個詞有的字形難記,有的字音難度,還有的是多音字,教師進行了重點輔導。第二組詞語的朗讀就非常簡單的過關了,因為這些詞並不存在這些方面的難題。第三組詞語的出現又展示了教師的目的性:憤憤不平 氣急敗壞。“你知道這兩個詞是描寫什麼的嘛?”“是的,描寫心情的。那麼你以前有沒有積累過表示心情的四字詞語?”教師並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積累詞語。簡單的詞語教學學生卻學得興趣盎然,紮實有效。

二、方法滲透,學生學得輕鬆

在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環節,葉老師採用了兩種方法的引領。第一種,抓主要人物,理清文章脈絡。葉老師從詞語入手,出示:普羅米修斯 阿波羅 宙斯 火神 赫拉克勒斯,這些神的名字的詞語,讓學生讀準字音。再讓學生回顧預習的問題,這些人物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根據學生的回答,反饋,用板書展示人物之間發生的事情,並讓學生同桌互說鞏固。這個環節教師將概述文章主要內容,分解成了學生易於接受的'幾個步驟,從教學實際來看,效果很好。教師又適時小結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好方法,學法指導也隨機滲透其中,恰倒好處。第二種,藉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教師出示了填空內容,讓學生口頭表述,學生很快掌握。我想,學生在兩種學法的引領下,以後碰到類似的文章一定能很快掌握課文大意。

一節課下來,沒有什麼花哨的東西,卻讓人覺得學生學得那麼踏實,那麼窩心。這樣的語文課堂有著濃濃的語文味兒,我喜歡這樣的課堂,相信孩子們也一定喜歡。

聽課評課稿 篇8

幸虧,我來了!因為學校工作繁瑣,教學任務重,鑑於拼音組第一次磨課我也已經參加了,今天的第二次磨課本想著不用來了。慶幸我來了,並參加課後教研,今天收穫頗多,不虛此行。

前面幾位老師,尤其是蔡老師點評的全面到位,很精彩,這其中很多觀點我也很是贊同,接下來我談一談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

第一, 蔡老師建議我們語文教師上課一定要組織好語言,注重語言美,做到雅俗共賞,不要一味的大白話。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彰顯一下學科特點,在課堂中為孩子帶來美的享受,逐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點,我也感同身受,自己在教學中,因為缺少文學方面的薰陶,閱讀量少,談吐舉止實在缺少優雅。今天,第一次聽蔡老師提及韻文,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活潑生動的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更何況孩子們呢?

第二, 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就要抓住課堂中的生成性知識,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和難點,適時鞏固、複習、遷移知識,及時掃除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李寧老師的`課堂中,在“海底世界”環節,有孩子讀不準“yun yαng”的輕聲,老師做了提醒,孩子還是讀不成,說明這是一個難點。老師就要適當停下來,對輕聲的讀法進行補充教學。真正的教學,應該是為學生服務,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而不能只按照預設按部就班。

第三, 多媒體時代,一堂好課,不僅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教具也不可或缺。剛才聽各位老師討論做噴繪,買磁扣,準備磁性卡片,提前寫好板書貼到黑板上,如何在PPT中正確插入拼音,設定自定義動畫……瞬間覺得自己又out了。課堂中,孩子們看到各種豔麗可愛的鳥兒時一聲比一聲高的驚歎,看到各種高清的海底生物圖片時一陣陣的興奮,在調動了課堂氛圍,調整教學節奏之外,更幫助學生快速獲得了形象直觀促進對文字知識的理解。

感謝,與你們同行,在成長的路上有你們相伴,我才能走的更遠、更快、更穩!

聽課評課稿 篇9

聽說姚老師將給我們年輕教師開一堂課,內心不免有些激動,因為能聆聽名師的課對很多人來說實屬不易。姚老師教授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改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的《行道樹》一課,文章主要是借行道樹的自白,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信念。聽了真是受益匪淺。

這堂最為亮點的地方就該屬幾個主問題的設計,它不僅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關鍵是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師在匯入的時候就讓學生進行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會選擇在哪裡生活?”問題一丟擲,很多學生就開始積極地思考,有人說選擇在沙漠裡生活這樣可以將沙漠變成森林,也有人選擇在山頂生活,因為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在學生眾說紛紜的過程中,有人選擇自我奉獻,有人選擇享受生活,那行道樹會選擇在哪生活呢?它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學生就開始疑問和好奇,在想象的世界裡學生的思維又在不斷旋轉,升騰。於是,教師就帶著他們走進了行道樹的世界。接著,姚老師又設定了這樣一組有意思的問題:“請選擇下列句式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A讀了……,我彷彿看到了……;B讀了……我體會到了……;C讀了……我不理解的是……”。這是一組具有遞進關係的問題組,第一組的問題其實與教師一開始的引導是緊密相連的,“行道樹會選擇在哪生活呢?”學生的疑問在這個時候其實可以根據教師設計的這個句式“我讀了……我彷彿看到了……”來解開謎底;“那它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原因也很容易在“我讀了……我體會到了……”這個句式中找到,這樣循序漸進地賞析課文,學生就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行道樹甘願自我犧牲,無私奉獻,以苦為樂等等這樣的精神品質就浮出了水面;最後再以“讀了……我不理解的是……”這個句子來培養學生探究質疑的精神可謂水到渠成,學生自然而然地都想到了這個哲理性的句子: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是一個人生哲理,在對這個句子把握的過程中不僅學生感受到了行道樹的內心世界,而且教師也順理成章地達成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這一教學目標。

餘映潮曾經在他的論文中這樣談到:“主問題”對課文內容和教學過程都有著內在的.牽引力,每一個問題都能結構起課堂上一個教學活動的“板塊”。以“主問題”來帶動整篇課文閱讀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語文學習中的求索感、創造感、成功感,語文與人的教育、語文與人的氣質培養於是有了一片美麗的良田沃土。可見,主問題的設計和把握對提升一堂課的品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姚老師的課,處處洋溢著大家風範,她富有詩意的語言不但感染著在座的學生,同時也讓我這個後輩產生了欽慕之意。稍稍遺憾的就是:這堂課答似乎問答替代了美讀。

聽課評課稿 篇10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一則兒童喜愛的童話故事。葛老師能抓住童話特點,通過教師生動語言和形象的板貼畫,把學生愉快的帶入童話故事中在情境的創設中,學生積極的充當其中的角色,能自主的讀、演、說。根據我個人的學習感受,概括為以下四點:

一、教學理念全面落實,融會貫通

理論是行動的的指南。這節課,葛老師把《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一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很準,始終把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貫穿於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從聽、說、讀、從指導學生的識字到寫字,甚至到最後環節中深層的情感挖掘,葛老師把握的都非常好。第個環節落實的也很好。不僅如此,他結合新課改教學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沒有把一年級的孩子當作不懂事的孩子,沒有以老師的講代替學生的說話,代替學生的想像。而是把他當作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自己為主導。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生讀書的激情,使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流露真情;利用多種形式,內化文字的語言,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語一年級課標中寫的很清楚)

二、教學目標訓練紮實,達成度高

葛老師的這一課,教學目標設計的很恰當有一定的坡度,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體現了一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具體表現在:能抓住重點,安排詳略得當。能以朗讀為主,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在學習課文中去識字。重點抓住三處:小松樹的話、風伯伯的話和最後的“慚愧”。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在開頭設計了貼圖的環節,通過貼圖,調動學習興趣。分角色朗讀時,讓學生戴上頭飾,學生表演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同時教師能適當地指導學生對錶演進行評價,通過表演引導學生體會小松樹的驕傲、自滿情緒。課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教學環節設計緊湊,獨具匠心

葛老師的這節語文課備課充分,設計獨具匠心。從開頭的匯入課文,新授、總結等每個縱向的教學流程。設計的很緊湊,過度語銜接自然和諧,沒有生硬的感覺。始終能夠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最好的狀態來學習新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效果非常顯著。另外,為了讓學生讀懂課文,老師設計了多種促讀的方法,如邊讀文邊看圖,分角色表演讀、指名讀、集體讀、四人小組讀、師生共讀等等,並在讀後評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這樣的“讀”落實了語言實踐過程,不僅鞏固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還完成了每個教學目標。

四、教學語言獨具特色,富有童趣

對於教材的處理,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要多些情趣,少些理性。他的語文課就上的十分有情趣、有意思,學生學習興趣高,效果就好。葛老師的教學語言本來就很有輕柔,容易讓學生接近。加上整節課,葛老師能夠用一些鼓勵表揚性的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節課,有孩子們在教師賞識,讚許的目光下學習。在老師鼓勵關懷下成長,這種感覺,這種愉快的學習,孩子樂學,效果非常好。不僅如此,葛老師已經注意到通過貼圖、分角色讀課文等形式讓學生充滿樂趣地讀著、學著。

聽課評課稿 篇11

品題時從《天淨沙·秋思》引入,葉老師營造了一種淡淡的江南味道,一種淡淡的思鄉的味道,甚為巧妙。披情入文,很快地理清了行文的脈落,找到了分別描寫“流水”“小橋”“人家”的段落,為何先寫流水,再寫小橋和人家的一問,讓學生感受到,有了流水,小橋才依水而建,有了流水和小橋,才有了人家。葉老師從“自然風光”“童年趣事”“太平生活”三個板塊,讓學生融入作者生活的場景。接著又引入作者生平的資料,讓學生引用文中語言,說說作者愛的是故鄉的什麼,讓那份思鄉的情懷縈繞在課堂中。

這樣詩意的課文,又是略讀課文,而且是抒情散文,對教者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王老師評課後,我仍然有很多解不開的疑惑。

疑惑之一:略讀課文,如何讓學生得“意”?

按王老師的說法,略讀課文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粗知大意。但這個“粗知大意”的維度有很多,如主要內容、總體印象、寫作順序等方面。那麼,對於此文而言,要從哪一個維度進入,讓學生得“意”呢?哪一個方面,才與文章的特點相吻合?再者,這“意”,到底是什麼“意”?意思的意?意象的意?意味的意?意韻的意?王老師說的這個意,我現在真有點不得要領啊。況且除了整體的粗知大意,還要牢牢抓住語段粗知大意,這不是難上加難嗎?語段完了後,應該還要“走一個來回”,迴歸整體吧?那又該怎麼做呢?

疑惑之二:既是略讀課文,又是抒情散文,如何設計得“形散而神聚”?

本文的“神”是思鄉,在這篇抒情散文中,美妙的文字如珍珠灑落一地,如何以“思鄉”為線,把它們串連?如何使自己的'教學設計"教也如散文一樣“神凝”?是把小橋、流水、人家分開講,每次都回歸到“思鄉”上?這樣又如何避免塊狀、平面的推移,體現層次的提升呢?既然不像精讀課文那樣品詞品句,又抓住哪一個點來體會“思鄉”呢?我真是越來越疑惑了。

疑惑之三:今後的略讀課文怎麼教?

現在我總算清楚了一點,那就是略讀課文要上出“略讀”味,要上出文體感。但是,到底怎麼操作?今天《小橋流水人家》是抒情散文,要抓住“神”,那明天要是換一課,我又該抓什麼?王老師說要對文字細讀,要對文字有“一種敏感和警覺”,可略讀課文又不必深挖詞句,那文字細讀又到底要讀什麼呢?

寫到這裡,看了看,上文已經有十餘個“?”。我彷彿看見自己的頭頂上全是飄浮在半空中的問號,像豆大的雨點般一古腦兒向我砸來。本來是想借寫評課整理自己的思路的,沒想到一整理,卻如霧裡看花,迷惘越來越多。看來,要把王老師的話解讀明白,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謝葉老師,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這麼好的研究機會。古人云“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那我就親自去山裡走走,去雲深處走走吧!我決定,接過這個燙手的山芋,再做一回“小白鼠”,把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進行到底。咱們《珍珠鳥》見!

聽課評課稿 篇12

一、複習檢查

秋天到了,公園裡的菊花開得可好看啦!這節課,我們和小作者再去公園——看菊花。齊讀課題

【匯入語活潑生動,且與課文自然聯結。】

1.不過,我們得先準備好門票。讀好詞語的小朋友就可以拿到門票啦!

【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一下子被新穎的話吸引住了。】

2指名讀詞

公園聽tīnɡ許多許的第二筆是什麼筆畫?

捨不得好看

3齊讀詞語,大家都可以拿到門票。

二、精讀課文

1、我們去公園看菊花啦!

出示課件一朵朵的菊花

你瞧,菊花好看嗎?哪兒好看?

生:顏色好看姿態好看

你能用學過的成語讚美菊花嗎?

【既有說話訓練,又挖掘了學生的成語積累。】

2、今天,孫老師採集了一大片菊花,帶回了教室。

出示菊花圖

出示句子:黃huánɡ的白bái的淡dàn綠lǜ的紫zǐ紅的

①師範讀

這些表示顏色的詞你能讀好嗎?自己先試試。

②指名讀。師評價,並再次範讀。生齊讀。

3、師指圖:你看這朵,正伸展著每一片花瓣,再看那朵,馬上就要開放了,呦,這一叢是金黃色的,那一叢是紫紅色的。放眼看去,這一片片菊花都成了花的海洋。

②出示:一朵duǒ朵一cónɡ叢叢一片piàn片

指名讀指導朗讀齊讀

【教師有感情地解說,為學生的朗讀奠定了一個情感基礎。】

4、師引讀:它們正迎著深秋的寒風開放呢。

①現在就是深秋了。打點深秋寒風

早晨,寒風吹在你的臉上,你有什麼感覺?

指名說:冷的感覺。

②寒風嗖嗖地吹,而菊花卻昂首挺胸,迎著寒風競相開放。

③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導朗讀。男女生賽讀。

【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寒風刺骨的感覺,更能讓學生理解菊花不畏嚴寒的精神。】

5、小朋友們,有一個句號,就是一句話,這句話這麼長,你有信心把它連起來讀一讀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6、你喜歡菊花嗎?誰來誇誇菊花?

【用自己的語言來讚美菊花,可以與文中相呼應,也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7、師引讀: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捨不得了離去。

指名讀、師範讀、再指名讀。

8、我們還沒有看過癮呢!開啟書,自由讀課文。

讀得這麼好聽,你能背下來嗎?

①自己背②老師考考大家誰能根據提示,背這一段?

出示:公園裡的菊花好看極了。,白的,,紫紅的,一朵朵,,一片片,它們正迎著的寒風開放呢。人們邊看,邊走,捨不得離去。

指名背齊背

9、爸爸說了什麼?自由讀課文

重點理解“許多花謝了”。指名說

10、師讀第四自然段

為什麼覺得菊花更好看了?

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拓展延伸

許多人也喜愛菊花,他們寫下了許多詩。

出示《秋菊》

指名讀,齊背。

【古詩深化了課文的主題,也體現了教師隨堂積累的教學特色。】。

四、學習生字

菊花姐姐帶來了幾個生字朋友,想認識嗎?

1、出示“放聽許”

2、菊花姐姐為什麼把這三個字放在一起呢?(左右結構的字)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4、師範寫生練習。

【評價】

從教學過程的設計,到課堂教學的實施來看,教者做了非常精心的準備,我認為本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在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既有課文朗讀的指導,又有口頭表達的訓練,把讀課文和說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

2、本課除了讚美菊花的美麗,也歌頌了菊花不怕冷的品格。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能夠僅僅扣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自己的真實體會出發,學生就不難理解課文了。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指導,自然會輕而易舉了。

3、生字教學往往會成為課堂的冷場,因為這部分內容與課文聯絡不大。但是教者幾句匯入和提示語將生字又和菊花姐姐發生了聯絡,學生的學習興趣依然高亢。

4、生字出示是很有講究的。蘇教版識字量教大,教者將它們分類出示,便於學生學習,符合學生識記規律。

聽課評課稿 篇13

現在音樂課堂教學是一個很複雜的時間段,新的教學方法還剛剛起步,老的教學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如何上好一堂讓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尤其是對工作不久的音樂教師來說,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今天xxx上的課是《xxx》。這節課一開始,xxx採用情景教學的方法,以帶學生去做“森林之旅”的音樂活動形式貫穿整堂課。無論xxx,還是學生,都在輕鬆的音樂活動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課的學習。學生學得較輕鬆,學得愉快。今天的.教學效果是不錯的。

一、xxx在熟悉音樂教材中,創造性地編排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注重音樂與自然,音樂與人文的結合,為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打下了基礎。

二、教學中,xxx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節奏美。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中,通過聽《龜兔賽跑》片段,在分別讀一讀和拍一拍龜、兔的節奏活動中,充分地感受了歌曲旋律美;唱《大鹿》,引導學生從音樂旋律中充分感受歌曲所描繪的勇敢的動物形象——大鹿,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學生初步唱出了歌曲中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適當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強,情緒飽滿,表現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精神面貌。xxx啟發學生加入動作表演,使學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學生聽著歌曲的錄音,設計小兔、大鹿、獵人的動作和表情,分角色進行了表演,較積極地表現出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像。

三、教師動情的演唱,生動、有趣的講解,豐富多采的資料圖片,為啟發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音樂鑑賞力發揮了主導作用。

四、“態度決定成敗,細節鑄就成功,創新意味輝煌。”這三句話,是我們教育者應該牢記的。對新工作不久的音樂教師來說,xxx這節課能取得了教好的教學效果,已體現出xxx的不懈努力和優良的音樂基本功。相信她今後會更出色。

另外,教學中還應注意幾點:

1、歌曲大歌片應抄大一點。

2、在教學中,應注意音樂性。如:教學歌曲的唱法還可以再形式多樣些,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教唱歌曲難點——後十六分音符時注意,xxx要引導學生劃拍讀準歌詞節奏,尤其是:“兔兒兔兒快進來,咱們手把手挽牢—”要讀得清晰、準確。

聽課評課稿 篇14

優點:《參觀卷的設計》屬於“設計·應用”領域,旨在使學生通過實踐,瞭解生活中票券設計的基本要素,方式和規律,參觀券學生時常接觸,但往往不會太在意。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基本瞭解參觀券的一般知識、特徵,並掌握有關設計知識,六年級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簡單的設計能力,能夠自我獨立的完成學習內容。教師在課前佈置學生收集參觀券,通過自學觀察、比較、借鑑,幫助學生解決圖案、文字、色彩的協調統一。本課在設計上大膽的採用了“邊交邊學·自主領悟”新的教學理念,真正的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大量的收集整理資料,預習課本新知,掌握大部分的學習內容從而為課堂上的教學提供有力保障,在課堂中,教師的'指引生生交流中,讓學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產生火花,更進一步的掌握學習重點,克服難點,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更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有的學生提出可以按照同樣的方式去設計製作明信片,懂的“舉一反三”才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

  缺點:這節課在環節設計上還有待加強,例如在問題的設定上,可以改變單一的教師提問,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樣更加能夠體現學生在課堂中得的主題地位,真正的做到“我的課堂我做主”,再者就是在學生作品講評的時候,應及時準確的給出講評,突出優點,指出缺點,讓學生之間學會取長補短,養成謙虛好學的良好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