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居里夫人》有感(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居里夫人》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居里夫人》有感(精選15篇)

讀《居里夫人》有感1

今天,我看完了《居里夫人傳》是居里夫婦人的小女兒艾芙·居里著的感受極深,我就寫了這篇文章。

居里夫人名叫瑪麗亞·斯可絡多斯卡,她生在波蘭,被踐踏和蹂躪的波蘭,她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為祖國的恥辱感到憤怒。她在上學的時候,比所有同班同學都小兩歲,可她學習任何課程似乎不覺得困難,算術第一、歷史第一、語文第一、德語第一、法語第一、課堂回答第一 ……這樣好的成績使她的老師看她時,眼睛裡充滿了慈愛。由於波蘭所有大學不招收 女子和家庭生活所迫,馬妮婭(瑪利亞的暱稱)和她的姐姐們去當了家庭教師,只有她的哥哥約瑟夫了大學。而這時,瑪利亞的姐姐蘇西亞染上斑疹傷寒後,靜靜地死去了;她的媽媽也得肺結核死了。馬尼亞和她的姐姐布洛尼亞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法國巴黎大學,去那裡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當馬尼亞找到了一份每年四百盧布的工作時,當她得知布羅妮婭這一理想實現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姐姐而不是她自己。她先把姐姐安頓在巴黎大學學醫。自己則在一個理華很近的小鎮裡當家庭教師,把自己每一年四百盧布的薪水寄一半給她,剩下的錢自己留著為自己的出國桌準備。布羅妮婭在自己學業有成的同時,又找了一個男人做自己的丈夫,這個“丈夫”三四十歲而布羅妮婭這時才二十四歲,但其父親並沒有反對,因為這是他女兒自己的選擇,中學生作文《讀《居里夫人傳》有感》。在布羅妮婭結婚後,馬尼亞攢夠了去法國上學的錢,獨自坐火車去了法國。住在布洛尼亞的家裡,這時布洛尼亞和她的丈夫開了一家小診所來維持生活。馬尼亞來到巴黎大學門口,看見門房附近的牆上貼出一張白色的海報:

這是神奇的字眼,這是光芒閃耀著的字眼!馬尼亞用她憑著努力辛苦積攢下來的錢,終於贏得了在此聽課的權利。但在布羅妮婭的家裡,布羅妮婭的丈夫德盧斯基先生是一個社交豐富的人,經常有人來登門拜訪,打擾了瑪妮婭,於是她決定搬出去住。在新家裡,她半夜冷的無法睡覺,就把所有衣服拿出來蓋在自己身上,還把一個凳子壓在自己腿上保持溫暖,她只靠塗著黃油的麵包和茶過日子,便患上了嚴重的貧血。波蘭僑民中間有一種傳聞,說是“斯可絡多斯卡小姐不知道湯是用什麼做的。”

後來她遇到了她現在的丈夫皮埃爾·居里。皮埃爾和瑪妮婭一樣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學研究中,根本沒時間討論關於自己的人生 、未來,可當他遇到瑪妮婭後,就被她所吸引,多次拜訪她。但瑪妮婭不同意這門婚事,因為皮埃爾是法國人,這時的瑪妮婭心裡還裝著救國的思想。後來,她同意了,並把法國人成是自己的第二母國。皮埃爾的父母並不為瑪麗·居里是波蘭一個貧窮教師的女兒感到羞愧,反而大大讚揚她,說她具有非凡的智慧,皮埃爾和瑪麗擁有一樣的品質,相反的性格。過了幾年,居里夫人懷孕了,生下了居里夫婦的第一個女兒艾萊娜·居里,居里夫人對她百般呵護,又找了兩個保姆來幫忙照看她的嬰兒。一次偶然的機會,居里夫人憑著自己大膽的想象,認為某種東西里含有某種物質,居里夫人給這種物質起了一個名字叫“放射性”,居里夫婦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他們又生下了第二個女兒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也精心呵護著。1903年居里夫婦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們並不把此放在眼裡,因為他們視名利如糞土。1906年,皮埃爾不幸被飛馳而來的馬車撞。1911年居里夫人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從居里夫人的一生中,我體會到她是一個探求真理 、沉醉科學 、淡泊名利 、追求自由 、堅韌不拔的人。

讀《居里夫人》有感2

剛入中國小時,居里夫人的小故事早就廣為人知,她是傑出的生物學家,她是啟迪我取得成功的主心骨是堅持不懈的人,《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更刻骨銘心地掌握她,今日,就要我一吐為快吧!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艱苦的,她從小聰慧過人,但一直遭受著滅亡的恥辱,親姐與媽媽相繼離逝,這都讓她悲痛十分,可是,堅強不屈的她並沒有讓步,她去當家教,以後攢就行了去留學的錢,經歷一番艱難,她大學畢業,又與丈夫在室內空間設計狹小的庫房裡歷經數十次實驗提煉出鐳。最終得到 諾貝爾獎,受萬人景仰。

在其中,我非常忘不掉居里夫人那類工作精神、為人處事心態,她的堅持不懈是那麼令人震驚:她身兼數職,還為了更好地考試而放棄睡覺時間;她三十歲時要堅強的意志擺脫病痛;她在簡單不堪的倉庫裡開展四年的科學研究;她的科學研究被恩師抵制,但她仍在再次;父親去世,接著老公又因車禍離世一連串的嚴厲打擊使她難過,但她仍在堅持不懈。

看啊看,我禁不住不高了頭,回想到自身:日常生活無拘無束,沒有管束,每天在父母的關愛下發展,平常唸書碰到困難就膽怯,找大人幫助,就連一不小心劃傷手,還要喊痛,還右手抓一把汗,右手抹一把淚的,再回頭瞧瞧居里夫人在艱難眼前從來不低下頭,在倉庫裡:夏季,工作服裝被塵土和汗液弄得又髒又潮;秋季,經常有陣雨,使她要把裝置搬來搬去;冬季,以防中毒了,要把窗子開啟,凍得握筆都是個問題。我真愧疚。

讀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千,居里夫人鍥而不捨的精神使我銘記在心,最後,她成功了,變成了數萬人敬仰的角色,變成了啟發我的嚴師,我一定要向她培訓學習,心動不如行動,現在開始!

讀《居里夫人》有感3

成長的過程中,我讀過很多書,有《雷鋒的故事》、《笑貓日記》、《老人與海》等等。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居里夫人自傳》。

當說到著名女科學家的時候,人們多半會不假思索地蹦出“瑪麗·居里”的名字。通讀這位科學偉人的一生,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嚴肅冷酷、一成不變的女性,她看上去總是死氣沉沉、落寞寡歡,這是因為她將滿腔熱情全都傾注給了科研工作。

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應該學習她的這種刻苦鑽研、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組織游泳比賽,我們班共有兩個人報名參加挑戰賽,其中,一個就是我。在比賽開始的時候,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運動員們就像一群關了幾天的猛獸看到食物一樣拼命向終點游去。我剛遊五十米時,還不怎麼感覺到累,可是遊著遊著,我就覺得體力透支的不行,在最後還有二十米的時候,手就快像灌了鉛一樣劃不起來了。這時,我想到過要放棄,可是,當我往岸上看時,我們班好多同學都在為我喊“加油”,我又有了信心。不管了,我要繼續游下去,堅持就是勝利!就這樣,我 使出了全身的力氣,繼續遊了下去,終於到達了終點,而且,還取得了小組第二名的成績。我非常自豪!

是的,成功,在很多時候,就在於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在一次次失敗、挫折中堅持住自己的理想,堅定住自己的信心,通過奮力拼搏所換取到!居里夫人就是這麼做的,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也將通過學習,做好自己的每件事情!

讀《居里夫人》有感4

暑假裡,媽媽送給我一本名叫《釙和鐳的母親——居里夫人》的書。剛看到這個書名,我就眼前一亮。因為,我早就聽說赫赫有名的居里夫人是深受人們尊敬的女科學家了,所以,剛拿到這本書,我便被他深深地吸引了。隨著書頁一頁一頁地翻開,我也走進了居里夫人的一生。

書一頁一頁地翻過去,我低頭看著,完全被書中的精彩故事情節吸引住了。書中的主人公居里夫人出生于波蘭華沙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從小便勤奮好學,有著非凡的記憶力。不僅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且還有著愛國精神,是個天資聰穎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居里夫人想去法國深造,可由於家庭條件的不允許,她只好外出打工,做家庭教師來攢錢出國留學。不久,她來到了她夢寐以求的巴黎。來到巴黎求學後,她更加拼了命的學習,日夜苦讀,一刻也不休息,雖然條件艱苦,但她依然堅持著寒窗苦讀。後來,他與法國物理學家結為夫婦,一起刻苦鑽研,為國家效力,為後人造福。

當我看完後,不僅掩卷沉思,思緒萬千。

首先,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不怕吃苦、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把我震撼著!居里夫人和丈夫為了提煉出鐳,在一座荒廢破爛的實驗室裡,不顧毒氣刺鼻的薰嗆,用力攪動著裝滿礦渣的大鍋,做著這些男人都嫌累的重體力活。還要忍受四季嚴寒酷暑的折磨!承受著煙燻讓他們咳嗽不止、不停地流淌眼淚。想到這裡我不禁開始反省我自己。我覺得自己沒有恆心,做什麼事情,只要覺得辛苦,就堅持不下去,半途而廢,結果可想而知。就拿寫日記來說吧,我開始幾天還行,可幾天下來,由於各種原因,我還是放棄了。再看看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堅持了整整4年的嚴寒酷暑啊!想到這,我便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慚愧極了。

居里夫人頑強的毅力也令我十分敬佩。在居里夫人39歲時,她的丈夫不幸遭遇車禍去世,居里夫人得知後,並沒有對突如其來的磨難屈服!他依然不斷地刻苦鑽研,為國效力,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當我合上書,再次來看封面上居里夫人的畫像時,我從她堅定的眼神中,彷彿又看出了她對科學事業的執著,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決心!

讀《居里夫人》有感5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這是但丁的一句名言。讀完《居里夫人的故事》後,我忽然明白尊師就是一種美德。

1932年5 月,華沙鐳學研究所落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開幕典禮。當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突然跑下臺,把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推上主席臺,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

居里夫人這種尊師的美德,的確令人讚歎。那時,居里夫人享有科學家的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然而,她卻沒有忘記培養自己的老師。

歷史上許多的偉人都具有尊師的美德,我清楚的記得下面這件事:

徐特立曾經是毛澤東在湖南長沙師範學習時的老師。1937年,徐特立過60壽辰,當時,毛澤東已經是我們黨和紅軍的偉大領袖了,工作十分繁忙,但他還在百忙之中親筆寫信祝賀老師生日。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是我的先生,您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徐特立讀了毛澤東的賀信後謙遜地說:“我不過是毛主席的一日之師,而毛主席則是我們的終身之師。”毛澤東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更是尊師的典範。

其實,尊師美德的故事數不勝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比如同學見到老師後立正、行少先隊禮、道一聲老師好”!上課前全部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這些都是尊師的表現。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更要尊重老師,這是時代的呼聲,是人類文明的強音。讓文明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居里夫人、毛澤東等偉人為榜樣,做一位尊師的好少年。

讀《居里夫人》有感6

居里夫人,一個神聖的名字。在戰火紛爭的年代,她是人們心中的天使,有了她和鐳,病痛將會減緩。而現在,她是人們心中的神靈,她是一個目標,也是動力,無數傑出的人才在她的光輝與指引下,走向那個世界的`頂峰。

她的傳記,似乎只是在平靜地敘述,自己的成長、求學、研究和愛。可她那起伏的人生註定不會平靜。居里夫人經歷的艱難痛苦有誰能體會?她像聖人一般,發現了新事物,全帶給人類,自己分文不取。儘管自己窮困潦倒,卻依然只是一味地付出。至於索取,僅僅只是一些社會名流對其的捐助罷了。

她堅毅、努力、頑強的品質,帶給了她無限的名譽,只是她對此卻是一屑不顧,全身心投入到實驗中。她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實驗室中渡過的。

對此,我們不會不對其高尚的品質進行讚揚。居里夫人的自傳,引導了無數人走向成功。為什麼?因為整本書中都透露著一種不屈的信念,大膽的猜測,執著地奮鬥,這種精神,正是令我們振奮的力量。進取之心油然而生。這也正是居里夫人永恆的美麗

百年來,人才也是輩出,可居里夫人卻憑著她的人格魅力影響了不止一代人。這位人類女性中的傑出代表,必定還會影響更多人,她的永恆之美,也必將更加美麗與燦爛。

讀《居里夫人》有感7

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愛因斯坦

曾經給學生多次講述《三克鐳》這篇課文,對居里夫人有一點了解,從心底裡對她是那麼敬仰和愛慕!前天,我在書店偶然見到《居里夫人自傳》這本書,毫不猶豫的把它買回來,真正走進她平凡清苦的生活,走近她偉大執著內心的世界,走近她和皮埃爾幾近瘋狂的科學夢想,我的心更安靜了,真的,我無法形容自己的感受,這些天只是覺得自己為心所累太渺小,為名所累太庸俗,每天庸庸碌碌,隨波逐流!只是感嘆時光的飛逝,青春不再,歲月不再,夢想也灰飛煙滅!

居里夫人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兩次諾貝爾獎更令世人矚目。她本來可以沉醉於任何一項大獎和任何一個榮譽之中享受她的人生,本來可以給子孫後代留下巨大的財富!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上帝給的美形她都不為所累,塵世給的美譽她又怎麼肯揹負在身呢?憑誰論短長,漫將浮名換作了精修細研。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了她心愛的實驗室。她的一生是清苦的,也是超凡脫俗的!

居里夫人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在簡陋的木棚裡了經過千辛萬苦、費盡周折發現了放射性物質鐳,並將將鐳的提煉過程毫無保留的公佈於眾和沒有申請專利來獲得鉅額的獎金。

其實,戰爭期間的居里夫人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智慧衝破重重阻力,置生死度外,為人類和平做出的貢獻更是巨大。那時,面對德軍日益逼近巴黎,居里夫人迫不得已親自將其實驗室中的儲存的鐳藏到波爾多後,毅然決然地返回巴黎。回來後,面對國難當頭,她勇敢的和女兒在一起面對戰爭惡魔隨時的降臨的威脅,死守這自己的事業!她利用自己的科學知識,想方設法地向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家都知道x射線對彈片嵌入體內的確切部位的檢查和確定有很大的幫助,而這種裝置很少見,為了解決x射線裝置與技師缺乏這一問居里集中了實驗室和儲藏室中的所有x射線裝置,在1914年8,9月間建立了幾個x射線醫療站。後來,藉助紅十字會的協助設計並裝備出了一輛流動x光透視車,它是由一輛普通的敞篷車改裝而成的,它的作用十分顯著。

每當有救護站的醫生請求居里夫人給予幫助時,她便親自駕著她自用的配有x光裝置的流動車去支援。她在替傷員進行檢查的同時還捎帶著對當地急需什麼進行了解。由於剛開始瞭解的醫生並不多,居里對他們進行培訓後,知識也瞭解了不少而且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切友好了,也給她再次去那兒工作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她的一生很長很長,神奇而又曲折,我無法一一敘述,但可以細細品味、感悟。我回想到了許許多多瘡痍的畫面:祖國波蘭被沙俄痛苦蹂躪時的無奈、失去姐姐與母親時的悲慟、六年過著家庭女教師生活的艱難、巴黎大學夜以繼日求學的勞累、夫婦二人四年屋棚下的簡樸、特別是她丈夫遭遇車禍死亡後,她忍著內心的無法言說悲痛一邊撐起女兒們教育事業的重任,一邊向的科學新的領域邁進……

讓人敬仰的是她和丈夫皮埃爾都是個“夢想家”,他們為了自己喜愛的科學事業無私奉獻、不計回報、無怨無悔,更令人心痛的是他們那完美而又殘缺的愛情,悽美而偉大!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財富,不接受名望,“兩袖清風”。在她心中,總有一個使命促使她完成一項又一項科學研究,總有一個夢想激勵著她不斷地超越自己,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我記得那句“即使人變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也必須繼續工作下去”。這是皮埃爾的名言。居里夫人她做到了,她的一生,為工作付出的太多太多。八年屋棚下,她與丈夫搞放射學研究。皮埃爾突然逝世後,她又忍住哀慟,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個當母親的責任,又不忘她的科學使命。晚年的她,比原來更加清苦!親人們一個個要麼遠在他鄉,要麼哀傷離去,她在悲痛與孤獨中地做著工作,不負眾望,不負丈夫皮埃爾的重託終於自己又奪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真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依然淡定從容,依然為科學事業貢獻自己的所有,並於1922年2月被當選為巴黎科學院院士,真是當之無愧啊!

居里夫人,她雖然已經逝去,她與她丈夫研究發現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釙和鐳,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她的美麗將永遠被我們銘記,她的故事將成為人們心中永恆的神話!

由此,我不禁想起我們現在安逸而滿足的生活,在缺失夢想的生活裡醉生夢死,在自我封閉的世界裡孤獨徘徊!在凡人俗事裡自怨自艾!

我不希望自己這樣下去,也不想讓我們的社會這樣下去,我們總應該有所追求,有所期盼!即便夢想不開花,也不能讓綠葉枯萎在我們的心中!

讀《居里夫人》有感8

很小的時候爺爺就經常給我講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居里夫人》有感。從那時起,居里夫人這個光輝的名字,便深深地烙在了我幼小的心靈中。如今長大了,我多麼渴望能夠更加全面地瞭解她啊!今年暑假我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我便情不自禁地翻閱起來。

瑪麗·居里夫人是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她生於波蘭,她的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曲折。小時候,她忍受著亡國之恥。10歲那年,死神無情地奪走了母親的生命,對瑪麗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可是她不但沒有被打倒,相反,和丈夫坡埃爾·居里一道提煉出了鐳,這一偉大的科學發現震驚了世界,榮獲了諾貝爾獎。

看著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居里夫人是一位多麼值得敬重的女性呀!為了自己患難的祖國,為了造福於人類,她犧牲了許多許多。為了提煉出鐳,她在一噸鈾鹽前,奮鬥了三年零九個月,因為長年研究放射性物質,她的身體遭到了嚴重的損壞······但是,所有這些都被她頑強地克服了。我不禁聯想起自己,在學習中碰到了困難就煩躁不安,不想克服不是問爺爺,就是問同學,很少自己解決。為這事不知被爺爺批評過多少次了,但是,我總覺得無所謂的,還振振有詞地說:“不懂就不能裝懂嘛。”今天我才明白,這種依賴行為是不良學風。為什麼居里夫人能成為萬世敬仰的楷模,為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就是因為她從小意志堅強,攻破了學習,工作中一個又一個頑固的壁壘。是的,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成就,就必須從小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追求、去探索······

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我想了很多很多。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精神,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排除萬難,努力前進!加油!

讀《居里夫人》有感9

1910年,在校長提問:“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時,12歲的周恩來大聲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正因為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和遠大的理想,周恩來成為了中國第一任總理,更成為了倍受世界人民敬仰的一位時代偉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就要有明確的目標,並向著目標努力前進,才能實現理想!

寒假裡,我讀了《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曾是一個窮苦的波蘭女孩,因為對知識的嚮往和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她成為兩次獲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書中寫到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時,經濟拮据,為了避免干擾,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床,學習到凌晨三點多才休息;穿著打補丁的衣裙和墊著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在大學的圖書館裡,居里夫人就像一塊海綿,拼命地吸收著知識……我的生活環境優越,一定要珍惜大好時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認真學習放在首位,牢固地掌握各種知識。

書中還寫到居里夫人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礦渣中提煉出鐳,一次次地試驗,整整奮鬥了45個月,正是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在困難面前永不退縮的精神,支援她取得了成功!在衣食無憂的生活中,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會害怕、退縮,缺少戰勝困難的勇氣;遇到挫折時,也會氣餒,沒有了自信。知道了居里夫人的人生經歷後,我知道了堅持、不懈努力的重要性,成功必定是要付出努力的!

又想起了暑假裡爬黃山時的經歷:因為我堅持了,在累得不想再向上爬時,爸爸的鼓勵讓我又繼續向上;因為堅持,在聽到身邊傳來的加油聲時,我又繼續向上;因為堅持,我勇往直前,體會了勇敢的意義;因為堅持,才讓我成功登上了山頂!再回頭看時,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讓我更加快樂!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我要認準自已的目標,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從認真寫好每一個字,認真答好每一題起,提高學習成績。合理安排好時間,爭取多讀課外書,更加深入地學習科學知識,拓寬知識面,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讀《居里夫人》有感10

學過居里夫人的課文之後,又重新認識到了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這一生中曾獲得兩次諾貝爾獎,她的一生中有許多個第一次,她是歷史中第一位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的人,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她的美名可想而知,但她並沒有被美名所拖累,她把獲得的獎章給她六歲的女兒當玩具,愛因斯坦曾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沒有被盛名所寵壞的人。”愛因斯坦曾與居里夫人有過交情,他很幸運能認識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工作奮鬥了五十年,她死的時候,六十七歲,也就是說她從十七歲開始,就開始奮鬥了,她死後四十年,居里夫人用過的筆記本,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說明她的一生都用在了為國獻身的工作上。

她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獻身事業上了,事業就是她的一切。她千辛萬苦地發現了鐳,卻從未申請鐳的專利,她很清楚,放棄專利,就得放棄了一筆財富。如果換做是我,我絕對會不會白白丟下一筆財富的。

居里夫人淡泊名利,不圖錢財,她獻身科學,追求真理,她追求平靜,安逸,自由的生活。

“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居里夫人告訴我們,生活並不容易,做任何事都要堅忍不拔,要相信自己,做一個自己的目標,設一個理想,要勤奮,執著。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居里夫人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她的各種優點都值得我們學習,她高尚品格、謙遜、堅強不屈、聰明才智、愛國情懷等等,她的這些精神有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學習的路,讓我們去多瞭解這些偉大人物吧!他們會使我們受益匪淺。

讀《居里夫人》有感11

“人的一生也許不會成功,但一定在成功。”然而有些成長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有些路並不是我們想走的,我們如此脆弱地承受著生活的洗禮,有些人變得更堅毅,有些人卻毫無長進。

你想成為那一種人呢?

我想成為像居里夫人那樣的人,居里夫人的人生充滿了坎坷和曲折。小時候,她忍受著死亡之恥,十歲那年,死神無情的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對瑪麗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可是他沒有退縮,相反更加努力,和她的丈夫皮埃爾一起提煉出了鐳,這一成功,使他們榮獲諾貝爾獎,但是,不幸纏住了居里夫人,她的丈夫慘遭車禍身亡,這給居里夫人帶來了承重的打擊,但他又一次挺住了,堅持以頑強的毅力進一步研究,再一次登上了諾貝爾領獎臺。

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每一次遇到困難就只會心浮氣躁,煩躁不安,不想克服,不是問媽媽,就是問同學。竟然還能振振有詞地說:“不懂,就不能裝嘛。”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後,我才明白要想成功像居里夫人那樣的偉人,從小就要有堅強的意志,要樹立一個目標,併為之努力的拼搏,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迎難而上,絕不退縮,雖然說著挺容易,但是做起來又是如何的困難呢?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在於活得有多久,而在於活的有沒有價值。”是啊!這是居里夫人教會我的真理,也是她自己本身的真諦。

讀《居里夫人》有感12

這幾天,我讀完了《居里夫人自傳》,這位偉大的法國女科學家帶給我一種震撼的效果。瑪麗·居里(1867-1934),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原籍波蘭,巴黎大學理學博士。她和丈夫先後發現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著有《放射性通論》《放射性物質研究》等,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因對放射性現象的研究工作,她和居里、貝克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她又獲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段簡簡單單的作者介紹,多麼樸實,多麼質樸,但其實在這些背後,蘊藏著居里夫人畢生的的努力與追求。

我認為她與普通的的科學家不同,在他她的心中,不僅如同其他科學家一樣視科學研究工作為上帝,為畢生追求的方向,我認為,她的心中更壯著整個國際,裝著整個民族,裝著人類,還裝著許許多多高尚的品格與靈魂,她將科學與道德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我認為可以用幾個詞來形容她——勤奮,自強,忘我,無私,愛國,善良。她勤奮,從小到大,她總是那麼熱愛自己所追求的一切,從學習,到生活,在她的求學路上,再苦再累的環境也打不倒她,摧毀不了她,她遠離家鄉,只能住在一所簡陋的小閣樓裡,白天,她在學校裡奮不顧身的學習,在圖書館裡孜孜不倦地查詢,到了晚上,他就在自己的小閣樓裡藉著燈光讀書。等到她提煉鐳的時候,沒有一件像樣的實驗室,只好與丈夫在木棚裡沒日沒夜的工作。她愛國,當兒時時,祖國被普魯士強盜佔領時,就連在學校裡也不允許用國語波蘭語講話,而她在受家庭的影響下,早早就會與爸爸一起講詩歌,早早就已經有了一顆愛國心,到了後來甚至祕密加入了愛國組織。她無私善良,當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提煉出純鐳,而他為了更多人的利益,放棄了專利,並將提煉鐳的方法公諸於世,甚至需要接受美國婦女界為她捐贈的一克純鐳,在戰場上,也是她,拿著x光機奔走,挽救人們的性命!

這就是瑪麗·居里,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不僅偉大在卓越的科學成就,更偉大在她的那顆高尚的的心靈!

讀《居里夫人》有感13

居里夫人,一位世界聞名的傑出科學家,一位熱愛祖國的波蘭少女,一位勇敢的求學者,一位堅強的妻子,一位偉大的母親……讀完這本書,我不禁從心中感嘆道,一個人成功的道路竟如此坎坷,我也不得不被這位天才女科學家的堅強、執著、勇敢而感動,居里夫人傳 讀後感。只有一個詞能形容她——偉大:這位科學家為了世界和人民,提煉出了一種可以治療可怕疾病的神奇元素——鐳,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融入到了滾滾瀝青中,最終獲得了榮譽和成功。她是一個愛國的女孩。用智慧矇蔽愚蠢的考官,在那個可怕的時間裡,俄國人侵略波蘭,俄國佬兒讓波蘭的學生用“謊言”來回復他們,而聰明的瑪麗總是被叫來回答,那一刻,她小小的心靈總是被屈辱和恐懼佔領,作為一個愛國的學生,謊言帶給她的是無邊的屈辱和痛苦,可她堅持下去了,因為她明白,祖國的未來等著她去創新、建造。

她是一個勇敢的少女。當祖國被外國侵犯時,她選擇離開自己心愛的祖國,孤身一人前往巴黎,在陌生的城市中求學,終於有所成就。她是一個堅強的女人。一九零六年四月十九日是個痛苦的日子,因為這天,居里夫人喪失了她的配偶:皮埃爾·居里。但這並沒有使她崩潰,理性的力量支撐著她,讓她面對著冷漠的社會,獨立的生活使她堅強,從此,她放下一切,投注了所有的力量於科學研究,最終成功地發現了鐳的用法:治病救人,並第二次榮獲諾貝爾獎。她是一位難尋的婦人。當她得到成就時,對金錢名利視而不見,把獎章拿給女兒們玩弄,不不因自己的殊榮而驕傲。

這本傳記是她的二女兒艾芙·居里所寫,真實地記錄了居里夫人的一生。文中多處採用了與居里夫人相關的日記,用這種方式突出她的心情、性格、為人。在皮埃爾逝世時,她的日記中,瀰漫著悲痛,從“一動不動”、“如入無人之境”體現出她對丈夫真誠的愛和思念。巴黎大學在皮埃爾逝世後邀請居里夫人任教時,她所寫的日記顯得悲憤而鎮定。正如皮埃爾所說:天才女子十分罕見。

讀《居里夫人》有感14

合上書,閉上眼,居里夫人的故事像電影一般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回放,居里夫人那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深深震撼。

還記得居里夫人帶著堅毅的神情說:“沒有人應該因為鐳致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財產。”這句話雖短,但它卻詮釋了居里夫人一生的追求——為人類造福,為科學作貢獻。也體現了居里夫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居里夫人取之於己,用之於民。自己用了四年的時間提煉出了鐳,但卻放棄了鐳的專利權,她一生只擁有過三克鐳,可是她卻沒有獨佔一克,而是全部捐獻了。她為人類,為科學奉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獻了自己的才華,奉獻了自己的頭腦,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她沒有將任何東西佔為己有,甚至連自己的生命在居里夫人眼裡也是屬於科學的,就像她的丈夫皮埃爾所說的:一個人即使成了沒有靈魂的軀體,還應該照常工作,學者沒有權力背棄科學這個終生目標。居里夫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美德是比鑽石更耀眼,比鐳更珍貴的。

我們做事不能自私自利,大眾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為一己私利而被人們唾棄,遺臭萬年,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無私了,奉獻了,自己的良心也會感到安寧,而只有那些懂得無私奉獻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我們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長大後向居里夫人學習,做一個造福人類的人。雖然我們做不到居里夫人這麼偉大,但我們也要儘自己的所能,為大眾服務。這樣無私的人還有許多,像雷鋒同志,他好事做了一火車,卻不求回報,一心只為大眾服務,雖然英年早逝,但卻成了人們心中的大英雄。只有懂得無私奉獻的人才會被別人記住。所以,大家不要為一些小利而爭吵了,“忘小利者,才能成大業。懷天下者,才能忘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個無私的人。

讀《居里夫人》有感15

近日閱讀了《居里夫人傳》,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看完這本書後就激動不已,自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其實本人一向自恃頗高,很少敬佩什麼人,但對於居里夫人,卻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對於我,有著太多太多的啟示。

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斯可羅多夫斯基的普通波蘭女孩日後之所以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賦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儘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

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並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

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

讀罷《居里夫人》一書,我已將我的感悟悉數與大家。書中還有一些感悟東西,忽隱忽現,難以捕捉。那只有一邊生活、一邊體會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