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故事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3W

歷史的故事 篇1

趙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宋朝初年宰相,在宋太祖為後周臣子之時輔佐在冊,登基之後被宋太祖重用,一路走上了宰相的位置。宋太宗繼承了自己哥哥宋太祖的皇位之後,趙普也受到了太宗的重用,兩次為相。

歷史的故事14篇

趙普公元922年在一個官宦世家出生,字則平,祖籍有幽州薊,後來因為父親的原因,遷居洛陽,公元992年去世。

趙普作為從趙匡胤初期開始就跟隨左右的重要文臣,可以說是宋朝的開國功臣,對於宋朝初年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當年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最終受恭宗禪位建立宋朝,就有趙普的一份功績在。

等到江山一統,天下大定之後,也是他為宋太祖解決了各節度使掌握兵權的情況。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在他的建議下完成的。

不說其他,只說這兩點就足以看到趙普在政治上的才能是多麼的出眾。

除了十分有才之外,趙普還是一個性格十分剛毅之人。歷朝歷代宰相,除了輔佐帝王處理政務之外,另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為國家選舉有用的人才。作為站在權利頂峰的一批人,他有義務也有責任考察各級官員,然後挑出能擔當大用之人舉薦給皇帝。

有一次趙普將一個他認為十分有才,足以擔當大用的人才舉薦給宋太祖。宋太祖卻認為那個人不可重用,不應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趙普被宋太祖拒絕之後,卻並不放棄,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書宋太祖。宋太祖被他搞的都發怒了,甚至還將手中握著的奏章直接摔倒了他的面前。

所謂帝王一怒,流血千里萬里。面對宋太祖的怒氣,趙普卻面色不變,沉穩對答。有這麼一份面不改色的心性在,也難怪他能坐上宰相的高位了。

當然人無完人,趙普也是有缺點的,這個缺點也是他最後會被趙匡胤疏遠的.原因。坐在宰相的位置上,大權在握,底下自然會有許多想要巴結他的人。趙普也不能免俗,雖然不像其他那樣收受大批的賄賂。但是有些不能拒絕的,還是會接受。這種以權謀私的行徑,有一次直接被宋太祖撞破。加上有其他人上奏彈劾,於是宋太祖慢慢的疏遠了他。

就算有這樣的間隙存在,宋太祖和趙普之間的君臣之情還是挺不錯的。兩人經常一起議論政策,同時也閒聊談話。

有一次趙匡胤問趙普:“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大?”趙普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大的。

趙普沒有回答,趙匡胤又接著問道:“世界上什麼東西比其他物件都大?”

這個時候趙普心中靈機一動,回答到:“世界上道理最大。”趙匡胤聽後大呼妙妙妙,實在是妙,說:“沒錯,世界上的確是道路最大,就算我是君王也應該遵循道理。”

趙普雖然存在以權謀私的缺點,但是在宋朝初年,他所做的事情和實行的政策還是挺有用的,所以歷來的評價仍然以褒義居多。

《宋史》:“普為謀國元臣,乃能矜式往哲,蓍龜聖模,宋之為治,氣象醇正,茲豈無助乎。晚年廷美、多遜之獄,大為太宗盛德之累,而普與有力焉。豈其學力之有限而猶有患失之心歟?君子惜之。”

趙光義評價他:“普事先帝,與朕故舊,能斷大事,響與朕嘗有不足,眾所知也。朕君臨以來,每優禮之,普亦傾竭自效,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呂中言:“趙中令相太祖之功,在於收藩鎮之權,遲幽薊之伐。其再相太宗之功,在於上彗星之疏,諫北伐之書。而《金匱》一書,尤宗廟社稷之大計也。”

歷史的故事 篇2

春秋的時期,衛國的州籲(yù)殺死哥哥衛桓(huán)公,自立為國君。

州籲驅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大臣石厚商量辦法。石厚就去問自己的.父親——衛國大臣石(què),怎樣鞏固州籲的統治地位。石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說:“州籲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麼辦?”石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石連連點頭。

州籲與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的安排。衛國派人去陳國,把州籲處死。衛國的大臣們認為石厚是石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殺子是“大義滅親”。

成語“大義滅親”,現在指為了維護國家與人民利益,對犯罪的親屬不徇(xùn)私情。

歷史的故事 篇3

公元1506年,明武宗朱厚照登基,改年號為正德。他一當上皇帝,就把當太子時與他關係特好的劉瑾等八個太監,全部提拔重用,人稱“正德八虎”。其中,最顯赫的就是劉瑾,被任命為內官監,執掌營造宮苑、城垣、陵寢等宮中大小事務,同時還委任他總督團營,統率京師衛戍軍隊。

這位正德皇帝可是歷史上有名的混混,他聰穎異常,行事乖張,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玩兒。當上皇帝后,玩起來更讓人匪夷所思。他做皇帝不住在宮裡,卻跑到宮外建一個“豹房”,成天與宮女、太監在那裡嬉戲玩耍。他做皇帝還嫌不夠,還自封威武大將軍,帶著軍隊,跑到北邊,找蒙古人挑釁,居然屢戰屢勝。

像這樣的玩法,不到一年的時間,國庫就折騰空了。沒有錢怎麼玩?於是,正德皇帝聰明的腦袋靈機一動,他就在工部之上,設一個皇莊。責成劉瑾盤查全國的軍民府庫、糧儲、鹽鐵漕運,將全部的庫存餘額解送到京城,供他享用。這個劉瑾利用這個機會,將一半的錢財中飽私囊。

於是,有人向正德皇帝告狀,他卻滿不在乎,翻著白眼說:“怕什麼!劉瑾閹人一個,無兒無女,貪的錢他又吃不了喝不了,他愛貪,就讓他貪去吧!!”

正德皇帝不僅不處罰劉瑾,還索性把朝中大小事務全部委託他打理,自己正好可以一身輕鬆地在豹房裡玩得不亦樂乎。

本來劉瑾心裡還有所畏懼,他見皇帝對他這樣放縱,就更加肆無忌憚。他乾脆把官員選拔任用、上呈奏摺、面見皇上明碼標價,包括京官出巡公幹,以所去的地方富裕程度,規定了不同等次的例錢。

一次,工部的一個姓宋的給事官到遵化鐵礦核查鐵稅。由於他生性老實膽小,沒撈到多少好處,在回京的路上。一時又湊不齊上貢劉瑾的例錢,實在是走投無路,又不敢回來,只好在途中的驛館裡上吊自盡。這件事傳到正德皇帝耳中,他卻說:“這個人太沒本事,這麼好的肥差居然搞不到錢,留之無用,死不足惜!”

這樣一來,劉瑾更是日進斗金,他府裡的掌簿收錢數都數不過來。為了方便,懶得一錙一錢的計算,劉瑾就叫人專門設計了大小兩樣的'量錢容器,大的能裝一萬金,叫“方”。小的能裝一千金,叫“幹”。從此後,朝堂上下的官員私下議論:今天你送了多少方?這次你又送了多少幹?於是,“方、幹”的叫法就這樣流傳下來。

彈指間,三年就過去了,大明朝也被這幫大混混、小混混折騰得烏七八糟,朝堂上下怨聲載道,一些國姓王爺蠢蠢欲動。正德四年,寧夏安化王朱宋寊鐇率先發難,打著“誅劉瑾、清君側”的旗號造反。

聽說有人造反,正德皇帝不以為忤,反而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從豹房裡出來,直接就上了點將臺,自封徵西大元帥,親率十萬精兵御駕親征。他帶兵剛出京師不久,前方傳來捷報,遊擊將軍仇鉞已平定叛亂。將安化王擒獲。可正德皇帝覺得還沒玩夠,繼續帶著大軍在西北黃土高原上游蕩幾個月,將安化王捉了又放,放了又捉。貓戲老鼠般地玩得半死,才興盡班師回朝。

帶著十幾萬人一起玩,的確是好玩,可國庫又開始告急。沒錢可不行,在回京的路上,正德皇帝一邊吃著鮮美的肥羊,一邊想著搞錢的辦法。他聰明的腦袋一轉,一個絕妙的主意又出來了。

一回到京城,正德皇帝一反常態地端坐在金鑾大殿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滿朝文武以為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而這時,隨同正德皇帝御駕親征、“八虎”之一的張永帶著大軍沒有回營,卻直奔劉瑾的府第。這一查,真是讓人瞠目結舌,不僅查出一千斤一錠的黃金八十八錠、白銀八百錠,珍珠瑪瑙堆積如山,而且還搜出龍袍九件、玉璽一個、刀搶兵器無數。

劉瑾包藏禍心,蓄意謀反,鐵證如山。正德皇帝突然翻臉不認人,誅殺劉瑾九族二百餘口,將他全部家產收歸國庫。正德皇帝還嫌不夠,處死劉瑾也要賺一把。他下旨將劉瑾凌遲處死,乘木驢往來於東西市上,以每錢肉一“幹”錢的明碼標價,任人宰割購買。三天來,東西市上,人山人海,一些平時被劉瑾欺壓凌辱、敢怒不敢言的百姓官員爭相購買,一共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

正德皇帝高高地坐在朝堂之上,聽著行刑官員的報告,哈哈大笑起來。他看著群臣們說:“這個劉瑾,真是個肥羊,一身臭肉,居然也能賣出三千三百五十一方七千幹?!眾位卿家,你們好好掂量掂量,看你能值多少錢?”問得朝堂下面的文武百官個個噤若寒蟬,渾身上下寸寸發麻……

歷史的故事 篇4

羊裘垂釣造句【釋義】披著羊皮襖釣魚,形容不慕官爵,隱居不仕。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嚴光傳》。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完成統一大業後,沒有貪圖享受,仍然謀求發展,採取了在內整頓內政,在外吸收人才的有力措施。

一天,劉秀想起了在長安遊學時的同窗嚴光(字子陵),決意把他請來。

但劉秀登基後,嚴子陵更改姓名隱居起來,要尋找他很是困難。

劉秀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按像查訪。

他叫來畫工,把嚴子陵的長相說了說,讓畫工去畫。

畫好後,劉秀看看還像、便讓再畫幾張,然後派人將畫分送到各郡,叫當地官吏和百姓尋找嚴子陵。

過了不久,齊國(今山東省北部)上書給光武帝,說那裡有個人,長相與畫上的幾乎一樣。

此人老是披著羊裘(羊皮襖)釣澤(在河水邊釣魚)。

光武帝大喜,馬上派使者備了車,帶上禮品,到齊國去請他來京城。

使者見到嚴子陵後,奉上禮物,請他上車,不料,嚴子陵卻推辭說:“我是打魚的.,你們看錯人了,我不想當官,讓我安安穩穩地在這裡過日子吧。

使者便硬把他拉上車,直向京城駛去。

嚴子陵為了讓劉秀放他回去,便在劉秀看望他時不搭理他,對他無禮,劉秀來了,他也不起身行禮,希望能如願以償。

第二天,光武帝把他接到宮裡來,以朋友的身份,同他談論學問。

嚴子陵這才同光武帝無拘無束地交談起來。

當天夜裡,光武帝就和他睡在一起。

半夜裡,嚴子陵大打呼嚕,大腿壓在光武帝身上。

光武帝讓他壓著,也不怪罪。

第二天一早,光武帝故意問他:“我比從前怎麼樣?”“似乎好一點。

光武帝哈哈大笑,當場就要拜他為諫議大夫。

嚴子陵卻說:“你讓我回去,我們還是朋友;你若硬要我當官,反而傷了和氣。

光武帝本打算讓嚴子陵協助他治理好國家,但嚴子陵志不在此,態度堅決,多說無益,只好讓他回去,嚴子陵又過上了田園式生活。

歷史的故事 篇5

小大之辯

《逍遙遊》一開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開篇即給我們說“大”。接下來,大鵬(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冥靈(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大椿(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彭祖(以久特聞),宋榮子(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連綿出場,都是大人大物大境界,弄得我們滾滾紅塵中的小人物目眩神迷,妒羨不已。

可能是為了安慰我們,也可能是為了讓渺小的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的群體,與之相對,莊子也給我們展示了一系列“小”的人物:蜩與學鳩,狠命一躍才能飛上檀樹和榆樹樹梢;斥鴳,攢足力量拼命一搏也不過飛上數仞之高。朝生暮死的菌,春生夏死的蟲,還有,那些因為博取了富貴而自視甚高的人。

並且,有意思的是,這些“小”東西,無一不沾沾自喜,無一不自以為是地去嘲弄“大”。

於是,莊子感嘆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這就是小大之辯啊!

文章寫到這個層次,很心靈雞湯。但莊子顯然不是雞湯大廚。因為我們知道,在莊子的觀念裡,世界上沒有小大之別,他“並有無修短白黑而一之,以大歸於‘混沌’”,他“‘不譴是非’‘外死生’‘無終始’”(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在《齊物論》裡,他甚至說:“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在他的意識裡,哪裡又有什麼“小大之辯”呢?

可是,他在此明白地說了“此小大之辯也”,還明白地說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來看看那些“小東西”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小”的: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開口即是赫然的“我”字,以自己的標準判斷大鵬:我如此,他何必如彼?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還是“我”,我在此,他何必在彼?更可笑的是,甚至把自己在蓬蒿之間的飛翔當作飛翔的極致。

再看《秋水》篇中的河伯。秋水時至之時,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還是斤斤於一“己”之在。與斥鴳相似,它也以為天下的境界都在它的河裡。

問題是,一隻鳥在飛翔,但飛翔不在一隻鳥那裡;蓬蒿之間是空間,但空間不在蓬蒿之間;河裡是水,但水不在一條河裡;天地之間有井,但天地不在一口井裡。

蜩啊學鳩啊斥鴳啊河伯啊,你們小並不可笑,可笑的是你們張口閉口即是我如何我如何天下之大唯我獨在!何時你們才可以“吾喪我”?

一個牙籤,我們不會嘲笑它的小,人們用它剔牙時我們也不會笑。但是——當我們看到某人手執一根牙籤,和手執大刀長矛的人對峙時,我們會掩口胡盧而笑。

我們是在笑那個使用牙籤的人。

“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秋水》)這不是嘲笑管錐,是在嘲笑我們使用管錐的方式:管錐不能用於囊括天地。

所以,莊子不是在嘲笑“小”,而是在嘲笑用有限的“小”去判斷無限的世界,嘲笑的不是“小之體”,而是“小之用”。莊子不會嘲笑我們知識的有限,但當他看到我們拿自己有限的知識去判別世界時,如同看到一個人拿著牙籤自信地走上戰場——莊子仁慈,他一定是無法忍住,才笑出聲來的。

我們的錯誤,不是由於我們的無知,而是源於我們的`已知;讓我們迷失方向的,不是我們不知的東西,而是我們已知的東西;讓我們失敗的,不是那些被我們遺忘的東西,而是那些被我們當成成功法寶堅執不放的東西。

絆倒我們的,不是地面上“無”的東西,而是那些“有”的東西。

歷史的故事 篇6

唐玄宗登基時期,迷戀一種遊戲——觀賞鬥雞,於是京城長安各處,甚至民間各地都陸續風行這種遊戲。

唐朝的神雞童據陳鴻祖《東城老父傳》記載,開元間童子賈昌由於善養鬥雞,深得玄宗寵幸,因而“金帛之賜,日至其家”。時人既羨慕又嫉妒,嚯稱其為“神雞童”。

當時京城長安流行的歌謠有:“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這種現象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關注,其中最突出的是大詩人李白。

唐玄宗天寶初年,時任宮廷翰林的李白很看不慣這種現象,他針對宦官、侍童、鬥雞者仰仗皇帝,豪奢無度、威勢逼人的情景,憤而作《古風》加以嘲諷。詩中有:“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霓,行人皆怵惕。”這四句寫供奉唐玄宗鬥雞侍者的冠服、車蓋十分光彩,氣焰很高。

李白以“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作該詩的結尾,借用“堯”(明君)和“跖”(惡人)的典故,影射唐玄宗昏庸,慨嘆當世君王不辨賢愚,乃至奸人作亂。

果然,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7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6月,叛軍破潼關直逼京城長安,唐玄宗被迫率文武百官逃向西南入蜀避亂。

至此,風行20多年的“神雞童”現象完全結束。

不過,鬥雞作為民間群眾娛樂活動的一個專案,千百年來並未失傳。如今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每年秋高氣爽的時候,仍不時舉辦鬥雞活動。

歷史的故事 篇7

項羽接受了章邯投降之後,想趁著秦國混亂,趕快打到咸陽去。

大軍到了新安(今河南新安)投降的秦兵紛紛議論說:咱們的家都在關中,現在打進關去,受災難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是打不進去,楚軍把我們帶到東邊去,我們的一家老小也會被秦朝殺光。怎麼辦?

部將聽到這些議論,去報告項羽。項羽怕管不住秦國的降兵,就起了殺心,除了章邯和兩個降將之外,一夜之間,竟把二十多萬秦兵全部活活地埋在大坑裡。打那以後,項羽的殘暴可就出了名。

項羽的大軍到了函谷關,瞧見關上有兵守著,不讓進去。守關的將士說:我們是奉沛公的命令,不論哪一路軍隊,都不準進關。

項羽這一氣非同小可,命令將士猛攻函谷關。劉邦兵力少,不消多大功夫,項羽就打進了關。大軍接著往前走,一直到了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駐紮下來。

劉邦手下有個將官曹無傷,想投靠項羽,偷偷地派人到項羽那兒去密告,說:這次沛公進入咸陽,是想在關中做王。

項羽聽了,氣得瞪著眼直罵劉邦不講理。

項羽的謀士范增對項羽說:劉邦這次進咸陽,不貪圖財貨和美女,他的野心可不小哩。現在不消滅他,將來後患無窮。

項羽下決心要把劉邦的兵力消滅。那時候,項羽的兵馬四十萬,駐紮在鴻門;劉邦的兵馬只有十萬,駐紮在灞上。雙方相隔只有四十里地,兵力懸殊。劉邦的處境十分危險。

項羽的叔父項伯是張良的老朋友,張良曾經救過他的命。項伯怕仗一打起來,張良會陪著劉邦遭難,就連夜騎著快馬到灞上去找張良,勸張良逃走。

張良不願離開劉邦,卻把項伯帶來的訊息告訴了劉邦。劉邦請張良陪同,會見項伯,再三辯白自己沒有反對項羽的意思,請項伯幫忙在項羽面前說句好話。

項伯答應了,並且叮囑劉邦親自到項羽那邊去賠禮。

第二天一清早,劉邦帶著張良、樊噲和一百多個隨從,到了鴻門拜見項羽。劉邦說:我跟將軍同心協力攻打秦國,將軍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先進了關。今天在這兒和將軍相見,真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哪兒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撥,叫您生了氣,這實在太不幸了。

項羽見劉邦低聲下氣向他說話,滿肚子氣都消了。他老老實實地說:這都是你的部下曹無傷來說的。要不然,我也不會這樣。

當天,項羽就留劉邦在軍營喝酒,還請范增、項伯、張良作陪。

酒席上,范增一再向項羽使眼色,並且舉起他身上佩帶的玉玦(音jué,古代一種佩帶用的.玉器),要項羽下決心,趁機把劉邦殺掉。可是項羽只當沒看見。

范增看項羽不忍心下手,就借個因由走出營門,找到項羽的堂兄弟項莊說:咱們大王(指項羽)心腸太軟,你進去給他們敬酒,瞧個方便,把劉邦殺了算了。

項莊進去敬了酒,說:軍營裡沒有什麼娛樂,請讓我舞劍助助興吧。說著,就拔出劍舞起來,舞著舞著,慢慢舞到劉邦面前來了。

項伯看出項莊舞劍的用意是想殺劉邦,說:咱們兩人來對舞吧。說著,也拔劍起舞。他一面舞劍,一面老把身子護住劉邦,使項莊刺不到劉邦。

張良一看形勢十分緊張,也向項羽告個便兒,離開酒席,走到營門外找樊噲。樊噲連忙上前問:怎麼樣了?

張良說:情況十分危急,現在項莊正在舞劍,看來他們要對沛公下手了。

樊噲跳了起來說:要死死在一起。他右手提著劍,左手抱著盾牌,直往軍門衝去。衛士們想攔住他。樊噲拿盾牌一頂,就把衛士撞倒在地上。他拉開帳幕,闖了進去,氣呼呼地望著項羽,頭髮像要往上直豎起來,眼睛瞪得大大的,連眼角都要裂開了。

項羽十分吃驚,按著劍問:這是什麼人,到這兒幹麼?

張良已經跟了進來,替他回答說:這是替沛公駕車的樊噲。

項羽說:好一個壯士!接著,就吩咐侍從的兵士賞他一杯酒,一隻豬腿。

樊噲一邊喝酒,一邊氣憤地說:當初,懷王跟將士們約定,誰先進關,誰就封王。現在沛公進了關,可並沒有做王。他封了庫房,關了宮室,把軍隊駐在灞上,天天等將軍來。像這樣勞苦功高,沒受到什麼賞賜,將軍反倒想殺害他。這是在走秦王的老路呀,我倒替將軍擔心哩。

項羽聽了,沒話可以回答,只說:坐吧。樊噲就挨著張良身邊坐下了。

過了一會,劉邦起來上廁所,張良和樊噲也跟了出來。劉邦留下一些禮物,交給張良,要張良向項羽告別,自己帶著樊噲從小道跑回灞上去了。

劉邦走了好一會,張良才進去向項羽說:沛公酒量小,剛才喝醉了酒先回去了。叫我奉上白璧一雙,獻給將軍;玉斗一對,送給亞父(亞父原是項羽對范增的尊稱)。

項羽接過白璧,放在座席上。范增卻非常生氣,把玉斗摔在地上,拔出劍來,砸得粉碎,說:唉!真是沒用的小子,沒法替他出主意。將來奪取天下的,一定是劉邦,我們等著做俘虜就是了。

一場劍拔弩張的宴會,終算暫時緩和了下來。

歷史的故事 篇8

貞觀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

唐太宗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政治

唐太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令隋末動湯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分權行政

中國君主專制體制的主要特徵是權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權。這種政治體制極大地限制了國民的創造性、主動性和靈活性,且極易釀成暴政。

中國君主專制社會的中央政府組織實行三省六部制,但貞觀王朝的三省職權劃分則初步體現了現代化政治特徵――分權原則。中書省釋出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於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後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釋出詔書。詔書釋出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頒佈。只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才成為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當時的賢臣魏徵就供職於門下省)。這種政治運作方式很有點類似現代民主國家的三權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紀興起的分權學說,唐太宗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運用於中國的政治體制,進一步說明了貞觀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唐太宗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副署後才能生效,從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來潮和心情不好時作出有損他清譽的不慎重決定。中國歷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個帝王,只有唐太宗一人擁有如此傑出智慧和胸襟。

君臣論治

隋末民變,使太宗認識民依於國,國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亂,使二十七歲登基、英氣勃發的太宗時時引以為戒,叮嚀自我剋制慾望,與大臣們經常議論歷代王朝興衰成敗的原因,叮囑臣下勿懼上不悅而停止進諫,致力糾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這是貞觀君臣共濟致治的基本因素。

選賢任能

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因此能夠從各階層蒐羅許多傑出人才。

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積、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

此外,太宗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珪,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濟濟。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嚴格遵循德才兼備的原則。太宗認為只有選用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達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賢若渴,曾先後5次頒佈求賢詔令,並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擴大應試的範圍和人數,以便使更多的人才顯露出來。由於唐太宗重視人才,貞觀年間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可謂是人才濟濟,文武兼備。正是這些棟樑之才,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為貞觀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朝貞觀之治簡介,唐太宗貞觀之治

從諫如流

唐太宗重用人才,虛懷納諫,得人善任,從諫如流,營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圍,保證了較為開明正確的政治、經濟、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實施。

太宗以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後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臣下直諫。朝中以魏徵最能犯顏直諫,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納,又如王珪、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皆以極諫知名。唐太宗在位23年,進諫的官員不下35人,其中魏徵一人所諫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

唐太宗能夠兼聽眾議,注意納諫。其臣下敢於犯顏直諫,形成了中國君主專制社會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風氣。

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既是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之一,又是貞觀之治的重要表現之一。

整飭吏治

太宗十分重視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一時政治清明。

貞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基本沒有貪汙的歷史時期,這也許是唐太宗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唐太宗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尢為可貴的是:唐太宗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檠告貪汙,主要是以身示範和制定一套儘可能科學的政治體制來預防貪汙。在一個精明自律的統治者面前,官吏貪汙的動機很小,貪g汙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防範貪汙主要取決於一套科學修明的政治體制,光靠事後的打擊只能取效於一時,不能從根子上剷除貪汙賴以滋生的社會土壤。

完善制度

唐太宗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這些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統治基礎。

他還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於減輕人民負擔。

輕刑訂律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

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太宗又反覆思考,慎之又慎。他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由於太宗的苦心經營,貞觀年間法制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史書記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集權社會法制的最高標準——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罰。

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在重視法治的同時,唐太宗讓臣下按寬簡原則修訂法律,制定出《貞觀律》。減輕刑罰,修訂法律,制定了貞觀律。貞觀時期的社會秩序穩定,最少的一次全國判處了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貞觀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這一年的歲末,唐太宗准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第二年秋天再回來就死(古時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回還,無一逃亡。那時的中國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不公平的現象少之又少,國人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豐衣足食的人不會為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極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軍事

太宗即位時年僅27歲,唐王朝在太宗統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發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治世。唐太宗在位期間武功全盛,將唐帝國發展為當時東亞地區最強、文化最盛的國家。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屢次對外用兵,經略四方,先後平定東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徵高句麗,聯姻吐蕃、高昌,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加上太宗能維護外族風俗,並設定都護府制度,終貞觀之世,四方服悅,太宗則被周邊諸族尊為天可汗,並築朝天可汗道,向唐室進貢。唐太宗成為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國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作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隻身逃到吐蕃,借來吐蕃軍和尼泊爾軍向印度進發。連戰三天,印度軍大敗。唐軍斬首三千餘級,水中淹死印度兵約萬人。阿羅那順棄城逃跑,副使蔣師仁追上並俘虜之。此戰虜男女一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匹。

疆域

由於唐太宗勵精圖治,在政治上加強對西域等地區的管轄,在外交上加強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在軍事上積極平定四夷,在民族關係上對待少數民族愛之如一,貞觀年間,唐代版圖空前遼闊,超過漢宣帝在位時期,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達到鼎盛,是時領土東臨於海,西逾蔥嶺,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歷史的故事 篇9

明朝時,文泉城有個在山西太原做生意的商人,年底準備回家過年。他把銀子裝進口袋,背上一把雨傘,就匆匆上路了。

這天他走到中條山腳下,感到有些頭昏。正巧這時,他看見山坡上有一個採藥草的中年漢子,便呼喊道:“老兄,你採藥草是為換銀子的嗎?那就別採了。只要你把我背過中條山,我給你的腳錢準比你採藥強得多。”不料,中年漢子搖頭說:“我不要你的銀子,也不揹你,你自己走吧。”

商人無奈,只好往前走,走了一會兒,颳起了西北風,飄起了雪花。商人實在走不動了,見路旁有一棵樹,就硬撐著挪步,往樹上一靠閉上了眼。迷迷糊糊中,商人聽到有人在對自己說:“這兒不能睡啊,會凍壞身子的!”他睜眼一看,原來是那個採藥草的中年漢子,便生氣地說:“叫你揹我走,你不背,那就別來管我。”中年漢子笑著說:“你別生氣,還是走吧!”邊說邊察看商人的臉色。過了一會兒,中年漢子突然把商人的'衣袖一拉說:“我來扶你走!”商人不耐煩地說:“我說過不要你來管,你怎麼還老來纏著我呢?我睡一會兒有了精神,不累了就走。”中年漢子說:“一會兒也不能睡了,要馬上走!”說著,不管商人願意不願意,一把就把他拉了起來。商人大怒。罵道:“你這人怎麼這樣胡攪蠻纏,我坐在樹下,又不是在你家,你管得著嗎?”中年漢子沉思一會,突然抓起商人的錢袋和雨傘就走。商人立即跳了起來。大聲罵道:“哎呀,怪不得你老纏住我不走,原來你是個賊啊!”急急忙忙追了上去。

風在刮,雪在下。中年漢子在前邊走。商人在後邊追。不多一會兒,商人就滿頭大汗直喘粗氣。

到了鎮子上,中年漢子便進了一家藥店。商人趕上前來吼叫著:“好你個賊啊,你鑽進店裡,我也要把你抓住。”冷不防門邊走出兩個門客,把商人架住,呵斥道:“大膽狂人,竟敢在這裡罵人!”商人正想爭辯,只見中年漢子一手拿著雨傘。一手提著錢袋,笑著從屋裡走出來:“你的汗出夠了,病也好了,回去吧。”說著,把雨傘和錢袋都還給了商人。

這中年漢子就是名醫李時珍,他見商人病了。想讓他出身透汗祛病,於是才想了這麼一個裝賊的法子。

歷史的故事 篇10

 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中文名:羋(mǐ)八子

別名:宣太后

國籍:楚國→秦國

民族:華夏族

出生地:楚國

逝世日期:前265年

職業:王妃→王太后

主要成就:在秦國掌權當政、計殺義渠王,滅義渠國

葬處:芷陽酈山

諡號:宣

丈夫:秦惠文王嬴駟

兒子:秦昭襄王嬴稷

生平簡介

早年經歷

宣太后本是楚國人,後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隨後平定了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悼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

 主掌朝政

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今河南禹州東北),長達五個月不能攻克。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動。韓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脣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儘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因為自己的故鄉是楚國,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見尚靳對他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並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麼好處?韓襄王於是又派張翠出使秦國。甘茂認為韓國一旦投靠楚國,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他主張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韓國。秦昭襄王於是下令出兵,楚國聞訊後撤軍。

前287年,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攻秦未能成功,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停戰。秦昭襄王想讓韓國公子成陽君兼任韓、魏兩國的國相,韓、魏兩國不同意。宣太后通過穰侯魏冉對秦昭襄王建議不要任用成陽君。因為成陽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緣故困居於齊國,在他窮困的時候,秦昭襄王沒有任用他,而成陽君受寵,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會使他滿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陽君而韓、魏兩國不同意,會有損於秦國與這兩國的關係。秦昭襄王聽後打消了這個念頭。

歷史上的羋月介紹,歷史上的宣太后介紹

 誘滅義渠

義渠是東周時期活躍於涇水北部至河套地區的一支古代民族,長期與秦國發生戰爭。前331年,義渠國內發生內亂,秦惠文王派庶長操平定內亂。前327年,秦惠文王在義渠設縣,義渠王向秦國稱臣。前319年,秦國攻打義渠,奪取了鬱郅(今甘肅省慶陽市東)。[7]作為報復,次年義渠參與了公孫衍合縱楚、韓、趙、魏、燕的五國攻秦之戰。義渠趁秦軍主力與五國交戰之機,大敗秦軍於李帛(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義渠,攻取了徒涇(位於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境內)等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一定實力。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后與義渠王私通,生下兩子。後秦昭襄王與宣太后日夜密謀攻滅義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於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失去權勢

宣太后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主政。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後,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驅逐出秦國。

 去世

宣太后十分寵愛情夫魏醜夫,宣太后生病即將去世時,傳令讓魏醜夫為自己殉葬。魏醜夫得知後十分害怕,於是請庸芮遊說宣太后。庸芮先問宣太后人死後是否能夠感知到人世間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說不能。庸芮繼而說既然人死後不會有什麼知覺,那您又為何要將自己心愛的人置於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覺,那麼先王早就因出軌之事對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彌補過失都來不及,又怎麼能和魏醜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認為庸芮所說有理,於是撤銷了魏醜夫為自己殉葬的旨令。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於芷陽驪山(今陝西西安臨潼區驪山)。

歷史典故彙總歷史故事:王羲之寫《蘭亭集序》歷史故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歷史故事:娥皇女英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歷史故事: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歷史故事:諸葛亮的空城計歷史故事:王昭君出塞歷史故事:鴻門宴歷史故事:司馬遷寫《史記》歷史故事:晉陽公主人物介紹歷史故事:沙丘政變歷史故事:十次俄土戰爭歷史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歷史故事:貞觀之治歷史故事:成吉思汗一生最成功的一次突襲歷史故事:五代十國中最英明的皇帝歷史故事:歷史上的黃歇歷史故事:關羽的武器歷史故事:清代官員的收入 歷史故事:朱元璋為什麼要廢除宰相制度

歷史的故事 篇11

成語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釜:煮飯用的一種鍋;舟:船。打破飯鍋,鑿沉渡船,比喻決一死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楚軍統帥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破釜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鉅鹿。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燬。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麼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衝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衝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鉅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歷史的故事 篇12

1伯樂用馬的故事

伯樂善於相馬是很有名的`。一天,他買到一匹千里馬,高興不得了,暗地裡發笑,說:“我能得到這匹良種千里馬,何愁不發財!”

於是,他用千里馬拉貨。馬力足,運量大,無論颳風下雨,白天黑夜,都逼著千里馬拉車運貨。同時,還要它代牛耕田,代驢拉磨……

由於過度勞累,千里馬就瘦得皮包骨頭,連走路也上氣不接下氣。伯樂仍要它日拉貨物,夜耕水田,不久千里馬就累死了。

第二年,伯樂又相得千里馬一匹。他吸取了去年的教訓,把千里馬飼養於圈,倍加呵護,日夜伺候,同時在飼料中加強高階營養,把它養得白白胖胖。馬毛梳得光滑,馬嘴戴上金嚼環,配備了精緻馬鞍和韁繩,請名師製作了鞭子。

有一天,他牽出千里馬去給客商送急信,但它卻蹣跚著步履,連百里也跑不動了,以致耽擱了一大筆生意。

這時候,伯樂唉聲長嘆:“看來,我只會相馬,而不會用馬,永遠也發不了財啊。”

2 伯樂用馬的故事點評

小朋友們,我們要不僅要懂得欣賞人,更要懂得怎麼用人,什麼樣的人應該怎麼對待也是很重要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歷史的故事 篇13

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的新鮮事。當時的秦國有一位國君,因喜歡與人比角力,結果吐血而死。

他是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武王嬴蕩。名字雖然怪怪的.,但還是有來歷的。秦惠王很早就做了父親,兒女眾多,但都不及蕩神武。盪出生時,秦惠王正在全力打通中原之路。秦惠王在給蕩取名時寄予了稱霸中原、蕩平天下的厚望。嬴蕩也沒有令秦惠文王失望,他很有作為。只是死的有點可惜了。

秦武王生性粗直,威猛雄壯,好與勇士角力為戲。大力士烏獲、任鄙皆為其重用。齊人孟賁,是著名的力士,曾在野外見黃、黑兩牛相鬥,孟賁從中以手分之,黃牛伏地,黑牛猶觸鬥不止。孟賁大怒,左手按黑牛之頭,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孟賁聞秦武王招致天下勇力之士,來到秦國,秦武王素聞其勇,拜為大將,與烏獲、任鄙一同受到寵信。

秦武王四年,秦國攻佔韓國重鎮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

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向秦武王致天子問候之意,並聲稱天子在王城將備盛禮迎接秦武王。秦武王謝辭使者,不敢與周王相見。他知道九鼎在太廟之中,遂往觀看。入太廟,見九鼎一字排列,甚為壯觀。九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載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俱有龍紋,又稱“九龍神鼎”。夏傳於商,商傳於周,遷之於洛邑。遷時,用卒徒牽挽,牛車負載,不知重量幾何。

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讚歎不已。九鼎名稱各不同,鼎腹有荊、樑、雍、豫、徐、揚、青、兗、冀九字相別。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守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

秦武王回頭問任鄙、孟賁道:“你們二位,能否舉起此鼎?”任鄙推辭說:“我只有百鈞之力,此鼎重千鈞,無法舉起。”孟賁笑道:“我試試。”於是用兩根粗繩系在鼎耳之上,伸開雙臂,套入繩索之中,狠狠喝道:“起!”那鼎離地半尺,重重砸在地上。由於用力過猛,眼珠迸出,眼眶流血。秦武王笑道:“雖然勉強舉起,也太費力了。你既然能舉動,難道寡人舉不動?”

任鄙進諫道:“大王萬乘之軀,不可輕試!”秦武王不聽,卸下錦袍玉帶,束縛腰身,更用大帶扎縛其袖。任鄙拉著他的袖子苦苦勸諫,秦武王大怒道:“你自己不能舉,難道妒忌寡人之力嗎?”任鄙見秦武王發怒,不敢再諫。秦武王大踏步向前,亦將兩臂套入繩索中,想道:“孟賁勉強舉起,我偏要舉起再行走幾步。”於是盡平生之力,屏一口氣,喝聲:“起!”那鼎亦離地半尺。正要邁步,不覺力盡失手,鼎墜於地,正壓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聲,將脛骨壓斷。眾人急忙把他扶歸公館,秦武王疼痛難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氣絕而亡。秦武王即位時曾言:“得遊鞏、洛,生死無恨。”今日果然死於洛陽。

就這樣本該成就一番大業的秦武王死了,回看他為秦國做出的貢獻,這樣死去實為可惜。

歷史的故事 篇14

3:亡國怨祝

晉國的中行寅面臨大敵,家族就要被人滅亡了。他急忙找來給自己負責祭祀的太祝,準備問罪處罰他。

他怒氣衝衝地詢問太祝:“你為我祭祀,肯定祭品不肥厚,齋戒時也不誠心。結果現在觸怒了天上的神靈,導致我亡國,你為什麼要這樣呢?”

太祝簡回答道:“原來的君主行密子,只有十乘車。可他並不覺得太少,只是擔心自己的德行不夠,生怕有一點兒過錯。現在您已經有了戰車百乘,您卻不僅不擔心自己的沒有道義德行,只是嫌戰車太少。您就知道多造戰車戰船,這樣勢必增加了對百姓的賦稅。

賦稅勞役一多,百姓自然不滿意,對您詛咒責罵。而您以為真的光靠向上天祈禱,就可以為家族帶來福運嗎?民心不服,上下都背離您,咒罵您,您也會滅亡。您只指望我為您的祈禱祝福,然而全國都咒罵您,我一個人的頌揚祝福能比得過全國人的'詛咒責罵嗎?您的家族面臨滅亡難道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嗎?我又有什麼罪過呢?”

中行寅聽了太祝簡的話感到萬分羞愧。

中行寅行將滅亡不去尋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責備太祝。他哪裡知道,其實他滅亡恰恰是因為自己的貪奢引起民心不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