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講座觀後感(合集)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1W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觀後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講座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心理講座觀後感(合集)

心理講座觀後感1

“蹇蹇三事,師師百僚”,人的一生,多遇良師是何其有幸的事情。20xx年xx月xx日和xx日,我有幸參加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經過兩天的培訓,我吸收了很多新的心理健康理論,增長了很多心理輔導知識。感受的風采,聆聽教授的真言,我感悟良多。

xx日,為我們授課的是鄭州大學心理學繫心理學教授葛操,他是心理學博士,20xx年勞動部首批國家心理諮詢師培訓師,河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心理諮詢師考試鑑定專家。葛操教授首先給我們分享了《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的幾點思考》,接著給我們講解了“傾聽技術”、“共情”、“EFT”情緒釋放技術等知識點。葛操教授的授課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是在講授傾聽技術時,我不禁想到了李鎮西老師的“傾聽是心靈的水珠,能折射出純潔而熱情的光芒”那句名言,此刻我深深的明白了:傾聽是一種自我修養,傾聽是一種愛的教育手段,傾聽是一種設身處地的共情方式。二是心理學中的“EFT”情緒釋放技術本是讓學生覺得生冷酸澀的理論,但葛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活靈活現的現場互動卻使得這次授課淺顯易學,讓大家感覺是很實用的一種放鬆方式,讓人倍感愉悅。

在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傾聽,掌握傾聽技巧,設身處地的體驗他人內心情感,與之共情,“陪著他”,“理解他”,“溫暖他”,而不能憑藉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簡單的理解事情,用所謂的標貼去影響他人、改變他人,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xx日,為我們授課的是鄭州大學教育學院的楊敏齊副教授和許慧教授,楊敏齊副教授給我們講解的課題是《認知療法在中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運用》,許慧教授給我們分享了積極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主要內容。楊教授給我們分析了認知治療的理論依據,讓我們對“抑鬱症”、“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障礙”等原來不太熟悉的名詞有了一定的認識。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許慧教授傳遞給我們的賞識教育,這讓我第一次聽到“習得性讚賞”理論,該理論溫暖而又深刻,讓我明白了“愛繫心田,須口言明。”許慧教授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動詮釋著“腹有詩書氣自華”,參訓老師在潤物細無聲的氛圍裡感受到了心理學的魅力和力量。

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雖說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各位教授分享給我們的心理健康學知識,各位教授的風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不斷踐行心理健康理論,用賞識教育去關愛學生,用“共情”方式靜心聆聽學生的心聲,用“EFT情緒釋放技術”去指導學生減壓,用積極心理學去貫穿教學,讓學生在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精神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心理講座觀後感2

這堂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這堂課使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學會了更多的預防措施,這堂課讓我真切的感受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我們不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更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鼠年鐘聲敲響,在萬家燈火團圓之際,一場肆虐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悄悄的躲在金鼠的身後,潛入了20xx年,沖淡了年味。作為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第一個春節,確確實實令人刻骨銘心,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將人們困在家裡,甚至還有些人,被永遠的困在了20xx....

幸運的是,強有力的國家帶領著一群人衝在前方,替我們遮風擋雨,扛下重傷。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他們有一個光榮的稱號∶最美逆行者!他們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億萬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勇於擔當,舍小家為大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眠不休,前赴後繼,成為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針”,給人們服下了一顆顆“定心丸”。有他們在,我們不再驚慌,有他們在,我們可以安心待在家裡,有他們在,我們一定可以過一個平安中國年!

如今網上有句貼切的話叫做:三“山”齊聚克難關。這裡的三“山”指的就是火神山,雷神山和鍾南山,前兩者是醫院,而後者是83歲高齡的鐘院士。

10天,建成了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救命醫院。整理完善醫院的設計施工圖紙,24小時供電,建成遠端會診系統,提供油品保障以及工程建設。房子建好接下來裝修,管理人員,施工人員3天完成室內裝飾任務。裝修完成後,提供網路安全裝置,專業醫療裝置以及空調床鋪等物資。

其中的艱辛與力量超乎我們的想象,中國建設者們在用中國速度同疫情賽跑,這就是中國速度,這就是中國力量!你想到的`,總會有人及時提供,你想不到的,也會有人提供。這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哪有什麼"基建狂魔",只有爭分奪秒的"生死時速",只有咬牙堅持的屏息忍痛。

白衣逆行,國士無雙!17年前,他抗擊非典,17年後,他依然頑強不,屈地站出來,再度掛帥出征,帶領著新一代青年阻擊新冠。人民日報微博這樣評價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林則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時代造就英雄,每當災難降臨,總會有一個行業,一個意志,一個精神,站於人前,披荊斬棘,頂天立地,詮釋了,詮釋著中國精神。我們身前,是一線人員,而他們身後,有我們每一個人!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我們始終相信,疫情過後就是春天

心理講座觀後感3

20xx年x月xx日學校舉辦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聽了xx精彩而生動的講解,不僅提高了廣大師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還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調節能力。

作為正處於青春期未涉足社會的我們,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本身存在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之嬌子的我們,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如何消除我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途徑和方法如下:

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菸、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的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又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憶能力減退。

二、加強自己心理調節

自己調節心理金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己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己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己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三、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

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資訊資料共享,不斷的豐富和啟用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健康。

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

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通過人際關係,運積極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聽了x老師的講座在座的我們都受益匪淺,他不僅從心態對大學生人生髮展的決定作用、心理壓力的來源、大學生心態調整的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還分析了大學生在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產生的心理誤區和心理矛盾,對自己心理調適的方法進行了指導。通過對這次講座的學習對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心態調整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今後我們更加註重對自己的心理保健,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大學生活。

心理講座觀後感4

在這陽光燦爛的夏天,帶著陣陣火熱的心情我參加並仔細聆聽了由學校舉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講座,通過這次的心理知識健康講座我受益匪淺。心理健康老師通過在學習、生活等幾個方面為我們講解大學生常見遇到的心理問題,告訴我們如何正確的面對壓力並解決它。

第一、在學習上。首先,“理想的大學”同“現實的大學”之間的矛盾使我產生了深深的目標失落感。以前在我心中大學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殿堂,剛入大學時也十分興奮、愉快。但興奮和激動之後,卻發現現實中的大學原來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日復一日無限迴圈。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衝突。其次,大學培養目標的“高”與“空”使我對目標難以把握,覺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階人才,可我卻感覺目標的內容比較空洞,目標的階段性也不明確,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標來設計和規劃自己。通過這次老師的答疑解惑,我瞭解了上大學的意義——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奮鬥當收穫成功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第二、在生活上。在當今社會,我們不能單靠被動地順應環境,須主動地去適應環境,保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在處理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的心理矛盾上,這次的講座讓我能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提高。因為之前的我性格上太過於執著近乎偏執,而且心裡承受能力很差,面對挫折時往往不能正確解決它,只是採取消極的態度,在心理健康老師的指導下我避免了走向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誤區。現在的`我慢慢的開始正視自己並且通過學習我掌握了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我知道良好有賴於相互的瞭解,相互瞭解有賴於彼此思想上的溝通。要學會有效聆聽,做到耐心、虛心、會心,把握談話技巧,吸引和抓住對方。我也克服了我的依賴心理。

第三、在愛情上。每個人對愛情都充滿幻想,我也不例外,以為某個人是我的全世界,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所以在愛情中常常流淚,幾乎不知道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也許是習慣了依賴,失去的痛苦一直伴隨著我。這次的講座卻從另一個的角度向我說明了愛情是一種相互獨立相互尊重的關係,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堅強,就像致橡樹中的我們要做兩兩棵肩並肩的樹,而不是一個人是另一個的藤蔓。在對待愛情的態度上要有一顆真誠的心,那種“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是一種不負責的愛情,愛情是神聖的,這種美好的情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慢慢回憶,而不是因為一時的寂寞才緊緊相擁,只是為了生理上的需要更是要人唾棄的。

最後,作為一位當代大學生,我們要明確身上肩負的責任,大學時光是美好的,在這樣花一樣的年華,面對著朝陽,樹立遠大的理想,並不懈奮鬥,面對壓力和挫折,積極地解決,不拋棄,不放棄,我相信,我們的青春永垂不朽!

心理講座觀後感5

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不能只重視知識,忽略情感的培養。一個人在社會上,在工作中不可能獨自完成所有的事情,要學會與人融洽相處,欣賞比自己做得好的人,理解別人的感受,包容別人的不足,學會如何與人“好好說話”。

首先,家長要先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有能力去支援孩子。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被好好地呵護,很難用心地對待孩子。如果家長的情緒不穩定,孩子的情商不會高。

其次,家長面對孩子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教育方法要秉持“長期有效”的原則,不能用“以大欺小”的心態去吼叫孩子。大吼大叫會破壞親子關係,讓孩子退縮,甚至模仿與反抗。如果親子關係是緊張、壓抑的,孩子跟別人的關係也不會太好,對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都有不良影響。

遇到孩子出現不如意的狀況,家長要懂得“包容”和“理解”。怎麼做,是包容?

1.傾聽孩子的聲音,開啟彼此內心世界的通道,而不是爭理性的對錯。(來自孩子內心的聲音:我在說心情,你卻和我講道理。我在談感受,你卻和我辨是非。)

2.在孩子遇到挫折後,父母要看到他的努力,欣賞他的優點,等待和鼓勵他復原,讓他有信心繼續追求新的希望。

3.家長要有幽默感,學會以輕鬆、有趣的說話方式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更能接受,也會模仿。

怎麼做,是理解?

1.把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是理解孩子的一種方式。(從孩子的視角去體會他的感受。如果我們忽略孩子的感受,他也不會去關注別人的感受。)

2.不要用自己的視角去評判孩子說的話、做的事,要多問為什麼,這也是理解孩子的一種方式。

關係是相互的.,你給孩子的是欣賞、包容、幽默,他回饋給你的也是配合、協同、合作;如果你給他的是拒絕、指責,他也是一直在防禦,關係越來越遠。家長要掌握好度,不能太冰冷,也不能溺愛孩子,被溺愛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會破壞規則。孩子和世界的關係源於和父母的關係。關係好,教育方法才有效。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嘗試的方法:

一、讓非工作時間的生活慢下來(可以去大自然,去有趣的地方放鬆與體驗。一個高情商的孩子一定是敏銳的,能夠去捕捉自己和他人甚至小動物的感受。慢,才會有情緒感受,讓孩子變得更有彈性,更有溫度。)

二、積極冥想(每天冥想練習,感受平靜和放鬆,冥想後大腦會更清醒,看問題會更清楚,感受力更強,情緒會更穩定。)

三、擁抱孩子(擁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歡的,這種感覺會滋養著他。)

四、真誠的讚美(多去讚美別人,這是建立良好關係的一種方式。家長要表揚孩子的品行、能力、堅持、勇敢、溫暖、善意……把批評放在“認同”和“鼓勵”的中間。孩子也會模仿,以後給別人提意見時,對方也會樂於接受。)

我們想要孩子感受到幸福,有高情商,家長要做好引領和榜樣。告訴孩子:“你是值得被愛的,你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

心理講座觀後感6

時下,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國家教委新頒佈的德育大綱第一句話就明確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公佈的健康的標準中,前三條就是關於心理健康的內容。可見,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國小是個體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經歷著一系列的重大變化。這些正理和心理的變化相互聯絡、相互影響;促進幼小個體長大成人。著個階段人的可塑性很強,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良好的教育環境影響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反之,不良的環境影響也容易使學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甚至發展成為心理疾病。因此,必須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響,使學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進。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從一些調查統計的結果來看,我國中國小生中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如,交往適應障礙、學習困難、情感挫折、娛樂限制、擇業茫然、生理髮育煩惱、性生理偏差、親子矛盾、社會環境適應困難、宗教影響、不良習慣等。這些心理問題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開放新形勢對兒童少年心理成長的衝擊。只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創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採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其內容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質培養與心理健康維護任務。心理素質培養,主要是教育和培養個體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學業、事業成功。心理健康維護,它主要是使個體形成並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展。這兩個任務層次不同,心理素質培養主要是使學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維護則主要是使學生能正常地生長髮展,能適應、成人。就其性質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髮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發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進行培養促進,使學生的心理品質不斷優化。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對心理處於不良狀態或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幫助,使之回覆正常狀態。這兩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層次,發展性教育主面對正常發展的學生,是提高性的;而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面對心理方面出現不同程度問題的學生。

21世紀的青少年,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顛簸,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就好像一個種子能夠健康的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能迎來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未來的社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要求越來越高,個人在社會中應具有健康的更強的自我和主動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