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薦】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紅樓夢有感【薦】

讀紅樓夢有感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令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金陵十二釵: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李紈、妙玉、史湘雲、王熙鳳、賈巧姐、秦可卿。她們的結局悽美又悲涼……

文中敘寫了一大群青春活力的少女,作品充滿了青春的笑和淚、愛和怨、酒和詩。史湘雲作為群芳中的一員,被喻為海棠的象徵,她有著林黛玉的聰穎和真摯,卻無她的嬌柔憂鬱和狹隘;她有著薛寶釵的才思和純情,卻不像她那樣圓滑和隱忍;她有著王熙鳳的活潑和爽朗,卻無她的殘忍和貪婪,史湘雲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內外兼修的知性女人。

湘雲姿容瀟灑、高雅脫俗,深得賈母及賈府眾人的喜愛。如書中這樣寫道: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這樣的容貌集於一身,真可謂美中之上品啊!

湘雲不但貌美,而且才思敏捷,是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在詩歌品評中也有起自己獨特的見解。

恐怕讀過此書的人,可能都不曾忘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無獨有偶,湘雲的出場也是先聲奪人,她也是笑著出場的,而且是富麗堂皇的大觀園裡笑得最多的人。她笑看人生,帶給眾人許多快樂,並且將自己的歡樂傳遞給別人,為大觀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讀完《紅樓夢》,心中思緒萬千。賈府由盛轉衰,昔日繁榮的大觀園竟跌落如此,個個貌美的金陵十二釵最終卻。

讀紅樓夢有感2

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看著這模樣竟有些東府裡蓉大奶奶的品性”,這是我對你的初識,你剛現身,便給我留了一個美好如夢中初晨的身影,讓人想要去追尋,再細細察看幾遍書中原文,我卻不免將書掩上輕嘆一聲。

甄英蓮,真應憐,是該憐你命運多舛,一生坎坷,還是應憐你菱花空對,萬雪岑岑?我想,最該憐的,還是你生於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社會罷。

朝為父母掌中寶,夕為販子腳前貨。你經了多年的漂泊輾轉,終遇得一良人,遇得一個將真心託付於你的馮淵,是你的命運有望了嗎?孰料柺子又將你賣與他家,孰料薜蟠會打死馮淵?許多的文人學者說你陷入富貴溫柔鄉,便轉眼忘卻有情人,應該在那時便去殉情而亡。

可我知道,那不是你。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他們沒有歷過捱打捱罵如家常便飯的苦日子,沒有歷過三天五天無衣取暖的顛沛流離,沒有歷過兩面三刀的人心晦澀,又怎會知你呢?或許你所想求的,僅是日子從此安穩,你累了,只想找一個地方棲息永居,可以暫時讓你身上的傷痛有所舒緩……

書門中出,可笑的是你只能自己偷空學詩,你是侍妾,是丫鬟,是那不值得問一問冷暖飢寒的貨物。你恐懼眾人的言語,恐懼寶釵的言語,可這一次,你是如此的勇敢。你同黛玉學詩,甚至學到“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著地下摳土”的程度了,連曹公都要說起你對詩的痴迷啊,“呆香菱學詩”這可不就是你?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你是憶起自己的無依了嗎?抑或是憶起自己的波折了嗎?你的人生為什麼如這詩中的月般,不使永團圓呢?你才華如此,何以累及你到嫁給薛蟠這樣的人呢?是賈雨村聽信葫蘆僧而亂判葫蘆案,還是當時賈史王薛同氣連枝,勢力龐大,而甄家早已被燒成了瓦礫場,再無輝煌?是馮淵命薄而薛蟠強勢,還是那柺子喪盡天良,人道盡失?……

這些,終歸於封建王朝統轄下人命的鄙薄。細細想來,倘若你沒有這番容顏呢?是會被斷了手足乞討還是會烙上熊皮賣藝呢?由是觀之,可怕的不是你父親好友的置之不理,不是薛蟠的暴虐無度,不是這番那番的人情世故,正如“悲哀的不是狼吃阿毛,而是封建社會吃祥林嫂”。

你似乎就此塵埃落定,身世安穩下來,可這一切卻如夢般被一場暴風雨狂擊而碎,再尋不得。世上之痛苦,不在於一生痛苦,而在於得到幸福後再盡數剝回。你忍受著夏金桂的潑辣無賴,忍受著寶蟾的挑弄耍計,忍受著你一心一意侍奉的夫君薛蟠的毒打。薛蟠那些棒棍相加,是相當於多少尖刃細細剮在心上?

你不敢反抗,不敢回駁,因為那是封建制度下鐵一樣的枷鎖,早已緊緊枷住你的手腳,動彈不得。那,為什麼不像夏金桂一樣呢?雖然做得惡人,可卻能保全身家性命,不必如此被蹂躪踐踏。只因為你身處異鄉,沒有後盾,薛姨媽護你,是怕傳出去失體面;寶釵護你,是念著你這些年為奴為婢的情意,眾人都暗含心機,你只能在其中委曲求全,半分遷就。

高鶚筆下,你是幸運的,你終於修得正果,成為正夫人,可事實果真如此嗎?多年積怨,心中鬱結,偏又又生了副靈空的性子,身體怎能扛得住呢?宅門落敗,萬事俱廢,你叫人拿何來維續你那虛弱的身體,高雅的外表呢?薛蟠之性,風流無恥,昨日鳳今日雞,這種事情豈不常見?

“致使香魂返故鄉”這是你的結局,有人覺得這是悲劇,可我卻不覺,赤裸裸來自當乾乾淨淨去,你是蓮,是水中芙蓉,你不願沾染世俗的半分心機,那便化作一縷香魂,魂歸故鄉罷。或許這樣,你才得以選擇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夫婿罷。

嘆香菱,嘆你命運悲;夢紅樓,轉眼皆消散。

願這世間女子,不必再經香菱一般的命運,能承歡膝下,與父母笑臉相迎,能自在地沐浴在春日媚光中,映著幾樹青蔥,笑靨如花。

讀紅樓夢有感3

前幾天,我讀了讀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但是,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不是眾多小姐,而是大觀園中服侍人們的丫頭們。

首先,是晴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晴雯不像眾多丫頭一樣,乖乖的,她懂得反抗,也許,這正是王夫人將她趕出大觀園的原因吧。晴雯本是賈母身邊的丫鬟,後來,被賈母調到了寶玉房裡。晴雯不會任憑人們欺負,自然也看不慣別的丫鬟任憑人欺負。但是襲人卻正好相反,所以晴雯稱她為“西洋哈巴狗”。當然,她也知道,做丫頭的,自然是要服侍。但是當她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她不會聽別人的,就算是王夫人提出來的要求。舉個例子吧,大家應該都記得,有一次,一個叫王婆子的老婆子告訴王夫人,有許多丫鬟都會勾引賈寶玉,晴雯就是一個。王婆子說:“這晴雯呀,相貌比別人生得俊俏些,便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跟西施似的。”哦,可憐的晴雯,竟被誤認為是“狐狸精”!我真想到衙門口替晴雯擊鼓鳴冤。唉,又說偏了。王夫人決定召見晴雯。晴雯正巧生病,無心打扮。王夫人見她果真長得標緻,便讓人拉著她出去。晴雯惱火了,她使勁掙開兩個丫鬟的手跑了出去。最終,她還是被趕出了大觀園。因病逝世。這也許也預示著寶黛最終悲慘的結局吧!

其次就是襲人,她對寶玉的忠心耿耿,讓我受益匪淺。襲人的性格與晴雯正好相反。我記得有一次,賈寶玉本該讓襲人為他梳洗,結果他跑到了黛玉那裡梳洗,害的襲人一天都沒有理他。從這兒可以看出,襲人對寶玉是忠心耿耿。襲人之所以不理寶玉,是因為寶玉沒有找襲人梳洗,所以襲人傷了心,便不理他了。但第二天,又早早地起了床,為寶玉梳洗。還記得賈寶玉要娶薛寶釵了,寶玉卻想娶黛玉。襲人想到如果賈寶玉娶了薛寶釵,那麼林黛玉知道了便會生病,她本來就有“多病西施”這個稱呼,一聽說,這是,豈不會讓病魔纏身?寶玉呢,也不會開心,因為他心裡想得是林黛玉,薛寶釵如果知道了,又怎會高興,那這樣,豈不是一害三個人?於是,她便找到王夫人,告訴了王夫人她的想法,王夫人自然也想到了,但卻不知怎麼辦。最終還是王熙鳳解決了這個問題。從這個故事中,也可以看出,襲人對賈寶玉的忠心。

《紅樓夢》這本書真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在曹雪芹大師的筆下,人們栩栩如生,彷彿真的出現在我的面前。展現出的一個個故事,也讓我感動不已。《紅樓夢》真是本好書啊!

讀紅樓夢有感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為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溫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

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髒的一面。小說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溫柔與多才。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

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

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悅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

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著賈寶玉的到來

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訊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著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為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

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讀紅樓夢有感5

她年紀輕輕的便於家中親人分離,隻身一人進入皇宮大內。高大的皇宮城牆將她的青春,她的思家之情牢牢地囚禁於回憶中。她想恨,只可惜她是一痴人,不敢恨任何人。賈元春,你的淚水就是你的恨吧!

元春身為賈府的長女,犧牲了自己太多的東西,換來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政壇的地位與家中的榮華。她的痛苦卻換不來自己親人的可憐,也換不來自己父母的悲憫。她不敢奢求有任何人懂她,她只希望所有人平安健康。她寧可自己在皇宮裡煎熬受苦,也不願意讓家人失去富貴。而她也不曾怪自己父母狠心,不讓自己盡孝,因為她明白,自己在皇宮中的淚是報答他們養育之恩的最好方式。只有這樣,家中人才不會受苦。

她承皇恩省親之時,讚歎了大觀園得美輪美奐,可她卻對這些美景不屑。因為這些建築是冰冷的,沒有她與家人之間的溫馨與溫暖。她與父母,親兄弟相見時,仍要隔簾相見,本是一家人,卻更顯生分。她想與眾人如普通人家般共敘家常,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她想帶領著自己的弟弟共讀《四書》《五經》,與眾姊妹們吟詩作樂。但她不能,只因她是貴妃!

如果她不進宮,就能過著悠閒的日子,笑容掛在臉龐,而不是整日的以淚洗面。她是賈府的一隻鸞鳳,又怎敢恨世事無常呢?

我多想讓她不進宮,這樣她就能再笑一刻了!

讀紅樓夢有感6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生動地描述了18世紀末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巨集大,結構嚴謹,人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具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色,值得後人品味和欣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中國書法、繪畫、詩歌、歌曲、音樂等一切優秀的傳統技法。並展現了一個社會生活的悲劇。比如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起讀《西廂記》,埋黛玉的花,救花救蝶,文清補皮毛,鮑芹造雪,黛玉燒文稿等。這些也都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的浮圖、詩意的眉眼、聰慧的表情、深邃的笑容、動人的垂淚、脫俗的品味和天生的文采,這些都是作者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藝術修養培育出來的結果,她那充滿詩畫的特殊魅力始終盪漾在十二釵群裡,東方文化的芬芳也就此散盡。曹雪芹真實再現了《紅樓夢》中人物的複雜性,讓我們讀起來彷彿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紅樓夢》裡的賈寶玉不可能是德、笨、善、惡、公平、正直的。不僅賈寶玉、林黛玉是把作者的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放在一起的主角,就連臭名昭著的人物王力可鳳姐也沒有把她全部寫壞,而是在可憎中夾雜著一些可愛,從而表現出各種矛盾複雜的現實情況,形成迷人的現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藝術描寫,揭示其不同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一些不成文的、沒有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中也有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讀紅樓夢有感7

風花雪月之事,痴痴戀戀之情,有有無無之亂。或許沒有三國之戰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好漢的英雄本色,或許也沒有西遊夢迴的虛幻迷人。但是,紅樓有著千古不變的發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心血之作,正所謂“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詞藻並不算華麗,卻可以透過白紙黑字之間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對封建思想的反對和批判。通讀本書,令人嘆為的不僅僅是賈家的興衰史,還有當時社會的風貌。

“若說沒有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句句話語之間,那金玉良緣,勾出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生來體弱多病,又在幼年喪母,寄身於外祖母家中,她僅記母親話語,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寶玉又是個喜愛與姐妹玩樂的遊樂子弟,兩人一見如故,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後不過是“卿於新房花燭中,餘則悽然焚稿末”。

林黛玉最吸引我的是她的詩意。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她的詩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鋒利的刀,深深刺入人的心中,還記得她的《葬花詞》“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匱乏人亡兩不知”。讀後便心中隱隱作痛。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

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那人痴忘,忘不了紅樓一瞬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讀紅樓夢有感8

《紅樓夢》,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對了!這就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古代悲劇小說。它的原作者是曹雪芹。

《紅樓夢》主要講述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悲慘愛情故事。最後,林黛玉死了,可悲劇卻一發不可收。隨後,賈府遭遇了查抄,賈寶玉卻……當了和尚,(注:當和尚之前還中了第七名舉人!)說到這兒…,我心酸了。

是啊!賈寶玉他們遭遇連連不幸,悲慘啊!

讀了《紅樓夢》我感受到了無比的傷心與惋惜。

《紅樓夢》又稱《石頭記》,曾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被認為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

當代紅學家周汝昌教授曾經說過:“要想了解中國古代文學,那就一定要讀紅樓夢,讀懂了紅樓夢,也就瞭解了中國古代文學。”

當我讀完《紅樓夢》時,幾乎發了半天呆,而且,我也為紅樓兒女中的悲慘下場深表同情與惋惜。

讀《紅樓夢》,不應該被一個框架所限制,人云所云,沒有自己的見解。

讀紅樓夢有感9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書架上這本《紅樓夢》,直到我十歲這年,才被我重視起來。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轉衰的過程。

書中最令我感到有趣的情節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書中劉姥姥第二次來到賈府拜訪,她是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鄉下老太太,鳳姐等人都想看她的笑話,便在飯桌上捉弄劉姥姥,引得她說出了一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當時飯桌上的人笑成了一片,這裡作者對於各人的笑的描寫極為精彩細緻,讀到這裡時,我彷彿身臨其境,也成為了大觀園中的一員,與書中眾人一起笑作一團。

在我剛讀《紅樓夢》時,感受到的只有賈府的繁榮與富貴,但當我讀到第十三回秦可卿託夢鳳姐兒,對她說的那一番話時,才恍然大悟。秦氏勸鳳姐為將來賈府的敗落做好準備,重建學舍與祭堂,要有一定的供給。只可惜日理萬機的鳳姐並沒有把這些話放在心上,賈府仍然只顧著享受眼前的富貴,並沒有一個人真正地為將來做好了準備,以至於賈府被查抄的時候,眾人只有驚慌失措,掩面而泣。

古人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一件事物的極致狀態是難以永遠維繫的。賈府就是這樣,“登高必跌重,樹倒猢猻散”,從極度的繁榮走向了衰敗,鳳姐等人是依靠了劉姥姥的接濟才勉強活下去。倘若當初鳳姐重視了秦可卿的告誡,能夠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繁華的時候拒絕鋪張奢侈的生活,主張勤儉持家,那麼賈府的男女老少也不至於淪落到流離失所,要看別人臉色行事的地步了吧!

讀紅樓夢有感10

《紅樓夢》據考究,最初出現時間大約是十八世紀五十年代,當時還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的。即使價格昂貴讀者仍爭相購閱,那時書名還不叫《紅樓夢》,而叫《石頭記》,只有八十回。抄本流傳了三四十年後,1971年出現了名為《紅樓夢》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即傳閱至今的《紅樓夢》。

雖然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流傳已久,並被一代代讀者廣泛閱讀,接受。然而,仔細研讀起來,我們就會發現《紅樓夢》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情節上有許多不銜接,思想上有許多不統一,藝術上也頗有高低之別……

拿語言藝術來說,前八十回明顯高出後四十回許多。一方面,《紅樓夢》中大部分詩詞歌句以及醒目的名言警句都出現在前八十回。如第一回的“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以及“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孝順兒孫誰見了?”;第二回的“女兒都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第三回對王熙鳳,黛玉,寶玉的體態描寫;第四十五回黛玉仿《春江花月夜》所作的《秋窗風雨夕》;第七十八回寶玉寫的《芙蓉女兒誄》。然而,在後四十回卻很少看到語言上的突出與閃光之處。雖然可以用情節發展使然來解釋,但仍不能掩飾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在語言創作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就我個人而言,前八十回的語言更加流暢且“口語化”,後四十回雖然也表現出極力使語言往“口語”上靠,但卻使得語言顯得十分僵硬。

就人物來說,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差異,這反過來使得情節上的不連貫更加凸顯出來。

拿“賈政”來說,其對寶玉的態度前後差距甚大。在前八十回中,賈政對寶玉可謂是冷漠甚或是厭惡,純屬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找事。如第十七回中,寶玉大觀園中題對額,雖然寶玉題的詞都很好,賈政對他卻十分輕蔑並時而恐嚇,雖然含有“謙遜”之意,更多的卻是對寶玉的厭惡。後四十回,賈政對寶玉的態度明顯好轉,就同平常的父子一樣相處。顯然,從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出《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在情節上是不銜接的。

在思想上,《紅樓夢》前後一百二十回也是曲折的,僵硬的。按前八十回的創作思想來安排,後四十回的情節應該是:賈府在遭受一系列的打擊後最終沒落,而不是柳暗花明,不是“沐皇恩,延世澤”。另一方面,前八十回對封建社會正統倫理道德的批判比後四十回多得多。所以可以看出《紅樓夢》創作思想在前後一百二十回上是不一致的。

……

如此種種,可見仔細比較起來,《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是有差異與差距的。

其實早就有學者發現了諸此種種差異。胡適先生早於1921就年宣佈了他的研究結論:曹雪芹創作了《紅樓夢》前八十回,高鶚續寫了後四十回。

但讀者們早已適應了百二十回的《紅樓夢》,而不是八十回的《石頭記》,因為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存在”,沒有人能在把它切割開來了!

讀紅樓夢有感11

在老師與家長的支援下,我走到了人民書店門前,經過反覆的斟酌後,我買下了我手中的這本《紅樓夢》。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後,我感悟頗深。

《紅樓夢》這本書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麼深入人心。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她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於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只能是暗自落淚,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裡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裡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我對她真是又愛又恨哪!愛她那學富五車的才能,愛她那乖巧美貌,恨她那不開朗的性格,恨她那總是暗自落淚的自卑心理。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輕闔雙目,默默地想:這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啊!我們看到封建禮教對相愛的青年男女的摧殘,想到當代人要感恩新社會,期待祖國更美好的明天!

讀紅樓夢有感12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或許便是小說拉開前的縮影。《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是第一回的回目。假如沒有興趣讀完全部,會不會以為甄士隱與賈雨村便是書中的主角?哪有什麼賈寶玉的影子啊。這回小說,沒有說到賈府的故事,只有一個夢,甄士隱的一個夢。一個神話故事引發的引子,在姑蘇閶門十里街人情巷葫蘆廟旁展開。

這位甄士隱老先生算是當地望族,家中人不多,老兩口只養了一個女兒。家中有一些傭人使喚。老先生在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後,夢見了神祕的一僧一道,帶著一塊刻滿了字的“通靈寶玉”,他請求看看,只看到了通靈寶玉四個字,更多的字卻是一個沒有看到便跟著僧道兩人到了太虛幻境牌坊前。那塊玉被討要回去。他想跟進幻境,被響聲驚醒,依舊還是熱熱時光。這夢很有想象力,是真的嗎?

被驚醒了的甄士隱,轉臉看到奶媽抱著他的女兒,粉妝玉琢的小英蓮。這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孩子。自己抱過來了。正好這時又過來一僧一道。他那個浪漫的夢,被驚醒時忘掉了大半。這時候好像第一次遇到僧道。僧,癩頭跣腳;道,跛足蓬頭。假如誰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僧道,肯定不會多看一眼。和尚看甄士隱抱著孩子,居然大哭起來:“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孃之物,抱在懷內作甚?”這樣的瘋話,又有誰願意聽?甄士隱,書中說將真事隱去之意。這個下午發生在甄士隱身上的事兒,哪一件是真的?

後來,甄士隱還有更多的意想不到不得不接受。轉年到了正月十五,家人帶著孩子出去看燈,不曾想將孩子丟了。家人逃走了,留下甄士隱夫婦每日痛苦。又過了兩個月,隔壁葫蘆廟炸貢品,居然失火。大火燒掉了甄士隱的所有家產,兩口子無奈投奔岳父母。那個名叫封肅的老丈人,可能是風俗所致,對女兒女婿不甚好。他甚至半搶半騙地掠去了女婿家變賣田產的銀子。真是人情紙薄!

傷心失意的甄士隱,眼看活不長了。某天,他一個人拄著柺杖閒溜達,竟然又看到一個跛足道人。那道人瘋癲落脫,麻屣鶉衣,口內念著幾句“不是好,就是了”的言詞。這段話到是合了萬念俱灰的甄士隱的心境。甄士隱與跛足道人對上了話,還自告奮勇地為那些“好、了”作注。註解完畢,跟著跛足道人揚長而去。

這是甄士隱的故事,真事隱去的故事。甄士隱走了,甄家娘子只得在孃家苦熬歲月。新任太爺上任了。這位太爺名叫賈雨村,曾經潦倒地寄住在葫蘆廟裡被甄士隱救助過。賈雨村一表人才,不同於甄士隱的老邁年高。他心懷大志苦於沒有銀子。甄士隱的幫助,給了他龍回大海鳥飛天空的機會。如今,賈雨村回來了。而賈雨村再沒有機會報答他的恩人甄士隱。賈雨村的表演,明明是世相,放在今天同樣有市場。作者偏偏說是假語村言。

甄士隱的退場與賈雨村的登場,可見得真,真的很難。唯有假,才能活躍,才能步步高昇!甄士隱和賈雨村,是兩個人的故事。後面徐徐拉開的大幕,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故事,是真還是假?

讀紅樓夢有感13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今----我黛玉來葬------花

她自命清高猶如空谷幽蘭般典雅脫俗完美無瑕,他頑劣不堪儀表堂堂,當他們相遇必然是一場情感的糾紛直至---她走了。

隨之花謝了-----容滅了

當劉姥姥進大觀園眾人在旁取笑她那愚蠢、笨拙的行為舉止,試問難道富裕的家境能讓整個家族的氣氛相處得更為融洽嗎?答案人皆有知。《紅樓夢》揭示當時封建主義家族之間的由興向衰的全過程,宣判了那些家族之間的明爭暗鬥諷刺了他們的虛偽和貪圖富貴,讚揚了那些為反對封建主義所犧牲的人,林黛玉的性格清高孤僻與世俗格格不入由此造就了她的悲劇的開幕。

從遠處縱觀整個富麗堂皇的賈府,除了那門口的兩座石獅之外幾乎每個人都在暗地裡勾心鬥角暗度陳倉。

當寶玉在被打之後寶釵為他送來了藥丸並且用訓斥的口氣勸說寶玉改邪歸正,而表示真正理解與支援他的黛玉則在一旁默默的哭泣著 ,這就是寶釵與黛玉之間的不同,永遠理解與支援寶玉的只有她因此他們才最貼心。再整本書的最後一章節中黛玉帶著所有的惋惜和悲傷走了她走的那麼悲涼與悽慘,在謊言中走上禮堂的他一直認為自己手挽著的是自己心愛的黛玉,可是當婚禮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她並不是那個自命清高的她,並不是那個永遠在身旁支援他的她,當寶玉看到黛玉的屍體時所有的記憶也隨著它的離世而消失殆盡,此時我也不禁為他冷笑兩聲。

呵呵,書看完了可是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在這場被利慾薰心的暗鬥中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回答,當然是沒有,但它也給我揭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這世界是多麼的虛偽正義永遠被邪惡所驅使永遠也得不瞭解放。

最後我們也來看看文章的中心人物--林黛玉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讀紅樓夢有感1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這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開篇詞與結尾詞。說來也是可悲,一本紅樓夢,盡顯人間的心酸。

紅樓夢中真的是一部人間“奇”書。

說它奇,也非是,說它俗,也不然。這本書把人世間的庸俗與理想世界的奇幻相結合,奇中有俗,俗中有奇。曹老把這兩者很完美的給攪和在了一起。卻又找不著破綻。

他究竟是從那個地方入手來把這兩者混合的呢?說來很簡單:夢。

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飲了仙茶“千紅一窟”(千紅一哭)喝了仙酒“萬豔同杯”(萬豔同悲)。還聽了仙曲《紅樓夢》。一曲紅樓,暗示了賈府與十二金釵的結局。只有看完全書再返回此章一讀,方懂曹老一片苦心。每讀到這裡,我都不禁感嘆,人生的結局真的不是世人所能預料的。

而夢醒之後,賈寶玉還是那個賈寶玉,那個任性的少年。並沒有因為一夢改變自己。此處又從夢中的奇轉為現實的俗。

另外,很多的夢是託夢。秦可卿託夢鳳姐要小心“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晴雯託夢賈寶玉說她要死了等等。

其實,除了寫出來的夢,還有一些隱藏著的夢。螃蟹宴、海棠社、桃花社,多麼美好的生活!結果到了紅樓夢末期,林黛玉枉凝眉,淚盡而逝;薛寶釵終身誤,孤身至終。王熙鳳聰明誤,機關算盡。十二金釵,沒有人有好下場。

人生一世,離開後不終是一無所有嗎?人離世後,終究和來到這個世界那時候一樣,什麼都帶不走。一切,純潔如初。

虛幻一世,夢醒之時,萬物皆空。只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讀紅樓夢有感15

一本《紅樓夢》在手裡翻來覆去,最終還是停留在“香菱學詩”一節,大多讀過《紅樓夢》的人,總會對這一節留有印象。細細讀罷,閉目沉思,禁不住對林黛玉的教學藝術拍手叫好。

黛玉教香菱學詩時,不是煞有介事地高談闊論一番,讓學生“聞”而生畏,而是頗為隨便地對香菱說,“作詩有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你看,黛玉短短數語,便總結出了作詩的基本常識,既強調了要領,又消除了香菱學詩前對詩的神祕恐懼,一下子就把香菱引進了藝術的門檻。

聽了黛玉的話,似乎茅塞頓開的香菱輕鬆地言道:“原來這般規矩,竟是沒事的,只是有奇句為止……”針對香菱的話,黛玉又因勢利導,指出作詩立意要緊,倘是意趣真的,詞句修飾不妥,也使得的。在這裡黛玉強調了“立意”“意趣”在詩歌創作中的重要地位,將香菱對詩的感悟引向深一層的藝術境界。

教,是為了不教。堅持啟發式教學是黛玉教香菱學詩的基本原則。無論是詩歌理論的講解,還是指導香菱閱讀欣賞,她都始終貫徹了這一原則。

一次,香菱對黛玉說:“王維的五言律詩看似無理,實則有理有情。”黛玉聽後,首先對香菱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予以肯定,接著又結合具體作品進行分析,使香菱完成了從抽象理解到具體感知的學習過程。

如果說,在引導學生探求新知的過程中,不故設屏障,善於撥開迷霧,探幽發微的教師才是優秀教師的話,那麼,林黛玉一步一個腳印地引領香菱步步步入詩歌藝術殿堂,則不愧為一名頂尖的優秀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