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的教案(彙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4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購物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購物的教案(彙編15篇)

購物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懂得什麼是“三無產品”等一些購物的基本常識。

2、學會了解商品、合理選購商品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找幾家超市的廣告

2、找幾種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裝或幾種學生日常用的商品。

教學過程

1、匯入:模擬生活購物,重溫平時是怎樣購物的。

2、評議、討論。之前,教師要說明評議、討論的主要內容:“買的人是不是注意看商品的說明了?對商品提出了什麼問題?售貨員是怎麼回答的?你聽了以後是不是瞭解商品了?你看了之後有什麼想法?生活中你是怎樣購物的?你父母呢?”討論過程中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和分類,並引導學生一起分析。

3、展示說明:幾種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裝或幾種學生日常用的商品。給學生介紹一些基本的商品常識和看說明的方法。讓學生提問並解答:“除了要了解一些商品常識外,怎樣購物才合理?買東西時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4、分組觀察、討論。(1)看各種廣告和商品說明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和不同的特點。(2)自己和家人在買東西時有哪些不好的習慣。(3)購物有哪些小竅門。(4)購物時要注意的問題。

5、展示、。各小組彙報自己的學習結構,並把要注意的問題提出來,作為全班同學的公司。

佈置作業:講學習到的有關購物常識向家長彙報,和家長一起制定家庭購物計劃。

購物的教案2

設計理念:

數學最終是要為生活服務的,迴歸生活的數學才是有用的數學。本課內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聯絡,學了就可以學以致用,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教學目標:

1.在瞭解生活中有關打折優惠措施的基礎上,能利用百分數的知識,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深入理解折扣的意義。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分析比較,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合情思考能力。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辯證、全面地思考、對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在瞭解生活中有關打折優惠措施的基礎上,利用百分數的知識,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通過分析比較選擇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教學難點:

1、多種方案的計算。

2、合情推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打折計算方法。

1.談話匯入。

2、為學生創設到快餐廳看選單的情境,引導學生從合算的角度選擇套餐。

出示,如下圖。

A套餐

原價:12.5元

現價:10.00元

B套餐

原價:11.8元

現價:10.00元

C套餐

原價:10.80元

現價:10.00元

(1)如果你去吃快餐,你選哪一種最合算?為什麼?

(2)A套餐相當於打幾折?

(3)B套餐也打8折,應付多少元?

二、分析比較,初用打折技能。

實際生活中的打折多種多樣,要反覆計算、比較,才能夠選擇出最好的購買方法。

1.創設情境。

現在許多餐廳可以自己帶飲料消費,餐廳的飲料可挺貴,要想合算我們不妨去超市逛一逛,買一些飲料再去吃飯。

甲商場 買大送小

乙商場 一律九折

丙商場 滿30元一律八折

2.瞭解超市的優惠政策。

師:請你舉例說一說你是怎麼理解這些優惠措施的?

生:買大送小就是買一瓶大的送一瓶小的,前提是必須買大瓶的飲料。

打九折就是買100元錢的飲料現在只要付90元錢。

滿30元打八折就是買飲料的總價必須達到30元才能打八折,不到30 元不打折。

購物的教案3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群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裡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著幼兒。為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情景”中,並通過參觀、遊戲、談話、繪畫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瞭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去超市購物時自己買了多少東西,付了多少錢,但是,對人民幣的概念仍較模糊,於是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超市購物》。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遊戲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硬幣,學會使用硬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購物之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1)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幼兒認識漢字“角”、“一”。

2、物質準備:

(1)佈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實物,並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係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開啟盒子,看看裡面裝著什麼。”(幼兒開啟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麼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誌。

教師小結:對了,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遊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遊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

老師釋出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麼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著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評析: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活動過程中,教師藉助實物,通過遊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徵入手,引導幼兒準確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併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提問:“誰願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麼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裡還藏著這麼多祕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裡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評析:教師在幼兒認識了1角、5角、1元三種硬幣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了親身購物的機會,進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種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出自:屈老、師!每個幼兒都只有在付錢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買到商品。幼兒必須先觀察商品的價格,然後思考該如伺正確付錢,並將付錢方法貼上在展板上,最後通過課件梳理幼兒經驗,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3、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裡。)

評析:這一環節教師巧妙設計,讓幼兒在一次次購物遊戲中發現多種付錢方法,既拓展了幼兒思維,又進一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充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的特色。

4、第三次購物,鞏固幼兒經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樣神祕的禮物——存錢卡(出示存錢卡)。這回要請小朋友將你的付錢方法存在存錢卡里。去超市購物時,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後回到座位上,將你的付錢方法粘在銀行卡的背面。

(2)幼兒自由購物,將付錢方法黏貼在存錢卡上。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5、分享商品,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裡買了這麼多的商品,真開心!今天也來了這麼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嚐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再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購物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 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後加法”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絡。

3. 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教學重點

掌握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掛圖,實物,課件。

切入舉偶

出示掛圖,談話引入。誰能用講故事的形式說出這幅圖的圖意。

對話平臺

玩中學

1. 說一說。

通過看圖,獲取資訊,提出問題。

(1) 同學們,請你也仔細觀察一下超市的東南角,看一看從圖中你能獲得什麼資訊?

(2) 如果你是小顧客,你想買些什麼東西呢?

指名彙報。

(3) 如果至允許你買兩種食品,每種數量不限,你又準備買什麼呢?指名彙報。根據學生彙報,教師可板書問題。

2. 算一算。

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運算順序。

(1) 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麼食品?

(2) 那麼小熊應付多少錢呢?請你來幫他算一算。學生獨立解答後再小組交流彙報。

(3) 說一說又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麼?

(4) 教師介紹脫試計算的格式及方法。

學中做

1. 做一做。

(1) 大家真聰明,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黑板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嗎?任選一題,做一做。

(2) 指名彙報。

2. 想一想,議一議。

通過小組探究,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熊媽媽有20元錢,買3包餅乾應找回多少錢

(1)試著做一做。

(2)小組議一議。

(3)說一說。結合剛才的練習,你得到什麼結論?

練習

(1) 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先認真觀察,然後說一說圖意,最後列試計算。

(2) 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先說一說運算順序,然後再計算。

(3) 完成試一試的第3題。

購物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細緻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並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橙邊大卡片4張、紅邊大卡片16張(4組,每組4張)、小猴大卡片1張、磁鐵(自備)。

幼兒材料:超市購物>遊戲圖、購物單>卡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介紹新朋友。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有一位客人來這裡,它是誰?

2、歡迎新朋友。

師:哦!我們對它表示歡迎吧!(師帶領幼兒一起鼓掌)

3、為新朋友起名字。

師:(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臉,聲音稍變,模仿小猴子)說:你們好,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嗎?幫我取一個吧?(老師挑一個幼兒起的名字運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購物。

1)師:花花想去超市買東西,你們去過超市嗎?

2)師:今天,我們就帶著花花去超市逛一逛,為―家人購買他們想要的物品。

二、遊戲買東西

1、為爺爺買毛巾。

1)師:請幼兒找出到爺爺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爺爺想要買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購物>遊戲圖上的4條毛巾。觀察四條毛巾哪裡―樣,哪裡不一樣?

3)師:爺爺想要買的毛巾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一模一樣的毛巾?

4)師:(同幼兒一起總結)爺爺想要買的是旁邊兩條藍色條紋,中間一條橘黃色條紋的毛巾。

2、為奶奶買鞋子。

1)師:請幼兒找到奶奶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奶奶想要買什麼?

2)師:超市購物>遊戲圖裡購物架上的4雙鞋子―樣嗎?仔細觀察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師: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4)師:(同幼兒―起總結)奶奶想要買的鞋子是鞋面淡黃色,鞋面上方的邊是紅色、下方的邊是綠色。

3、為爸爸買包。

1)師:請幼兒找出爸爸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爸爸想要買什麼?

2)師:請幼兒直接在超市購物>遊戲圖裡找出爸爸想要買的包,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3)師:(同幼兒―起總結)爸爸想要買的包是中間紅色的、上下為綠色的。

4、為媽媽買圍裙。

1)師:請幼兒找出媽媽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媽媽想要買什麼?(為幼兒介紹圍裙)

2)師:請幼兒在超市購物>遊戲圖裡找出媽媽想要買的圍裙,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3)師:(同幼兒―起總結)媽媽想要買的圍裙上狗的顏色是腳和耳朵中有一隻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黃色的。

三、集體遊戲一樣的商品

1、為老師買毛巾。

1)師: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買的物品,真棒!現在老師碰到了困難,請你們幫助一下!幫老師找出這條毛巾。(出示任意一條紅邊毛巾大卡片)

2)師:請幼兒在超市購物>遊戲圖裡找出並說出是用什麼方法找到的。

2、幫助老師找一樣的包。

師:(任意出示一張包的紅邊大卡片)請幼兒在超市購物>遊戲圖裡找出一模一樣的並說出尋找的方法。

3、幫老師找鞋子和圍裙。

師:教師逐一出示鞋和圍裙的橙邊大卡片和相應的4張紅邊大卡片,讓幼兒分組分別從紅邊大卡片中找出與橙邊大卡片―模―樣的鞋和圍裙,然後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其它三張紅邊的與橙邊大卡片之間都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總結:

師:今天你們學會了新本領,幫助大家在超市裡找到了與想要買的一模一樣的物品,花花和老師都很感謝你們。

反思:

本活動選用了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創設了去超市購物的遊戲情境,幫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購物,整個活動的安排自然緊湊,活動一開始,孩子就進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緊扣目標發展細緻觀察的能力,學會比較和辨別事物間的細小差別。同時又十分重視每個孩子的思維過程,反覆提問你是怎麼找到的?為什麼說這是XX想要買的呢?從中隱含著讓孩子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從明顯到不明顯的)。在方法上也充分體現了由易到難,先集體幫助爺爺、奶奶購物,後個別操作,最後大家自由選擇,為老師購買商品,幼兒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進一步發揮。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是:教師的語言尚且不夠規範、簡練,一模一樣這個片語應該多重複,便於幼兒理解和掌握。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營生鮮食品水果、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購物的教案6

【活動設計】

去超市購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們能在超市裡選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能超市裡找到自己的快樂。但他們對於這些物品的好與壞,儲存時間的長與短並不瞭解和熟悉,也不知道怎麼去看,去尋找物品的保質期。而保質期的知識又與人們的生活與健康密切相關,同時也蘊含著一些教育內容。因此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和發現,是本次活動的設計宗旨。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活動,引導幼兒關注食品保質期,並初步嘗試推算保質期。

2、讓幼兒瞭解保質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照相機、食品若干、各種飲料、食品標價卡。

【活動過程】

一、超市購物

1、師:今天我們班裡開了一個小超市,你們想去購物嗎?

請你去超市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食品,回來的時候要和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在超市裡買了什麼?價錢是多少?

2、幼兒去“超市”購物

3、幼兒講述自己的購物情況:我買了xxx,它的價錢是幾元幾角。

二、瞭解食品保質期

1、師:在超市裡購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稱、價錢之外還要看什麼?

2、師:你怎麼知道你買的食品是好的還是壞的?(引導幼兒討論出:購物時還要看食品的保質期)

小結:食品保質期是指保證食品質量的期限。購物食品時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質期。如果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

三、尋找保質期

1、師:你們買的食品上都有保質期嗎?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質期可能印在什麼地方呢?

2、幼兒尋找保質期並相互交流各自的發現。

四、推算保質期

1、師:這包食品的保質期是怎麼表示的?(九個月)

2、師:九個月又是多少呢?你怎麼知道它是不是已經過期了呢?(引導幼兒尋找食品的生產日期,從而推算出保質期限)

3、引導幼兒在包裝袋上尋找生產日期並根據生產日期推算保質期。

師:你的食品是什麼時候生產的?它的保質期是多少時間?

小結:食品保質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寫著保質期的長短,有的直接告訴你保質期的最後一天是什麼時間。所以,我們只要仔細地識別一下,就能買到放心食品了。

五、選擇保質期

師:現在這裡有幾瓶飲料,請大家根據保質期挑選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飲料。老師也來挑一樣。(故意拿走已變質的酸奶。)

重點提問:

1、你的飲料是什麼時候生產的?

2、它的保質期是多少時間?

3、這幾瓶飲料為什麼沒有人選?(提醒幼兒)

師:我好渴啊,讓我把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質期。還沒過保質期,應該沒問題。哎呀,這瓶酸奶壞了呀!還沒過保質期,酸奶為什麼會壞呢?我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圍繞購物買放心之“保質期”開展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縱觀整個活動,體現了四個重視,也是四個亮點。

一、重視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首先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準確,恰當。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情況以及不同年齡的關鍵經驗對他們的學習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讓幼兒在購物的活動中關注食品的保質期,嘗試推算保質期,瞭解保質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活動開始我讓幼兒在購買食品的情境展開了學習活動,讓幼兒在現實的情境中學習、使幼兒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通過活動,較好的實現了目標。其次是活動內容選擇恰當,注重各領域間的滲透。本次活動是以科學領域的內容為主,整合了語言、社會、數學等領域的教育內容和表達方式,在圍繞保質期探索中瞭解了食品的保質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產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質期的推算方法。

二、重視活動環節之間的連貫性;圍繞關鍵經驗,用關鍵問題引導活動。從“在超市購物出了要看食品的價錢、名稱之外,還要看什麼”到“什麼是保質期”再到“保質期是怎麼表示的、怎麼來推算保質期”,一個一個問題環環相扣,且體現了遞進性和層次性,逐步突破重難點,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連續過程。

三、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綜合利用。在活動中,我給予了積極幫助,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發現、去探索。如和孩子們一起尋找保質期、生產日期,和孩子們一起講述發現,幫助他們梳理經驗等。教師與幼兒融為一體,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活動中投放的活動材料來源於日常教育教學經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實效性。電腦、相機的運用,以及重點、難點內容在黑板上的及時呈現,使活動更直觀生動,易於幼兒理解和認識。幼兒在活動中始終有著濃厚的興趣,活動熱情高漲。同伴之間的交流學習和師生互動也很熱烈。幼兒參與熱情高,發言積極,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互動無處不在,幫同伴尋找著包裝袋上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他們在活動很還自然地學會了合作。活動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動中,語言也比較有激情,從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質期的時候教師有些倉促,準備不夠充分。可以先讓幼兒推算簡單點的日期,如“幾天的”,“酸牛奶”的保險日期比較短,可以讓幼兒根據生產日期為酸奶推算保質期,然後再學習推算“幾個月”、“一年、兩年”的食品。這樣容易讓幼兒進行推算,也易於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認識價錢時,我在語言的講解上不夠規範,“4.50元”不應該讀成“四塊五毛”,而應該是“四元五角”。集體教學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給幼兒傳授普通話的規範語言。其次、雖然活動中幼兒已理解了並能正確認讀價錢的數量,但教師還是要讓幼兒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識點掌握得更正確和鞏固。如小數點前面是表示“幾元“,後面是表示“幾角”。

2、對於幼兒的回答急於迴應,可以將不確定的答案拋給孩子們“那你們知道包裝袋上為什麼要有保質期嗎?保質期的時間為什麼有長有短”從而引發幼兒討論思考。不要急於告訴他們答案,讓他們有充分想象、思考的餘地。充分放手讓幼兒自己去試一試,說一說,使幼兒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來分析、解答,尊重幼兒的經驗和思維方式。

3、活動內容多了些,如“超市購物”環節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認識和了解,這樣本次活動的內容量就不會顯得太多。

4、活動中孩子們是圍繞教師預設的問題進行活動,如何培養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質疑能力,能否有效圍繞幼兒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活動,還須在以後的活動中嘗試。

購物的教案7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群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理喻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裡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著幼兒。為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場景”中,並通過參觀、遊戲、談話、繪畫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促使孩子瞭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去超市購物時自己買了多少東西,付了多少錢、但是,對於人民幣的概念仍然模糊,於是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超市購物》。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遊戲情景,在多次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硬幣,學會使用硬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購物之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1)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幼兒認識漢字“角”“元”。

2、物質準備:

(1)佈置“超市”,貨架上擺著個各種實物,並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係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貨幣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開啟盒子,看看裡面裝著什麼。”(幼兒開啟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事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麼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誌。

教師小結:對了,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的方法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遊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遊戲:老師說出多少硬幣,請小朋友快速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

老師釋出號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麼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著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評析: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的認識。活動過程中,教師藉助實物,通過遊戲,從1角,5角,1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徵入手,引導幼兒準確認識1角、5角、1元硬幣,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沒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者1元錢),併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提問:“誰願意說出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強的兩種付錢方法: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來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錢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xx,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角的硬幣和5個1角的硬幣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2個5角的營部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裡還藏著這麼多祕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裡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是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單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評析:教師在幼兒認識了1角、5角、1元這三種硬幣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了親生購物的機會,進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種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每個幼兒都只有在付錢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買到商品。幼兒必須先觀察商品的價格,然後思考如何正確付錢,並將付錢方法貼上在展示板上,最後通過課件梳理幼兒經驗,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3、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硬幣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單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8個1角錢來付錢,用1個5角錢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師提問:“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的,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師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樂意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很多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裡。)

評析:這一環節教師巧妙設計,讓幼兒在一次次購物遊戲中發現多種付錢方法,既拓展了幼兒思維,又進一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充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的特色。

4、第三次購物,鞏固幼兒經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樣神祕禮物——存錢卡(出示存錢卡)。這回要求請小朋友將你的付錢方法存在存錢卡里。去超市購物時,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後回到位置上,將你的付錢方法粘在銀行卡的背面。”

(2)幼兒自由購物,將付錢方法黏貼在存錢卡上。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5、分享商品,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買了好多商品,真開心!就那天也來了這麼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嚐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短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再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式,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購物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與同伴分享使用購物袋的經驗。

2.樂於演唱歌曲,並能即興表演。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幼兒蒐集塑料袋帶到幼兒園。

2.不同款式的購物袋。

3.歌曲《購物袋》(歌曲及音樂欣賞CD或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出示帶來的塑料袋,一起討論:

這些塑料袋是從哪裡來的?

家人怎樣處理這些塑料袋?

你有什麼方法減少使用塑料袋?

2.出示不同款式的購物袋,請幼兒互相分享與家人用購物袋購物的經驗。

3.播放歌曲《購物袋》,與幼兒一起唱歌曲:

4.再次播放歌曲,請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

活動評價

能與小朋友分享使用購物袋的經驗。

能演唱歌曲《購物袋》。

活動建議

幼兒做的動作可以是在活動8中創編的動作,也可以鼓勵幼兒根據節奏和旋律即興創編適宜的舞蹈動作。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活動中,幼兒都是按自己的意願進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後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總之,幼兒對本次活動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購物的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估算費用的方法。

能力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愛學習,願意合作,體會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用多種方法對購物的費用進行估算。

教學策略:

學生合作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班內在交流,對好的估算方法進行。

教學準備:去超市購物的賬單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去超市購物的購物賬單,提問:你能估算出共花了多少錢嗎?

二、學習新課

1、小組內交流,記錄交流的結果。

2、回報討論的結果,並針對回報的情況進行,鼓勵活動好的小組。

3、看教材中的內容,說一說淘氣一家是怎樣估算費用的,他們的方法比你用的方法好嗎?說說淘氣一家分別是怎樣估算的。

4、說一說自己的收穫。

三、練習

1、做“試一試”中的1、2題,估算2千克牛排的價錢和八折後的價錢。

2、做第3題,估算2袋米、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12。80元的魚共多少錢。交流自己的方法,並進行。

四、課堂。

板書設計:

估計費用

(根據學生的交流的估算方法進行板書)

教學反思:

購物的教案10

設計意圖:

如何讓幼兒的數學學習迴歸到實際生活中去,即數學活動生活化是這節課的宗旨。活動中我通過創設購物環境,將購物情境中的購物行動貫穿始終,從一開始的“寶寶超市”中物品名稱與價格的介紹,到用5元可以買一樣、兩樣東西的層層遞進,都是“生活數學”精神的體現。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瞭解“正好”和“夠了”的錢幣概念。

2、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手指偶、每位幼兒一張5元錢、畫紙、彩筆。

2、超市商品圖每桌一張。

3、超市的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複習5的組成,匯入活動。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誰,願意和他們做遊戲嗎?

教師介紹遊戲做法:師說:動動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說:我出4,4和1組成5.

師幼齊說:5個手指做遊戲。以此類推。

(分析:遊戲可及時調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且通過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已獲得的經驗。)

二、幼兒嘗試用5元錢買一樣、兩樣不同的商品。

1、我們的小手真能幹,看,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什麼(出示5元錢)?;.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錢(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們用錢來幹什麼?你去超市買過東西嗎?是自己去還是跟爸媽去?

2、第一次購物:下面我就來考考小朋友,如果給你5元錢,找出用5元錢可以買一樣的商品。(翻開超市商品圖,先認識一下商品和標價)

幼:可以買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買嗎?

師:誰能總結一下,為什麼6元的不能買,別的可以買,強調“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3、第二次購買:找出5元錢可以買兩樣不同的商品。

小組討論,共同找出答案:可以買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組介紹:

教師評價: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師:剛剛小朋友在找的時候,有的小組漏掉了,有的小組重複了,為什麼他們這一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們是用什麼方法找到的嗎?

幼:他們先將草莓找完了再往後接著找。

總結:原來這樣有順序的找,能夠一個不漏的找全。你們也願意嘗試一下嗎?(讓沒找全的小組再嘗試一下)

(分析:教師根據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提升,這是本節活動的難點。)

4、能不能用5元錢在商品圖上買三樣不一樣的商品?

幼:不能,錢不夠。

三、遊戲《超市購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剛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現在,老師每人給你5元錢,到我們的超市裡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商品上都有標價,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錢,買一樣也可以,買兩樣也可以,我特意請了張老師當收銀員,你們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兒去付錢,付完錢就拿著東西到我這邊來,我有獎勵,買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總結: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購物高手,以後就能幫爸媽到超市買東西了,但要買我們需要的,千萬別浪費錢。

(分析:角色遊戲的創設便於孩子體驗到真實的購物場景,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很好地體現了數學生活化、遊戲化的特點。)

延伸:現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買光了,我們班還有很多小朋友沒來參加購物活動,我還得去進貨,這樣吧,為你的好朋友畫一張購物單,購物單就是畫出商品並標出價格(可以只寫上數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畫一件、也可以兩件商品),可以畫跟自己一樣的,也可以另外挑選,這樣畫清楚了,我就可以進貨了。

你們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去進貨了,讓他們一會來買我新進的商品。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環境的創設,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學習過程;通過提供給孩子們可以反覆操作的材料,讓孩子在觀察、擺放、思考、調整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沒有將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在反覆試誤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數學應用的經驗,將抽象的數學符號生活化、遊戲化。

購物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運用舊衣物製作環保購物袋。

2、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在創造過程中感知變廢為寶。

3、節約資源,提高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舊背心1舊牛仔褲、舊襪子舊T恤等舊衣物、記號筆、繩子剪刀、白助小花等。

2、把教材中各舊衣物製作的圖片製成PPT。

3、用舊牛仔褲做成的購物袋—個。

4、列印教材中克里姆特《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的畫。

活動過程

一、興趣匯入

1、PPT匯入,讓幼兒觀察各種舊衣物的製作圖片。

2、教師提問:這些包袋子有什麼不同?

二、示範講解包包的製作

1、出示已製作好的用日牛仔褲做成的購物袋,請幼兒觀察所用的材料和包包外的裝飾。

2、出示列印的克里姆特《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的畫。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講述畫中的花紋排列形式是有規律的,和牛仔布購物袋上的花紋很像。)

3、教師小結:我們不穿的舊衣褲原來有這麼多的用處,製作成的購物袋又美觀又耐用,我們也來試著做一個,給媽媽、爸爸上超市帶著用好嗎?

4、示範講解背心製成的購物袋的製作步驟。

(1)舊背心放平在桌面上。

(2)用記號筆在在舊背心的3/2處畫—條橫線。

(3)在橫線下用剪刀把舊背心剪成2cm寬的布條。

(4)將相鄰的兩根布條捏在一起在剪開的最頂端打結並依次全部打完。

(5)最後在背心包包的外面用白膠貼上不織布的小花等。

5、請幼兒以小組形式完成背心包包。

6、教師巡迴指導並適當幫助。

三、作品展示秀

1、各組秀環保背心包包,老師拍照留念。

2、教師做環保背心包秀主持人,並進行點評。

3、幼兒合作整理物品。

購物的教案12

教育價值

1、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1元、2元、5元、10元的硬幣及紙幣),瞭解錢幣與貨物之間的等價交換。

2、通過超市購物的遊戲,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及加減,豐富有關組成、加減的數學經驗,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3、學習運用有關組成、加減的數學經驗,解決超市購物中的實際問題,體驗理解超市購物中存在的數學關係。

4、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結果。

系列活動

活動一:參觀超市

活動準備:到附近的超市聯絡參觀的事項,準備攝像機、照相機。

組織策略:(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參觀的目的與內容。(2)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據討論的內容進行參觀活動。

活動二:超市裡的商品真多

活動準備:觀看參觀超市的錄影、照片。

組織策略:(1)教師和幼兒回憶所參觀的超市名稱。(2)幼兒講述超市中的各種物品(商品、貨架、收銀臺等)。(3)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超市物品的種類。

活動三:自己開超市

組織策略:(1)教師以前一天的遊戲引出“開超市”的話題。(2)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這些商品從何而來?

活動四:商品分類

活動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裝。

組織策略:(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各種物品。(2)幼兒將小商品及外包裝按照自己確定的標準分類。(3)同伴間相互介紹分類的標準及結果。(4)將分類好的物品分別裝入遊戲箱中。

活動五:製作商品價碼標籤

活動準備:分好類的各種物品、即時貼標籤、筆。

組織策略:(1)引出給每種商品標上價格的話題。(2)幼兒討論確定每種商品的價格。(3)幼兒給每種商品製作價格標籤。

活動六:到“銀行”取錢——認識人民幣

活動準備:面值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與硬幣若干,實物投影儀。

組織策略:(1)利用實物投影儀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2)請每位幼兒到“銀行”取5元錢。(3)請幼兒相互介紹各自取5元錢的不同策略。

活動七:做錢包、裝飾錢包

活動準備:幼兒自己收集製作錢包的材料,各種紙張、透明膠、雙面膠、漿糊、蠟筆、水彩筆等。事先請幼兒回家觀察父母的錢包,瞭解其形狀、內部結構及外表的樣式。

組織策略:(1)請幼兒講:述自己瞭解的錢包的式樣。(2)幼兒談談自己想製作的錢包的形狀、式樣、顏色等。(3)鼓勵幼兒選用合適的材料進行製作和裝飾。(4)同伴之間相互欣賞、介紹各自制作的錢包。

活動八:買兩樣東西

活動準備:“銀行”裡準備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製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買兩樣商品。(3)請幼兒介紹用5元錢買了兩樣多少錢的什麼商品。(4)引導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記錄買東西的事情。(·5)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記錄,相互交流記錄。

活動九:你還剩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裡有1元、2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製作的錢包,購物筐、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請幼兒到“銀行”去取5元錢。(2)幼兒用這5元錢到“超市”裡買一樣商品,算算還剩下多少錢。(3)請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記錄還剩下多少錢。(4)幼兒選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記錄,相互介紹。

活動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活動準備:“銀行”裡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幣與紙幣若干,幼兒人手一個自己製作的錢包,記錄紙、筆若干。

組織策略:(1)教師交代活動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選兩樣商品,看看它們各是多少錢,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並進行記錄。再到“銀行”去取相應數目的錢幣,最後到超市去購買這兩樣商品。(2)幼兒活動:挑選商品記錄價格、到銀行取錢、購買商品。(3)請幼兒相互介紹購物的情況。

活動十一:猜猜買了什麼(此遊戲可進行多次)

活動準備:超市場景圖一幅,上面畫有班級“超市”中的各種商品並標有價格。

組織策略:(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商品以及各種商品的價格。(2)教師說出自己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或類別,讓幼兒推理猜測。如:教師說自己在“超市”買了一種玩具一種食物,這兩樣東西的價格合起來是5元錢。猜猜老師買了什麼?(3)在幼兒明確如何說清猜測條件後,請個別幼兒讓同伴猜他在“超市”中買了哪兩樣東西。

活動十二:我和老師買東西(真實的實踐活動)

活動準備:給每個幼兒提供2元錢的硬幣。

組織策略:(1)給每個幼兒發兩元錢。(2)討論:如果錢不夠可以怎麼辦?(3)帶領幼兒前往附近的超市購物。(4)幼兒介紹自己買了什麼,用了多少錢。

購物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2.發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和策略。

3.經歷分析、計算、比較、概括等過程,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分析、計算、比較得出最佳購物方案。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一、匯入新課

師:近幾年,我們密雲的經濟發展非常快,大大小小的商場、超市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購物需求。在購物當中,包含著許多數學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購物中的數學。板書課題:購物中的數學

二、探索新知

(一)自主探究

1.理解促銷方式。

師:我們密雲三家比較有名的商場開展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課件出示三家超市和促銷方式)你是怎麼理解的?老師把三個商場的促銷方式板書上,老師這樣表示可以嗎?XGW 生1:買一瓶大的,送一瓶小的。師:如果買3瓶大的呢?(送3瓶小的。)

生2:降價10%,就是按原價的90%出售。師:你能舉例說說嗎?比如原價100元,實際花100×(1-10%)=90元。按原價的90%出售是打幾折呢?

生3:滿30元打八折,就是夠30元的按原價的80%出售,如果學生回答不全,師追問。也就是降價20%。師:原價30元應付多少元?(30×80%=24元。)原價29元呢?(不打折)。

師:你們理解得很好。

2.幫助A同學

師:據瞭解,鮮橙多比較暢銷,(課件出示)

有三位低年級的小同學想買這種飲料。請看(師介紹)。

顧客 購買方案 選擇的商店 A同學 4大 5小 B同學 2大 2小 C同學 1大 7小

他們不知道該去哪家商場買,我們來幫幫他們,好嗎?

下面我們先來幫幫A同學, 看看A同學去哪家商場比較合算?

3.獨立計算。

師巡視請3名同學在黑板上來算,三人各算一個商場,然後合作,告訴A同學去哪家商場合算。其他同學獨立計算。

4.全班交流。

(1)A同學:西單:10×4=40(元) 40+2=42(元)

國泰:(10×4+2×5)×(1-10%)=45(元)

物美:(10×4+2×5)×(1-20%)= 40(元)

你們三位小老師給大家講講,你們這樣做的理由,如果聽不明白,可向他們提問。

A同學應選物美。

師:三位同學用的是比總價的方法,師板書:比總價。解決得真好!計算準確,敘述得清楚明白,很辛苦。

還有誰也是用比總價的方法做的?也把三個商場的總價都算出來了?有沒有什麼想法?(生:超過30元,就不用計算國泰了,因為國泰是降10%,是打九折,而物美是滿30元打八折。)

師:你看他多會思考呀,他先估算,然後再計算。】

師:還有其它的方法嗎?說說你的理解。

生:超過30元,物美是打八折。國泰降價10%,是打九折。所以不考慮國泰。

師:你們看,他有更好的方法,比折扣,板書:比折扣

師:那西單買一大送一小到底是打幾折呢?你會算嗎?

生:10÷(2+10)= 83% =八三折。

師:某某同學思維敏捷,方法巧妙。有時先分析、算計比直接計算更重要!

5.好,快速幫幫B同學、C同學,一、二組幫B同學,三、四、五組幫B同學,看哪組算的又快有準。

6:生彙報

B同學:西單:10×2=20(元)

國泰:(10+2)×2×(1-10%)=21.6(元)

B同學應選西單。誰有想法?(物美可不算,因為,不夠30元,物美不打折。)

C同學:不夠30元,物美不考慮。西單10+6×2=22(元)

國泰:10+7×2×(1-10%)=21.6(元) 你有什麼想說的嗎?看總價去國泰,但是隻差0.4元,總價很接近,還可考慮離家的遠近。

師:你太會思考問題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板書),靈活選擇。

(二)小組合作

師小結:你們真聰明,還有幾名學生想請你們幫忙!看看他們應選哪個商場?

1.看。

(1)

顧客 購買方案 選擇的商場

甲同學 3大 3小 物美

乙同學 2大 4小 西單或國泰

丙同學 1大 2小 西單或國泰

丁同學 2大 7小 物美

(2)通過以上我們交流,針對三個商場的促銷方式,你獲得哪些購物技巧?

生:如果要購買30元以下的飲料,去西單或國泰;如果要買30元以上的飲料,去物美。這樣購買比較合算。

總結技巧:超過30元,直接選擇去物美,不足30元的,直接排除物美。師:不足30元的排除物美,能直接選擇西單或是國泰嗎?(不能,還得計算)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出示課件:溫馨提示。

師:看來現在購物,還真得分析分析。

三、課外延伸。

師:以上這些“買一大送一小”、“降低10%”、“滿30元打八折”,這只是促銷方式中的三種。你在平時的購物當中,還發現哪些促銷方式?你是怎麼理解的?

1.老師也蒐集了一些,你們來理解一下:(課件出示)

2.讓我們一起到服裝區看看:給自己或家人買件衣服吧!

物美商場一律八折出售, 國泰商場一律九折出售,且每滿100元再送15元現金。

(1)如果買一件100元的運動服,應選擇哪個商場?

(2)如果買一件150元的運動服,應選擇哪個商場?

(3)如果買一件480元的西服,應選擇哪個商場?

(4)物美:150×80%=120(元)

國泰:150×90%=135(元)

135-15=120 (元)

都可以

物美:480×80%=384(元)

國泰:480×90%=432(元)

432-15×4=372(元)

選國泰商場

四、提高練習

從商場出來,我看到兩個相鄰的攤位,正在賣書,老師想買35本奧數書,送給咱班每位同學一本。

原價每本10元。甲攤位的貨主說:每包10本,買整包按八折優惠。乙攤位的貨主說:大促銷!每本按九折優惠。

老師怎樣買最省錢?要花多少錢?

最佳方案:

10×30×80%=240(元)

10×5×90%=45(元)

240+45 =285(元)

小結:老師以後購物,得帶上你這個購物小專家了!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數學活動課的練習,你在購物、消費過程中,你最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呢?

板書設計:

購物中的數學

X G W

買一大送一小 降價10% 滿30元打八折

A:4大5小: 10×4=40(元) (10×4+2×5)×(1-10%)=45(元)

40+2=42(元) (10×4+2×5)×(1-20%)= 40(元)

B:2大2小:

C:1大7小:

購物的教案14

活動目標

1、瞭解各種袋子的基本特徵和用途。

2、願意使用各種各種廢舊材料創造性的裝飾袋子。

環境創設

各種貼有數字的袋子(食品袋、馬夾袋) 數字卡片

重點與難點

利用廢舊材料製作購物袋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

出示大家帶來的各種袋子,請幼兒說說他們的名稱和各自的用途。

二、小製作:購物袋

1、討論:我們今天來製作一個購物袋,想想怎樣讓這些袋子和廢舊材料組合在一起,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2、幼兒討論並制定簡單的製作計劃,尋找廢舊材料。

3、幼兒製作。(可以單獨做,也何以兩人合作)

4、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三、遊戲 購物

1、把幼兒裝飾好的袋子展示出來,請大家講講最喜歡哪個袋子?為什麼?

2、根據袋上的數字,到商店買相應的數量物品。

購物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觀察、推理等方法準確判斷物體的數量,完成購物任務。

2、體驗幫助他人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PPT、購物單等

幼兒經驗準備:有購物的經驗,初步瞭解10以內的組成。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引出主題

1、過幾天就是小兔的生日了,它要舉辦一個生日party,邀請他的朋友們來參加他的聚會。為了辦好這個聚會,媽媽要準備買許多的東西來招待朋友們。

2、可是小兔從來沒有自己去超市買過東西,想讓我們小朋友幫幫它。

二、出示購物單,明確任務

1、出示任務單:共同討論

任務單內容:10個棒棒糖、買8根香蕉、36個奧利奧、18瓶礦泉水、16個雞蛋、6塊蛋糕、26包牛奶

2、明確任務

1)、兩人一組,共同完成

2)、分發購物單

3)、將購到的食品分別插在購物單上

三、兩兩合作,共同購物

1、關注點:* 合作情況

* 在購物中遇到什麼困難?

* 任務完成情況:

棒棒糖:複習封閉式數數

香蕉:運用組成或是加法的方法

雞蛋:學會仔細觀察 (還有誰用不同的方法買到不一樣的食品?)

糕點:學會看立體的物體疊加

牛奶:學會看包裝上的數字 (剩下的物品還有……)

奧利奧:學會看包裝

礦泉水:接著數、學會分解,並尋求幫助。

教師小結:做事要仔細,急於完成就會粗心犯錯。小兔感謝大家的幫助,他終於可以去邀請他的朋友了參加聚會了。

四、 經驗分享,體驗快樂

1、在合作中有什麼困難、

教師小結:原來合作一起去買東西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下次一起去超市購物。

熱門標籤