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誦讀讀後感 12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3W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誦讀讀後感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誦讀讀後感 12篇

國學誦讀讀後感 1

上國小後,我一直非常喜歡《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它每學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讀完後我總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淺,現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來分享吧!

《國學經典誦讀》裡記載的都是我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許多精美華章,內容很豐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詩詞以及《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經典,又有《論語》、《孟子》、《大學》等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每個單元后面的《千字文》,儘管每期書上選登的都只有短短几個字,卻字字是經典,內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級上冊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僅有“尺璧非寶,寸陰是競”八個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寶貝,即使是片刻時光也要努力爭取利用”。但通過這簡單的八個字它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終生適用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有價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但只有時間是永遠也買不來的,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所以,必須好好珍惜時間。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時間的寶貴,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來做有意義的事情。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空閒時多讀各種像《國學經典誦讀》這樣有益的課外書,還要合理安排時間,把我的圍棋和乒乓球愛好堅持下去,爭取做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國學誦讀讀後感 2

誦讀經典能夠讓我們積累名言名句,還能教我們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因此,學校也要求我們誦讀經典,增長知識,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思想境界,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了這麼久的經典,我最喜歡的是孔子的弟子司馬牛及子夏之間的一段對話。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乎?”意思是說,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在於天意。君子只要認真謹慎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

如果你表現很謙虛,恭敬,非常有禮貌,大家肯定都會喜歡你,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一副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的樣子的話,那就沒人會理睬你,更沒人會喜歡你。記得有一次,我在數學考試會考了全班第一,我便在班級裡不停地炫耀,還對他們說:“看,我厲害吧!”結果所有的`同學都不理我了。我真是自討沒趣,只好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座位。我默默地想,以後不能驕傲自大了,要謙虛待人。

朋友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能在朋友有難之時坐視不管,甚至嘲笑別人。記得有一次,我在樓梯邊摔了一跤,腿上的皮破了,還流出了血。我的同學看見了,立刻走過來,把我扶了起來,又扶我進教室,再拿出乾淨的紙巾,小心地幫我擦拭傷口。我的內心不由地湧起一股暖流,傷痛彷彿也減輕了許多。

自從讀了經典後,我從中懂得了許多道理。只要我們誠心對待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只要我們經常幫助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學們,讓我們讀更多的經典吧,讓我們變得更充實,更聰明,更有用。

國學誦讀讀後感 3

關於國學的定義,除基本定義外,在具體的定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

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

現“國學”概念產生於十九世紀,當時“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百家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係,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或顯性或隱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教化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道家與法家、軍事領域的道家、兵家、醫學領域的道家、醫家、還有其它各領域的各家(名家、墨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

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國學誦讀讀後感 4

最近,徐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中華誦·國學經典》。老師說,這本書很有閱讀價值,特別是我們炎黃子孫都應當精讀的。書中主要收集編排了諸子百家、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燦爛篇章。它飛揚的文采綻放出中華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和標誌。老師的話深深的吸引了我,於是我讀了起來。

這本書上面都有注音我們沒有閱讀障礙,書中有一小部分古詩我們曾經學習過,讀起來很親切也更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雖然很多沒有讀過的古今賢文和古詩我們也能結合註釋和賞析較好的理解內容,更能讓我們在閱讀中體會什麼是“經典”。那真是一個蘊含著情感力量和感召力的字眼,這經典是我們民族的印記。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人不通古今,馬牛而禁裙,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詩的意思是:積蓄很多黃金不如多買些書留給後代使之明白事理。有田不去耕種,倉庫就會空虛,有書不去讀,子孫就會愚笨。倉庫空虛生活就沒有了保障。與博學之人暢談一次,受益勝過讀書。一個人如果不博古通今,就想馬牛穿上衣。茫茫人海之中,有誰能稱得上真正的男子漢呢?釀成美酒只花掉全部錢財是為了購買書筆。

同學們,你們看,這些經典詩句多麼深刻啊,讀了這首詩我們誰都明白,留給子孫的最好財富是書,告訴我們最簡單深刻的.道理是人要學習。這一句句經典話語讓我們感受著我們中華民族昨天的文明,想象著這我們的未來。我們是未來的主人,讓我們鑑往知來,傳承我們的中華文明!創造文明的新中華!

國學誦讀讀後感 5

實習路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總能夠發現學生那閃光的另一面。或許有些學生們不是學習最好的,但是在舞臺上他們卻是最閃耀的星,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作為一名年輕的實習老師,我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沉醉著、欣賞著,這一段段的國學經典,把我帶回了昔日學習過的經典中,深深地陶醉在文化薈萃之中。

任何的參與,我們總會收穫不同的`感受。通過幫助宣教處舉辦國經誦讀活動,作為會場背景音樂的控制人,我時刻的注意著每一名選手的動作和音調變化,時刻注視著每一個節目的銜接。

就是這樣的專注於每一個節目,我被這一段段國學經典所深深地吸引。《出師表》、《岳陽樓記》、《滿江紅》,一段段膾炙人口的名家名段,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了詩人、作者那一腔熱情。我回到了國中、高中時代那初學這些文章時的震撼。如今,看著這些學生們一個個神采飛揚的誦讀之中,伴隨著起伏變化的背景音樂,更加生動的將一段段精彩奉獻給在場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們。

這,就是我們五千年文化的精粹;這,就是我們泱泱大國的靈魂;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希望。看著學生們的聲嘶力竭的吶喊,我的心被震撼了,我為這些充滿朝氣的學生在一旁暗暗地加油、鼓勁。國學經典誦讀,我的記憶停留在文化的無限魅力之中!

國學誦讀讀後感 6

記得有位名人這樣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進行交流。我愛讀書,讀各式各樣的書,比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但給我感受最深地是爸爸最近給我買的新書《弟子規》。

那天,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那精緻的封面吸引住了。我愛不釋手地翻開看了起來。爸爸告訴我說:“這是中華傳統教育的一本經典好書,好好讀讀吧,你會有很大收穫的。要不咱們一塊兒學吧。”我們從總序的“弟子規,聖人訓”一直到“有餘力,則學文”,又從“父母呼,應勿緩”到“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

爸爸一邊和我朗讀,一邊給我講解。爸爸說,有些古代的思想現在可能已經不適合了,我們就把好的有用的記下來。“首孝悌,次謹信”教會我們從小要懂得孝敬父母,關愛同學,同時要做一個誠實守紀律、有愛心懂禮貌的好孩子。“居有常,業無變”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國小生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早睡早起,平時做事要有一定的.規矩,還要有恆心,堅持把每件事做好,這也是對爸爸媽媽和老師最好的回報。“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說我們讀書要心、眼、口 都要一起專心在書上,只有認真去領會,才能有所收穫,才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我和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堅持讀一段,直到能夠領會詩意,後來媽媽也被我們感染了,被“俘虜”了,加入了進來。我們仨時而齊聲朗誦,時而互相提問,在不知不覺中感受著讀書的快樂,在快樂中共同成長

我愛書,書也愛我,我們成了要好的夥伴。讀書,自有一分樂趣在其中,一分辛苦自有一分收穫。讓更多的小朋友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中來吧,誦讀經典,共同成長吧!

國學誦讀讀後感 7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名言,古詩詞,經典故事,我覺得這本書特別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因為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所以它不僅使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更能讓我們深刻的讀懂文章的內涵,這不正是我們所喜歡的愉快閱讀嗎?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自信不疑”這一單元,它用許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語故事,以及古詩來教育我們:人要樹立起自信心,失敗了不能氣餒,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讀了之後,我受啟發很大,我本身是一個膽小的'人,處處都愛面子,競選班幹部時,我很想當,但又怕落選,結果看到別人當選之後那開心的樣子,我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敗啊,從今以後,我一定要膽大起來,自己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因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嘗試,才能做得更好!

閱讀時,我還積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語,如“天生我材必有用”,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胸有成竹”、“果於自信”、“捨我其誰”、“集思廣益”等,這些對我們拓寬知識,,提高寫作都有很大幫助,同學們以後可要多多積累喲!

茫茫書海,好書難求,願《國學經典誦讀》這樣的好書多起來,也願讀這樣好書的讀者多起來,拓寬知識,豐富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寫作,好處多多,同學們,快快行動吧!

國學誦讀讀後感 8

寒假裡,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節目。參加節目的選手非常厲害,積累了很多經典古詩詞,讓我敬佩不已。

有一期節目是背誦帶“日”的古詩,主持人剛說出題目,我就想到了“日照香爐生紫煙”,禁不住沾沾自喜。正在我挖空心思想其他帶“日”的古詩時,選手們已經說出了“千里江陵一日還”“日出江花紅勝火”“白日依山盡”“遲日江山麗”“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很多我背過但一時想不起來的詩句,還背出了很多我連聽都沒聽過的詩句。媽媽也忍不住讚歎:“了不起,很多詩句我都沒聽過。”

對比選手,我自慚形穢。本以為,我把學校編的《國學經典誦讀》全部會背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沒想到,這些選手背誦了那麼多課外的經典古詩詞。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聽老師說,國學經典包括經、史、子、集等很多名家名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這些經典不僅記錄了歷史典故,描寫了自然風景,還告訴我們很多道理。比如“溫故而知新”是告訴我們學習方法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告訴我們為他人著想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教育我們珍惜時間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教育我們多做善事的。你看,國學經典裡的話多麼有道理啊!

看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節目後,我大受鼓舞,主動背誦了《賣炭翁》《雨霖鈴》《狼》《望海潮》等古典詩文,讓我們都來做國學小名士吧!

國學誦讀讀後感 9

最近在班級內掀起了閱讀《國學經典》的高潮,學生們讀得津津樂道,我也是樂此不疲。,每每端起這本書,就會開啟我一天的好心情。開啟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醒目的大字。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歷史上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這樣,我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這裡有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裡有五經:《詩》、《書》、《禮》、《易》、《春秋》;這裡有《國語》、《左傳》、《資治通鑑》;這裡有“莊子”、“老子”、“韓非子”;更有《楚辭》、《李太白集》;還有《三字經》、《千字文》、《朱子家訓》。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本國學誦讀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繼承、發展,最終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國學經典》中給我感觸最大的是《論語》。但是我認為《論語》中的.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一個純概念化的名詞,所說的君子是一個理想中的完人,是我們推崇的道德規範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樣,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努力摒棄的糟粕。

隨後,我又讀了于丹教授的精闢講解,她的講解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捨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以後一定要再細細品味幾遍,相信一遍會有一遍的收穫!

國學誦讀讀後感 10

讀詩詞能淨化人的心靈,記古文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因此我們也要求我們讀記《國學經典誦讀》,不但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嗎?

讀了這麼長時間的《國學經典誦讀》,我最喜歡的一句《論語》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禮貌,那麼,不論誰都是自己的兄弟。你為什麼要煩惱自己沒有兄弟呢?”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表現的十分謙卑恭敬有禮貌,大家一定都會接納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擺出一副驕傲自大,對別人不屑一顧的樣子,肯定沒有人會理睬自己,更別說是接納,甚至會討厭自己。

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熱諷。這樣的人誰會接納你?誰會欣賞你?反而對人寬厚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看了《國學經典誦讀》,我從中學會了許多: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你尊重別人一分,別人就會還敬你十分,只要你寬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實意就會得到別人的重用,勤勞機敏就會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更多的《國學誦讀經典》,看更深奧的古文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盈。

既然看《國學經典誦讀》有這麼多好處,我們為什麼不多看幾遍,多學點知識,你們說對嗎?

國學誦讀讀後感 11

學齡前,我和其他小朋友們就一起誦讀過《弟子規》很長一段時間,那時候的我是“多了記性,少了悟性”:我雖然把它全背完,但是卻並不知其義。媽媽告訴我這是中國傳統的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的,《弟子規》就是這樣一個載體。

上了國小,我又開始重讀《弟子規》,我漸漸感悟了它的涵義,真是受益匪淺。媽媽說現在的我是“多了悟性,少了記性”:從書中讓我知道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們傳承的不僅僅是文化,傳統美德也需要我們傳承。

《弟子規》不僅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還是我人生的啟蒙老師。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鞭策自己的行為準則有了尺度、增進了自己為人處世能力。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它還教了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使我成為有用之才。

讀《弟子規》的同時,我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還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品位,這才會贏得別人的賞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誦讀《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呢?

國學誦讀讀後感 12

“讀書不覺已早春,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為中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時間也就成了我們學習的強有力的保障。我們青春正茂、朝氣蓬勃,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要造成“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放會讀書遲”的遺憾。

節 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應從小事做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總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勝利的法寶。經過歷史的積澱,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