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後感15篇[優]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9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昆蟲記讀後感15篇[優]

昆蟲記讀後感1

最近,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新書,叫做《昆蟲記》,我愛不釋手,只所以我對他十分著迷是因為“它”可以回答我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問題。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昆蟲世界不為人知的祕密。比如在田野經常閃爍的光,大家都知道是螢火蟲的傑作吧!以前我一直認為螢火蟲是一種食草的動物,讀了昆蟲記之後我大吃一驚——螢火蟲竟然是肉食性動物,主要的就是蝸牛。螢火蟲先用嘴裡的兩顆牙像蝸牛注射毒液,再將一種特殊的消化液將肉湯液化,這樣蝸牛就成了螢火蟲的.美食。

這本書的內容還十分豐富,什麼昆蟲都有,紅螞蟻,黑螞蟻,白螞蟻,這些小動物雖然微不足道,但他們的生活習性卻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知道了昆蟲的許多生活本領,像屎殼郎如何滾糞球,闡釋入後脫殼的,有些昆蟲十分噁心,有些昆蟲卻十分有趣。

昆蟲記的語言十分生動,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昆蟲描寫得活靈活現。法布林所敘述的昆蟲習性源於它的仔細觀察。他用心去觀察將昆蟲的習性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讓人們知道昆蟲。

昆蟲記讀後感2

今天,媽媽從商店裡買來了昆蟲記給我看,我知道,這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觀察記錄看,於是便把書開啟,津津有味的看著。看了一個上午,終於看完了半本,這本書是法布林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於生活獨特欣賞。他真是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觀,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

對於昆蟲,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喜歡,特別是蒼蠅,蚊子,毛毛蟲更令人噁心,而法布林則把昆蟲當作最好的朋友,把研究昆蟲當作一種樂趣,融入畢生的心血中。因為他喜愛昆蟲,把昆蟲當作知己來看待。

洋洋十卷的昆蟲記,我只讀了其中小小的一部分,卻已從中看出法布林對從中的喜愛和他觀察的仔細,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到昆蟲是可愛的,是有感情的,它們是大自然的生靈,而不是令人憎恨,作嘔的物件。

昆蟲記讀後感3

這幾天我一直在讀法布林的《昆蟲記》,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

法布林在《昆蟲記》中記述了很多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點。他這種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法布林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發現了許多其他人沒有發現的奧妙。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自然界中昆蟲的一些細小的`變化,都能夠引起他的注意。看看法布林,想想自己,我覺的和他的差距真是太遠了。雖然老師經常要求我們要注意觀察生活,這樣寫作文的時候才會有很多素材,但是我很少去留心觀察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事物,不懂得正是平凡的事物才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發現。即使去觀察,也很少能夠詳細的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描寫下來。所以我想要成為一個像法布林一樣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人,一定要從小事做起,注意觀察生活。有一句話說的好,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有多去觀察大自然,才能發現它的神奇與奧祕。

《昆蟲記》中描述了很多令我感動的昆蟲。例如蟬這種小生靈,在地下苦苦的工作四年,才能享受到陽光下幾個月的歡樂,但是它的歌聲依然那麼響亮,彷彿唱出了它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作為人類,更應該熱愛我們的生活。

昆蟲記讀後感4

法布林用30年的時間來研究,撰寫《昆蟲記》。他用富有詩意的文藝筆調向人們展現出一個絢麗多姿的昆蟲世界。他用生動活潑、風趣形象的語言,詳細闡述著昆蟲的生活習性。

小時候,在看《黑貓警長》動畫片時,有一集講了母螳螂在結婚當夜將公螳螂吃掉,然後黑貓警長來破案,發現這是為了以後的小螳螂生長,所有螳螂都必須面對的。我一直以為這只是編造的故事罷了,看了《昆蟲記》後發現,這個動畫片是真實的科教故事。讓我瞭解到了螳螂以及像有螳螂這樣的婚俗的`昆蟲無奈,母螳螂為了親生子女能健康成長,只能忍痛吃掉公螳螂。

在這本書裡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體,娓娓道來,在對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作者對生活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在創作這本書時,作者親身融入大自然,不顧野外冒險的危險,只為更真實,更細緻地觀察昆蟲的生活。

通過作者的描寫,我能想象到昆蟲在活動的畫面,蟬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多麼神奇的大自然啊!

昆蟲記讀後感5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林用一生精力完成的一部昆蟲學鉅著。這本書具有較高地科學性,又有豐厚的文學色彩。描繪了各種各樣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還記錄了法布林在昆蟲世界的漫遊歷程以及他對昆蟲的熱愛與研究。

他根據自己的觀察來的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和習性生動地揭示出來,讓人們瞭解昆蟲的真實生活。蟋蟀善於見著巢穴,打掃家務。蜘蛛善於捕食和編織“網”的才能。櫵葉蜂可以不憑藉任何的工具“剪”下精確的樹葉來做巢穴的'蓋子。螳螂它善於利用“心理戰術”來制服敵人……這種種的奇妙表現。

而法布林認真觀察、刻苦鑽研的科學態度更讓我敬佩不已,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面對今後的學習了!而在對昆蟲的日常生活的特徵的描述中體現了法布林對生活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法布林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

我覺得,我們以前都不怎麼注重自然,現在,我們一定要注意觀察自然,對自然中的動植物有更深切的認識。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真正地瞭解自然,駕馭自然!

昆蟲記讀後感6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他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一塊荒地,專門用來放養昆蟲。他對昆蟲進行了長達30年的研究,最終寫成了這本著名的《昆蟲記》。

書上記載了各種各樣的昆蟲,那些弱小的昆蟲在法布林的筆下,有的生動可愛,比如螢火蟲、聖甲蟲;有的十分凶猛,比如螳螂、蝗蟲。

我最喜歡螢火蟲了。你知道螢火蟲吃什麼嗎?它吃的是蝸牛。螢火蟲用它那特有的武器先把蝸牛麻醉,然後一塊一塊地把它吃掉。小小的.螢火蟲竟能把比自己身體大三四倍的動物輕而易舉地吃掉,太了不起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昆蟲的習性,比如螳螂愛吃蝗蟲、沙泥蜂愛吃毛蟲等。同時,我也感到人類在某些方面和昆蟲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小小的昆蟲在面對強大對手時,能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戰勝敵人,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十分喜歡《昆蟲記》這本書。

昆蟲記讀後感7

法布林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讀法布林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法布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林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8

翻開《昆蟲記》,我彷彿走進了一個奇妙而神奇的世界。

《昆蟲記》是法國博學家、昆蟲學家、科普學家法布林的傳世妙作,我十分佩服法布林先生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他能用一生的精力去研究昆蟲,能夠忍受得了寂寞,遠離各種舞會。而且他從不將昆蟲開膛破肚,而是充滿愛心地在田野裡觀察它們,跟它們親密無間,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於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這本書就是法布林留下的寶藏,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使我的`視野變得開闊,看問題的深度也與以往不同了。我覺得昆蟲和人類是那樣相像,比如甲蟲,打著幫忙的幌子做一些趁火打劫的勾當,這與社會上一些道德敗壞之人不是很像嗎?當天氣越來越冷時,蜘蛛會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幫孩子們把巢穴咬破,而它卻會因精疲力盡而死,這不像我們偉大的母親嗎?

其實,昆蟲不僅與人類相像,它們還和人類相互依存,都是地球上的一部分,昆蟲也是需要尊重的。以前,我總是惡作劇,把一些昆蟲踩死,殊不知,有可能它們的孩子正在家中等待著它們。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對生命的尊重,不要隨便傷害昆蟲,雖然有些昆蟲其貌不揚,但是它們的內心是美麗的。讀完這本書我真正的愛上了大自然,愛上了這些昆蟲。

昆蟲記讀後感9

我們不像這個天真爛漫的昆蟲學家那樣瞭解大自然和生活在森林和草地中的小昆蟲。讓我們跟隨法布林的腳步走進五彩繽紛的昆蟲。

當我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也許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關於昆蟲習性的`無聊論述。但當你融入到密密麻麻的文字中,你會發現,作者就像優美的散文、輕快的詩歌一樣,用輕鬆幽默的語氣完美地展現了昆蟲的未知世界。讓我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瞭解昆蟲的知識。

小昆蟲也有自己的想法,螳螂會用心理戰術迷惑敵人,蟋蟀選擇最好的家址,寄生蜂在母蜂產卵時利用它他們在嘆氣的同時,也因智商有限而苦於敵人無法應對突發問題,成為獵人的一道菜。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能成為著名的自然人物的原因。和作者一樣,在犯人被無情吞噬,只剩下殘骸的時候,我也為這點小生命感到惋惜。

正如作者所說,本能是天才,它們捕捉獵物、建造家園的能力,是連人類都做不到的,不是來自於刻苦訓練,而是與生俱來的,整個家庭都是一樣的。這就像有一個奇妙的創造者巧妙地安排一切,這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啊,難以捉摸的大自然,你包含了多少神祕!

在這部昆蟲史詩中,昆蟲也有自己的快樂天堂

昆蟲記讀後感10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習性的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在法布林的筆下這些在我們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他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著大門析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它走。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群“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得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新世界。

《昆蟲記》不僅僅洋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一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種精神讓我們在大自然中盡情探索奧祕,這種精神讓我們在天地間盡情領略,而這就是法布林的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11

詩人,他有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為我們開啟了了解昆蟲世界的大門。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讚他是一位無法效仿的觀察家,他就是法國作家,昆蟲學家——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

法布林的堅持不懈及善於觀察是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就是一個不善於觀察生活的人,所以每次寫作文我都會摸不著頭腦,想不出素材,原來一切來源於生活,我一定要他那樣,努力、堅持不懈,善於觀察,成績一定會好起來!

昆蟲記讀後感12

《昆蟲記》是我讀過的印象最深的書。它告訴了我許許多多的昆蟲知識。正如曹文軒先生所說:“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照耀我們成長。”我覺得這本書正是那道“陽光”。

昆蟲記是法國名作家法布林所作的。它具體描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和各種東西。重新整理了我們對自然界的昆蟲的認知。

例如蝗蟲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們去抓蝗蟲的故事,那時候的法布林沉浸在了觀察蝗蟲的時候。發現了蝗蟲的各種習性。由此我深受觸動:法布林觀察的'時候是多麼的仔細呀!正是因為他觀察得這麼細緻入微才能寫出《昆蟲記》這種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的書,而我平時寫個300個字的作文都不知從何下筆,正是平時對生活中的事物沒有留意去觀察的原因。因此,我每讀一頁,對法布林先生的敬意便多一分。

《昆蟲記》從冷門,到被眾人知曉,完全都是靠法布林先生去仔細地觀察昆蟲。《昆蟲記》可真是一本有趣的書,所以我的印象才最深。

昆蟲記讀後感13

去年暑假,我閱讀了《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林,《昆蟲記》是他一生在荒石園觀察昆蟲寫下的著作,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

這本書裡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昆蟲,比如:充滿活力的音樂家——蟋蟀、草叢裡的星星——螢火蟲、勤勞的清潔工——蜣螂、能幹的'泥水匠——舍腰蜂、堅持不懈的掠奪者——紅螞蟻……每種昆蟲在書中被作者寫得活靈活現,讓人一看這本書就知道了這種昆蟲的生活習性。

這本書裡我印象最深的是螳螂,螳螂外形苗條,別看它外表溫柔,可是它的性格是凶狠殘忍的,它不但吃黃蜂,蝗蟲,而且自己的丈夫和兄弟姐妹都吃,當然這樣可能是為了補充營養,攢足體力養育小寶貝,可是它產完卵就不管了。我喜歡奮鬥不息的黃蜂,它們性格殘暴,也從不好客,就算一隻蚊子進來也不放過,可是在蜂窩裡,雌蜂是溫柔的,它們耐心地用蜂蜜喂幼蟲吃。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不僅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生活習性,還了解了昆蟲之間相互依託,相互殘殺,構成了生存永生的生物鏈。讀了這本書,我也很佩服法布林,佩服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14

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蟬、蜘蛛、蜜蜂、蠍子、甲蟲和蟋蟀等昆蟲的外形特點、捕食方法、配合生活習性、生育和如何求偶的過程。每一章都深刻地描繪了幾種昆蟲,展示了這些昆蟲的生活情景。如:螢火蟲有三條靈活的短腿,披著堅硬的外殼,胸部散發著柔和的粉紅色的'光芒,每一節後面的邊緣點綴著鮮豔的小斑點。螢火蟲喜歡捕食蝸牛,將蝸牛分解,再吸食。此處,自然地插入了蝸牛各個方面的特點,雌性螢火蟲的燈光是用來吸引雄性的,配合完後雌性螢火蟲便產卵,將卵任意撒在地面或一片草葉上。

描繪完之後,法布林很客觀地評價了一句:哎,這些螢火蟲連一點家庭的溫情都沒有。幽默的話語不禁讓人噗嗤一笑,他用開玩笑的語氣,巧妙、間接地批評了螢火蟲的性格。

法布林不僅僅真實地記錄下了昆蟲的生活情景,更是在昆蟲的習性、勞動、婚戀、繁衍至死亡的全過程中,滲入從人的角度觀照昆蟲的生活的思想。書中充滿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和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的敬畏,讓《昆蟲記》注入了靈魂。

昆蟲記讀後感15

就在你看這一句話的時候,全世界約有40只螞蟻和7個人類誕生;約有30只螞蟻和4個人類死亡。

螞蟻是一種體型小但數量多且繁殖速度極快的生物,全世界的螞蟻數目超過兆萬隻。而這些螞蟻中有一種十分善戰的`品種——紅螞蟻。這種螞蟻不善於哺育兒女,不愛找尋食物,他們專門搶掠鄰居家不同種類的螞蟻,把別的螞蟻的蛹搶到自家來,在夏季,這支長達七米的隊伍會前去遠征。當偵察兵發現螞蟻窩時,它們就變成散兵,一齊亂鬨只的鑽入敵人的老巢,不一會兒,就帶著戰利品回來了。

《昆蟲記》中,法布林將他們比作捕獵奴隸的亞馬遜人,那樣貪婪、懶惰。但我覺得將他們比作一支軍隊更貼切。就像是“征服王”亞歷山大率領的長征大軍一樣訓練有素、野心勃勃。他們,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人性中貪婪、好吃懶惰的陰暗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