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1

記得以前在上學的時候,總是覺得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太過枯燥,學起來很吃力,但是手中的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卻用了一些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將諸如以前學過的首因效應、德西效應、暈輪效應等概念介紹了心理學的規律,在讀完每個故事的時候,在心中總會問一下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那麼我應該如何處理呢?

代序中“魚就是魚”這一則著名的童話故事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魚與蝌蚪生活在水中,後來,蝌蚪變成了青蛙,跑到陸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鳥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訴了魚。魚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魚;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魚;鳥就是有翅膀的魚。就是說,魚是按照已有的知識在認知新事物。

魚就是魚的故事,其實是隨時都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系統,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認知和經驗來觀察外部世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忘記“魚就是魚”這一真理,每個孩子因為周圍環境的不同、興趣愛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動中的表現也不同,在我們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們的物件是一幫孩子們,有的時候,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掌握的東西總是不能遂人心願,我們只是在我們的假定下教學,而忽視了他們也只是在他們的假定下教學。

這些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要考慮周全,既要考慮到教學目標,也要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經驗以及現狀,特別對於我們剛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還需不斷探索、研究。

書中的“知覺中的圖形——背景現象”這個理論給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們在知覺的過程中傾向於將物件分為圖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樣,使最前部的顯眼的圖形突出來。同時,圖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圖形。我們的眼睛看到的雖然是同一物件,感知到的卻完全不同,這樣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表達了不同的內容,側重於不同的方面。

書中舉了這麼一則例項:

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時,教室裡書聲琅琅,突然一隻小麻雀從窗戶外闖了進來,讀書聲嘎然而止,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

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麼處理呢?

書中作者用兩個老師處理的方式進行了一個對比,一位老師很氣憤地說:“快讀書!一隻小鳥有什麼好看的!”學生雖然不情願地拿起了書本,心卻跟著小麻雀飛來飛去。

另外一個老師是這麼說的:“小鳥為什麼要飛到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呀?對啦!小鳥是被大家動情的讀書聲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們比一比誰的聲音好聽呢!”

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說:“老師,我要和小鳥一比高低”“我也要比!”……

一種課堂,兩種結果,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這體現了兩種漸染不同的思想觀。小鳥作為課堂的干擾因素,第二位老師卻能夠從消極中找積極,把它變成課堂的干擾資源,使積極地背景凸顯出來成為圖形,正是這種靈活的、多方位的思維導致了教學機智,之後的教學效果也使這位老師懂得了教育機制的分量。對於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說,這樣的機智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了,這本書是非常值得我們閱讀的,一個個簡單的事例的背後都蘊藏著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相容效應”告訴了我們教育物件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馬太效應則讓我們知道教師要防止“馬太效應”。即要克服定勢心理,樹立發展的觀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一個班級的學生知識經驗、能力起點不盡相同,要相信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會學習的潛能;皮克馬翁效應向我們證明了當我們在與孩子們交往過程中,一旦好意知覺孩子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寄以期望,他們就會產生出相應於這種期望的特性。難怪有人說,教育的祕訣就是一個字:“愛”!

通過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教育中常出現的這些心理效應,在處理一些事情時也得心應手了許多。教育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我們要將這些心理效應付諸行動,從而產生教育的效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2

每月的青年教師讀書心得交流是我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良好契機,3月份的讀書交流很多優秀教師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讀書體會,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案例來介紹,閱讀時能讓我啟用自己熟悉的真實經歷,在沒有讀過這本書之前對這些突發情況總有這樣那樣的困擾,讀了這本書後裡面的`很多心理學知識以及指導讓我感受到智慧的啟迪。以下是我對這部分內容的一些心得體會。

  1、思維定勢——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是指在實踐中獲得的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方式。例如書中提到的一個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個兒子,老大叫大樂,老二叫二樂,那老三叫什麼呢?由於思維定勢很多人的答案會是三樂,但正確答案應該是小明,因為題目中明確說到小明的爸爸有三個兒子。因此可見思維定勢對問題解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我們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

事有本末,物有終始。歸根結底還是思想決定行為,之所以有習慣,是因為養成了慣性思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定勢的影響也是無處不在,比如學生經常受做題經驗的影響,照搬或機械套用某個公式或解題辦法而常常張冠李戴或者捨近求遠。因為最先得到的資訊會在我們的腦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而產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我們的思維固定起來。因此教師應當創設能夠提供自由思維空間的情境,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打破定勢的影響。

  2、連鎖塑造效應效應——小步子,大目標

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恩愛的夫妻,丈夫從不願意做家務,為此妻子很是苦惱。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啟發,終於用一個巧妙的辦法改變了丈夫。那到底是什麼方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進電飯煲裡。而下班時她故意晚回家一會兒,並給丈夫打電話“我現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電源,我們就能及時吃到晚餐了。”丈夫覺得這很簡單,就爽快地答應了。妻子回到家後熱烈的擁抱了丈夫,並對他的行為大加誇讚。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進電飯煲,要求丈夫放進電飯煲並插上電源。丈夫覺得這並不以前麻煩多少,於是每天還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飯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來越多,而且每次都會因為丈夫小小的進步大加誇讚。於是丈夫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同時也潛移默化的改變了對做家務的態度,每天主動地承擔了許多家務。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學上就叫“連鎖塑造效應”。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訓練之前我們首先要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被訓練物件每完成一個小目標我們都要及時對其進行獎勵,獎勵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過獎勵促使其最終完成大目標。

這一原理在教學中的應用:很多學生貪玩,不能安靜坐下來學習,針對這種情況不妨利用連鎖塑造。開始時,只讓他學習10分鐘,完成後,允許他做15分鐘他喜歡的事情作獎勵。經過一段時間,他已經能夠堅持10分鐘學習之後,就要求他連續學習15分鐘,如能達到,就讓他自由活動10分鐘或者其他獎勵。這樣逐步要求,使他不斷增加認真學習的時間,逐步使他能夠堅持較長時間認真學習。適當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學習新的行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為。

當老師覺得學生的某個習慣很不好需要糾正時,或者是希望培養學生的某一個好習慣,就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一個他稍稍努力就能達到的一個個小目標,這樣逐漸進步,慢慢地接近你和學生都想達到的那個大目標。一個人的。習慣行為是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因此,不良的習慣行為不會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對學生進行長期連鎖塑造的觀念,有意識地一步步的培養與鞏固孩學生的行為習慣,千萬不可急於求成。

瀏覽這本書時無意看到書中書籤上有這樣一句話好的教師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這本書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希望在這本書的伴隨與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3

利用課餘的點滴的時間,我接著閱讀北師大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在劉教授的心理學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頁的規律和效應,主要體現為詹森效應、普雷馬克原理、頭腦風暴效應、雞尾酒會效應……其中不少效應令我觸動,讓我學習到新的心理學知識的同時,常常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讀這本書時,我感覺它是一面鏡子,讓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又是違背教育心理學的。它是一盞指引方向的明燈,告訴我怎樣做才是科學的、正確的、充滿關愛的;我感覺它是神奇的魔術棒,總是帶給我無限的驚喜和期待,那是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其中,普雷馬克原理就是對我們教師和家長有實效的一個心理效應。普雷馬克最早提出,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而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種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後你就可以吃甜點。”所以又被稱為祖母原則。說的更明確一點,就是先讓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長的接觸較多。經常聽到家長的訴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學習,總是玩電腦、看手機”、“做作業草草了事,應付工事完後就跑出去了”、“讓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氣死人了”……當時我只是粗暴的建議:“你也可以採取強制措施或是適當地懲罰一下孩子,比如拒絕給他感興趣的東西或是必須完成這件事,不然就怎麼樣!現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中的普雷馬克原理告訴我,別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轉,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所以,在學期的家長會上,我會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製作一張“行為矯正表”,讓孩子明白你享受一些權利之前或同時你必須完成相應的任務,否則一切免談。休息日,我也事先和學生們約定一天中他能享受的和他必須做到的事情,效果很不錯。選用學生的最愛作為獎勵的方法可以讓家長和老師省去較多的煩惱呢!

當然,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嘗試將普雷馬克原理應用於新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對於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學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就將難以接受的大目標或是知識體系分解成一個個學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標去要求學生,並用普雷馬克原理去恰到好處地激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完成識記生字、背誦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正確識記少量的生字,讀熟課文,再在規定時間內給學生增加一定數量或難度,並適時給以合理的激勵。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變得更輕鬆、愉快,學習的效果比我一開始就提出一個高目標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課堂上,我時不時普雷馬克原理拿來用一下,結果總是有著巨大的收穫。在這一系列豁然開朗後,我更加躍躍欲試,迫切地繼續探究我還不瞭解的規律和效應。我體會到只有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教育的芳草地裡才有花紅柳綠,才煥發春天的盎然。我解讀著這部“教育字典”,從這位良師益友身上,我汲取著智慧的營養、教育的技巧,我不斷進步著,走向超越的高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