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的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昆蟲記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昆蟲記的讀後感[合集15篇]

昆蟲記的讀後感1

看了昆蟲記後,這書使我非常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奧祕,我知道了:蟬是怎樣蛻皮的;螢火蟲吃什麼;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蝗蟲怎麼產……第一次看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

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多麼有趣的故事呀。布林的昆蟲記,讓我存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星辰和蟲子氣味等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這麼久的昆蟲,以及它們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

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是法布林用自己的一生所創造的奇蹟。緊接著往下看,昆蟲記都是一個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螳螂原來是一種十分凶殘的攜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死在個頭最小、最不起眼的螞蟻的爪魔之下。而蜘蛛織網,即使你用了圓規與尺子之類的工具,也不能夠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

看著,看著,這些昆蟲漸漸在我眼前清晰起來。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彷彿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看到他不顧危險地捕捉黃蜂,一步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瑩的捕食過程、松毛蟲的行進行列……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讓大家體會到了昆蟲世界的奇妙。我覺得昆蟲記是我們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去認真閱讀一下昆蟲記,你一定能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更多。陸詩銥

昆蟲記的讀後感2

最近我看了一本叫做《昆蟲記》的書,《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生物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名作。

書中作者把我們引領到了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裡。向我們詳細講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甲蟲、蟋蟀等等昆蟲的生活習性及特點。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恍如身臨其境一般。通過這本書,我不僅能瞭解到昆蟲世界的真實面目,還能讓我們發現大自然中蘊藏著的無窮奧妙。

我就拿書中的第三篇《石蠶》這篇文章來講。裡面的石蠶它是一種多麼聰明而又勤勞的昆蟲啊!我們人類可不能小看它們哦!這篇文章首先講了石蠶用了“金蟬脫殼”這個辦法從水甲蟲的手中逃了出來,然後它把小鞘丟在河裡後,又重新做了一個。因為鞘是石蠶的住所也是它的防禦工具。它們會隨時預防著水甲蟲的下一輪襲擊。如果沒有鞘,石蠶不僅沒有住所,連它的命都會丟掉。不過讀這篇文章地時候,有一個地方我很好奇,為什麼石蠶能駕駛著它的鞘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呢?

為了能解開我的這個疑惑,我決定做一個實驗。我拿了一個礦泉水瓶子裡面裝滿水放進池塘裡,它會沉到水底。於是我又拿了一個礦泉水瓶裡面裝半瓶水,也把它放進池塘裡,發現它浮起來了。我這個謎總算解開了,原來呀!裝滿水的'瓶子比較重,所以水就浮不住它,而裝半瓶水的瓶子較輕,那水自然浮得住它。所以石蠶依靠它的鞘也就擁有了這麼大的本事!

值得一提的是,法布林寫的《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外,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讓我們懂得生命的可貴。讓我們一起走進昆蟲的世界裡,與它們一起生活一起快樂吧!

昆蟲記的讀後感3

讀完《昆蟲記》,我很興奮,腦海裡浮現著許多昆蟲的畫面和關於昆蟲的科學知識。

從國小三年級的語文教材裡瞭解到:法希爾,法國著名文學家、昆蟲學家,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法希爾曾經說過:“在對某個事物說是以前,他要不斷的觸控,而且不是一次,是兩三次,甚至沒完沒了,直到沒有任何懷疑為止。”

法希爾一生都沒離開過昆蟲世界,他童年時在昆蟲世界裡成長,長大以後也在研究昆蟲,在臨死之前還在研究昆蟲。他投入了一身的精力,最後才寫下這一部昆蟲鉅作。

讀完《昆蟲記》,法希爾先生變成了我的昆蟲老師,是他帶我認識了會玩心理戰術的螳螂,痴情的大孔雀蝶,“強盜”紅螞蟻……

如果說思維是大海,那探索精神就是長江黃河;如果說思維是一個花園,那探索精神就是那裡面最燦爛、最美麗的'那朵花;如果說思維是一隻蝴蝶,那探索精神就是蝴蝶不可缺少的翅膀。思維和探索精神是全宇宙最好的朋友,它們形影不離;思維是一個蛋,探索精神孵了很久,才孵出了思維,探索精神培養著思維,是它讓思維慢慢的長大。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只是生物鏈的一環,任何一個生命,包昆蟲在內,都有著捍衛自己領地、食物、後代的光榮使命,讓自己家人可以活的更加舒適開心。現在人類欺負著其它生命,我請那些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現在回到以前巨蟲時期,昆蟲來欺負我們,我們會好受嗎?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動物,共同保護環境,齊心協力來維持生態平衡。

昆蟲記的讀後感4

《昆蟲記》可不是一個寫昆蟲之間的故事的書,而是一本科普讀物,它的作者是法國赫赫有名的昆蟲科學家法布林。法布林小時候因家中生活壓力大,所以幫助父母照料小鴨子,但他並沒有感到無聊,他發現了可以吸引他的東西——昆蟲!之後,他做了個容器專門用來養蟲子,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積累,才有了這本《昆蟲記》。

《昆蟲記》使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書裡面寫蟬,它成成蟲之後,一般只能活一個月。書裡還寫狼蛛產卵,是先用絲織出一個碗狀,然後將卵產進去,產完卵後,它就把裝著卵的小球粘在出絲器上,讓它們在出生之前一直和它們的母親在一起。

書裡面的知識令人大開眼界,保證你看後,也會說昆蟲的世界真奇妙!但《昆蟲記》最吸引我的還是法布林和昆蟲的事兒,還有昆蟲之間的事兒。法布林發現,有一根絲在蜘蛛網上特別重要,因為那是蜘蛛的傳遞資訊的絲,他們做了一組實驗:把兩個蜘蛛網放在屋子裡,一會兒幾隻蒼蠅就分別黏到了網上,法布林把第二個網的傳信絲剪斷了,然後第1只蜘蛛出來了,把蒼蠅捆上絲,帶回隱祕的地方吃去了。第2只沒有出來。這麼說,蜘蛛是看不清的,沒有了絲,它就不會知道有獵物。

另一個事兒是關於蝗蟲和螳螂的,螳螂一般都很文雅的,來了一隻蝗蟲,它的眼神立馬從溫柔變成了有殺氣的,它把兩個翅膀展開,蝗蟲看見了,被它的氣場嚇住了。螳螂這時慢慢走過去,把蝗蟲幹掉了。

怎麼樣?《昆蟲記》裡的昆蟲知識是不是很豐富?有人曾評價說,這是一本比故事書還引人入勝的科普讀物。

如果你想了解神奇的昆蟲世界,想知道昆蟲之間幹了什麼,或平常如何生活的事兒,就找《昆蟲記》讀一讀吧。

昆蟲記的讀後感5

《昆蟲記》是法國作家法布林用一生熱愛鑄就的輝煌。因此,這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自然與生命的巨集偉詩篇。他的熱愛不是研究死亡,而是探索生命……

法布林的一生雖充滿坎坷,卻始終沒有放下心中的熱愛。在他的心目中,那些昆蟲不僅僅是一個個研究物件,更如同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它們有自己的情感,也有自己的本領和特長,它們有偉大的母愛,也有自己的本能。

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了與往常不同的一面:蟋蟀是昆蟲世界裡擁有安穩居所的優越居民,它們的叫聲不是令人煩躁的噪聲,而是用“小提琴”奏出的樂章,它們的樂觀,使它們懂得世間萬事的虛無縹緲。而螞蟻並不像寓言中那般辛勤,蟬也並不是只知道早晚唱歌的乞丐。相反,蟬並不依靠別人生活,而螞蟻卻佔有蟬的勞動成果。法布林用他的探索,告訴了我們一個個鮮活的事實。

法布林的眼中,每一個小蟲,都有如同人類一樣的珍貴品質:蜣螂不是髒兮兮的屎殼郎,而是百折不撓的勇士,不論它們的圓球滾落多少次,它們從不氣餒。蟬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四年,為的只是一個月短暫的日光中的.歌唱。舍腰蜂在厚厚的煙霧中,一邊工作一邊唱歌,快樂地從事築巢工作,不辭辛苦。老斑紋蜂用年邁的身體,保護著一個新生的家,保護著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盡職盡責的警衛。大孔雀蝶在被蠍子刺的第四天才死亡,竟只是為了在臨死前產下卵,卻使得死亡卻步……

熱愛與欣賞,法布林將黑胡蜂的圓屋頂欣賞為藝術品,他驚歎松毛蟲如同“氣象預報員”般的能力,他稱歎昆蟲們的幾何學……

在《昆蟲記》中,一切生物富有靈性,法布林用最生動的筆觸,讓我們看到了最真實、最有趣的另一個世界!

昆蟲記的讀後感6

世界是多彩的。我們周圍有許多昆蟲。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要理解它們,我覺得讀《昆蟲》是首選。寒假期間,我細細品味了這本書。以下是我看完昆蟲學的感受。

《昆蟲》一書的作者是讓&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林。法布林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但他努力工作,開拓進取,成為一名自學成才的學生。12年獲得雙學士和博士學位。但這種努力並沒有得到法國教育界和科學界所謂權威部門的認可,以至於我雖然一直夢想著能執教一所大學,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只能放棄中學教學,靠微薄的工資維持一家七口的生活。

然而,法佈雷加斯並沒有氣餒。除了認真教學,他還利用業餘時間仔細觀察和研究昆蟲。他的力量和堅韌幾乎到了忘記吃飯睡覺的地步。他對昆蟲的好奇和熱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我非常喜歡讀《昆蟲》,因為吉恩&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林作品中的小昆蟲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滿靈性,讓人看了之後覺得非常可愛。甚至連大多數人討厭的吃糞昆蟲都讓人覺得有趣。我欽佩吉恩&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林的毅力,因為《昆蟲》是一本十卷兩三百萬字的書,作者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不知道要多少個春秋才能看完這本書。

我認為我們不僅要了解這部作品的內容,還要學習作者不懈的探索精神。在這裡,我寫下看完之後的感受。

昆蟲記的讀後感7

這兩天,我利用每天晚上的睡前時間,讀了一本很有益、很有趣的書——《昆蟲記——神祕的隱士蠍子》。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林,他不但是一位文學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生物學家,在他的筆下,昆蟲們活靈活現、聰明勇敢,我們彷彿看到法布林先生翻山越嶺,躲在岩石下,趴在草叢裡,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昆蟲們的世界。讓我們一起跟隨著法布林先生走進神奇的昆蟲王國。

蠍子討厭亮光,喜歡黑暗的地方;討厭天空,喜歡待在有屋頂的地方。蠍子的毒針呈彎鉤狀,只要它把自己的尾巴向前伸直,毒針的頂端就會向下垂,當它用一對大螯用力壓住對手後,就可以把毒針刺向對方的頭部,這就是它的必勝絕招。可是蜈蚣也不示弱,企圖用毒牙反咬蠍子一口,但是它被毒王的大螯牢牢夾住,根本不能動彈。僵持了一會兒,他們都筋疲力盡了,可是卻仍然拼命堅持著……休戰、戰爭、休戰、戰爭……蜈蚣前後至少被毒針刺了7次,終於在第4天,死在了毒王的'毒針下。

原來毒王的勝利也是這樣的來之不易,我佩服它的機智、佩服它的執著,它為了食物不甘放棄,一直在努力堅持著,最終取得了成功。同時,我也非常佩服蜈蚣,它雖然一開始就中了毒王的毒針,但是它為了生存,一直在奮力反抗著、搏鬥著、堅持著,它這種勇於反抗、堅持到底的精神,真的令我震驚、令我佩服。小小的昆蟲竟然有這樣讓人敬畏的一面,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我要向它們學習,如果遇到了困難,我要向它們一樣不怕困難,勇於進取,持之以恆,我相信只要我認真地努力了,我就是強者,我就一定會成功!

《昆蟲記》真的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科學經典,大家快去書店把它買回家吧!

昆蟲記的讀後感8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學文藝作家。他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鑑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裡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

《昆蟲記》是法布林耗費了畢生的心血所著的,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食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不僅僅這本書值得讚揚、褒獎,作者研究昆蟲的過程更是值得我們認同與尊敬的:在法布林的那個年代,研究昆蟲就是將昆蟲解剖,研究內臟或者是將昆蟲浸泡在燒酒中,再瞪大了眼,觀察它們的頭、胸、腹、爪、翅、觸鬚等,再將它們分類。可是他們對昆蟲的生活習性及那些器官的用途卻漠不關心。當時的生物研究室就是酷刑室、碎屍間。而法布林卻不一樣。他在“荒石園”裡,讓昆蟲們活蹦亂跳地生活著,讓它們仍然自由自在的鳴唱,而他就在旁邊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有時能從早待到晚,真是廢寢忘食。並且,他的記錄正像他文中的一句話:“既未胡亂新增,也未掛一漏萬。”處處都細緻入微、通俗易懂。他讓血腥、冷酷的生物學變得生動而趣味。

《昆蟲記》一書,不僅僅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更蘊含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林精神。我們要學習法布林的精神,執著、專注的追求自我的目標,認真的觀察與探索;尊重、善待一切生命。

昆蟲記的讀後感9

《塔蘭圖拉毒蛛》是《昆蟲記》的一篇,這篇文章中,毒蛛的那些點點滴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重點記述了作者誘捕蜘蛛時蜘蛛如何狡猾地避開以及蜘蛛毒牙的可怕威力,讓我看到了它的機敏和強大。不得不說,塔蘭圖拉毒蛛是真正的生存高手。它雖身懷致命武器,卻仍以中規中矩的.態度和墨守成規的方法長久而安穩地生存於危機四伏的叢林之中。

塔蘭圖拉毒蛛的生存方式讓我明白了“適者生存”的道理。我們的生活也需要這種能力。因為生活不能一帆風順,我們所處的環境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面對不利於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便要適應環境,而不是去憤恨社會,自我放棄。就像“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李鴻章,原本霸氣四溢、頂天立地的他,卻不幸生活在了腐敗的晚清。對此,他沒有選擇站出來對抗這個即將覆滅的王朝,而是選擇適應,融入腐敗不堪的社會為其盡一份力量。

偉人的生存法則亦如此,我們也應有此品格。就好像我們現在賴以生存的社會,雖然豐富多彩,但也總是會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也自然會給我們帶來苦惱。但面對這些,我們又怎能輕易放棄?當這些逆境向我們襲來時,我們所應做的不是尋死覓活、抑鬱輕生,因為如果這樣我們便會被冰冷的社會淘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機會。此時最應做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放低姿態去適應這個不利於發展的新環境。不要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也不要認為適應就是屈服。其實,無論你有多強大,都是社會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你的存亡不會影響任何人。所以,適應和容忍才是生存之道。

《昆蟲記》就像這樣,以昆蟲的視角揭露生存之道,讓我深刻地明白了“適者生存”的道理。

昆蟲記的讀後感10

暑假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看了以後使原本就對昆蟲非常感興趣的我,就越發地喜歡上這些小蟲子。

《昆蟲記》這本鉅著的作者是法國作家法布林,他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觀察能力,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寫。他耗費一身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並將其記錄下來,這本讓他花費畢生心血的傑作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

通過作者的描寫,我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蟬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多麼神奇的大啊。獸類動物有弱肉強食、寄生的現象,昆蟲裡也有類似的情況,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要小

的小蟲子,會將的卵產在蟬卵上面,而這種小蟲子發育要比蟬快好幾個月,這種小蟲子的幼蟲便拿蟬卵作為食物,供自己生長髮育所需。

小時候,在看《黑貓警長》動畫片時,有一集是說母螳螂在結婚當夜將公螳螂吃掉,然後黑貓警長來破案的。一直以為這只是編造的.,看了《昆蟲記》後發現,這個動畫片是真實的科教。讓我瞭解了螳螂是一種

無情的昆蟲,母螳螂竟會六親不認地把它的吞食掉,產卵後便再也不回來了,不管自己的親生子女能否健康!

在這本書裡,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體,娓娓道來,在對昆蟲日常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作者對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熱愛。

在這本書中,作者不是經過解剖等工序來完成自己的作品,而是親身溶入大自然,不顧野外冒險的,就好比描寫黃蜂,作者很細緻地描繪了當時怎麼冒著去觀察黃蜂巢,又怎樣弄懂黃蜂的習性,寫得非常精彩。

我非常喜愛《昆蟲記》這本書,沒事時我拿起它,沉浸在其中,彷彿和法布林一起探究昆蟲的奧祕。

昆蟲記的讀後感11

在這個夏天,陪伴著我們的是空調、西瓜。但是在以前夏天最缺不了的就是蟲鳴聲。

而在這本《昆蟲記》中,法布林帶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尋找昆蟲的祕密。昆蟲的世界比我們想象中的要精彩的多。這個神奇的昆蟲世界,大部分是法布林在他的名為“荒石園”的小院子裡一點點發現的。

這些昆蟲他們各有各的習性、生活方式。讓人沒想到,勤勞的螞蟻竟然是殘暴的掠奪者;漂亮的螳螂依靠一對彎鉤和翅膀能夠將龐大的動物嚇癱;美麗的大孔雀蝶是個結婚狂,它能夠飛過很遠的距離,穿過黑暗跨過障礙,發現自己的意中人;看似笨拙的聖甲蟲,竟然能做出球狀的“它的食物”;看似毒惡的`朗格多克蠍,卻對自己的孩子關愛有加;穿著漂亮金色衣服的雌性金步甲,是個同類相殘、殺死自己丈夫的殘忍殺手……

法布林是一名昆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看不懂的名詞。這篇文章讓讀者清晰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各種昆蟲的習性和生活。昆蟲們簡單的自然生活,在他的筆下竟然讓我們讀的有有滋有味。法布林的書中講的是昆蟲的生活,但我們讀了卻比無聊的小說戲劇更有意思更有意義。他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現象、本能、習性之不可思議的神妙與愚蒙。

《昆蟲記》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法布林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是一部兼具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的鉅著。難怪法布林會被世人稱為“科學界的詩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

昆蟲記的讀後感12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被裡面各式各樣的昆蟲迷住了。他們有的凶殘,有的溫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溼、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蟋蟀在裡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林也想把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

蟋蟀為什麼能彈出那麼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複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裡,使四個發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隻發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著鋼鐵般的意志,法布林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林發現這昆蟲竟有著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們陪伴著我,讓我感到了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於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絃琴都非常滿意。

蟋蟀是一個哲學家,它們似乎這個的虛無縹緲,並且都能開盲目地瘋狂的追求的人擾亂。它們是土地的靈魂,一個活著的微點……最小最小的一粒,它們的和痛苦,比無限大的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讓我無比的熱愛它們。

《昆蟲記》是一部記載著各種昆蟲習性的書,是一片雄偉的鉅作,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昆蟲記的讀後感13

奶奶家有一個院子,裡面種滿了各種蔬菜和花草。據我觀察,這個小院子里居然有很多種小昆蟲,像蜘蛛,螞蟻,螳螂,螞蚱,蝴蝶,蟋蟀,偶爾會有一隻迷路的飛蟬落在院內的灌木上。

直到暑假中我讀到一本十分有趣的書《昆蟲記》,我才發現身邊的小昆蟲們竟然是這樣有趣,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有豐富的感情。漸漸地我對《昆蟲記》入了迷,也和院子裡的小昆蟲們成了夥伴,有空的時間我會靜靜地觀察它們的舉動。

《昆蟲記》是法布林先生寫的,他有著對大自然和小昆蟲們無比的熱愛,用自己的一生來研究觀察小昆蟲的的習性,生活,勞動,婚戀,生育以及死亡。為了更好地觀察小昆蟲們,法布林先生建造了一個叫做荒石園的地方。他克服了常人難以理解的困難,犧牲了休息時間,多年以後終於寫成了《昆蟲記》。

法布林先生的語言十分生動,通過他的.講述你會了解到:蟬是如何脫殼的;蜘蛛是如何精心編制自己的網;螞蟻如何吃蚜蟲的分泌物;蟋蟀如何管理家務;螳螂如何捕蟬。不用多說,你會知道這些故事是如何吸引人的!

我彷彿穿越了時空,來到法布林時代的荒石園。看,法布林先生戴著厚厚的眼睛,蹲在亂石叢中專注地看著小蟲們如何唱歌。我屏住呼吸,不想打擾法布林先生的工作。

我被法布林先生的工作態度感動了。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仔細,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難,也要堅持。

昆蟲記的讀後感14

法布林的《昆蟲記》這本書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故事情節曲折奇異。在書中,我瞭解到昆蟲世界裡最傻最笨的是蟬,最無情的是螳螂,在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要小的蟲子,當蟬產下它的卵,這些小蟲子就把蟬卵作為食物,可是蟬看見了蟲子就在腳邊上,卻沒有一點兒危機感,假如蟬一腳把蟲子踩死了,那樣蟬卵也不會被蟲子吃掉。

螳螂是個“壞傢伙”,為了產卵,它會吞了自己親人,更可惡的是,它在一個地方產下卵後就走掉,也不會去關心自己的兒女生活健康。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與人類截然不同的。打我記事起,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我,我家還有一個疼愛我的姐姐。不僅如此,人間總有真情在,就算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我們也經常得到別人的幫助,或者去幫助他人。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則暖心的新聞:幾天前的一箇中午,一位老伯推著一輛四輪手推車,推車上坐著一個老阿姨。天突降大雨,老伯疾步走過,一個正準備去吃午飯的七中學生看見了急忙走向那對老人,用遮雨的布蓋著老阿婆,把自己的雨傘給老伯遮雨,而自己的背後卻溼透了。他把倆位老人送到一處可擋雨的`地方,讓老伯在此等候雨小點再離開,可是他沒走幾步就看見老伯準備要冒雨離開,他怕老伯淋雨受寒,就讓他在這裡等著,自己去附近買啦把新雨傘,把這把新買的雨傘遞給了老伯,看著老伯撐著傘走了,他才安心回去和同學吃飯。

正是因為人人都有愛,我們的生活裡才有親情、友情……我多麼希望昆蟲的世界裡也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家,一份暖心的愛。我還是希望螳螂一家能夠團團圓圓地生活在一起。

昆蟲記的讀後感15

縷縷陽光從窗縫中透進來,我心情略微激動地翻開了《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的字裡行間都飽含著作者若干年的心血。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也流露出作者對蟲子的喜愛與觀察蟲子的`其樂融融。

在《昆蟲記》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勤勞而又百折不撓的蜣螂,經受四年黑暗的苦工,終於迎來五個星期日光中的享樂的蟬,辛勤勞作卻不求回報的赤條蜂。在昆蟲的世界中暢遊,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悟生命的真諦。《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合上這本書,我彷彿明白了許多,是啊,這個世界上不正需要善於發現,用於探索的人麼?這樣一本書,在當時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發揮了多麼重大的作用啊,正是通過這本書,才使人們重新瞭解了這些生活在他們身邊,無處不在的小生靈——昆蟲。《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而且無論什麼事都要懷有一顆嚴謹認真的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