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先進事蹟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4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先進事蹟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先進事蹟有感

觀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先進事蹟有感 篇1

榮獲“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和“最美奮鬥者”稱號的樊錦詩先生在一次發言時稱:“我這輩子‘守一不移’,用畢生的精力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保護莫高窟。”人們從她的匠心精神中領略到了“擇一業,終一生”的執著風骨。

“守一”是古老的法門,這個法門比佛教還要早,因為人要修煉,一定得有一個調整身心的根本方法。所謂“守一不移”,是指確立一個固定不變的目標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注,就能在某個問題、某一領域、某種技術上有所成就,道家稱之為“抱一”。《道德經》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守一不移是人類文明史為心性修養積累下的最寶貴的思想財富。

禪宗第二十八祖達摩,在少林寺的一個石洞裡“面壁而坐,終日默然”達九年之久,當他離開石洞的時候,他坐禪面對的那塊石頭上竟留下一個達摩面壁的形象,衣紋褶皺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畫像。後來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將這個天然石洞稱為“達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遺蹟猶存。

這使我想起了歷史學家范文瀾的座右銘“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無論是為僧師表還是歷史研究,都需要守一不移的執念,以護佑“明心見性”的真誠,確保史書編纂的質量。這就意味著要用時間來打磨信念,用信念來消融時間。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心浮氣躁,渴望一舉成名、一夜暴富;有的人“這山望著那山高”,見異思遷,習慣“急轉彎”、擅長“換頻道”。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更是讓人沉溺於碎片化的資訊海洋中。如何排除雜念,在資訊過載中找回專注?美國的`一些教授嘗試在課堂上放慢進度,稍作停留,讓學生們或閉上眼睛、放空大腦,或盯著一件作品個把鐘頭……結果,一向高速運轉的大腦靜下來後,竟激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尤其是智商高的人,因為興趣廣泛,他們的思維重點經常飄移;知識的碎片化與智力本身並無關聯,但智力向多方面擴散時,就會像光線那樣,鐳射高度聚焦可以穿透鋼板,手電筒光線發散只能照射十幾米遠。

“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掣來”,要讓“心猿罷跳,意馬休馳”,一定得“急手還掣來”,不能含糊。急手,就是說在這個時候要有定力,如同螞蟥吸血、老鱉咬筷子一樣,死死不放。古人將對內心的管理比喻為牧牛--農田間的路很窄,放牛的小孩要目不轉睛地盯著牛,牽著繩子,讓牛隻吃田埂上的草,不偷吃莊稼。偷吃莊稼即打妄想,牛好比我們的心,繩子乃用功的方法,看牛的小孩就是正念,要時刻控制住心中的妄想。

回望歷史,古人都是用一輩子弄懂一經一論,然後以千經萬論來印證所學的這一經一論,再把一切都歸到這一經一論裡,如此就是“一法通萬法通,萬法同一法”。修行如此,做學問也是這樣。一個人時間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想把這世間的所有學問都掌握既不現實也沒必要,所以人還是要約束自己,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上來,能把一門學問做得精到就不容易。只要守一不移,恆心、毅力如滴水穿石,即使有再大的困難與阻礙也能突破。這是前行的法寶,也是成功的要訣。

曾國藩識人用人認定一個“恆”字,他不在乎一個人有多聰明、有多大能力,而是著力考察其能否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力求持之以恆、有始有終。這世上懷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也十分普遍,可見智力並不能決定最終的成功,只有那些不計名利得失,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堅忍不拔而又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誠如蘇軾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跬步不輟,終至千里;敦行不怠,終成大觀。一個人的成功史,往往是一部守一不移的生命史。篤定“一”、堅守“一”、精於“一”,方能“功不唐捐”。懷素數年如一日勤學苦習,練就了一手“草書天下稱獨步”、“筆鋒殺盡中山兔”的書法;藝壇宗師齊白石衰年追求畫法出新,閉門謝客十載,終使畫技有了“龍吟虎嘯,經天緯地”之妙;“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一生專心研究原子能,成為核武器領域公認的“眾帥之帥”;“諾貝爾醫學獎”、“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屠呦呦在幾間平房裡用土法提煉青蒿素,歷經一百九十次實驗失敗後,才品嚐到了成功的果實……無數報國赤子為了關乎國家和民族命運的“一件事”皓首窮經,披肝瀝膽,這源於他們心中“窮盡一生,從吾所好”的執念。

“人若願意的話,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長,而貞靜自守”--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這句話,或可作為守一不移者的最好註腳。一個人倘若能夠篤定一生的志趣,那麼他就會擁有攀登高峰時的一根柺杖、浪裡行船時的一張風帆,人生一定會充實順暢,碩果累累。

觀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先進事蹟有感 篇2

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1938年出生於戰火紛飛的北平,成長於上海。1963年,樊錦詩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北大考古專業。從此,就紮根黃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當同齡人在談婚論嫁的時候,樊錦詩和戀人彭金章,卻不得不面對兩地分離的苦楚。

1986年,樊錦詩和愛人彭金章,終於在風沙漫天的敦煌團聚,這距離他們畢業時的約定,整整遲到了23年。那時的彭金章,已是武漢大學歷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別時,老彭幽默地說,還是敦煌勝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援妻子,彭金章沒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裡都清楚,讓一個年近半百的人,重頭開始,要做出怎樣的犧牲。

在樊錦詩的努力下,經過20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設,使襲擊千年的黃沙,遠遠地停在摩根山後面。 但防砂只是緩解了壁畫病害的影響,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 當時,摩根壁畫和彩色中,已經出現了一半以上的空鼓、變色、脫落等病害,樊錦詩也日趨中心。

為保護石窟,樊錦詩就在全國旅遊景點中率先實行限流,沒想到,這個先例卻導致遊客怨聲載道。很多人說樊錦詩太傻,有錢不賺。然而,外界的爭議,並沒有擾亂樊錦詩的步伐。她在進一步思考,如何用更現代化的方式,向遊客展示敦煌?一個偶然的機會,樊錦詩接觸到了電腦,這為她打開了一扇新窗。

與此同時,範錦詩決定通過戀人彭金章的建議拍攝全面介紹敦煌的海報。 工夫無心人,十年的探索與堅持,樊錦詩自創摩根數字展示中心,發表了010-3010和立體球幕010-3010兩部電影。 從那以後,模擬電影與實地參觀相結合的觀光方式,不僅可以減少遊客的參觀時間,還可以增加洞穴的裝載量,一舉兩得。

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四) 樊錦詩,一位紮根戈壁大漠深處敦煌莫高窟半個多世紀的文博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敦煌,奉獻給了我國文化、文物保護事業,被人們親切尊稱為“敦煌女兒”。

上世紀60年代初,樊錦詩在北京大學考古系學習,曾在敦煌實習,面對那裡艱苦的生活條件,也曾經讓她動搖過,“我不想再回來了”,但是,畢業後她還是選擇了敦煌莫高窟,是命運的安排,還是與敦煌難捨難離的情緣?

當生活與工作面臨抉擇時,她也曾猶豫,也曾彷徨。剛結婚,她和丈夫就面臨兩地分居,一個在武漢,一個在大西北,北京大學的`老師答應她,3年後就把她調到武漢大學,可是3年又3年,她們夫妻始終沒有團圓。她的兩個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沒有人看孩子,在她去工作的時候,只能把孩子放在家裡,每天她回來,聽到孩子哇哇大哭,她這才放心,要是聽不到孩子的哭聲,她就提心吊膽。

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讓樊錦詩深深地愛上了這片沙漠,愛上了敦煌。她對丈夫說,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來吧!分居近二十載的家庭終在大西北團聚。她經歷了新中國成立70年和改革開放40年的全過程,她的工作就是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護、研究和管理服務的。

2003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數字化,樊錦詩也在琢磨,莫高窟能不能數字化,讓遊客在洞外看?經過10年的探索與堅持,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體球幕《夢幻佛宮》兩部電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