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與人》的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8W

【篇一:《宇宙與人》觀後感】

《宇宙與人》的觀後感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裡,幾個人推著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裡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為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為了環保。在義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汙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汙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汙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約佔70%-80%;堆肥法,約佔10%-20%;焚燒法極少,僅佔1%。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汙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為遠期的汙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裡,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

【篇二:《宇宙與人》觀後感】

上週的馬克思課,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一部科教片《宇宙與人》。在將近一個小時裡,我通過這部科教片第一次真正地瞭解到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這個星系,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雖然這些瞭解都是很淺層的,但是卻讓我掌握了一些關於宇宙包括物種起源的基礎知識。身為一個人類,一個大學生,也許這些有關宇宙的知識對我們的學業,生活沒有任何幫助,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很有必要擁有這方面的知識,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我的人生觀,世界觀。

比如,在科教片中介紹到陸地物種起源于海洋物種的時候,曾說到,那些古老的海洋生物,它們之中大無畏的勇敢者爬上了陸地,勇往直前,最後就進化成了各種陸地生物,人類就是其中某些勇敢者的後代,因此人類的身體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其實,之前有關勇敢的勵志故事或者勵志名言,但是還是遠不如這句“人類的身體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來得有感染力。勇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所以我們要激發這種天性,去面對那些橫亙在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才不愧對那些造就了我們的勇敢者的饋贈。

行星,恆星,宇宙的生命長度都是動輒以億年來計,而人的生命長度最多不過區區百多年,相比而言,人的生命長度可以忽略不計。雖然,人類的生命長度是有極限的,但是生命的寬度卻沒有人知道它的極限所在。所以,我們人類所該追求的不是如何延長生命的長度,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長度裡,拓寬生命的寬度。生命的價值不在其長度,而在其面積。所謂生命的面積,在我看來,是指其對這個社會或者這個社會的某個組成部分所產生的影響。當然,所謂的影響必然是推進社會發展的正面影響。

人類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是極其渺小的存在,但我們的出現卻是宇宙的饋贈。我們應該珍惜,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惜孕育生命的地球。

【篇三:觀《宇宙與人》有感作文】

宇宙,這個名詞給人以浩渺、空曠的時空之感,其中深藏著物質運動的偉大力量;

人類,至今為止唯一發現的擁有生命的國度,挑剔地選擇了地球這顆行星,生根發芽,繁育發展。

數千年前,人類的思想開始脫離混沌的時候,就開始思考宇宙,開始對生命的起源充滿好奇。宇宙究竟是什麼,宇宙與人又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但限於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人類只能藉助於天空飛翔的鳥來幻想宇宙。而事實是,這種願望終於在400多年前得到了實現。人類的眼睛真的延長了,望遠鏡給人類文明所起的作用,可以說超過一切其它單件的工具,因為沒有它,就沒有可能瞭解天體的基本運動,就沒有可能在天體的觀察中得到的牛頓定律,也就沒有以這個定律為基礎的現代工業社會。於是,我們的生活就從此日新月異。

關於宇宙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大爆炸說。與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 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歷程。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 。宇宙間的氣態物質,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雖然大爆炸說廣為大家所接受,但科學是在不斷向前的,最近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幾張照片又讓天文學家們開始對這一學說產生諸多疑問。宇宙形成的真正原因,還是一個謎團,等著一代代的科學家們去探索,去改進。我們應該抱著懷疑的態度,只有在不斷的爭論中,真理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許多人又會有這樣的疑問,人類的生命又是怎麼起源的呢?

這要歸功於我們擁有一顆叫太陽的恆星。可以說太陽的光輝對地球的生命是最根本的,陽光在地球表面已經掠過了40多億年,今天的生態就是純粹陽光的塑造,這種塑造使得地球擁有了一個長達40億年的生命鏈。現在,我們可以精確地知道,這顆價值非凡的發光體非常的巨大,它的直徑相當於110個地球,它的表面是6000度的高溫,經過一億五千萬公里空間的傳輸,地球只得到它的光輝的5億分之一,但僅僅這個零頭卻恰恰讓我們受用無窮。

人類非常羨慕太陽的這種核能,但是卻以破壞性的舉動宣告了我們對這種能源的掌控,這就是氫彈。一朵這樣的核聚變雲能輕易地抹平一座幾百萬人的城市。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越來越意識到,這樣寶貴的能源資源不能用於毀滅人類文明,而應該去造福大眾。這裡要解決的難題,是如何約束溫度極高的核反應。由於地球上任何物質都不能承受熱核反應所需要的1000萬度以上的高溫,於是人們試驗用能量約束能量,用強磁場來懸浮聚變的核能。目前,許多國家都有了自己的核電站,核源造福百姓的願望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但我們對核能源的利用率尚處於較低的階段,還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只要我們好好利用太陽給我們的啟示,相信我們不會坐吃山空的,能源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人類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開始逐漸變得自大傲慢起來。我們開始肆意地破壞環境,開始無所顧忌地改造宇宙賜予我們的一切。我們認為我們所得到的都是理所當然,殊不知,既然太陽可以孕育一個星球,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滅一個星球。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只會讓我們自食其果,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的話,我們總有一天會煙消雲散,宇宙不止只有我們地球一個行星。

從人類用笨拙的手在巖壁上用簡單的圖形記錄自己的生活,到創造輝煌的史前文明,最後穿越宗教的黑暗,迎來科學的曙光,只用了幾萬年。今天,人類更加強大,這種強大連人類自己都為之振奮。的確,宇宙已經把物質智慧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人與宇宙只有和諧相處,我們才會走得更遠,會得到宇宙更多的眷顧。

【篇四:觀《宇宙與人》有感】

“宇宙,星光燦爛,其中深藏著物質運動的偉大力量,它最不可思議的是,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慧,自從人類發現了這種叫做基因的結構之後,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塵埃,只要經過特別精緻的編排,就能締造出像生命這樣高階物質形態,並且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它就能化演出智慧。 ”是的,宇宙是無比神奇的,在看了這部科普片《宇宙與人》,經歷了60分鐘驚心動魄的視覺享受後,我才真正見識到宇宙的神奇!

應該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慧,創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著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著,因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如果這個世界只存在物質,而沒有一個更高階的形式去意識到這個物質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將毫無意義。宇宙選擇了生命、然後又選擇了人。地球的環境是那麼的適宜,有不遠又不近的太陽在源源不斷提供著生命所需的光和熱,液態水為生命誕生提供了溫床,時刻不停繞著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生命的運動規律,還有那些為我們阻擋外來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夥伴們。這種種的一切,促使生命產生了。

人類產生的又是那麼的恰到時候,上一代的地球統治者?恐龍為我們承擔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人類從此走進地球的統治。在發現了自然規律這一寶藏之後,人類按著宇宙事先制定的法則,一步步將地球改造成按人類意志發展的生機勃勃的世界。而今,人類已有能力採取措施來避免恐龍的悲劇,也許人類會永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事物是辯證的,人類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著自然,並且促使著這個自然向著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環境汙染、人口膨脹已經讓人類吃夠苦頭,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這個勢頭,恐怕將來毀滅地球的,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人類自己了。“宇宙已經把物質智慧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我們應該感謝這個宇宙,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奇蹟,愛護好自己和自己的同類,讓這個宇宙為這個地球而驕傲!

宇宙是無比神奇的,它隱藏的奧祕無窮無盡,我們目前知道的僅僅是冰山一角,我們還需不斷探索!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瞭解宇宙的真諦!

【篇五:《宇宙與人》觀後感】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裡,幾個人推著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裡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為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為了環保。在義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汙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汙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汙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約佔70%-80%;堆肥法,約佔10%-20%;焚燒法極少,僅佔1%。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汙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為遠期的汙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裡,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

【篇六:《宇宙與人》觀後感 】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上老師放映了《宇宙與人》這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一部科普教育片,生動形象的講述了宇宙的演變和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對宇宙奧祕進行探索的過程。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著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著,因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宇宙選擇了地球作為生命的載體,供給地球源源不斷的光和熱,供給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水,時刻不停繞著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生命的運動規律,還有那些為我們阻擋外來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種種條件促使了生命的誕生。生命的出現帶來了意識,這使得地球不再僅僅是個物質球體,而變為了物質與意識共存的球體。如果這個世界只存在物質,而沒有一個更高階的形式去意識到這個物質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將毫無意義。

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曾統治世界,但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物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這也說明了必將有更高階的生命來統治世界。之後人類便出現了,接著人類學會了運用自然規律,學會了耕種,學會了把自然的改造為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人類已然學會了趨利避害,也許恐龍滅亡的悲劇絕不會在人類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應該辯證的去看待。

人類在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著地球環境,並且促使著這個自然向著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環境汙染、人口膨脹已經讓人類吃夠苦頭,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這個勢頭,恐怕將來毀滅地球的,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人類自己了。就像影片中說的“宇宙已經把物質智慧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地球是美麗的是神奇的,它承載生命和希望;地球是脆弱的,我們不節制的開發和破壞終將毀滅它。我們應該感謝地球,珍惜地球,它是我們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

不得不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慧,創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作文

【篇七:《宇宙與人》觀後感1200字】

前幾天,我們觀看了一部科普片《宇宙與人》,在經歷了60分鐘驚心動魄的視覺享受,1個小時蕩氣迴腸的心靈震撼之後,真叫人感慨萬千。

應該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慧,創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著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著,因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如果這個世界只存在物質,而沒有一個更高階的形式去意識到這個物質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將毫無意義。宇宙選擇了生命、然後又選擇了人。地球的環境是那麼的適宜,有不遠又不近的太陽在源源不斷提供著生命所需的光和熱,液態水為生命誕生提供了溫床,時刻不停繞著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生命的運動規律,還有那些為我們阻擋外來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夥伴們。這種種的一切,促使生命產生了。

人類產生的又是那麼的恰到時候,上一代的地球統治者?恐龍為我們承擔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人類從此走進地球的統治。在發現了自然規律這一寶藏之後,人類按著宇宙事先制定的法則,一步步將地球改造成按人類意志發展的生機勃勃的世界。而今,人類已有能力採取措施來避免恐龍的悲劇,也許人類會永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事物是辯證的,人類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著自然,並且促使著這個自然向著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環境汙染、人口膨脹已經讓人類吃夠苦頭,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這個勢頭,恐怕將來毀滅地球的,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人類自己了。“宇宙已經把物質智慧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我們應該感謝這個宇宙,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奇蹟,愛護好自己和自己的同類,讓這個宇宙為這個地球而驕傲!

比起整個宇宙的歷史,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猶如劃過夜空的流星一樣轉瞬即逝,是選擇碌碌無為還是選擇充滿追求,是每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必須時刻不忘的問題。前者的命運,直如同一顆宇宙塵埃,在生命終結的一剎那,將無聲無息地消沉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之中。人應該對生命充滿熱愛,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及組成生命的材料——時間,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暫的生命在瞬息之間迸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篇八:《宇宙與人》觀後感】

浩茫宇宙,包容了一切事物,包括可能的,不可能的;現在的,未來的;而人,一個小小的生物,落足於一個宇宙中的小小的塵埃??地球上,二者根本沒有可以比較的餘地。然而,人的思想卻比宇宙還大,比宇宙還廣,於是便比起來了:宇宙,人,孰為主宰?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在大約200萬年了,而200萬年之前,甚至更久遠??以至於地球形成之初的情形,我們都無法具體瞭解,就更不用說不知道年齡的宇宙了。據說存在宇宙大爆炸的歷史,但宇宙為什麼爆炸,爆炸之後的物質何去何從,如何形成宇宙的各個部分,至今仍無確切說法。宇宙的空間之大,其物質之多,也許真和人類的思想有得比。在太陽系之外,存在著銀河系,而銀河系之外還存在著河外星系,而河外星系之外呢?也許,一個沒有概念的空間。

宇宙中發生的事很多都出於我們的知識範疇,或是我們無法做到的、看似不可能的事。如《宇宙與人》影片中所介紹的太陽與木柴燃燒的原理:在本質上,木頭的燃燒只是原子們互換位置放出一些化學能,燃燒後,原子核的質量一點沒有減少。而太陽的燃燒和篝火原理完全不同,它在讓原子核燃燒。愛因斯坦用著名的質能轉換的公式計算出,核能量能達到普通化學能量的2000萬倍。宇宙中最高效的核能是氫聚變成氦,也就是4個氫原子聚變成一個氦原子,這個過程可以有千分之七的物質轉換成能量,雖然只有千分之七,但物質的能量太大,如果把1000克氫原子中千分之七的物質轉換成能量,就相當於4000噸石油和6000噸煤。在一節只能燒幾分鐘的樹枝中所蘊藏的核能,足以把一盞100瓦的燈泡點亮100萬年。

我們一直以為太陽會一直“照顧”我們,永遠沒有消亡,然而這錯了,大錯特錯。影片中提到,太陽終究不是永恆的能源。太陽只有2次核聚變,90億年的氫聚變和大約10億年的氦聚變。當氦燃燒完的時候,太陽的引力會繼續塌縮而且將沒有抵抗,此時,它的力結構將會出現一些不穩定而噴出一些外圍的物質,然後這些物質會形成豔麗的光環。在宇宙中有許多這樣的氣體光環,這些都是類似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的死亡符號。如果它們之中有被孕育過的生命,不知它們有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化到智慧,並且在它死亡之前尋找到新的居住地,幸運的是,人類有至少40億年的時間來做準備。

星系並不是宇宙最大的物質集團,它們有更大的組織,我們的銀河系就同大約20多個星系組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星系團。在這個星系團中,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其中的最大的兩個星系,它們各有幾千億顆恆星,相距3000萬光年,就是說每秒30萬公里的光,在它們之間旅行一趟都要3000萬年。

在星系之外,似乎有無窮的星系,目前觀測到最遠的星系離我們有130多億光年。

人類看到到的宇宙是有限的,然而,人類驚異地發現,即便不看到整個宇宙,也能判斷宇宙究竟有多大,在幹什麼。而在這個如此大的空間裡,人類及地球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角色,甚至於可以忽略不計,而宇宙是一個群體,一個物質的群體,在銀河的彼岸,是否還有另一種“人類”呢?

答案是肯定的。宇宙中千千萬萬個塵埃,千千萬萬個星系,遙遙之外,也有千千萬萬種生物在它們的“地球”上生存。不同的環境肯定會有不同的生物形態,也許它並沒有四肢、五官,而是以別的形態呈現出來。但是,也許在它們之中,有比我們生存年代更久遠的,有比我們具有更高的文明的,也有可能和傳言中的一樣,能夠駕駛著高速宇宙飛船,自由來往於宇宙各個星球之間的,甚至有能夠在它們的星球之間用某種感應電波來自由交流的,等等。我們並不是宇宙中的唯一存在者,但卻好像被冷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裡,閉關發展,在浩浩宇宙空間中尋找一些填補自己的失落感的安慰。

人類的失落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加重的。在21世紀的文明裡,人類已經能夠擺脫這種失落感的嘗試了,比如無人宇宙飛船遠航太空探訪,人類登上太空梭到太空與地球周邊的“鄰居”打交道,等等。在地球上,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國家已陸續成功地把人類送上了外太空,作科學研究,並能成功返回家園。最近中國已成功發射了“神舟六號”宇宙飛船,把兩名宇宙員送上了外太空,宇宙又多了兩位地球的訪客。隨著物理科學的高速發展,人類的眼光也在宇宙中越看越遠,越看越廣。這些對於人類來說,意義是非凡的,宇宙就是這以一步一步地,坦露在各種生物眼中,完成宇宙群體溝通這一最終大任。

正如影片最後慷慨的:“從人類用笨拙的手在巖壁上用簡單的圖形記錄自己的生活,到創造輝煌的史前文明,最後穿越宗教的黑暗,迎來科學的曙光,只用了幾萬年。今天,人類更加強大,這種強大連人類自己都為之振奮。的確,宇宙已經把物質智慧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我們相信,一個還擁有40億年太陽光輝的智慧生命,將不會辜負如此厚愛我們的宇宙”。

宇宙,一個偉大物質演化的史詩,它一個沒有知覺的物質系統,創造了一個個不可思議的能夠理解它的生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