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2W

《穹頂之下》有感1

看完了柴靜的視訊,她以愛,以責任為出發點製作的關於霧霾的報告片,為她的用心用力用情而驚歎,也為其中的資料而驚心,以及自己對霧霾知之甚少的羞慚,當今的中國的發展,令人擔憂,也令人充滿希望!

《穹頂之下》有感

好驚歎!對一個霧霾問題,可以挖掘到當代能源體質的改革。她提到了很多深刻,又敏感的話題,官員腐朽,中石化的壟斷,執行力為零的法律??我好驚訝,因為執行主體不好明確,用模糊手法卻也制定下來的,且已存在許久的國之大法??

好欽佩!用專業素質和眼光為國人敲響了警鐘,多麼期望自己,以後,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上,都可以用自己的知識為身邊的小家,乃至大家做出一點貢獻。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起環保霧霾的問題,並有所行動。下載“汙染地圖”,這個軟體,關注身邊汙染源,撥打12369,不要讓它僅僅成為一組號碼。《大氣防治法》在9月出臺,期盼我們的國家能夠真正的執行起來,我們也行動起來,為我們,為我們的孩子能夠經常看到藍天,看到白雲,不因空氣生病...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別

去照亮別人。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

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曼德拉

記得當天一起床刷朋友圈,第一條看到的就是上面這張圖。 接下來繼續翻閱,可想而知幾乎整個朋友圈都被《穹頂之下》刷屏了。且輿論基本都是說支援的。那時候我還沒有去看這個視訊。可能是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貶低,所以心裡對這篇報道隱約是不看好的。今日下午閒來無事,翻看微博就點開了這個視訊。一口氣看完了第一遍,腦子裡突然冒出應該動筆去寫點什麼的想法,然後我又開始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於是乎,關於劍心所寫的內容,在我看完全篇報道後,只能對這個人產生鄙夷之情。他偏不關注整個內容的中心點,轉而從娛樂的角度去點評它,偏偏還這麼多的人去轉載。我有點不理解這是怎麼回事,後來想了想,有了個比較偏激的結論:有時候在大多數意見一樣的情況下,人的眼睛就會首先想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我承認視覺疲勞有一定的關係,但更多的可能是希望用此來表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此人正是利用大家的這種心理特徵來吸引眼球。

“一個人,別說人了,一個活物應該這麼活著,春天來的時候門開著,風進來,花香進來,顏色進來,有的時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霧的時候,你會忍不住想要往肺裡面,深深地呼吸一口氣,能感覺到那個碎雨的那個味道,又凜冽,又清新。秋天的時候你會想,跟你喜歡的人一起,就一個下午什麼都不幹,懶洋洋的晒一會兒太陽。到了冬天,你跟孩子一塊出門,雪花飄下來,她伸著舌頭去接的時候,你會

教給她,什麼是自然和生命的美妙。”在聽完柴靜這段講述,大自然的美好在我的腦海裡無限放大。我去過雲南,去過西藏,去過中國很多美麗的地方,同時也去過山西,去過北京,見了很多城市的施工現場。起初,這兩幅對比圖在我心裡刻畫的並不是那麼的明晰,但是今天,此時此刻,看完了柴靜對霧霾的報道。總是禁不住的想起那充滿綠色的,令人舒暢的大自然的無限風光。

提出問題比問題本身更有意義。柴靜顯然不是科學家或是發改委委員,正像小崔不是袁隆平、滿嘴酒氣的白巖鬆即便酒醒也踢球不進空門一樣。同理,搞商務的駱家輝閒得無聊似乎硬是生造了PM二百五除以一百這個名詞,猜想胡適亦不在行戲劇(即便在行也要‘’不在行‘’),陳寅恪只諳文史,李銀河更是沒做過一天“一針包好”的醫生。但“瞎折騰”至少是種勇氣,至少以上諸君觀照了人類無智觀照、無力觀照、無膽觀照、無興觀照的領域,即便是女文青的一廂情願、矯枉過正,那也強於沉默是金。當下國情,提出問題,其意義就遠大於問題本身。而,論邏輯有疏漏,有請專家學者光譜核磁有機無機碳十二分析;論資料不準確,學學新聞聯播開放過年大資料家國萬事興雅緻技術;論女神主事煽情,不比千里迢迢漫漫雪路瞅你一眼就走;論主播私生活不檢,捎本地攤八卦圍觀霆鋒靖雯柏芝亞鵬更爆;論產業結構難調,想想三大改造公私合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論能源私有不可行,難道捆綁北極熊盧布貶值歐佩克價跌國內反升好受?夢囈亂語一遭,不如呼喚國家行政干預與“公民社會”成員各行其力。

但仍要提醒一下,穹頂之下,口罩對某類人仍是必須,而五毛錢大約是買不起一個口罩的。

柴靜在對山西省孝義市市長的採訪時,市長是這麼說的,“政府對於焦化,我們始終是冷靜的,我們採取措施之後呢,後面的這股勁我們給壓住了”。在被問及為什麼還有30多個違規專案上來,市長卻顧左右而言他的說,“作為孝義我們態度是堅決的”。柴靜繼續追問,畫面卻出現市長“你不夠了然”的笑顏。採訪的期間也一直伴隨著滑稽的音樂。我不知道這種諷刺是對於老百姓對現狀不夠理解的鄙夷,還是對關於環保不夠完善的現有制度的無奈。柴靜並沒有否定城市化建設的重要性,她也說了如果不是因為城市化建設,她可能現在還在老家,在她父母幫她找的一個單位裡面工作,戴著藍袖套打著算盤度過餘生。城市化給了我們個人的自由,也帶動了國家的經濟繁華。我們不能去否認它的成就。但是社會是進步著的,在GDO高度增長的昌盛下,卻是十三億人同呼吸的環境作為代價。是不是該考慮有點得不償失?

“我們很多人不講辯證法,只要是有缺點就把你無限放大,越描越黑,還不如不說”。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如是說。但是哪一次的變革不是經過鋪天蓋地的指責呢。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說了一句話我很贊同:“當一個產業被淘汰的時候,會有另外一個產業冉冉升起。只有開放市場,才能分享智慧,尋求創新。才能得到世上最好的東西”。中石油的一人獨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期間不乏我們國家體質的縱容,一直到現在,演變成許多官員的無奈。

昨晚聚餐朋友喝了酒,只好我代駕。在路口等待紅路燈的時候,

突然一下就慌了神。我以為我在後退,實際上卻是所有的車都在往前走,而我卻停在原地什麼動作都沒有,腦子裡突然一下就是空白狀態。今天同朋友說起這個事,才知道原來不僅僅是我個人有過這樣的感覺,身邊的許多朋友也同樣有過。言語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只有當你說出口的時候,大家才會知道。而我們一直在抱怨周邊的環境,但是卻極度缺失環保意識。柴靜幫我們喚醒它,這無疑已經是她個人對這個社會所能做的最大的貢獻。

《穹頂之下》有感2

整個演講大概為兩個小時,我從來沒有這麼仔細認真,這麼迫不及待的想連續性的看完這個視訊。當然,看完之後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去清醒的瞭解認識到,作為正常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不僅僅只是為了自己好好的活著,也應該想想自己的子女將來會怎麼樣的活著。

起初,中國的霧霾我們都以為只是在北方籠罩著,還沾沾自喜沿海地區空氣好沒有霧霾。當新聞中的當事人說白天出門對面站著的是誰都看不清楚時,我們都有點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當她們說出門必須要戴口罩時,我們又覺得至於那麼嚴重嗎?當北京APEC藍回來時,我們就會自嘲說,一切原因就是中國人口太多。可終究,我們還是以井底之蛙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太相信“只有自己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的”這句“真理”。確實,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太快,而相關的法律約束又跟不上,可以打著經濟口號鑽空子的機會太多,有良知的人還是很多的,但一切又是那麼的無奈,柴靜採訪的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敢於毫不避諱的道出原由。為了找出霧霾產生的真正原因和如何告訴人們應該做些什麼,柴靜和她的團隊真的是嘔心瀝血,在演講的過程中又是那麼的語速平靜,一段段真實的採訪視訊,循序漸進的把我們的心拉扯到沉重、震撼、激動甚至憤怒中。讓看到視訊的人們,不用再無端的指責是工廠排汙過多,是煙花爆竹燃放過大,是汽車尾氣排放過量等等,讓人們懂得霧霾的產生是有一定的過程,有一定的基礎的,而且汙染的產生源也不是我們正常人想像的那麼簡單,你所生活的城市沒有霧霾並不代表空氣質量就一定好,未來的日子就肯定不會有霧霾,PM2.5的危害是極其之大的,倫敦的前車之鑑,我們要好好的'反省。

現在,既然有這麼偉大的團隊,把霧霾的前因後果都系統的告訴了我們,治理成了關鍵,最終的能源改革將會如何進行,國家一定會積極的推動改革,那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守法執法,把冷漠收起來,勸導一切可以勸導的事物。為了家人和孩子將來可以好好的活著,我們都積極的參與吧,加油!

《穹頂之下》有感3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卻看不清你”這並不是笑談,而是我的切身經歷。

曾經我誤認為這江南水鄉般的朦朧是我熟悉的"霧",曾經我誤認為這是"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古典浪漫。曾經我誤認為pm2.5離我很遠,直到看了《穹頂之下》,pm2.5這個不知道被百度了無數遍的名詞進入了我的世界。原來那不是霧,那也不是浪漫,那是霾,可怕的霾。

小時候,家裡剛剛換了有天窗的車子,每到晚上,總纏著媽媽帶我去兜風。不為別的,就為了躺在車裡,伴著徐徐夜風,透過天窗看夜空中那繁星點點。

而今,記憶中的那片藍天已漸漸離我遠去,記憶中的那座小城市,也已然高樓林立。記憶中靜謐的夜晚已變得車水馬龍,我試圖尋找尋找童年時那些會說話的星星,但是透過高樓的縫隙,厚重的`霧霾壓的我喘不過氣來。

《穹頂之下》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已經沒有和媽媽開車兜風的性質了,因為我知道汽車尾氣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傷害。待在溫暖的臥室中,我也不再覺得是一種享受,因為我知道取暖燃燒的沒是造成霧霾的來源之一。

不要在沉迷不悟了,看清形勢吧!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社會,伸出一雙手!來保護環境,讓晴空萬里的藍天重返我們的世界吧。

《穹頂之下》有感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我是五(2)班的魏浩華,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拯救美麗的地球》。

網路現在正熱播柴靜的演講—《穹頂之下》。這是一次演講,可我,卻像是看恐怖片一樣。中國的PM2、5的濃度是歐盟的20倍!中國的煤開採量比全世界加起來還要多!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數字是真的嗎?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們現在其實像是生活在一個高濃度氣體實驗室裡!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國的煤會用到每年40億噸!可是,我屈服了。那科學家算出的一個個精確的數字使我屈服了;那一個個權威級的驗證使我屈服了;那日日夜夜的霧霾使我屈服了!

霧霾中,有一種極為恐怖的物質——PM2·5、它的“同夥”有很多,多環芳烴、砷、各類重金屬等等,個個都能至人於死地。就連號稱“體內清道夫”的巨噬細胞都無可奈何。PM2、5會對人體造成各種傷害,免疫力下降、喘不過氣來、引發各種炎症……令人提心吊膽。你們難道不感到恐怖嗎?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只有中國有嚴重的霧霾?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你猜猜中國每年用多少煤?40億噸!這是什麼概念?簡單地說,是比全世界的用煤量還要多!你想想,能不造成霧霾嗎?而且中國的油也用得很多。而且很多汽車都是沒有任何處理設施的。而這些汽車佔全部車輛的排汙量的99%!這是多大的汙染啊!更可怕的是,煤與石油可以產生化學反應,使汙染更大!就連外國的人們都會認為:中國治理霧霾,就得從煤油時代,演變成油氣時代!

如果繼續下去,汙染會傷害到每一草一木,傷害到每一寸土地!人類啊,醒醒吧!要這樣下去,我們將在汙染完每一寸土地之前用光所有的資源!而人類的最後的一種資源將是人們的眼淚!那麼,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的將是什麼?一個枯黃的'地球?一片的荒涼的土地?那樣,後代將生活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星球上!我們中間無數人在不停地破壞著地球。為的是什麼?不錯,就是錢。然而,在未來,錢有什麼用?錢能買來新鮮的空氣嗎?不能。能買到森林和海洋嗎?不能。能贖回當初人類犯下的滔天大罪嗎?更不能!

也許你會認為,治理霧霾離我們太遙遠。那不是環保局的事嗎?不,治理霧霾並不只是由環保局來做的。你瞧瞧,我們只要少開車,多坐公共車;每逢過年過節我們不燃放煙花爆竹;生活中減少一次性塑料餐盒就餐;去超市購物,自備購物袋。其實,只要從你我從身邊的每一個小的點點滴滴做起,加上國家的環保法。我相信藍天、白雲會天天來到我們的家園。

我們天是那樣的藍,那樣的美。我也希望,她能永遠地藍,永遠的美。而這,是需要每個人的力量的。同學們,讓我們齊心協力,愛護環境、保護環境,一起拯救美麗的地球吧!

《穹頂之下》有感5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從表叔那得知了《穹頂之下》這部紀錄片,然後在班上就把這部紀錄片給看完了,這部紀錄片給我了極大的感受。

柴靜是以她女兒的故事做開頭:“聽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間,我覺得對她沒有任何期望,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診斷為良性腫瘤,在出生之後就要接受手術。”我被驚住了,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就要接受大手術,霧霾讓柴靜的女兒出生前就患上了病,所以柴靜以一個母親的身份與霧霾開始了鬥爭,正如她所說,這是一場一個母親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柴靜正在採訪一個六歲的小女孩:那個小女孩沒有見過星星,沒有見過白雲,連藍天也只見過藍一點點的。現在,孩子們想看見星星是一種奢望,成人們想看見曾經的天空是一種奢望,白雲也是曾經的回憶罷了。這,是因為什麼?是因為我們自己罷了。

霧霾是什麼?霧霾從哪來?我們怎麼辦?這是柴靜提出的三個問題。

霧霾是什麼?柴靜說:它們是一些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我們看不見它,因為肉眼能看到的顆粒物,最小的也是它的20倍,這是一個看不見敵人的`戰爭。一個看不見敵人的戰爭,是危險的,是可怕的。而且這些敵人在我們呼吸的時候,它們都在。

霧霾從哪來?來自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國的PM2.5,百分之六十來自於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燒。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汽車尾氣、加油站廢氣洩漏……我們的煤怎麼了?現在中國燒的煤比其他所有國家加在一起燒得都要多,而且我們燒的是劣質煤、褐煤、沒有清洗過的煤!我們的油又怎麼了?我們的油大部分燒在車上,我們的車在十年之間增加了將近一個億,光北京20xx年一年我們增加的車是多少呢?八十萬,排成一條能從北京排到深圳,再從深圳排回來。

我們怎麼辦?我們該拿霧霾怎麼辦?讓我們的曾經湛藍的天空回來很簡單,就要看我們有不有這個決心。有個APP軟體可以隨時檢視你周圍的重汙染工廠,你可以舉報;你看到周圍的餐廳有汙染情況,可以撥打12369舉報。但如果我們不說,12369永遠只是一串數字,但如果我們說,那麼12369就有可能是讓天空變回湛藍的原因之一。

我們該拿霧霾怎麼辦?很簡單,從你做起,從大家做起,從有關部門做起,一起保護家園,讓霧霾從此消失。

《穹頂之下》有感6

《穹頂之下》這部長達一小時四十分鐘的視訊中,柴靜講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也正是這種能力,使得傳播變得有效、而不是類似官樣文章般的無聊,這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傳媒人學習的!柴靜“霧霾”的專題,我認真地看完,說實話,我做了近八年上海市政協委員,而且深入調查過汙染問題,但是,我承認自己對霧霾問題的認識程度,遠比不上柴靜--柴靜的沉靜、理性、對材料掌握的充分與展現過程的淋漓盡致……很有說服力。對這個國家的改變,知識分子是有責任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識分子只能服膺於真理,而不是金錢、權力、還包括容易導致“文人相輕”的自我的虛榮心。

《穹頂之下》有感7

或許你們並沒有看過《穹頂之下》,又或許你看過《穹頂之下》,卻不把它當回事,將自己置之度外。那麼,我將告訴你一個令你震驚的訊息:全年有50萬人死在大氣汙染之下。聽到這可怕的噩耗後,難道你還會認為大氣汙染只是一個人造成的嗎?我確信,你們還會懷疑,那就讓事實來說話吧!

今天,我想讓你們都明白什麼叫做可怕:河北,山東,上海這些城市的鋼鐵產量跨入了世界前十強。特別是河北的唐山,在《穹頂之下》中,主持人問一個小女孩:“你看到過藍天和白雲嗎?”小女孩回答道“白雲,我從來都沒有看見過;藍天只看見過有一點點藍的”到了這裡,你們心中都想問:為什麼那裡會看不見白雲和藍天呢?罪魁禍首就是——大氣汙染。原因是:鋼鐵廠中有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氣中,造成PM2.5的“誕生”過快。導致環境汙染,嚴重的可能會產生霧霾。霧霾遮蔽了藍天與白雲,汙染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中國。你們不妨想一想唐山人們生活之艱辛,每天看著塵土飛揚,霧霾蓋天,他們為了生存又不得不頂著這令人憎惡的霧霾。而霧霾的“父母”不正是人類嗎?現在人類是在自食惡果。

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珍惜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將它們放在利益之前,那才是真正的為君之道。要從長久的.方面去考慮問題,不要只顧著眼下的利益,而忘了天下蒼生所依懶的世界。生命只有一次,莫讓利益害了自己,如果人人心中都想保護環境,我們何愁見不到藍天和白雲呢!

《穹頂之下》告訴我:環境勝過利益。同時也改變了我的想法,使我走上了愛護環境這條正道,令我受益匪淺。所以我想讓更多的人和我一樣踏上對抗霧霾的陣營來!

  七年級:劉福安

《穹頂之下》有感8

20xx年2月8日,從央視辭職的著名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關於霧霾的深度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不到一天時間,傳遍全網,成為全國數億人手機朋友圈中熱談的話題。

在父母的陪伴下看完了這部時長一小時四十三分鐘的紀錄片,我感觸頗多

一、國人的環保意識。我曾在街上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小夥子在喝完飲料後,明明垃圾桶就在他的不遠處,可是他就是隨手往地上一扔就走了。路過的行人也沒有一個把那飲料瓶撿起來丟進垃圾桶裡。我這裡舉例的只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極小的卻極其真實的例子。在這部片子裡我們還可以看到企業為了省錢亂排汙,而環保部門置之不理或有心無力的舉措—————再和美國對比一下,美國雖然用了100年的時間才改善了生活,而我們中國只用了30年的時間完成了美國用100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經濟發展,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雖然發展了,國人的環保意識卻沒有一起跟上來。大部分國人的環保意識遠遠不及美國人甚至日本人。

二、國人對霧霾的意識。片子中指出在北京一年的.霧霾天數達到了175天。在我們居住的被形容為人間天堂的杭州,這樣一個所有人印象中“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美麗城市一年中的霧霾天數居然達到了200天以上——這意味著杭州居民也就是我們一年當中有一半以上的天數是生活在霧霾天中,呼吸著混合這各種毒素的複雜的空氣。看到這裡時,我非常吃驚。再以英國為例:英國曾被稱為霧都。在1950年的煙霧事件中,英國倫敦死了很多人。之後英國人逐漸開始用石油和天然氣來代替煤炭。一定要使用的煤炭,則開始洗煤等等。這些措施讓英國的環境有了巨大的變化。

雖然有很多措施需要國家、需要政府去實施。但作為一名小小的公民,我希望柴靜的這部紀錄片能夠喚起的人來關注環保,關注霧霾。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同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