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同伴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嚮導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論文摘要:針對語文學科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教學,我們提出了在高二語文(第四冊)戲劇單元教學時,放棄傳統的“教”,選擇學生主動的“學”,改編排演課本劇的研究性課題。在這一活動中,我們特別關注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習,以及教材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倡導教學要“授之以漁場”的新觀念。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同伴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嚮導論文

論文關鍵詞:研究教材 改編排演課本劇

進行研究性學習,特別是研究性學習與學科的整合,已成為新一輪教學改革的熱潮。如何把研究性學習引進課堂,引入課文,拓展學生的學習場地,給學生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是我們思考得最多的。因此,在認真落實好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前提下,我們確立了“改編排演課本劇”的課題。

在這一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教師不是知識的倉庫,真理的裁判,而是學生的協助者和合作夥伴,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鼓動者;教材也不是學習的惟一內容,而是一把開啟學生學習方法大門的鑰匙,一條滿足學生求知慾的捷徑,一個指導學生學習過程的嚮導。相對教師的熱情,教材更冷靜。

一、怎麼看待研究性學習中的語文課堂教學與教材

研究性學習是針對非研究性學習而提出的。我認為,應該對“研究性學習”有個準確的定位。“研究性學習”是個偏正片語,其中心詞是“學習”而不是“研究”。也就是說,研究性學習首先是一種學習方式,還是要以學校和教室為主要空間,以教材為主要載體。教材就是我們展開教學的基礎,更是我們研究的第一物件。

以往的學習基本上是由教師先鑽研與教材配套的《教師用書》,再誘導學生去理解教材裡埋藏著的知識點與所謂妙處,把學生的認識“統一”到教材,我們和他們都很少有自我意識的活動空間c研究性學習就是要克服以往的'弊端,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灌輸到主動地探索研究,從知識的記憶、文章內容的再現到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同時也要求教師從迷信教材、把教材看作是完美的不可逾越的規範到平等地審視教材,把教材當做學習研究,同時也是分析甚至批判的物件。我們覺得區分兩種學習方法的關鍵是:是否有平等審視的學習態度。不平等審視就不能生疑,沒有疑問就沒有深人思考,沒有思考哪裡有研究與收穫?而讓學生改編並排演話劇,對於學生來說是新鮮的,對於教師來說也是新鮮的,因為我們都不是專業編劇、導演、演員,我們審視的是我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水平。

二、怎麼利用現有教材完成研究性學習的教

我們注意到,儘管許多教師積極投身於課堂教改中,潛心探索課堂教學模式與教法的研究,然而,語文教學似乎仍然沒有擺脫所謂“教學教學,教師教,學生學”這樣一種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儘管不少語文教師積極施行了“啟發式”,創設情景“問題法”,抓發現,抓認識衝突,搞發散性思維等等,然而似乎仍然是“教師劃個圈”,引誘“學生往裡鑽”,還是一種教師預謀“定向”,一廂情願地設計問題,以求既定目標達成的定勢,其實質教學的設計步驟過程全是教師包辦,問題的擁有者也還是教師,並非學生。如談到《雷雨》中個性化的語言,好教師會用一個課時具體分析並總結:不同的人物語言各有不同,而且隨著劇情的發展和各自感情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如周樸園簡短的語句、盛氣凌人的語言,魯侍萍和緩的語氣、時而衝動的語調,魯大海直截了當的語言,等等,都與人物各自的身份相吻合。這種人雲亦云的教法,留給學生的只有死記。最後造成教師框定了學生思維的走向,束縛學生創造力發展的結果。

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載體,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就看你怎麼運用。《雷雨》是一篇文學造詣很高的話劇劇本,為了體現作品的經典,傳統語文教學追求“面面俱到”,以至於整篇課文被肢解。但如果單獨講一篇課文可供研究戲劇的要素尚不夠,難道再增加一篇《茶館》就夠了嗎?你能把古今中外所有的名篇名著統統教給學生嗎?語文學科的研究需要的是讀者由“形”到“情”,再由“情”人“理”的全身心投人與情感激盪,更強調研究者的感知、鑑賞

與創造力,屬於深層次的審美活動。我們的學生不缺乏感知與領悟美文的心靈,缺乏的是生活中、甚至語文課上也少有的親近名著、走近大師的機會。更何況是戲劇舞臺,陌生感可想而知。薩翁幾個世紀前打造出的戲劇精品,如果不加引導,很可能只會還引來學生的抱怨與嗤笑。那我們的教是選擇“授之以魚”?“授之與漁”?還是“授之與漁場”呢?我們認為,為了讓學生獲得更開闊的視野,得到更大的鍛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一篇課文放到一個更大的參照系統中,通過比較,分析其異同,領會相互特點,探討普遍規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三、怎麼看待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對教材的學

語文是一門富有情感的人文學科,其最高鑑賞境界就是共鳴。研究性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獨立研究、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思想大碰撞。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先教後學,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是“邊學邊教,學在教前”,即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相對於老師的教是超前的。這種超前學習使教與學的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變“學跟教走”為“教為學服務”。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我們大膽地放棄了《雷雨》等戲劇篇目的“教”,而選擇了學生自主的“學”。當我們把學習《高中語文(第四冊)》戲劇單元的任務完全教給學生時,我們就把文字留在了學生的“心”上。更重要的是,通過戲劇表演,教師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探求知識、發現問題、創造解決困難的方法,去獨立面對一個陌生的文字,一個生生不息的世界。他們針對作者的經驗,讀者以往的經驗,或充實、或批評、或改善,這是兩個頭腦或新舊靈魂的轉化、磨合過程,這一過程使學生的心靈縱情飛揚。 記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育人的目的是“令其獨行,不再翼護”。學生對教材的自主研究學習,對學生而言,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講臺上講的人,說是主持者式的“教師”,其實年齡、閱歷、真實身份畢竟原來就是“學生”。而坐在講臺下面的“學生”,也經常不由自主地角色反串,居然搶過“教師”位置,可以來個一系列“盤問”。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誰都有發問的權力,誰都可以表示相對相反的意見。我們對此抱有寬容態度,要允許學生錯,允許保留,歡迎質疑,歡迎爭辯,重要的是引發思維,形成一個大家勇於樂於參與的學習活動過程。戲劇表演就提供了一個允許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他們可以把對課文的研讀,對主題的思考,對藝術的追求,對生活的感悟,盡情揮灑。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幼稚、古怪、甚至偏執的問題,但我們要相信學生通過不斷的自主學習,會不斷進步。

高二的學生,令其獨立完成的應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新課題,而不該僅僅是讀懂課文、瞭解人物等這樣與常態無異的基本任務。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承受適度的壓力時,方能使其潛在的能量發揮至極致。因此,我們交給學生戲劇表演的任務是:自由組合,自主選題,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查詢資料,合作研究,然後將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學生自主研究學習課的質量,會有一個由低到高的漸進過程,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這樣。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對問題的探尋處於一些“散”而“淺”,或者逆向思維過了頭,“回不來”等情形,也不怕。這次設計的兩項自評活動,就是為事後師生一起能進行平等交談,共同評價,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從而為改進提供一個平臺。

陶行知先生曾疾呼語文教學要“六大解放”:即解放學生的眼睛、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嘴、解放學生的空間、解放學生的時間。從課堂教學中發現可研究的課題,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學的具體目標在於使學生“自能閱讀,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葉聖陶),這實質就是學生逐步擺脫老師的過程,教師與其說“扶”學生,不如“陪”學生,陪他看,陪他聽,陪他想,陪他做;再陪他喜,陪他怒,陪他哀,陪他樂。

總之,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得出多麼有價值的結論,而在於熟悉研究過程,學會研究方法;不在於創造使用價值,而在於研究意識的培養;也不在於解決語文領域的某個難題,而是通過長期、大量、平凡的研究訓練,讓學生養成平等的態度,批判的意識,獨立的精神,以及相應的合作能力和實踐習慣。

當然,研究物件不侷限於課堂和教材。研究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研究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就會發現,研究無處不在,課題無處沒有。因此,課外課題是課堂研究的延伸,是研究意識能力的具體運用和昇華。

參考文獻:

1.李天鬆《語文研究性教學模式》

2.鄭桂華《重在開拓語文教學的研究性空間’

3.吳士誠《關於學生語文自主研究學習的思考>

4.張立楷《<雷雨>的研究性學習》

5.諸文熠《<威尼斯商人>的研究性學習》

6.《素質教育新教案(語文第四冊)》,西苑出版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