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歷史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8W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歷史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課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實施,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圍繞區發展中心的工作要點和學校的工作總目標,探索有效教學的新模式,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仍擔任七年級(1)、(2)兩個個班級的歷史與社會課任老師。這兩個班級的成績在整個年級段中屬於中等,去年期末成績分別位列全年級段第3和第4名。其中2班成績相對較好,班課堂紀律也比較有序,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意識較1班都要優秀,但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對自我的要求不高,課後的知識落實大多沒有做。1班的課堂較為散漫,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較多。七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地理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覺性更差。

三、教材總體(章節)分析

本冊教科書總共為四個單元,第五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概述中國地理的總體特徵,說明各地在自然環境和發展程度上的差異,並表達區域聯絡的意義及優勢無補、相互合作的道理。 第六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第五單元的基礎上,以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區域內,選擇既能體現區域總體特徵又能反映各自獨特自然與人文特色的地區,來展現我國不同區域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第七單元《生活的變化》圍繞生活的變化,繼續讓學生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認識生活的世界。第八單元《文明探源》追溯我們的文明生活是如何而來的,探討“歷史中的生活”。

四、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對我國的基本國情有更清晰明瞭的瞭解。同時通過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學生知道我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絡,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閱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地球。

五、各章重難點

第五單元重點

1、中國地理位置的特點和優勢;中國主要的行政區劃

2、中國地形、氣候的基本特徵,長江黃河的基本概況

3、中國南北方、東西部的差異

難點:掌握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以及他們的位置情況;能夠從各種圖表資料中總結分析。第六單元重點:掌握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的差異。難點:養成人地和諧的觀念,能夠說明不同地區的人文特色與該地區自然環境特徵之間的聯絡。 第七單元重點:讓學生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認識生活的變化。 難點:讓學生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認識生活的變化。第八單元重點:掌握人類早期文明誕生的概況難點:掌握人類早期文明誕生的概況

六、各章具體教學方法及措施

1、要反覆學習新課標,深入理解新課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創新的力度,儘快摸索出一條既適應新形勢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學條件和教學物件實際的教育教學的新路子。

2、要加強與同科教師的合作,共同開展好教學科研工作。

3、課前要深入鑽研教材,深入分析學生情況,確定好教學環節的重點難點,科學安排教學過程。

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五個單元,共二十五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二、學生雙基、能力、學習方法及非智力因素分析:

八年級現有學生104人,2個教學班。2個班綜合情況是130班、131班2班均有優秀生,並且他們的成績比較高,如131班宋平、湯銘輝。130班的晏強等,但是後進層也很多,在學習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對歷史學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2、部分學生求知慾強,思維靈活,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

3、有些學生有偏科現象

4、缺乏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

5、綜合分述史實的能力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岳陽市平均水平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耐心輔導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突出每一節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3、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通過課上小測驗、提問,早自習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進行知識的反饋和鞏固

5、繼續實行少講多練當堂掌握的這種教學形式啟發學生動手和動口的能力,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重點講解

6、每講完一單元后把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讓學生系統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議一儀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課上講到、練到,課下輔導到、檢查到不丟掉一個環節以提高成績。

另外,本學期對於歷史學科將開展講歷史故事、講歷史評人物講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會等活動,以達到增強學習興趣的目的。

 五、教學資源的開發:

利用學校圖書室、校園廣播、網路及其它媒體開發教學資源。

 六、教學時間安排:

(略)

 七、教學總結及反思的要求:

及時寫好教後記,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得失。主要從學生角度、從發展角度、從個性角度思考問題,以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

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歷史教研工作要繼續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高中學歷史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繼續樹立與時俱進知難而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進一步確立 “以研促教”的思想,努力執行貫徹好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思路,結合學科特點,紮紮實實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歷史課程新標準》為契機,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為宗旨,努力學習不斷探索。針對我市學科師資現狀,通過多種途徑,以研育師,加快提高教師素質,為推進我市素質教育的深化而努力。為此,在歷史教研活動中追求以下四個原則:①教材培訓實效化;②教研工作課題性化;③教研活動專題化;④教師培訓能力化。從而充分發揮教研室積極指導作用。

一、教材培訓實效化

以課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實施使用為契機,進一步改革課堂教學突出培訓工作,注意培訓的實效,把課程改革的實施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在實施時,必須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載體,以活動為紐帶,以管理為保證,以質量為歸宿”。忠實地執行國家、地方課程,積極建設好校本課程,保證課程改革實驗的完整性;組織好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不斷探索課必中的問題,把握好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規程;加強管理,能把課程理想轉變為理想課程,把政策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的習得課程;按規律,紮紮實實抓好質量,使課程改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學骨幹的培養,實行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課改工作研究化,課改研究過程化。

二、教研工作課題化

歷史教研活動要立足於為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奠定基礎,立足於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業務素質,立足於全面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基於這三方面的認識,尋找歷史學科師資狀況和課堂教學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難點,按教育科研的規範和要求,開展課題研究,重視經驗的提升和規律的總結推廣和應用,真正實現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 要求。本學期我們要結合各種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改革,通過專題和課題研究,來總結自身的教學經驗。這樣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及水平。為使教研工作課題化,我們確立工作目標是:

①繼續以蘇州市級課題“中學歷史學業成績評價模式探索”研究為抓手,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提高實驗學校教師的組織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時將課題研究方向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大教學時空,增強實踐性,力求突出課題階段性成果的實效性和示範性。

②針對骨幹教師的培養工程,結合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要求吳江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每人必須確立或參與一項教研教科專題研究,將課題由課題組輻射到全體骨幹教師,以骨幹教師來帶動本校本組學科教研工作,從而形成校校有課題,教師人人都參與的課題研究的氛圍。

③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課題研究的科學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課題化有一個階段性成果。近幾年我市歷史教研成果顯著,新人輩出。為提高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我們準備將具有實踐價值和理論水平的課題成果或教學論文彙編成冊,供全體歷史教師學習和參考。

三、教研活動專題化

針對以往教研活動存在著弊端和不足,本學期教研活動力求實效性和針對性,每次教研活動都確立一個專題,注重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堂改革、實踐性課題課程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下功夫,豐富教研活動的內容和活動形式,不斷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益。教研活動專題化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 加強學習教育新理論,不管是哪一級的`教研活動,教育理論學習是必備內容之一,尤其是現代教學方法、教育名家經驗、多媒體網路資料等,要創設學習研究的氛圍,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學習和研究。

②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加強示範課、新老教師的對比課、新課型的研討課、錄影觀摩課的評議工作,組織教師帶著問題參加聽課和評議。本學期將三個問題列為每次聽課的必備內容之一,一是本堂課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處;二是本堂課有哪些不足之處;三是你認為本堂課最好的教法是什麼?

③教研活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及作用發揮。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較適當的教學目標,畢業班確立知識能力坡度,加大綜合應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課上好的基礎上處理好“問題探究”的環節,加強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

④繼續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緊緊依靠歷史中心組和重點中學的骨幹教師,聯絡廣大青年教師,結合本市示範課活動和重點中學研討會,使課堂教學模式走“模仿——創新——實效”之路,完善提高吳江市原來三種教學模式,要求骨幹教師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師個個都參與,在此基礎上,形成吳江歷史教學研究的特色和風格。

四、教師培訓能力化

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發揮群體的力量,需要全方面、立體化地規劃教研網路,在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同時,本學期要組織和協調好學校歷史教研組、中學歷史教改協助組、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歷史教學研究中心組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群體力量,搞好歷史師資隊伍建設。

①本學期要將教研組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積極指導教研組的業務工作,特別是在怎樣開展好教研活動,提高教研實效性上深入研究,使教研真正促進教學,對新教師多聽課多鼓勵,注重師徒對子工作的形式新效果實。

②“中學歷史教改協作組”是新教師快速成長的搖藍,由於目前我市部分學校規模原因,跨年級上課教師較多,青年教師往往“單兵作戰”。本學期我們把上崗三年左右、業務水平基礎好的教師全部組織起來,確立學習和研討的主題,結合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研討,組織集體備課的形式,讓他們瞭解先進的教學方法,掌握新的教改經驗,創設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給他們壓擔子,創機會,讓他們更快成長。

③繼續以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為骨幹力量,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圍繞課題研究要求,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斷提高課題組老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求教師針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成績評價這兩個方面積極探索,以科研帶動教學,提高整體水平。

④“歷史教改中心組”要發揮教改的核心力量作用,要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一方面我們提供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臺,另一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讓他們加入名師、特師後備的行列,同時把他們的教學經驗推廣到各個學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學期主要活動安排

1.精心準備和佈置好高三歷史複習計劃,提出在3+1+1考試模式形勢下,歷史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2月底)

2中學歷史課題組課題活動。(2月底)

3.高三歷史中心組活動。(3月)

4.國中歷史評優課(3 月)

5.高中歷史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4月)

6.九年級歷史教學研討活動。(4月)

7.重點中學高三歷史教學研討會。(4 月)

8.九年級歷史會考及閱卷工作。(5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