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後感【熱門】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朝花夕拾讀後感【熱門】

朝花夕拾讀後感1

在暑假這段時間,我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多資訊,不但是魯迅的生活瑣事,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有很多資訊。看完這本書,我對魯迅的印象徹底改變了,覺得魯迅又只是一個平常人,他也有缺點,也有小孩子脾氣,但唯一讓我佩服的是,他能在最平常的文字中,表現他的愛國情懷和當地的政治環境,真的是字中有字,話中有話啊。

第一篇是《狗。貓。鼠》,他把每種動物都比喻成不同的人,藉助自己對每種動物的感受,把社會上的人,劃分成三種,像貓,抓了在放,放了在抓,最後玩厭了,在吃掉,這讓我讓想起了日本侵略中國時,日本人是怎樣欺負中國人!

在其他故事中,我也感受到魯迅想表達出來的情感。在魯迅的文章中,往往不失幾分笑意,這黑暗的社會中,所折射的光線自然是黑色的,可我卻在這本書中,看到了一絲光芒。

這就是讓我感到佩服的寫作手法,這篇文章十分注意人物的刻畫和描寫,同樣運用白描的手法,十分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採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創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讀的不亦樂乎。

讀完這本書,腦中還念念不忘書中的情節,在想想,魯迅能在黑暗中,發掘出童年之美,靠的是心中對未來的期望,我們是否能像他一樣,在最困難的時候,發現光芒,並抓住它,算是隻有很小的一絲,也要死死的拽著,不要讓希望逃跑。

我相信,只要每個人對未來都充滿著希望,那麼,在他的世界裡,就算有多大的障礙,他的生命也不會再寂寞!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朝花夕拾,撿起的是枯萎。《朝花夕拾》一個多麼美倫美煥的名字,如此的詩意盎然如此的淡墨雅觀,讓人不禁想起那花開遍地的往事,恰有種淒涼委婉之中卻也不乏生機蓬勃之意。看過魯迅文章的人應該都有深切體會,他的文章讓人看後暢快淋漓,犀利的語句中不乏一份詼諧幽默。

如果說朱自清的文章像是上好的茅臺酒,那魯迅的文章就像是高純度的伏特加,辛辣過後便只是暢快了。

不能說《朝花夕拾》我看得有多透徹,我的文學水平並不高,我不會一字一詞的分析其中的各種因素、味道,我也不知道是否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我只知道這裡的每一篇文章都讓我有一種想要去挖掘的想法,想要去深入的思考其中的奧妙,它們神奇似得與我的心靈產生了共鳴,讓我身心都深深的陶醉其中,有一種被海南十月的海風浸泡過的美。我最敬佩魯迅先生的就是他在文章中曾說過:“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就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在那個語言、行動決不自由的時代,如此不顧一切的直抒胸臆,如此的呵斥那些古板不願創新的老文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他如此說,便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發展,華夏文化的又一個質的變化,正是有了像魯迅這樣的人,如今的我們才有了學習現代文的機會。這便是這本書的重要主題,即使回憶溫馨的過去,又是理性的批判著當時那個腐化的社會。要知道既要生存在那個被傳統封建束縛著身心的社會,又要保持著那樣的心態,是極不易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3

讀著魯迅先生那透出年少輕狂的童真的文字,我彷彿又回到了那段青蔥歲月中去了。

阿長與《山海經》中的阿長是一個很不辛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我”一開始因為她謀害隱鼠而討厭她,並且她“切切察察”,愛告“我”的狀,睡覺像“大”字,讓“我”沒有餘地翻身,讓“我”去做一些煩瑣的事……讀著這些事情我覺得阿長也是一個名間文化的傳承者,她善良而樸實。後來阿長為了“我”買來了《山海經》,對於這本書沒有人真實的回答“我”,只有大字不識的阿長來問我,並想方設法地帶“我”買到了。阿長為魯迅的童年抹上一道別樣的色彩。我又覺得她是一位關愛、體貼孩子的好保姆。她身上有著誠懇熱情,樂於助人,仁慈、寬厚、善良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五猖會》中魯迅先生記敘兒時要去看五猖會,興奮得不得了。正要出發,父親卻要他背書。父親一盆冷水把他的興致澆滅了。可憐的魯迅先生,為他默哀~~~~其實我也有點感同身受,那些毫不顧忌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的父母們該反省反省了。

魯迅先生的童年並不乏味,《從百草園帶三味書屋》的百草園被魯迅先生先生形容的十分有趣,不禁想起了一些童年往事,那時的'我們多麼無憂無慮啊!魯迅先生上三味書屋十分枯燥、乏味,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裡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也是讀書又讀書啊~

童年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只能回味它。《朝花夕拾》給我們一個魯迅版的別樣童年!

朝花夕拾讀後感4

魯迅先生的文章多是有些晦澀難懂的,故每每我讀先生的文章都要讀上許多遍,使得自己能更好的讀懂先生的意思。而先生的這篇《五猖會》,讀得不花我半分力氣,卻委實讓我引起不小的共鳴。

文章的開篇便是寫的兒時的先生對於“迎神賽會”的一種期盼和嚮往,由於居住在偏僻的處所,雖然是對於這樣的活動充滿憧憬,但是確實從來沒有看到過真正的書中所描寫的“迎神賽會”,只能不斷的從書中看到這些描寫加以自己的想象,最多隻能花上一文錢買上一個“吹都都”。在寫滿對這類“迎神賽會”的憧憬之後,峰迴筆轉,先生即將遇到“這是我兒時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去東關看五猖會!而這五猖會是全縣中最盛的會!兒時的先生必是神往不已,而確實也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先生要隨家人同去看著五猖會!這不僅可圓了夢,也是兒時童趣的一個所在!可偏偏在大家準備出發的時候,“父親”卻成了一個最最不和諧的音符,非要讓我背書!《鑑略》中的二三十行。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兜頭一盆冷水,各種強記之後終於能過了“父親”這一關,而起初那種興奮卻蕩然無存!這種封建禮教的威儀,不可撼動的地位,無疑給先生兒時的內心留下了不好的記憶。

讀到此處,不禁勾起我的共鳴來。每每要出去玩耍,父親或母親總是不會站在我們的立場上考量問題,非要出個名目讓他們還“稱心如意”了,而我們再得以出去玩耍時,早失去了先前的心氣兒。

讓我用先生文章的結尾做個結尾吧:

“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個時候叫我來背書。”

朝花夕拾讀後感5

捧著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悟著魯迅先生的童年真諦,本書當年出版時擬定的名字是《舊事重提》,讀這本書時,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屬於魯迅先生的快樂日子。 這本書是魯迅先生人到中年的時候寫下的,魯迅先生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時,想必心中一定很快樂,並別有一番滋味吧。

書中共有十篇故事,給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先生在寫百草園時,詳細的寫到了百草園那美麗的景,百草園那引人入勝的傳說以及在百草園玩耍時的情景。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對百草園深深的懷念與熱愛。“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一幅又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面便呈現在我們眼前。而三味書屋就不一樣了。沒有百草園的自由自在,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在我看來。三味書屋是枯燥的,乏味的。 其次,書中的《藤野先生》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當時,中國在別人國家眼中是一個弱國。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話時,便不由得心痛起來。“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也是低能兒……”但是,那些看著自己的同胞在影片裡被殺頭,還與日本人一起歡呼的中國人,我由心痛變為憤怒!那種骨子裡就軟弱的人,是不配做中國人的!

這本書,雖然只是一本回憶性的散文集。但是,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看到舊中國年代時社會的黑暗與弊端,讓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做出貢獻! 我們的童年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是,留下的卻是一個個美麗的回憶。即使是魯迅先生瑣碎的記憶,在這本《朝花夕拾》中重新出現,也是一樣的精彩,一樣的快樂!

朝花夕拾讀後感6

《朝花夕拾》是我國著名的作家,魯迅所作,他的原名周樟壽,後改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本書分為十章,分別描寫了魯迅先生兒時的童年趣事,也通過不同方式來諷刺舊社會。在這本書裡,讓我感興趣的就是一、二、五章了。

第一章《狗貓鼠》主要講了魯迅先生在童年時期的仇貓,他的仇貓原因有兩點:第一,它與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像,並且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玩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吃了魯迅先生兒時一隻十分疼愛的小隱鼠,儘管魯迅先生得知那不是貓所做但他也仍然十分恨貓,因為他後來可是真的吃了一隻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一型別,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第二章《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先生兒時的保姆,描寫了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的形象。魯迅先生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第五章《無常》——無常是具有人情味的鬼,他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是那麼悲傷,於是他決定放兒子“還陽片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王打了40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時,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朝花夕拾》用平常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 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7

魯迅常想在紛擾中尋找一點閒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他的童年猶如一棵梅花在河流旁快速生長,花朵紛紛落地的場景的美,流到鄉下,那花是又鮮豔又芬芳。魯迅的《朝花夕拾》跟他的內心一定是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魯迅的日子有歡喜又有痛苦,但都是給他留著那深刻而又完美的回憶。正如他的書《朝花夕拾》,就親筆寫了他的日子。

我讀者魯迅先生寫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了魯迅的童年的悲傷痛苦:那天晚上,魯迅的父親在地上保留著一口氣,衍太太讓魯迅把他爸爸叫醒,魯迅拼命的叫著,聲音震耳欲聾,他父親讓他不要叫,並且拼命喘氣,好一回才正常,魯迅又叫,叫到嚥了一口氣。

一切的感覺都是那麼痛苦,令人難受,因此我才會感動。尤其魯迅天真的相信別人,讀起來讓人覺得魯迅先生又親切又十分不聽話。

童年是有痛苦的,是那麼令人難忘呢!我的童年也有痛苦的幾次經歷。我家在農村,一次,我的親人逝世,我什麼都不知道,一直在那拼命的叫著,就算有人阻止,我也不管理,他說別叫了,說話的低微表示他奄奄一息,好久才喘過氣來。我叫著,一直叫到他沒氣了,就在那坐無聲息。我很後悔,當年沒有給他一個平的環境。我就從那時開始,再也沒有如此瘋狂。

現在的時代,老師與父母已學業為重,作業更是一大堆,我們哪有時間去管理這裡那裡的了。

童年已向我們一步步地離開,留下的也只是一些散落的記憶,還不如多讀讀記記《朝花夕拾》,體會魯迅的童年的痛苦與快樂。

拾起了朝花,就像拾起了父親死後的遺言,令我記憶非凡。

朝花夕拾讀後感8

手捧著魯迅的《朝花夕拾》,品味著那年少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百草園,以蟲草為樂,聽那樸實、善良的長媽媽講故事,又有那壽先生的嚴厲教誨,有了這些事件的發生,使魯迅的童年生活充滿趣味和無暇,而在這些片段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位日本老師,是魯迅當時在日本學醫的老師,記得他第一次與魯迅見面時,他竟忘帶領結,穿得很樸素。他是以為嚴肅、教學嚴謹、沒有種族偏見的人,從文中他把魯迅的講義用了紅筆修改,教魯迅血管移動的位置,更加顯示了他的和藹可親,文章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和魯迅對他的景仰心情。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明的人物形象,豐富而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讓人可從這細小的情節中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讓我可對中國舊社會有了更一步的瞭解,也讓我所知道的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童年已漸漸遙遠,歲月已無情的流逝。然而心靈的童年都是永存的。讀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一起去感悟人生,享受自然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9

午後,手捧一杯茶,仔細品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別有一番滋味。 書中的十則故事,給我映像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當時,中國在領邦日本的心中的卻是一個弱國,可當我看到那段話,便不由的心痛起來“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這種中國人,希望祖國強大卻不去努力,只是無助的祈禱,讓人不禁憐憫他,但是那些看著自己的同胞在影片裡被殺,而且還與日本人一同歡呼的國人,那種骨子裡的麻木不仁,不僅可恨,而且可憐。

作者在此則中更著力描寫的是藤野先生嚴謹的教學作風,對作者真誠的關懷還有對於中國,作品洋溢著無比的牽掛與讚揚。

藤野先生對魯迅的耐心輔導,是希望將精湛的醫學傳入中國,為中國的人們治療身體上的疾病,在此,藤野先生還原到了它本來的面目——為所有人的健康而學醫,而不是以自己個人的利益為目標,著實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魯迅先生依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著,不斷的寫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的的文字,又一次表達了對藤野先生的懷念與敬佩。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他以筆作槍。字字擲地有聲,這本《朝花夕拾》,雖是回憶性的散文集,但絲毫不改其風貌,對於作品所指出的舊中國的弊端,我看過後尤觸目驚心,一面慶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國富強的年代,一面又下定決心,盡我所能不讓悲劇重演。

在過往的日子裡,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太多屈辱的歷史,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為祖國棟樑的我們,怎能不為了祖國而去努力呢?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魯迅,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紹興人。魯迅先生有許多著作,如:《吶喊》《彷徨》《野草》,但今天我讀了一部魯迅先生留給我們優美的散文珍品——《朝花夕拾》。

這部散文集中有許多故事:《狗·貓·鼠》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圖》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無常》記述了兒時在迎神會和戲臺上所見見到的“無常”形象,並藉此對“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諷刺。《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兒時與保姆相處時的情景,文中充滿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真誠的懷念之情;《五猖會》記述了兒時在家盼望觀看迎神會時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記述了而是在家中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和在三味屋讀書的乏味生活;《父親的病》回憶了兒時父親求醫治病的種種荒誕情景。以上的四篇,作者以親切動人的筆墨,記錄了社會生活的一面,展示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

《瑣記》《藤格先生》《範愛農》記述了魯迅先生遠離故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生活經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範愛農》追敘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每次讀到魯迅先生的文章,總是讓我感到有深刻的諷刺舊社會勢力、文學的語段。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每次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總會有一股激昂之情在心頭騰湧。可當我翻開《朝花夕拾》這本書時,它讓我感受到的則是童年的美好和那漸漸遺忘的樂趣。

《朝花夕拾》這冊雜文集就具有這樣的魔力。它用淳樸,清新的語言描寫出了魯迅童年是種種有趣的事。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則是《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文章。在文章裡,魯迅寫出了他對《山海經》是如此的渴望,甚至徹夜難眠。而長媽則是為了完成魯迅日夜渴求的願望,讓魯迅得到知識的果糧,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種樸實而真摯的愛著實令我大為感動。

在那個年代裡,小孩子能得到一本書是多麼不容易的事。而又有多少人為了汲取知識的養分而苦苦渴慕。而在我們生活的現代,書店,網站遍佈,各式各樣的書籍隨手可得,可又有多少人用心地去閱讀?大的、小的書店、書城林立,在其中的人卻寥寥無幾。特別是中,國小生,他們一部分整日沉溺於網路,遊戲之中,像閱讀這樣能讓人精神愉悅的事卻很少有人去做,這難道不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魯迅的童年充滿歡樂,那是一種淳樸,自然的歡樂。而現代孩子們的歡樂卻來自於網路遊戲,以及一些本不是他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卻樂在其中。我多想像魯迅那樣與大自然做朋友,與可愛的小蟲們為鄰,而不是整天在鋼筋水泥間穿梭,可這個願望什麼時候才會實現呢?

這也正是我們再閱讀《朝花夕拾》中應該有的反思,如此才會有進步。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再一次提及這本散文集,書香彷彿縈繞在鼻尖。他猶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一個明媚的下午,和著蟬聲,給我們絮叨那些童年的趣事,也就是“《朝花夕拾》”吧。

魯迅是幸運卻又不幸運的。幸運的是,它可以在百草園裡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觀菜畦、吃桑葚、聽鳴蟬與油蛉的低唱;可以在書房裡誦讀經典:《三字經》《千字文》《山海經》。但是,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封建社會腐敗與黑暗對人們的思想影響也是巨大的。年幼的魯迅,要承擔父親的重病,家道中落,受盡人情冷暖,然而卻擊不倒他。

歷史老師曾給我們講過,現在的中國人的思維與創新比不上國外——就是因為幾百年來的封建社會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潛滋暗長。

魯迅明白,封建社會的固步自封是無法用力量來改變的,所以,他走上了文學的道路,他要用文學的力量來改變這個黑暗的社會。

他筆下的“長媽媽”與“範愛農”這兩位經典人物,就是被封建社會所毒害的人物的縮影。長媽媽的性格與思想上都有太多消極與落後的東西,體現了革命前的黑暗社會的渾濁與昏暗。而範愛農則是一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亦體現了舊社會人民對思維的束縛的反抗,嚮往自由、嚮往安樂的心。

當時的人們,受盡了黑暗與壓迫,一日終明悟,起身反抗,不知經歷了多少次艱難的戰爭;為了幸福,不知揮灑了多少位烈士的鮮血——眼前的生活,我們需要珍惜。

俗話說:好的文章不在於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情感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魯迅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徹底解放了封建社會的思想。他的文章就如同一杯醇香的老酒,讀來醍醐灌頂,發人深醒。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人不能停止讀書。在這個炎熱的暑假,我不願呆在室外活動,只想在空調房中休息。但這浪費了不少大好時光,所以我決定閱讀下學期的名著。這兩本名著都是比較趣味的——《格列佛遊記》和《朝花夕拾》。我選擇了後者,因為它是魯迅先生著作的。魯迅先生的書我也讀過一些,我覺得他的作品都比較趣味,充滿了童真。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裡面用了很多的諷刺手法。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他先用鮮亮的文字記敘了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裡面的各種小動物也讓我們大開眼界,魯迅在百草園的生活真是趣味呀!在寫到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他用諷刺的手法反對了三味書屋的乏味生活。在《閏土》中,魯迅比較了他自我與閏土的童年,真是人間與地獄,當時社會的腐朽,導致老百姓從小就得受苦。而魯迅家境不錯,所以過著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沒有閏土的鄉村生活有樂趣。在以我們2世紀的現代生活與魯迅的生活作比較了——我們冷了開暖氣、熱了開空調,更也無法感受到當時生活的樂趣。而其中的《二十四孝圖》也讓我留下了印象,原本為了培養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圖》,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可怕的陰影。可見封建禮教毒害少年啊!

這本書中很多故事都說明了舊中國教育制度的欠缺。魯迅先生以筆做槍,字字擲地有聲,指出了舊中國的弱點。

生活在2世紀的我們,一面慶幸自我出生在祖國富強的年代,一面又得下定決心,盡我所能不讓杯具重演。

在過往的日子裡,祖國忍辱負重,而此刻繁榮富強的日子裡,我們怎樣能不為祖國努力呢?我們的祖國正在崛起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說《朝花夕拾》是魯迅老年時回憶童年與青年的自傳,還不如更確切地說只是一部他對人性的批判。

我曾經讀過高爾基的《童年》——那是作者筆下的黑暗時代,殘酷、無情、吝嗇的產兒。在我讀《朝花夕拾》之前我很喜歡那本書。但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小巫見大巫”了。

這本書是用十篇短文組成的,每一篇短文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和道理。

不知為何,也許是魯迅生活的那個年代所致,他的文章裡處處都在批判和諷刺。他在《狗·貓·鼠》中借對貓的仇恨來諷刺那些帶著“正人君子”面具的文人;在《五猖會》中對當今社會父母對子女封建教育的殘害做出批判;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他以一種輕鬆而含蓄的語言批判了當時私塾對兒童天性扼殺的不滿;在《父親的病》中他毫無掩飾的諷刺了那些昏庸無能,濫竽充數的醫生們;在《瑣記》中他以衍太太——這個表裡不一,心腸毒辣的女人為代表,諷刺了當時封建誰會的腐朽;在《二十四孝圖》中他再一次的諷刺了封建文化對兒童的殘害。

他在帶給我們黑暗感覺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光明與溫暖。在《阿長與山海經》中他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淳樸憨厚的下層勞動婦女的形象;在《無常》中有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把我們平日中所害怕的“無常”寫的是那麼的生動可愛;在《藤野先生》中他又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敬職敬業,關愛學生的好老師的形象。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最後一篇——《範愛農》。作者在寄託對昔日好友惋惜與懷念的同時,也寄託了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嚮往。

這是一部充滿著智慧與力量的書,它推動著祖國的前進,帶領讀者們一起進入那個時代的歷史。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朝花夕拾》是一篇回憶性散文集,它記錄了魯迅從小到大的幾件讓他記憶猶新的事。其中,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父親的病》這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魯迅父親得了水腫,連續請來了兩位江湖上的所謂“名醫”,卻不僅沒有治好病,反而將他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淵。父親的病在現在很容易治好,但不幸的是遇上了兩位草菅人命,巫醫不分的庸醫。

第一位名醫用藥奇特,據輿論說,他的藥方似乎有奇效。但在父親身上使了兩年,也沒什麼用。收費還出奇的高,一次出診,診費就近百元。一戶人家有人生病死了,他還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這病我知道了。”手一揮就收走了兩百元。這位名醫在父親身上耗了兩年,眼看待不下去了,就推脫責任,另找了一個生手替代自己,而他卻藉機溜走,再找別人展示他“神奇”的醫術。

這位名醫找來的生手叫陳蓮河,是本城中僅剩的一位名醫。陳蓮河開出的藥引比前一位還要奇特。什麼一對原配的蟋蟀,好像連蟲子也要講究貞節。陳蓮河還十分迷信,認為“舌乃心之靈苗”,就好像真有這回事似的,就算被他治了一百多天,父親的病不但沒有好,反而越來越壞,最後喘氣離世。

作者抨擊了那些社會上昏庸無能,巫醫不分,草菅人命還勒索錢財的庸醫,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與憤慨,表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也為以後魯迅出國留學學醫埋下了伏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