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傳讀後感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5篇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1

世界上有許多名人,但我最佩服的名人就是出生于波蘭教師家庭的一位著名女科學家瑪麗·居里,於是我讀了關於她的名人傳記。

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難,她出生於一個被沙俄佔領的波蘭家庭。民族的壓迫、社會的冷遇、生活的貧困,激發了她的愛國熱情和發奮精神,她決心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1891年,她靠自己當家庭教師積攢的錢,從華沙一直到法國巴黎大學求學。經過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後獲得了物理學和數學學士學位,並取得了進研究室工作的機會。1894年,她結識了比埃爾·居里先生。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他們永遠聯絡在一起。

他們在一起的生活十分清貧,工作、學習卻很緊張。1896年先後居里夫人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和鐳。1906年,比埃爾·居里不幸遇車禍去世,居里夫人就繼任了他的講座並指導他的實驗室。1910年,她發現了純金屬鐳。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去世。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人都要有堅強、拼搏、向上的意志。如果在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了失敗,不要灰心。跳過它重新走上前行的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各種坎坷。”同時也讓我知道了:“自信+努力=成功”。在此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讀了《居里夫人傳》讓我收穫了累累碩果,懂得了不少道理,也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

居里夫人是一個大家熟悉的大科學家,她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那就是鐳。看了這本書之後,這個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是唯一一個令我敬仰、值得我學習的女科學家。

居里夫人生在波蘭,她的名字叫瑪麗·居里,小時候的家園被沙皇俄國統治著。居里夫人十歲的那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她去世前對孩子們和丈夫說的最後一句話:“我愛你們。”最重要的親人不在了,他們的生活立刻變成了灰色,對於小瑪麗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不過她並沒有退縮,不斷地在學習和工作中努力。

有一次,在她讀書時,幾個頑皮的'孩子用椅子把她圍了起來——她身子的左面、右面、後面各放一張椅子。在這三張上面,又放了兩張,最後還在她的頭上放一張。在整個過程之中,她竟然沒有聽到一丁點聲音。知道看完書。她一抬頭,整個用椅子搭成的“建築物”轟然倒塌。緊接著伴隨的就是孩子們的鬨堂大笑。在1898年4月12日,居里夫人正是發表了這樣的科學報告:“瀝青鈾礦和銅鈾雲母比鈾自身裡的放射性還要強得多。這種事實值得我們關注,同時我們確信,這些礦石可能含有一種放射性強得多的化學元素……”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麼,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鬥了45個月,1300多天,這是多麼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在1903年,居里夫婦發現了一種人們還不知道的物質,那就是鐳共,他們同獲得了世界聞名的諾貝爾獎,在1911年,居里夫人又發現X射線對醫療工作上的作用,在戰爭年代,她到處進行療傷,為人類的醫療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由於居里夫人十分“親密”的接觸了鐳和X射線,在1934的時候不幸去世。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鑽研,不怕困難。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2

看名人傳記能激勵自已,給自已以堅持不懈的動力,這個假期,我詳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書中《居里夫人》的主人公當然是家喻戶曉的居里夫人。這本書真實而又生動地講述了居里夫人傳奇而又坎坷的一生。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蘭的首都華沙,名字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也就是在這個家庭的呵護下,居里夫人才能有如此偉大的成就。

居里夫人小時候(下稱瑪麗),她還不懂事,在家裡亂跑,但只有她父親的房間沒進去過,因為小瑪麗知道,那裡面都是她父親的寶貝。

一次,瑪麗的父親看瑪麗對自己的“家庭工作室”很感興趣,便把瑪麗接到了他的“家庭工作室”裡,瑪麗看著這些各種各樣的儀器、藥水,簡直驚呆了。當瑪麗又看到她父親把一瓶一瓶的藥水混合起來是,更是驚訝得合不上嘴。瑪麗把她父親做的科學實驗當做是變魔術,把她父親的工作科學工作者當做是魔術師。因為年紀還小的瑪麗就已經對科學著了迷,所以她立志要做一名科學家,這也為她以後的人生確定了奮鬥方向。

當瑪麗長大了一點時,她姐姐房間裡的書就像磁鐵一樣深深吸引著小瑪麗,她偷偷摸摸地潛進她姐姐的房間裡,想“偷”書看,可是被她姐姐發現了,驅趕出來了。可小瑪麗可沒那麼意志不堅強,千方百計地進入了她姐姐的房間,可是又被驅趕出來了。小瑪麗百折不撓的'精神終於使她得到了回報,她終於“偷”到了她姐姐的書,如願以償地汲取到了書中數不盡的知識。也從此愛上了閱讀,為她以後漫長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了國小以後,小瑪麗才瞭解到波蘭已經被普魯士(現在的德國)、奧地利與俄國三國瓜分了七十多年了,波蘭首都華沙被俄國佔領,在華沙的波蘭人不能說波蘭話,發現就要坐牢;也不能傳播波蘭文化,否則也要坐牢。波蘭人失去了祖國,失去了自由,還失去了文化,這無疑是最可怕的。波蘭的這段屈辱史給小小的瑪麗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回憶。

由於學校裡的課本都是俄文的,瑪麗不得不重新開始學習。一天,老師在俄國人看不到的情況下講了一個波蘭童話,瑪麗班上的同學都認真地聽了起來。可惜好景不長,馬上督學就來檢查了。督學抽了一個同學,可是沒回答出來。這時,瑪麗站出來為“保護”大家。督學一連問了幾個問題,都沒問倒瑪麗,最後他問了一個雙難的問題,瑪麗不知道。只得失敗。回到家,瑪麗在家裡惡補波蘭歷史、地理,因為那節課,被瑪麗認為是最“丟人”的一課。

上中學以後,小瑪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倔強,也越來越會保護大家了。俄國教師柳沙想羞辱一般她,可是瑪麗不甘示弱,不向她屈服,這使柳沙很難堪。中學畢業時,校長宣佈瑪麗是學校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並頒發給她了一枚金質獎章。俄國教師柳沙一個人站在角落裡,因為瑪麗得到的那枚金質獎章,無疑是給了她一個響亮的巴掌!

後來,十八歲的瑪麗被迫不繼續上學了,因為家裡太貧困了,連姐姐也不能上學了,所以,十八歲的瑪麗獨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去做家庭教師。起初是在一個鄰居家裡做,後來因為工資太低,只得去了一個有家庭歧視而又富有的律師家裡做家庭教師。可是沒過幾個月,瑪麗又狠下心來辭職了。最後,瑪麗毅然決定了:去遠離華沙的一個小鄉村裡教書。當瑪麗坐上開往那裡的火車時,眼眶裡忍了幾天的淚水,終於湧了出來……一年後,瑪麗給父親寫信報平安,很快收到了父親的回信,瑪麗開心又知足地笑了。三年後,瑪麗的姐姐去法國巴黎上大學了;又三年後,瑪麗也去法國巴黎上大學了。臨行前,瑪麗給她的學生們留下了一句話:“好好學習,老師在巴黎與你們一起進步。”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3

偉大的人為什麼偉大,因為他們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攀登和燃燒。居里夫人,就是這樣一個人。

居里夫人的一生,可以說是經歷了五個階段,有飽經磨難的童年時期,有奮發自強的少年時期,有執著追求的青年時期,有顛沛流離卻不忘初衷的中年時期,以及她榮耀中寧靜的晚年。

生於波蘭的瑪麗·居里,年僅九歲就失去了自己的大姐和母親。當時,俄國人正統治著華沙,他們對波蘭的學生進行嚴格的控制與迫害。在異族蹂躪和喪親之痛的雙重影響下,居里夫人的童年過得鬱鬱寡歡,了無生趣。然而這時的居里夫人,並沒有喪失對未來的憧憬,並沒有停滯自己攀登的腳步,她仍在努力地衝破這黑暗,嘗試著戰勝這巨大的挫折。這磨難,對她來說,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沒有像懦弱的人那樣,成為不幸的奴隸,而是頑強地站起身來,將不幸甩在身後。

一切成功,都必須經歷挫折。挫折對於弱者來說,是不幸,但是對堅定的強者來說,卻是饋贈。

決定繼續前行的居里夫人,一邊奮發自強地學習,一邊給學生上課,這時候,她的前路漸漸明朗起來。正值青年的居里夫人,遇到了皮埃爾,也就是她日後的伴侶。他們後來相互勉勵,共同在一個木棚裡,忍受著夏日的悶熱潮溼,冬季的陰冷難耐,日復一日地工作,終於提煉出了純粹的金屬“鐳”元素。為此,瑞典皇家科學院給居里夫婦頒發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此時,他們已經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科學研究。

或許一個人的成功之路艱辛而坎坷,但是克服困難的過程卻可以成為一個人最美好的回憶,更讓人品嚐到勝利時的甘甜。居里夫人在自傳中寫道:“這段時光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最快樂的。”

中年的居里夫人,失去了自己的丈夫皮埃爾,又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生活顛沛流離的她,沒有忘記國家給自己的使命。她憑藉堅定的信念,堅持研究,即使戰火蔓延到了家門口,她也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選擇逃避戰火,而是去前線救助受傷的士兵,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漫長煎熬的五年戰爭終於結束了,此時的'居里夫人已不再年輕,但她仍在為科學事業鞠躬盡瘁,仍在不斷付出,不斷燃燒,直到去世。

有些人可能會說:“居里夫人成為偉人只是偶然,所有偉人的成功也都是偶然,因為他們總能遇到很好的機會,總能擁有極好的運氣。很多的人即使畢生努力,也無法成功,而是被埋沒在茫茫人海中。”

的確,人的生命中有許多機遇是出於偶然,然而機會總是給那些努力前行的人,總是給那些對未來充滿希望,張開雙臂迎接生活的人。他們不僅懂得珍惜每一次機會,把它們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還懂得創造機會,建立一個又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也就是說,只有懂得把偶然變為必然的人,才能夠成功。

但是,一個成功的人,還遠遠不能被稱為偉人。偉大的人熱愛付出,且他們的付出,從不是為了利益,他們在一生中所獲得的巨大財富,從不會拿來私自享受,而是為了更好的付出。偉大的人更執著於攀登,他們不懈堅持的精神,是他們登上高峰的動力,他們謙虛的品質,使他們能夠鞭策自己永不停息地執著追求。偉大的人最能夠懂得燃燒的意義:燃燒,就是犧牲自己的利益、財富,甚至生命,來點亮世界,來照耀他人。

之所以這世界上有如此多成功人士,卻只有極少數能成為偉人,是因為大多數成功人士只知道攀登,卻不懂得付出,更不願意去燃燒自己。因此,也就只有極少成功的人,能在成功之後放下成功,轉而去付出,去奉獻,去燃燒自己。

居里夫人的偉大正是如此。一生中,她每時每刻都在付出,在攀登,在燃燒。她用她一個人微弱但卻燦爛的光芒,點亮了整個放射學界,也照耀了整個世界。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4

1、通過《居里夫人傳》我認識了一位影響世界的偉大女性——居里夫人。

2、居里夫人是一個勇敢堅毅,非常具有愛心,不為名利所動的一位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3、居里夫人從事科學事業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而是為了造福全人類啊!多麼偉大無私的奉獻啊,多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啊!

4、以前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沒過幾天,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

5、而後來,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選單,因為這些選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所以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這種做法,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或許很難想象,也很難理解,但這恰恰證明了居里夫人是多麼的簡樸,甚至到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摳”的地步吧。

6、是的,我們應該向居里夫人學習,重拾美德,過簡樸的生活,而不是在紙醉金迷中走向消亡。

7、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質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許多富翁的生活可以說是極盡奢華之能。勤儉節約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曾幾何時,我們也迷失了。

8、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成就,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

9、我對距離夫人的第一個印象是十分敬佩,因為居里夫人,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10、但這一次我明白了:成功的祕訣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真正能身體力行,只有持之以恆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11、居里夫人是一位瘦弱並且十分聰明的女人。居里夫人用其一生辛苦的做研究,她為科學界的奉獻精神堪稱是一位偉人,她是一位物理學家,她的一生都在為物理默默辛勤的奉獻,她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是我學習的榜樣,是我崇敬的物件。

12、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由此可見,他們的家,是多麼的簡陋。而居里夫人,也從沒想過要改變這種簡陋。

13、我相信居里夫人的精神,時刻都會激勵我不斷奮發,走向成功。居里夫人的一生是擁有8個字的:做事高調,做人低調。

14、面對這麼簡樸的居里夫人,你能夠想象她是什麼打扮嗎?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可是讓這位記者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婦人,就是居里夫人。由此看來,居里夫人的確是與眾不同,或許她是不拘小節吧。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她對儀表的華麗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重視,在她的心中,只有她的實驗,只有她的研究。也許,對科學熱愛到了極點的人都是這樣吧,你知道嗎,據說愛因斯坦穿鞋子,從不穿襪子。在他看來,穿鞋還穿襪子,實在是不必之舉。

15、居里夫人身為一個偉人,在她在世的時候就享有盛譽,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樣,無論在生命中的什麼時候,她對物質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簡樸。

16、我讓我明白科學家必須要有獻身精神,居里夫人絕非不知道鐳對人類用生命是有害的,她一生清貧,甚至還將自己用生命換來的鐳無償捐獻給國家……

17、居里夫人的一生是不平凡的,而最讓我深有感觸的是她對事業的執著、堅毅,對社會的無私奉獻。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成就,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

18、居里夫人本身是一個弱女子,但是他有著非常刻苦的探索精神,他雖然經歷過無數次的實驗失敗,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後來他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

19、居里夫人的一生是不平凡的,而最讓我深有感觸的是她對事業的執著、堅毅、吃苦耐勞,對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

20、我是多麼渴望像居里夫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到科學的世界裡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祕密。

21、居里夫人最後是因為白血病去世的,其緣由無非是長期受到放射線的緣故。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5

一位堅強、高尚的偉大女性,“唯一未被榮譽摧毀的人”

——愛因斯坦

在國中的學習生活中,我有幸認識了一位不計較名利、一生奉獻於科學事業的人物——瑪麗·居里。在這個暑假,我從《居里夫人傳》中更加了解了居里夫人短暫的一生。

居里夫人的名字家喻戶曉,可起初對居里夫人的瞭解只限於她的科學事業上。當我真正瞭解她那傳奇的一生,瞭解她那卓爾超群的高尚品質時,我為之感動,為之震撼。

書中由居里夫人的次女以一個家庭成員的特殊身份,極其真實的記錄了她父母的一生。

瑪麗·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華沙的一個正直、愛國的教師家庭。她自小就勤奮好學,16歲時以金獎畢業於中學。

1892年,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在父親、姐姐的幫助下踏上了巴黎求學的路程,她開始學習物理學、化學,找到了一個女人的完整生活。

在巴黎,她每天乘坐馬車早早地來到教室。瑪麗自然要登上馬車頂層,儘管敞篷馬車不避風雨寒暑,但這一層車票便宜,而且視野開闊!又為了節省時間和集中精力,入學幾個月後,從姐姐家搬出,住進了她的學生寓所裡。瑪麗後來住的地方住的屋子都是一樣的不舒適,不過租金都很便宜。但這位姑娘為了追求絕對的安靜,就在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的房子裡租用了一個閣樓,房間就像傭人的住房。這個屋子裡沒有供熱,沒有照明,沒有供水,只有傾斜的屋頂上的小窗戶透進光線。

在巴黎的求學生涯中,瑪麗·居里每月只有四十盧布的預算費用!每天學習都要到凌晨兩點多!每次只吃塗著黃油的麵包和一些櫻桃充飢!雖然艱苦的'生活日益消弱她的體質,但是每天緊張的學習生活卻讓她感到充實……

經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在1893年,她終於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該校的數學系,並且獲得了巴黎大學數學和物理的學士學位。

居里夫人曾說:“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居里夫人憑著對任何困難都絕不屈服的無畏精神,不斷前進,改變著命運,詮釋著一個個的奇蹟。

當瑪麗已將愛情和婚姻從自己的生活計劃中排除掉,一心只想學習時,通過波蘭人科爾瓦斯基的介紹她結識了年輕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經過長期的相處,兩人相互敬慕,他們之間的友誼發展成愛情。1895年他們組成家庭,共同進行科學研究。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一種鈾鹽能自動地放射出一種性質不明的射線。這一發現引起居里夫婦的極大興趣。由於貧困,只能以一間簡陋的棚屋作為實驗室進行研究,經過長年不論寒冬還是酷寒都毫不動搖退縮的毅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和鐳。由此他們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讓居里夫人感到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丈夫皮埃爾出了車禍,這對居里夫人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八年後居里夫人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因過量接觸放射性物質,她最後死於白血病。

看到最後,心裡感到難過。居里夫人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科學,卻從未想過得到任何回報。她和皮埃爾·居里一樣從不看中名譽,同樣都是雖出身貧寒卻視金錢如糞土。

她走過了多麼遙遠的旅途啊。她克服了大大小小的障礙,卻沒有任何時刻想過,她所做的一切都需要有無比的堅韌和過人的勇氣。

在附錄中,列出了瑪麗一生所得的獎金、榮譽。看著這一個個的榮譽名稱,真是為她感到驕傲。可她又怎麼會把這些虛名引以為豪呢?

讀著這本傳記,彷彿每個情節都在眼前浮現。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居里夫人會抓住時間的每一分每一秒。除了照顧自己,她在每件事上付出的心血和處事的精神都令我難以忘懷,令整個世界都為之動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