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試卷分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4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試卷,試卷是是資格考試中用以檢驗考生有關知識能力而進行人才篩選的工具。什麼樣的試卷才是好試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歷史試卷分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一歷史試卷分析

高一歷史試卷分析1

一、命題指導思想和特點

(一)、指導思想

縱觀整個試題,總體體現了以能力和素質立意的理念和新課標對三維目標的考查要求,以發揮歷史教育測量的診斷功能和導向功能。

(二)、試題特點

1、總體平和,難度適中

試題的結構、題型與容量適度,有一定的效度、區分度。難度適中,全卷沒有讓所有學生都動不起筆的題目,也沒有一個大題讓相當一部分考生得滿分的題目。全卷基本按照大學聯考要求命制,讓分科以後的文科學生見識一下大學聯考模式的題目是很有必要的。

2、立足基礎,貼近教學

試題重在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識記和理解。尤其是對一些重要概念和結論的準確理解,對重大歷史事件和現象的本質認識,以及對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性總結

二、學生存在的問題

從閱卷及抽樣的結果看,主要有五大問題: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科能力沒形成、審題偏差大、書寫不規範、新課程意識缺失。

1、基礎知識不牢固

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特別是對一些概念性的知識沒有真正把握。

2、審題偏差大

本次考試因審題失誤而失分顯得特別嚴重。審題中抓不住關鍵性字詞,不能從材料中提取有效資訊,導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問。

3、書寫不規範

多數學生書寫不規範,字跡不清晰;學生語文知識匱乏,不能有效組織答案,主要表現為知識要點不明確,沒有層次性,出現口語化,文字表達不夠嚴謹;不會使用歷史學科語言或術語答題,出現許多無效文字;關鍵字詞寫成錯別字。

三、對今後教學的建議

1、加強對歷史基本概念的教學

本次考試,反映出學生在歷史概念上存在很大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將基本歷史概念闡釋清楚,讓學生對一些歷史概念爛熟於心。並適時進行跟蹤

檢查,通過課前默寫、課後作業、抽查等方式,增強對歷史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與記憶。

2、教學重、難點分析應加重學生參與的.力度

包括新課教學和試題練習和講評,在培養對問題分析能力的同時,多給學生參與的平臺和機會,因為學生參與,能有效及時地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偏向及思考方式的偏差。

3、適度進行基本的史學方法和史學理論的教學

4、對試題的解答,除加強對答題格式的規範外,更應該加強對解題方式的引導。

首先要學會讀題審題,注意問題的細節,把握問題的時空界限、方向和側重點;其次,學會讀懂材料,有效把握材料中的有效資訊和其主題意旨,能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有全面和清晰的認識;第三,在具體解答上,應注重儘量用教材中的內容或觀點來表達,對於需要概括提煉的,力爭做到簡潔、精確、邏輯合理等。對於審題不周全,理解模糊的問題應重新加以審視,盡力做到不遺漏每一個問題,不留下任何一個空白,將能做到的力爭做到最好

5、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鼓勵士氣,增進信心。我們還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歷史的信心,因此應經常鼓勵,在嚴格要求過程中應看到學生的進步,及時表揚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以利於提高整體水平和效果。

高一歷史試卷分析2

本次考試試卷結構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

選擇題(客觀題)全年級均分為33.82分,非選擇題(主觀題),全年級均分28.79分。

選擇題:閃光點:單選題,薄弱點為單選:題。

單選第二題:難度0.10,均分0.21,選對人數的只有100人,錯誤的有871人。存在問題:主要是題幹文字障礙大,學生閱讀古文能力差,不理解題意,讀不懂題幹表達的意思,以致錯誤。單選11題同樣還是材料式選擇題,學生讀不懂材料,以致造成失分。單選13題仍是古文閱讀,難度0.46,均分0.91,。選正確的443人,錯誤的有528人。存在的問題是學生不理解題意,學的過死。單選19題難度0.47,均分0.94,選對的人數454,選錯517人,存在的問題是學生不理解題意,不能把握材料的核心意思,不能結合材料答題。單選21題的難度0.46,均分0.92。選對者443人,錯誤525人,存在問題是:學生不會審題,不明白題乾的核心意思。同時,不注重看書,看導學方案,自學的主動性差。

主觀題:26題(1-2)問滿分10分,均分2.89,難度0.29,。第1小問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1:概念中出現的錯別字。如“郡縣制”多錯寫成“群縣制”;

第2:歷史名詞錯用。將“監御史”稱為“御史大夫”;

第3:不按題的要求作答,只羅列知識點而沒有概括整理知識點;

第4:缺乏對材料的深層理解,大部分的學生多答不出“地方分權”的意思;

第5:出現審題錯誤,張冠李戴。改進建議:

第1:強調學生對概念名詞的識記;

第2:加強材料題做題方法的指導,特別是審題方法的指導。

26題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的歸納知識的能力,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第1:看不懂古文材料,也就帶來答題困難;

第2:歸納能力太差,僅限於翻譯古文材料的層次,達不到考題要求。改進建議:

第1:平時學習中,幫助學生提高古文識讀能力。第2:平時多加強歸納,概括能力訓練。

27題(2-3)—28題(1)滿分13分均分5.95分,難度0.46。存在問題,也是學生不會從材料中提煉觀點,歸納要點。

本次歷史考試年級最高分89分,均分63.16分。及格數619人,難度0.63。本次考試角度新穎,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和綜合能力的考查,考試結果暴露出的最主要的問題是:

1.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對概念的內涵,外延理解不到位,比如單選第13題。

2.學生審題能力差,缺乏從材料中獲取有效資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遇到古文,就無從下手,不明其意,不努力閱讀。

3.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較差。

針對學生出現的以上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注重以下幾點:

第1:狠抓“雙基“,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力爭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一步到位。

第2: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去學,落實好每一個環節:

A:讓學生課前認真預習,發現問題,認真上課,有目的的地聽課;

B:強調學生對概念名詞的識記,理解,運用;

C:強調學生多動手,該寫的一定要寫,作業按要求規範地完成,注意書寫和卷面。第3: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第4:平時學習中,幫助學生提高古文識讀能力,認真掃清審題障礙。第5:多加強對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第6:結合具體試題,典型試題,講授方法,教給思路。解題技巧,讓學生不折不扣地認真地做好每一道題。

只要我們師生一起努力,抓好學生的落實工作,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高一歷史試卷分析3

HB20xx-2013學年上期教學質量調研測試

歷史試卷分析

本卷命題範圍是必修Ⅰ全冊,以現行教材及省學科指導意見命題,很少涉及刪減或閱讀內容。考試時間為90分鐘。考試滿分為100分,分值設定選擇題50分與非選擇題50分。試題以“20xx年省大學聯考卷及各省新課程卷所呈現精神為命題方向”要求,雖然難度大的題型較多,題量較大,但基本做到“起點適當,坡

度適宜,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命制,下面從幾方面加以具體分析。

一、概述

1、試題精心構思設計,既考察了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又反映了學生理解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2、試題設定符合教學大綱,考查範圍基本涉及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觀題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

二、試卷特點:

通過抽樣調查分析,及學生做題情況來看,試卷從總體上說結構合理,有難度,有梯度,試題角度新穎靈活,資訊量多,知識覆蓋面較廣,不迴避重難點,注重學生能力的考查。如既考查了圖片資訊題(如選擇題22,24題),又考察了材料情景題;既考查了再認再現的識記能力,又考查了歷史的比較思維能力。但對於基礎相對薄弱的高一學生來說試題偏難,特別是本校學生相對本市名校基礎更是薄弱,所以本試卷並不太適合本校學生。

三、典型錯誤

1、選擇題第2題:本題考查的是“封建”一詞的意思,但學生被“封建時代恰恰是人性之花開的最盛最美的時代”,理解偏差,以為問的是哪個朝代是封建時代里人性開的最盛最美的時代,因此就判斷失誤,錯選B,正答率僅佔13.7%。

2、選擇題第4題:本題考查的是農耕文明和商業文明經濟的差異造成上層政治思想的不同,出題較新穎,但是難就難在學生不理解,加上A、C說的是制度和思想方面的原因,很貼近答案,因此錯選A、C項的非常多,正答率僅佔2.2%。

3、選擇題第9題:本題考查了孫中山對國家的貢獻,受到海峽兩岸的愛戴,但學生材料分析能力較差,再加上基礎知識薄弱,所以沒理解題目意思,就按選項內容錯選C、D項,正答率僅佔16.2%。

4.選擇題第11題,考察的是學生對共產黨軍隊相關歷史的掌握,但是因為知識範圍較小,基礎知識薄弱,再加上材料中分析不透徹時間沒有把握,所以錯選C項的較多,正答率僅佔25.6%。

5、主觀題第26題第(2)、(3)問:考查的是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西方議會制的掌握。課本中第六單元歐美代議制的確立發展,通過學生在學習時,沒有注意將幾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進行比較分析,沒有對重點知識加以梳理,再加上對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較低,因此考試中反映的知識層次就比較低。再加上學生平時基礎不牢固,甚至不理解,碰見稍有理解分析能力的題目就不會了。

6、主觀題第28題(3)問:本題考查美國外交目的和野心,但很多同學為材料表面文字迷惑,再加上普林斯頓計劃同學們不熟悉,很容易失分。

四、靚題亮點

創設新的歷史材料情境,圖文並茂,這是歷史試題的一大亮點。創設新的情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要求考生通過閱讀所給材料,在科學思維的指導下,作出正確分析和判斷,這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是較高的,也是挑戰。

1、選擇題第2題、22等題:要求考生通過在全新的歷史材料情境下,運用多種思維能力和必要的答題技巧,尋找正確選項,那種只會死背書,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顯然是不能適應要求的。

2、選擇題第13題:用電影《金陵十三釵》考查抗戰史實,該題在引導學生關心國家的發展,關注民族的未來,熱愛祖國,在不知不覺中起到了思想教育的重大作用。

3、選擇題第1、11、12主觀題:加強對歷史基本知識的考查,提升歷史基本能力的要求。

五、反思

1、在夯實基礎的`基礎上加強綜合能力的考查。歷史的綜合性試題不是從某個孤立的點上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而是從知識的聯結點上考查學生對學科內容的理解程度,通過一定量的知識關聯考查學生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知識網路的交匯點上設計問題是歷史“綜合性試題”成功的關鍵環節之一。因為知識的交匯點是連線相關歷史內容的紐帶,知識的遷移只有依靠這根紐帶才能實現,能否利用這根紐帶調動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反映了考生應用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強弱。

2、試題設計的情景儘可能地貼近生活和現實。找準歷史和現實的“內在聯結點”,做到在“歷史與現實的交會點”上提出問題。注意考查事關“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問題。

3、以能力立意。抓住“理解”的環節,切斷命題作答和背誦教科書結論之間的“直通道”,“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絡與重新整合”、“設計新的情景或場景”或“提出不同於教科書的設問視角和方向”三個主要的環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