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世間》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人世間》讀後感

《人世間》讀後感1

3月31日,我有幸參加了“南昌市政公用集團第四屆藝術節開幕式暨著名作家樑曉聲文學講座”,講座的主角是我個人十分喜愛的樑曉聲老師。

70歲的樑老在舞臺上精神矍鑠,十分健談,慷慨地與我們分享了他的人生經驗。作為一名典型的知青作家,他的那段四十多年前的知青歲月帶給我們的震撼,時至今日依然使人感動。

樑老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段發言,是關於他知青生活,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基層工作時候經歷:忠厚、善良是為人的第一準則,忠厚善良的人總會得到好的回報,面對突如其來的機會,也只有有所準備的.人才能好好地把握這樣的機會。一字一句雖然十分簡樸,聽起來又感覺十分熟悉,十分受用。仔細回味,似乎自己的父輩也曾對我有過如此教導,那個年代的人們似乎有著一種特殊的共鳴,用一個普通讀者的話來說那就是“百姓生活之群像,現實主義之真諦”。

樑曉聲一直被當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過他的作品人們看到了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們的追求及幻滅,他們的執著與無奈,他們的默默無聞所孕育的憤怒和反抗。他的一切素材源自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樑老用他最質樸而又最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講述著當代人的生活,展示著新中國的鉅變。這一切成就都與樑老豐富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

《人世間》是一部關於苦難、奮鬥、擔當、正直和友誼的小說,他們有的通過讀書奮鬥改變命運成為社會精英,更多的則像父輩那樣努力打拼辛勞謀生。人物的性格命運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強、勤勞堅忍、尚禮樂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卻永遠閃耀,夢想的力量蕩氣迴腸。這是一部關於苦難、奮鬥、擔當、正直和溫情的小說,平民視角,悲憫情懷,激烈的戲劇衝突,縱橫交錯的複式結構,通過一個個可親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國社會的發展程序,都讓小說具有某種“史詩”品格。

樑老從自己的故鄉出發、從底層出發、從自我出發,一步一步地走向其他階層和人群,描寫出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狀態,勾勒出了人與人的恩怨情仇,講述出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展現出了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花盡半生血汗為我們重現了出了一幅鮮活的百姓群像圖。

《人世間》這本小說,可以看到上山下鄉、知青返城、恢復大學聯考、下海經商等重要社會現象,這些真實出現的歷史現象也左右著小說人物的命運,在其中我感受到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家族的延續和破落、百姓的酸甜和苦辣。還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狀態,底層的不易、奮鬥的艱辛、改變的命運,以及樑老對人世間的博大情懷。

樑老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啟發呢?人世間的點點滴滴與我們都息息相關,這一份情懷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去擁有的,現在就拿起你的筆來,你的《人世間》由你自己創造。

《人世間》讀後感2

“於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用這句話形容樑曉聲的《在人間》在合適不過。

在《人世間》全書分為三冊,以北方某個省會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為中心,圍繞著社會變遷描繪出從20世紀70年代到至今的平民百姓生活史。樑曉聲說:“把留城知青曾經經歷的那些艱難呈現出來,讓他們看受到了文化的關注。寫了那代人的親情、友情、愛情、精神的成長。這些美好的人性是不受年代的制約的。”他用樸實真摯的筆觸刻畫有血有肉的人人事事,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他筆下的人物真實且真誠,正直善良。即便在最艱苦的生活壞境下,也對生活充滿熱忱,努力前行;即使身陷困境,也不忘幫助他人,用熱心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樑曉聲老師的這本《人世間》通過一個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歷程折射出中國五十年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現實生活,讓沒有親身感受那個知青年代的我,通過這本歲月的教科書穿越至那個淳樸熱情的時代,用溫柔卻有力的文字,用引人向善的力量,向我們傳遞著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時代怎樣變遷都要有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無論人物多麼普通,多麼平凡,都有把樸素日子譜寫成歌的偉大。

在看完這本《人世間》,不僅為在工作生活中時常感到迷茫的我提供一絲光亮,更讓我學會與自己和解。回想起小時候做過的一些選擇,難免覺得有些幼稚和可笑:長大了我是當舞臺上耀眼的明星還是當為國家科研做貢獻的科學家,我是考文科強的北大還是考理科強的清華。這樣的設想,是年幼時不甘平凡的無限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卻發現,成長就是在不斷的接受並且認可自己的平凡的同時,仍然堅持到底,心懷期待,遙望未來。這樣坦然地接受平凡,才是這輩子最不平凡的事。

時代飛速發展,我們總在追求與眾不同,追求遙不可及,卻忘了身邊雖然無名,但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在千千萬萬個日子中平凡而敬業的'工作,一顆不停歇,一刻不懈怠,才成就了廣袤大地的每一寸經絡。

平凡的普通人民是歷史的浮塵,同時也是歷史的締造者。每天各司其職的工作,看似普通,卻也在用敬業書寫著未來的新篇章。身邊的同事,大多都是平凡崗位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卻散發著耀眼的光芒。他們也許是砂場的發貨員,每天按部就班的發貨,列印磅單,卻從不抱怨;他們也許是會計,每天與枯燥的數字打交道,卻從不知疲倦。時間悄然定格了我們平凡卻生動的奮鬥史,精彩紛呈,氣勢磅礴。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身懷絕技,有的人天賦異稟,但大多數人平凡卻普通。人群中平凡的人們,也是奮鬥著的追夢人,我們都將成為彼此人生這條同行路上長長短短的某段陪伴,遵從內心的迴音,選擇所愛,堅持自己,自我實現帶來平凡卻真實的幸福感。

在《人世間》,我從字裡行間描繪的芸芸眾生感受酸甜苦辣,學會從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身上體悟人生哲理,從一個個平凡的人物身上感受平凡不平庸的生活態度。正視人生,頌揚平凡人生的閃光,以獨立、堅強、無畏的態度努力追夢,創造更好的下一刻,擁抱平凡的生活,亦是偉大。

《人世間》讀後感3

我的眼裡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用這句話來表達我對此書的感觸再適合不過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於60年代到80年代中國的歷史發展,都是存在盲點,不瞭解父母那一代人們的經歷,本書講述了在那特殊年代的友情、愛情和事業,藉此機會能讓我更加體會到父輩的崢嶸歲月。

家鄉的變化,人性的真善美,城市的百姓生活,歷史程序下的選擇,本書分上,中,下三卷,共計115萬餘字,通過作者熟悉的城市,故事從A城城鄉結合部“光字片”小土屋群落的底層民眾,在邊遠地區支援“大三線建設”的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周志剛及周家三代人的奮鬥過程中拉開了序幕。

01、崢嶸歲月須拼搏,年華瀟灑莫蹉跎

人的一生是不斷成長和成熟的過程,不同的年齡段需要面對不同的課題,《人世間》三部曲中分別應對了不同歷史時期,80年代中期東北國企改革,21世紀城市“貧民區”改造,這個時期下人們同樣有著奮鬥、擔當和理想,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或像父輩一樣打拼謀生,做事剛正不阿。周家兄妹則通過這個年代不斷的拼搏,施展自己的才華,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不隨波逐流。

02、60後的芳華,90後的承接

《人世間》這本書在中國歷史處於大變遷的50年中,從保守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歷史程序交織到每個人的命運,那段歲月就彷彿印在眼前,而現在也是中國經濟轉型之年,如果要選擇一個最重要的年代那就是1978年,改革開放改變了一代人、一個時代,父輩們譜寫了人生最美的芳華。文中曲老太太和金老太太,為了革命事業奉獻了寶貴的青春年華,受到了委屈,也僅是一句會好起來。而今識盡愁滋味,方知天下父母曾在革命道路上辛勤的付出。樑老曾說過,這本書希望年輕人多讀,瞭解當時那個特殊年代,瞭解父輩理想至上的'原因,只有父輩們的不懈拼搏,才有現在後輩們的美好生活,而今我們隨著年齡和認知的增長,也必須要承接歷史使命,從我做起,認真對待工作,無論哪個崗位,認真都是前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03、真善美,活在人世間

《人世間》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就是周秉昆,秉昆的善在家人眼裡或許是庸俗,但在工友們眼中的是個大哥。他的真誠忠義,工人骨子裡的剛正不阿,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像極了我的父輩們,他們為朋友願意付出一切,為鄰里朋友時刻操心,活在人世間,就該相互給予溫暖。如同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總能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展現出真誠和善良的品質。

你我皆凡人,世間終日忙,半刻難清閒。人只要抱定積極進取的精神,堅持永不言敗的信念,才能持續的奮鬥下去。看完這本書我對秉昆這個人物感到由衷的敬佩,敬佩他無論是面對何種困難還是家人的不理解從沒有埋怨過,工作的不順他沒有抱怨,仍堅持理想依然為之奮鬥。曾經的我是迷茫過,而現在的我敢於接受挑戰,不會畏懼任何困難,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人生不是一片坦途,我們會有收穫,也會經歷挫折和苦難,大家相互激勵,不忘初心方得終始,每一個人活在世上,必定要經歷風雨。趟過歲月冷暖,感知生命厚重,苦過,甜過,愛過,恨過,哭過,笑過,才是《人世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