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橋的民間故事-古代歷史故事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4W

導語:中國的橋有很多,一般每座橋都有些有趣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橋的故事,歡迎瀏覽。

有關橋的民間故事-古代歷史故事
有關橋的民間故事_古代歷史故事

趙州橋的故事

相傳,魯班和他的妹妹周遊天下,走到趙州,一條白茫茫的皎河攔住了去路。河邊上推車的、擔擔的、賣蔥的、賣蒜的、騎馬趕考的、拉驢趕會的、鬧鬧攘攘,爭著過河進城。河裡只有兩隻小船擺來擺去,半天也過不了幾個人。

魯班看了,就問:“你們怎麼不在河上修座橋呢?”人們都說:“這河又寬、水又深、浪又急,誰敢修呀,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這樣的能工巧匠!”魯班聽了心裡一動,和妹妹魯姜商量好,要為來往的行人修兩座橋。

魯班對妹妹說:“咱先修大石橋後修小石橋吧!”

魯姜說:“行!”

魯班說:“修橋是苦差事,你可別怕吃苦啊!”

魯姜說:“不怕!”

魯班說:“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煩了。”這一句話把魯姜惹得不高興了。她不服氣地說:“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個兒,咱倆分開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賽一賽,看誰修得快,修得好。”

魯班說:“好,賽吧!啥時動工,啥時修完?”

魯姜說:“天黑出星星動工,雞叫天明收工。”一言為定,兄妹分頭準備。

魯班不慌不忙溜溜達達往西向山裡走去了。魯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動手。她一邊修一邊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沒過,就把小石橋修好了。

隨後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麼樣子了。來到城南一看,河上連個橋影兒也沒有。魯班也不在河邊。她心想哥哥這回輸定了。可扭頭一看,西邊太行山上,一個人趕著一群綿羊,蹦蹦竄竄地往山下來了。

等走近了一看,原來趕羊的是她哥。哪是趕的羊群呀,分明趕來的是一塊塊像雪花一樣白、像玉石一樣光潤的'石頭,這些石頭來到河邊,一眨眼的工夫就變成了加工好的各種石料。有正方形的橋基石,長方形的橋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還有漂亮的欄板。美麗的望柱,凡橋上用的,應有盡有。

魯姜一看心裡一驚,這麼好的石頭造起橋來該有多結實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個不行,需要趕緊想法補救。重修來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蓋過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動起手來,在欄杆上刻了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織女、丹鳳朝陽。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樣。刻得鳥兒展翅能飛,刻得花兒香味撲鼻。

她自己瞅著這精美的雕刻滿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魯班。乍一看呀,不驚叫了一聲。天上的長虹,怎麼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細一瞅,原來哥哥把橋造好了,只差安好橋頭上最後的一根望柱。她怕哥哥打賭贏了,就跟哥哥開了個玩笑。她閃身蹲在柳棵子後面,捏住嗓子伸著脖,“咕咕——”學了一聲雞叫。她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裡的雞也都叫了起來。魯班聽見雞叫,趕忙把最後一根望柱往橋上一安,橋也算修成了。

這兩座橋,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魯班的大石橋,氣勢雄偉,堅固耐用;魯姜修的小石橋,精巧玲瑰,秀麗喜人。

趙州一夜修起了兩座橋,第二天就轟動了附近的州衙府縣。人人看了,人人讚美。能工巧匠來這裡學手藝,巧手姑娘來這裡描花樣。每天來參觀的人,像流水一樣。

這件奇事很快就傳到了蓬萊仙島仙人張果老的耳朵裡。張果老不信,他想魯班哪有這麼大的本領!使邀了柴王爺一塊要去看個究竟。張果老騎著一頭小黑毛驢,柴王爺推著一個獨輪小推車,兩人來到趙州大石橋,恰巧遇見魯班正在橋頭上站著,望著過往的行人笑哩!

張果老問魯班:“這橋是你修的嗎?”魯班說:“是呀,有什麼不好嗎?”張果老指了指小黑驢和柴王爺的獨輪小推車說:“我們過橋,它經得住嗎?”魯班瞟了他倆一眼,說:“大騾於大馬,金車銀輦都過得去,你們這小驢破車還過不去嗎?”

張果老一聽,覺得他口氣太大了,便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裡,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五嶽名山,裝在了車上。兩人微微一笑,推車趕驢上橋。剛一上橋,眼瞅著大橋一忽悠。魯班急忙跳到橋下,舉起右手托住了橋身,保住了大橋。

兩人過去了,張果老回頭瞅了瞅大橋對柴王爺說:“不怪人稱讚,魯班修的這橋真是天下無雙。”柴王爺連連點頭稱是,並對著才回到橋頭上來的魯班,伸出了大拇指,魯班瞅著他倆的背影,心裡說:“這倆人不簡單啦!”

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到趙州石橋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橋下面原來還留有魯班爺託橋的一隻大手印,現在看不清了。

神仙橋

豐隆村位於中都市的東南方,是個人稠物穰、風光奇異的地方,村的西北角至今還有一座用石碑搭建起來的小橋,名叫神仙橋。解放前,它是豐隆村通往中都市的必經之地。據說這座小橋始建於明代中葉,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用供奉在自己廟內的石碑搭建起來的。說起來,還頗有一段傳聞呢!

神仙橋由於豐隆村背靠南泉河,因而地下水質十分優良,用現在喝過豐隆村水的外地人的話說,就是清爽甘甜。即使寒冬臘月,村裡人也敢喝從井裡剛打上來的水。因此,豐隆會造酒的人特別多。那時,著名的酒坊有兩家,一是前街的史家,一是后街的劉家。劉家釀酒時間較長,大多銷往濟南等地;史家釀酒稍晚,主要銷往中都市。甭看史家後起,由於使用的是村南古井裡的水釀造的,因而入口很爽,咂之香味彌久不去。當時豐隆村西有一條排洩南泉河水用的洩洪溝,溝上原建有一座木橋,但因年久失修,早已頹壞不堪.好在洩洪溝已幾年沒用,所以人們去中都時,都要從溝底爬上爬下,十分吃力。史家酒坊主人老史有四十多歲,因為起步晚,沒敢僱工。老史兩口子負責釀酒,往中都市送酒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了大兒子和大女兒身上。那時進城不像現在有許多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一雙腳。史家有一輛獨輪小車,俗稱紅車。純木器製作,連車軲轆都是木頭做的,推起來很費勁。史家兄妹往縣城送酒只能靠這輛紅車。每隔三五天,雞剛叫過三遍,兄妹倆便一個在後推,一個在前拉,將釀好的酒送往中都市。兄妹倆最頭疼的就是過那條溝,每次過都得折騰出一身臭汗。

有一次,兄妹倆又要過溝時,來了一位倒騎毛驢的白鬍子老爺爺。老爺爺問兄妹倆要不要幫忙?兄妹倆當然巴不能得。於是沒用兄妹倆動手,那輛裝有兩大簍酒的紅車便在白鬍子老爺爺的推扶下輕飄飄地過了溝。兄妹倆既驚訝又感激,妹妹見白鬍子老爺爺身上有個酒葫蘆,便說:“老爺爺,俺給你盛點酒吧!俺家的酒可好喝了。”白鬍子老爺爺一臉饞像地解下葫蘆遞過來。妹妹灌滿酒剛遞過去,他就情不自禁地咂著嘴喝開了。

從此,只要兄妹倆過溝,白鬍子老爺爺準在那裡幫忙。兄妹倆每次都給老爺爺灌滿酒葫蘆。

三個月後,老史去中都市結賬,發現酒錢比往常少些,回來細詰兒女,方知兄妹倆遇到白鬍子老爺爺的事。老史想,哪能這麼巧?說不定這個白鬍子是個老神仙!於是對兄妹倆說:“再遇見白鬍子老爺爺時,就把車上的酒都給他,讓他在溝上給咱建座橋。”

隔了沒幾天,兄妹倆又往中都送酒時,白鬍子老爺爺又和他們不期而遇了。妹妹沒等白鬍子開口,便甜甜地說:“老爺爺,這次俺把車上的酒都給您,求您在溝上給俺建座橋行不行?”老爺爺撫著白鬍子笑眯眯地問:“誰讓你這樣說的?”“俺爹唄!”妹妹笑嘻嘻地答道。“好!”白鬍子老爺爺點點頭,然後解下酒葫蘆遞給了妹妹。奇怪,以前往葫蘆裡灌酒,只幾下就灌滿了,這一次裝了快一簍也不滿。兄妹倆又繼續裝下去,兩簍酒光了,酒葫蘆也滿了。白鬍子老爺爺用手一指,那葫蘆輕飄飄地就到了他手裡。他一邊咂嘴弄舌地喝著,一邊對兄妹倆說:“回去告訴恁爹,下次再來時,橋就修好了。”

到了兄妹倆再次送酒,來到洩洪溝前時,一座造型儉樸,結實耐用的小石橋果然橫亙在溝上。左右望望,白鬍子老爺爺卻不見了。

老史和村裡的鄉親們白天來到橋上,看到橋是用石碑建的。下到橋底朝上看,看到張果老幾個字,方才明白,張果老喝了人家的酒,自覺理虧,於是用自己廟裡的石碑搭建了這座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