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十字路口》讀書筆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6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在十字路口》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在十字路口》讀書筆記

《教育在十字路口》讀書筆記1

在假期,斷斷續續讀完了法國哲學家、教育家雅克馬裡坦的《教育在十字路口》。沒有想象中的外國作品那麼生澀,有一些觀點對今天我們身邊的教育還是很有幫助的。

主持“特里講座”期間的演講整理而成的。68年過去了,書中揭示的教育問題卻依然普遍存在著。

作者從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動力、人文學科和自由教育、當代教育面臨的考驗四個方面闡述了他對教育的理解,發人深思,耐人尋味,能夠激發讀者不斷地反思我們需要怎麼樣的教育。

在我心目中,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它使精神得到傳承,也使受教育者終身獲益。教育者的責任是引領受教育者熱愛知識並願意自己發掘新的思想。

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又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常常在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我們的下一代培育成一個有用的人。幼兒在個性上的差異,一部分是由先天氣質決定的,很大程度上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特別受大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以及大人的榜樣的影響。也就是說,孩子的個性特徵是在不斷變化,是可以改變的。像我的兒子現在兩歲多就已經很會察言觀色了,他能從大人對他不同的態度和言行而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因為我比較嚴厲一點,他跟我在一起的時候獨立性很強,而我的母親就比較寵愛他,當他和我母親在一起的時候,積極主動性差,依賴性強,比較任性,什麼事請都讓我母親幫他做,就算是自己會做的也不願意動手。其實在這個時候就要培養他的獨立性,鼓勵他自己動手,讓他鍛鍊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家長不能愛護幫助過多,助長他的依賴性。此外,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特徵時,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讓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如喜歡音樂的孩子,要多給些機會讓他唱歌、表演;愛好畫畫的孩子,給他提供蠟筆和紙,喜歡工具的孩子就給他買些組裝玩具。總之,不要以大人自己的興趣來安排孩子的活動。這樣,可以培養幼兒個性向完善、良好的方面發展,以逐步發展成他自身穩定的個性特徵。

因此更重要的是,教育也是人格的一種浸透。我們看人,會發現,他她的人品和性格都與其家庭息息相關。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其原因顯而易見,父母在講話時做事時把自己的人格注入的下一代。同理,教育者扮演著相似的角色,他們的`理念在不知不覺中灌入了受教育者。許多偉人們都贊同自己受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幼兒園時期,是幼兒園老師教會了他們基本的做人道理,教會了他們善良和積極。很多極簡單的道理是需要虔誠地來講授,一個不虔誠的人教育別人虔誠,這是毫無意義的。教育者應當心懷高遠,在帶領受教育者看到更廣闊的天地的同時,也讓受教育者明晰做人的最基本道義。

每個人都有所長有所不長,也有所愛有所不愛,教育者當讓受教育者對生活對人生都抱有理想,並因理想而執著奮鬥。抱有幻想的人絕對比過分現實的人可愛。幻想、理想這一類的信念是每個人心靈裡留的一方淨土,是這一方淨土讓我們前進時不彷徨不迷茫。

《教育在十字路口》讀書筆記2

利用寒假的時間讀了《教育的十字路口》這本書,使我感觸頗深。書中最讓我欣賞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礎教育中的自主,自主首先是對人成其為人本質的肯定。人生而自由,人生而就理應自己作為自己的主人,人的一生便不斷地以“人的本然而應然的生命祈向”而尋求著精神的高度自由、自主狀態。人如果不能自己作主,人作為人的本質屬性和基本權利就沒有被尊重和肯定。正因為“自主”意味著人自己選擇自己的價值取向,因而自己對自己負責、從而增加了生命所有選擇的責任感,自我判斷、自我抉擇、自我提升、自我成全,使人生真正成為自己締造的成果。

每個孩子都應有自己的自主權,尊重孩子,尊重學生,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的呵護無微不至。父母總是擔心孩子餓著累著、凍著傷著等等。因此,對孩子也就加以多方“限制”。比如,怕遭到別的小孩欺負,不讓孩子參加群體活動;擔心孩子活動時摔傷身體,不讓其參加體育鍛煉。總而言之,是這也不能搞,那也不許做,只准一心搞學習。孩子沒了自主的空間,他們的行為完全由父母控制著,猶如關閉在籠中的小鳥,沒有任何自由。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個性發展及能力的培養極為不利。孩子需要成長的空間,也需要成長過程中的關愛。但是管得過分了,反而會限制孩子的自主,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使他們遇到問題時,自己無法作出決定,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依賴於他人。漸漸地,孩子變得縮手縮腳、膽小怕事。長期下去,就成了什麼都不敢做,什麼也不會做的書呆子。過分限制孩子的自主,會導致孩子失去獨立辦事的信心。孩子也根本不會相信自己有選擇的能力,這樣等於他把自控權交給了周圍的人,所以更容易被他人主宰。儘管各位家長是為孩子好,但正如孩子走路一樣,你不可能代替孩子走路,更不可能代替孩子走他自己的人生,在這個問題上,老師是不是也在犯著和家長同樣的錯誤孩子應該受到法自主的尊重,這是他的權利,也是教育的結果能夠起到好的作用的需要

對孩子的管理有限制而不能過分,尤其是一些非原則性問題。孩子需要在一個完整的範圍內獲得安全可靠的生活,但在這個範圍內,他同時也需要自己的空間。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支配自己的生活,就必須讓他們有支配的機會,即尊重他們的決定,對於他們所犯下的非原則性錯誤,一般應在對其錯誤進行糾正或提出改進建議時,還要創造一個讓他們作出個人決定的氛圍,

另外,孩子遇到麻煩時,要尋求幫助和支援。尋求幫助是先天的本能,又是後天養成的習慣。此時,家長要視其情況恰當給予幫助,但也決不要一概滿足孩子的要求。否則,他們便會養成依懶的習慣,就永遠不會支配自己的生活。為了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可設定一些適當難度的活動,讓孩子進行體驗,如參加“生存訓練”等。讓他們逐步適應社會,提高他們的社會生存能力。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家庭的引導、社會的影響。由於父母是孩子的直接監護人,因此,家庭教育和管理顯得格外重要。家長應把握好教育和管理的“度”,這個“度”就是“德與能”。孩子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何能力在社會中生存,是關鍵所在。因此要變限制為引導,並重在加強引導,這樣孩子才能德才兼備,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度”以外的問題,一般不要限制,更不能過分限制,家長要解放思想,放手讓孩子大膽選擇、決定,為孩子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提供空間,相信他們一定會走向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