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7.08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1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我愛稱之為“小市民的喜怒哀樂”。因為她太真實單純,也太懂長大後的小心翼翼又自在獨行。

從前,車走的很慢,水流的很緩,心動的.很快,沒有人記得市井還是高階。只當是日子一天一天的在指尖過去,默默安撫自己那顆受傷的心。

現在,人腳步很急,說話很果敢,就像資訊已經在你眼前飛速運轉,沒有人記得優秀還是出彩。只當是日子一天天甜苦回甘,直面坦誠自己那顆平常心。

翻山越嶺了那麼多人的人生,平淡還是波瀾,仍舊說不清道不明白。你喜歡在經歷信賴後才知真實傷害,還是從開始便自知事無優勝劣汰?

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她們不停地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入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很喜歡的一段話。

每當你妄想窗外世界,是不是也會在一瞬間突然想下車駐足。“世界那麼美”類似的話聽倦了會不會也想聽,“其實你只是想漂泊無依,有一個人能學會擔心你。”

自己與自己之間,“哪裡還辨得甚麼真共假”。當我們陷入無止境的自我安慰中,也就不計較得與失了吧大概。也而非是害怕擁有或者失去,也不是非得執著於他有我也得有的死迴圈,不前進不後退,不是有所畏懼。而是歸於我不愛原地踏步,我也沒有執念於得失的目的,因為前一步後一步我都找不到一個舒適的落腳點,可能才會看起來步履蹣跚。

那人之鮮活到底是忙碌熱鬧,還是一茶一酒安閒平靜。我們常說每個人活法不同,三觀不同,生而為人,不過就為了相識相遇相知。與自己相識,與他人相遇,與生活相知。不抱怨,不自哀,不強求於人,不遮蔽於自己,如此甚好。

其實放下對一切事物的執念,日子就從不會忘記你,你也就不再丟棄了光陰。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2

“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36歲的郝迴歸對自己有三個不滿意的回答,他回到了青春時代,遇見了那個17歲的自己,那時候的他還叫劉大志,那時候的他從沒想過他會變成如今的樣子,那時候的他以為自己沒有未來,那時候的他也以為自己不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後來,他改變了17歲的劉大志,也改變了後來36歲的自己。

406頁的`《我在未來等你》,附加上的一封“密信”,一年的修改,半年的劇情描寫,最後是一瞬的告白。歌頌青春,沒錯,那個完成了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散文的,快四十的大叔還在用他的人生經歷向我們歌頌青春。而我,正在青春期裡的小小少年還真的被他戳中了淚點。看完書後我常常想,這本書表達的是那個快奔四的老男人對自己生活的不滿,他穿越回去改變了什麼嗎,他只是改變了自己。而我又如此著迷於這本書了,或許正是書裡的那句話吧:“要讓現在的自己對未來負責”。

或許吧,我們可以不滿足於現在,可以不開心,可以任意的放縱,任意的揮霍,可以對現在的自己不負責。可是,未來,我們是不是也想找一個對自己提問的日記本,寫上自己的不滿,回到十七八歲的年代。我們變成了十七八歲自己的老師、長輩,我們決定要改變他,原來並不是我們要改變青春時無知,只是,我們變成了自己原來最不喜歡的樣子!

“擁有一個人,可以用一輩子去陪伴,也可以記住他一輩子。但最好的方式,就是變成他”。36歲的他覺得17歲的他那麼糟糕,變想方設法的去改變17歲的他,可漸漸的,36歲的他開始一點一點的醒悟,並不是年輕的他有多糟糕,而是長大了的他太過麻木。我們是不是常常抱怨?我們是不是害怕醒來?我們是不是有莫名的失落?但我們還是我們,自己還是自己。

“我問未來的自己,我想我自己,寫了很多問題,會在哪裡,我知道了我的目的地。未來你會在哪裡,我會用盡全力狂奔到那裡,我會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3

我不知道如今才十六歲的我,看這本書是不是為時尚早,還未曾經歷花樣的高中年華,不曾度過那個十七歲,不過現在也有別樣的體會吧。

大學教授,在所有人眼裡都是一份美差事,卻讓在這崗位上八年的郝迴歸充滿失望,對於明天他看不到希望,可沒有人理解他。人最可悲的莫過於沒有人理解,認同自己的想法。郝迴歸懷念那時的十七歲。

一切如他所願,來了一場時空之旅,他回到了十七歲成了當初自己的班主任。回到十七歲少年時代的郝迴歸,細膩、溫柔,因為早已知曉每個朋友的未來,愈加小心翼翼地參與著他們的人生。他竭盡全力,為了不讓自己曾經的遺憾再一次上演。他知道每一個學生的心事,知道他們所憂慮的,擔心的,畏懼的。和學生打遊戲PK為了戒掉學生的網癮;和學生一起調查學校食堂的安全;在自習課上帶學生看NBA;和學生一起瘋,一起鬧。有這樣的老師,何其幸運。

劉大志、陳小武、陳桐、微笑、叮噹這五個小夥伴在各自酸甜苦辣裡成長,閃閃發光。郝鐵梅給劉大志買了假名牌運動服,劉大志、陳小武、陳桐三個好兄弟靠“計謀”拿下了運動會男子長跑第一,五人組一起溜冰、晚上在天台看流星雨,微笑叮噹做校園電臺廣播,蒐集海報照片追星……

我站在高中的`開頭,拉著青春的尾巴,憧憬著未來。他們說高中時代是最美好的回憶,沒有國小的幼稚,國中的懵懂,大學的社會。我很期待,在這三年裡能夠像劉大志一樣,有一兩個能為你扛下處分,一直支援你的朋友,有一個自己所喜歡的人兒。年少的我們或許沒有那一絲成熟穩重,但卻有著成年後我們不再會擁有的勇敢和志氣。

現在的我們很好。和九十年代的青春相比,我們有配置齊全的硬體,優秀全面的老師,豐衣足食的生活;沒有那些學校的霸凌,不公正的社會,隨時會破碎的家庭。我們擁有了這麼多,好像也失去了什麼,沒有了那股為了一個人可以不顧一切的勇氣。為了一隻狗去拿油漆塗別人的車,為了一個女孩每天起早貪黑打工攢錢,為了一份榮耀跑完五千米。羨慕他們擁有那樣的年少輕狂。

三十六歲的郝迴歸那麼羨慕曾經的十七歲,哪怕十七歲並不完美,可那是他的青春。我的十七歲還未來到,帶著期待默道:十七歲,你好,未來,你好。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4

知道未來,每一天都是等待,不知道未來,每一天都是期待。

最近看了《我在未來等你》這本書,講述的便是這樣一個故事:37歲的郝迴歸因不滿意自己的現狀,與朋友們都變得陌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穿越回了自己17歲那年,遇到了17歲的自己。那時的他,還叫做劉大志。兩人相遇,郝迴歸竟然是他們班的班主任之後,郝迴歸便會側面提醒劉大志等人,也會給他們鼓勵。最後,雖然沒有改變事情的結果,卻改變了這些事情發生的初衷。幾人的感情慢慢升溫,變得更加要好,同時也一起經歷風雨......

讀完這本書,你會覺得屬於你的青春,你的顏色和貼滿偶像海報的牆壁,瘋狂,肆無忌憚,策馬奔騰。偶爾你會淚眼婆娑,感慨時間流逝飛快。關於青春,我們用無數的形容詞來形容它:無知,迷茫,破天荒,瘋狂。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純粹,有的瘋狂,但每個人的青春又都是一樣的,投入去愛,投入去拼,投入去憂鬱,投入去證明自己。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人生這本大書是如此奇妙,一旦當你去認真地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結果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那麼老天爺一定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結果。或許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努力的原因吧。

未來,似乎是很奇妙的樣子,每個人的青春都屬於自己,美好甜蜜,刻骨銘心,我們明明知道已經回不去了,卻還是忍不住回頭去看。人生一世,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而在這一生中,我們做過很多事,也做出了很多選擇,不管你的初衷是什麼,最後為它負責的'一定是你,可能還會連累他人。世界沒有時光機,明天是條筆直的路,一直通往未來,倘若能回到過去,見到曾經的自己,你會回去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本書可以說完美地詮釋了人們普遍擁有的一個心理:後悔。在某一件事發生,併產生不好的結果時,一個想法就會悄然而生:如果當時……就好了。但與書中不同的是,我們沒有改變事實的權利,只能自己抱怨、後悔。在現實中,一個決定就會影響一生。

過去成就了現在這個好壞集於一身的我。假設,如果最終也不會發生,還得迴歸現實,科幻的世界裡,充滿奇思幻想,是讓你抽離過去,然後體驗,感悟,更好的接受當下,迎接未來。做好現在的自己,是對過去種種遺憾的補償。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5

個人感覺這是一本不錯的書。首先,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自己高中生活的影子,回憶起美好的過往讓我很開心,也有一點點的小感慨。看著大志他們的生活細節,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距離感,在我看來1998年有那麼好的生活簡直不可思議(每天省下一個雞蛋和牛奶喂木桶)。

我在08年都沒有這麼好的生活條件。但似乎這種生活又讓我很熟悉的感覺到自己14年的高中生活,其中的很多場景從自己的高中生活比較來看感覺很熟悉。從生活條件上相當富裕的設定,讓我現在看來也不太陌生,太陌生的東西可能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其次,從行文上來看。文字很淺顯易懂,沒有多少深奧的引申義(可能也是我的境界不夠沒有理解到),其中也有很多雞湯(也可能不算是雞湯,畢竟自己感悟後的闡述不能算是搬運而成的雞湯)。

其中很多青春的對話都讓人感覺自己的青春歷歷在目,滿懷的溫馨。我是不是老了?總是在感懷自己的青春?也可能這是自己在步入社會前的焦慮和沒有頭緒的後果。

回憶往昔讓我滿懷美好,平靜。如同坐在一大大大片的麥地裡,麥苗綠油油的剛剛漫過自己的.腳環,清涼的夏風吹著燥熱的肉體,頭頂那一盤皎白的月,灑下無邊的涼涼,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做,唯有平靜。

最後,說一下人物吧。無論你的生活場景如何的改變,你身邊的人物型別基本沒有變化(感覺在像說心理學的同質性知識)。

大志是一個風風火火,決定了事就去做,不後悔,喜歡奉獻的一個人。我喜歡他的選擇後就努力付出的性格,對他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性格也是喜歡又討厭。讀後感·可能我們是一路人。微笑和陳桐是一路人,都是那麼的冷靜、有邏輯、早早的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似乎處處比別人強,完美的別人家孩子啊。

叮噹雖然在高中見一個喜歡一個,看似朝三暮四,但當她真的認準後確實用情及深的人,從她對小武的愛情長跑可見一斑(薄情之人往往也是深情之人)。

小武是一個吊兒郎當的人,看似處處無所謂,其實是自卑讓內心的在意無處訴說,他和大志能在一起也是彼此的幸福啊!(文中有一處寫到大志在做體操時踢了小武三年的屁股)。感謝彼此的相遇。

誰在未來等我呢?我要等的人又在何方呢?

我在未來等你讀後感6

最迷茫的日子,誰在你的身邊?你現在身處何方?10年後你嚮往的生活是什麼?你想成為誰?你想對你身邊最好的朋友說什麼?這些問題是否在你的日記中出現過?現在的你和10年後的你是否能給出同樣的答案?

在這個故事裡,36歲的自己以班主任老師的身份回到17歲的自己的身旁,重溫自己17歲的青蔥歲月,36歲諸多不順的他將怎樣去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軌跡?

當36歲的自己遇見17歲的'自己,17歲的自己會相信36歲的自己的話嗎?如果17歲的自己殺了自己,36歲的自己會憑空消失嗎?如果這件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像周校工一樣告訴年輕的自己未來發生的事情,而年輕的自己依然無法改變人生既定的軌跡而瀕臨精神崩潰?還是會像郝那樣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年輕的自己,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

讀這本書,書裡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次對話,是郝與劉大志的對話,亦是讀者與過去的自己的對話,每一種心境似乎都有自己的影子。

敞開心扉,向周圍的人訴說自己的心聲,將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當劉大志與離異的父母談話時,才發現他們仍是彼此的依靠;當叮噹與自己想象中的筆友見面時,才發現陳小武雖與想象中的"他"完全不符,卻是可以與自己共度一生的那一個人;當別人眼中的壞學生與別人眼中的好學生成為朋友時,才發現他們彼此羨慕著對方……人生中有許多的錯過,不是情深緣淺,而是沒有訴說情深故而緣淺。

現在的自己覺得過去的自己虛度光陰,從而造就了現在的自己懦弱無能、諸事不順,可當再次回顧過去的自己時,才會發現:不是過去太糟糕,而是現在的自己太麻木。埋怨過去不過是為自己逃避現實找一個藉口,讓自己生活在自己編織的世界,沒有流言蜚語,亦沒有驚心動魄,麻木的活著,嘴裡說著自己有目標、有信仰,其實什麼也沒有,那不過是安慰自己罷了。

要改變人生,並不是從哪一刻去改變,而是從此刻去改變。現在的自己想回到過去,那麼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想要回到過去改變什麼,那麼就改變現在的自己,我在未來等你,在每一個路口擁抱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