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4W

中外教育史1

一、填空題

中外教育史

1、西周的學校教育內容主要表現為“六藝”,它們分別是指 、 、 、 、 、 六方面知識和技能。

2、“立五經博士”的文教政策是 統治的時期確立的。

3、《 》被認為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導書,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時期的 。

4、《四書》包括《 》、《 》、《 》、《 》。它是由 編定的。

5、朱熹將人性分成“ ”與“ ”兩個方面,強調學校教育的目的是“ ”。

6、夏代在王都設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場所為“___”,堪稱是一種武備學校。

7、在關於人性的認識中,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的是 ;認為“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的是 ;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是 。

8、王充的主要著作是《 》,他理想的培養目標是 。

9、魏文帝時制定“ ”,太學弟子每兩年進行一次考試,按通經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級的官職,將選官考試與教育考試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10、北宋先後發起三次興學運動,第一次是 主持發起,史稱“ ”;第二次是 變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史稱“ ”;第三次由 主持發動,史稱“ ” 。

11、明清普遍設定的蒙學主要是 ,蒙學教師一般稱為 。

12、洛克從培養 出發,討論了範圍廣泛的教育問題。

13、1919年法國政府通過的《阿斯蒂埃法》突出了 題。

14、西周的學校設定可分為兩類:設在天子王城和諸侯國都的稱 ,按年齡層次上可分為 和 兩級;設於郊、野範圍內的學校稱 。

15、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佈的重要教育法令是 。

二、選擇題

1、斯巴達教育的基本特點是強調( )。

A.智育 B.美育 C.勞動教育 D.軍事體育

2、埃拉斯謨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 )人文主義教育家。

A.英國 B.法國 C.尼德蘭 D.義大利

3、美國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爾法》旨在資助各州大辦( )學院。

A.民族 B.贈地 C.商貿 D.社群

4、洛克認為人的好壞乃是( )的結果。

A.先天稟賦 B.後天教育 C.環境影響 D.上帝決定

5、“化性起偽”是誰提出的? ( )

A、荀子 B、老子 C、莊子 D、孔子

6、西晉武帝下令在太學之外再設的一箇中央官學機構是什麼? ( )

A、國子學 B、宮邸學 C、四門學 D、鴻都門學

7、《白鹿洞書院揭示》是誰制定的?( )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8、道家的教育主張是什麼?( )

A、“不言之教” B、“以法為教” C、“興利除害” D、“化性起偽”

9、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屬於五四時期資產階級教育思潮的是:( )

A、復古主義教育思潮 B、平民主義教育思潮

C、工讀主義教育思潮 D、實用主義教育思潮

10、“杜威學校”即杜威於1896年創設的( )實驗學校。

A.舊金山 B.波士頓 C.紐約 D.芝加哥

三、簡答題

1、壬子癸丑學制與癸卯學制相比有哪些進步?

2、赫爾巴特關於道德訓練的觀點。

2、簡述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響:

3、簡述斯賓塞關於科學教育的思想。

四、論述題

1、試述私學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教育發展的貢獻。

2、評述隋唐科舉制度的產生及其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中外教育史2

外國古代教育

該部分從東方文明古國、古希臘、古羅馬、西歐中世紀、拜占庭與阿拉伯教育五部分呈現了古代外國教育的輪廓,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重點掌握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識記古代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的特點、斯巴達、雅典教育的不同、宮廷學校與騎士教育、中世紀大學的形成與發展等內容。本章多以選擇題來進行考查,因此在看書的過程中一定要細緻,並且其中要注意古埃及和古印度教育的比較,古希臘教育中斯巴達教育與雅典教育的比較,蘇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柏拉圖教育思想的比較,不同時期羅馬教育的比較等。同時將本章的複習時間和中國古代教育放在一起,考生在複習時還可以進行將中外古代教育的方方面面進行對比複習。

外國近代教育

該部分內容很多,但是結構比較清楚。大綱從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的教育、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近代教育、西歐近代教育思想三個部分劃分考試範圍。同學們複習的時候重視第二、三部分(第一部分義大利和北歐人文主義的異同已經作為論述題在09年考研會考過,再考大題的可能不大)。本章考點非常多且是大題考察範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西歐近代教育思想等部分都是簡答和分析論述題考查的重鎮。考生不僅要細緻地看,而且還要多進行理解和對比,如果能將西歐近代教育思想與現實教育問題一起進行思考是最好的,如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盧梭的自然教育主張的現實可行性,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學化”主張對當今的啟示,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對目前教育的積極影響,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的可借鑑之處,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發展教育思想的本質意義等等。總的來說,思想史是近代外國教育的重點內容。

外國現代教育

該部分主要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實驗、歐美和日本現代教育制度、現代歐美教育思想三部分內容圈定考查範圍,考點非常多,大部分知識點的考察形式都異常靈活。主要的內容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史的內容。第一節新教育運動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要簡單瞭解他們的背景和始末,理解他們的意義。重點要準確記憶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實踐,比如梅伊曼、拉伊、蒙臺梭利、葛雷制、道爾頓制、設計教學法。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出簡答題的。第二節主要介紹的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改革。這裡需要掌握一些有重要影響的改革運動和教育法案,包括英國的《1944年教育法》、《雷沃休姆報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法國的《費裡教育法》、《郎之萬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美國的“八年研究”計劃、初級學院運動、《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國家在危機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日本的《教育救語》、《大學令》;蘇聯的《統一勞動學校規程》;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等。這些都是複習的重點,容易出簡答題。複習的時候要注意和如今該國的教育現狀聯絡。第三節重點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其次是歐美教育思潮中各教育流派教育思想的異同,最好能思考它們的現實可行性。這部分考查也是教育史得重點內容,同學們要做好整理分析工作。

中外教育史3

一、新音樂課程標準探析

有“新”就有“舊”,所以談及新音樂課程標準(《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總是相對於舊的音樂教學大綱而言的。

1、新音樂課程標準的理念

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從教學目的到課程目標,這不只是字面的改變,而是教學理念的轉變。20xx年版的新音樂課程標準的理念具體明確地表述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十個方面,全面、準確,其中以審美為核心,要求在音樂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都要貫穿,如,在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也要有機地滲透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其他九個方面的貫徹也必須以審美為中心。比如,在面向全體學生的時候,教師不能為了照顧每一位同學而忘了藝術地組織課堂,使組織形式失去美感,更不能把音樂本體的美感遺忘。相比較而言,1992年由國家教委制訂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音樂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就有紙上談兵的嫌疑。現把它概括為如下四點:一是培養“五愛”“四有”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二是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三是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四是培養愛國情操,接觸外國優秀作品,擴大視眼,從而表現音樂。(姚思源,中國當代學校音樂教育文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不難看出教學大綱是以傳授知識,培養思想道德的理念為主旨。這“五愛”“四有”“愛國”何止一個音樂課堂能成就得了?而《標準》變教學目的為課程目標,並且具體表述為學段目標,有1—2年級,3-6年級,7-9年級3個學段,按照學生身心發展和知識結構的規律明確具體地分別提出要求。這就避免了教學目標過大、教學手段死板機械、重視知識傳授忽略藝術美感的培養、只關心音樂“天才”不關注普通學生等諸多弊端。故而,“以審美為核心”是指以美的音樂作品,用美的方式讓學生有美的感受,激發美的創作思維,誘導美的行為方式,從而美了自己,美化他人和社會。所以說,新音樂課程標準的出臺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2、新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

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目標的構建應該是將人本位、學科本位和社會本位有機辯證地結合在一起的。《標準》正是用“學生本位、社會發展本位和音樂學科本位”有機地結合來體現的:《標準》的三大目標為:一是情感態度價值觀。二是過程與方法。三是知識與技能。其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為首要目標,這是基於音樂學科本位提出的。“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7”,音樂課程的價值有:審美體驗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社會交往價值和文化傳承價值,正是有了對音樂課程的性質和價值有了全面準確的定位,才會“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這樣的人本位觀念,從而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感知、想象、記憶、聯想、表現、創造等多方面的發展給予培養訓練。音樂是除了語言之外的另一種交流工具,無論是在班級、學校還是在校外的社團活動中,多是以群體性活動表現的,如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這不正是出於對社會本位的思考嗎?相形之下,教學大綱的總目標逃不出“知識掌握、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的正規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也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灌輸,而忽略音樂的美感天性對學生的影響,從而使音樂之於人的陶冶、淨化,感染等功能大大失效。

音樂課目標的設定是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的,而音樂課程價值的標準則是以學生髮展、社會發展和學科知識也即人本位、學科本位和社會本位三者辯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依據。新音樂課程標準在目標的設定方面相容幷蓄,成熟獨到,這也是我們對真理認知水平的提高。

二、我國音樂教育中美育思想的貫徹

美育思想不是舶來品,如同中華文明一樣,它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注重美育功能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論語·述而》記述“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此處不僅展示了音樂審美所獲美感的強烈,指出美感比快感給予精神上更充分的滿足,而且還談到了音樂欣賞後,回味這一環節的重要”(羅小平,黃虹,音樂心理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xx:59,)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樂所以修內,禮所以修外”,對美的培養一直是孔子音樂教育的核心。《樂記》中的《樂本篇》把音樂分成聲、音、樂三個層次,根據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區分三種欣賞水平,並認為只有君子才能對音樂達到整體的把握曰:“是故知聲兒不知音,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君子乃德才兼備、通六藝,六藝包括音樂,君子通樂,不正是通美嗎?(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註釋[M],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20xx,)嵇康也在《聲無哀樂論》中談到非音樂因素對音樂鑑賞的影響:“心動於和聲,情感於苦言”“誠動於言,心感於和”強調歌詞激發感情的作用,也即只有“和”的樂音才能有和的心境,才能有“和”的情感,此處的“和”即真、善、美。(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註釋[M],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20xx,)直到20世紀初,學者們對音樂審美本質及其學理層面依然進行著自覺探索,為中國音樂教育思想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蕭友梅認為音樂的性質為“能感動人心之歷時的美術”他認為音樂的魅力大於詩歌、繪畫、雕刻、建築、舞蹈,因此他說:“音樂對於人心之要求,勢力甚強,且有表示激越感情,同化吾人之力”。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說”讓音樂正式成為審美教育的必修科目,從此,實施包括音樂在內的藝術審美教育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自20xx年《標準》的出臺,審美的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牢固地成為我國的音樂教育觀。

由此,不難看出,我國曆來就有著美育教育的歷史傳統,而且對其重視程度也不亞於今天的“以審美為核心”,只是尚未理論化系統化,尚未成熟脫繭罷了。

三、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觀

“審美的音樂教育哲學”是個外來詞條,它是源於美國音樂教育家貝內特·雷默的觀點。該觀點主要集於他1970年出版的《音樂教育的哲學》一書中,此書的問世使審美音樂教育哲學一夜間成了北美乃至世界音樂教育界的璀璨明星,雷默也成為這一學科的領軍人物。

《音樂教育的哲學》就為什麼教音樂、教什麼音樂、如何教音樂這三個問題進行了詳述,筆者在此稍作贅述。

1、為什麼教音樂

雷預設為音樂可以深化情感體驗。音樂是人類瞭解自我與世界的一種基本認知形式,是一種複雜的心智功能,音樂以其非概念、非語言的獨特品質而區別與其他認知過程。故而,雷默提出:首先,音樂即認知。既然情感是認知形式,而音樂能夠直接表現情感,所以音樂是一種超越語言的“難以言表”,並且只有通過體驗來獲得的一種認知形式:其次,音樂體驗具有主觀性、情感性和直接性。音樂可以激發人們內在的、主觀的情感海洋;音樂作為知識是以一種主觀情感體驗的方式直接從音樂音響中獲得,所以在音樂教育中,我們收穫的是一種情感體驗而並非有關情感的資訊。最後,音樂教育就是情感教育。“體驗音樂作為富有感染力的存在——作為通過情感獲得意義的一個來源——是音樂活動的根本目標。”(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哲學[M],熊蕾譯,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20xx,)音樂教育的價值也在於深化人們對美的情感生活的理解,從而培養高尚情操,提高生活、生命質量。

2、教什麼音樂

雷預設為對音樂的本體知識才是我們的教學內容。他引用美學家斯帕肖特的話:“我們體驗作為客體的音樂作品——在創造音樂、表演音樂、聽賞音樂時,我們所感受的音樂就是所有現實。”(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哲學[M],熊營譯,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20xx,)也即,一部音樂作品是一個自律實體,以表現形式的內在品質來決定。由於音樂既是認知又是自律的,在音樂教育中音樂本體要素(旋律、節奏、和聲、織體等)學習尤為重要。因此,他說:“音樂是體驗的富有感情的直接呈現,我們直接從音樂中獲得情感體驗,而不是從有關音樂資訊、音樂理念、音樂詞彙……或者其他學習中獲得,所有這些知識的學習都服務於一個目的——豐富直接參與音樂音響質量的目的……直接音樂體驗。”(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哲學[M],熊蕾譯,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20xx,)含有真、善、美的情感內容的音樂作品是我們教學的物件。

3、如何教音樂

雷預設為在音樂教育課程中,發展一種綜合全面的普通音樂計劃和一種綜合全面的特殊音樂計劃。這兩種音樂教育計劃分別培養出普通音樂人才(即“聽音樂會的人”)和專業音樂人才。他說“一種有效的堡音樂教育旨在發展每一個人的能力和自然傾向……其中大多數人將成為愛好者,一些人成為業餘從事著,極少部分人成為專業人士”。(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哲學[M],熊營譯,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20xx,)並且策劃了這樣一種課程模式,即通過“為何”、“什麼”、“何時”、“如何”這四個問題和七個階段來建構的,他建議,這個模式應該被所有的課程所採用。他認為,在普通音樂教育計劃中,主要是培養音樂愛好者,教他們體驗音樂,當以培養學生聽賞能力為中心,指導學生聽賞大量的音樂作品。他在普通音樂計劃中也提倡表演課,但更注重培養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的感知聽賞力和審美敏感性,反對純粹“作為成品定位的表演”。

在特殊音樂教育中,教育目標要重新調整,要培養“大多數業餘從事者,一些狂熱愛好者,少部分的專業從事著”。他還發展了一種以表演課為主,以熟練聽賞為基礎包括作曲、即興創作、音樂理論、音樂教學的多母音樂智慧理論,並且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學習給予更多關注。(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哲學[M],熊蕾譯,北京:人們音樂出版社,20xx,)

從以上三個層次的.詳盡分析,雷默的審美音樂教育哲學觀所形成的嚴密體系以其幾乎完美的姿態影響著世界的音樂教育。其實,西方的美育(或者稱審美)思想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比如柏拉圖就曾經說過:“節奏和樂調有強烈的力量深入人心靈的最深處”。他認為:“音樂可使性格變得高尚、優美。”亞里士多德也指出:“音樂對於人的性格有顯著的影響”,他將藝術審美教育功能總結為:教育、淨化、精神享受。《美育書簡》的作者希勒也提出美育論音樂教育哲學思想,蘇霍姆林斯基的“音樂教育——這不是培養音樂家,這首先是培養人”等觀點,無不體現美育音樂教育論思想。可見雷默先生的審美哲學觀也不是空穴來風,他也是站在歷史與時代的肩膀上為人類擎起美麗的火把。

四、結語

“從人類的自我發展的角度來講,人類的全部歷史就是人的感覺不斷解放,不斷“人化”,不斷走向自由的過程。審美作為人類實踐的精神超越層面,是一種創造性的自由活動,它的創造性可以使人從自然的,甚至“異化”的存在狀態中超越撥出來。”(李冬梅,以樂怡情以樂修德以樂益智[J],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xx,)

所以,無論是“審美音樂教育哲學觀”還是“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觀”都不是教條,而是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化而發展,它更專注學生的發展、關注音樂作為人文學科的性質而增加了多元的理念,音樂教育因此具有教育的、社會的、文化的、創造的等功能。故而,無論是古代的還現代的,無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只要有利於我們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只要能美化我們的音樂課堂,美化學生心靈,進而美化我們的生存環境就當以海納百川之氣度相容幷蓄為我所用,用國際的、時代的、發展的眼光適時地對現存的觀念進行更改。相信今後“以實踐為核心”“以功能為核心”“以創造為核心”的各種音樂教育哲學觀依然會很恰到好處的指導我們的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中外合璧的神話將會不斷地被創造出來。

中外教育史4

專業課強化複習指南:中外教育史之中國古代教育

中外教育史作為教育專業的基礎課在教育學考研中一直佔有很大的比重。在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中,中外教育史的比重是三分之一。08年的考試依然如此。但對考察的具體知識點卻做了部分調整。在調整的知識點中尤其是新增知識點將會成為08年命題的熱點,本專題的系列文章就是海文專業課教研室對這些新增知識點的權威解析,以及對複習的點睛指導。

 一、知識點解析

 1. 孔子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歷史影響

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傑出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創私學,實行“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物件的範圍,促進了文化學術的下移。他強調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政治體制的建立作了輿論先導。他從事古代典籍的繼承和整理,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學教育體系的基礎。他的誨人不倦的為師風範,為後人樹立了光輝榜樣。他實施了許多好的教育方法,總結出許多精闢的教育原則,如啟發式教學、因材施教、學思並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於改過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且行之有效的。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產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

 2. 郡國學與鴻都門學

1)郡國學

郡國學是地方官學的最主要形式。漢朝郡國學始創於公元前141年的蜀郡,後漢武帝下令各郡國仿效,至此各地郡國學興起,至東漢時至為繁榮。郡國學辦學目的有二:一是培養本郡的屬吏,同時向朝廷推薦優秀學生。二是通過學校定期舉行的“鄉飲酒”、“鄉射”等傳統的行禮活動,向社會推行普遍的教化。

2)鴻都門學

鴻都門學創辦於公元178年,因校址位於洛陽的鴻都門而得名。其性質屬於一種研究文學藝術的專門學校。規模曾發展至千人以上。鴻都門學為宦官集團力促創辦,學生由地方或三公舉薦,學校以尺牘、辭賦、字畫為主要教學和研究內容,畢業後多封xx,因此受官僚集團抨擊。鴻都門學雖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團利益,但在教育上有獨特價值。一是打破了獨尊儒學的教育傳統,以社會生活需要的詩賦書畫為教育內容,是教育的一大變革。二是作為一種專門學校,其創立了辦學的新模式,為後代專門學校的發展提供了經驗。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學藝術專門學校。

3. 魏晉南北朝官學的變革

這一時期的官學時興時廢,但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學校型別上出現了變革,使其成為教育上繼漢開唐的新時代。

1)西晉的國子學

西晉在太學之外創辦了一所旨在培養貴族子弟的國子學,是我國古代在太學之外,設立一所傳授同樣內容的中央官學的開始,是西晉教育制度的一個主要特點。國子學於公元276年由晉武帝下令設立,278年確立學官制度。國子學規定官五品以上的子弟才能入學。國子學的設立為了滿足士族階級享有教育特權,嚴格士庶之別的願望,維護門閥士族的利益。其設立使中央官學多樣化,等級性更明顯。後因晉戰亂,國學名實俱亡。

2)南朝宋的“四館”與總明觀

四館:南朝宋元嘉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官學教育出現了暫時的繁榮。438年,宋文帝下令設立儒學館、玄學館、史學館和文學館等四館,各就其專業招收學生進行教學和研究。玄學、史學、文學與儒學並列,是為學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了當時思想文化的實際變化。

總明觀:470年,宋明帝因國學廢止,下令設立總明觀,又稱東觀。置祭酒,設儒、道、文、史四科。每科學士10人。總明觀至485年因國學興建而廢止。總明觀不是純粹的教學機構,而是藏書、研究和教學三位一體的機構。總明觀以結構完備的領導機構統領四科,比四館在管理上更為完善,使四個單科性質的大學發展成為多科性大學中實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4. 隋唐時期學校教育發展的特點。【重點】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級管理的教育行政體制

中央成立了國子監專門負責管理教育事業,並形成了兩種教育管理模式。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實行分級管理,中央官學由國子監祭酒負責,地方官學由地方官長史領導。模式之二是統一管理和對口管理並舉,以統一管理為主。中央設有國子監統一管理教育事業。另一方面又將一些專科性的學校,如醫學、天文學等劃歸到各個對口的部門中去,由各專職行政部門領導,突出了各個專科性學校的專業特點,有利於專業教育的實施。這兩種教育管理模式在當時來說是很有效的。

2)形成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

從入學到畢業,在入學標準,教學內容,考試製度,升級制度,放假制度等都有合理而嚴格的制度化規定,完善了學校制度,為其後我國學校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增添教育內容,擴大知識範圍

從學習的內容來看,無論是學習儒家經典,還是學習有關專科性的知識,其範圍、程度遠遠超過了前代。各種型別的專科學校為學生開設了較為寬廣的專業課程,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總的來說,學校的主要學習內容仍是儒家經典,以傳授儒經為職責的各級學校仍然是封建教育的主體,但是也開始擴充套件了學習經典的範圍。

4)教育的等級性明顯

唐朝政府明文規定了各級各類學校招生的身份標準,將教育的等級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教育的等級性和階級性得到了強化。

5)學校型別的多樣化

既有以儒經為教學內容的傳統學校,也有以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傳授專業知識為主的專科性學校。唐朝還在一些行政部門中附設了訓練機構,或採取設定博士助教的做法,來培養有關的專業人才。以經學為主、專科性學校為輔的隋唐教育體系,學校型別之多、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廣,遠勝於前代。

6)學校的分佈面較廣

就教育的普及程度而言,隋唐時期,尤其是唐朝教育的普及程度較高,學校的覆蓋面較廣,這是以前任何朝代難以比擬的。唐朝中央有中央官學,地方有州縣學,甚至在鄉、裡這樣的基層組織也鼓勵人們創辦學校,還有無數的私學和家學,共同擔負著培養人才、傳播文化的重任。唐朝根據各個州縣面積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明確規定了各個州縣學校教師和學生的人數,這使學校的分佈有了制度上的規定和保證。

7)重視醫學教育

唐朝重視醫學教育,在中央和地方都設有醫學校,負責招收學生,研究醫術,解除人們的疾病痛苦。政府還派遣醫學生外出進行巡迴醫療,在地方上設定醫學校,這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點,一方面反映了唐朝醫學教育發展的情況,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國醫學發展的水平,說明唐朝已經具有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較高的醫療技術,具備了普遍設定醫學校的條件。這在當時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8)教育、研究和行政機構三者合為一體

唐朝諸多的教育機構或行政機構都承擔著多重任務和職能。如弘文館和崇文館一方面擔負著整理圖書、詳正圖籍的任務;另一方面還招收生徒,進行教育活動。太醫署、司天臺、太卜署、太樂署等則兼有行政機構、研究機構和學校的`性質。這些多重的任務使這些機構既是一個行政機構,又是一個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一面進行專業研究,一面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教育和研究的任務成為行政機關的有機組成部分,行政機構中派生出了教育和研究的功能,這是唐朝教育的一大特色。

 5. 學校淪為科舉附庸、積分法、“五等黜法”、“監生歷事”、社學。

1)學校淪為科舉附庸

隨著科舉的規模擴大、日益頻繁和重要,以及科舉成為入仕的主要途徑,科舉日益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時明朝以進入學校作為科舉的必由之路,因此,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同時因為科舉以儒家經典為主要考試內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經典為主,教育內容固定,僵化。這些都使得當時的學校教育日益教條化,不求實學,在思想上成為科舉附庸。

2)積分法

“積分法”是累積計算學生全年學業成績的方法。它始行於宋朝太學,至元朝國子學趨於完善。明清繼承和發展了該方法。基本規則是每月考試一次,每次考試上等的為一分,中等的為半分,年積分八分者為及格,可與出身,或者升級。不到八分者繼續學習。成績優異的生員,只要達到積分標準,也可以不受學習年限的制約。由於“積分法”注重學生平時的考試成績,故具有督促學生於時認真學習的積極作用。

3)六等黜陟法

清朝時期實行的地方官學生員定級考試製度,有相應的獎罰措施,即六等黜陟法。學生考試成績被分為六等,一等補廩膳生,二等補增廣生,三等無獎無罰,四等罰責,五等降級,六等除名。其基本特點是對生員進行動態管理,其等級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學業成績升降,將其等級與學業成績緊密掛鉤,有助於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該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試諸生優劣”方法基礎上發展完善而來的,是清朝在地方官學管理上的一個重要創新。

4)監生歷事

明朝國子監監生的實習制度。始於洪武五年(1373年)。歷事制度規定國子監生學習到一定年限,分撥於在京各衙門,歷練事務,稱為歷事監生。除分撥在京諸司辦事外,歷事監生也被派到州、縣,清理糧田,或督修水利。歷事後進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選,仍令歷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中第的再令歷練;下等才力不及的,則送還國子監讀書;不合格奸懶的發充下吏。洪武初年,因各衙門官吏缺乏,監生歷事制度既可補充人手,又可使監生有實習的機會,故得以推行。可被視為中國古代大學的教學實習制度。後來監生日多,歷事又復冗濫,出路極為困難,該制度失去積極意義。至英宗正統三年(1483年)遂廢。後清朝初年又曾實行過一段時間。

5)社學

元、明、清三代的一種設在城鎮和鄉村地區,以民間子弟為教育物件的地方官學。元制五十家為一社,每社設學校一所,擇通曉經書者為教師,農閒時令子弟入學,讀《孝經》、《國小》、《大學》、《論語》、《孟子》。明代地方普遍設立“社學”,民間十五歲以下的幼童可入學就讀,學習冠、婚、喪、祭之禮及經史歷算,併兼讀“御製大誥”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縣都設立“社學”,每鄉一所,社師擇“文義通曉,行誼謹厚”者充補。

6. 對理學教育思想的批判

17-18世紀明清之際的中國社會,出現了一批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顏元等人為代表的啟蒙思想家,他們對官方傳統的理學教育進行了尖銳而深刻的批判,並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見解與主張。

他們針對理學教育注重儒家經典,壓抑人性,空談義理,呆板教條的教學方式,提出了以下具有先進性的主張,對其進行了強烈批判:

1)批判理學教育理論。啟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教育哲學,主張理欲不可分離,天理寓於人慾之中,強調教育應順應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進人的個性發展;

2)主張培養經世致用的實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啟蒙思想家強調培養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會能力的治術人才,反對空談心性、侈談倫理的所謂"學力聖人";

3)提倡實學,重視自然科學和技藝的學習;

4)提倡“主動”、“習行”的教學方法,反對理學家“主靜”、“讀書窮理”的治學方法;

5)主張擴大學校的職權,把學校辦成評議國事、衡定是非的議政機關,充分發揮學校限制君權、發揚民主的作用。

 7. 黃宗羲的“公其非是於學校”

黃宗羲是中國17世紀一位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和傑出的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長期從事教育活動,培育了清代浙東學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對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的教育思想發生了重要影響。

“公其非是於學校”

黃宗羲認為學校不僅應具有培養人才改進社會風俗的職能,承攬政府機構的某些職能,而且還應該議論國家政事,在學校中由大家共同來議論國家政事之是非標準。因為學校議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漸養成普遍議政的社會風氣,而不再以天子的是非為標準,這樣天子也就不敢“自為非是”。 “公其非是於學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於反對封建君主專制,改變國家政事之是非標準由天子一人決斷的專制局面。這是對中國古代關於學校職能理論的創新,是他對於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獨xx獻,反映了他要求國家決策民主化的強烈願望,閃爍著民主思想的光輝。這種性質的學校,究其實已與近代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議會相近。可以說,黃宗羲“公其非是於學校的思想”,也是近代議會思想的萌芽。

正是從上述思想出發,黃宗羲主張將寺觀庵堂改為書院和國小,實現在全國城鄉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盡其才的理想,而且還強調學校必須將講學與議政緊密結合,學校集講學和議政於一身,既是培養人才,傳遞學術文化的機構,又是監督政府,議論政事利弊的場所。黃宗羲的上述思想,對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反對封建教育起了啟蒙作用。

8. 顏元與漳南書院

顏元是清初批判理學教育,提倡實學教育的主要人物。62歲時,受邀主持河北漳南書院,顏元親自規劃書院 規模,制定“寧粗而實,勿妄而虛”的辦學宗旨,並設文事,武備、經史、藝能等書齋。後因漳水泛溢,淹沒院舍,未及半年顏元即離去。後經修復,屢請顏元主其事,皆辭而不往。雖然其主持時間不長,但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張。

顏元從其唯物主義世界觀出發,對傳統教育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認為傳統教育有三大禍害,即:

1)毀壞人才。傳統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多不學無術;

2)滅絕聖學。訓詁、禪宗教育日盛,而孔門實事實理的學術日漸衰竭;

3)敗壞社會風氣。傳統教育,主靜、讀書,造成社會道德、經濟和人才的衰敗。

 二、複習的點睛指導

中國古代教育這部分的新增知識點要納入到整個知識體系中來複習。總的來說這一部分可分分官學和私學兩條脈絡來關注。官學的重點是科舉制度的形成過程,注意它不同階段的特點。其中要關注並能夠理解宋明理學,包括它的宗旨以及對它的批判與反思。私學著重掌握的一個重點是諸子百家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特別是孔子,幾乎是每年必考。另一個重點是中國的書院。這一時期比較重要的一些教育家中孔子和顏元是複習的重點。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可能與教育原理結合出論述題。大家如果在複習中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和海文專業課教研室聯絡,也可關注隨後由海文教育學名師繼續主講的教育學輔導。

中外教育史5

一、網路式複習

中外教育史的內容比較細碎、全面,可謂時間緊任務重,而且章節之間的聯絡較多,考試時容易出現跨章節的論述判斷題等。面對這種情況,專家建議採取“網路式”複習法,即採用編、章、節標題、要點五個層次對教材進行梳理和編織記憶網路。最後做到脫離課本時只看大的編,以編想章,以章想節,以節想標題,以標題想要點。這樣做,不僅記得仔細,對跨章節組織論述題的回答也十分有利。

二、“空想法”

所謂空想法就是不看課本回想看過的內容;或看課本的大綱填充細節。這種複習方法同盯著課本死記硬背相比,所用時間更少,但是卻更容易找到記憶中的“盲點”。在回憶難以為繼時,翻開課本,那麼這一段知識對神經元的刺激非常強烈,因而也就容易刻入腦中。

三、自測題

複習中外教育史要學會自己總結、設計題目。有些名詞解釋,可能書上沒有明確,你可在準備時自己總結一下並寫在書上後牢記;有些簡答題、比較題,書上可能比較散,你可以集中歸納。在可能出論述題的地方,你可根據內容,自己先設計題,然後試著作答,最後自己對照書判分評作出總結。我們現在進行第二輪複習,設計自測題這樣的訓練更有必要。爭取每一節都給自己出一個題目,然後用最經濟和合理的體系將它做出一份答案,有時是對每一章內容提問,這樣一方面可以揣摸出題的內容,另一方面還可以訓練自己答題的邏輯性。教育學統考的試題答題量很大,平時應該有意識的訓練一下自己的筆桿子,每天抽出一個小時,自己給自己出一道題,然後儘可能的象在考試一樣有條理、有內容的寫出一份“答卷”來。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就不會覺得筆頭髮澀了。

四、時間圖和比較圖

中外教育史中有不少事實和理論都需要記憶,而對理論的記憶和背誦,沒有理解是不可想象的。理解時必須:能“從點到面”:“記重點,析難點”;看書時能“鑽進去,跳出來”:“能畫出知識結構圖在胸中”;最重要的,理解要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針對中外教育史是“史”的特點,建議同學們畫“時間圖”,畫一條水平的.軸(像數學上的數軸),從左往右依次標上時間點,將重大事件標在時間軸上,從而理出該領域研究的主要線索。針對中外教育史涵蓋“國內與國外”兩方面的特點,建議同學們作比較,畫“比較圖”,比較可以化成表格的形式(一欄相同點,一欄不同點),也可以以其他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只要突出比較的內容即可。通過“製圖”過程,不僅會使你自己對於這一學科研究的整體情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而且圖式對最後“衝刺階段”的複習也能夠起到幫助你理清脈絡、迅速回憶起細節的作用。

這四種方法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選擇一種,當然要是大家有更好的複習方法或者技巧的話,也可以和各位研友進行交流。

中外教育史6

古語有云:“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社會的發展對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高校學前教育增強課程理論與實踐性的結合, 從而對傳統上更偏向理論研究與探索的教育史課程提出了新的需求: 更好地發揮該課程的優勢, 讓學生能系統建構知識框架形成濃厚歷史底蘊繼而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高校教育中,過時的觀念、枯燥的課堂、缺乏趣味的教學內容及脫離實際的教學,都使得學前教育史學課程日益失去往日的魅力,變得“陳舊”且“雜亂”,“枯燥”而“乏味”。基於此,筆者通過對韶關學院韶州師範分院學前教育史學課程的執教,以相關理論依託及具體實踐的積累, 進一步分析該課程在教學當中的問題及思考突破困境的路徑。一、“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教學困境

1。輕視課程價值。曾幾何時,“讀史使人明智”一度被人們信奉並推崇為至理名言,歷史的價值不言而喻。然而,在現實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下, 教育界包括學前教育界的相當一部分人對中外學前教育史研究的性質和功能存在著片面認識,由於教育史學課程立足於理論性和歷史性,伴隨著強烈的時代文化背景效應,對應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往往使人感覺歷史本身的滯後性和脫離性。對當前的教育研究、教育發展、教育改革沒有實際的效用。更有甚者誤認為研究學前教育史就是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簡單的概括和篩選,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記、背這些古老的理論,是當代提倡自由、個性學習的樊籠。加之學校對課程開設的認識良莠不齊、組織管理不規範、教學內涵界定不清晰等極大地影響並制約著本門課程的開展, 這也導致學生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而對學習本門課程持消極態度。《中外學前教育史》是我校學前教育(師範)專業設定的一門專業平臺課程,本科共51個學時,3個學分。專科共30個學時,2個學分。從課程設定課時分配來看,學校更重視本科學生理論知識的建構。這也符合學前教育對本、專科培養目標上的區別。

2。僵化的教學模式蔓延。中外學前教育史的課堂教學出現了應然與實然的背離, 課堂不能很好地體現該課程原本價值,其中重要的一環即傳授方式出現了較大問題。史學課程教學模式的僵化一直遭到詬病, 老師們往往在課程的講解中趨向對知識的陳鋪直敘、對問題樂此不疲地解釋分析,卻很少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去搜集資料、探索原因、理解知識內容,更鮮有對知識的驗證,辯證思考問題僅成為教師的口頭禪,實踐教學趨向形式化。因此出現課堂上要麼是教師獨角戲的表演,要麼是教科書的重複,教學難以擺脫條條框框的禁錮與束縛, 學前教育史課堂教學在對實際生活的影響功效有無作用的搖擺中偏向了無用的一方,某些學生失去了對其探究的動力。近年來,儘管有各種教育模式大行其道,但往往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一味地照抄照搬,導致課程教學學科領域內知識特殊性的簡單化、形式化。最終只能導致課程教學從一種僵化到另一種僵化的換位, 而不能真正讓教學走向靈活,更少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種一廂情願的標準化,最終師生們的問題意識、質疑精神、創新能力逐漸單薄甚至消弭。

3。教師對教材文字的超越不足。中外學前教育史的內容不僅囊括各個時代學前教育的發展, 還包含國內外不同國家學前教育的前進歷程, 涉及的領域可謂學前教育史學知識的饕餮盛宴。因此,教師應以更加寬廣的視野來支撐“靜態”教材的不足。在課堂中,教師普遍存在尊重教材文字有餘,而超越不足的現象,侷限於教材的條條框框,畏懼理論聯絡實際所產生的矛盾。例如在講某位教育家的思想時,僅停留於教材內容, 忽略時代背景及其思想與實際情況的辯證思考, 導致學生學習不深刻, 無法產生與所學知識的共鳴。實際上,尊重教材是對知識完整性和邏輯性的傳承,而超越教材是為了謀求學生的發展性和創造性, 二者並不矛盾。教師首先要充分利用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絡,達到各科目之間知識的融會貫通,其次應幫助學生對有經驗進行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4。基於經驗主義知識教學思想濃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對學生已有經驗的瞭解不夠, 因此對於同一知識點的把握程度或疑難點的認識情況出現南轅北轍的現象。於是教學中經常充斥著老師這樣的話語,“這個問題比較簡單,粗略理解下”;“該問題所涉及範圍太廣, 我們看看書就好了”。事實上,老師對於知識重難點的把握大多來源於自己經驗的判斷,教師所認為的簡單,或許是很多學生的疑惑,教師費勁盡心思解釋的內容, 恰是學生認為毫無價值可言的形式。問題的本質實則為學生的經驗已然超過了教師預測的範圍。學前教育史的知識,需要的是知識的積累和思考後所碰撞出的火花, 教師過於自信於自己的判斷而遮蔽了學生的真實體驗,讓學生的現實生活與教學內容漸行漸遠。所以,教師絕不能成為孤獨的“說書人”,應與學生建立共同合作、互相溝通交流的教學關係。二、“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教學生成路徑

中外學前教育史學是史學的一個分支, 其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古今中外的學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動在歷史演變中的過程,探究學前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教學當中對史學知識的傳遞更需注重學生辯證思考能力,而不是讓學習淪為考試的“附庸”。面對以上困境,如何轉變對課程的認識、加強實踐教學的課程化、提升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是所有教育者的工作重點所在。

1。根植於社會實踐中的價值教學。教育史學家滕大春曾經對“教育史”的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教育史能培養人們較為遠大的教育眼光和對教育課題的領悟能力, 而這種眼光和能力往往會產生人們意識不到的威力。”一方面,課堂教學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 學生在學習中外學前教育史的過程中能夠感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底蘊, 形成一定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新鮮事物對傳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帶來挑戰,因而教師應聯絡教學內容,引導解決學生深層次的認知與價值觀衝突。諸如學習一些教育名家的觀點、理論時,受歷史背景的侷限,一些做法並不完全適用於今天的教學環境,那就應該讓學生“變通”領悟新時代賦予其的新特點。像盧梭的“自然教育”、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以往更強調親近自然、社會,而實際上很多城市中的幼兒園並不能滿足需求, 這就需要幼兒老師們能領悟理論的實質,而不是對教育史書本課例的照抄照搬。樹立正確的教育史學觀念, 不是新瓶裝舊酒式新包裝下依然老套的基礎層次學習,而是賦予史學知識新的時代感和使命感。

2。秉承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的.靈活方式。教學方式是聯絡教師與學生的重要紐帶,是完成教學任務、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目前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容易關注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識的掌握,而忽視該學科內隱的思想方法的提升訓練,因此在教學方式上容易程式化甚至僵化。有些老師由於自身知識經驗的不足,講課時容易照本宣科,課堂毫無生氣可言。還有一些教師上課時更多采用講授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注,認為偏理論性的東西就應該一遍兩遍不厭其煩地去解釋和記憶等。針對以上情況,除了老師本身要拓展知識面外,還應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方式上可借鑑其他課程的教學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簡單說教的方式,多利用諸如進行合作問題探索、討論、結合重難點講授及實踐活動等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關注學生的興趣、需要,使得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3。依託教材設計的深度教學。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是評價教師素養的重要指標。學前教育史學課程因其固有的理論性、歷史性、階段性,對教師的文化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歷史的發展離不開當時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所以教師必須拓寬自己的視野,從時代的發展脈絡來理清學前教育的發展。要理解中外教育史內容研究,需以廣而博的“量”為基礎才會有精且深“質”的飛躍。一直以來,教師墨守知識的“客觀性”、“確定性”、“繼承性”,而未發現課程實則是一個待開發的資源。所以教師要做到的不是墨守成規地把課本上的知識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至寶,而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根據本、專科學生知識的深、廣度的不同,合理組織教學內容,依照不同班級學生的興趣合理設計知識框架,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慾望。

4。迴歸學生生活經驗的反思教學。學習的過程即是學生個體“生活經驗”的重新改造和改組。因此,教學當中教師應密切聯絡學生的實際經驗, 從學生具體的生活領域尋找價值,而非從個體以外尋找意義。理解學生學習史學過程的疑問,重難點的分析不以教師主觀臆斷為標準。學生只有迴歸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在反思中獲得現實生活的深刻性和未來精神的解放。早在二十世紀90年代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教育應該培養人的批判精神, 培養對不同思想觀念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應該激發他發揮其特有的潛力。”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當中很多教學理論, 如陳鶴琴提倡的以大自然為活的教材,那怎樣才能體現呢? 可以直接讓我們的學生在大自然中實踐, 從大自然提供給我們豐富的資源中去探索,既積累經驗又能拓寬視野,更重要的是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杜威的“學校即社會”向學生提供了學校是否是遠離喧囂塵世的“象牙塔”的另一種思維,因此,應緊密聯絡實際且加深對現實的反思。

中外教育史7

(一)誇美紐斯的教育思想

1、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教育目的也應當是使人為來世生活做好準備。

2、論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

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是貫穿於誇美紐斯完整教育體系的根本性的指導原則之一,主要涵蓋兩方面內容:一是在自然界存在著普遍的秩序,即自然規律。關於秩序,誇美紐斯認為,秩序是“事物的靈魂,世界之所以穩定正是由於有了秩序。

3、論普及教育和統一學制

(1)論普及教育

誇美紐斯基於民主主義“泛智思想的立場進一步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2)論統一學制

為了使國家更有效地管理學校,保障所有兒童接受教育的機會,誇美紐斯主張建立全國性的統一學制。

4、論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

(1)論學年制

為了提升教學效率,誇美紐斯創造性地提出了統一學年制。

(2)論班級授課制

誇美紐斯更進一步地提出並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班級授課制度。

5、論教學原則

(1)直觀性原則。誇美紐斯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感知開始的。他把教學的基礎建立在通過身體感官所獲得的對外部世界的感覺經驗之上,認為運用直觀是教學的一條“金科玉律”。他反對當時學校引經據典、單純的文字教學,認為教學應該關注到實物,如果無法直觀地觀察到實物,就可以採用圖片或模型進行替代觀察。誇美紐斯第一次予直觀教學以感覺論的理論基礎,但他過誇大直觀的意義,從而不可避免地將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對立起來。

②鞏固性原則。誇美紐斯指責當時學校設給學生以鞏固的知識,他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學校專教無意義的功課;二是學生所學的知識沒有在腦中固定下來。為了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誇美紐斯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之後,將所學的知識加以訓練和運用。首先,應教給學生真正有用的科目、有價值的知識:其次,要循序漸進,真正打好基礎。

(3)量力性原則。這是誇美紐斯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的觀點,他反對經院主義教學長期存在的強迫性和忽視學生個體接受能力的行為,為此,他提出了“一切學科都應以排列,使其適合學生的年齡,凡是超出了他們理解的東西,就不要讓他們去學習”的觀點,即量力性原則。

(4)系統性和循序漸進性原則。系統性原則要求教材的組織應當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要把一個學科的知識排列成一個整體、不可忽略或顛倒任何東西。而循序漸進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守從已知到未知、從易到從簡到繁以及從近及遠等規則。

(5)主動性和自覺性原則。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教師要運用一切可能的方法調動兒童的求知慾。他認為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兒童的積極性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只有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6)啟發誘導原則。受亞里士多德內發論的影響,他把兒童的心理作“種子”或者“穀米”,認為兒童具有極大的發展可能性,由內向外,兒童教育應當循循善誘,引導兒童發展的機會與動力。

6、論道德教育

他把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歸結為培養智慧、勇敢、節制與公正4種主要或基本的德行。

7、論健康教育

誇美紐斯的健康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胎教和體育兩大方面。

8、教育與教學管理思想

誇美紐斯認為教育對於改造社會和建設國家有重要作用。

誇美紐斯提出的自然適應性原則,詳細地論述了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規則,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第一個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數學原則體系,為世界教育史上的教學改革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盧梭的教育思想

1、性善論與感覺論

盧梭秉持“性善論”的觀點,這是其整個社會發展觀的一部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在他看來,兒童之所以乖張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教育不良導致的。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兩種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愛心和憐憫心。同時,他還強遇“良心”在使人為善中的作用。他認為,良心能夠指導人判斷善惡,引導人棄惡揚善。為了祛除惡劣的教育對人良心的汙染,最好的辦法是讓兒童及早遠離烏七八糟的城市社會,到接近自然的農村生活。

盧梭不僅認為人性本善,而且深信人的心靈中存在著認識世界的巨大能量,他承認感覺是知識的來源,他說,所有一切都是通過人的感官而進入人的頭腦的。所以,人的最初理解是一種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這種感性的理解作為基礎,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感覺是人知識的原料。因此,理性使人認識事物的前提是感覺器官的成熟,應該加強兒童的感官訓練。

2、自然教育理論及其影響

(1)自然教育的含義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歸於自然”。“歸於自然”的教育是指讓兒童遠離嘈雜的城市社會教育,15歲之前的教育需要在遠離城市的農村進行,這樣才能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2)自然教育的培養目標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通過家庭教育培養“自然人”。自然人並不是迴歸到原始社會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由人,即身心協調發展、廣泛適應社會情況的自然人,也就是資產階級的新人。

(3)自然教育的法則

一是正確看待兒童。盧梭認為,在人生的秩序中,兒童應該有他自己的地位,他反對將兒童當作大人看待,更反對將兒童作為大人的玩物。二是給予兒童所需要的充分的自由。

(4)自然教育的實施方案

①嬰孩期(出生~2歲)。這一時期的教育以身體的養護和鍛鍊為主,即發展身體。

②兒童期(2~12歲)。這一時期是“理性的睡眠時期,以感覺教育為主要教育內容。

③少年期(12-15歲)。這一時期是進行智育和勞動教育的時期。

④青年期(15~20歲)。這一時期主要以道德教育為中心,包括兒童宗教信仰的培養。

(5)自然教育理論的影響

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提出了一種嶄新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對於當時壓迫和束縛兒童、阻礙兒童身心發展的舊教育起到了強烈的批判作用,對於解放兒童、釋放兒童天性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3、公民教育理論

盧梭反對培養國家公民,主張培養自然人。盧梭也提出建立國家教育制度和培養良好的國家公民的思想。

盧梭認為教育要為國家培養忠誠的愛國者。

4、女子教育論

女子和男子一樣也要接受教育。

首先,要培養健康的身體,但更傾向於靈巧的目的,應當盡情遊戲,免除過分束縛,這對以後生育健壯的孩子和獲得良好的身段是有益的。

其次,盧梭還安排女子學習唱歌、跳舞等藝術活動使之聲音動人、身材靈巧、風度優雅,以更好地愉悅家人、教育子女。

最後,盧梭並不贊成女子學習更深的知識,他認為女子缺乏精細的頭腦和集中的注意力去研究嚴密的科學。綜上可以看出,盧梭女子教育目標是把女子培養成“賢妻良母”。

(三)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論

斯泰洛齊指出,教育意味著完整的人的發展,主要是指兒童的德智體等方面能力得到均衡的、和諧的發展。

2、和諧教育論

裴斯泰洛齊認為,人的天賦本性具有均衡性和統一性的特點,潛在地要求人的發展趨向全面和諧。其和諧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受教育機會的公平性。裴斯泰洛齊認為,所有人都應受教育,教育應成為所有人的財富。通過規勸、啟蒙和教育激發人們善良的心願,可以改變社會的不平等關係和貧富懸殊的現象,改變貧苦人民的生活狀況;

二是教育應適應自然。教育應適應兒童能力的發展,遵循兒童能力發展的程序;

三是教育必須培養完整的人性。教育的目的就在於發展人的天性和形成完美的人,也就是要使人的天賦才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

4、要素教育論

(1)體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兒童身體力量和技巧的發展。在體育中,各關節的運動被看作最簡單的要素。其中,關節活動的最基本動作包括打擊和拖拉、搬運和旋轉等。在對這些關節動作由簡單到複雜的練習過程中,逐步地發展兒童身體的各種技巧和力量,不僅使身體獲得健康,更進一步地獲得初步的勞動能力。

(2)道德教育被譽為裝斯洛齊整個教育理論與實踐體系的心思想。他強調,道德教育最簡單的要素是兒童對母親的愛。首先應當在家庭中奠定兒童道德教育的基礎。即首先要培養兒童對母親的愛,之後再擴大到愛家庭裡的其他成員,包括兄弟、姐妹、鄰居等。在學校中,兒童再把自己的愛擴大到愛全人類,並由此意識到自己是整個人類中的一員,一個人的道德力量至此得到實現。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使兒童練習道德行為,且道德行為必須通過多次的練習才能鞏固。另外,教育兒童要依靠說理,而不求助於體罰。

(3)裴斯泰洛齊認為,數目、形狀和語言是教學的基本要素,通過掌握這三個要素可以實現智育的目的在般的教學中,兒童通過計算來掌握數目,通過測量來認識形狀,通過言語(說話)來掌握語言。因此,教學的要素可歸結為計算、測量和言語三種能力的培養,對應這三個要素所開設的學科分別是算術、幾何和語文,即兒童所要接受的智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計算教學、測量教學和言語教學。

5、教育心理學化論

在西方教育史上,裝斯洛齊是首次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這一口號的教育家,這也是其新式教學的總原則。

(1)教育要適應兒童心理的發展,將教育的目的和理論指導置於兒童本性發展的自然法則基礎之上。

(2)教學內容的心理學化。必須使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制適合兒童學習的心理規律。

(3)教育原則和教學方法的心理學化。教學要遵循自然規律,要與自然活動的規律相協調,首要的就是要使教學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相一致。

(4)教育者要適應兒童的心理,調動兒童學習的主動性,要讓兒童成為自己的教育者。

6、初等學校各科教學法

(1)在語言教學方面,裴斯泰洛齊根據兒童語言發展的基礎,把語言教學分成三個部分,即語言教學要從發音教學開始,然後進行單詞教學,最後才是嚴格意義上的語言教學。

(2)在算術教學方面,裴斯泰洛齊在《林哈德和葛篤德》一書中詳細介紹了算術教學方法。他把數字“1”看作數目的最簡單要素,而計數是算術能力的要素。

(3)測量教學也稱為形狀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兒童對事物形狀的認識能力。裴斯泰洛齊認為,直線是構成各種形狀的最簡單要素。

7、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

裴斯泰洛齊敏銳地看到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對於培養和諧發展的人具有的重大意義,他雖不是第一個提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思想的人,卻是西方教育上第一位將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四)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1、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1)教育學的倫理學基礎

關於教育學的倫理學基礎,赫爾巴特將養成5種道德觀念作為其倫理學理論的基本原理,這5種道德觀念分別是內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和公平或報償。

(2)教學的心理學基礎

赫爾巴特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進行研究的教育家。他指出,教育學必須以心理學為基礎。

2、道德教育理論

(1)教育的目的

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的教育目的與德育論,是赫爾巴特教育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教育性教學原則

赫爾巴特清楚地揭示出智育與德育之間的內在關係,開創性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學這一原則,明確了教學是進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3)兒童管理與訓育論

赫爾巴特的道德教育包括訓育和兒童管理兩方面,訓育是要形成美德,兒童管理是為了防止惡行。

3、課程理論

(1)關於經驗、興趣與課程

赫爾巴特強調,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當與兒童的經驗和興趣保持一致,必須與兒童的日常經驗保持聯絡。為了促進兒童經驗除脫離兒童經驗與忽視兒童實踐體的材料和具體的任務進行教學。

(2)統覺與課程

依據統覺原理,赫爾巴特進一步提出了相關和集中兩項原則來進行課程設計。

(3)兒童發展與課程

兒童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

第一段是嬰兒期(相當於人類歷史的早期),此階段要加強對身體的養護,同時應大力加強兒童的感官訓練,發展兒童的感受性與察覺的能力;

第二階段是幼兒期(相當於人類的想象期),教學內容主要以《荷馬史詩》等為主,以培養兒童的想象力;

第三階段是童年期相當於人類),分別教授數學、歷史等知識,以發展其理性思考的能力。第四階段是青年期,繼續學習數學、歷史等這一階段仍以發展和培養理性為目標。

4、教學理論

(1)教學程序理論

赫爾巴特的教學程序理論同樣是以統覺理論為基礎的。

(2)教學形式階段理論

①明瞭階段指教師講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為許多部分,提示給學生以便學生領悟和掌握。

②聯想階段,通過師生談話把新舊觀念結合起來。教學的任務是把前一階段教師所提示的新觀念和學生意識中原有的'舊觀念結合起來。

③系統階段,指在教師指導下尋找結論和規則,使觀念系統化,形成概念。

④方法階段,指通過練習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以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

(五)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

1、論教育的基本原理

(1)統一的原則

即世界事物都統一於上帝的精神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認識自然,認識人性而逐漸認識上帝。在《人的教育》一書中,福祿培爾著重論述了他對“統一”的基本認識:“有一條永恆的法則在一切事物中存在著、作用著、主宰著。”“這個統一體就是上帝。”“一切事物只有通過上帝的精神在其中發生作用才能存在。”教育的任務是幫助人們逐步認識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統一。

(2)順應自然的原則

在福祿培爾看來,神性是人性的本質或根源,人性是善的。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從人的完美性和本來的健全性的立場來看,教育、教學和訓練最初的基本標誌一定是順應自然的,僅僅是保護性的、防禦性的。這裡的自然包含兩層含義,即大自然和兒童的天性。

(3)發展的原則

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學中進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運用於人的發展和人的教育中。福祿培爾把人性看成一種在不斷髮展和成長的東西和自然界的進化過程相似,人的發展過程也經歷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階到高階和由簡單到複雜的前進順序。另外,人的成長必須服從兩條互相補充的基本原則:對立與調和。對立調和法則是一切運動的原因,亦是人的發展的原因。

(4)創造的原則

對兒童需要及早地給以從事外部工作和生產活動的訓練,使其能從外部表現本質。在福祿培爾看來,上帝是富有創造精神的,人也應當像上帝一樣進行創造。

2、幼兒園教育理論

(1)幼兒園工作的意義和任務

福祿培爾極為重視家庭尤其是母親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家庭和母親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幼兒園的教育方法

福祿培爾強調,自我活動或自動性是其幼兒園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自我活動是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特性。

(3)幼兒園的課程

福祿培爾創立了一整套涵蓋歌謠、恩物、手工作業、動、自然研究、唱歌、表演和講故事等相關內容的幼兒園課程體系,其中,恩物和作業是最主要的。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手工訓練作為學校的正式科目。

恩物是福祿培爾創制出的一套在幼兒園裡供兒童使用的玩具和材料,因為他認為這是上帝給兒童的“恩賜物”,因此稱作“恩物”。

作業,是福祿培爾為幼兒園確定的另一種開展教育活動的形式及課程,通過作業對幼兒進行初步的教學。他提出的作業種類有很多種形式,如紙工、繪畫、拼圖、泥塑等。

恩物與作業既有區別也有聯絡。

一方面,恩物和作業是相互連線的幼兒遊戲的兩種形式,是兒童認識自然社會,滿足其內心衝動的必要手段。

另一方面,恩物和作業具有明顯的區別:第一,從兒童活動的次序來看,恩物在前,作業在後。第二,恩物的作用主要在於接受或吸收,作業則主要在於發表和表現。第三,恩物不改變材料的形態,作業則要改變材料的形態。

(六)西歐近代教育思潮

1、自然主義教育思潮

(1)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產生的時代背景

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的產生有著一定的時代背景。一是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啟蒙運動崇尚人的理性解放、尊重人的個人天性自由的主張為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的產生提供了輿論氛圍;二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需要。資產階級要求推翻封建專制統治,這就需要藉助教育的力量;三是封建教會教育的沒落。資產階級新式教育的興起衝擊了傳統的教會教育,使其開始沒落。

(2)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的基本內容

①教育目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潮關於教育目的的基本觀點是:以人的自然本性為基礎,保護人的善良天性,反對封建教育的強制性;以人的自然發展為內容,重視人的生存教育和素質教育,使人適應社會的各種變化;重視人的身心和諧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改良社會,增進人類幸福。

②兒童發展分期。兒童發展分期是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的特色。不同的自然主義教育家對兒童發展階段進行了論述,如盧梭把人的發展分為嬰兒、兒童、少年、青年4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不同的教育任務。

③課程論。誇美紐斯主張“泛智”課程;盧梭主張家庭教育,無系統的課程;裴斯泰洛齊主張以心理和社會的標準選擇課程;福祿培爾則主張課程應包括宗教、自然常識、促進思維的教學、人與環境的媒介的語言。

④教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自然主義教育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誇美紐斯闡述了“自然適應性”的原則;盧梭提出“順應自然”的原則;裴斯泰洛齊直接在自然教育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直觀性、連續性等教學原則。

(3)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的評析

①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的歷史意義。

第一,自然主義教育家積極尋求教育的規律,為教育理論科學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第二,自然主義教育家重視兒童特徵的研究,確立了兒童能動作用的認識;

第三,自然主義教育家重視教學內容、教學原則和方法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完整、系統的教學原則體系和各科教學法體系,為教學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自然主義教育家反對和控訴封建專制制度對兒童個性與自由的摧殘和壓制,反對經院主義教育強迫兒童呆讀死記宗教教義及其嚴酷的紀律和體罰,具有反封建的革命進步意義。

②自然主義教育思潮的侷限性。

第一,有些自然主義教育家對於“自然”的概念界定並不清晰,有時指自然界和法則,有時指人的天性,有時還指與人的做法相對立的“自然的”狀態或過程;

第二,有些自然主義教育家混淆了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區別,以自然的規律機械地論證教育規律,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

第三,一些自然主義教育家只用人性解釋人的發展,將人性與社會性對立起來,忽視了教育的社會制約性,未能深刻地揭示教育的本質;

第四,在教育的研究方法上,自然主義教育家通過神學推演或者理論類比,又或者經驗的粗淺提煉方式作出教育結論,缺乏嚴謹的論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