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優秀隨筆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教育優秀隨筆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教育優秀隨筆範文

高中教育優秀隨筆範文1

教育需要思想,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夢想,教育需要激情,教育需要詩意,教育需要活力,教育需要堅持,教育需要堅守!

堅持教育規律,堅守教育良知!

教育作為一種喚醒人的生命意識、啟迪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殊活動,必須在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學生精神世界的建構和發展。學校教育應該在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失衡、幸福感匱乏、動機錯位、信仰缺失等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

每天,我都在心中編制一個夢——讓陽光灑滿校園,讓尚高成為時尚,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讓教師體驗教育的幸福,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心目中的高中校園:清新潔淨,緊張有序,生機勃勃,文化濃郁;我心目中的高中校長:德才兼備,敢於擔當,真抓實幹,勇於創新;我心目中的高中學子:陽光樂觀,自尊自信,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我心目中的高中教師:身體健康,心態陽光,團結協作,追求卓越!

近些年來,多次聆聽魏書生、任小艾、丁榕、趙謙祥、鄭傑等教育專家的報告,拜讀陶行知、肖川、朱永新、郭元祥、高萬祥、李希貴等教育大家的文章,受益匪淺,引發了一些思考。今以隨筆的表達方式,與同伴交流,期待能與大家產生心靈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

(一)優秀的教師,不僅為學生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意義,做的方法是否科學有效,是否被學生接受和認可;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不是為學生做什麼,而是引領學生做什麼和怎樣做;優秀的教師不僅有愛心,而且能把握好愛的時機和分寸;優秀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學生的精神需求;優秀的教師尊重學生的生命,尊重學生的差異,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再站在教育者的角度進行理性的分析;優秀的教師既不姑息遷就學生,又不無原則的寬容學生;優秀的教師不動輒大呼小叫,那是黔驢技窮的表現;優秀的教師處理“麻煩”事件,就是教育智慧生成或閃爍之時;優秀的教師既愛事業和學生,也愛自己和家人;優秀的教師不常慼慼,而坦蕩蕩,心胸豁達,心態健康;------。總之,優秀的教師,有思想、有理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品位、有激情、有能力。

(二)在工作中,每天都要進行一次反思,要敢於面對自己的過失,勇於面對同事、學生、家長、社會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這是智者的心態,勇者的行為。反思是痛苦的,但痛苦也是助人重新出發的力量。

(三)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意味著什麼?就意味著每天都要和一群成長中的孩子打交道。如果,你不能面對這個現實,動輒與學生較勁,暴跳如雷,一味抱怨、訓斥學生,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怨婦”、“怨男”,成為一個不受學生歡迎的人。結果,學生對你的“苦口婆心”、“諄諄教誨”、“嘔心瀝血”決不“買單”。

當我們不想或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我的想法是: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以健康樂觀的心態面對必須面對的一切,用真心、真愛、真情潤澤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擁戴。

選擇了教育的同時,就選擇了“無怨無悔

高中教育優秀隨筆範文2

高中生活在空中匆匆謝幕,來自大學的通知書徹底宣告高中生活結束。對於枯燥又夾雜快樂的高中生活縱然有許多不捨,那又能如何?人總歸逃不出宿命的安排,一切好似一場夢,來的那麼突然,又走的如此匆匆。

當我們靜坐冥思時,那些過往仍浮現在心頭。

你們可記得:要交作業便是一陣狂抄的驚慌。

你們可記得,上課睡覺被老師叫起來時的無奈。

你們可記得,高三那年自己沉浸在題海的樂趣。

你們可記得,月考成績不理想時的不甘。

你們可記得,畢業後離別時的不捨。

雖說大學能自高中由戀愛,但我還是喜歡高中那純潔般的愛情。

雖說大學老師不嚴,但我還是喜歡那個害怕老師的高中。

雖說大學父母不嚴,但我還是喜歡那個在父母眼裡還是個小孩的感覺。

生活就是這般無奈,像一場預設的宿命,又像一張無法掙脫的大網。

高中留在記憶中,大學已在夢中。每天是何其的重要,今天又該做些什麼呢?昂首向錢,奔跑在自己選擇的路上,不管內心是否彷徨,還是滿身傷痕,既然選擇了遠方,便要風雨兼程。

那些逝去的日子,已經隨風而去,讓我們擁抱告別它吧。願記憶中青澀的臉龐一直美好。

高中教育優秀隨筆範文3

高中新課改已經進行到了第六個年頭了,在21世紀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成為當下教改的主要話題。所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課堂當中,已成為目前各個教師的共識。我們在教學中發現,那些在課堂中積極參與的學生,其參與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參與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學習的效果也就越來越高。

然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越高,學生在課堂上會越來越沉默,大家都不回答問題,都不主動發言,造成課堂的氣氛沉悶,沒有生氣。要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要建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通過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表明,和諧民主的氣氛能促進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課堂教學過程實際就是是師生之間人際交往的過程。關係的融洽,氣氛的寬鬆、和諧,對整個教學過程都有直接的影響。教師不應該再抱有居高臨下的心態,而要懷著一顆真誠的心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深入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愛好、特點、個性和興趣,並從中做出指導和幫助,與他們交朋友。而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將會使學生從情感上認同老師,進而把這種認同遷移到學習中來,從而愛上老師,愛上這位老師所教授的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營造民主、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打破沉默,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學生進行平等地討論、交談,應該允許學生在課堂當中出錯,從而激勵學生多發表意見,而且對於好的觀點,勤問的學生提出表揚。而對與教師來說,還要勇於承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與不妥之處,使師生能共同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學習。經實驗證實,如果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課堂氣氛就會輕鬆、活躍,教學效果很好。如果學生對老師有牴觸情緒,上課時師生則很難交流,教學效果則可想而知了。另外,我們應該一視同仁,如果我們教師偏愛優生、嫌棄差生,就只能使差生更差。我們教師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都要同等對待,給予平等的參與機會。燕國材先生曾經提醒教師牢記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中間一個“一切”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要在課堂當中創造主動參與的情境

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學生參與性越高,積極性越高,那麼他們的主體性就能得到更高的體現。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敢於參與到教學當中,取決於教師的如何引導。“施教之巧,貴在引導,妙在開竅”。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改掉過去那種“填鴨式”的舊式教學方法。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後,教師應大膽放手,引導學生去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發揮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作用。

1.讓學生主動參與制訂教學目標

過去教師只是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來安排整堂課程,而要使學生真正的自主把握學習方向,學生必須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只有理解了教學目標,才能夠集中自己的有效的時間和精力,針對自己有問題的知識,不斷的改進自己的學習,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師在備課時設計好就行了,更要發揮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動性,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我要從課堂中學會什麼”。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學習目標設計,更能使學生認真讀書,明確重點難點,是一種提高學習效率的讀書方法。如在教學Unit 5 Music時,在引入課題後,老師問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想解決哪些問題?這時候學生就會爭著說:Who is the Monkees? Why were they famous? How to use this phrase-attach…to ?這樣,學生就自行制訂出課文學習目標,就更有興趣去閱讀解決這些問題了。顯然,解決了這些問題,對課文也就理解了,對知識點也會運用了。當然,有時學生訂出的目標不一定很好,但老師可以在學生回答後作出歸納指引,將老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有效。

三、培養學生自主的質疑釋疑的能力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既定的知識是沒有疑問的,都是絕對爭取的。而“質疑”是學生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學生只有敢於提出疑問,質疑難題,這就證明學生已經投入到學習,具有創造性思維。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師生中就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在教學中,怎麼讓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揮,就是讓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也是教師教學成功的標誌。教師每節課都應給學生質疑的機會,並且創造機會讓學生質疑。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單元內容要求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養成質疑的習慣。在教授新課時,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在理解詞句時,引導學生對作者的遣詞造句質疑;在理解內容,分析課文時,引導學生對內容和文章的佈局質疑……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動腦筋思考,再由學生來回答。在學習The band that wasn't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後,對標題的意思提出疑問:為什麼叫做不是樂隊的樂隊。學生明顯地只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並沒有體會到句子的內在含義。這時老師因勢利導,要求學生聯絡上下文再讀一讀句子所在的這段話,體會句子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時學生才明白:越來門基樂隊的隊員只有一個會唱歌,所以剛開始這個樂隊並不是真正的樂隊。當遇到比較難的問題,就通過小組討論來解答。圍繞難點問題,每個同學都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不附和他人意見,共同合作研究,找出最佳答案。這樣不僅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給每個學生髮言的機會,學生的天性沒有壓抑,才會產生問題意識,產生強烈的表現慾望,敢於參與,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強烈地感到做學習的主人的必要性。通過長期的這種小組學習討論訓練,學生從敢於質疑到學會質疑解疑,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的主動性。

四、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新課改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懂得參與到課堂學習,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生精神。有種古語說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獨立迅速地獲取更多自己學需要掌握的知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學法,總結學法,創造學法。如在中高年段,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聯絡上下文解詞的方法,讀懂一段話的方法,聯想記憶語法和短語的方法,讀書做筆記的方法等。在教學中,我會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年齡差異和基礎的不同來選擇記憶單詞和知識的方法。例如,在講解rise和raise的區別是,我會讓他們用背詩來記憶:日月雲霧煙蒸汽,物價河水溫度計,起床起立和起義,皆用rise升上去。這樣學生對於英語知識點的記憶加入了趣味性,對學生產生了興趣,學生的主動性大大增強。

五、讓學生品嚐自主學習的“甜頭”

學生熱愛學習,大多數是因為學習能夠給他們帶來成就感。如果學生能在課堂學習參與中嚐到“甜頭”得到成就感,自然會對這門學科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而興趣又是學習的最好動力,這樣課堂效果才是高效的。而且一步一步的成功,學生的參與課堂的意識就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參與行為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而這種自主學習的意識會把學生的這種能力牽引出來,從而更好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當中更多的抓住機會,讓學生嘗“甜頭”,讓他們對學習更感興趣。如老師可採用外在的激勵措施,用讚許、表揚和物質的獎勵來肯定學生對學習的主動參與,特別是對於那些成績不好,平常不愛發言的學生。這樣他們就會把寫學習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傳統的被迫學習。

總而言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個性和愛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打破課堂沉默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達到高效學習,樂趣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