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家》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9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撰寫觀後感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回家》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回家》觀後感

《愛回家》觀後感1

看完影視鑑賞課放映的《外婆的家》後,眼中早已經是熱淚盈眶。同宿舍的女生篤定的說:我要回家看我外婆。我點頭,內心嘆息:多羨慕你,還能回家見外婆。

很久都沒有一部電影讓我這般動容,興許是它的溫情喚醒了我內心深處對外婆的思念和掛牽,更或許是我本就這般想念。

電影的大字幕有一句話:獻給天下所有的外婆。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媽媽因為生活艱難,將兒子送回外婆家過暑假,而這個年輕的媽媽已經十幾年沒有回過自己山裡的家。外婆年歲已大,不能說話,彎腰駝背,拄著柺棍走在山路上一次一次的引領著自己不懂事的小外孫。那個不懂事的小外孫,會彆扭的跟在外婆身後不願意“光明正大”的前行,會因為害怕而在夜晚上廁所時一定要求外婆相伴,會因為沒錢沒遊戲機電池而偷偷拔掉外婆的髮簪拿去換,會因為撒小脾氣而偷偷藏起外婆幾乎唯一的鞋子,會因為外婆不知道肯德基而不吃外婆辛苦換來的雞肉……但是也會在外婆近乎執拗的請求為她穿針時無法拒絕,會在外婆尚未察覺的下雨天把衣服收起,天晴後再彆扭的把衣服按原位晒好不讓發現,外婆晚歸時小外孫擔心不已而獨自跑到車站等候,甚至在離別的時候為外婆穿好很多針線,教外婆寫幼稚的圖畫信表達:“我生病了”、“我想你”……因為即將到來的離別,將心中的愛和想念和牽掛無限擴大了。兩個月的時間,外孫對外婆的感情由拒絕到接近,到依依不捨,所有情愫在細節中蘊藏。汽車慢慢開走了,外孫跑到車的後窗跟自己的外婆招手,而外婆踽踽而行返回家中,外孫留下的卡片,背後幼稚的圖畫和文字,以及帶給我們的脈脈溫情。

電影中最成功的無疑是外婆這一形象,默默無聞卻又生動感人。外婆佝僂的背和蹣跚的`步子,賣自己種的農產品為孫子換雞肉吃,買鞋子,以及外婆燈下的縫縫補補和在外孫睡著時好奇的玩玩具臉上的種種笑意和驚喜,還有外婆在外孫的囔囔聲中放生蟑螂時的仁慈質樸……所有由外婆展現出來的無私親情和溫馨,無法一一羅列,但是你卻永遠無法忽視,影片中時刻刺激著你眼球的是貧窮和孤獨,老無所依的悲慼興許能被祖孫兩人的互動產生的幽默喜悅沖淡許多,但是卻無法磨滅它在心裡殘留下來的的荒涼,發人深省,這部感人的電影何嘗不是一堂默默無聞的愛的教育課呢?外婆的愛是完全純粹沒有慾望的一種情感歸途。

我童年的記憶中永遠存留著外婆鮮活的樣子,佝僂的背皺紋滿布卻掩不住笑意的臉,發間縷縷銀絲,日日不離身的圍裙,蹣跚的步伐,還有那雙滿是愛意的手以及那雙手做出來的永遠沒人可以替代的飯菜。

外婆是對我而言最最關懷最最寵愛的親情貢獻者。外婆啊,你最動人。

《愛回家》觀後感2

《愛,回家》是老片子了,劇情也透著老氣。女兒為討生活,暫時把孫子送到孃家過日子,年老的外婆容忍孩子的一切頑皮,最後體會到外婆的付出,可那時又是該回到母親身邊的時候了。

我是最看不了溫情電影的,劇情稍稍涉及親情的,確切來說只要是講老人的,我的眼淚掉的就和下雨似的。這個片收藏時我就是這樣盤算的,哪天需要哭一場的時候,便可以調出來看了。所以看電影的時候,套用俗話,就是心裡跟明鏡似的,可還是泣不成聲。

我一邊哭一邊心裡想,究竟自己在哭什麼。現在我大概知道,只是不知道怎麼去描述。電影裡有兩次講到了老人去探望年老的朋友,第一次是雜貨店的女老闆,她的膝蓋不行,所以出不了門與她見面,她給了老人四個巧克力派,“多給你一些”,最後說“一定要在死前再見上一面”。第二次是外婆帶著孫子去見臥床的朋友,老人躺在席子上,側著身子咳嗽,他說“我們年老了,添了太多的麻煩,這麼貴重的補品你自己帶回去吃。” 似乎電影裡的老人都是一個型別的,他們經歷了一生勞作,他們和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打了大半輩子的交道,一切習以為常之後,臉上準備帶著一種表情,以某一種再不會改變的情緒生活下去。電影末尾,孫子收到來信得知自己即將離開,他哽咽地對老人交待老人要寫信給他,我想你,我病了,等我收到信就一定會來看你的。孫子帶著哭腔說話,老人在昏暗的光線下抹眼淚。被我以為習慣於付出、心如止水的老人又開始了不捨與傷感。這樣的衝突,使得老人的無助、歉意都特別的讓人動容。

溫情電影裡的'老人和這位外婆一樣,都是嚐盡百態的,電影在拍攝時,儘可能不給臺詞,全用長鏡頭代替。One day 裡面的心善老人,因為幾次略帶淘氣的笑容,讓人從揪心到感動。當人的心完全沉浸在無聲的溫情裡時,老人情緒或好或壞的變化就成了催淚彈。

去日苦多,但是不能一直生活在一起,誰都知道,短暫相聚後的長久分離比起細水長流更催人淚下。

沒有鄰里間的瑣事,沒有諸多關於生活的對白,這樣的電影遠離俗世,也算給親情一個完美的棲息地。

與電影無關的話:我是這樣認為的,嚐盡百態的老人,就好象吃盡零食的我們。小時候對每一樣可口的食物都喜愛的不得了,長大的過程裡,嘗過了許多美味,最後瓜子、糖果,也只成了一樣可有可無的調劑品,於是我們在看到那些食物時,不會在兩眼發光,不會再心心念念。老人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看透了俗世,過夠了生活,也再不會大哭大笑了。傷感是熟悉的,開心是熟悉的,朋友是熟悉的,子女,孫子孫女都是差不多的。是這樣嗎?是這樣嗎?我們就走在這樣一條道路上。

《愛回家》觀後感3

看完這部電影,心裡暖暖的,彷彿一股暖流湧入心田,不得不說,編劇很好地抓住了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令人觸動情感——親情。這是很溫馨的一部電影,很符合韓劇的套路。

影片很簡單,講述了在城裡嬌生慣養的男孩被媽媽送去與年老貧窮的外婆同住,從最初的嘲笑辱罵的隔閡到最後的理解包容關心,男孩慢慢地變得懂事。

一開始,男孩初入山村,公交車上農夫農婦的粗鄙俗氣,外婆的聾啞蠢笨,住所的骯髒簡陋,山村裡的一切都讓男孩難以忍受。所以男孩對外婆的態度極其惡劣,認為外婆遲鈍、傻,稱外婆啞巴、聾子,總之,讓我恨不得把男孩從螢幕裡揪出來,狠狠地打一頓屁股。對於外婆的好意,男孩總是無視,甚至還去破壞,反正整一個熊孩子。後來隨著慢慢地相處,男孩變得懂事,會幫外婆穿針線,下雨天幫外婆收衣服,照顧生病的外婆,還把自己愛吃的巧克力餅乾偷偷地塞給外婆,影片裡有很多場景對比表現了男孩的懂事,比如一開始男孩畫在牆上的辱罵性語言被劃掉,比如一開始外婆走在前面,他跟在後面變成他帶著外婆走,比如影片最後他教外婆寫字,然後互通訊件,我開始慢慢地喜歡上這個之前令我恨不得揍一頓的'熊孩子,用我室友的話來說就是,一開始總是叫嚷著要揍熊孩子的我慢慢安靜下來了。說實話,我最討厭那些總把別人的關心當做理所當然,還不會珍惜的孩子,尤其影片中的外婆如此年邁,還要勞碌地照顧他。我小時候是由奶奶照顧大的,所以更比較能體會老人照顧孩子的艱辛,也更討厭不懂事的孩子。幸好男孩最後變得乖巧了,不然我肯定要給編劇“差評”。

我很喜歡影片中的外婆,雖然身患殘疾、生活貧困,但很堅強。當女兒讓她照顧男孩,即使家境不好,自己生活已經很艱難,她還是接下了重擔;當男孩對她冷言冷語,各種無理取鬧時,她仍然以大海般寬闊的胸懷包容男孩的任性。外婆還有著農村人的特有的善良質樸,她會放生被男孩叫嚷著要打死的蟲子,她會在買東西時詢問店主的腿腳是否還好,她會帶著女兒買給自己的補品去問候生病的鄰居。然而影片裡有一個鏡頭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外婆在男孩睡著的時候玩他的玩具。即使外婆玩的很吃力,但那時外婆的臉上洋溢的絲絲微笑在陽光下真的好像會發光,是一種讓人看了會忘記一切疲憊煩惱的微笑。這是整部影片中令我最感動最被觸動心絃的片段,也是整部影片最讓我喜歡的地方,比起後來煽人淚下的親情,我對此更加印象深刻,外婆的一切美好都體現在這個微笑中。

影片中還有很多值得提一提的地方,比如男孩和另外兩個孩子的友情,很令人欣慰,男孩終於學會了道歉,“對不起”,據說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整部影片欣賞下來,感覺心靈都被淨化了,無愧於治癒系電影。我喜歡看這樣的電影,每當生活中充滿不如意,遭遇不幸時,欣賞這樣一部電影,會感覺世界依舊美好,不幸終究會過去,家人永遠是我們最為堅固的依靠。親情之偉大,我們都懂得。

《愛回家》觀後感4

《愛回家》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城市裡的七歲小男孩成佑跟自己七十歲的鄉下外婆生活在一起的一些平淡無奇的片段。駝背的老奶奶是個啞巴,行動很不利索,臉上的皺紋,乾癟的雙手,銀灰的頭髮……都市的小男孩看著這樣的外婆,心裡有的只是鄙視和抗拒,抗拒外婆的關懷,抗拒外婆家的飯菜,因為他喜歡的是麥當勞和都市的高科技

可是就算他百般刁難,她也盡一切方法滿足他。 在麵館結賬,拿出零碎的零錢……賣了自己種的菜,為他買零食……冒雨去買雞,自己卻發高燒……為了他和朋友一起坐車,走路回家……為他包好的遊戲機,並放上買電池和鈔票……還有外婆一直不斷重複著的也是唯一對他做手勢:“對不起!”。

兩個月過去了,小男孩收到母親要來接他的信,男孩開始教從來不認識字的外婆如何寫信。在那一句:“如果你病了,就寄一張白紙來。我就會回來看你的。”話中,從看片開始一直積壓的感情,終於爆發。老人只是默默的擦著眼淚,那時的她一定是被感動的。

但是最終小男孩和母親坐著車離開後,老人看著男孩在他最愛的明信片上用圖畫和語言寫著“我想念你”“我病了”這樣的話時。老人只是默默的轉過身,向她那間甚至連簡陋都稱不上的小屋走去。駝背的背影,一步一步的走著,還是一樣的沒有聲音,沒有表情。外婆的愛,是淡淡的,是默默的,是沒有語言的。當他們最終彼此理解,明白彼此的愛,小男孩就要走了。

一開始我總以為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完美,小男孩一定會來看望她的。可是我卻想錯了,明信片不會有寄出去的那一天,就像小男孩不會有再回來的那一天一樣。愛,回家,回的不僅僅是那個連簡陋都稱不上的小屋,還有那個用心靈搭建的小巢——親情。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是在回家這段路上得以彼此理解,明白彼此的愛,只是這來得太晚了。小孩子總是無知的,不知道長輩對自己的愛和關心。而當我們知錯時,往往是遲了。也許,人類就是善於後悔。

我不禁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我是個姥姥帶大的'孩子,雖然不是一直,但基本上父母上班不能管我的時候,都是姥姥和我一起。現在想想,這段生活讓我很感激。

或許真的是“隔輩親”,我總覺得姥姥身上有種東西,是父母無法替代的。還記得姥姥講過的她小時候的生活,一直以來我都記憶猶新,總想把她的故事寫成書,送給她也送給自己。電影播放到後半段,照常理地榨出了我的眼淚。當時我的腦子裡就閃過一句話--“男人看不得女人的眼淚,女人看不得小孩的眼淚”。

看到小主人公哭了,我的情緒也到了高潮。看著他哭著跑向不會說話的外婆,我心裡真是又喜又悲。 而影片最後小主人公畫給外婆的蠟筆畫,像一道燦爛的彩虹一樣,頓時照進我的心裡,引得我破涕為笑。 看著外婆慢慢走回山村裡的小房子,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伴隨著電影音樂的最後一個鋼琴音,凝結在空氣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