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讀後感(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3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個人讀後感(集錦15篇)

個人讀後感1

近期,我閱讀了許多書。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一個人的演唱會》了。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聽見有悅耳的笛聲從樓下飄上來。“我”向下望去,只見一箇中年男子手拿一支竹笛,盡情地吹著。然後他舉起一個寫有“請讓我用音樂養活自己”的木牌,不少居民主動下樓付給他應得的報酬。中年人根據施捨者的年齡為他們忘情地、微笑著表演著,把這裡當成了舞臺。當他唱起了《生死不離》,我們才發現他是一位殘疾人,走路很不方便。當“我”拿錢給中年人時,他告訴“我”他是從四川災區“溜”來的,比遇難、截肢的人好多了。他還說他最終還是要靠自己,他已經開始用音樂來養活自己。

是呀,災難雖然不可避免,但是,只要自強、愉快、幸福地活著,就有機會突破困境,取得成功的。

古今中外,有哪一個名人不是靠著這種自強不息的奮鬥和拼搏精神而走上成功之路的?司馬遷一生孜孜不倦,在編寫《史記》時,得罪了漢武帝,被判處了重刑,身體和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司馬遷憑著堅強的意志力一邊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一邊繼續發憤編寫。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編成了共103篇、50多萬字的《史記》,真了不起啊!還有諾貝爾,從小迷戀於炸藥方面的研究。在一次試驗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自己也受了重傷,這對他來說是多大的打擊呀!可是,他並沒有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而是靠著堅韌不拔的信念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去,最終發明了威力很大的炸藥……

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不禁泛起了紅暈:以前我學游泳,一不小心被水嗆了一下,就哭著鬧著說不學了。遇到這麼點小困難就退縮了,和他們比起來真是差遠了!

想著想著,我不禁又一次感到十分慚愧,同時,心中更堅定了一個信念: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退縮,一定要沉著、冷靜地將它克服!

個人讀後感2

半天看完《一個人的好天氣》,它由日本青年作家青山七惠著。

它講述的是當代日本的一個社會現象,一個單親母親帶著一個女兒成長的故事,最後女兒長大了,她到東京一個舅婆家,舅婆也是年輕的時候。丈夫也去世了[流淚],一個人生活在東京城裡的小院裡。這個主人公叫知壽三田。她到了舅婆家,和舅婆兩人生活在一起,自己在外出打工。

中途她經過了兩段的愛情,但都失敗了。而舅婆71歲了,仍然活出自我的精彩,到了一個知心的男朋友,而後來她媽媽又來到了這裡。媽媽也找到了他的`愛,一箇中國的王先生。而自己看著舅婆和她媽媽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真愛,而自己仍然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流淚]。

她經過輾轉反思,最後,與一個已婚的男人交好,雖然後來的結局是什麼樣,我們無法知道。但是從後來的結局看出了這個主人公缺乏這父愛的關懷,所以說,最後在戀父情結的心態下,找到一個已婚的男人。

故事簡單有趣,從春夏秋冬再到春天的一年的故事,講述了主人公的悲歡離合以及日常小事,一個青春少女的美麗的一天,同時作者筆法細膩,文采飛揚,透露出了其優秀的寫作水平。

如以下名句:

可能的話,我還是願意永遠這麼年輕,不經受世事磨難,靜靜地生活下去,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自認為自己是有受苦的精神準備的。我想做一個像樣的人,度過一個像樣的人生;想盡量鍛鍊自己的肌膚,成為一個能夠經受任何磨難的人。對於將來的夢想,以及刻骨銘心的戀愛等等,即便描繪不出來,我也朦朦朧朧懷有這樣的期待的。 ----青山七惠

世界不分內外呀,世界只有一個。 ----青山七惠

從我出生、上國小、國中、直到高中的學費、飯費、服裝費、旅行費等,花在我身上的錢究竟有多少?這些龐大的花銷什麼時候才能還清?想到這兒,心情不由沉重起來。不還上這些錢就不能對媽媽說三道四。比起對於媽媽的感激之情來,更多的還是負疚感。

兩本書對比,《偷影子的人》是一個單親媽媽和兒子,《一個人的好天氣》是一個單親媽媽和女兒,

可見孩子成長,媽媽的影響巨大。而父親未在文中出現,更不值得一提!不是花心就是死去!

個人讀後感3

小說作品《童年河》講述了雪弟的童年:從才到上海的懵懂,到四年級時的成長,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完美銳變的雪弟,就像是一隻鳥兒掙脫了牢籠,展開雙翅向廣闊的藍天飛去。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小說作品《河裡的生死搏鬥》這一篇,它敘述了雪弟奮不顧身的跳下河,救出了因小橋突然崩裂而掉下河的小夥伴們。他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向他一樣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奮不顧身的幫助他們吧!

和雪弟一樣,我的童年也是多姿多彩的'。童年的生活中我學會了堅持、獨立、誠實、寬容……這些,是童年留給我最美好的回憶。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是這件事讓我讓學會了堅持——那是一個涼風徐徐的下午,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姐姐來到了一個堆滿了繪畫作品的小房間,這,就是我後來學習繪畫的地方,在略略欣賞了一些令人賞心悅目的繪畫作品時,爸爸問我:“你願意在這裡學畫畫嗎?”我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因為,我也想畫出像這樣令人賞心悅目的繪畫作品。就是這個決定,讓我可以畫出讓人羨慕的畫;就是這個決定,讓我無論是颳風下雨,也要趕到小房間去學習繪畫;也就是這個決定,讓我學會了堅持。

在我的童年中,是這件事讓我讓學會了獨立——那是一個燥熱的晚上,全家人都睡了,而我卻怎麼也睡不著,翻來覆去,可能是因為把被子踢走了,這個晚上,我著了涼。我摸摸額頭,燙得不行,趕緊披上衣服,摸黑翻出家裡的退熱貼,貼在了頭上,頭上涼絲絲的,不再那麼燙了。又趕緊找來水“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然後回到床上躺著,過一會兒再起來喝水,就這樣一直重複到東方露出了魚肚白。醒來後,我趕緊摸了摸額頭,好多了。我長舒了一口氣。從那以後無論什麼事我都盡力自己完成,還有什麼事情比生病更可怕呢?

現在,我長大了,童年留給我的是無窮無盡的回憶,美好的回憶。我會珍藏這美好的童年,永遠,永遠……

個人讀後感4

一條道路散發著如薄荷般的清香引誘著我們一步一步離終點漸近。它的表面隨時都會出現一些讓你措不及防的陷阱與牽絆,但是你卻不得不將你的腳印留在那條令人嚮往勇往直前的道路上。成長之路亦是如此充滿祈禱與希望的美好同時也有一個個另人低迷墮落無措的深坑。

暑假來臨之際,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幾本辮子姐姐的書每一本書中的成長故事都使我入迷,我最喜歡也是印象最為深刻的便只是那一本《我是你一個人的拉拉隊》,書中語言平實真切讓我能身臨其境感受著每一個角色的內心感受和喜怒哀樂,辮子姐姐是我們這一代少年很好的學習物件與榜樣。

唐糖是一個如她的名字一樣甜美可愛的少女,偶爾會有點有趣的惡作劇。她有一個非常疼愛她的老爸,老爸是布蘭妮的粉絲,所以一直管唐糖叫小甜甜。一天,唐糖突然破天荒的提出了要訂世界籃球雜誌的要求,這讓爸爸很是吃驚,雖然唐糖是姚明的粉絲,可他認為小女孩看些時尚雜誌才是正常的。之後那些另他摸不著頭腦的要求一個接著一個。買一系列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開始減肥和學習不同種類的舞蹈,唐糖的拼勁讓爸爸一次又一次吃驚不小。正是她的努力讓她從一個拉拉隊的超級替補搖身一變成為第一領舞。只有唐糖自己明白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一個那個經常被她惡作劇的籃球第一中鋒貝壘。他觸動了一個少女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情竇初開的萌芽也開始生長。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唐糖辛勤付出的一切努力終於要換來回報時一個深坑也將他與她深深拽了下去。貝壘也從哪一j件事故開始發生了徹底的轉變。他開始拒絕她的一切幫助,她開始將她越推越遠,他甚至想逃離她。唐糖終於不堪忍受想要轉學。她的父親卻開始勸慰他們倆個人不能放棄。唐糖也繼續開始為了貝壘而努力,會一直為他喊加油支援他,直到汗流滿面淚流滿面。

當我一氣呵成讀完整本書時,我的內心充斥著各種的情感。也讓我記住了那個獨特的橘子少女,唐糖。記得整本書封面上那一句話,我知道還需要很多考驗很多抱歉,但總有一天,你不會在拒絕我的加油,我會一直對你喊,加油加油加油。也讓我感悟出些成長的道路上的道理,你沒有選擇,你只能一直走下去,或者死亡。

個人讀後感5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看什麼書?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商曉娜姐姐寫的《絕佳拍檔》裡的一系列作品。這個暑假我又一口氣地把《絕佳拍檔》裡的第十二部作品《兩個人的夢想秀》讀完了,實在太精彩了,令我回味無窮。

書中一如既往地通過很多情節關聯的小故事敘述了馬一右和馬一左兩位小朋友,他們又做了許多有趣的事情。他們一起去吃灌餅,一起去遊樂場,一起做飯一起捉迷藏……無論做什麼事情,他們都喜歡在一起,因為他們是--絕佳拍檔!從不同的章節,我彷彿看到了兄弟倆的默契和許多優秀品質。

從“背書大王”中熱心幫助鬍子原,可以看出他們樂於助人;從“假如不小心撿到一個信封”可以看出他們拾金不昧,品質優秀;從“兩個人的夢想秀”可以看出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夢想付出一切,堅持不懈並最終成功;從“發現了她的美好”可以看出他們願意接納別人,與其做朋友;從“書包哪裡去”可以看出他們熱愛學習!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章節是“兩個人的夢想秀”,在這個小故事裡講到哥哥馬一左心裡一直想當一名主持人,他正好從報紙上看到了選拔主持人的好訊息。於是,他就馬上去報了名。可是兩個星期過去了,卻得不到訊息,弟弟馬一右把這一切看在眼裡,裝在心上。於是他偷偷地展開幫助哥哥馬一左實現夢想的行動。終於馬一左實現了夢想,馬一右、小喬老師、同學們都為馬一左而高興!

當哥哥想當一名演唱會主持人的'時候,弟弟馬一右這麼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實現願望。同樣當弟弟有願望,哥哥馬一左也會千方百計地幫他實現願望。而當他們遇到有困難的老奶奶,他們也會去幫助她。多麼熱心和樂於助人的兄弟倆啊!他們就是時時處處有夢想的人!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有愛心、有夢想的人。

我想商曉娜姐姐一定希望我們讀完她的這本書後,能從中感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啟迪我們的人生,她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個人讀後感6

人世間,很多事需要堅持,比如:一個人要成功,必須克服許多的困難、挫折,這些都是為了將那些不能堅持不懈的、隨隨便便就半途而廢的人攔在成功的大門之外,可能在你準備放棄的時候,成功的大門就擺在你面前,你卻默默地離開。

艾青在新中國建立伊始之際,在人們最需要精神鼓舞的時候,他創作了《礁石》,也可以說《礁石》是應時而生,它實實在在的鼓舞了幾代中國人。這首詩寫了兩個物件,一個是浪;一個是礁石,有兩個主要的畫面,一個是無數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另一個是礁石屹立,面對浩瀚的浪花。

《礁石》塑造的是長年累月在狂風巨浪的撲打下堅強不屈、堅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僅是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的.自身的象徵,而且還是我們民族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的象徵,也表明我們每一個人就算長期不順心、不如意,也一定要保持堅強不屈,樂觀自信的精神形象。

讀這一首詩時,我不由得想到那次體育期末考試,分組時,同學們都想先跑,紛紛擠向第一排,把我給擠了出來,我抬眼向周圍看去,發現留下來的全都是能跑的,當時我也挺開心的,因為跑步時,若前面有一個人給你領跑,你就會有個追逐的目標,如果是自己領跑,就沒有那種衝勁,就會越跑越慢,耗時過長。

當然,即便有人領跑,也不是就一帆風順的,那次體育考試中,我跑到第二,一直跟在第一的後面,很快口就開始發乾了,口水也是酸的了,腳步越來越沉重,我甚至一度的想要放棄,可是當耳邊傳來同學們在跑道上奮力向前的腳步聲、吶喊聲時,我不禁想,身邊的同學都沒有停,我又怎能停下呢?我一定不能被後面的同學超越!我一定要成功!只要堅持下去,我一定行的!最後我如願成為第一個衝過終點線的同學。而這不就是《礁石》告訴我們的“做事一定要堅持不懈”嗎?

放棄有十五筆,堅持有十六筆,堅持與放棄,僅在一念之差,我們要好好把握。

個人讀後感7

這幾天,因為女兒從圖書館借了一本破舊不堪並且書紙已泛黃的舊書——《日出》來看,我也利用空閒時間又一次讀了曹禺老先生的這本書,漸漸明白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日出》已不僅僅是書中各色人等的悲劇,更是一部社會的悲劇,生命的悲劇,青春的悲劇。

書中的陳白露是一個矛盾、頹廢、但同時又熱愛生活、厭惡生活的人,她希望生活得安逸舒適,紙醉金迷,但同時她又極度的鄙視憎恨著生活中的醜惡和不平、痛苦和齷齪。她性格自傲、高貴,但又脆弱、不安。但她的那顆天真、深沉、自由、善良的'心從來都是自己的。所以她喜歡日出、陽光,甚至是窗外的雪花。她醉生夢死、得過且過,雖然她也並不甘心這樣的沉淪下去,但是除了等待,她似乎又別無選擇。最後,她終於解脫了,回到大自然中去了。書中還有不少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方達生、李石清、潘經理、黃省三、顧八奶奶、金八爺、小東西等等。在這樣一個充滿悲情、充滿動盪的環境中,陳白露等人的悲劇是註定的、無法避免的。黃省三的命運更讓人唏噓不已,他是個懦弱、可憐的社會下層市民,他想要拼命的活下去,但別人不讓他活,他們逼他去死。於是他終於破滅了生活的希望,將自己的兒女們通通毒死,然後再自行了斷生命。可笑的是,他真的想死的時候,他們又不讓他死,說他精神有問題,這種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狀態讓這個可悲的小人物終於無法再支撐下去了,於是他瘋掉了。無辜可憐的“小東西”,陳白露雖然救了她,但卻保護不了救她,充其量只是將她的悲劇稍微推遲了一會兒而已。

劇中唯一的超然一點的人物就是方達生,他有著自己的思想和靈魂。他想要去幫助需要他幫助的人,他想帶陳白露走,他想給陳白露正常的生活,但終究也只是給自己的心靈增加了傷痛而已。整個社會都在傾覆,能逃得了的又有幾個。“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通過《日出》我們能感覺到的是作者在方達生身上寄託的一些理想和希望。

個人讀後感8

斷斷續續半年了,《一個人的朝聖》還沒有看完,不知道臉上擺出個什麼表情合適呢?新的一年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2018年確實很特殊,其實發生了很多事,讓我的精神有點跟不上。所以在工作穩定之後有些懈怠了,整天就是什麼都不好好幹,就想著放假偷懶,不過也給自己設下了deadline,半年休息,休息過後,生活迴歸正軌。昨天就是最後期限了,把所有的事情收個尾,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利落轉身跟2018年say拜拜。感慨完之後,繼續進行讀書感悟。

其實在讀到後半段的時候,我突然有些不明白這個書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了,有些摸不著頭腦。前期哈羅德是自己孤身一人,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候,他反思了自己過去的生活,心裡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我原本以為他會一直這樣走下去,就像一種自我救贖一樣,在旅途中慢慢看清生活的本質,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定,可是,劇情卻沒有這樣發展。他的事蹟被報道出來,有了一批自以為很酷的人加入了他所謂的朝聖道路,他的妻子莫琳也在鄰居的幫助下,追上了在路上的哈羅德。到這兒我就開始迷惑了,一個人的朝聖重點難道不是在一個人嗎?,現在這些同伴的意義是什麼呢?至少我現在是沒明白,可能要繼續讀下去才能有新的感悟吧。

這也是名著迷人的地方,只有反覆品讀,琢磨,才能每次都有新發現吧。可是我最大的缺點也在這兒,不走回頭路,看過的書不會看第二遍,去過的景點基本也不會重複,連上學時的同桌都不能重複第二次 所以我做事總是淺嘗輒止。我現在的`生活之所以還算順遂,應該得益於國中的博覽群書,國中進入青春期之後,就變成了寡言少語的小啞巴了,每次寒暑假在家都是看書,各種名著,小說 ,甚至連成語大全也看了一遍,在此後的生活中,至少是語文學習上沒有吃過虧。這些年,尤其是這兩年,不願意靜下心去讀書了,願意看一些快食類的資訊,文章,性子也有些浮躁了。

當然要做出改變,過程會很艱辛,可是現在的樣子,不是我當初許願要長成的模樣,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變成一個端莊大度,淡定從容的人,就我目前的瞭解,只有讀書能辦到。

個人讀後感9

教師而言,陶行知的文字生長在中國人的思想傳統和教育現實之上,對現在的教育,仍然有著親和力,它既是一種珍貴的教育思想又是一種教育思想源頭性的資源。

在《學做一個人》中,陶行知先生說:做一個整個的人,有三種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要做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別做一個十八歲的老翁。每天忙完工作,不僅沒有滿足感,心有些煩。身體也是累的可以。年紀輕輕卻感覺沒有了動力。這就是我沒有合理安排時間,結果是吃力不討好。

(二)要有獨立的思想,要能虛心,要思想透徹,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還要有積極的精神。工作中如果你有一顆虛心學習的心,卻沒有是非判斷的能力,只會人云亦云,那麼你往往只能是碌碌無為,更多的是白花力氣。

(三)要有獨立的職業。我們的職業是教師,在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積極向上的學習、做事的態度後,再為教育事業“生利”。

陶行知認為要做一個整個的人,他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要有獨立的思想,還要有獨立的職業。身體好了,我們才可以在物質的環境裡站個穩固;思想透徹,才能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有了獨立的職業,自然能得到社會的報酬。

反觀自己,身體基本強健,工作還算穩定,唯獨思想還不夠透徹,缺少了些判斷是非的能力。那麼,我是不是一個整個的人呢?

在這個物質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開始注重起了身體的健康問題。學校定期為我們教師安排體檢,讓我們感到了學校管理的人性化。思想是個主觀的話題,各有各的觀點。我所能做到的,只是能遵守社會公德,不違背自己的良心。身為子女,孝敬長輩;身為學生的`師長,傳道授業解惑。

陶公教導我們,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漢。

想想現在的教育,我們的孩子幾乎成了一部學習的機器,只會看書,寫字,生活能力很低,好像勞動不是自己的事。我在想,開學後我所要重視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讓我的學生自立,學會勞動。自己學著做飯,學著洗衣服,學著做家務,學著種菜。另外,我要重視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知道感謝家人,感謝老師和同學,感受現在的幸福生活,做一個身體上和精神上都幸福的人,做一個完整的人。

個人讀後感10

這幾天,我看了沈石溪的小說《羊奶媽和豹孤兒》,講的是羊和豹的故事。有一天,作者無意間遇到了一隻受傷的金錢豹,它腳上的傷非常嚴重,不能再去捕獵,可是它的孩子剛剛出生,餓得快不行了。於是,這隻金錢豹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作者照顧撫養。作者沒想到動物對孩子那麼有愛心,有點感動,就接受了那隻可憐的豹孤兒。

豹孤兒剛生出來不能吃肉,只能喝羊奶,可是羊很害怕豹子。怎麼辦呢?作者就想了一個好辦法——給豹孤兒穿上羊皮。果然,這樣羊就不害怕了。作者把豹孤兒交給一隻叫灰額頭的母羊撫養。有一次,豹孤兒和一隻小羊羔玩的時候,不小心用爪子抓了小羊羔的'臉,鮮血流了出來,豹孤兒看到血很好奇,弄一點放到嘴裡嚐了嚐,頓時露出了食肉的本性,差點兒把小羊羔給吃了。幸虧灰額頭及時趕到阻止了這一切。

可是,從此以後,羊群裡的其它羊都不再理會灰額頭和豹孤兒。灰額頭越想越生氣,直到有一天它實在忍不住了,走到豹孤兒身邊,用羊角將豹孤兒頂下了懸崖,自己也隨著跳崖自殺。

我覺得豹子媽媽和作者都非常有愛心,可是羊奶媽的脾氣很大,因為它把這麼依賴自己的豹孤兒推下懸崖。如果是我的話,一定好好對豹孤兒,把它當成親生的孩子。最後,羊奶媽自己也跳下懸崖,大概是後悔了,因為它已經把豹孤兒當作自己的小羊羔了,哪個媽媽失去孩子不絕望呢?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我看了以後差點就流眼淚了。

媽媽說:“貝貝,豹孤兒不是羊奶媽親生的孩子,兩人感情就這麼好。你是我親生的,我是不是更愛你?”我認真地說:“親生和不親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它們生活在一起產生了感情。”媽媽笑了,抱著我說:“對,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只要長期親密接觸,就算是仇人也會慢慢產生感情的。”

個人讀後感11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認真閱讀了《尊重每一個人》這篇文章,它讓我真正體會到:“不尊重別人,首先就是不尊重自己。”這句名言的深刻含義。

“一個微笑,一份熱情,一句問候……這些都是對別人的尊重;老師講課時認真聽講,是對老師辛勤勞動的尊重;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不欺負弱小,不嘲笑同學,是對同學的'尊重;回家時跟父母打聲招呼是對長輩的尊重;就餐後,把餐具和桌椅擺放整齊,是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尊重……這些都體現出了尊重,只有它才能使大家共同和諧生存。”

讀到這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曾記得,我是一個不太尊重別人的孩子。

記得那是在語文課堂上,突然,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是否知道這則寓言的寓意呢?”話音剛落,教師裡立刻就炸開了鍋,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不一會兒,一隻小手勇敢地舉了起來,教室裡頓時一片悄寂。“孩子,你來回答吧。”老師和藹地說。那個同學立刻站起來,洪亮的聲音打破了教室裡的寂靜。可他剛說了一半,就被我毫不留情地打斷了,“老師,不是這樣的。”我得意地瞟了那位同學一眼,只見他的臉一下子就紅到了耳根,耷拉著頭,額頭上也很快沁出了點點汗珠,一副十分難堪的樣子。這時,同學們不斷地朝我擠眉弄眼,指手畫腳,似乎在說:“同學在回答問題,故意打岔是不對的。”老師立刻解了圍:“若男,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也是一種尊重,等他說完,你再回答,那該多好啊!來,現在你說吧!”我站了起來,不禁手忙腳亂,雙手不由得握緊了拳頭,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寓意是……是……”那聲音小極了,連我自己都聽不到,似乎是一隻蚊子在叫,支支吾吾的,半天吐不出一個字來。就這樣,我在同學異樣的目光和老師的指責聲中熬到了下課。

是啊,只有尊重才能讓別人多一份自信,只有尊重,才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只有尊重才能使這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和諧共存。

今天,我讀了《尊重每一個人》這篇文章,感觸更深了,我明白了自己的過錯。我一定記住: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個人讀後感12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八十三歲老人愛迪的故事。愛迪是一個遊樂場維修部的工人,他為了從一部墜落的遊樂車下面救出一個小女孩,不幸喪生。“所有的結尾亦是開端,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故事就是從愛迪死後來到天堂開始說起。

他在天堂會遇見五個人,讓他理解生命裡發生的一切,讓他的生命得到詮釋。

愛迪遇見藍皮人。藍皮人告訴了他與愛迪之間的聯絡。年幼的愛迪為了撿球而跑到馬路上,藍皮人為了避讓發生車禍身亡,死亡把藍皮人帶走了,卻留下了愛迪,在被帶走和被留下的短短距離中,生命改變了。這一切的一切,其中自有某種平衡。一個凋謝了,另一個正在成長。出生和入死,皆是一個整體的平衡。

愛迪遇見上尉。在戰爭中愛迪失去了他的一條腿,而上尉為了探清路線被地雷砸死,他們都做出了犧牲。但是愛迪對自己作出的犧牲感到憤怒,對自己死去的東西耿耿於懷。上尉讓愛迪明白了:自我犧牲其實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不需要惋惜,而是值得追求的東西。

愛迪遇見老婦魯比。魯比的丈夫與愛迪的父親住在同一個病房。起初,父親對愛迪的傷害是忽略。而後,愛迪就是在挨耳光、受鞭打和遭棍打中度過他的童年。最後,他們都不再說話,一直保持沉默。

魯比讓愛迪學會寬恕,釋懷對父親的怨恨,不在計較,讓一切都過去,從而得到寧靜。

愛迪遇見妻子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的死,讓愛迪覺得自己過著沒有愛的生活,腦癌使他失去了四十七歲的妻子,失去他曾經愛過的`唯一的女人。瑪格麗特告訴他,生命一定會終結,但愛卻不會。失去的愛依然是愛,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愛迪遇見小女孩塔拉。愛迪和他的戰友們被捕後重新獲得自由,憤怒中他們把敵人的穀倉燒燬。不料,塔拉正躲在穀倉的竹棚裡,被活活燒死。在天堂中得知一切的愛迪號啕大哭,他難過,覺得自己一生一事無成。塔拉讓愛迪領悟到,正是愛迪平凡的工作,使遊樂車能夠正常執行,避免了事故,保證了孩子們的安全。

在天堂裡遇見的這五個人,逐一地向愛迪講述和解釋了他生活中似乎與他毫無相關的故事和聯絡,揭示出一個道理: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像河底的卵石,一個牽連一個。愛迪終於領悟到,他在人世間自認為毫無意義的生活,其實正是他生命的價值所在。

個人讀後感13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一個人的好天氣》,我把它理解為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很有趣。

知壽常常一個人獨來獨往,沒有親朋好友的陪伴,沒有朋友的問候,這大概就是一個人的生活。平日裡也只有一位老奶奶與知壽常聊天。心中充滿煩躁與痛苦。我相信在這個世界裡,肯定有很多人跟知壽一樣過著一個人的生活。

知壽與媽媽聚少離多,即使兩個人是身體裡流著一樣的血的親人,也會因為時間的逝去變得陌生。知壽與媽媽的對話裡,沒有媽媽對女兒過多的寵溺,也沒有女兒對媽媽過多的愛意。知壽從青春期開始,就對充滿朝氣和對她過分親暱的媽媽樣樣看不慣。知壽父母離異,從小缺少父愛,一度想成為不良少女,可是不知道該如何做,便放棄了。

知壽問過老奶奶“活著有意義嗎?”也許知壽麵對眼前的一切覺得無法改變,心中有許多糾結,聚集了痛苦。但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下輩子。何不趁著美好的時光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這樣活著才有意義。如果吊兒郎當生活直到生命結束,這樣活著意義何在?不要拿不好的現狀來堪憂未來。努力一點,可以發現不一樣的變化。

知壽後來離開老奶奶,把鞋盒子裡與回憶有關的小東西藏在徹羅基們的'鏡框後。放下過往後,知壽開始了真正一個人的生活,為了她自己的生活。知壽開始慢慢改變,或許這微妙的變化,是這本書的精華吧。

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很酷,不用在意他人的喜怒哀樂,不用考慮他人的想法等等。大概是又自由又美好。

我認識的人很多,朋友堆裡面會常常出現一些很有趣的人,與這些人兒一塊玩,心情也會大好。可是越長大越發現,身邊重要的人越來越少,留下來的人越來越重要。並且想要擁有有趣的生活一定要與有趣的人兒玩。

要學會朝前看,我們活著是為了自己而活,不是為了別人。

個人讀後感14

一個人就一個人,咋一看這名字:同哥是教我們單身嗎?歷時4小時33分鐘我看完了這本書,選擇性地看了二維碼的視訊。真的很久沒有以這種莊嚴的感覺看一本書了。

首先從形式上說,這種文字與視訊相結合的形式確實別出心裁,你想寫一段文字,給我們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間,又利用視訊給我們呈現更真實的人物形象。那種用心彷彿穿插在一本書中,就彷彿一個朋友請你喝一杯茶。

從內容上來看,比起人生道理,我更喜歡人間故事。那種人間煙火味瀰漫在文中,讓人不禁嚮往。一碗漁粉,寄託了多少記憶與懷念。朋友一起吃的場景,與老闆的打打鬧鬧,老闆的熱心腸,這是人間最平凡的場景。作為一個湖南人,我由衷喜歡在室外,坐在風裡,嗦一碗粉,那種心情怕是隻有湖南人才能把它演繹地如此熱烈。獨身前往北京,有過住廉價房子的時候,有斤斤計較算賬的時候,然後最後成為世界另一頭寫書的你,如果說失敗與折磨是成功之前的必經之路,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在痛苦中前進呢?小琴遇到了那個心意相通的人,捨棄了原來的婚姻,去追尋自己的愛,而非愛情....一幅幅場景劃過眼前,這書寫的其實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主題:追逐自由。自由於現代的每個人都很重要,如今國家富強了,年輕人新的追求就是自由,於是我們與父母爭吵,於是我們踏上旅程,忍受著世間的.孤獨,去追逐那一份屬於自己的自由。哈,那是我們。

這世界太容易迷失,這世界太複雜。錢,地位,排擠,人的生活總是繞著這些轉,可這是生活給我們出的難題。我們不會放棄,去向生命妥協。而是帶著自己的激情和那一份獨有的堅守,在萬千人群中展示自己的不變,或許,這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我朋友很少,少到幾乎訊息全是學校發的通知,學習上的問題,幾乎不討論生活。我曾經說過我好像從來沒有真正認同的朋友。看到嗦粉有人一起,真的好羨慕,看到一群人圍著桌子不知議論著什麼,真的好羨慕。看到那種在報刊上找朋友這種方式,哇,好神奇,從來沒有試過。也許,我的交友方式,更似無聲的水,滴答滴答吧。

你說孤獨嗎?其實一點不孤獨,做著想做的事情,偶爾寫寫文字,散散心,生活難嗎,不難。不要把世界的重心轉移到別人身上,多看看自己,其實自己就是一道光。

個人讀後感15

《工匠精神中寫的雖然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帶學徒的方法,可是裡面的一些經驗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學習的。每一件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用很多年去強調。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飯、比如和人說話該怎樣回答,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可恰恰是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確實最就應注意的。

正本書是適應時代的一本書,當下,“萬眾創業,大眾創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中國的年輕人有著無比高昂的創業熱情。創業者是一個管理者,但這本書裡所講的匠人,並不是現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個技術員工。此刻貌似越來越多的人拿到了本科畢業文憑,畢業後都去從事腦力勞動,去做白領了。反而做為技術工人的藍領此刻有很大的缺口,工資也高,我其實很想有一技之長。也想去學木匠,還想去開火車,或者去做一個工程師,但我最終的路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走進了一家公司,一點一點的磨練自我。

以前讀過胡雪巖,明白了他也是從一個國小徒幹起,學徒期間要為師父師孃倒夜壺,要沒有怨言的去做好師父交代給他的'每一件事。其實這樣的帶徒方法不止是秋山木工有,中國也有。只可是這些傳統的行業在逐漸被機器大工業生產代替了,一個匠人在自我的專業技能上投入的時間、感情、精力在逐漸減少。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手和心共同完成的事情逐步被機器代替了。此刻到博物館看一些展品也會經常感嘆,獨具匠心、能工巧匠、匠心獨運等,可是機器生產出來的東西我們充其量也就感嘆一下:窩草,這技術這麼牛逼,等這技術普及了以後再也沒人提起這牛逼的技術了。

其實對一項工作、對一個人、對待自我,是需要投入時間的,要堅信大器晚成這一信念。做事之前要學會做人,學會投入熱情,學會擔起職責,學會為自我的成果自豪、負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