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4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1

1993年《辛德勒的名單》,由美國猶太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影片中,二戰時期的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史詩般的電影人物原型是奧斯卡·辛德勒。

儘管許多媒體質疑辛德勒的“英雄形象”,認為影片塑造的辛德勒形象過於“高大”,但可以肯定辛德勒拯救猶太人的事蹟是真實的。辛德勒確實拯救了1000多名猶太人免於被屠殺,併為他們的生命提供了保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據史料記載,1944年,隨著德國法西斯戰爭的不斷衰落,殺害猶太人變得更加凶殘。

在電影中,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通過自己的人脈和影響力,謊稱自己的工廠面臨困難,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有機會從德國普拉佐夫集中營挑選猶太人作為工廠工人。辛德勒列出了他當時需要的工人名單,這是歷史上著名的“辛德勒名單”。據統計,當時他挑選了近1200名猶太人,使他們避免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焚化爐。

這讓我聯想起了聖經《以斯帖記》的內容,在整卷經書裡,我們發現不了任何關於‘神’‘耶和華神’‘主’等字眼,但卻處處流露著以色列人所信的神。因著他們不專心敬拜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神,在主前586年被擄到古巴比倫地區,後來波斯帝國打敗巴比倫帝國,以色列人又在波斯帝國的統治下,《以斯帖記》所記載的,正是神對他們在被擄之地波斯帝國的保守和拯救。神曾藉著省長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帶領第一批人迴歸耶路撒冷,又藉著文士以斯拉帶領第二批人迴歸,而以斯帖她們是留在波斯帝國的餘民。神不僅保守那些剩下回到耶路撒冷的猶大人,也保守那些留在被擄之地的猶大人。於是以色列人命定‘普洱日’,紀念神藉以斯帖王后的拯救。

耶和華神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施行了許許多多的拯救,為的是顯明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而耶穌基督,正是那在舊約先知預言下的彌賽亞(拯救以色列人脫離苦難、奴役的救主)!然而他們在以斯帖時期用感性敬拜神,被擄到外邦成為亡國奴;又在公元紀年時期用理性認識神的彌賽亞受膏者,不信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甚至將他殺害!

其實這裡的辛德勒,也可以算是他們對彌賽亞救贖主盼望的一種內心寫照。卻不知,他們被希特勒追殺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殺害了真正的彌賽亞救主——耶穌基督!(就像他們曾經不專心敬拜神被擄到巴比倫一樣)

但神卻仍然保守他們,沒有丟棄他們。古時藉著摩西、約書亞、士師、省長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文士以斯拉、波斯王后以斯帖施行拯救保守,今天藉著一個德國商人辛德勒,他們應該感恩的是所信的神和救主的憐憫!!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2

看《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影片,心情是沉重的,壓抑的情緒,黑白灰的畫面,清幽的音樂,導演總是善於用長焦去勾勒每一個畫面,調和,厚重,並不在乎太多的細節。沒有血腥味,沒有眼淚,但整個畫面卻時時刻刻充滿著凝重,這種氛圍的火焰,燒得你心頭難受的緊。

辛德勒是一名有錢的商人,起初他只是看重猶太人的廉價勞動力,讓猶太人為他服務,可在相處中,他們學會了珍重,那是在辛特勒生日宴會上,猶太工人送給他一個並不精緻的蛋糕,他忍不住親吻了送蛋糕的猶太小女孩,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納粹黨人是不準親吻猶太人的,這是違反法律的,可他不在乎。我想這是長久壓抑在他心中的情緒吧:這是打從心眼的對猶太人的敬愛,他們聰明,善良,漂亮。可另一名納粹黨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是一名軍官,可卻不自覺地愛著他的僕人一名可憐的猶太婦女,當獨自面對她時,他不敢告白,壓抑自己的情緒,愁悶,痛苦著,可憐的他只能將愛情理解為一種罪惡,他用暴力解決問題,他騙自己說猶太人是很會勾引人的,可誰都知道,其實他是不敢面對愛情的可憐蟲。

喜歡導演用黑白的畫面去詮釋問題,影片唯一出現的光亮色彩是一個穿紅色衣服的小女孩,穿梭在徒刑場間,她在尋找親人嗎?還是在躲避廝殺。然而再一次的相見,卻發現她靜靜地躺在海一般的屍體中,仍然是紅色的衣服,卻沒有了亮的感覺,是灰色的寂寞。

因為是辛德勒的工人,那1100名猶太人躲過了被屠殺的命運,最終熬到了二戰結束,德國宣佈投降。其實那每一個生命都是辛德勒用超過十倍的金錢,最終傾家蕩產換回來的。最後一晚,作為納粹黨員的辛德勒不得不離開他親愛的朋友們,當他接過猶太人送給他的刻著拯救一個人等於拯救一個世界的戒指時,他哭了,多年辛苦的難熬的日子都沒有讓他流過眼淚,可今天,就在這個時刻,他忍不住哭了,他懺悔的告訴他們,其實他可以多救一些人,他可以的。

辛德勒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選擇別人不走,不敢走的路,他選擇拯救一個人,等於拯救一個世界。在歷史的篇章中,他做了不屬於自己角色能夠做的事,他成功了,他得到了尊重,人們把他牢牢記住。他喚醒一代代人的良知,他被一代代人歌頌紀念。愛國的情懷固然值得尊重,民族的力量固然堅強,可良知和對生命的尊重,是更值得讓人學習的。他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後者,這條路是艱辛,危險的。可他,走了下去

二戰結束了,可我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國家與良知之見,在民族與生命之間,在藐視與尊重之間,怎樣去做出正確的選擇?那些年的德國冬天很冷,可辛德勒用良知的火焰保護了1100名猶太人,就如同猶太人所言:拯救一個人等於拯救一個世界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3

人在歷史中是多麼的渺小,像塵埃一樣匆匆而過,再無蹤影。辛德勒說,有一樣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運氣,而是戰爭。是的,大多數時候歷史是波瀾不驚的,但當戰爭來臨,一切都不同,歷史被改變,命運被改變。辛德勒說,戰爭總是把人邪惡的一面挖掘出來,永遠不是好的,永遠是壞的。但是,他自己恰恰相反,戰爭,使他這個原來一心大發戰爭財唯利是圖沉迷女色的商人,成為了一個拯救者,成為福音的象徵,成為一個民族的恩人,給了多少猶太人希望,給了1200個猶太人生命。即使在世界大戰的歷史中,人也還是微小的,大多數人湮沒在歷史中,無論是被殺害的猶太人還是殺害猶太人的雅利安人,都隨著歷史而消逝,沒有留下個體的痕跡,而辛德勒,由於和自身身份相悖的行為,又因為時間給出最終公正的結果,成為沒有被歷史湮沒的名字。

值得祭奠的,是辛德勒;傑出優秀的,不止是辛德勒,還有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190多分鐘的黑白片看下來,我的感受是,如果看此片在前,可能我對南京南京的評價就會將下來一些。斯皮爾伯格是大師,首先,他的電影很真誠,十年磨一劍,商業片的成功沒有讓他忘記自己,作為猶太人,他能夠潛下心來做這樣一部電影,發人深省,並在接到波蘭官方“不要打擾亡魂”的告誡後立刻改地自搭景地,將所獲獎金全部捐贈大屠殺紀念館等,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地投入自己的感情在這部電影中。其次,大師畢竟是在拍電影,在選定題材的前提下,要解決的是如何使電影好看這一問題。斯皮爾伯格非常知道觀眾的需求,因此即使在這樣非主流商業片的拍攝中,他也很知道什麼是觀眾需要的,沒有臉譜化的人物,每個角色都有豐富的內心活動,電影中隨處可見涵義深刻的細節,比如紅色衣服小女孩的隱藏希望與死亡絕望,比如用血色妝點臉色,比如進入浴室害怕是毒氣的恐懼和淋浴噴水的鬆了一口氣,以及之後下一撥人進後煙囪冒出的濃煙,等等,不勝列舉。而辛德勒的塑造更是深刻,在戰爭和生死的考驗中,一個人會流露出怎樣的本性?外在被剝落,原本隱藏的自己都未察覺的心性慢慢袒露,辛德勒的轉變是一點一滴的,觀眾全都看在眼中。而這樣的人在特殊的情境下是多麼的珍貴,雖然實際上是在救人,卻沒有救世主的面孔,要有一流的交際手腕,才能在殺人者中如魚得水地周旋,胡蘿蔔加大棒才能成功,金錢、地位、良心、勇氣、能力,缺了什麼都不行。斯皮爾伯格也許是有功利心的,除了紀念猶太人被屠殺的歷史,他可能是憋著一口氣要奧斯卡肯定的,有什麼關係呢?他成功了,帶來一部好的作品,打動觀眾,留存在電影史上,這是貢獻,他得到的榮譽是他應得了。

兩隻手的海報也很震撼,在需要的時刻,請每個人,伸出援助的手。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4

辛德勒,生於1908年,德國投機商人,好色、生活糜爛,是納粹中堅分子。戰爭期間辛德勒僱傭猶太人,因為猶太人是波蘭最便宜的勞工。1943年,納粹對猶太人的瘋狂屠殺,使辛德勒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他開始用一切辦法,拯救猶太勞工。他的廠有七個月沒生產一件合格的武器,而且他傾其所有養活廠裡的猶太人,並賄賂黨衛軍官。他的覺醒,始於人性,始於心底的一種震顫。這與民族、政治、軍事毫無關係,只是人道主義,為了保護那些隨時面臨死亡威脅的猶太人。他沒有獲取任何一點好處——散盡家財、隨時被黨衛軍懷疑,而且在戰後還有可能被捕。但他在做這一切的時候,一往無前,從不後悔。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辛德勒沒有讀過孔孟典籍,但他做的事情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心都是相同的,他們只有一個理念——做正確的事而不求回報,儘自己的一切努力。辛德勒在救贖,他所做的一切,不求報答,不求聞名於後世,只求於心無愧。他沒有公開地反抗納粹,沒有走到街上散發傳單,但他做了更偉大的事業,因為他,1200個猶太人的生命得以延續。猶太人敲掉自己的銀質假牙,送給辛德勒一枚戒指,上面用希伯來語刻著銘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那是最樸素的禮物,象徵了猶太人純潔而質樸的心,但他還在為自己保留一枚金質勳章而懊悔——雖然他已經拿出了全部積蓄來拯救猶太人的生命,但依然覺得自己做的不夠。

中國人喜歡花好月圓的結局,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辛德勒戰後的戀愛、生意都受到挫折,晚年靠猶太人的接濟維持生活。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但我們依然希望所有人都做好人——只有大家都成了好人,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辛德勒不會後悔,因為生命比財產更重要。在他敲出那些名字的一刻,就已經做出了抉擇,他拯救了生命,也救贖了自己曾經墮落的靈魂。

影片結束時,黑白的螢幕轉為彩色,已經步入暮年的猶太人,或者它們的後人,在墓碑上留下代表感恩的石塊……每一個石塊,都代表了當年的鮮活生命啊。沒有哪個民族是優等的或者劣等的,我們只知道任何一個生命的存在,都該受到尊重,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存在下去的資格。所以,辛德勒的救贖,才顯得充滿意義,那是戰爭中善良的人性。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5

這是一部在彩色電影出現多年後拍攝的黑白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採用了黑白色調,突出了那個環境中的黑暗與絕望。唯有片中一個穿紅衣的小女孩,以及片尾那一千一百多個得以存活的猶太人及其家庭的真實影像,才運用了彩色的視角,才象徵著生命與希望。

一開始,片中的場景還比較接近生活:出手闊綽的辛德勒、歡樂的酒席、擁擠著搬家的猶太人。但之後的鏡頭就充滿了血腥:兩個德國士兵,將一個獨臂的猶太人拉出來,無故地槍斃了;德國軍官高斯,因嫌一個猶太女工程師囉嗦,命令下屬將她槍斃;高斯坐在陽臺上,用狙擊槍對準勞動著的猶太人,對任何鬆一口氣的人扣下扳機;士兵們命令猶太人站成一排,用機關槍掃射他們,又拔出槍,對倖存的兩人開槍……這些鏡頭看了讓人驚心動魄。我相信即使是最麻木的人,看著這一幕幕血案也會感到恐懼和震驚。

辛德勒目睹了這些暴行。作為一個德國商人,他有大量的財富可以供他揮霍,但他選擇用它們來拯救這些生命。他從高斯手中,飛越了一個又一個猶太人,假稱要讓他們做自己的工人。每一個被買下的人的名字都記在他的名單上,每買一個人都要花一大筆錢。但辛德勒總是不斷地對他的猶太人會計說“多一點,再多一點”。當買下一千一百多人時,他的會計顫抖著拉出名單,說:“這名單太好了,這名單,就是生命。”而辛德勒的工廠並無生產力,他還必須買下軍商的軍備充當產品,搪塞德國軍方。至德國投降時,辛德勒已經傾家蕩產,那些被他所救的猶太人,用自己的金牙熔了一個戒指,送給他,上面刻著“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而收到戒指的辛德勒則痛哭流涕,自責自己做得還不夠。

作為觀眾,我們可以發現:德國官兵的行為之所以殘忍而又荒唐恐怖,辛德勒之所以能被稱為義人,他們的區別實質在於對生命的態度。從德國軍官高斯的言語中,我們感受到他並不把猶太人當作人來看待,而是視為老鼠、蛇類。但辛德勒將猶太人當作人來看待,所以他向乾渴的猶太人噴水,容納年老的猶太人為工人,在生日宴會上親吻了猶太女子,並在最後費盡心機留下這生命的名單。可見,善惡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思想觀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謬以千里。而不將人當作人來看待抑或是看輕某些人、歧視某類人,所帶來的可能是令人永生難忘的痛苦、災難。

有一則評論打動了我:“看完影片,看到外面的燈火通明,感覺一切的繁華都是一種罪惡……”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6

在教室看了《辛德勒的名單》,對我的觸動很大,後來在寢室我又看了一次,這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有太多的東西是震憾到我的腦子裡,骨子裡。描寫二戰的電影我們都看過很多,但是如果要我們在記憶裡找出最經典的,《辛德勒的名單》必在其數。這是一部磅礴偉大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我能強烈的感覺到生命的重量!救一個人就是救了全世界!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觸目驚心的,不是焚屍場面的慘烈,也非毒氣室中的恐慌與絕望,而是一個相對平淡的早晨。這個早晨,一群可憐的猶太人正在一個德軍轄區的電網內如牛馬般不堪重負地勞作。而該轄區的長官葛夫呢?他正光著上身站在臥室外的陽臺上欠背伸腰,悠閒地俯視著他統御的猶太人。在他背後的臥室裡,他的女人睡得正香。舒展完筋骨之後,葛夫緩緩踱回屋內拾出一條狙擊槍瞄準遠處勞作稍顯遲慢的猶太人,將他們一一擊斃。他歪著頭,嘴裡叼著枝煙,表情平和。每一聲槍響,都驚擾到葛夫女人的睡眠。她使盡渾身解數,想讓耳朵逃到槍聲之外,可她失敗了,因此她難受極了——槍響驚擾了她的睡眠,她難受極了。這決非突發事件,而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殺戮在他們的意念之中,已經不具有任何刺激性了,這種非常態的事件已被他們看作常態。這一點,我覺得比殺戮本身罪惡百倍。

有戰爭的地方就有英雄的存在。集中營的生命廉價,被隨意的踐踏。猶太人的遭遇令人唏噓不已,戰爭的慘痛代價讓人不忍。人性在戰亂中迷茫,如辛德勒所說戰爭從來只會凸顯人性醜惡的一面,我們也看到納粹軍人對生命的漠視和肆意的殘殺無辜的波蘭猶太人。慶幸的是我們也看到戰爭的無情卻激發辛德勒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他以自己聰明的頭腦在戰爭中以低廉的勞動力獲取了鉅額的收入,是冷血資本家的代表。然而他又是良知尚存的,一次次救了那些猶太人,把他們帶進了自己的避難所。

在影片的結尾,當收到倖存的猶太人送給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來文: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一個世界,辛德勒先生情緒坍塌,一直以來以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的正義勝利感也敗給了無力和沮喪,他指著自己的車,表示那能和歌德軍*換10個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針,表示那能換2個人,甚至更多。他淚流滿面,抱怨自己的不夠努力,沒能賺更多的錢,以至於他能拯救的猶太人才區區1100多人。那一幕,著實讓我動容。在傾家蕩產並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終於徹底展示他偉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對於所有無辜的人類都有著巨集大的愛。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偉大的人從來不以自己的功績而自傲,卻還在檢討自己的不足引為罪孽。事實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歲月裡的那道最亮的光。辛德勒的名單上的每個名字,則是生命的份量!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7

朋友聚會,每當有新朋友在場時總會有人有意無意地提到某某人是影迷,而又總會有人說電影無非是一種快餐文化。也許很多電影真的只能用快餐來形容,好看、花哨、熱鬧卻經不起思考更別說時間的考驗。經常在各類媒體中看到XX劇組主創人員表示自己是"有誠意"地拍攝一部電影,而看過其作品之後不得不令人懷疑那些誠意究竟是給予電影觀眾的還是給予片酬或是別的什麼的。特別是某些披著大製作大投入的大片鉅製……。真不知道這些話是應該多說幾句呢還是點到為至,看了太多吐槽,感受了太多無奈之後,只能說一句"說了也白說"而草草了事。

不過,總會有一些電影會成為影史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並不是第一部反映那段歷史的電影,也不是第一部因為反映了那段歷史而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卻應該是同類題材電影中最成功的一部電影。

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這是一個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的電影;

2、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所表現的是歷史中最黑暗的一面以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3、這部電影擁有一個超一流的製作團隊,包括一流的導演、一流的編劇、一流的演員、一流的攝影、一流的後期製作、一流的配樂、一流的剪輯等等等等等等……

所有的原因歸根到底其實只有一個——認真的態度。

關於這電影的種種已經快要被專業影評人與電影愛好者們8得快要爛掉了吧?所以,不想再去說那些專業的或者是非專業的話題,而是想聊聊關於態度的問題。

《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小說《辛德勒方舟》,小說中的故事是一位因辛德勒而死裡逃生的經歷的猶太人波德克。菲佛伯格所講述。1983年斯皮爾伯格與一直期待這段恐怖的經歷能夠被拍成電影的菲佛伯格見面,斯皮爾伯格給他的回答是"10年"。

為什麼是10年?

斯皮爾伯格用行動給出了一個答案,他試圖將這部電影讓給曾經擁有同樣經歷的猶太導演羅曼。波蘭斯基,1983年的斯皮爾伯格真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駕馭這樣一部沉重的電影,即使在這之前他已經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業電影導演,但那些電影的確沒有辦法與"嚴肅"兩字劃上等號,歷經10年沉澱之後小說終於被搬上了大銀幕。

一個夢想或者說一個計劃被擱在心底是個什麼感覺?

時不時地會被這個夢想打斷思路又是什麼樣的感覺?

十年磨一劍,劍出鞘,天地驚!

真的希望能夠多看到這樣的電影而不是看著邊上的觀眾捧著爆米花無聊地嚼來嚼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