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

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1

最近我購買並拜讀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吳增強編著的《班主任心理輔導實務》一書,以期望為今後的工作帶來指導和幫助。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一章介紹了當下青少年心理的現狀以及班主任心理輔導的基本任務和基本方法。二、三章針對學生中常見的自卑心理、自負心理、完美主義心理、孤僻心理、焦慮情緒、嫉妒心理、抑鬱情緒等列舉出了案例及一般的解決方法。四、五、六章更是貼近國中生的心理特點,分別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青春期階段、逆反階段的一些心理現象開出了良方。此外,本書還特意針對與時代、社會緊密相關的偶像崇拜心理、網路成癮心理、自傷自殺問題提出了對策。最為難能可貴的是編者注意到了班主任的心理也需要調適。在最後一章為我們提出了班主任心理自我調適的建議。全書滿含對下一代的強烈責任感,對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書中自序的第一句話即“班主任對一個人學生時代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一句話道出了一名班主任的重要作用,關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的第一屆學生中有這樣一位小女孩,她品學兼優,但是經常是皺著眉頭,更不敢親近老師,我與她的家長取得聯絡後,這才知道這位學生在國小時有一位十分嚴厲的班主任,只要學生犯一點小錯誤,這位班主任就會火冒三丈,從沒給過學生笑臉,生性膽小的這位女生每天都帶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去上學。常此以往更是形成了膽怯,略帶憂鬱的心理。之後我多次找她談話,讓她瞭解到老師是關心她的,集體是溫暖的。她媽媽後來說,進入國中後,她在家中的話也多了起來,性格也外向多了。我們老師的一個笑容、一句話都會帶來如此大的影響,班主任的作用怎容忽視呢?

我們所接觸的學生是十幾歲的`半大孩子,不論是外界的挫折和壓力,還是自身內心的需求,都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終生遺憾。班主任雖不像心理醫生那樣專業,但是應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一級預防員,幫助學生調動其內心的積極力量,解決成長中的困惑,提高其心理自助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及人格健全發展。

下面我就對書中感觸較深的地方談談我的感受。

本書提到了中學階段學生易出現的種種心理問題。其實現實生活中,經常是一個學生集多種心理問題於一身,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日常情況下仔細觀察,多方面瞭解。比如說逆反心理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尤為多見,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多多少少存在。我的班上曾經有這樣一位男生,下面我姑且叫他小豪,小豪頭腦聰明,但是不夠努力,小豪的母親找到我,說小豪在家根本聽不進去父母說的話,希望我們老師能多開導他。我非常乾脆地答應了這位家長的請求,因為在我以往的工作經歷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在老師這裡較之在家裡還是要收斂一些,但是這回我確實受挫了。我把小豪叫來,我告訴他我願意幫助他,與他共同努力走好國小的後三年年,我問他:“你願不願意得到老師的幫助?”他說:“不願意!”我頭上好像一個晴天霹靂,我沒想到小豪的逆反情緒這麼強,我越開導他,他的反抗情緒更強,眼中還含著委屈的淚水,這讓我無法將談話繼續下去。我想這一下我們的師生關係也僵持住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幾天後,他見了我之後又跟沒事人似的,這讓我意識到這個孩子並不是心事特重的孩子,放一放反而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他只是不習慣一味地說教。從此我對他更多地是從行動上,而非語言上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我特意把他調到第一桌,課上多提問、多鼓勵,我終於看到他較之以往更加積極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我們之間好像建立起了一種無聲的默契,真是奇怪。我想說,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心理狀況,找到適合學生本身的方法,是留給我們每位教師永遠的課題。我們應不怕失敗,不怕受挫,逐步摸索,不能心急。

書中提到的班主任心理調適,我也覺得非常實際。在平時我們更多地注重學生心理的同時,往往忽視了我們的心理也承受著考驗。書中也為我們的壓力源進行了分析,如教育教學的雙重任務,工作責任大,家長的壓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教師的心理經受著考驗。書中給出了我們進行心理調適的建議,例如要有自知之明,在反思中找到自信,在挑戰性任務中提高勝任感,學會情緒調控,增進人際溝通等等。看似簡單的幾條建議,還是很有實際的指導意義的。比如我在上學期一段時間,心理上就處於一個低沉的時期。由於工作的變動,我放下了原學校兩個班的教學任務和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於去年4月底突然到現學校工作,接手了一個班的教學任務。從工作量上看,是輕鬆了不少。但是這個班近兩個學年一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師生感情已經很深厚。學生一時的情緒非常低落,而且對我充滿敵意。每當我看到學生懷疑的眼神和聽到學生過激的言語,心都像針扎一樣疼。原學校的學生卻一直試圖聯絡我,說“老師,你回來吧”“老師,我們捨不得你”“老師,如果我好好學,您會不會回來”……從原來學生的話語和眼神中我讀到了太多的感激與不捨,而眼前的學生卻對我有太多的懷疑與排斥,我彷徨了。我一天到晚除了強打著精神去上課,認真完成教學任務之外,心中的苦悶始終縈繞在心頭。家人的關心,朋友的勸說似乎都不足以使我開心起來,我對自己的能力也產生了懷疑。我能做到的只能是認真對待我的工作,其它方面我無力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一部分學生似乎有些接受我了,這讓我多少有些興奮。我也暗自勸自己:原來的學生喜歡自己,肯定自己,就證明自己還是有一定能力的,應該有自信。如果能把這個班帶好,對自己的能力又是一次提高。帶著這樣的心理暗示,我度過了這段有挑戰的時光,走出了壓抑的心理。這不正像書中所說我們要在反思中找到自信,在挑戰中提高勝任感嗎?所以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壓力,外界無法迅速改變時,自我調適就顯得至關重要。

教師這一職業與其它職業不同的是,它絕不是千篇一律的重複,工作中一定會經常出現意想不到的新學生、新情況。雖然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但這也是我們的職業魅力所在。認真研究學生心理,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積累,無疑會為今後的工作積蓄力量,從而讓我們能夠做到臨陣不亂、有的放矢。

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2

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主任是學生思想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也是學生生活的幫助者,更是學生心靈的聆聽者。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僅憑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需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和掌握陪伴學生的技能,只有這樣,班主任的成長之路才能走得更長遠。最近,我讀了《班主任心理輔導》第二章,本章從理論基礎角度呈現與班主任工作息息相關的心理輔導經典理論,幫助班主任真正地瞭解和認識班級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發展特點,更為有效地指導班主任幫助學生髮展積極人格,營造積極心理環境,給予他們全面、平衡的心理支援力量。下面,我將從第二章“理論基礎”中的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誕生於20世紀末的美國,它以塞利格曼和海伊·米哈伊的《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誌,致力於關注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致力於使人的生活更加豐富並具有意義。20xx年,辛德和洛佩茲主編的《積極心理學手冊》正式宣告了積極心理學的獨立,積極心理學以一種新的姿態詮釋心理學,倡導關注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價值、意義與人文關懷。積極心理學從積極的角度解讀普通人的諸多心理現象,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品格力量,使人逐步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狀態。在工作中,班主任大部分時候面對的是普通學生,因此瞭解和學習積極心理學有利於他們以更為開放、包容、欣賞的眼光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幫助學生。

二、兒童道德發展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隊伍中的重要成員,是學生道德發展的啟蒙者和引導者。在學校道德教育中,班主任能夠基於對兒童道德發展相關理論的瞭解進行工作,提升自身對兒童道德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那麼在引導和幫助學生的過程中,他們就更有方向、有抓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出版的《兒童的道德判斷》對道德教育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中,他主要使用“文對偶故事”進行試驗,其基本內容包括:①兒童道德判斷髮展階段;②兒童對行為責任的道德判斷;③兒童心目中的公正與懲罰。心理學家科爾伯格對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他使用“兩難故事”對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人的道德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雖然埃裡克森的理論名為人格發展,但在其代表作《兒童期與社會》中,他以兒童道德情感發展過程為主線進一步提出了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思考是因為,在埃裡克森看來,人的道德是其人格的一部分,道德發展的過程亦是人格發展的過程。因此,班主任瞭解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有助於其瞭解青少年學生階段性的發展特點。

三、學校心理支援

心理支援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力量,它集認知、情感、行為於一體;心理支援是一種重要的支撐力量,通過心理能量的流動、轉化來維持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班級、班主任、同學等都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援力量。心理支援既可能來自個體所處的外部環境,它也可以是個體內部長期形成的一種積極力量。

學校心理支援可以從學生個體、班級團體、學校組織、家校社合作等多方面獲得。就班級而言,溫馨的班集體、和諧的班級氛圍、民主的班級管理、親和的班主任和互幫互助的同學等都是重要的心理支援力量。

以心養心,幸福育人。汲取著《班主任心理輔導》的豐富理論營養,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我將把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工作有機結合,用耐心、愛心、細心和恆心,開拓德育新領域,體現德育高質量,奮力班主任成長之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