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高效複習思維法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8W

期末考試高效複習法 思維導圖整體複習

期末考試高效複習思維法

思維導圖注重開發人的左、右腦,運用線條、符號、詞彙和影象,把一長串枯燥的資訊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它繪製起來非常簡單,而且十分有趣!它可以幫助整理自己的思維,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首先準備六色彩色的熒光筆和一張大白紙,選一門課開啟課本,從白紙的中心開始畫,用一幅影象或圖畫表示學習內容主題,然後,以此為中心向外發散,以下級標題或主章節的標題為主幹,再以此向外延伸第二級、第三級。以此類推,用線條和圖形連起來。

每一章用一種顏色的筆畫,不同的顏色容易區分而變得色彩豐富,每條線上或圖形裡註明一個關鍵詞,表明每一章、每一節都有哪些概念、重要的知識點、例題等,仔細梳理出來填在圖形裡,儘量用美麗的曲線連線,不要使用直線連線。這就像一棵茁壯生長的大樹,樹杈從主幹生出,向四面八方發散。曲線和分枝,就像大樹的枝杈一樣,符合自然,更能在你的大腦裡形成一個視覺影象。

畫思維導圖能使你明白這一主題的難點在哪裡,這個主題與其他主題是在什麼地方產生聯絡的 國中學習方法,將已知的知識融匯貫通,以及這個知識點與其他部分的相關性;再將疑惑及混亂部分摘抄出來,整理出問題列表,集中精力複習重點、難點,徹底搞明白,用畫思維導圖的方法複習,思路條理清晰,將所學的知識串起來,一本書變成了一幅“樹圖”,合起書本,大腦呈現出“樹圖”的腦像圖,樹幹、樹枝、樹葉上的關鍵詞就會躍出來,讓你產生聯想,記憶準確,即省時又省力,學習效率非常高。

國中生學習習慣—課堂筆記篇

西安會考網9月6日 做筆記是門很少有人研究的學問。會做筆記的同學可能上課間記得並不多,但很有成效。有些同學的筆記只有自己看得懂,但也很有效。相反,有的同學筆記記得很多,上課時幾乎一直在記筆記,不僅效果差,甚至會影響聽課效果。所以學會有效地做筆記對於每一個同學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一)如何記課堂筆記

做筆記是建立在預習的基礎上,有重點地以最簡略的語言記錄老師的將他思路和方法的眼、腦、手、心同時運動的智力活動過程。在課堂筆記方面,首先要記錄老師講課的要點(並不是每一句話)筆記中特別注重表明重點、難點和老師要求回答的問題,留待課後自己消化。筆記不是記錄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而大部分是自己在聽課時的思考、包裹老師教的一些分析問題的方法,自己對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對疑問的解答,一部分是老師所講的重點和難點,當板書很少時,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維一起思考,同時要迅速捕捉到他關鍵性的語言並記錄下,從而較完整地記錄下老師的思考、分析、論證過程。在時間不充足的情況下,先聽懂老師的分析思路,下課後在根據這些提綱的東西豐富和完善筆記。另外,每一門科目都有自身的結構,學習過程中如能按照學科自身結構記筆記必能事半功倍。同時,筆記與一個人您的思維緊密聯絡,如果可以摸索形成與學科特點相適應的筆記結構,那麼便已初步掌握了該學科的思維方式,自然會促進學科的學習。

(二)課後筆記要消化吸收,做好自我監控

在課後,要通過筆記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和歸納,筆記就是幫助自己進行復習的一個工具。除了對老師講解的內容做筆記之外,把做過的練習卷、試卷上的要點和做錯的題目記在筆記本上也很有用,記錄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錯題,並寫出詳細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思路及答案。平時有空就翻開看看這些錯題,另外每次考試複習前在認真看一遍,可以引以為鑑,避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和不必要的丟分。

(三)記筆記應注意事項:

1、每門課最好準備專用的筆記本,不要在一個本里同時記幾門課的筆記,這樣會很混亂。可以準備幾種不同顏色的筆,比便通過顏色突出重點,區分不同的內容。

2、這個計劃包括:第一。在對內容預習、複習的基礎上,對上課大概記什麼。不記什麼 國中地理,要有個計劃;第二,在記筆記的格式安排上,事先要有個計劃,比如可以在每頁筆記的右側劃一豎線,留出一些空白,用於課後查漏補缺,或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右側剩餘的大半頁紙用於做課堂筆記。

3、記筆記一定要有重點,要條理清晰,另外,要學會一些提供哦筆記速度的方法,以提高筆記效率。可以簡化某些字詞,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書寫符號。只要自己以後複習看得懂就可以。

4、整理筆記的作用不可忽視。它能夠對知識進行梳理和系統化,是對筆記的“昇華。”另外,要及時對筆記上的東西進行復習,這是對你自己勞動成果的利用和尊重,同時能夠將筆記的價值完全地體現出來。

5、值得你注意的是,記筆記和聽課是相輔相成的,聽課是記筆記的前提條件,而記筆記是對聽課的一種補充和鞏固,二者缺一不可。你一定要協調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不能只聽不記,也不能只記不聽。

相關閱讀:

七年級學習方法:國中生學習習慣培養方案

習慣比聰明更重要,你知道嗎?習慣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人們通常只把習慣和人的一些行為舉止聯絡在一起,而卻很少把習慣和成功關聯在一起。但是,當你去了解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時,你會習慣幾乎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有些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有些習慣是在後來的學習、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出來的。比如,一個人從小就養成了當天事當天畢的習慣,他成年後,在工作中就會成為一個計劃性很強的人,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國小常常出現這樣兩種不同型別的學生:一是平時對待學習馬馬虎虎,憑自己的小聰明,學習成績還過得去,有時還會在個別學科上“冒尖”,這種人,自己得意,同學們也羨慕他有個“聰明的腦袋”;二是平時看起來很努力,很少玩,學得很苦,學習成績卻平平,有時還會在學習上出現低潮 國中化學,這種人,自己著急,同學們看不起,說他“腦袋笨”。隨著學習年段的上升,到了國中,特別是到了八年級、九年級、高中以後,學科增多,難度加大,這兩類學生學習成績每況愈下,“聰明的腦袋”不靈了,“腦袋笨”的則更加困難重重,自己苦惱,著急。成績不佳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好。事實上,大約有70%到80%的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存在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然而,遺憾的是,問題的嚴重性並沒有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國中階段是各種習慣諸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反之,從小忽視良好習慣的培養,而讓不良習慣發展形成惡習,將貽誤終生。錯過了最佳時期,再想改掉惡習,更是十分艱難。

在國中階段,要特別注意培養主動學習、積極進取、善於動腦動手動口的習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得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預習預習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種學習習慣,幾乎每一個優秀的學生都有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不是簡單提前看一看書而已,預習能讓同學們在聽課的時候有目的性。預習聽課的重點,可以使同學們更從容地聽課,因為一部分老師要講的內容都已經理解了,聽起課來當然會輕鬆。此外,預習會讓學生獲得一種上的優勢,這種優勢會轉化成為信心,從而超越其他學生。

1、預習時間課前預習所花的時間和預習程度要因人而異。學習較好的同學,只需花少量時間。因為成績較好的同學在聽課過程中很少遇到聽不懂或是不明白的情況,預習的目的只是為了理清知識體系和聽課的條理。所以,抓住每節課的空檔時間預習是基礎較好的同學應該應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對於學習較薄弱的同學,預習應該更細緻和深入一些,應在頭一天進行。

2、預習過程通常都是在上課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上的課程全部預習一遍。把預習的時間排在每天的複習時間之後,因為知識是環環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堅持每天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去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把書本內容詳細看一遍,插圖、插圖下面的標題或解說、每頁底部的註腳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預習的過程中先找出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地方,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過程。遇到疑難問題時,力求自己獨立思考、解決疑難,對於無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鉛筆畫上記號,提醒自己在上課時注意聽老師在這一點上的講解。預習時的思考是預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預習不思考就等於沒預習。預習時要把精力投入在對知識的思考上而非僅僅對書上知識的瀏覽、記憶,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在預習的時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課或課下的時候,把還不太懂的地方趕緊找老師或同學詢問,消滅這些學習上的障礙。

3、預習結果怎樣才算預習好了呢?那就是預習之後,對知識的體系和知識本身有一個大體的瞭解,對知識的應用方法也有一個初步的感覺。特別要把難點或不懂之處用彩筆劃出,以便上課時更加註意。每節內容後面的練習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內容,會做80%的練習題。

4、文理科的預習側重點不同文科:對於文科,預習的時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問題的實質;例如:、歷史、要通過看書本,瞭解文章的內容、概要和觀點等實質性問題。象的要求就多一些,首先要看、讀單詞表,然後是看課文,在看課文時把本課生詞著重標記出來,在課文中理解單詞的意思。除了看之外還要聽配套的朗讀磁帶,並朗讀課文,雖然一下子不能把生詞記住,但也要達到可以流利朗讀這一標準。另外,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達到靈活應用的程度。

理科:理科預習要遵循以下步驟:⒈預習的內容大約比老師提前一天,這樣有利於靈活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

⒉預習時重點通讀課本,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劃在書上。

⒊不一定要把所有內容完全弄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聽課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問題,如果上課還沒有解決,要在課下向老師詢問。

⒋對於知識點繁雜的章節,在紙上列一個圖表,分層次地將這章的知識點列舉出來,這不僅可以在聽課時頭腦清晰,還會降低複習時的難度,一舉兩得。

七年級學習的幾個克敵制勝之方法

七年級是整個國中學習歷程的開始,彷彿一朵花兒剛開放在陽光中,要抓緊時間,向世界展現自己的美麗,因為花期是短暫的,國中的時光也是短暫的。

我的學習是從七年級開始起色的。原因大抵是背井離鄉,小時玩友都不在,人際陌生,因此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只有埋下頭好好學習。後來這種人生的寂寞使我的成績能夠綻露頭角,直到高中一直保持優勝。總結一下過去的經驗,發現學習有這些方法可遵循。

第一,學習需要靜氣凝神,消除浮躁,安心治學。

第二,開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有興趣的學科,一般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這樣很可能學的比較好。然後將這種方法,推廣到其他科目。

第三,要勤于思考,多問問為什麼。要帶著研究的心理去學習,這樣才能夠深刻。

第四,學會總結問題,歸納一類知識的本領。這樣可以使你節省很多時間。

第五,研究試卷。考試是對學習結果的考核,要學會從試卷上來學習。研究試卷上的題做到,一道題能分析出和書本上的對應的知識點,該點附近的知識。對這樣的題進行終結,瞭解其解題的要旨。

第六,花時間對學科知識進行梳理。梳理過程,可以將自己知道的技巧,重點歸納進去。

第七,去請教別人前,一定要有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然後通過權威的人,對自己的看法進行校正。

第八,學習要有激情。在困頓的時候,在停止不前的時候,在疲憊懶惰的時候,要激怒自己,要點燃激情,去發動對學習的戰爭,這樣才能引發強大的學習動力。 七年級

為考重點大學請從七年級開始

從國小到國中,對同學們來說,知識上有跨越,從算術到代數;環境上,心理上也有跨越。在七年級這個過渡的時期,總是有同學面對新問題準備的不好, 掉下隊來,同時,也有些同學方法得當,後來居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在這裡,我們給大家提供一些在進入國中後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備借鑑。

1.要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的學習。

一進入國中,同學們會驚奇的發現,與國小老師們事事關心,面面俱到相比,國中老師管的很鬆,作業留的不多,或者即使很多,也不檢查。上自習也沒有老師看著,隨便說話,也沒人管。

在這樣寬鬆的學習環境下,一是,要自覺的學習:有些同學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覺的找課外題做,預習,複習。這樣的同學多半缺乏自制力, 不刻苦。長此以往,與那些能夠自覺學習的同學,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等你發現差距的時候,一般就很難趕上了,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水平的時候,你都不能讓自己努 力自覺的學習,看到差距,就更困難了。

二是,要有計劃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學的好的部分,學的不好的部分。自己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而且,國中難的學科較多,有計劃的分配時間,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最好能夠早點找一本會考考綱,瞭解將來考試的範圍和難度 國中物理,好對症下藥,有所側重。

2.思想上不能鬆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要掉隊。

萬事開頭難。相當一部分同學,進入國中後,以為考入重點中學,考入實驗班,就萬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努力,反正會考還早著呢!這就大 錯特錯了!會考有的是實驗班的同學成績不如普通班的。國中三年,眨眼即過,而且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環環相扣,七年級的知識比較簡單,但如果基礎打的不牢,不能 開拓思維,超前學習,到了八年級學習幾何證明,九年級學習二次函式就會感覺很吃力,尤其是到八年級,九年級還要學習兩門新的學科——物理和化學。三門課放在一起, 很多七年級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就很難趕上了。所以,同學們從跨入中學大門開始,就要有長遠的計劃,步步為營,時時佔得先機。

3.要摒棄國小毛躁,不安的學習心態,養成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

這個毛病在國小的學習中還不是特別凸現。原因是,國小的知識比較簡單,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會做,寫錯馬虎而已。但到了國中,這就包含兩層含意:

一是,似懂非懂。隨著國中知識點難度的提高,同學們如果再抱著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題目,只知皮毛,似懂非 懂。而似懂非懂不等於馬虎。前者根本上講就是不會,不懂。(有的學生看似什麼都會,就是考試不會)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且這樣的同學還覺得 自己其實很聰明,老師講得都會,只是偶爾馬虎而已。結果考試成績總是一塌糊塗。

二是,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做錯題目。這是馬虎。國小時,大家分佈在各個不同的國小,班級裡面優秀的同學不多,馬虎一點,還是不能影響到你在班 裡的排名。而到了重點中學,尤其是實驗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聰明。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更踏實,更少犯錯誤。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學在國小成績很 好,而到了國中後,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4.千萬不要以為多做題,題目並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這個問題可能是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最經常犯的錯誤了。到了國中以後,隨著知識的不斷加深,很多學校為了提高成績,都會做大量的題目。這個時候, 同學們千萬要記住: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做一定量的.題目當然是必須的,同學們只有通過做題目,才能將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消化,理解透徹。但如果,撇開知識 點,只做題,到最後就是捨本逐末。更有甚者,有些同學,天天做題,從早到晚,刻苦努力,但到頭來,不但不會的還是不會,會的也不會了。為什麼呢?他只追求 題目的數量,忽略知識點跟題目的結合,以至後來把原來熟悉的知識也忘記了。

那到底應該怎樣做題目才是好的呢?或者說,做題到底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兩點:一是,要在做題目同時將題目和知識點結合,兩者不斷結合,達到深化知識點,鍛鍊技巧的目的。二是,找出自己還不會的題目,弄懂它。如果你只做自己會做的題目,那是一點收穫都沒有的。

5.“不會就問”不一定就是個好習慣。

不會當然要向老師同學請教,這是對的。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點:一道題目,一個技巧,只有自己親自弄懂,獨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向其他人請教得到的知識,我們只是得到了知識本身,但並不一定了解如何運用,下次遇到類似題目,還是很難解的出。所以,這裡我鼓勵大家:

面對一道難題,首先,要刻苦地獨立思考,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半天,爭取自己解出來。這是最好的,最有收穫的。但如果實在解不出,看不懂,再向 別人請教,請教時要注意別人是怎樣思考,運用技巧的,而不是僅僅關心答案。並且,一定要在聽懂之後,找一道類似的題目,練習一下,熟練所學來的知識和技 巧。

6.保持良好的、積極的心態。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進入國中以後,同學們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成績怎麼努力也是停滯不前,或是與同學、老師之間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處理不 好,會嚴重影響學習成績。有些同學甚至會因此而一蹶不振。遇到問題,首先要學會自我調節,多從積極的方面思考問題。其次,也要多跟父母,老師進行溝通,尋 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有一些同學為了自尊心,逃避問題,不願意把問題拿出來與別人溝通。這樣做並不能保護你的自尊心。要想保護自尊心,只有把問題解決了,成 績提高了,作為學生,才會真正獲得認可和尊重。

怎樣更有把握考入北大或者清華?

不是進入好的國中就足夠,而是能進入一個好的高中!

像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實驗中學的高中部都是北大和清華學子的搖籃(考入比例非常高),是所有國中同學應該努力的方向。

總之,國中的三年是關鍵的三年,是刻苦努力的三年,只有一步一步努力,才能在會考中脫穎而出,考入理想的高中.

七年級學生如何輕鬆背誦古詩文

抓關鍵詞語背誦所謂關鍵詞語,一是指需要背誦的文句、語段的領頭字詞;二是緊緊抓住容易聯想背誦內容支撐點的關鍵性動詞。如背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歷數擔當大任的人遭艱難情狀的句子,可抓住“苦”、“勞”、“餓”、“空乏”、“拂亂”等意義、用法獨特和在文中作用顯著的詞語。

按寫作順序背誦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照寫作順序來梳理文章的思路,尋找利於背誦的策略也是常見的背誦途徑。例如,《核舟記》的寫作是空間順序,國中歷史,背誦時就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處理:整舟→船中→船頭→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個暗示空間順序的語句,學生可以先將這些語句記熟。然後在拆分每一段的結構,梳理每一個段落的背誦思路。

整分聯背誦法是指整體背誦法、分段背誦法與聯合背誦法,這幾種方法各有不同的特點、用途,並有一定的聯絡。一般而言,整分聯背誦法要求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然後對每個語段進行分別背誦,將每個段落背熟記牢,然後再將所有的段落聯合起來進行記憶。對於較長篇幅的古詩文背誦篇目,如《曹劌論戰》、《出師表》等篇目,這種方法是切實、有效而便捷的。

嘗試回憶背誦法朗讀有助於背誦,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單純重複,記憶效果還是欠佳的,最好的辦法是在朗讀到一定程度後,合上書試背,嘗試對記憶內容進行回憶,這樣能增強背誦的效果。這種嘗試回憶的方法還可在更廣泛的時間、場合中運用。

限時背誦法這是強制記憶法之一。要求在規定的某個時間段內完成對某些內容的快速記憶。如果能夠配合適當的檢查就會強化背誦的效果,例如限時背誦之後的即時檢測。在學校裡,教師採用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如何做好七年級新生入學教育??致七年級家長老師

新學年,又有一大批少年將告別國小教育,升入國中學習。國中階段的學習,在內容、方法、動機、興趣等方面與國小都有本質的不同。

首先需要獨立自覺地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其次所在的班集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很多令他們一時難以適應的問題。

這就要求這部分學生具備更多的獨立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家長、學校、社會都應根據這一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熱情幫助指導,讓他們儘早適應國中階段的學習。

一、少年期特點:既不是孩子 又不是成人

一般我們稱11—15歲的孩子為少年。瞭解這一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很重要。少年期學生的特點既不同於兒童期也不同於青年期,他們正處於半兒童、半成人的幼稚期,充滿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衝動性等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這一時期是他們一生中心理髮生鉅變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將決定人生的發展方向。

這一年齡段的學生,以成人為榜樣,自覺用成人的準則要求自己,他們不願被成人“監護”,渴望與成人平等,取得成人所具有的權力。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強烈的自信心、自尊心,比較喜歡錶現自己。對錶揚和批評很敏感,最不願意聽批評,特別是不公正、不符合事實的批評。對此表現出強烈的不滿,以致形成對立情緒。

家長和教師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要給予更多的關懷、溫暖、同情和支援。對不正確的意見要耐心解釋,對科學合理的建議要予以採納。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不能歧視挖苦,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同時還要正面啟發、積極引導。既不要把他們看成是孩子,又不能把他們看成是成人,只有採取他們能夠接受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才能使他們順利渡過少年期。

二、樹立正確學習目的 激發頑強拼搏精神

學習目的教育是家長、學校一項經常的重要工作。國小生的學習動機直接而具體,即直接受興趣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智力的發展和學習內容的豐富,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分化,從而影響學習動機的多樣性、穩定性。

因此,家長和學校要結合思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的意義,並把當前的學習與將來為社會作貢獻,及個人的事業成就結合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鼓勵他們用頑強的意志戰勝一切困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成功體驗,能進一步激發學習動機。由於學生掌握某一學科知識的最終目標,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這就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容易獲得成功的體驗。

所以教師要善於分解總目標,使學生學習每一個單元,甚至每一堂課都有明確的目標。這種分解目標的操作,必須符合少年期的智力水平,略高已有的知識,使他們通過努力能夠達到,這樣學生能及時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滿意的情感。而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激發學習的動機。

學習目的教育必須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學習目的教育還必須具體,要結合教學內容,講明新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意義,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以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重視。

三、道德教育:學校和家庭共同的責任

道德是人類社會的產物,不具有強制性,是靠社會輿論和所謂良心來支援的行為 國中政治。而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具體體現。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在他們的行為舉止中表現出來的,道德行為的鍛鍊,對於品德形成和道德教育的要求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少年期的孩子廣泛地接觸社會,社會資訊量迅速擴大,所受的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由於少年期的學生沒有足夠辨別是非的能力,加之極少數犯罪分子常常利用他們的無知和盲動,使用欺騙、威脅等手段,誘使、教唆少數學生做壞事,如破壞課堂紀律、作弄老師、欺負同學、損壞公物、好逸惡勞、打架鬥毆、小偷小摸等等。這種學生在學校雖然為數不多,但影響面大。他們的行為雖然還沒有達到違法犯罪的程度,但如不及時加以矯正,就會不斷髮展惡化,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家庭是學生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家庭成員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德。家庭環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也是造成學生不良品德的重要原因。如偷竊、賭博、酗酒、生活腐化、言行不檢點、行為粗魯、不講公德等等,都會從反面影響學生。

另外,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對子女只養不教、重養輕教、溺愛袒護、放任自流,或管教過嚴、方法粗暴,或父母對子女要求不一、父母自身言行不一,對子女不良行為默許包庇等等,都會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

學校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負有主要教育責任。如果學校領導和教師教育觀點錯誤,辦學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當,則品德教育斷難成功。如教師只教書不育人;個別教師不瞭解少年期學生的年齡特徵,對他們的缺點或弱點不認真做思想工作,而是挖苦諷刺;對全體學生不能一視同仁,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採取懲罰、體罰做法,都會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學校和家長教育工作不協調,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因此,在培養少年期學生道德行為時,應採取行為模仿、行為重複、有意練習等方法,不斷矯正不良品德習慣,讓它成為需要或行為的內部動力。

還應注意的是,少年期是身體發育的第二次生長高峰,身高猛長,骨骼迅速發育,身體發生急劇變化,特別是第二性特徵顯露。這些生理的變化,都會引起了他們一系列的心理變化,性意識開始萌發,從而對兩性關係感到好奇、神祕,注意男女之間的關係,喜歡與異性接近,但在表面上還會裝出彼此疏遠。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的交往,讓他們建立起正常的同學關係,根據他們這個時期精力充沛又活潑好動、喜愛體育活動的特點,積極開展有益的集體活動,引導他們的情感向著健康方向發展,防止他們在異性交往中出現問題。

相關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