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們這些大人》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3W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我們這些大人》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我們這些大人》有感

讀《我們這些大人》有感1

手裡捧著豐子愷老先生的《我們這些大人》,從翻開第一頁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的吸引,內心中被塵封的童年記憶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紛紛在腦海中浮現,像精靈一樣輕盈跳躍,久久揮之不去。

豐老的文筆活潑、輕快、溫暖,讓人內心充滿歡喜,又摻雜著一絲淡淡的愁緒。我就這樣一頁一頁的翻著,時而笑,時而回味,時而沉默。那一瞬間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站到了家門前的那塊土地上,兒時的夥伴歡笑著向我奔來。我伸出手,努力的揮舞著,好想衝上去擁抱他們……

童年的時光無憂無慮,是幸福的。活泥巴、捉迷藏、滾鐵環、彈玻璃球,養過蠶,餵過兔子。媽媽給我剪過一個小紙人,紙人上系一根繩子,我拉著繩子看著飛舞的紙人,歡快的跑著,猛一回頭撞到了拖拉機的車斗上,血流滿面;三倆個小夥伴扛著梯子掏麻雀窩,兩個扶著梯子,我順著梯子爬上了房簷,剛要把手伸向瓦片時看見了吐著信子的蛇頭,我大喊一聲“有蛇!”轉身就從兩三米高的梯子上跳了下去,倆小夥伴梯子也不扶了,三個人狼狽逃竄。上國中時,上課調皮搗蛋,被地理老師狠狠的揍了一頓,攆到教室外的牆根下罰站;趁著英語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功夫,我迅速的從窗戶上跳出去,約著幾個夥伴拿著粘網到水壩里拉網抓魚去……

歲月匆匆,倏忽已過經年。

我站在三尺講臺上,望著整齊端坐的學生,彷彿看到了十三四歲時的我,卻記不起那時候我的內心。從成為教師的那一刻起,我在心裡對自己說:我要讓我的學生認真學習,考出優異的成績,每一次我都會告誡自己,這次一定要比上次考的更好,彷彿只有成績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必須認真聽講,說話是絕對不允許的。在課堂上調皮搗蛋,甚至逃課,他們將會面對我嚴厲的訓斥和處罰,考試不理想的同學,被我談話和訓誡也是免不了的。資訊科技會考這些年,成績一年比一年考的好,領導的讚賞,家長的認可,讓我一度很滿足。

成績提高了,我和學生的距離卻疏遠了。和學生的談話總是繞不開學習這個話題,至於學生們內心的想法我關心的很少。慢慢的,學生見了我遠遠的繞過去,有的低著頭匆匆而過,成績提高了,心卻遠了。

我困惑,我反思,想找到改變現狀的方法,卻時常讓自己陷入茫然無措。偶然的機會,我在《中國教師報》上讀到了一篇關於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博士《世界智慧:如何構建21世紀的學校體系》的文章,一瞬間,心頭的困惑揮散而去,文章中的話句句戳在我的心坎上,讓我頓悟,讓我羞愧。施萊歇爾博士期望的教師是這樣的:充滿激情、富有同情心,細心周到;以學習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於擔當;有效應對不同需求、背景的學生,增進包容和社會凝聚力;為學生提供持續性評估和反饋;確保學生感受到被重視和接納。

那一刻,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審視教師這個職業,心中有了方向,如釋重負。課堂上,我不再那麼嚴肅,臉上也有了笑容。看著偶爾走神、開小差的學生,我總會微笑著看著他們,眼神中帶著鼓勵;學生沒學好,我也會把孩子叫到身邊,認真的再講一遍。看到孩子,我總會想起豐子愷老先生,想起他的《我們這些大人》,想起那些我調皮搗蛋的日子,那是一種幸福的感覺。心態變了,一切都慢慢改變,學生們總喜歡叫我“老雷”,看著老遠向我揮手的學生,我也高興地向他們揮一揮手。

就那麼一瞬間,我想起了卡爾·雅斯貝斯的一句話: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把《我們這些大人》輕輕的合上,慢慢鞠了一躬,向豐子愷老先生致意!

讀《我們這些大人》有感2

豐子愷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個很有名的畫家。豐子愷的畫,看似稚拙,卻用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溫情而深刻的意境。朱自清曾說:“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漫畫,就如一首首小詩,帶核兒的小詩,我們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

沒有想到,豐子愷的文也寫得那麼精彩,不是饕餮大餐,而是屬於那種自然清新的農家小菜,字裡行間散發著質樸的味道,看似有點孩童般的稚真,再品卻藏著人世大道,那是一種大徹大悟,那是一種超凡脫俗,那種境界讓你不自覺抬起頭仰望與崇敬,但又不是高不可攀,伸出手,你可以感知到生命的色彩在歲月的痕跡中——熠熠生輝。

走進《家》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觸動。我意識中的“家”僅僅是家人在一起長期生活的地方。那裡有父親、有母親、有孩子,是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它不僅是棲身之所,更是情感的歸宿地。但在豐子愷的筆下,他又跳出了這樣常識的認識,覺得這樣的“家”依然不是真正的家。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家”,很顯然這不是指外在的一種家的形式,而是在他的精神世界裡,突破了“家”的'樊籠,做到了精神的自由。因此他的無家,是一種超脫,而不是一種悲哀,這是一種更高的人生境界。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在《做父親》這篇文章中,豐子愷原想為長閒的春晝找些點綴而買下小雞,怎奈刁巧的挑擔者吃準購買者的心態,硬是虛高價位,一樁兩全齊美的生意就這樣看似黃了。他在安慰痛哭的孩子之時,猛然意識到了一個做父親的糾結:春天是如此的爛漫光明,孩子是如此的天真純潔,而這個父親卻在這樣一幅美好的畫面中,添上了如此不和諧的一筆,對還是不對呢?沒有答案,卻給所有的父親,或者讀到此文的大人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間。在中國的商道文化中,交易是需要討價還價的。在蘇州也有一句俗語叫作:蘇州人殺半價。意思就是商家開價後,買家起碼還掉一半價格,才會買到比較實惠的商品。事實上,在這種討價還價中進行的交易充滿了爾虞我詐的鬥智鬥勇。人的信任感是非常低的。豐子愷是知曉這樣的文化背景的,因此他也想把應對這種交易的技巧傳授給孩子,以期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受騙上當,這是每一個父母護子的本能。但是他不是普通人,終究看出了這裡的套路,終究不忍心讓純潔的孩子染黑,因此中斷了說教。遺憾的是他心中的那份質問到今天依然是無解的。

看著一篇篇溫淡如菊的小文,內心是柔軟的。我仿似找到了一位知己,我恍悟孩子對大人意味著什麼——人的本真就在兒童澄澈的眸光之中。這份感知必會影響未來我對孩子的態度,感謝遇到這本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