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活著讀書心得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7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著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選】活著讀書心得

活著讀書心得 篇1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的是一個民國時期的地主家的少爺徐富貴,由於年輕時嗜賭放蕩,輸光了家產,導致家道中落後淪落為佃農。之後,隨著一系列的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受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在讀到福貴的故事開頭的時候,我深深地對這個紈絝子弟的嗜賭放蕩、不思進取感到厭惡。他天天只知道吃喝嫖賭,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卻不知道珍惜。在他的身上,完全沒有一個合格的兒子、丈夫該有的樣子。可是,在他家道中落之後,他終於有了覺悟,慢慢地開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一點到是讓我非常欣賞。家珍剛開始的時候是米行老闆的千金小姐,後來福貴對她一見鍾情,把她娶回了家。後來她一直忠誠地陪伴在福貴的身邊,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他們剛結婚的時候,福貴還是原來的那個紈絝子弟,我剛開始有點不明白為何她還是會對福貴不離不棄,後來我覺得這可能跟那個年代女性受的傳統教育有關。在她們的心中,丈夫就是自己的天,不管自己的丈夫是怎樣的人,自己都應該對他忠誠,不離不棄。

在我讀完了這本書後,我開始覺得福貴也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他後期作為一個下層勞動人民,命運深受時代的影響。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一個地死去,自己卻無能為力,這種深深的無助與絕望感接二連三地摧殘著這個可憐人的身心。可是同時,我也覺得他是一個幸運的人。在有些人看來,他的人生可能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可是,從他自己的敘述中來看,他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麼的悲慘,在自己所經歷的苦難中,還是充滿了幸福與歡樂,儘管這些幸福與歡樂都比較短暫。在他的心裡,自己的妻子賢惠忠誠,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自己的子秀孝順,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自己的女婿踏實能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婿……所有的這一切,都帶給了他幸福與歡樂。因此,他對書中的“我”講述他的故事,並沒有表現得多麼悲傷,他在敘述自己的苦難時,彷彿在講的是別人的故事,語氣中甚至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種輕鬆和滄桑感。

在書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揭示了作者想要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福貴看著家人接二連三地死去,儘管心裡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卻沒有選擇跟著他們死去,他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可見,家人其實並不是他活著的主要意義,他並不是為了家人而活著。正所謂:“存在即合理。”,福貴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他就要好好地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不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就是他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合理性。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活著是為了金錢,有的人活著是為了權勢,有的人活著是為了愛情……當他們失去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們彷彿失去了活著的支柱。最後,自己選擇走向死亡。這些人都沒有體會到“活著”的真諦,他們都不知道,活著,才是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最好的意義。活著,比什麼都珍貴。

活著讀書心得 篇2

《活著》是餘華的名作,之前很多人都像我推薦過。因為一直不是很喜歡那個年代的故事,遲遲未看。最近鬧書荒,拿起來看看,竟有種“不虛此行”的感覺。

福貴由一個富貴家族的少爺,到敗光家產、被抓壯丁、女兒聾啞、兒子獻血死亡、女兒大出血死亡、妻子病逝、女婿事故慘死、外孫撐死……從那以後,福貴就始終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與一頭老牛為伴,那頭牛也叫福貴。

福貴的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一次又一次重新開始,卻又要面臨新一輪的挫折。在這個過程中,他竟如此平靜,每一個可以讓人“歇斯底里”的打擊,他好像都選擇了默默接受。在讀書的過程中,更為其心痛,更為其不甘。可看完整個故事,再去想想,對福貴來說,在那個時代活著真是最重要的事,其他的事假如他抗爭了又怎樣?不過徒勞而已。

和福貴相比,我們真的需要感謝這個時代。尤其是剛經過一場可怕的疫情,活著是多麼幸福的事情。盡全力地去活著也是我們和福貴面臨的'同一件最重要的事。還好,這個時代,我們能看見更多,能聽見更多,在面臨打擊時,很多人也不是孤身一人,你身邊總有人比你強大,並且願意一直溫暖地站在你身邊,甚至保護著你。

但願,這世間每一個“勇敢樂觀”的福貴都不再孤獨,不再擁有這悲傷的故事,他們不僅活著,而且幸福地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 篇3

薄薄的一本書,從地主到貧民,從抗戰到大鍊鋼鐵,從一家四口到孤寡一人。寫的是一個人的故事,卻寫出了一個時代的滄桑。

福貴從一個富家公子,吃喝嫖賭,破敗了家,氣死了父親,過起了貧苦生活。自己也終於從要靠賭博“光宗耀祖”的富家公子哥,在敗了家業以後品嚐的勞苦、委屈、欺凌。他被抓去當過兵,經歷過生死,回來以後和妻兒相聚,開始踏實生活。然而世事難料,兒女都因孩子年輕就喪命,妻子身染重病最終也離開了自己,就連自己的外孫,也在吃東西被噎死,最後剩下這孤苦一人。

他活著,感受這生命,從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與歲月為伴,與故事為伍,與一頭名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

人要吃的苦也許真的是有數的,年輕的'時候你耗費了時光,年老的時候依舊忙碌奔波。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可能性,有太多的故事。活著是根本,活著才有未來,活著也必會經歷風雨。

比起那個時候人們,我們也許是幸福的,吃喝不愁,沒有戰爭。比起那個時候,我們也許是不幸的,競爭激烈,隱性殘暴。這也許就是活著的意義,要經歷風雨,要感知冷熱,有感觸的生活,一路向前。

活著讀書心得 篇4

讀完這本書,我哭了好幾次,淚水打溼了一大片枕巾。第一個讓我流淚的地方是有慶給他老師輸血時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麼懂事、可愛的小孩,每天上學前、放學後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還那麼孝順好學!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塊長大的。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有慶被活活愁死的悲劇呢?我想可能是這個社會現實造成的吧!作為當時的醫生,能救活縣長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處的,而救不活卻可能招來禍患!而一個平常農家孩子的.命能值幾個錢?臭死了大不了賠幾個錢!

在他們看來有慶的命就像一隻羊、一頭豬,用得上已經很好了!這不僅有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的一篇報道。同坐一輛車的農民和工程師一塊出車禍死亡,工程時被補償了幾十萬,而農民卻只有5000!難道工程師的命是命,農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嗎?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為什麼要分等級?為什麼法律上寫著平等公平,而一邊又做出違背自己諾言的事?我並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許多方面我們的確應該向西方國家學習!

縱觀全文,當富貴的父母、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相繼一個個去世時,他還活著!但它的活著比死更難,活著在那時需要膽量和勇氣!因為只要你活著就要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忍受貧困生活與精神的折磨!面對貧困的生活與親人去世的事實,我敢說有90%的人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會像縣長春生一樣選擇死亡。其實她那點打擊相比富貴又算得了什麼?

而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挫折如工作不順利、大學聯考落榜、愛人趨勢等而選擇死亡的有多少人!他們不知道或者才是勇氣、才是勝利!他們的命不只屬於他們自己,還有父母等等!他們在這個世上還有未盡完的責任與義務!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愛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麼,不管脖子上套著什麼,不管肩上負載著什麼!

所以或者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煎熬!但不管怎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像富貴一樣,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堅強的———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 篇5

有時候,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

看了《活著》,主人公福貴面對這樣的不幸,還要選擇面對生活給的傷痛,並且繼續活下去。

現實生活中,不也是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嗎?

當年,父親因為癌症晚期,經過了化療之後,乾瘦如柴,體弱無力,家庭負債累累,最後還是散手離開了我們。母親面對這樣的打擊,一邊料理後事,一邊還要照顧五個孩子,還要繼續努力的賺錢供孩子讀書,還欠下的`債。

有時候命運給了你一拳,雖然傷痕累累,但是來不及憂傷,顧不上悲情,因為生活中還有活著的人需要照顧,需要繼續生活,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活著讀書心得 篇6

餘華的《活著》無疑是眾多文學作品中閃亮的一顆星。一讀:樸實、白話易懂;再讀:發人深省、感觸至深……

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富貴,一個地主家的兒子,娶了漂亮的城裡女子家珍為妻,本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卻整日沉醉於賭博之中,無法自拔。最後敗光了家產,過上了一貧如洗的生活。也正是因為他的賭,也將自己父親的生命作為了賭博的犧牲品。賠光了所有財產的富貴開始逐漸醒悟,從此不再涉賭。後與母親、妻子家珍、兒子有慶,女兒鳳霞靠種地為生。雖然生活貧苦沒有之前的顯貴,但一家人卻團團圓圓,這段日子應該是餘華筆下富貴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

天有不測風雲,萬事總不隨人意。好日子在富貴的身上總是不長久。母親重病,在去給母親抓藥的路上被抓去當壯丁,這段時期的富貴經歷了太多的煙火炮彈,太多的生生死死。他畏懼死亡,更加堅定了要好好活著的信念。等他回到家時母親已仙逝,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老天對富貴最痛苦的懲罰。但這只是對富貴懲罰的.開始:女兒發燒至啞、兒子在校優秀卻被抽血致死,喪子之痛於父母而言最大的哀莫過於此。對於富貴而言遠不止於此:女兒嫁於良婿卻難產而死,繼而女婿工傷致死,妻子因病而死,給富貴最大的眷顧便是留下外孫相依為命;但是對於富貴上天卻是如此不公,連唯一的親人都不給他留下—外孫因吃毛豆過多而死。親人的一一遠去,只留下富貴一人在這世間同老牛相依相靠。

富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但卻沒有因此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有消沉,而是奇蹟般的選擇好好的活著。對於富貴而言,他並不知道什麼是活著,活著有什麼意義,他只知道活著就是為了經歷這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百態百味。很多人認為活著是為了金錢、名譽、富貴、愛情…一旦這些沒了,活著便無意義,一旦為之奮鬥的目標失去了,很多人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為,活著只是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追求而活。究竟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餘華曾在作品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

是啊,活著真好,只要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無限的希望。人生再悲也悲不過失財失親的富貴,人生再富也不過為地主時的富貴。大起大落也不過如此。此時的富貴仍能以一個講述者的身份向問者娓娓道來他的一生,就像在訴說著別人的經歷一樣淡然處之,我們會發現人是要經歷了怎樣不為人知的痛處之後才能如此。活著或許只是一種狀態,或好、或壞;或喜、或悲。活著,承載了多少人的希望,多少的情感,多少的喜喜悲悲,多少的悲歡離合。不論經歷了什麼,只要活著,你的人生便是現在進行時,便會充滿無限的可能,活著真好。

讀《活著》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活著的意義,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嶄新的規劃。"人終究要踏上死亡的道路,因此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將臨的節日".因此在這個所謂的"節日"來臨之前,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不要去懷疑、不要迷茫、更不要放棄自己,我們現在活著的每一天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但卻無法實現而奢求的明天。活著就要經歷人間的酸甜苦辣,各種的辛酸苦痛,面對這些,我們仍要堅強的活著,雲山蒼蒼,江水泱泱,一草一木都在為活著而堅強的茁壯生長,我們更應該如此。因為堅強才應該是活著最好的證據,才應該是活著大寫的最好模樣。

活著讀書心得 篇7

曾幾何時,我就是那位收集歌謠的旅人。

我遊手好閒,卻對鄉村生活心馳神往。我尋,尋遍世間的每一個角落;我尋,尋遍每一條田野小徑;我尋,遊手好閒也期許迎來蛻變。於是,我尋著一支支歌謠,懵懵懂懂地試圖理解,何為生活?何為生命?

直到那個夏天,我遇見了一位樸素的老人,向我講述了他的故事。

原來,這位老人名喚福貴。年少時,福貴是有名的闊少爺,嗜賭成性,後而輸光了家產。此後,命運便像與其開玩笑似的,接二連三的奪走了他的親人們。如今的`福貴早已鬢已斑白,只能同一頭老牛共度晚年。

我側耳傾聽著,彷彿找到了什麼別樣的靈感,不能自已。

久久,見老人清了清嗓子,站起來,拍抖走身上的泥,又召喚起他的老牛去了。

記得有那麼一刻,我就坐在原地,愣在那兒,既感嘆於富貴一生的艱辛,又驚訝於這位老人講訴時的輕鬆和難以置信的平緩。我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老人對自己的評價一直縈繞在我腦海裡。

我似乎尋覓到了什麼。

一位輸光家產的敗家子,一段中國二十世紀艱難暴力的時期,分明湊成了一部家庭的悲劇。可對於已至暮年的福貴而言,他更像是去欣賞一出精妙絕倫的佳劇。他沒有喊叫,沒有進攻,沒有惶恐,沒有自怨自哀。活著似乎就是一種力量,他試著忍受,於是贏下了他的世界。

一種幡然醒悟的感覺在我心中瀰漫,我走著,尋著。眼前羊腸小道都像是現在的我。

路,狹窄而漫長,前方是漆黑的,看不清路的盡頭,未來將駛向何方?我也忍,忍受生活的鞭策,我也享,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清新的空氣,美好的風景。我呼吸,我欣賞。機械地走著,無休止地尋著,生活束縛了我的生活。

我彷彿看到一雙渾濁的眼睛凝望著我,意味深長地向我微笑。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事物而活著。路的一端似乎響起了這麼一句話。

如飲甘露,如灌醍醐就是這樣的感覺吧?包袱的人生,為名利,為金錢,到最後孑然一身這又何必?

我抬起頭,望向前方。因活而活,為自然而活,泰然地活在當下,所有的美麗都藏在我的腳下。

幾縷陽光從縫隙中照向大地,追尋著,路的前方明亮了!

活著讀書心得 篇8

餘華在《活著》的日文版自序中說道:“我知道富貴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我不知道是否也寬假設大地?”如果問我,我會毫不猶豫的答覆:“是”。富貴是一個小人物,但他身上折射出處於底層很多勞動人民的共同點,包括對苦難的逆來順受,包括對自身的定義,包括對生活的態度。富貴的命運如此卑微與無助,但折射出整個民族的性格與品質,一種敢於直面苦痛的勇氣,一種特殊的生存智慧。

書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書的影子也一直存在於我的記憶中。從小時候開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話書充滿得滿滿的,書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醜小鴨、都是我的好朋友。童話那些中幸福快樂的結局使我幼稚的心靈中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也促使著我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知識,而我一直也沒有停下讀書的腳步。

這個暑假我讀了餘華的《活著》,感觸頗深,在書中,福貴的生活蜂擁而來的真實都在訴說著醜惡與陰險,在大時代背景的社會變革下,福貴和他的家庭遭受了許多磨難,最後親人都離他而去,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福貴的生活是悲慘的,他見證著每一個親人的死去,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他奪走了福貴所有的依靠,但福貴仍友好的對待這個世界,堅持著對這個世界的信任而活著……

“活著”這個詞語在我心中充滿了力量,人是為活著而活著,我們在活著的過程中經歷著無數的故事,不管不是好的壞的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對待,這是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既然承當起這個責任,就應該竭盡全力去克服生命中的挫折,把生命變成最好的模樣。我清醒的知道,活著本身就很艱難,但我們必須艱難的活著,正是因為艱難,活著才更有深刻的意義,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活著讀書心得 篇9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人的看法。

——題記

讀完餘華的《活著》,我得到了一個人生感悟——為活著而活著。這篇小說主要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地主家的富少爺徐福貴,年輕時由於嗜賭放蕩,輸盡家財。父親被氣死後,徐福貴一家淪為佃農,並很快因為國軍抓壯丁捲入國共內戰。隨著內戰、三反五反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遭受磨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或許讀完這篇小說你會感慨主人公徐福貴的`悲慘人生,但是於此使我們收穫最大的應該是徐福貴在奢靡生活後的轉變,在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後,依舊堅強樂觀地活著。

作者餘華自序中說自己創作《活著》的原因是聽到了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的那個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後離他而去,但他依舊有好的對待這個世界。他深受打動,決定寫下一篇改樣小說。而他在寫作中得到了這樣的啟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事情而活著。

我個人認為餘華的《活著》在當今社會中仍具有獨特的意義。現如今生活中的誘惑太多,人們被矇蔽了雙眼,在利益的驅使下忙碌著。或是為了金錢,為了地位,或是為了別的什麼東西。但是,人不應該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嗎?

我們的一生中定會經歷很多磨難,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對於那些磨難,在你第一次面對它的時候或許它很困難,但當你咬緊牙關挺過去,人到暮年,再回首時,這些磨難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從某個角度看,主人公徐福貴未必不能稱作英雄,他看透了世間冷暖,仍樂觀地生活。我想當我們都能做到這些時,我們亦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

這世間磨難雖多,你我未必不可一笑而過。

所以,為活著而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 篇10

再次捧起這本書又是不一樣的感覺了,心理有種欲哭無淚的壓抑。那些人明明都是那樣善良,卻在《活著》的故事中一一死去。活著就是最美的祝願。夕陽西下,福貴他牽著那頭牛,也只有活著了。

故事的前部分,我是真的不喜歡福貴。怎麼會有一個成年男子那麼沒有責任感,有了心愛的妻子還在外面拈花惹草,整日整夜呆在賭場,對懷著孕的妻子拳打腳踢,對跪在身旁的妻子毫無愧疚。最後,家產全沒了,曾經自認為的好友一次次顯示出狠毒的一面。那一夜,徐家和這個世界都很安靜。

債還完了,家也沒了,父親去世了,他們來到一間小茅屋開始新生活。有人心如刀割,有人恍然大悟,有人對活著失去了念想,也有人對活著有了新的思考。後來的後來,他們的生活完全沒有昔日的光彩,可我在福貴身上看到了極大的改變。他好像重生了!人總是會越來越好的,當以為餘華筆下迎來的應該是福貴的自我救贖後的平淡生活,其實不然。

有慶是第一個死去的,也是我最心疼的。我好像習慣了作者每一章或多或少都會談及有慶給羊喂草的場景,可那一幕不是這樣的,縣夫人的失血過多,護士的毫不在乎,有慶的.奮不顧身。“他冰冷冷地躺在那裡。”

家珍,鳳霞,有慶,二喜,苦根,他們明明都那麼好,餘華他寫出了人性如何邪惡又如何善良,現實如何殘酷又如何帶來希望。福貴在戰爭中死裡逃生,他見證著徐家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落魄,他看過徐家上下人口的笑容與死去的場景,或許他真的看透了生與死吧!剩下的都交給時間了。

或許此刻才明白無論面臨的是大喜或是大悲,都會被時間一一淡化。我們,生活在遠離那些動盪的歲月,總會給活著賦予英雄化的意義,可時間給我們帶來最樸實的結果。沒有誰在年老時還對大學聯考有那幾分歇斯底里,沒有誰還去耿耿於懷曾經認為走不出的傷痛,真理或許真的有理,時間也真的是個良藥。

一生一回,倍加珍惜,尋你所愛,做你所想。因為啊,活著是最快樂的事。

活著讀書心得 篇11

用了一下午的時間讀完了餘華的《活著》,感受富貴坎坷的一生。

開始的不幸是由他自己造成的,後來的不幸是外界給他帶來的。

故事由“我”遇到一位老人引出,老人在樹下給“我”講出他的一生。

作者沒有煽情,我們感受到的.都是苦難本身所帶來的,而作者筆下的人物他們不是悲情的,能在他們身上看到活著的意志。

本書用第一人稱,弱化了那些不幸,從本人口中講的故事,即使是悲苦也帶著些別人感受不到的幸福。

就像作者說的: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 篇12

——讀餘華小說《活著》

也許你不熟悉作家餘華,也許你沒看過小說《活著》,但相信你一定聽說過電視劇《福貴》,一定對劇中福貴跌宕起伏的一生唏噓不已。

而在其原著《活著》中,讀者能夠感懷更多的卻是那種“含淚的笑”。

餘華,一直以一種先鋒者的姿態叱吒於當代文壇。

然而,九十年代初其長篇小說《活著》的誕生,對作家來說,無疑意味著一種精神的蛻變。

且讓我們在餘華的這部心靈之作中,一起來探詢一下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本質吧。

生命是一個簡單的詞,但其意義的實現過程,卻是血淚雜糅,充滿艱辛,《活著》中主人公福貴亦終生在苦難的枷鎖中穿行。

餘華將他的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中國的鄉村,那是個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地方。

作為整個社會的底層,那片土地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無疑承載著巨大的苦難。

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長達半個世紀間,農民福貴在種種紛至沓來的苦難的蹂躪之後,已近暮年,卻仍然以一顆動態的心堅持著對生活的一往情深。

在“死亡”這種無比殘忍的力量面前,他的超然,他的達觀,都讓我們讀到兩個字“堅韌”。

當福貴的親人一個個離開人世,對他來說,活著本身就意味著一種煎熬,就是對自身生命承載力的摧殘。

回首他逐步惡化的命運,由於把家產輸光,父親被氣死,隨之母親的死亡,兒子被醫院抽血過多而亡,賢惠的妻子積勞成疾離開了他,聾啞的女兒因難產而死,女婿因工傷而死,最後一個親人小外孫又因飢餓脹食豆子而失去幼小的生命……這裡,死亡彷彿已成為一種繁複的慣性存在。

生命的被掠奪正如它的被給予一樣沒有任何理由。

歲月的殘酷,生命的無常以及人生無窮無盡的苦難,都在這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身上鋪衍著。

然而,他卻始終以一種屹立的姿態為我們深沉且又深刻地詮釋了“活著”的內涵——它不是聲嘶力竭地吶喊或是呼天搶地的咒罵,它不是怨天尤人的自暴自棄或是在災難的旋渦裡自甘墮落,而是需要忍受,去忍受生命中種種無常,去忍受生存環境的沉重悲哀,去忍受命運肆虐的打擊與不公,去構築起一座心淚的祭壇。

於是,執著於探索生命存在意義和精神的作家,通過福貴對於生命本身執著的熱愛和尊重的表達,進行著一種哲學層次上的思考,從而提出一個莊嚴而神聖的命題:“人是為活著而活著。

”福貴不是一個英雄,他並不具有一顆高尚的靈魂和任何驚世駭俗的豐功偉績,但他那種直面現實的坦蕩和勇氣,無形中滲透出的堅忍精神卻將他塑造成一個英雄。

他的那種執著的生存態度讓讀者在震動之餘長久地經受著一種心靈的衝擊,感受著靈魂對於生命的呼喚。

是的,生,相對於死而言,永遠是一種更強大的力量。

死,可以輕易地解脫,而生,卻意味著一種忍受。

且讓我們看看福貴在知命之年向“我”講述他經歷時的神態,“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裡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遊動著,裡面鑲滿了泥土,猶如佈滿田間的小道。

”這裡,所有對死亡的畏懼恐怖都被對生的渴念所消解。

如果我們思維的觸角再向縱深開掘,福貴,作為一名終日勞作的普通的老農,他身上何以蘊涵著如此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他又如何憑藉著堅忍、樂觀戰勝苦難?也許,因其普通,他的樸素的哲學人生觀裡,生命本來就是一種接受苦難的過程,註定是一種痛苦的存在,永遠無法擺脫貧苦和災難。

我們不難發現,植根於福貴頭腦中的生命觀便是“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緣,做雞報曉,做女人織布。

”每個人生來便有自己的命定,人只能守著自己的命運,無論生或死,幸或不幸。

所有外在的物質條件的滿足,世俗感覺中的快樂或痛苦,都只是一種虛幻,都不是讓你選擇生或死的理由。

真實的生活只把握在自己手中,腳踏泥土,就能獲得踏實、喜悅和平安。

也許正是緣於這種對待生命的態度,對生命本身的尊重,緣於“活著”本身的真實淳樸,福貴在遭受種種慘烈而痛苦的不幸之後達到人性的至境—一通脫和溫情,以至於那些死去的親人對他來說彷彿從未遠離,這正是福貴形象從容而寬容,堅定而堅韌的人格精神打動讀者的原因。

你也許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宿命觀,一種虔誠的宗教情結,但它確實又是一種緣於生命本原的固執嚮往。

關於死亡的敘述,除了福貴的遭遇,作為一種陪襯,春生的死無疑也是一記重錘,敲擊在讀者心頭,令人在扼腕嘆息之餘,不禁反思。

春生自己所選擇的死亡之徑正與福貴對待苦難的豁達樂觀背道而馳。

儘管我們無法否認這其中蘊涵的種種歷史、政治、文化的深層原因,從生命的本質層面上來講,他的死與曾經患難與共、歷盡滄桑卻仍頑強、執著地扣擊生命之門的朋友福貴相比,無疑屬於生命的敗筆。

他是一名深受現代文明洗禮的軍隊幹部,終日面朝黃土的福貴與之相比,生命方式無疑要遲緩得多,沉滯得多。

自然,春生關於生命的終極意義,關於國家、政治、氏族命運的思索要比福貢深刻得多。

作為一名革命者,他追求生命存在的價值,追求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應有的位置與尊嚴,這無可厚非。

他無法承受生命的被踐踏,寧可自己選擇毀滅。

也許正因為此,相較於福貴以及福貴單純的思維,面對生存的坦蕩,質樸的`生命觀,他的生命才失去了那種韌性,儘管也曾槍林彈雨,身經百仗。

正是他的沉重使得他的生命變得脆弱,不堪一擊。

也許作家無意在此刻意構築諸如文明人與鄉人對待生命的態度與認知、生命力的強盛與委頓相互對立的模式,我們更沒有太多的理由嘲笑春生的怯懦,畢竟,春生的悲劇是一個時代的畸形的產物,畢竟“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已從哈姆雷特的身上鋪衍至今,畢竟信奉“寧可五碎不為瓦全”的春生與信奉“好死不如賴活”的福貴有著太多的差異,然而,我們體悟到的是,“堅韌”真的不是一個可以簡單表述的詞,只有活著才是所有價值實現的基礎啊!某種意義上來說,正因為普通大眾所信奉的簡單的生活,使得他們儘管卑微貧窮卻永不喪失對生命的執著與熱愛。

活著的意義在於活著本身,儘管這會遭到種種進步哲學觀的嘲笑,但你能說,他們是以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使自己的不幸轉化為精神上的愉悅嗎?你不認為任何一種對他們的“活著”淺薄地冠以“麻木”或是“愚昧”的批判都是一種殘忍嗎?這裡,我們顯然已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和思想去簡單的思索或是評價,人生已屬不易,為何不能對這片土地上辛苦跋涉的普通大眾,對他們與生命搏鬥的勇氣與力量,對他們的痛苦、歡躍、蒼涼、悲傷,對他們的樂觀、頑強、執著、豁達致以最崇高的禮讚呢?正基於此,《活著》中滲透的那股渴望生存的樸素意志,那股穿透人生本質的精神力量,才達到了對苦難的“理解”和“超然”。

也許終日與土地做伴的福貴難免消極庸俗,永遠無法解答“生存還是毀滅”這一深奧的哲學命題,可他同樣以一種曠達超然的態度塑造了生命的豐滿,詮釋了活著的意義,這是他用行動向世界作出的回答。

《活著》,不僅表現了一個人物堅韌地活著的歷史,同時也內蘊著一個民族頑強的客觀歷史程序。

正如餘華所言:“《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

” “熬”或是“忍受”,正是大多數中國人採取的應付苦難的方式。

這裡的福貴無疑已不僅僅是他自己,而是一個民族歷盡風雨坎坷頑強屹立的縮影。

他的痛苦樂觀執著正代表著民族偉大堅韌的求生精神。

一個人,即使遭遇重重挫折和打擊,精神上也永遠不會成為奴隸。

生命的終極旨歸應該是而且必須是執著地活著。

一個民族,無論怎麼風雨飄搖,終將在頑強的屹立中接受歷史的致敬。

這些,所依憑的正是一種韌性,一種源自民族底層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人是為活著而活著”這句簡單的話卻包含著人生重重酸澀、艱辛,喻指著人不可迴避的生命悲劇,也概括著人活著這一過程的全部意義和終極追求。

或許福貴這一人物不是一個真實的存在,只是一個價值隱喻的符號,一個能指。

他的所指是讓人們不要在痛苦的旋渦中頹廢沉淪,而要以一種寧靜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世界。

不論何時,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存的希望和熱愛總是最重要的,只因為生命的被賜予。

相信這種真實淳樸的表達也正是餘華想要說明的哲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