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學習總結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5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學習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學習總結

國學學習總結1

對於我來說,學習國學的過程,不僅是學習一門文化知識的課程,更是提高民族自豪感的課程,通過學習中國幾千年來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讓我體會到了古代思想藝術家強大的思考力和體悟力。他們思考著一個更加豐盈的人生,他們體悟著一個個生活的哲學,他們將自己的思想總結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僅影響著古代人們的言行,更指導著當代人的價值觀念。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國學都被視為人類思維的奇葩,而這顆奇豔的花朵,只在中國的歷史上綻放。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每個週二晚上,我都會來到兩百人廳,從不缺席,也從不遲到。上唐老師的國學課已經有半個學期了,我很珍惜這個學習國學的機會,作為一名外國語學院的學生,能夠學習到真正中國化的東西,著實很難得。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最熱愛《詩經》和儒道學說這三部分。

喜歡讀《詩經》,是因為它的清雅,它並非疏遠而不可親近,而更宛如心靈的歌謠,無邪的回憶。還記得課上學習《君子于役》和《東山》這兩首詩,通過所見,所聞,所感來刻畫妻子盼夫歸及徵人歸途時的複雜心情。幾句反覆,如吟似唱,亦將思念的苦楚與歸家的欣慰表現得淋漓盡致。詩經的美,在於它的自然,淡淡的描繪,筆觸似乎並不用力,舉重若輕,卻達到深沉真摯的效果。《詩經》的詩很樸素,但越是樸素就越能觸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可能正是對這種平淡的熱愛,才讓我對“道”也有特別的感觸,道家講“逍遙”,講“無為”,講“天人合一”“上善若水”,達到真正的解脫與自由。作為一個社會人來說,不可過於追求功名利祿等外部的物質條件,而應更加重視心靈上的自由,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同時,我又汲取到儒學的精髓,修繕其身,真正達到“仁”的境界:我們要勤學多思,持之以恆,以不斷學習為樂;一日三省吾身,知過必改,擇善而從;要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關於《易經》內容的學習,我有兩點體會,一是關於人生,二是關於如何管理。以前,我以為《易經》是一部算命占卜未來吉凶禍福書。但當我聽過課後,才發現,它不單單是一部占卜之書,而更重要的它是一部指導人生的哲學鉅著。它指明的是人生處事的真諦與智慧人生的法則。《易經》講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要適應這個變的世界,要以平靜的心態來應對各種變化。“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一些突然而來的事情也許會把一切都毀滅,把一切計劃都攪亂,這時最好的選擇是放棄,另擇他路。人生永遠不會有絕路,老天為你關上一扇門時也為你開啟一扇窗。所以要以平和的心態來應對所謂的人生成敗與得失,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並且順其自然。

第二,是關於管理的,因為現在正在學習旅遊管理專業。易經的原理貫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著中國文化在漫長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對自然、人生和社會規律探索的經驗成果,其中不易、變易、簡易的“三易”原理,在現代企業組織變革、運營創新、戰略決策等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易經》乾卦告訴我們:不論你是身處“潛龍勿用”階段,還是已達“飛龍在天”,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境遇下都要懂得適時調整和應對。我體會到一個卓越的領導者不僅要有好的品格,還要懂得創新,以適應市場的不斷變化。另外,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更不能忽視企業文化的構造。我們應建設獨具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適應時代的需要。

再學習國學的過程中,我同樣遇到了問題:在儒學中,要求人們做到刻苦勤奮,力爭上游。可是道家有講求精神自由,瀟灑解脫。我認為這兩個觀點都十分在理,但是真正面臨抉擇的時候,應採取哪一種觀點呢?什麼時候應該拿起?什麼時候應該放下?這是我一直存有疑慮的地方。

如今,國內興起“國學熱”,學習國學到底意義何在?我們又如何學習國學呢?學者季羨林曾在20xx年出版過《季羨林說國學》這本書籍,裡面關於這兩個問題的解答我甚是贊同。“國學決不是‘發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過去的文化的,因此過去有一些學者使用‘國故’這樣一個詞兒。但是,實際上,它既與過去有密切聯絡,又與現在甚至將來有密切聯絡。”季羨林在書中提到。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我認為,發展科技是必要也是必需的,時代在進步,我們必須展現出一個國家的科技也在不斷進步才能在世界舞臺上佔領一席之地。但是,歷史在縱向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其在橫向上的擴充才能更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也就是說,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必須不斷地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進步,而這個橫向擴充,很重要的就是保有這個國家的特色,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繼承與學習國學。

中國在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特色”的體現,就需要國學來完成。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燦爛文化,是區別於其他國家的地方。我們的國學是幾千年來文化的積澱,是中華民族思想的精髓,是我們應該引以為傲的地方,它的魅力被無數國家所認可:韓國的外交政策借鑑儒學“和而不同”的思想,印度總統引用《管子》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說。正如季羨林先生描述,科技是“硬體”,以國學為代表的精神文化是“軟體”,我們應該“軟硬兼施”。可見,儒學在當今社會仍具有指導性地位,不僅和過去有緊密聯絡,和現在社會的發展亦有緊密的聯絡。

對於如何發展國學,季羨林先生認為應重視少數民族文化,將少數民族文化經典納入國學範疇,以壯大國學的影響範圍。我認為,首先我們應培養一個學國學的性情,國學並非枯燥之物,深入學習一定能體會到其中奧祕。而後,由於國學涉及典籍較多,所以不可死記硬背,應掌握核心大義,便容易掌握其內容。“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學習就要有實踐,我們更應該在實踐中體會國學的內涵,掌握國學的思想,領會國學的益處。

國學學習總結2

期待已久、眾望所歸的國學修心課終於開課啦!無比感恩老師的慈悲發心、教導主任及各位師兄們的無私奉獻,感恩具備這樣殊勝的時空因緣,通過國學修心班繼而延續各位師兄修行自我一顆清淨心的緣分。

正如老師所說“決定勝是在增上生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國學修心是步步增上的資糧保證”,“包括易經洗心、中醫養心、儒家正心、道家靜心和禪宗明心,知道這一顆心的奇妙變化,從粗到細再到微妙,”“佛法與國學並無矛盾,是一不是二。”大家都有好大的福氣能跟隨老師多年致力於迴歸和重建古聖先賢的“入靜觀象”的研經方法而學習,以期達到在虛靜中自省迴歸自性。

這一百多年來,後世子孫離聖賢大德們智慧精髓是漸行漸遠,但所幸的在這個更高更快更遠的科技發展時代,不乏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或者正打算反求於古聖先賢的大智慧妙智慧。9月1日開班見面會後,每個週六的上午都是大家翹首以盼汲取老祖宗智慧精華的時刻。迄今為止,已經是第三堂課了。在上第一堂課國學修心課的時候,就猛然間下了要承擔轉筆錄工作的決心,勢必要克服平時工作忙等諸多懶散藉口,同時感謝老師及教導主任對我的信任哦!“遠處的高山目標”已經擺在眼前,我想不論怎樣,現在每做的一件事都希望成為直達登頂的向上的每一個階梯吧。

在上完第一堂課的那一週,特別想與大家分享幾件關鍵的“流水賬”:

流水賬一:當做筆錄的時候,確認老師說的孔夫子英文confucius的時候,百度出來《孔子》的電影,也就順便學習了,影片描寫孔子51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歲病逝這段經歷,很多很多的情節催人淚下,夫子一生顛沛流離的弘法利生(恢復周禮)經歷真實再現一個踐行者的恢弘史詩。之前曾經看過孔子的《易傳》,但可惜看的都是表面文字而已,實在是感激並希望著能有此次的機會跟著老師一起回到與古聖先賢同樣境界下獲取經典的本真涵義。

流水賬二:在週六上完課後,收到正在上大學的弟弟的簡訊問“姐,你今天忙什麼了”,我抑制不住滿心的歡喜給他回覆了“充實的上了一天的國學課,非常非常的好”,之前曾經介紹他多讀一些佛學經典讀物,但基本上都是閉門羹,然而這次得到他的回覆是“挺好的呀,有機會我也要好好學”!從他的回覆上更加印證了這次國學修心班其中一個重要緣起,如何讓我們的古聖先賢的妙智更加契理契機、善巧方便的分享到我們每一個人,“接地氣”給予我們每一個人,我想這也是大家在此學習國學重要的一個因素吧。

流水賬三:在接下來一週上班的時間裡,領導留了一個任務,與我們組裡的童鞋們分享交流稿件撰寫。雖然這次分享的ppt都是現成的了,但通過週六的課可不是白上的哦,在做分享的時候結合要說的內容,就應用了我們中華文明所特有的智慧哲學思維,當然也借用了老師課上給我講的腦科學實驗說明了“天人合一”的雙腦均勢的思維模式重要性,最後還是要萬變不離其宗的“迫切迴歸東方智慧”。這期間,從同事們的眼神中或許看到了不同程度的調動了他們對國學的興趣,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吧。

至此,流水賬暫告一段落。

在“探尋國學之源”模組中,其中第一講“研究傳統文化本源的方法與視野”,關鍵的點在於“中國易儒道禪經典都主要是象思維的產物”,“用直覺的內在感悟來思維是研究國學的本原方法”(社科院王樹人教授《迴歸原創之思——象思維視野下的中國傳統文化》),同時,我們是秉持著“會通以超勝,將象思維與概念性思維兩種思維方式、兩種精神境界有機地連線起來”。那在當今概念性思維大行其道的時代,易和觀點:“象思維不僅是會通易醫儒道禪的思維通路,還具有融貫古今與會通東西的品質”。從而“國學修心,五步到心”(易和書院馬仙蕊院長對中國傳統文化國學培訓的研究成果)的修心次第變應運而生。而在第二講“‘心文化’的思想根源”中,正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所謂新文化源泉則是中國傳統文化,其所具有的本土化、社會化的特點帶給我們重新迴歸的現實且必要的時代價值——修心,這是根據書院提出的“國學修心,五步到心”系統所提出的重點之處,“以象思維梳理國學脈絡,總結為:易道洗心、中醫養心、儒家正心、道家靜心和禪宗明心,所以諸位古聖先賢講的是同一個修心的問題,不過是在不同的時空因緣下才有各自的開顯”,同時逐一介紹了各家的文獻依據。在老師講解“易和書院”名字由來的過程中,關鍵點——“易為國學之源,和為民族之魂”。

《易經》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最靠譜的事情就是變化,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指的“易”。包含三層意思,“變易——萬物皆有盡時;不易——無限的可能性;簡易——陰陽和諧,日月同輝。”既然老祖宗

已將這等智慧都毫無保留的留給後人,我們焉有“入寶山而空手歸”之理,當然首要是需要我們迴歸自性,與古聖先賢同一的境界中體悟其中大道,那我們勢必能獲得好大的寶貝,圓融無礙做世間人,行世間事乃至於洞察明晰宇宙的大法則,大智慧。

與國學修心課同步的這段時間內,也面臨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外境,包括工作和生活各個點,在此感謝身邊的師長親朋給予無明的我一份份如“明燈引路”的建議。期間,我不停的向內關照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我得到答案的時候,又一次夯實與堅定了那個本已就在那兒的信念。每當在面臨一個外境時,有其不同的時空因緣,沒有智慧的我必定是看不清楚其中的來龍,更不會明知未來的去脈,正所謂“三心不可得”,我想唯一做好的就是當下,因為當下的起心動念既有可能是當前發生著的“緣(條件)”,也有可能是未來即將發生的“因”,如我們種下一棵種子,在藉助土壤,合適的溫度,溼度及光照等條件必然會發芽開花結果。既然篤定信念的清楚明白當下是向“高山目標”方向前行的一個階梯就足以了,從一定意義上講,堅持自己必定堅持的東西,我想之前那個被無明原本設定好的“生物鏈”將會因不被外在境帶走而終有破裂的那一刻,這就是我們在具備正確的知見後所確認的“境隨心轉”吧。對於我而言,把握當下的起心動念:工作上,用平常心對待給予的工作條件,利用這個條件來做好盡孝道和多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用承諾的責任心來對待今後的各項任務;生活上,與家人更是要理事圓融,事事圓融,致誠的真心必會做到這一點吧。

最後用我報名參加國學修心班說的話作為結束語吧:真是起心動念了之後,只要碰到合適的緣就會有果了,好高興我的曾經的夢想就可以圓了,在08年左右很長一段時間裡對中醫超級的痴迷,就是因為覺得周圍很多人都被病患所折磨,用中醫的方法解決並防患於未然,多好呀!但當我自學了中醫之後,發現人的心才是最根本之因,真正的還是綿綿流傳了上千年老祖宗的東西是大智慧!當時便有了能用這種智慧來直接對症於人們各自的問題,那該多好呀!但重要的是自己得首先具備這樣的智慧呀!感恩並高興著呀!相信大家以同一個起心動念來踐行著大愛之心,未來肯定是越走越好的!

國學學習總結3

感謝學校給我們創造瞭如此難得的條件赴美國交換學習。我非常慶幸自己能擁有如此不同於別人的如此美妙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哪怕只是短短四個月,轉眼即逝。從我知道學校有交換學生交流專案的那天開始,就期待著能夠成為其中一員,去體驗西方的生活環境和最成熟的教育體系。在申報、等待、準備、學習等一系列緊張的準備過程結束之後,我的夢想得以實現了。在08年的始端,我同和我揣懷著同樣目標和希望的大家一起踏上了地球另一端的那片土地。

在飛機上顛簸了十幾個小時之後,我終於來到了亞特蘭大這個異國城市。雖然它不及紐約的繁華,不如舊金山的恬靜,卻是個把城市與小鎮風貌融合得恰到好處的地方。來到了佐治亞南方州立理工大學,從春寒料峭到四月櫻花,這幾個月,SPSU帶給了我帶異常豐富的人生體驗和思想上的迅速成長蛻變,學習上、思想上、生活上。

在學習上,首先美國的學制和中國的完全不同,美國是完全成熟的學分制度,修滿了學分就可以畢業,不管你是大三還是大五。中國雖然說的是學分制度但是其實還是以傳統學期制度為基礎,限制每學期的學分數,最後還是四年或五年制度。在美國一學期只用修三到五門課就很充實了,每門課的次數和作業量都很大,需要有大量的課下時間去預習和複習。課程相對研究的也更有難度、詳細和深入,通過大量的動手動腦動嘴相結合的模式,讓你以自身經歷為前提深刻的記住所學到的知識。這不同於應試教育中泛泛的教學,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考過之後不僅沒有掌握到應該有知識,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背過的東西也會逐漸得忘記了。美國的考試形式也和中國的完全不同,在中國經常是隻重視期末考試,導致學生不重視平日學習,一到期末就加班加點的應付考試。美國無論那時日常的出勤、平時的小作業期末論文演講還是期中期末考試都是一樣重要的。不用一次考試的成敗而定英雄,這種教學方式才是更人性化、更素質教育的。

在生活上,對我們中國學生來說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問題。首先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居多,平時享受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有一定欠缺。到了這邊無論是生活起居、作息時間、洗衣做飯還是日常用品都不在有人監督你或為你設想妥當,一切全要靠自己打理。對上過四年寄宿學校的我雖然基本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也經常會出現早上起不來床、該吃飯沒有東西可吃的情況。重要的是到了美國需要去適應他們的快速生活節奏和垃圾食品。這對於我們漫長的二十年所形成的中國人營養均衡、低油少糖的飲食習慣是莫大的

挑戰。一開始是抱著新鮮的態度去吃美國的食物,但是幾周以後就已經無法適應每天炸薯條的日子了,於是我們經常試圖自己做一些中國菜來吃,這也鍛鍊了我們的烹飪能力。總而言之,在生活上我們還是更易依戀祖國的順圖和習慣的,所有交換學生都深刻的認識到了對祖國的熱愛,這也是生活帶給我們很重要的一課。

在思想上,我認為無論是我還是大家都改變最多的地方。去美國之前,我們都是被家裡捧在手心上的嬌氣孩子。到了美國以後既要適應沒有人照顧的異鄉生活,還要承受比國內國內大很多很多的學習壓力,最重要的是,“交換生還是申請2+X?”,這個問題逼迫我們要在短時間之內,對自己的未來三五年甚至更一輩子的方向作出一個思考和規劃。每個人內心的天平都不短的左右搖擺和掙扎,無形的砝碼在我們心中越來越有分量。在那四個月間的每一個決定和選擇都將把人生推向另一個軌道,這是我們敏感而脆弱的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沒有了父母的指導,一切都有點空洞無力。但是轉念思考,我們也確實到了該自己決定自己人生的年紀了,自己要開始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無論結果是好的還是壞的。在精神年齡上,我們蛻變成了得體勇敢的大人,不再是逃避現實的不成熟的孩子。

這只是我部分的體驗心得,如果要細細道來恐怕需要很久的時間。更多的,是讓我們銘記於心且無法表達的感受和感激。感謝我的學校和學員給我我這樣難能可貴的機會,讓我有所體驗並對自己的.未來人生有了新的定位。也讓先前有些茫然的我重新找回了對學科的目標和熱愛。更重要的是我對自己的國家更加的眷戀和熱愛,我將把自己從國外學到的用之在生活上,為祖國盡賞我一份綿薄之力。

國學學習總結4

XX年12月1日至21日,我有幸參加了廣東省中國小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廣東省國中名師赴美國培訓專案。期間訪問了哈佛大學等多所高校及中國小,聆聽了多場高水平的講座,並與美國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了相關交流。領略了美國的基礎教育制度,學習了對方先進的教育理念。雖然只是浮光掠影,卻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收穫頗豐,感觸良多。在反覆思考我們能從美國基礎教育身上學到什麼的同時,也梳理一下我對美國基礎教育的認識。

一、公立與私立學校的功能彌補

美國的學校教育,整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從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美國的基礎教育,採取XX年學制。一般定為國小1—6年級,國中7—9年級,高中10—XX年級,這段時間也是美國的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實行免費教育。

美國的學校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公立學校占主導地位,學生免費就讀,更加註重普及性和服務性;私立學校多由教會和基金會及公司的支援,同時向學生收取較高的學費。在中國小階段,私立學校佔到25%左右,但其畢業率和考試成績要遠好於公立學校。近年來,政府為提高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出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等,旨在增進教育公平,明確促進機制。但總體而言,私立學校的存在既減輕了政府的教育負擔也促進了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二、權力下放的教育管理體制

美國基礎教育基本實行三級管理:聯邦教育部;各州教委;學區委員會。三級管理的功能遞增。美國聯邦教育部對基礎教育的管理職能主要包括:保證全體國民均有受教育的機會,爭取教育公平;支援州和地方發展教育,提供教育經費保障;調查研究教育評價和互通情報,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在美國,州政府的權力較大,各州均設教育委員會,州教育廳長和其他主要官員的任命;本州中國小校的教育經費的分配;公立學校教育大綱及質量標準的制定;教師資格的認定;教育政策和教育計劃的確立等等都屬於州教育委員會的職責。

對美國基礎教育影響最大的是學區,學區也是州最基層的教育行政單位,直接管理學校。目前美國的近2 萬個學區,直接負責人事任命、教材購買、教學評價、基礎設施建設等等。總的來講,美國基礎教育以地方管理為主,學區的許可權最大,責任也最大。聯邦教育部主要起規劃、指導和協調作用。在中央與州兩級管理中,以州為主。中央除立法和撥款外,不干涉地方的教育行政事務。在地方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的關係中,強調學校辦學的自主性,充分體現權力下放,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因此也湧現出了許多特色學校和品牌學校。

三、相對公平的經費投入保障

美國教育經費來源呈現多元化特徵,除政府撥款外,還有財產稅、所得稅、彩票收入、社會捐贈等。值得注意的是,學區也擁有獨立徵稅權,財產稅一度成為學區義務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由於各個學區經濟發展程度的不一致,也導致了教育不公平的存在。但總體而言,美國義務教育階段的人均教育經費還是達到8000美元,有的地方甚至超過1萬美元,這種投入程度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政府按照在校學生的數量為學校分配教育經費,這也成為促進校長們提高教育質量降低輟學率的動力。

四、高水平的師資和嚴格的評價制度

美國對中國小教師的聘僱要求較高。一是聘僱中國小教師學歷要求高。美國大部分州規定,學士學位是中國小教師最低學歷資格,因此有大部分教師都是碩士學位。二是對教師的考核評價要求嚴。如果是長久的正式的教師,每兩年一次評價;不滿十年的教師每年都要評價。評價者由學校校長、學科組長和專業評估人員組成。評價結果直接與教師的薪酬掛鉤。地方教育局每四年要對所轄學校進行一次全面的績效評估,評估結果對社會公佈。從而建立起一種有機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師成長與發展機制。

五、個性化的課程設定

美國沒有統一的國家課程標準,聯邦教育部只給出指導性檔案。其中學的課程設定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必修課包括英語、數學、科學、社會、體育、藝術、衛生安全等。選修課由各學區和學校自定,高水平的師資和多元化的辦學理念形成了豐富的選修課資源。在中學我們也能看到諸如:網頁製作、電視製作、婦女運動與歷史發展……之類在國內的大學才會出現的課程。很多中學都提供超過一百門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可謂“百花齊放”。這些課程充分展現了學生的興趣,注重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並且在中學課程中佔相當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課程的學分可以直接得到大學的認可,這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學生採取走班上課制,沒有固定的課室,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個性化的課表,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程,並對自己所選擇的課程負責。

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美國的基礎教育強調服務性和公平性,處處體現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既為最廣大兒童的受教育權利服務也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中國的孩子感嘆美國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簡單、學業輕鬆的原因。豐富的課程設定,多元化的價值觀認同為每個學生的發展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這也印證了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多元智慧理論:人類的智慧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空間智慧、身體運動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自我認知智慧、自然認知智慧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優勢組合。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特長,不能苛求每個學生都如同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七、開放式的課堂教學

在國內,常常有人說起美國的課堂混亂。但這種“亂”也是有序的“亂”,形散而神不散,在不偏離原則的前提下,有規則地進行開放式教學。課堂上,師生總是處於平等交流的氛圍中,教師十分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使得學生常常能夠暢所欲言。學生在分享自己觀點的同時,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既肯定他人,也表現自己,從而形成一種友好的合作關係。教師在其中起到啟發和引導的作用,沒有太多灌輸性的內容。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美國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合作與處理問題能力更加突出的原因。美國中學的教學活動也不僅僅侷限在校園內,社群、博物館、工廠都成為學校教育學生的場所,學生要想從學校畢業往往還得做滿60小時的社群服務工作。這種開放式的課堂教學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教育觀點。

近年來,開放式課堂教學也常常被國內教育工作者提及,但實施起來卻難以深入。究其原因,我國自孔子興學以來,教師一直都處於絕對的權威地位,灌輸式教育也存在千年,雖然人們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不對稱的師生關係和不科學的教育方式,但真正需要改變的還是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

八、多元化的升學評價

與國內的一考定終生不同,在美國,一年可以有7次大學聯考,各大學基本上都是自主招生。申請大學錄取時,以最高的一次考試成績為準。但考試分數也不能作為錄取的唯一依據,學生平時參加的社工記錄、在學校的各次考試成績、個人特長、校長和老師的推薦信等都成為錄取的重要評價標準。美國的大學錄取會從各個方面衡量學生的水平,很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活動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大學生的素質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令人歎為觀止。多元化的升學評價標準使得學生時刻需要注重自己的全面發展。

十幾天的美國之行結束了,雖然談不上深入瞭解,卻也為身處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財富。從教育機制到教育理念再到課堂教學,每一次新的認識都讓人不禁眼前一亮。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成功之道離不開教育;中國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其崛起之路也離不開教育。兩國雖然有著不同的文化土壤和體制觀念,但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從事卻都是一份直麵人生的工作,我們的工作也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相信此次美國之行的所見所感一定會成為我教育生涯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國學學習總結5

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聖賢的經典為基準,就是在元朝與清朝時,外族入主中原時,這種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變。這種以國學為基礎的教育,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與治國之能臣。然而"五四"之後,中國開始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摒棄中國祖先自己留下的國學。中國也開始了所謂的與世界教育的接軌,思想與行為也開始逐漸西化,一切都以物質為基礎,以自我為中心。

學校中所教的也只是物理,化學,英語等與國際接軌的課程,對國學的課程也很少提及。現代的教育只是對人的智力與技能方面的開發加大重視,然而對於人的德育與做人做事方面卻不管不顧。其實德行的教育才應該放在人生教育的首位,一個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沒有德行,也會在社會上處處碰壁,不會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得到一個圓滿的人生。這些道理也都寫在國學裡面。還好有易和人的不懈努力,以易和書院這個平臺,讓現代人可以瞭解祖先留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讓現代人在浮躁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與幸福之本。

“儒家的‘仁義’、‘慈愛’、‘忠信’、‘誠敬’等思想,符合現代企業精神,能引導大家更好地做人做事……”。 3月29日,大豐市供電公司汽車運輸部員工利用工休時間交流。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是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支柱。學習古聖先賢,研究傳統文化,就是要關注其深刻厚重的思想價值,汲取其思想精髓,該公司在深入開展學習型企業活動中,組織開展了“學國學經典,品智慧人生”讀書活動,在職工中迅速掀起“學國學”的熱潮。為了讓大家進一步瞭解國學經典的主要內容,該公司專門購買了國學經典視訊教學資料和學習讀本,並將視訊教學資料上傳到區域網,供大家在工作之餘自學。3月9日,該公司黨委書記俞文祝還親自走上講臺,他從品讀國學經典,豐富人生智慧的角度,引導廣大職工更好地做人做事,愛崗敬業。

與此同時,該公司要求在收看國學學習講座時,要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深刻領會國學名言中包含的基本的為人之道和巨集大的處事方略,注重從做人做事出發,在不斷的完善進取過程中提升自己,實現從知識到智慧的昇華。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還開展“學國學大討論”活動,將研讀《道德經》、《論語》等國學經典,在領會其深刻內涵的基礎上,聯絡各自實際,剖析思想根源,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用學習成果錘鍊思想、指導工作實踐,培養自主學習、積累知識的良好習慣。

國學學習總結6

一學期的生活匆匆結束。離別時,是期盼;離別時,是不捨;離別時,亦滿載收穫和回憶。踏上回國的飛機,心中陣陣激動。因為不久我就要回到祖國的懷抱,見到我思念的家人和朋友。腦海中回想著發生的一切,好似一場夢。心中充滿感激,感謝首師大給了我這次寶貴的機會,為我的青春增加了一種絢麗的顏色。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給予我無限的支援和鼓勵。一次遠行,讓我對生命的體會更加深刻。收穫的是友誼,是學習,更是人生的境界。

初到美國,在機場,隻身前往的自己不得不說有幾分恐懼。對環境,更是對語言。雖順利通過了出國英語考試,但實戰起來才發現自己的武器已太落後。聽不懂,說不出口的尷尬,心中陣陣挫敗感。我知道,一切才剛剛開始。果不其然,到學校,辦理各種手續,雖說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但心中滿是落寞。尤其是進入到正常的學校生活時。因為我發現,大家雖說都是國際交流生,但歐洲國家的學生基本不存在語言問題。所以他們能夠很快的融入群體,交到朋友,同出遊。而這一切於我而言,是一道需要時間和巨大勇氣才能跨過的坎兒。所以,初期,自己生活很是孤寂,還有學習上的巨大壓力。到了課堂,開啟了不提前看書,安全聽不懂的模式。課堂上,大家笑,我也便隨節奏揚起嘴角。生活和學習上的挫敗感讓我倍加思念祖國,思念家人和朋友。那時,自己也深深體味到何謂濃濃鄉愁。

入學兩個星期後,我見到了我的hostfamily。他們對我十分愛護。靜靜的傾聽我心中的苦悶,給我建議和鼓勵。她們告訴我,美國人善訴說,但中國人有著更好的品質,便是聆聽。我們更懂得給他人空間和時間。關於交朋友,自己要學會主動,因為只有你主動,才能建立起話題,交到朋友。美國人雖然很包容很友好,但他們不會主動去照顧他人。當我再次回到靜謐祥和的校園,想起自己為了今天的種種努力,想到自己的優秀,心中豁然開朗起來。我不該的,不該在今天辜負曾經那麼努力的自己;我不該的,不該在擁有了機會的今天而錯失機會;我不該的,不該丟失做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和自信。從那一刻起,自己決定勇敢起來,自信起來。以自己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小天地。

我開始勇敢的張開自己的嘴,觀察別人怎麼打招呼,怎麼聊天。把每天學到的日常詞彙和交際用語記到一個本子上。我開始經常出現在活動室,雖然自己經常插不上話,但我知道每天我都在努力,努力提高自己。我積極參加大家組織的活動,我知道每一次活動都為我語言的進步提供了寶貴的機會。寫到這裡,腦海中浮現出了Wrightsvillebeach美麗的畫面。腳底的細沙,無邊無際的大海,碧藍的天空,淺處清澈的海水,遠望時的天藍之色。那麼美,美到讓人對生命再無他求。瞬間也便懂得,為什麼Nicholas Sparks筆下能生出那麼執著單純美好的愛情故事。來到這裡,更加明白了世界之大,大自然之美。也許,只有往外走走,看看,才能真正拓寬生命的額度。每一天,在自己的努力下,都會進步一些,收穫一些。收穫笑臉,收穫知識,收穫一份份小美好還記得朋友們一張張笑臉。記得感恩節時,感恩的人,好吃的美食。還記得課堂上大家的積極發言,勇敢而自信的面容,輕鬆的課堂環境。還記得清新美麗的校園,安靜祥和的圖書館。一張張面容,一份份美好,推動著青春夢想的前行。回到祖國,學到的是感恩,是熱愛,是珍惜。離別時,她的一句話,也許真實的道出了我的進步。她告訴我我的英語比剛來時好了很多,她現在特別喜歡和我聊天。感謝她的肯定,我只知道我一直在努力。

感謝首師大給我的這次寶貴機會,讓我學到很多,進步很多。我會一直努力的,因為前方會更加美好。

國學學習總結7

一週時間的培訓一晃而過,在這幾裡,我們全身心地浸潤在國學裡,在教師們睿智的指引下,感受國學的博大精深,聆聽古人的智慧和心跳,心靈變得平靜而溫和。

“國學養心,教育樹人”,讓我們都來走進國學,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國學的滋養和澆灌,變得寧靜與強大,從而讓我們的學生在我們的指引下從小浸潤在國學裡,沉澱深厚的文化底蘊!

七天的培訓裡,專案負責人林慧老師安排了豐富精彩的內容,既有多位在國學界有名望的老師教授的講學,又有到老街區古蹟的現場體檢,讓我受益匪淺!

縣廣播電視臺記者,養正學堂公益專案創辦者張奮老師的講課讓我印象尤其深刻!他提出了誦讀經典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讓我很有啟發!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孩子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後,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不但提高文學修養,而且開闊了視野,知識面不斷擴大。最後,促進了孩子表達能力的提高。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誦讀可以使孩子積累大量的妙詞佳句,他們的語言“材料庫”在誦讀中不斷地豐富,而在誦讀中也學習到一些表達方法。

國學學習總結8

在上學、看書、寫作時我們都離不開漢字,它是我們用來表達自己想法的工具。經過了這兩星期的學習,現在我已經對漢字有了更多的瞭解,獲得了有關漢字的收穫。

漢字的演變最早是從歷史悠久的甲骨文開始,再到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從楷體到甲骨文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甲骨文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漢字形態,起源於殷商時期,它的大小不一、錯落參差。金文是一種刻鑄在鐘鼎等器物上的文字,商周時期出現。篆書可分為大篆小篆兩種。大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通行於秦國等地的一種文字。 小篆是適應秦統一中國的形式而形成,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隸書,形成於戰國晚期,成熟於漢代,由小篆簡化而成。 楷書:出現於東漢時期,六朝時進一步完善,唐代時成熟,由隸書簡化而成。

還有一些因漢字引起的風波,你看《一點值萬金》一文就寫了烏魯木齊某掛麵廠在生產掛麵時,錯把“烏魯木齊”寫成了“鳥魯木齊”,就是這一點之差,使18萬元的產品付之東流,成了一堆廢品,要是檢查人員和掛麵廠再細心一點的話,或許後果就不會那麼慘重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仔細,不要像店主一樣出現無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學習這單元時,我們還猜了許多的字謎和歇後語,聽了很多小笑話,把大家惹得哈哈大笑,這真是是太有趣了!真希望能一直學習下去,看看它那奇特的魅力。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們一定要讓它一直流傳下去。我堅信,再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漢字將越來越被世人所珍愛!

國學學習總結9

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優秀的思想精華永遠值得我們發揚。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不從國學啟蒙開始。通過學習國學,可以讓人明白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可以說,國學知識裡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裡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裡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教育讚歌——“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國學經典自有一方天地,讓思想自由馳騁;國學思想使人美麗,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國學精髓運用到工作、生活實際,指導其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修身養性之功效。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著特別的光芒。人們面對著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適與他人的關係。<論語>中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能幹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為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眾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國學經典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國學經典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我內心的關係等內容都有著十分系統的論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傳誦著中華文化的觀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堅韌紐帶,將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滋潤著中華物茁壯成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使中華民族以特有品質和風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在國學各個學術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充滿人文智慧和寫信人生真諦的論述,其敏銳的觀察、合理的推定、經驗的告誡,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國安邦濟世之基。作為中華子孫,我們有責任將中華民族這筆精神財富吸收和傳揚。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總的來說,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還是很有見地的,儘管其教育思想帶有很強的階級色彩,但對於學習方法,教育方法以及一些教育規律方面的闡釋還是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鑑的。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