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6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

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1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看到書名我馬上想起了聖人孔子的“因材施教”。在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尚能實行因材施教,到現在物質這麼發達的社會,“因材施教”並沒能在學校裡很好的實行。然而大多數的學校裡還是實行“一刀切”的做法,什麼都是統一管理。學校又不是軍隊。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思想完全不一樣,作為成年的我們無法想象孩子們每天都會有什麼奇異的想法。

儘管孩子們的變化不可能日新月異,但卻可以從他們細微的變化中發現成長的期冀。教育需要小火慢燉,成長必須慢慢拔節,只有把心態調整好,我們才能夠迴歸到教育規律的康莊大道上,走得順暢自如。

當我看到這一小段話時,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紅筆把它劃了下來。教育是急不來的。

教育需要小火慢燉:20xx年9月份,班裡轉來了兩個塔吉克的學生(表兄弟,其中一個是被某學校開除的,後來我們才知道)。表哥表現很好,表弟表現很不好。他依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中國的學校裡,他的做法已經不被容忍。上課的時候不管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多麼的認真,學生學得多麼的有興趣。他坐不下去的時候就會不管不顧的站起來就往外走。每節課他都如坐鍼氈。肆無忌憚的說話更是司空見慣。有一天我問表哥:“他在原來的學校也這樣嗎?”表兄的話讓我大吃一驚:“老師,他現在好多了,在原來的學校他跟老師打架。”這樣看來,這個學生問題確實不小。老師們本著“不放棄,不拋棄”的原則對他展開了溫暖的攻勢。這是一個在國小就離開家、離開自己的國家來中國求學的孩子。離開家不是他的希望,老師們猜測可能在自己的國家裡也不是好學生,媽媽沒有辦法才送他到中國來的。處於叛逆期的他沒有父母的關心,沒有朋友,可以想象他有多孤單。老師們先是關心,然後是批評教育。好在他本質上心底還是很善良的。經過一個學期的恩威並用,他開始能在課堂上坐住了。也不信口開河了。有點進步老師們就趕緊的表揚。到第二個學期開始寫作業了,他隔三差五的寫幾行字,老師們又是一頓誇讚。後來我想了想,我們國小三年級的孩子也不這樣吧?

我的女兒一年級時我都不用叮囑她做作業,相反地她每天作業完成的很好,而且每天睡覺前還都自覺地把書包收拾好。從來不用我操心。而這個孩子已經是九年級了啊。經過將近兩年的磨合,管理,現在他不光課堂四十分鐘能坐在教室裡,作業也能完成。還經常的幫助別的同學。但是性格使然,而他自制自控能力又非常的差,要把他改變成優秀學生,我還看不到日期。

現在想想,為了這樣一個孩子,留學生部的全體老師們付出了多少了的努力和心血!如果把這些精力和時間用來做別的事情上,那就會收穫滿滿!但是話說回來,也就是在這樣一群愛心滿滿的老師身邊,他才這樣改變。如果我們把他推出去,在別的學校裡也許他又會再一次的被推出去。

幫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去年9月份,留學生部新來了四名塔吉克的學生。我們這兒已經有好幾名塔吉克的學生,雖然學習上不如別的國家的學生,但是在遵守紀律上還是挺好的,而且老師說什麼他們也聽得懂,聽得進去。這幾個孩子剛來的時候,說是從大山裡來的野蠻人一點也不誇張過分。無論老師們說英語說漢語他們都“聽不懂”。後來讓別的同學把老師說的話翻譯成俄語講給他們,才算老實一點。

漢語中級班一共七名學生,只有一個女孩子,而且性格比較溫和。其他就是去年九月份來的四個塔吉克的,另外一個來自安哥拉,還有一個就是前年九月從別的學校轉過來的另一個塔吉克的學生。中級班可以說是最難管理的一個班級。

中級班的學生雖然經過上個學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糾正,但是身上的“野蠻”還是留存不少。開學一個多月了,已經有好幾個老師告狀,經常上課的時候發出怪叫,要不就是吵得老師上不了課,組織課堂紀律。但作為班主任的我不能只看到孩子們的缺點,而看不到他們的優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只靠簡單的說教就讓他們每堂課都安安靜靜的聽講。“愛心、關心、耐心”缺一樣都不可以。

上個學期我擔任他們漢語綜合課的教學工作。開學一個月我就摸清了他們學習習慣,如果給他們一刀切的授課方式,學的是同一知識,老師課堂上是很好授課,但是這些孩子不認真。我就給那個學得稍微快點的.學生更多的作業,在給他加加油,這個孩子學得更快了。另外的幾個學生看他學得多,他們覺得都是一起來的,而且父親們都是朋友,都不想讓自己的父親丟臉,也都積極的學起來。這樣形成了你跑我趕的學習氛圍。這樣分層教學法對老師來說難度大了,但是這些學生願意這樣學習。對老師也是一種磨練和提高。他們的進步也是神速的。經過三個月的學習,他們都會開口說漢語了。而且很高興地說,寒假回家要說給父母聽。父母的很多朋友都是中國人,也可以和他們聊天了。“教無定法”,讓學生們學到知識就是好方法。

這學期我改教他們聽力課了。課堂上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當讓要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就能鍛鍊他們說漢語的能力。雖然只有一個學期的學習,但是他們基本上能聽懂漢語,說得也很好。

當他們的想法時時處處得到呵護,創造的幼芽隨時得到澆灌的時候,他們的想法便如雨後春筍般生長:本學期開學學校要求搞好班級文化建設,我最擔心的就是漢語中級班的學生怎麼佈置班級,只有一個很文靜的女孩子。領導也看出了我的心事,就說:“你可以從別的班級找出幾個女孩子幫你一塊佈置。”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把佈置班級文化建設的材料拿到教室裡,還沒等我說什麼,一個學生說:“老師,我幫你?”然後放下手中的作業站起來幫我一起展開圖畫。其他的學生也馬上放下手中的筆,積極地參與進來了。這樣我們一起去做、想辦法、有不同的看法時一起商量,大家都出謀劃策,看得出都想把自己的班級佈置得最漂亮。他們先用俄語商量,然後用漢語問我的意見。

看到他們這樣的,我的心裡真的很溫暖。不用擔心沒有女學生,自己很費心。男孩子們一樣可以做得很好。

“學生煩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戀。”這是我剛做班主任時的QQ簽名,雖然中間有過灰心,有過難過,但都已過去。留下來的大部分還是美好的回憶,有時候我就想當班主任還是挺快樂的!我快樂了,我的家庭就幸福了,我的學生們就開心了!

面向個體的教育讀後感2

一晃來咱們學校都已經好幾個月了,每天備課,教課,忙忙碌碌,每天的各種情緒都和一個詞一幫人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他們有的時候是讓人煩的“熊孩子”,有的時候又是給我驚喜,讓我富有成就感的乖學生。作為一名新老師,每日課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不自覺的進行反思,反思自己做的不夠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這樣的反思太有必要了,但是除了反思之外還需要向老教師們學習一些他們優秀的學習經驗。讀書便是最好的一種學習,也是一種最廉價的學習方式,我甚至都不需要上繳學費就能學習到李希貴校長多年積累的教學感悟。下面我就談談我讀了《面向個體的教育》之後的一些感想。

  一、放手也是一種教育

我非常喜歡書中第二章《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也非常贊同其中的觀點“不要把學生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學生本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著自己獨立的個性和獨立的愛好,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綻放屬於自己的美好。他們不是流水線上的零件,按流程拼裝起來就好,適度張揚自己的個性本就是教育所應該帶給學生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明白放手也是一種教育,當然放手並不是說讓學生放任自如,而是指充分尊重並相信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更多的自主權,讓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創造,體驗活動的樂趣,同時老師把握大的方向,在方向方面給予學生指導。

比如我在教授留學生班的過程中有這樣一件事,剛開始教留學生時,紀律是困擾我的大問題,課堂裡總是向打地鼠一樣的,這邊的同學不說話了,那邊的同學又開始嘈雜了。有一天一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同學向我提議,老師我們去活動室做PPT然後做Presentation吧。說實話,我當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NO,心想你們這幫孩子不就是不想上課然後藉此機會上網玩嗎?可是轉念一想,讓他們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不錯。於是給他們制定了Presentation的題目和使用活動室的相關規定,比如不能玩遊戲,不能看視訊,不能大聲喧譁等就讓他們去做了。當他們完成PPT的製作之後我大吃一驚,他們中有的同學把PPT設計的簡直是非常的精美,並且也很遵守紀律並沒有隨便亂上網,雖然之後的Presentation還有些不足,但是那如同廣告一樣的PPT已經讓我很是讓我驚喜了。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也讓我學習到,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應該要充分的信任學生,不要隨便的去給學生貼標籤,學生的紀律不行,坐不住,不代表他別的方面不行,不代表他不會創作,沒有創意。適時的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加以充分的發揮是非常有必要的。課堂教學應該要解放學生的思想,關注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敢說,敢做,敢研究,這樣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夠充分的發揮。

  二、讀書是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俗話說:多讀心中有主,多寫筆下生花;又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些話都告訴人們應該多讀書。不言而喻讀書是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可能有人會說學生天天在學校不就是在讀書嗎?這裡所說的“書”不是指的教科書,而是鼓勵學生閱讀他們有興趣並且能夠培養他們內在文化素養的書籍。但現在的學生總是抱怨作業太多,任務太重,不喜歡讀書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同學認為讀書不僅讀不出錢來,還是件耗時費力的事,更有甚者嘲笑不讀書的人掙讀書人的錢。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教育的可悲。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很多人一直以為學生讀書就是要讀好教科書,為什麼?因為考試考的是教科書上面的內容。一種功利色彩相當強的學習氛圍在全社會沒有得到很好的遏止。雖然現在已經不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但是考上了好大學就會有好工作的思想在很多人心裡還是揮之不去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也在逐漸的喪失閱讀的興趣,也只去進行與分數相關的閱讀和學習,可是廣泛的閱讀,對構建學生健康的完善的人格,養成終身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要改變這樣功利的行為我覺得營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學校也應該多開展與讀書相關的活動。《面向個體的教育》中提到的十一學校開展的“閱讀都德”以及“閱讀法蘭西”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故事的傳播中,營造校園的書香氛圍,我也希望我們學校以後能夠多開展這種型別的活動。

  三、幫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

在我看來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教育責任。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存在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沒有哪一種學習方式對所有學生所有學習內容都是最佳的,只有適合的、有效的。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需要不同的學習方式。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尋找並且完善,找到適合的教好他們的方法。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應該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

什麼是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呢,在我看來讓學生能夠產生興趣就是適合他的學習方式。興趣是動力,是源泉。因此要重視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我們大家的共識。

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樣要作為老師要懂得放手。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真正的學習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並發現、糾正自己的缺點。

不僅是這樣,如李希貴校長說的那樣“不同的學習內容應當選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在英語教學的課堂裡,可以試著以趣味性材料來創設問題情境。對同一個問題,如果我所提供、創造的問題情境不同,學生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情境。從而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這樣可以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英語教學內容的情境,從而積極地主動思考、尋找解決的方法,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面向個體的教育》所帶給我的感觸不僅僅有這三點,也讓我明白教育和學習一樣長時間的事,不應該帶有功利心去看待他,我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應該多看到身邊的榜樣,多拜讀經典,多向身邊的老教師進行學習,從那裡得到更多的智慧,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